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重慶大學
國際刊號:2096-6717
復合影響因子:1.99
全年訂價:¥ 400.00
國內(nèi)刊號:50-1218/TU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chuàng)刊年份:1957年
綜合影響因子:1.48
《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報》雜志創(chuàng)刊于1957年,創(chuàng)刊以來,辦刊質(zhì)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作為土木工程與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領域內(nèi)的一面旗幟,其影響力與貢獻遠不止于簡單的研究成果發(fā)布。它不僅是科研工作者展示創(chuàng)新成果的重要平臺,更是推動整個學科體系不斷進步與革新的關鍵力量。
該雜志在促進學術交流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嚴格的同行評審制度,確保每一篇發(fā)表的文章都具備高度的學術價值和可靠性,從而吸引了國內(nèi)外眾多頂尖學者和科研團隊的關注與投稿。這些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專家學者在雜志上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學術前沿、分享研究成果,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和活躍的交流環(huán)境。這種跨地域、跨學科的交流,不僅促進了知識的傳播與共享,更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寶貴的靈感與啟示。
該雜志在培養(yǎng)高級人才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青年學者和學生而言,它是他們了解學科動態(tài)、學習先進研究方法的重要窗口。通過閱讀這些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他們可以接觸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同時,該雜志還鼓勵青年學者積極參與投稿和學術交流活動,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和能力的機會。這種從學習到實踐、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過程,正是培養(yǎng)高級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本刊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jié)。所有文章一經(jīng)發(fā)表,即有權提供給各合法電子媒體使用,作者若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說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nèi)容(4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4)正文要求主題明確、論點新穎、論據(jù)可靠、語言簡練、具可讀性。
(5)論文的書寫格式要求:必須寫清文章題目、作者、正文、工作單位、電話、地址、郵編;多位作者稿件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
(6)圖、表應隨文給出,先見文字后見圖、表,圖要用計算機繪制,坐標軸和曲線粗細要合適,曲線要比坐標軸稍粗,坐標圖標目中的量和單位符號應齊全。文稿中表格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
(7)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guī)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8)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zhí)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9)來稿所涉及的課題如屬于基金資助項目,應于文題頁左下方加以注釋,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10)文章類型:征稿活動可能接受各類文章形式,如論文、科普文章、科技評論、科技新聞報道、科技趨勢分析等。參與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寫作風格和目的選擇合適的文章類型。
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報是一本由重慶大學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重慶市沙坪壩正街174號,郵編:4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