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區域文學委員會;重慶師范大學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區域文學委員會;重慶師范大學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0年
綜合影響因子:--
《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集刊》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2010年,公開發行的半年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區域文化與比較文學研究、彭燕郊百年誕辰紀念專欄、現代巴蜀湮沒文學研究、江南文化與江蘇文學研究、區域文化與古代文學研究、稿約等。以區域文化與文學的關系為研究對象,涵蓋了文化、文學、歷史、哲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旨在通過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和闡述區域文化與文學的內在聯系和特點,為推動學術研究提供專業的平臺和傳播渠道。
該雜志內容主要包括論文、綜述、調研報告等形式的稿件,要求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和跨學科的特點,同時也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稿件應該突出區域文化與文學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討區域文化對文學的影響以及文學對區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作為一份學術研究期刊,旨在探討區域文化與文學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為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入發展提供專業的平臺和傳播渠道。同時,它也是傳承和弘揚區域文化與文學的重要途徑,為讀者提供全面、系統、權威的學術信息和研究成查。
(1)在參考文獻中,請作者一律用中、英文對照著錄。原文有英文信息項的,必須按原文的英文信息項著錄,不允許作者自行翻譯;原文沒有英文信息項的,作者可按中文信息項翻譯。
(2)論文格式應包括標題、作者信息、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具體可參考本雜志已出版的文章。
(3)稿件應以論文、綜述、調研報告等形式為主,要求結構合理、邏輯清晰、觀點鮮明。
(4)稿件內容應緊密圍繞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的主題,突出文化內涵和文學價值,深入剖析區域文化對文學的影響以及文學對區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5)來稿文責自負,對因抄襲或涉密等侵犯他人版權或其他權利的,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
(6)參考文獻:執行國標“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中文參考文獻需要有英文對照。
(7)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一般不設副標題;盡量避免使用英文縮略語、字符和代號,也不應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題名中的外文人名用原文;文稿最好獨立成篇;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8)注釋: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叫,序號用帶網目的阿拉伯數字標注,放在當頁頁腳,建議不超過5條。
(9)請提供作者的詳細通信地址(工作單位及所在地、郵編)、作者簡介、聯系方式(電話、郵箱),來稿處理結果,本刊將通過電子信函或電話通知作者。
(10)內容摘要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一般控制在200——300字為宜;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提供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更佳)。
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集刊是一本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區域文學委員會;重慶師范大學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