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辦單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7年
綜合影響因子:--
《歷史地理》是一本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涵蓋了廣泛的研究主題,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歷史地理學、區域歷史、歷史環境學、地理信息系統(GIS)在歷史研究中的應用等。期刊的文章內容涉及中國及世界各地的歷史與地理問題,力求通過歷史和地理的結合,揭示人類社會在不同歷史時期如何與環境互動、如何受到地理因素的影響。
歷史地理學是雜志的核心研究領域之一。該領域研究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及其變化,探索歷史事件如何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研究主題可能包括古代城市的空間布局、歷史時期的交通網絡、以及環境變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等。區域歷史研究涉及對特定區域或地方的歷史進行深入剖析。研究人員通過考察區域的歷史演變、社會變遷、經濟發展等,分析區域內歷史事件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揭示地方歷史的獨特性與普遍性。
(1)來稿文責自負,且必須是未曾在任何出版物以及互聯網上發表過的原創作品,請勿一稿多投,并保證不存在任何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
(2)小標題層次用1、2、3……1.1、1.2、1.3……1.1.1、1.1.2……頂格排序。
(3)正文內連續敘述中的序號采用①……;②……;③……。分級超過3級后用網括號如:“①”,“②”表示,并采用連排。
(4)詳細文獻出處作為參考文獻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書名(或文章名)、出版地點、出版單位(或期刊名)排序。
(5)對省部級及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投稿時提交基金項目批文掃描件并在文內注明)開辟“快速通道”。
(6)提供400字左右的論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摘要應包括:論文所研究的主要問題、得出的基本結論、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所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議等。
(7)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職務、學位、專業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郵箱及論文屬項目、資金來源(應注明項目的名稱和項目編號)。
(8)表格:應科學、明確、簡潔,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線表”,切忌圖、表和文字敘述的相互重復,同一物理量的有效位數應相同,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表序、表名采用中英文對照,標明參數的名稱、量和單位(以比值形式表達)。
(9)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加以補充、說明,一律采用“頁下注”的形式。注號用“①、②、③……”或 “(1)(2)(3)……”。
(10)本刊提倡嚴謹的學風,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相互尊重的自由討論。作者投稿3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反饋信息,可自行處理。
歷史地理是一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歷史地理》編輯部,郵編: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