主管單位:安徽省林業局
主辦單位:安徽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安徽省林學會
國際刊號:2095-0152
復合影響因子:0.25
全年訂價:¥ 160.00
國內刊號:34-1314/S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55年
綜合影響因子:0.37
《安徽林業科技》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55年,公開發行的雙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試驗研究、專論綜述、應用技術、決策參考、信息博覽、科學管理和約稿等。
《安徽林業科技》已成為展示、交流林業科技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的“平臺”,基層林業科技人員的“工具”,林業企業和廣大林農的“幫手”。
(1)來稿應說明研究問題的切入點、創新點;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變相重復發表。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作者通訊地址、電話。
(3)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4)引文超過150 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 格,以下各行縮進2 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 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5)摘要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要簡潔凝練。避免出現研究背景介紹、概念界定、對研究的評價性文字。盡量避免使用特殊符號和公式。
(6)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7)文中只附必要的圖和表,切忌與文字表述重復,中文表一律用三線表。線條圖須用計算機作圖,應能在word修改;EXCEL作圖要帶數據源;照片圖如電泳等譜帶圖須提供清晰照片。
(8)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9)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10)按時審稿:作為審稿人,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地對稿件進行評審。若不能及時評審,應及時返回不能評審的信息,避免出現答應審稿卻逾期不審的現象。
安徽林業科技是一本由安徽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安徽省林學會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安徽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 170 | 育苗;松材;松材線蟲;松材線蟲病;栽培 |
安徽省林業廳 | 97 | 林業;生態;林權;綠化;造林 |
安徽農業大學 | 79 | 楊樹;古樹;灘地;栽培;植物 |
安徽省林業科學研究所 | 49 | 樹種;林業;綠色長廊;造林;萬里綠色長廊工程 |
安徽省林業調查規劃院 | 32 | 森林資源;生態;森林公園;森林資源管理;森林資源監測 |
桐城市林業局 | 28 | 栽培;育苗;栽培技術;撫育;撫育管理 |
黃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 24 | 松材;松材線蟲;松材線蟲病;核桃;引種 |
沙河集林業總場 | 21 | 育苗;林業;栽培;造林;馬尾松 |
績溪縣林業局 | 20 | 育苗;光皮樺;豐產;栽培;栽培技術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 20 | 楊樹;雜交;江淮;育種;雜交育種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4 |
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 16 |
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 | 12 |
安徽省科技攻關計劃 | 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9 |
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 | 8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技計劃 | 5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4 |
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 | 3 |
(不代表本站觀點)
一個月審稿意見就出來了,兩個月給修改意見,返回修改稿半個月確定接收。安徽林業科技的編輯老師都很有耐心,審稿專家的意見非常有價值。編輯態度不錯,贊一個!!
一個月拒稿,修改意見滿滿一頁紙,但是都不難改,改后改投其他,小修后接受,已發表。感覺還是應該盡量把文章改好,否則修改意見太多,往往拒稿,畢竟稿源太多。
安徽林業科技雜志,我感覺可以,我以前投其他雜志,給了很多中肯的意見,按照人家的意見意義修改,然后投了,一個月后,直接說可刊出。努力沒有白費啊!
2014.7.16投稿,2014.8.1通過初審,2014.8.28回來外審專家意見,退修,2014.9.10又復審,退修一個小問題。2014.9.20進入編輯加工狀態,至今如此,顯示的進度是主編終審。一直沒敢催問。再等等,祈禱有好結果啊。
漫漫的等待,一個月,中間催過兩次稿,除了狀態增加一個外審之外,其他什么都沒變,估計我做的東西不好找審稿人吧,可是符合這個期刊的投稿范圍啊,指著這個文章畢業呢,其他文章也都沒消息,真心覺得自己運氣真的很不好,,小概率成事件都發生在我身上了。
已投直接錄用,之前也投過一篇,意見是文章有較大創新,但內容不符本刊,建議他投,直接錄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合肥市黃山路618-1,郵編:2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