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華僑大學華僑華人文獻中心;俄亥俄大學邵友保博士海外華人文獻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華僑大學華僑華人文獻中心;俄亥俄大學邵友保博士海外華人文獻研究中心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356.00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5年
綜合影響因子:--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5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探討華僑華人在海外的遷徙歷史、定居地的文化傳承、宗教信仰、語言使用等方面的文獻資料,揭示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狀況和文化交流。研究華僑華人在各國社會中的地位、經濟活動、社會組織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分析華僑華人對于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和影響。
雜志探討華僑華人與中國及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以及華僑華人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華僑華人的文學、藝術作品,包括文學作品、美術作品、音樂作品等,探討這些作品反映的華僑華人身份認同、文化情感等問題。關注華僑華人文獻的收集、整理、保護和傳承工作,促進華僑華人文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推動華僑華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1)其他未及事宜,若發生爭議,雙方將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有關的法律法規處理。
(2)標題層次:本刊采用1,1.1,1.2,2,2.1,2.2,3,3.1,3.2,3.3等表示標題層次,書寫時一律左頂格。
(3)引言:概述與本文立題相關的有關報道及當前存在的問題,重點說明本研究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闡述本文的目的,簡述立題調研、文獻分析,以及查閱方法、結論等。
(4)參考文獻引用要科學、合理,特別是要尊重已在本刊發表過相關論文的作者的勞動,引用時應盡量考慮引用,要有一定的文獻引用量。
(5)基金獲國家、省部級及直轄市級科學基金資助的稿件請在首頁頁腳注明基金來源及編號,重要文稿可優先發表。
(6)摘要應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撰寫,通常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不要使用“我們”“作者”“本文”“筆者”這樣的主語,也不要使用評價性語言。可客觀描述對比數據等應用效果。
(7)為便于讀者與作者的相互切磋,來稿請附上作者的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能反映出作者的專業及專業水平等內容的文字)及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以便編輯部與你聯系。
(8)文中插圖或照片的電子版應提供計算機文件,如JPG、TIFF 等格式,表格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格上方給出表序(表1,表2,…)和表題。
(9)注釋采取腳注的方式。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10)論點鮮明,論據可靠,邏輯清晰、文字精煉。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技術性、文字性修改,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是一本由華僑大學華僑華人文獻中心;俄亥俄大學邵友保博士海外華人文獻研究中心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