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碳中和的理解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11 15:52:2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于碳中和的理解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對于碳中和的理解

篇(1)

1 合理舉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根據當前或典型的具有深遠教育意義的事例來襯托理論知識,做到有理有據,讓學生接受起來更直觀、更容易。做到這些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所舉事例必須具有教育意義。講授思想品德最終是要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達到教育目的。因而在選擇事例材料時,一定要注意事例材料本身的教育意義。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學生年齡及心理因素多加考慮。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雷鋒的故事,雷鋒精神傳頌了幾十年,他的故事不斷地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啟迪。從我們日常生活的角度來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在公共場所亂扔垃圾就是人們缺乏公德的具體體現。在節假日定期組織學生到公共場所當志愿者,維護公共衛生,無形中能達到思想品德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得到教育,讓他們明白愛護公共衛生光榮、破壞公共衛生可恥,在點滴中積累、在點滴中受教育。

(2)所舉事例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并要接近學生生活。初中階段的孩子,大多在13~15歲之間,所舉的事例要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接近他們的生活,這樣他們接受起來會更容易,教學效果也會更好。如《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在中國影響較為廣泛,一個弱小的少年用堅實的臂膀撐起了家庭的重擔,一邊學習一邊照顧病重的父親,在不耽誤學習的基礎上,默默地照顧著父親。這在周圍人看來是很難做到的,但孩子還是用實際證明了他能做好。他的精神感動著人們,教育我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要被困難打倒。

篇(2)

初中數學是整個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正確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包括數學定理、公式等,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概念化是新人教版數學教學的重點要求。學生只有在對公式概念、定理法規、理論知識理解無誤的基礎上,將其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各種類似推理的題目中,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所以按照《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就必須不斷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學習的系統化、靈活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教育學生靈活掌握各種數理概念。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習動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才能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游戲教學、設問教學的同時導入有趣生動的學習案例,將學生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激發學生的聽課情緒,隨之緊密引入與課題相關的內容。

二、表揚學生,不斷增強數學基礎能力

事實證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造條件經常表揚學生,可以不斷鞏固和加強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因人而異、難易有別的提問,有針對性地表揚鼓勵每一個學生,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有趣;當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當地給予啟發指點,使學生能夠自主順利地完成任務,增強學生基礎學習的能力。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

新課標在教學中建議:增強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情況,盡量多地創設出數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聯想、類比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并靈活地在生活中引入數學。這樣,讓學生了解生活經驗與數學概念、公式等數學知識存在的內在聯系,并善于將理論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中。

四、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要精心設計教案,選擇教學教法,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其次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不斷進行復習。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可以采用新奇的表達方式、幽默的語言,啟發學生去積極思考,增強學習感染力,盡量讓學生自己組織,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重視實踐活動的教學,提高學生數學實際運用能力

在課堂實踐活動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多觀察、多思考、多討論,開發學生的數學推理思維能力,讓學生盡量多地參與實踐活動,也可以將數學教學活動引向校外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參與并主動實踐,積極地綜合運用數學基礎知識解決各種生活常見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非常重要,必須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實現學生數學能力本質的飛躍,才能讓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在新人教版的課標下,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通過提供給學生參與學習討論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初中數學教學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篇(3)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11月來我院治療高血壓的患者86例,86例患者均確診為高血壓。其中包括男52例,女34例。患者年齡在30~75歲,平均年齡(53.4±9.1)歲。病程7個月~32年,平均(14.5±5.1)年。隨機將86例患者分成對照組43例,治療組4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西醫治療,給予患者服用依蘇,給予患者服用2次/d,5mg/次。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西藥治療,給予患者服用平肝活血膠囊,平肝活血膠囊由黃芩、丹參、赤茯苓、通草、川牛膝、鉤藤、澤蘭、蘇木、馬鞭草等藥物組成。給予患者服用3粒/d,0.4g/次。兩組患者共同治療4個療程,每個療程1個月。

1.3護理方法 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基礎上再配合護理,①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瞳孔、意識等情況,觀察患者治療后有無出現不良情況;②癥狀護理:指導患者如果出現頭痛、頸部僵直感、惡心等癥狀,應該立即臥床休息,將頭部稍抬高,應該保持靜止,避免搬動,迅速給予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對于有失眠或精神緊張的患者,在給予心理護理的同時配合藥物治療,密切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定時幫患者測量血壓、脈搏、心率等;③健康指導:指導患者合理生活,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禁止煙酒。如果出現異常及時就醫。

1.4療效判定標準

1.4.1臨床中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 通過治療,癥狀積分改善達到100%為治愈;通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總積分改善減少超過70%為顯效;通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總積分減少在30%~69%之間為有效;通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總積分減少低于30%為無效[2]。

1.4.2降壓療效判定標準通過治療,舒張壓下降10mmHg以上,達到正常范圍為顯效;通過治療,舒張壓下降不超過10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為有效;通過治療,舒張壓無改善或升高為無效[3]。

1.3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中醫證候效果比較通過治療,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6.05%,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

2.2兩組患者治療后降壓效果比較治療組患者的降壓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

篇(4)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8-138-03

隨著國家對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投入的不斷增大,高校在改善教學條件、學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促進了學校的全面發展。高校成為獨立法人后,眾多高校將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辦學水平作為重要的管理目標。要達成這一目標,則需要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強預算管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不完善、項目配套資金難以落實、項目結余資金過大等問題的存在,影響了國家對各項事業發展的投入效果。如何加強專項資金管理,真正做到專款專用、突出重點、務求實效,是財政部門和高校財務人員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一、高校專項經費的定義

高校的專項經費是由政府相關部門與高校安排下達的除基本支出以外,具有指定項目和用途的資金,主要包括高校修購專項資金、科技三項費用、科研專項資金、重點建設專項資金、課程建設專項資金等。

高校的專項經費是財務預算的組成部分,是學校為完成特定的工作和發展目標而編制的年度專項計劃。專項經費就項目管理的過程來說包括項目申報、項目評審、項目實施和實施效果的考核等四個環節。

