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甘肅省農業農村廳
主辦單位:甘肅農業雜志社
國際刊號:1003-6997
復合影響因子:0.47
全年訂價:¥ 400.00
國內刊號:62-1057/S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4年
綜合影響因子:0.38
《農業科技與信息》雜志創刊于1984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該雜志旨在推動農業最新技術的普及,強化前沿學術交流平臺,收集農村工作的成功經驗,并傳播農業適用的經濟信息。雜志融合了學術性、指導性和實用性,服務于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民以及相關行業從業者。
雜志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為學術期刊,并在2023年繼續作為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發揮作用。雜志的內容覆蓋了農、林、牧、副、漁業等多個領域,特別關注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外農業科技的最新進展和研究動態。主要欄目包括寒旱農業、智慧農業、作物科學、資源環境、植物保護、林木園藝、農經管理、鄉村人才等,旨在促進學術交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此外,雜志還特別重視對有重大學術理論創新文稿的優先發表,以鼓勵和展示農業科研領域的創新成果。
(1)主題范圍:征稿作品應涉及農業科技和信息領域,包括但不限于農業生產技術、農業裝備與機械、農產品加工技術、農業信息化等相關內容。
(2)文章類別:征稿作品可以是學術論文、科技綜述、研究報告、技術應用案例等形式,必須與農業科技和信息研究相關。
(3)作者切勿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如發現抄襲、冒名等違反著作權法相關規定的,文責由作者自負。
(4)來稿請附相關的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內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為宜,簡介主題范圍、目的方法、內容梗概、創新之處、主要結論。
(5)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及時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6)注釋:對文章中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說明,在行文的右上角采用①②③……順序標出,使用頁下注,每頁順序編碼。
(7)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時間應精確到月;根據被引資料性質,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編”、“編譯”、“編著”、“編選”等字樣。
(8)題名要科學、精練、準確、具體,一般不是一個完整的語句,基本由關鍵詞串聯組成,是具有名詞性特點的一段文字。
(9)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10)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農業科技與信息是一本由甘肅農業雜志社主辦的半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武都路498號,郵編:7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