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主辦單位:鋼鐵研究總院
國際刊號:1006- 706X
復合影響因子:0.9
--國內刊號:11-3678 / TF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1994年
綜合影響因子:0.603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雜志創刊于1994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該刊始終致力于為全球鋼鐵及材料科學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尤其鼓勵直接用英文撰寫的、具有創新性和前沿性的科研論文。
雜志聚焦鋼鐵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藝、金屬材料的性能與表征、材料加工技術等前沿研究方向。其特色在于緊密跟蹤鋼鐵與金屬材料領域的最新科研動態,強調論文的原創性和實用性,為促進科研成果的國際交流與應用轉化搭建橋梁。為了確保期刊的專業性和學術質量,特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等國內頂尖高校與研究機構的著名教授組成編委會。同時,期刊還邀請了來自法國、德國、日本、美國、英國等國的國際知名學者擔任顧問,為期刊的國際化發展提供專業指導與支持,確保了雜志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與影響力。
期刊內容覆蓋廣泛,包括但不限于鋼鐵冶金理論與技術、金屬材料的微觀結構與性能、材料的腐蝕與防護、金屬加工與熱處理技術、材料的計算與模擬、環境材料與能源材料等。雜志設置有“原創論文”、“特邀論文”、“綜述”、“研究簡報”等欄目,全方位展示鋼鐵與材料科學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1)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4~8個關鍵詞,摘要簡要地介紹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結論。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對應,不超過300單詞。
(2)論文標題一般不用縮略語,即使不得不使用,也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
(3)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獻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應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體。第一次應使用全稱,第二次可使用簡稱。
(4)在稿件的修改過程中,若超過稿件修改時限1月,編輯部將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為投稿日期;超過1月,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出退稿處理。
(5)作者姓名、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傳真和Email。
(6)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文稿中物理量及其單位、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必須區別明顯。
(7)同一注釋里如需羅列多條同類文獻的,一般按時間順序排列,用分號隔開(但依論證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獻次序除外)。同一注釋里中外文文獻混合排列的,結尾所使用的句號以最后文獻的語種所對應的格式為準。
(8)學術準則:提醒作者遵守學術道德和規范,如不得抄襲他人作品、尊重知識產權、不發表重復或已發表的論文等。
(9)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其中近5年內的文獻應占50%以上。
(10)如為基金項目資助論文,請在文稿首頁頁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基金(編號)資助。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是一本由鋼鐵研究總院主辦的月刊,期刊級別為SCI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76號(100081),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