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國家宗教事務局
主辦單位: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0.01
全年訂價:¥ 200.00
國內刊號:11-3346/B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1992年
綜合影響因子:0.03
《佛學研究》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92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佛教思想研究、佛教歷史研究、禪學與禪宗研究、明清佛教社會史研究等。
(1)若論文是基金項目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課題名”(項目編號),列于首頁腳注中作者簡介的上一行。
(2)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本書編委會可能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不愿修改者請事先聲明。
(3)為便于聯系,來稿務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職務職稱、單位名稱、通訊地址、電話以及E-mail地址。
(4)來稿中引用他人的作品,按著作權法的規定在正文中應標注參考文獻,并在文后著錄。
(5)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做主語,50-200字為宜。
佛學研究是一本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人民大學 | 77 | 佛教;宗教;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 |
南京大學 | 63 | 佛教;禪法;禪宗;佛學;考述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61 | 佛教;中國佛教;佛教文化;禪學;凈土 |
北京大學 | 55 | 佛教;中國佛教;文化;宗教;大乘 |
中國佛教協會 | 48 | 佛教;中國佛教;社會;趙樸初;致詞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 42 | 佛教;宗教;中國佛教;菩薩;信仰 |
中國佛學院 | 40 | 佛教;中國佛教;法師;佛教教育;中道 |
清華大學 | 36 | 佛教;中國佛教;圓融;龍樹;慧遠 |
武漢大學 | 22 | 佛教;章太炎;近代佛教;華嚴;佛教中國化 |
四川大學 | 17 | 佛教;宗教;漢傳佛教;中國佛教;信仰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8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1 |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 | 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9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6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3 |
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資助項目 | 3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 2 |
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科技項目 | 2 |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 | 2 |
(不代表本站觀點)
在這里訂還很方便,價格也很實惠,很多新鮮的思想,有不少有深度的分析。已經是學術點評網的老顧客了,非常喜歡,雜志套餐都很合理。所以一直在這里訂閱雜志,也訂閱了很多少次期刊,很有幫助的!會繼續訂閱的。
內容是真的豐富多彩,里面涵蓋了很多方面的,真的不錯,而且價格也很實惠,非常的物美價廉,超值,包裝不錯,我很喜歡,印刷質量也很好,字跡清晰。贊贊贊,我以后每年都會續訂。
質量不錯,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包裝仔細,發貨及時,書印刷的不錯,字跡清晰,還沒有看到錯別字,物流也不錯,送貨很快,客服態度很好。看完繼續來買!絕對值得擁有!
雜志是正版的,經典之作,內容詳實,有大量案例,而且很活潑,相比而言,很多教材大多比較嚴肅,案例也老。佛學研究雜志值得推薦。
前兩天就收到了這本書,先是瀏覽了一遍,感覺很不錯。下一步學習的話,是很好的資料。 學術之家的書都是正版的,質量沒得說,真心好。以后再來。
佛學研究雜志檔次比較高,要求也很嚴格,主要問題就是太慢了,可能是稿件量太大的原因,編輯速度不是很快,但態度非常好,有問題打電話發郵件都很及時,另外審稿專家都是國內學術圈有頭有臉的人物所以也比較忙審稿不快。
期刊檔次比較高,要求也很嚴格,最好的中文期刊,編輯速度比較快,態度非常好,有問題打電話發郵件都很及時,運氣比較好,初審和終審的專家效率很高,編輯人很好,很容易溝通,無論是打電話還是發郵件都非常好說話。
當天上午投的稿,下午編輯來電告訴我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語句和修飾都告訴的挺詳細,特別負責任,嚴格的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終審,只要文章沒有太大的錯誤,錄用還是挺快的。推薦投稿。
當初聽同學說佛學研究雜志挺快的,果斷就投了,結果。。。。。。初審一個月。。。。。說是編輯出差了,一直沒時間審;好不容易初審過了,通知繳費的10分鐘之內我就把錢匯過去,期待能外審快一點,可是。。。。。。。。漫漫的等待,又一個月,中間催過兩次稿,除了狀態增加一個外審之外,其他什么都沒變,估計我做的東西不好找審稿人吧,可是符合這個期刊的投稿范圍啊,指著這個文章畢業呢,其他文章也都沒消息,真心覺得自己運氣真的很不好,,小概率成事件都發生在我身上了。
14年11月9號投稿,15年1月3號收到據稿通知。速度還是很快的,四個審稿人的評價都不是很好。一個審稿人提了一堆意見。另一個比較中立。整體感覺該期刊的審稿人都是比較專業的,需要比較深的理論深度才能有可能錄用。
10月19號投的稿,一直到11月26號才給的結果,中間催過3次,結果直接來了個退稿答復,拒稿理由是創新意義不明顯,根本就沒送審。說實話,既然收了審稿費,還是要給出實實在在的審稿意見才行的,不然就覺得他們是在胡整。以前投過4篇,接受了兩篇,但是一般在1個月內會給出答復。
太難投了,而且沒有審稿意見。看網上說,這個期刊關系戶太多了,這個行業人太多了,也難怪,大家慎重考慮,有能力盡量投英文吧。
等了三個月,有一個專家拘審,愣是沒找再找一個,催了幾次,給了一個專家意見,退稿。好傷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長街27號,郵編: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