二、高校專項經費實行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高校專項經費項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重立項,輕論證。由于抱著“不要白不要”、“花國家的錢不心疼”的心態,許多學校在申報項目時普遍存在把關不嚴的現象,往往在編造項目名稱上下的功夫很多,而對于立項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必要性等論證不夠充分,項目與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符合度不高,脫離學校發展的實際需求、項目的實施缺乏相應條件保障等現象時有發生,儀器設備閑置及使用率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項目實施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2.重申報,輕資源整合。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購置上,相同或類似的儀器設備可以通過全校的資源共享得到解決,但是由于學校的相關制度不落實、宏觀調控不到位,各單位為使用方便或部門的利益都通過立項申報單獨購置,重復購置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資源浪費。

3.重實施管理,輕使用管理。就項目的實施來說,無論是實行集中管理模式,還是實行分散管理模式的高校,都延續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之前學校自主安排項目的監管方式,把項目實施作為監管重點,在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管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時間,但疏于日常使用管理。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之后,因項目實施過程是上級財政部門監管的重點,已經相當規范,學校只要在程序上和一些重要環節上對項目負責人進行指導和適當把關,無須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學校項目申報的宏觀管理和項目實施后的日常使用管理等環節則是上級財政部門力所不及的,這理應由學校來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也是高校實施項目管理的工作重點,但學校不僅在實際工作上監管不到位,在認識上也不到位,沒有及時實施監管工作重點的轉移,本末倒置,從而導致專項經費的管理過程中管理力量重疊、管理空白的現象同時存在。

4.重申報,輕績效考評。盡管高校在項目的申報和績效考核兩個環節上監管都不到位,但是因為項目申報是“要錢”的工作,學校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所以相比較而言,學校對項目實施效果的考核工作就不到位了。就項目實施效果的考核而言,盡管上級財政部門組織的績效考評項目范圍在逐步擴大,但是仍然只占專項經費項目很少的一部分,即使在將來,把所有項目的績效考評全部由上級財政部門來承擔也是不現實的。因此,績效考評工作主要應該由學校自己來承擔,然而學校在這一環節上幾乎是缺位的。當前幾乎沒有哪一所高校對專項經費項目的績效自主進行了全面的自評,而且即使是上級財政部門組織的績效考評工作,由于項目單位沒有統一規劃和明確要求,往往是“積極”應付,績效考評很難真實、全面地反映項目實施的實際情況,因而沒有起到調整教育經費投入的領域和方向、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率的目的。對專項經費項目的實施效果監管在相當程度上是一個空白點。

(二)解決高校專項經費項目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篇(5)

【關鍵詞】 痙攣型腦癱;中藥熏洗;點穴療法;護理

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CP),簡稱腦癱,是妊娠至出生時及生后腦發育早期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及發育缺陷所導致的一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1]。腦癱的發病率為2 ‰~3 ‰,其中痙攣型腦癱占總發病率的60 %~70 %[2]。腦癱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病程長,致殘率高,已成為兒童智力及肢體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目前,腦癱是國內外醫學界尚未攻克的一個世界性醫學難題,無特效藥及特效治療方法。而中醫藥在腦癱的治療中發揮了自身優勢,已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中藥熏洗和點穴療法是其組成的一部分。我科采用中藥熏洗結合點穴療法以及有效的護理措施,對痙攣型腦癱患兒進行了臨床療效和護理觀察,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42例均為我院小兒神經康復科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患兒,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最小7月,最大3歲,其中

1.2診斷及納入標準

參照2004年10月全國小兒腦性癱瘓專題研討會紀要的分型及診斷標準[3]:①符合痙攣型腦性癱瘓診斷標準;②年齡在7月至3周歲之間(包括7月和3周歲);③無心肺疾患、皮膚破損、急性炎癥及感染性皮膚病等。

1.3排除標準(自擬)

①不符合痙攣型腦癱診斷標準者;②年齡﹤7月或﹥3周歲者;③除外非腦癱(痙攣型)的患者,如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炎以及進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樞性癱瘓者;④正常小兒一過性發育落后者;⑤伴有癲癇發作者;⑥皮膚破損及患有濕疹等皮膚疾病者。

2治療方法

2.1中藥熏洗

患兒在進行點穴按摩前先行中藥熏洗治療。①中藥熏蒸。儀器選用廣州市今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熏蒸治療儀,方藥為我院劉振寰教授研制的小兒腦癱熏蒸方。藥物組成:五加皮12 g、丹參12 g、防風15 g、艾葉15 g、川牛膝15 g、赤芍20 g、桑枝3 g、伸筋草60 g、透骨草60 g、紅花5 g、桂皮5 g、桂枝15 g、黃芪20 g。將上藥先放入自動煎藥機中煎煮,然后將煎煮好的藥液和適量水放入熏蒸治療床的中藥蒸發器內,讓患兒平臥在熏蒸治療床上,在家長或護士陪同下,進行全身或局部熏蒸,蒸汽溫度37~41 ℃,每次20 min,每日1次。連續治療20 d為1個療程。②中藥浴。中藥浴方為我院劉振寰教授研制的硬癱洗浴方。方藥組成:羌活、獨活、杜仲、黃芪、當歸、續斷、赤芍、川木瓜、防風。將上方煎煮為5000 mL的藥液,加入容量為50 L的橢圓形木桶中,然后加溫水至40 L,水溫38~40 ℃,給患兒帶上游泳項圈(防止患兒頭部沒入水中),再將患兒置入藥浴桶中,護士根據患兒情況給予全身按摩和點穴按摩。由家長用玩具誘導患兒在藥浴液中自由玩耍20 min后迅速從藥浴桶中抱出,擦干保暖。每日1次,連續治療20 d為1個療程。

