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廣東省氣功科學研究協會
主辦單位:廣東省氣功科學研究協會
國際刊號:1000-0895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44-1189/R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1982年
綜合影響因子:--
《氣功與科學》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82年,是一本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氣功與臨床、讀者論壇、氣功春秋等。本雜志旨在促進氣功領域的科研,提供最新的理論研究、實驗數據和臨床應用,以推動氣功在科學界的認可與發展。首先,氣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吸引了眾多研究者的關注。本雜志旨在通過深入的學術論文和實踐案例,揭示氣功的內在機制和效應。我們聚焦于氣功對身體健康、心理調節和自我治療等方面的作用,力求通過科學研究來解釋氣功的神秘之處。
本雜志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氣功與生理健康:通過探討氣功對人體生理系統的影響,如呼吸、循環、神經等,我們希望揭示氣功對身體健康的促進作用。同時,我們還關注氣功在疾病預防、康復和延壽方面的應用。氣功與心理調節:氣功不僅對身體有益,對心理健康也有積極的影響。本雜志致力于研究氣功對焦慮、抑郁、壓力等心理問題的調節作用,并探索其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氣功與能量研究:氣功強調人體內的能量流動,我們將介紹與氣功相關的能量研究,如生物電、磁場、光譜等。通過實驗數據和科學分析,我們將探討氣功對能量場的影響和調節機制。氣功與中西醫結合:氣功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醫有著密切聯系。本雜志將探索氣功與中醫的結合,研究氣功對經絡系統、氣血運行等方面的作用,同時也將介紹氣功與西醫現代醫學的結合,探索其在疾病治療中的價值。
該雜志不僅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也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了解氣功和科學關系的窗口。我們致力于推動氣功研究的國際化,引入國內外優秀學者的最新成果,以促進氣功在科學界的認可,為氣功的傳承與發展做出貢獻。
(1)主題范圍:我們主要關注氣功和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實踐經驗和理論探討。例如,氣功在健康領域的應用、氣功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氣功與心理學的關系等。同時,我們也歡迎與氣功相關的其他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例如生物學、物理學、神經科學等領域與氣功的交叉研究。
(2)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1,1.2;1.1.1,1.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3)前言:一般不超過300字。應重點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論依據、預期結果及意義等,一定要明確提出本文的寫作目的。
(4)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作者親自閱讀、與文稿主要內容密切相關的近年文獻,要求精選。
(5)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6)關鍵詞應選擇那些最具有檢索意義的術語,通過這些術語反映論文所涉及的內容或領域,以便于讀者檢索到該論文。
(7)征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8)若文稿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它圖表,請用電腦制作相關內容,并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數字、文字、圖線清晰、規范。文字橫向排列,并注明頁碼。
(9)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詮釋和說明,用數字加圓圈在右上角標注,如①②……,注釋內容排在頁腳。
(10)本刊稿件嚴格執行“三審”制,聘請同行專家進行客觀的評審,并根據審稿意見公平、公正地處理稿件。編輯部收到稿件一般在3個月內通知作者稿件處理結果。
氣功與科學是一本由廣東省氣功科學研究協會主辦的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郵政信箱343號,郵編:51002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