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190.00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5年
綜合影響因子:--
《理論與史學》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是一本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雜志注重史學理論,著眼于中國歷史的重大學術問題,并提倡學術爭鳴,以繁榮和推動歷史科學的健康發展。
雜志主要刊載史學理論、中國歷史研究、歷史文獻學領域內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內容涵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歷史學理論方面的學術論文,中國傳統史學、中國現代史學的建立與發展,以及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產生、發展的研究。此外,還包括中國歷史專題研究、國內外史學理論前沿與動態、史學評論等。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句通順、文字精練、標點符號正確、數據可靠。編輯部有權出于版面需要對稿件進行必要的修改。
(2)文題應以新穎獨特的邏輯文字組合準確地反映研究工作的內容實質和特點,文題要求簡潔而信息量豐富。
(3)引言章節編號為0,一級標題按123等順序編號,二級標題使用1.1、1.2、1.3等,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頂格。
(4)在正文中,引文按出現先后順序加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采用上角標形式,參考文獻放置文末,排列順序及序號必須與正文中引文序號一一對應。
(5)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6)摘要應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撰寫,通常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不要使用“我們”“作者”“本文”“筆者”這樣的主語,也不要使用評價性語言。可客觀描述對比數據等應用效果。
(7)作者簡介:作者姓名(出生年一),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電子信箱。
(8)無特別約定情況下,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年份一概用4位數字表示。小數的表示方法,一般情形下,小于1的數,需在小數點之前加0。
(9)來稿所關涉的課題及向有關人員表示的謝忱等內容,應以腳注①的形式標在正文首頁下方,同時注明課題的批準編號。
(10)凡在本刊發表的作品,均視為投稿方已經授權本刊出版權、發表權、匯編權、網絡傳播權和轉授第三方使用權等相關權利。
理論與史學是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辦的年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