2.2循經點穴

中藥熏洗后休息30 min進行。①叩法。患兒取仰臥位,術者左手固定患兒一側下肢,右手中指、食指并攏,循膀胱經、脾經、腎經、膽經自上而下(腰部以下),依次叩擊各經穴位,力度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共3遍。②點法。患兒取仰臥位,術者左手固定患兒一側下肢,右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緊靠于食指中節,以拇指端循膀胱經、脾經、腎經、膽經自上而下(腰部以下),依次點按各經穴位,力度以患兒耐受為度,各經穴位點按3遍。③按法。患兒取仰臥位,術者左手固定患兒一側下肢,右手拇指端置于穴位上,余四指張開,置于穴位旁的皮膚上以支撐助力,循膀胱經、脾經、腎經、膽經自上而下(腰部以下),依次點按各經穴位,力度以患兒耐受為度,各經穴位點按3遍。在整個點穴過程中以承扶、殷門、承筋、承山、昆侖、箕門、血海、陰陵泉、三陰交、陽陵泉、懸鐘穴為重點。

2.3 護理

2.3.1操作前的準備

進餐前后30 min內不宜中藥熏蒸洗,護士為患兒做治療前應測體溫,發現患兒體溫>38.5 ℃、皮膚有破損、急性炎癥及感染性皮膚患兒暫停做中藥熏洗。治療時可放合適的背景音樂配合治療,以增強療效。

2.3.2 做好患兒及家長心理護理

治療前先向患兒家長說明中藥熏洗和點穴療法是安全、舒適、有效的治療方法,取得家長信任。并介紹他們與其他做中藥熏洗效果好的患兒的家長溝通,增強治療信心。開導患兒家長全程陪護,使患兒保持良好的心情配合治療。

2.3.3 溫度調節

護士根據患兒的年齡、耐熱情況等為患兒設置合適熏洗的溫度,室溫為26~28℃。患兒躺在熏蒸床上,護士必須在旁守護,隨時詢問并觀察患兒。

2.3.4 熏洗過程中觀察和護理

熏洗過程中注意安全,防摔傷、燙傷。一旦發生燙傷,應及時通知醫生進行對癥處理。注意室內避風,患兒熏洗過程中會大量出汗,熏洗完后宜用浴巾擦干全身,囑家長多喂患兒溫開水,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操作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情,如面色和呼吸等,如發現臉色發青,應立即停止操作。

2.3.5 預防交叉感染

熏蒸床和藥浴桶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治療時熏蒸床上使用一次性的床單,使用一次性的水療袋,防止交叉感染。熏洗的治療室每日各用紫外線消毒1 h,治療結束后開窗通風,防止室內過分潮濕。

2.3.6 飲食護理

為提高患兒的抗病能力,增加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我科結合健康教育對患兒飲食習慣和膳食安排進行指導,并與患兒家長一起制定營養食譜,施行有效的營養干預,以保證各項治療的順利進行。

2.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SPS11.5建立數據庫并做統計分析(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意義。

3結果

3.1療效評定

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后應用改良Ashworth法進行肌張力評定[4]。肌張力0級計0分,肌張力Ⅰ級計1分;肌張力Ⅰ+級計2分,肌張力Ⅱ級計3分,肌張力Ⅲ級計4分,肌張力Ⅳ級計5分。

3.1.1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肌張力恢復正常或降低2級以上。有效:治療后肌張力降低1級。無效:治療前后肌張力無改善。

3.1.2 關節活動度

顯效:被動屈曲角度增加20°以上或達正常范圍。有效:被動屈曲角度增加10°~20°。無效:被動屈曲角度增加小于10°。

3.2 結果

經治療3個療程后,治療前、后雙下肢肌張力評分差異有高度統計意義(P

4討論

痙攣型腦癱患兒伸張反射亢進是其臨床典型特征。由于肌肉伸張反射性收縮過強,出現活動受限、關節運動范圍變窄,影響患兒正常的坐姿、站姿以及協調性活動,給臨床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我科應用針灸、按摩、點穴、水療、中藥熏洗、理療、功能鍛煉、藥物治療等綜合療法治療痙攣型腦癱患兒,通過長期臨床觀察,療效確切。

中藥熏洗歷史悠久,其機理在于利用皮膚具有吸收、滲透、排泄作用的特性,透過中草藥煎煮產生的蒸汽和中藥浴使藥物直接作用于肢體表面,一方面蒸汽和藥浴液中所含的藥物有效成分透過皮膚、孔竅等部位直接吸收,進入患者肌體、臟腑和各組織內外,發揮其活血化瘀、舒經活絡和促進血液循環的療效;另一方面,熏蒸和藥浴時產生的溫熱效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淋巴循環,使新陳代謝旺盛,全身機能得以改善,并使肌張力得到下降,緩解肌痙攣,維持和擴大關節活動度,糾正攣縮,從而達到提高運動能力、擴大關節活動度的目的[5]。痙攣型腦癱中醫辨證多屬肝腎不足、血虛風乘,治療大法以補益肝腎、活血養血、祛風通絡為主。小兒腦癱熏洗方中,五加皮、川牛膝補益肝腎;丹參、當歸、赤芍活血養血;防風、桑枝、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木瓜、羌活等祛風通絡;考慮患兒藥浴中汗出較多,加黃芪益氣固表,艾葉溫經散寒。諸藥合用,祛邪而不傷正,達到通補兼施之目的。

點穴療法是我國傳統療法之一,早在明代曹士珩的《保生秘要》中就有記載。是在患者體表穴位和特定的刺激線上,運用點、按、拍、掐、叩、捶等不同手法,促使機體的功能恢復正常,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現代醫學認為點穴療法的作用主要是穴位所在部位的神經感受器或神經受到刺激,并傳導到中樞神經,通過中樞神經的調節作用,調整神經系統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促進病變部位組織細胞的恢復和再生能力[6]。通過點、按、扣等手法作用于腎經、膽經等經脈的穴位,可調陰陽、理氣血、通經絡、培元氣,并通過激發經穴的生物效應調整人體機能,使機體陰陽達到平衡,疾病自除。

我科應用中藥熏洗結合點穴以及有效的護理措施治療痙攣型腦癱患兒,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此療法可降低患兒肌張力,改善關節活動度,減輕異常姿勢,從而達到較好治療效果,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減輕社會和患兒家庭負擔,是一種較好的臨床降低肌張力的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子才,姜志梅.中國康復醫學會第2屆兒童康復學術會議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 第9屆小兒腦癱康復學術會議暨國際交流會議\[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24):1742.

\[2\]李樹春.小兒腦性癱瘓\[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4.

\[3\]《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神經學組.小兒腦性癱瘓的定義、診斷條件及分型\[J\].中華兒科雜志,2005,43(4):262.

