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共達州市委黨校
主辦單位:中共達州市委黨校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8年
綜合影響因子:--
《達州新論》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88年,是一本季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黨的建設、文化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法制建設、新農村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黨校工作等。該雜志以立足當地、放眼全球的視野為特色,作品涉及時政、經濟、歷史、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通過深入的調研和深刻的思考,雜志的作者們試圖把復雜的問題剖析清楚,并啟發讀者進行獨立思考。同時,雜志也積極關注本地的發展和變化,力爭為達州城市的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該雜志的內容豐富多樣,包括社論、專題報道、人物專訪、歷史文化研究、人文地理、書評等。社論部分,雜志會對近期的一些重大事件或熱點問題進行評論,提供獨到的見解和觀點。專題報道則會深入挖掘某一個領域的特點和問題,對其進行全面的解讀。人物專訪環節,雜志會邀請一些知名的人物進行深度訪談,探尋他們的成功之道和人生感悟。歷史文化研究部分是雜志的重點之一,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文化現象的回顧和剖析,揭示歷史的淵源和文化的內涵。人文地理模塊則是對達州地域特色的挖掘,包括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報道。書評環節則為讀者推薦一些優秀的書籍,引導讀者進行深入的思考和閱讀。
它的辦刊宗旨是以客觀、理性、深入的視角關注時事和文化,為讀者提供一個了解世界、思考人生的平臺。雜志主編和編輯團隊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人文素養,他們的工作經驗和專業背景保證了雜志的高質量和可靠性。在未來,將繼續秉持獨立思考的精神,真實記錄和解讀時代的發展。它將繼續關注社會熱點,探討重大問題,推動文化交流和交流,為讀者帶來更多的思想啟示和閱讀樂趣。無論是在紙質版還是電子版,達州新論雜志都將成為讀者們開闊視野,提高認知水平的重要閱讀資訊。
(1)來稿提倡言簡意賅,詳略得體。來稿務請遵守學術規范,遵守國家有關著作權、文字、標點符號和數字使用的法律和技術規范以及本刊的有關規定。
(2)來稿子標題的層級序號。標題層次不宜太多,建議文內標題層次為四級:一、(一)、1.、(1)。
(3)引文超過150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格,以下各行縮進2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4)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鼓勵優先引用近5年內公開發表文獻。
(5)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6)摘要: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以提供論文的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有相對獨立性。
(7)來稿請附上作者簡介:姓名、單位、技術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了便于聯系,請提供地址、聯絡電話及E-mail。
(8)插圖與表格:插圖和表格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注明圖題與表題,圖片須提供原圖印刷文件,表格建議采用三線表。
(9)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10)所有來稿均要求為原創首發作品,拒絕一稿多投。嚴禁抄襲,一旦發現抄襲行為,本社將嚴肅處理。對于優秀稿件,本刊將優先錄用、擇期刊發。
達州新論是一本由中共達州市委黨校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二馬路72號,郵編:63509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