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古生物多樣性和古環境雜志)是由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出版社主辦的一本以地球科學-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為研究方向,OA非開放(Not Open Access)的國際優秀期刊。旨在幫助發展和壯大地球科學及相關學科的各個方面。該期刊接受多種不同類型的文章。本刊出版語言為English,創刊于1996年。自創刊以來,已被SCIE(科學引文索引擴展板)等國內外知名檢索系統收錄。該雜志發表了高質量的論文,重點介紹了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在分析和實踐中的理論、研究和應用。
ISSN:1867-1594
E-ISSN:1867-1608
出版商: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出版語言:English
出版地區:GERMANY
出版周期:4 issues per year
是否OA:未開放
是否預警:否
創刊時間:1996
年發文量:30
影響因子:1.4
研究類文章占比:96.67%
Gold OA文章占比:50.38%
H-index:29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0.08
出版撤稿文章占比:
開源占比:0.40...
文章自引率:0.1428...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是一份國際優秀期刊,為地球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從業者提供科學論壇。該期刊涵蓋了地球科學及相關學科的所有方面,包括基礎和應用研究,使讀者能夠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最新、前沿的研究。該期刊歡迎涉及地球科學領域的原創理論、方法、技術和重要應用的稿件,并刊載了涉及地球科學領域的相關欄目:綜述、論著、述評、論著摘要等。所有投稿都有望達到高標準的科學嚴謹性,并為推進該領域的科研知識傳播做出貢獻。該期刊最新CiteScore值為3.9,最新影響因子為1.4,SJR指數為0.511,SNIP指數為0.776。
CiteScore指標的應用非常廣泛,以期刊的引用次數為基礎評估期刊的影響力。它可以反映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和學術水平,是學術界常用的期刊評價指標之一。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排名 | ||||||||||||||||||||||||
3.9 | 0.511 | 0.776 |
|
CiteScore是由Elsevier公司開發的一種用于衡量科學期刊影響力的指標,以期刊的引用次數為基礎評估期刊的影響力。這個指標是由Scopus數據庫支持,以四年為一個時段,連續評估期刊和叢書的引文影響力的。具體來說,CiteScore是計算某期刊連續三年發表的論文在第四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數。CiteScore和影響因子(IF)有所不同。例如,在影響因子的計算中,分子是來自所有文章的引用次數,包括編輯述評、讀者來信、更正信息和新聞等非研究性文章,而分母則不包括這些非研究性文章。然而,在CiteScore的計算中,分子和分母都包括這些非研究性文章。因此,如果這些非研究性文章比較多,由于分母較大,相較于影響因子,CiteScore計算出來的分數可能會偏低。此外,CiteScore的引用數據來自Scopus數據庫中的22000多個期刊,比影響因子來自Web of Science數據庫的11000多個期刊多了一倍。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 SCIE | Q3 | 48 / 74 |
35.8% |
學科:PALEONTOLOGY | SCIE | Q3 | 31 / 56 |
45.5%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 SCIE | Q2 | 28 / 74 |
62.84% |
學科:PALEONTOLOGY | SCIE | Q3 | 34 / 56 |
40.18% |
WOS(JCR)分區是由科睿唯安公司提出的一種新的期刊評價指標,分區越靠前一般代表期刊質量越好,發文難度也越高。這種分級體系有助于科研人員快速了解各個期刊的影響力和地位。JCR將所有期刊按照各個學科領域進行分類,然后以影響因子為標準平均分為四個等級:Q1、Q2、Q3和Q4區。這種設計使得科研人員可以更容易地進行跨學科比較。
中科院SCI期刊分區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將所有的期刊按照學科進行分類,以影響因子為標準平均分為四個等級。分區越靠前一般代表期刊質量越好,發文難度也越高。
2023年12月升級版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否 | 否 | 地球科學 4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4區
4區
|
2022年12月升級版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否 | 否 | 地球科學 3區 |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2區
3區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否 | 否 | 地球科學 3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3區
3區
|
2021年12月基礎版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否 | 否 | 地學 4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4區
4區
|
2021年12月升級版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否 | 否 | 地球科學 3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3區