篇(6)

中圖分類號: C913.5、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8)005-0353-04

入世和出世心理互補是我國文化的精髓,入世是對社會現實的肯定與投入,出世是對社會現實的否定與超越,這兩種心理相互對立,相互補充,相反相成地塑造著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特征[1-3]。我們以為,入世、出世心理可以視為一種成就動機系統,集中表現為追求目標的態度和方式。入世包含激發動機、實現目標、滿足需要等心理過程,集中表現為積極追求目標;出世包括減弱甚至消除動機、看淡目標、順應自然等心理過程,集中表現為淡泊名利[4]。而已有的研究表明,成就動機與網絡成癮和主觀幸福感都有顯著的相關。如王艷梅[5]曾以成就目標的三分法對成就目標和總體幸福感的關系作過研究,發現掌握目標對學生的總體幸福感有積極影響,成績-回避目標對學生的總體幸福感有負面影響,鄒瓊[6]認為成就需要是網絡成癮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不少研究證明,網絡成癮對幸福感具有消極影響[7-11]。但關于這三者關系的研究尚未見諸報告,且這些研究所用成就動機理論和量表都是源自國外。本研究假設成就動機有可能對網絡成癮和幸福感具有中介作用,并用入世出世心理作為成就動機進行中介作用研究,以便深入了解網絡成癮的本質,為有效干預網絡成癮提供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設計電子版問卷,在線,并通過QQ、電子郵件、校園BBS、校園網廣告頁面等進行宣傳,吸引學生做問卷。經過一周時間,共收集問卷616份,有效問卷603份。年齡17-28歲,平均年齡為21±2歲。其中男生355人,女生248人;大一128人,大二145人,大三131人,大四131人,研究生68人。成績上173人,中343人,下87人。成績上、中、下由被試根據與同班同學比較判斷。

1.2 工具

1.2.1網絡成癮量表(Scale for Internet Addiction) [12] 由Young編制,包括20個問題,用5點量表:1.幾乎不曾,2.偶爾,3.有時,4.經常,5.總是,最后得出的量表總分即為網絡成癮指數(IDT)。IDT越高表示成癮程度越高。IDT大于80為嚴重成癮,IDT50~79為中度成癮,IDT≤49為未上癮。本研究中,問卷的α系數為0.87。

1.2.2綜合幸福問卷[13]由苗元江編制,分三個部分,共10個維度51道題。第一部分涉及生活滿意度、生命活力、健康關注、利他行為、自我評價、友好關系、人格成長7個維度,共38題,用7點量表:1.明顯不符合,2.不符合,3.有些不符合,4.介于中間,5.有些符合,6.符合,7.明顯符合。第二部分涉及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兩個維度,共12題,用7點量表:1.沒有時間,2.小部分時間,3.少于一半時間,4.一半時間,5.多于一半時間,6.大部分時間,7.所有時間。第三部分為自述幸福感:評價被試者整個生活中的幸福/痛苦體驗,共1題,用9點量表:1.非常痛苦,2.很痛苦,3.痛苦,4.有些痛苦,5.中等,6.有些幸福,7.幸福,8.很幸福,9.非常幸福。分數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強。本研究中,該量表第一部分的α系數為0.96,第二部分α系數為0.72。

1.2.3入世出世心理問卷 [4] 分兩個維度四個因子,入世維度由拼搏精神和在乎結果組成,出世維度由平常心和低要求組成。問卷共18題,用7點量表: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有點不同意,4.既不同意也不反對,5.有點同意,6.同意,7.非常同意。分數越高表示入世或出世心理越強。本研究中兩個維度的α系數為0.72和0.79。

1.3 統計方法 進行卡方檢驗、t檢驗、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大學生網絡成癮量表評定結果總體狀況

在本次調查的603名有效被試中,網絡成癮為55名,網絡成癮的檢出率9.1%,其中男生47名,女生8名,男生網絡成癮檢出率高于女生(13.2%/3.2%,χ2=16.47,P

2.2網絡成癮量表、綜合幸福感問卷與入世出世心理問卷評分及相關性

表1顯示網絡成癮量表評分與幸福感、拼搏精神、平常心得分呈負相關,與低要求呈正相關;幸福感評分與拼搏精神、平常心得分呈正相關;拼搏精神與在乎結果得分呈正相關,與低要求呈負相關;在乎結果得分與平常心呈負相關;平常心與低要求得分呈正相關。

2.3網絡成癮大學生幸福感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計算幸福感總均分(其中對負向情感進行反向記分,對自述幸福感進行1-7分轉換),以主觀幸福感為因變量,網絡成癮指數、拼搏精神、平常心、在乎結果、低要求得分為自變量,作線性回歸,結果表明,除低要求外,其余變量都進入方程,可以預測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結果F=131.24,P

2.4網絡成癮大學生的幸福感模型

依據本研究假設,成就動機可能對網絡成癮和主觀幸福感有中介作用。從以上結果可以發現,網絡成癮、拼搏精神、在乎結果和平常心都可以預測幸福感,但在乎結果與網絡成癮、幸福感相關不顯著,所以只有拼搏精神和平常心對網絡成癮和幸福感可能起中介作用。用Amos 5.0檢驗這一中介模型,結果如圖1所示,擬合指數為χ2/df=0.050(P=0.822),GFI=1.000,AGFI=1.000,NFI=1.000,RFI=0.999,TLI=1.014,CFI=1.000,RMSEA=0.000。說明模型擬合好。

