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北京民俗博物館
主辦單位:北京民俗博物館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3年
綜合影響因子:--
《北京民俗論叢》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3年,公開發行的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博物館理論與實踐、各地民俗研究、非遺保護研究、文物文獻研究、節俗專題研究等。雜志涵蓋了廣泛的研究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傳統節日、民間藝術、宗教信仰、民間信仰、傳統習俗、傳統建筑等。通過對這些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該雜志力求揭示民俗文化的背后的社會、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內涵,為讀者提供全面的認識。
雜志的特點之一是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的結合。它不僅提供學術文章的研究成果,還關注當代的民俗文化現象和活動,致力于將研究成果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因此,讀者除了能夠了解傳統民俗文化的歷史淵源和演變過程,還可以看到當代北京地區民俗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雜志是一本權威性強、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的學術期刊,對于學術研究人員、從業人員以及對北京地區民俗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彩讀物。
(1)本刊所刊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并不完全代表編委及編輯部的觀點,歡迎讀者對刊載內容展開學術批評和討論。
(2)參考文獻:著錄作者直接參閱過的公開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公開出版的圖書和在其他媒體上公開的文獻,按文獻出現的先后,在正文中的相應位置以阿拉伯數字標注。
(3)題目簡明扼要,緊扣主題,要有足夠的信息,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便于檢索。一般不用符號、公式和縮略語。題目中不建議過多使用定冠詞,尤其首字母不使用定冠詞。
(4)注釋是對文章標題、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5)在正文首頁以腳注形式注明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學歷、職稱和主要研究方向)。
(6)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說,摘要就是一篇短文,看完摘要,就知道文章的內容,即解決的問題、所用方法、結果與結論等),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詞。
(7)如論文屬于基金項目,需注明基金項目類別、項目名稱及編號,多個項目間以“、”分隔。格式如下:基金名稱“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8)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一)……”“1.……”“(1)……”標示。
(9)圖表注于文中相應位置,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全文只有1幅圖時圖序寫作附圖,只有1個表時表序寫作附表。
(10)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可作修辭等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則需征求作者意見。
北京民俗論叢是一本由北京民俗博物館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