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主辦單位:廣西區蠶業技術推廣總站廣西蠶學會
國際刊號:1006-1657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140.00
國內刊號:45-1213/S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64年
綜合影響因子:0.84
《廣西蠶業·科普版》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64年,公開發行的季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養蠶竅門、高效省力化技術、防蠶病絕招、蠶藥指南、良種之窗、專家把脈、咨詢熱線、致富經、行情介紹。
該雜志是一本專門針對廣西地區蠶業發展的專業期刊,以推廣蠶業科學技術知識,提高蠶農科學養蠶水平,促進廣西蠶業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為宗旨。該雜志以其實用性、科學性、前瞻性和廣泛性,深受廣大蠶業工作者和蠶農的歡迎。雜志內容涵蓋了蠶業科研、生產、管理、市場等各個方面,包括蠶業科研成果介紹、新技術新方法推廣、蠶業政策法規解讀、市場動態分析、養蠶經驗交流等。雜志以其豐富的內容、深入淺出的語言、精美的圖片和圖表,使讀者在閱讀中既能獲取最新的蠶業科技信息,又能學習到實用的養蠶技術。雜志以其專業性和科普性,對提高廣西蠶業的科技含量,推動蠶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蠶農收入,促進廣西蠶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雜志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報道,展現了廣西蠶業的發展風貌,傳播了蠶業科學知識,提升了蠶業的社會地位,增強了蠶業的社會影響力,以其高質量的內容和服務,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好評。
(1)題名。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緊扣文章主題,用語用詞嚴謹規范且利于網絡檢索。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和代號。
(2)正文按“前言、資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的順序書寫,為一級標題;以下各級小標題按照:一、(一)、1.安排序號。
(3)引文標注采用文后注形式,采用[1][2][3]……的形式統一編碼。文獻征引請使用參考文獻標準格式。
(4)摘要應在200字以內,摘要中不能使用評論性的詞語,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也可寫明具有情報價值的其他重要信息。
(5)圖表上符號要清晰注出,所視部位與背景對比度要大。圖上符號與正文完全一致,函數圖的縱橫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要注出其中文名稱、代表符號及法定計量單位(與坐標位置平行寫出)。
(6)作者簡介在稿件首頁地腳。順序列出: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學位,學術簡歷及研究方向。
(7)注釋:主要用于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須在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最末一字右上方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標明序號(例①、②表示),全部注釋按序次排在文末。
(8)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內容的出處,用帶方括號的數字(如[1])按順序編碼標明,并與文末編碼對應。
(9)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10)來稿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剽竊。本刊對錄用文稿有修改權。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使用其作品,包括網絡出版權、新媒體增值服務權等。
廣西蠶業·科普版是一本由廣西區蠶業技術推廣總站廣西蠶學會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寧市西鄉塘區下均路10號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站,郵編:530007。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