3討論

本研究采用Young的網絡成癮量表,發現603名大學生網絡成癮檢出率為9.1%。男生的網絡成癮指數顯著高于女生,檢出的網絡成癮者中,男生占86.7%,女生占13.3%,男生多于女生。這與國內外許多研究結果一致[13,14]。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的網絡成癮對幸福感存在顯著的負面影響。Kraut等[15]將心理幸福感降低的原因解釋為社會活動的替代和密切關系的替代,社會活動的替代是指使用者用專注上網的時間取代了本來應該用來進行面對面社會活動的時間,從而導致社會卷入的降低。而密切關系的替代,是指人們用低質的網絡人際關系取代了高質的現實的人際關系。梁寧建等[11]認為,網絡成癮水平越高,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少,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也越低,這是造成幸福感降低的主要原因。從本研究結果看,大學生網絡成癮對幸福感的影響存在兩條途徑,一是直接對幸福感產生負面影響,二是通過拼搏精神和平常心這兩個中介因素產生負面影響,表現為通過減弱拼搏精神和平常心來降低幸福感。網絡成癮造成拼搏精神的損失從而導致成績的下降,已是屢見不鮮的事實,一些大學生甚至因此不得不留級或退學。本研究表明學習成績中、上學生的網絡成癮水平比成績差者低也證明了這一點,因為一般說來,成績好的學生拼搏精神強,成績差的學生拼搏精神弱,而網絡成癮的學生對學習和工作必然日趨放松。(當然,這里說的拼搏精神是指網絡成癮以外的被社會推崇的拼搏精神,而不是網絡成癮活動(如游戲)中的拼搏精神。)。關于網絡成癮也會通過瓦解平常心而降低幸福感,可以從上網動機的角度作解釋,已有研究表明[16],大學生的社會性動機如社會交往、自我肯定等是網絡成癮的主要動機,也就是說,當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滿足這些需要時,很可能到網絡虛擬世界中尋找滿足。由此會導致這樣的失衡心理:網絡世界中滿足得越多,回到現實世界中心理的不滿足感就越大,就越發不能保持平常心來達到心理平衡,以致陷入網絡不能自拔,從而降低幸福感。

本研究顯示,入世的拼搏精神和出世的平常心的有機結合是健康的文化心理,它與網絡成癮呈負相關而與幸福感呈正相關是必然的。如果能加強大學生的拼搏精神和平常心,對于預防、矯正網絡成癮和提高大學生的幸福感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但由于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入世和出世心理的中介作用還需進一步探入探討。

參考文獻

1 彭彥琴.中國傳統情感心理學中“儒道互補“的情感模式.心理學報,2002,34(5):540-545.

2 張梅.儒道互補與中國文人的心理結構.東南文化,2004,4:47-50.

3 張靜,張琳琳.儒道互補思想對當代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啟示.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5):128-131.

4 楊宏飛.目標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測評初探.心理科學,2006,29(2):395-397.

5 王艷梅. 初中生成就目標和總體幸福感的關系研究. 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10(6):411-412.

6 鄒瓊.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動機和對策探討.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板), 2004, 17(7): 72-73.

7 Kraut R,Patterson M,Lundmark V.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 Psychol,1998,53(9):1017-1031.

8 崔麗娟,劉琳.互聯網對大學生社會性發展的影響.心理科學, 2003, 26(1):64-66.

9 崔麗娟,趙鑫,吳明證,等.網絡成癮對青少年的社會性發展的影響研究.心理科學,2006,29(1):34-36.

10 嚴標賓,黃曼娜,丘碧群,等.青少年網絡行為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1).68-70.

11 梁寧建,吳明證,楊軼冰,等.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幸福感關系研究.心理科學.2006,29 (2) :294-296.

12 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psychol Behav,1998 ,1(3) :237-244.

13 韓向前,翁維玲.不同身份青年軍人幸福感的比較.中國臨床康復,2005,9(4):74-76.

14 馮國雙,郭繼志,周春蓮,等.國內大學生網絡成癮研究進展. 中國醫學論理學,2004,17(3):23-24.

篇(7)

一般的課堂以讓學生掌握知識為課堂教學的結束點,而我則認為,課堂是一個新的問題產生的起點,一節幾十分鐘的課堂是否需要得出一個科學完整的結論,究竟是“輕”什么“重”什么,成為許多化學老師糾結的話題。由于初三的很多化學概念是闡述前人的有定論的探究活動,所以很多老師在課堂上以得出一個定論作為本節課的結束,而課堂實際情況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很多時候是在矛盾或疑惑中,教學時間就結束了,這時的老師該怎么辦?

而從化學探究的本質來說,雖然初三的學生對要探究的內容早有答案,但是他們并不清楚或者并不完全清楚這個探究活動是否有定論,即使有定論也不屬于自己的結論。經歷了探究的過程,會產生一些階段性的結論,這種結論的得出是屬于學生自己的膚淺的認識,是學生從此岸到彼岸的“過河”過程,這個過程建立的記憶是深刻的,得出的一些結論是牢固的,即使這個結論不完整,但是不妨礙學生的概念建立。這種階段性的結論與課堂上讓學生隨便玩玩而不能進行思考總結是有區別的,前者會在接下來的一節課或者課外繼續深入進行探究,以求獲得對前面探究活動的深化和推進,從而獲得更多的信息,得出更為科學的結論;后者只是經歷了一個過程,忽視概念的建立,而從事實到概念的發展,恰恰就是化學實驗課堂上發展學生思維系統的任務體現,只有人的思維得到發展推進了,過程性的技能才能得到訓練和提升。

如化學概念是用簡明、精辟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概念中的每一個字、詞都有一定的內涵,它既揭示了概念的本質,又是與之易混淆概念的區別。教學時不要只要求學生記住概念就行了,而要指導學生認真剖析概念,弄清含義,抓住概念中的關鍵性的字、詞,找出概念的本質,排除非本質的干擾,即要注重概念產生過程的分析。例如,在講“單質”與“化合物”這兩個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的“純凈物”三個字。因為單質或化合物首先應是一種純凈物,即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然后再根據它們組成元素種類的多少來判斷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否則學生就容易錯將一些物質如金剛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單質(因它們就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同時又誤將食鹽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們就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再如對于“催化劑”這一概念,一要抓住“改變”兩字(有加快和減慢之意);二要以反應前后為條件,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強調是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思考二:共性與個性之間的揚棄