3區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大類學科 | 小類學科 |
否 | 否 | 地球科學 3區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生物多樣性保護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學
3區
3區
|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中文譯名古生物多樣性和古環境雜志)是一本專注于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PALEONTOLOGY?,PALEONTOLOGY領域的國際期刊,致力于為全球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該期刊ISSN:1867-1594,E-ISSN:1867-1608,出版周期4 issues per year。在中科院的大類學科分類中,該期刊屬于地球科學范疇,而在小類學科中,它主要涵蓋了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這一領域。編輯部誠摯邀請廣大地球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投稿,內容可以涵蓋地球科學的綜合研究、實踐應用、創新成果等方面。同時,我們也歡迎學者們就相關主題進行簡短的交流和評論,以促進學術界的互動與合作。為了保證期刊的質量,審稿周期預計為 。在此期間,編輯部將對所有投稿進行嚴格的同行評審,以確保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近期并未被列入國際期刊預警名單,這意味著其學術質量和影響力得到了廣泛認可。該期刊為地球科學領域的學者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學術交流平臺。因此,關注并投稿至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將有助于提升您的學術聲譽和研究成果的傳播。
多年來,我們專注于期刊投稿服務,能夠為您分析推薦目標期刊。憑借多年來豐富的投稿經驗和專業指導,我們有效助力提升錄用幾率。點擊以下按鈕即可免費咨詢。
投稿咨詢機構 | 發文量 |
SENCKENBERG GESELLSCHAFT FUR NATURFORSCHUN... | 30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21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 | 12 |
NATURALIS BIODIVERSITY CENTER | 10 |
SWED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10 |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I... | 9 |
UTRECHT UNIVERSITY | 9 |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MNHN... | 8 |
NAT HIST MUSEUM | 8 |
NAT HIST MUSEUM BELGRADE | 8 |
國家 / 地區 | 發文量 |
GERMANY (FED REP GER) | 54 |
CHINA MAINLAND | 26 |
Netherlands | 20 |
Austria | 18 |
USA | 18 |
Turkey | 17 |
France | 16 |
Spain | 14 |
Italy | 10 |
Sweden | 10 |
期刊引用數據 | 引用次數 |
PALAEOGEOGR PALAEOCL | 95 |
PALAEOBIO PALAEOENV | 63 |
J PALEONTOL | 56 |
REV PALAEOBOT PALYNO | 41 |
J VERTEBR PALEONTOL | 37 |
PALAEONTOGR ABT A | 28 |
GEOBIOS-LYON | 25 |
ACTA PALAEONTOL POL | 18 |
NEUES JAHRB GEOL P-A | 18 |
PALAEONTOLOGY | 17 |
期刊被引用數據 | 引用次數 |
PALAEOBIO PALAEOENV | 63 |
HIST BIOL | 24 |
PALAEOGEOGR PALAEOCL | 24 |
PALAEONTOL ELECTRON | 22 |
PEERJ | 17 |
CR PALEVOL | 16 |
PALZ | 15 |
NEUES JAHRB GEOL P-A | 12 |
ZOOL J LINN SOC-LOND | 12 |
CRETACEOUS RES | 11 |
文章引用數據 | 引用次數 |
The middle Miocene palynofloras of the Sal... | 5 |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 across the Perm... | 5 |
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of the Kesheh and... | 5 |
Cuticle surfaces of fossil plants as a pot... | 4 |
Rodent faunas from the Paleogene of south-... | 4 |
On a new diatomyid (Rodentia, Mammalia) fr... | 4 |
New Melissiodontinae (Mammalia, Rodentia) ... | 4 |
Reconciling the 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 | 3 |
Fire in the paradise: evidence of repeated... | 3 |
A unique middle Miocene (Sarmatian) fish f... | 3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TIERGARTENSTRASSE 17, HEIDELBERG, GERMANY, D-6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