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主辦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國際刊號:1674-0696
復合影響因子:1.3
全年訂價:¥ 340.00
國內刊號:50-1190/U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1982年
綜合影響因子:1.63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現已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學報》。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82年,是一本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交通+大數據人工智能、交通裝備等。該學報旨在促進學術研究的交流與發展,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科學技術進步。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包括交通運輸工程、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土木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報以原創性、學術性和實用性為評判標準,發布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
該學報具有嚴格的審稿程序和質量控制體系,所有投稿的論文都經過外審和編輯部的嚴格篩選,確保所發布的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研究價值。學報內容涵蓋了理論研究、實驗研究、仿真模擬、工程應用等多個方面,旨在推動學術界和工程技術實踐的融合發展。以打造學術平臺、傳播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為使命,致力于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學術交流、合作合作的重要平臺。同時,學報還積極承擔著交通運輸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發展的使命,不斷推動相關領域的學科發展及應用研究,努力為交通運輸行業的科學技術進步做出貢獻。
該學報擁有一支專業化的編輯團隊,力求在學術發表、論文評議和編輯工作等方面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同時,學報還與國內外多個知名學術機構和研究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學者的學術研究成果。以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為宗旨,致力于為交通運輸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同時也為行業發展和應用研究貢獻力量。
(1)征稿范圍:接收與交通運輸、土木工程、電子信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學科的原創研究論文、綜述、實踐報告等。
(2)標題層次應分明,文中節段層次序號分別用“1”、“1.1”、“1.1.1”,一般以三級為宜。文內接排序號用圓圈碼,如①、②、③……表示。
(3)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一)……”“1.……”“(1)……”標示。
(4)參考文獻列在文末,以中括號編碼,按照文中引文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不單獨分中外文。同一文獻只出現一次。禁止將一部參考文獻標注多個序列號。
(5)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271269)”。
(6)摘要應具有獨立性,應該是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應有邏輯順序;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句型應力求簡單,少用或不用長句。
(7)隨稿請附作者簡歷,包括性別、出生年月、學歷學位、職務及職稱、當前研究課題及主攻方向等關鍵信息;論文并請說明創新或發明的要點所在。
(8)圖題、表題應表述清晰、簡明;圖題位于圖下方;表題位于表上方。圖題號和表題號應用阿拉伯數字在全文中統一排序。
(9)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10)本刊來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文責自負,對因抄襲或涉密等侵犯他人版權或其他權利的,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是一本由重慶交通大學主辦的月刊,期刊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66號,郵編:400074。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