課堂教學場所是追求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地方,在保持科學性的同時,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是趣味的課堂,是與學生認知特點匹配的個性課堂。要實現科學探究與學生的認知匹配,實驗學生化、個性化的修正,是每節課必須要考慮的話題。

這需要我們對比教材實驗,修改調整設置符合本班學生實際,順應現場教學需要的教學實驗。實驗過程哪里需要特別提醒學生?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讓學生關注?如何放大一些學生不易關注到的細節,如何創新設計實驗,讓實驗現象更明顯?如何讓實驗的材料更簡單,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家里參與實驗?這些在課堂上并不是一定能直觀看到的問題,也許按照教材的程序完全可以進行常規教學,但是就是這些實驗細節的突破,會使課堂品質升級。

在教學《分子運動》的實驗時,用化學實驗室提供的小燒杯、膠頭滴管、試管、鑰匙、品紅、濃氨水、酚酞試液、長條濾紙、棉花等實驗用品,學生能夠獲得成功,可是總是覺得缺少課堂應該要的深入。特別是讓分子運動這個概念轉化為擴散這個關節點上,學生總是說不清道不明。如何讓“看不見的空氣分子運動”變得“看得見的擴散現象”,使學生了解和認識分子總是處在不停的運動狀態中,從而加深對分子概念的理解?經過琢磨,在實驗上的改進可以達成這一目的。于是我要求學生:找出用其他能溶于水的、有色的、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代替品紅,自行再進行一次實驗,并認真觀察;自行設計一個說明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實驗。于是,學生有的用墨水,有的用有色的飲料,甚至用紅酒進行實驗。對符合實際的化學實驗進行修正,學生會留下了更深的印象。沒有最完美的課堂,只有不斷改進的課堂,因此,化學課堂要從“嚴謹的教材實驗”演化為“開放的調整實驗”。

思考三:正向與反向之間的推拉

篇(8)

類比思維在學生的學習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關鍵詞則是打開學生知識儲備之門的鑰匙。將二者有效結合,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學習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知識的有效記憶。學生對已學知識掌握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類比能否順利實施開展。只有以相關知識為基礎,才有進行類比探究的可能,也才能讓關鍵詞在學習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在有機化學教學中,學生往往由于對知識點理解不到位,因此容易將各個相似的概念弄混淆。筆者將高中有機化學中經常遇到的一些關鍵詞進行了整理,運用分類對比,以便學生更準確快速地掌握知識要點。

1.與Br■有關的反應。學生在學習中應該區分所用試劑為液溴還是溴水。高中階段,只有苯與液溴在溴化鐵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其他反應一般可以直接與溴水進行。含有碳碳雙鍵與碳碳三鍵的物質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含有醛基的物質能被溴水氧化;而含酚羥基的物質,鄰、對位上有氫原子,可以與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請見表1)。通過類比,分析各個反應的異同,由關鍵詞“Br■”,提取到下表信息,對反應類型進行準確定位,從而實現知識儲備的有效運用。

2.與H■相關的加成反應。能與氫氣發生加成的基團包括碳碳雙鍵、碳碳三鍵、苯環、醛基及酮羰基,羧基與酯基常常作為干擾條件。將各個能與氫氣加成的基團及所耗氫氣的最大量進行類比,學生才能進行準確計算。

3.與氫氧化鈉水溶液的反應。對于氫氧化鈉水溶液這個常遇到的情景,學生需要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考慮:(1)顯酸性的基團:羧基與酚羥基,這兩類官能團與氫氧化鈉溶液直接發生中和反應;(2)能在氫氧化鈉水溶液條件下發生水解的基團:酯基、鹵原子、肽鍵。它們都遵循先水解的原則,然后考慮水解得到的產物是否含有顯酸性的羧基、酚羥基及鹵化氫,這三類物質再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

4.關于鹵代烴的反應。鹵代烴的兩個反應條件很相似。由“鹵代烴”這一關鍵詞,聯想到它的水解反應與消去反應。通過類比,準確地把握水溶液與醇溶液的不同,從而將兩類反應相區分。

5.關于與濃硫酸有關的反應。以濃硫酸作為關鍵詞,識記各個溫度的特征,從而將這部分易混淆的反應相區分,實現知識的有效提取。

6.與無機試劑相關的幾個反應。高中對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考查,常常會出現鈉、碳酸鈉、碳酸氫鈉這三種試劑,主要集中在幾個“相似”的官能團上。與鈉的反應,學生需要注意把握斷裂氧氫單鍵;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考查則重在酸性大小的比較,羧基>碳酸>苯酚>碳酸氫根。

7.關于苯環上的取代反應,高中教材對苯、甲苯及苯酚這三種物質苯環上的取代反應做出了重點要求。苯環上通常為一定溫度下的一取代反應。而甲苯與苯酚的苯環上通常發生三取代。通過三者在反應條件與產物的類比,學生能夠準確地把握反應的本質,從而實現有效記憶。

篇(9)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02-0064-02

鐵碳合金相圖是表示在緩慢冷卻或緩慢加熱(即平衡狀態)條件下,不同成分的鐵碳合金的狀態或組織隨溫度變化的圖形。實際生產中,當鐵碳合金的含碳量大于6.69%,材料的脆性大,難加工,沒有實用價值,所以,只研究相圖中含碳量為0%~6.69%的鐵碳合金,即Fe—Fe3C相圖。為便于掌握和分析,將相圖上實際意義不大的部分省略,即得到簡化的Fe—Fe3C相圖。此簡圖在本文中統稱鐵碳合金相圖或相圖。鐵碳合金相圖是人類經過長期實踐并進行大量科學實驗總結出來的。它是《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的重要內容。學好鐵碳合金相圖,不但為學習后續課程打下基礎,而且培養了學生正確選擇和合理使用合金材料、熱處理加工工藝等的關鍵能力。

一、溫故在前,相圖隨后

本節課涉及的幾個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與性能,是《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上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在講授新課前溫習,就會使學生加深上節課所講重要知識點的印象,為學好本節的鐵碳合金相圖打好基礎。最好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因為預習才能發現問題,課堂上才會有針對性地去聽。但根據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學習主動性不高,課前預習新課的不多,教師引導學生溫習相關知識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二、讀懂相圖,掌握規律

從Fe—Fe3C相圖看比較復雜,但本質是由一些基本區域組成的,可將Fe—Fe3C相圖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來掌握:

1.上半部分——共晶轉變。在1148℃,含碳量為4.3%的液相發生共晶轉變:Lc?圮(A+Fe3C),轉變的產物稱為萊氏體(Ld)。

2.下半部分——共析轉變。在727℃,含碳量為0.77%的奧氏體發生共析轉變:AS?圮(F+Fe3C),轉變的產物稱為珠光體(P)。

Fe—Fe3C相圖的基本框架由七個特性點、六條特性線及相區內的組織構成。相圖上的點是采用熱分析法測定的合金的臨界轉變溫度,相圖上的線是某些具有相同的點的集合,而相區是由特性線分割的不同組織的分布區域。

鐵碳合金相圖描述的是鐵碳合金中成分、溫度與組織之間的關系,由相圖的各特征點和各特征線推理出各相區的組織后,通過分析鐵碳合金的室溫組織發現,鐵碳合金的顯微組織隨含碳量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含碳量的增加,其組織順序為FP+FPP+Fe3CⅡP+ Ld′+Fe3CⅡLd′Ld′+Fe3CⅠ。其中,珠光體(P)和低溫萊氏體(Ld′)由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因而可認為P ?圮F+ Fe3CⅠ,Ld′?圮P+ Fe3CⅠ,所以Ld′?圮F+ Fe3CⅠ+ Fe3CⅠ,即隨著含碳量的增加,組織中的鐵素體逐漸減少,滲碳體逐漸增加;它的力學性能也要隨含碳量的變化而變化:含碳量越高,鋼的強度、硬度越高,而塑形、韌性越低,在鋼經過熱處理后表現特別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含碳量越高,鋼中的脆硬相Fe3C越多的緣故。當含碳量超過0.9%后,由于的二次滲碳體數量增加,形成網狀分布,將鋼中的珠光體組織割裂開來,使鋼的強度有所降低。因此,對于碳素鋼及低、中合金鋼來說,其含碳量一般不超過1.3%。

三、強調重點,攻克難點

1.特性點、特性線是重點。只有使學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圖上各特性點、特性線的含義,才能順理成章的得到相圖各個區域的組織。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如在課件中設計動畫效果,當講到講特性點時,使所講的點能閃動起來,講到哪個點、該點就連續地閃爍。當講到某條特性線時,用鼠標一點,該線就會閃動,同時彈出一個窗口解釋該線的含義。這樣的教學方法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難點有二:一是正確填寫各相區域的組織;二是能快速準確地畫出Fe—Fe3C相圖。相圖內容既抽象、概念又多、涉及的知識面還廣,同時缺乏具體的實驗或教具演示。職校學生接受理論知識的能力不強,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基于對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的分析,要突破這兩個難點,并不容易。

對于第一個難點,要想得到各個區域內的組織,必須充分理解各個特性點和特性線的含義,再配合共晶和共析的深入講解。在進行共析與共晶的講解時,應從不同成分的合金的結晶過程分析入手。在分析結晶的過程中,重點是結晶順序、結晶過程和重結晶過程時各相中含碳量的變化與相圖中溫度的對應關系。在講相區組織填寫時,配合多媒體動畫,講到某個區域,便使該區域顯示不同的顏色,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視覺效果,這樣就成功地突破了第一個難點。

對于第二個難點,為了幫助學生快而準的掌握相圖的繪制方法,應幫學生詳細分析理解“相圖口訣”,這樣一幅完整清晰的相圖簡圖就畫出來了。“相圖口訣”如下:

溫度成分建坐標,鐵碳二元要記牢。

兩平三垂標特點,九星閃耀五弧交。

共晶共析液固線,十二面里組織標。

基本組織先標好,相間組織共逍遙。

分析成分斷組織,鑄段工藝離不了。

注:“相圖口訣”簡明扼要地介紹了相圖的結構特點、畫法和用途。

鐵碳二元——鐵(Fe)和滲碳體(Fe3C)。

兩平——ECF線、PSK線。

三垂——含碳量分別為0.77%、2.11%、4.3%的三條特性線。

九星——A、C、D、G、S、E、P、F、K九個特性點。

五湖——AC、CD、AE、GS、ES五條線。

教師在繪制圖形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邊吟、邊繪、邊講解。這樣就會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實現良好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并從手腦并用變成了手、口、腦并用。通過這樣的結合講解、畫圖演示,學生對相圖的正確理解得到有效加強。在教師引導演示畫圖的過程中也使學生加深了對相圖的理解,這樣就成功突破了第二個教學難點。

四、多種教學方法并用,提高教學效果

理論講授和課件輔助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設疑、提問、歸納推理等教學手法。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的眼神和動作來組織教學,使學生的精神都集中到課堂上。通過“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合金材料是什么?”等問題來導入新課;如采用引導演示法,攻克教學中的第二個難點;采用歸納推理的教學方法得出相圖組織的變化規律;采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等。總之,我們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借助多種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

總結不是一節課的濃縮,而是一節課內容的升華,通過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本課的精華所在:鐵碳合金的成分、溫度與組織之間關系的變化規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10)

1.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當我們確定一個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時,接下來可以采用分步思維解決問題:第一步,根據反應判斷氧化劑、還原劑,根據介質的酸堿性確定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這就要求能記住常見的氧化劑及其產物,常見的還原劑及其產物,如果是陌生的反應還需結合題目所給信息而確定;第二步,根據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確定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系數;第三步,根據電荷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其它元素,其中根據反應介質配平H、O元素為常考點。一般酸性介質為H+生成H2O或H2O生成H+,堿性介質為OH-生成H2O或H2O生成OH-。

例1:工業上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制備ClO2,書寫其方程式。

分析:采用的分步思維是,首先確定氧化劑為NaClO3,還原產物為ClO2,還原劑為Na2SO3,氧化產物為Na2SO4,即為SO32-+ ClO3- =SO42-+ ClO2,再根據化合價升價總數相等配平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元素可得:SO32-+ 2ClO3-=SO42-+ 2ClO2,最后根據電荷守恒以及O元素守恒,結合酸性介質即可得SO32-+ 2ClO3- + 2H+=SO42-+ 2ClO2+H2O。

例2:(由2011年廣東高考題改編)已知鍍鋁電解池中鋁為陽極,熔融鹽電鍍液中鋁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 和Al2Cl7-形式存在,則陽極電極反應書是?

分析:采用分步思維,首先確定還原劑Al失去3e-生成+3價鋁離子,根據信息氧化產物不能為Al3+,只能為Al2Cl7-或AlCl4-中的一種,所以電極反應為Al-3e-+ Al2Cl7-— AlCl4-或Al-3e-+ Al2Cl7-—AlCl4-。接下來配應中的Cl元素,然后要使等式兩邊Al元素能配平,則氧化產物只能為Al2Cl7-,即為Al-3e-+7AlCl4-=4 Al2Cl7-。

2. 復雜化學反應的書寫

有些物質之間的反應比較復雜,此時可采用分步的思維方式先兩兩考慮,再綜合排序,合并為總反應方程式,達到化難為易。例如CaO固體投入到Na2CO3溶液中,先寫出CaO+H2O=Ca(OH)2,然后寫出Na2CO3與Ca(OH)2的反應,最后將兩個化學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到總反應。還有C12與NaHCO3溶液的反應,其反應方程式可寫成:Cl2+H2O=HCl+ HClO, HCl十NaHCO3=NaCl+CO2+ H2O,合并兩個反應,得總反應方程式為Cl2+ NaHCO3= NaCl+CO2+ HClO。還有一些復雜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也可以采用分步思維,例如NaHCO3與少量Ca(OH)2反應,先抓住HCO3-與OH-的中和反應,由于Ca(OH)2少量,所以1mol Ca(OH)2需要2mol的HCO3-中和生成2mol H2O,所以HCO3-的系數為2,再考慮CO32-與Ca2+的沉淀反應,2molHCO3-被中和生成2mol的CO32-,其中1mol的Ca2+與1mol CO32-沉淀反應,多出1mol的CO32-,所以最終的離子方程式為Ca2++2OH-+2HCO3-=2H2O CaCO3+CO32-。

二、化學平衡移動時含量的變化

當外界條件改變,建立新平衡后,如何準確判斷一些含量的變化,是高中化學的教學重難點,也是高考重要考點。平衡移動后含量的變化不僅要考慮平衡的移動方向,有時還要考慮外界因素的直接對含量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分步思維方法,先分析外界因素對含量結果的直接影響,再考慮平衡移動對含量的影響,并且知道平衡的移動只是減弱而不能抵消外界的改變,即外界因素的影響要大于平衡的移動。

例3: 將顏色相近的NO2和Br2(g)分別裝入注射器中,將活塞同時向外拉,使氣體體積擴一倍,探究其顏色的變化及其比較。

分析:此過程采用分步分析,先考慮外界因素影響,體積擴大一倍,NO2和Br2(g)的濃度減小一半。然后再考慮平衡移動,對于NO2中存在2NO2?葑N2O4,擴大體積,減小壓強,平衡向左移動,c(NO2)增大,但外界因素的影響要大于平衡的移動,所以c(NO2)最終減小,顏色變淺。而對于Br2(g)來說不存在平衡移動,c(Br2)的減小只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故Br2(g)的顏色變淺。最后綜合起來,NO2和Br2(g)顏色均變淺,但NO2比Br2(g) 的顏色深。

三、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理解起來比較抽象,牽涉的知識比較多,已經成為同學們學習的一個難點,如何快速準確判斷離子濃度大小特別是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在教學中顯得重要。在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中我們也可以采用分步思維理清思路,化難為易。

例4:20mL 0.10mol·L-1CH3COOH溶液與10mL 0.1mol·L-1NaOH溶液混合后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分析:我們采用分步思維,先分析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的物質及其相對大小,可見CH3COOH溶液與NaOH溶液混合后,成分為0.04 mol·L-1CH3COOH和0.04 mol·L-1CH3COONa。再去考慮電離和水解及其強弱,我們知道等濃度的CH3COOH與 CH3COONa的溶液顯酸性,可知CH3COOH的電離程度大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可以忽略水解,只考慮電離,所以c(CH3COO-)>

c(Na+)> c(CH3COOH) >c(H+)>c(OH-)。

四、有機物中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與判斷

同分異構體的知識貫穿于中學有機化學的教學,分析、判斷和書寫有機物同分異構體也就成為有機化學的一大特點。 作為高考命題的熱點之一,這類試題是考查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結構式書寫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在具體的題型訓練中注重思維方法的培養,而分步思維正是高效書寫同分異構體的方法,即先判斷有機物的類別,然后按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書寫。

例5:寫出與HOCH2CH2CH2CO-

OH具有相同官能團的同分異構體。

分析:先判斷類別,即必須含有一個—COOH和一個—OH,然后寫出4個碳原子的碳鏈異構有2種:C—C—C—C、C—C—C,再考慮官

能團的位置異構,先確定—COOH的位置只能在碳鏈端點,即為C—

C

上一篇: 積極心理學的意義 下一篇: 汽車工業的發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先锋影音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在线偷着国产精选视频 |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