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大學通識教育聯盟
主辦單位:大學通識教育聯盟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5年
綜合影響因子:--
《通識教育評論》雜志創刊于2015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作為一本專注于通識教育領域的高端學術刊物,自其誕生之日起,便秉持著彰顯學術特色、積極關懷實踐、鼓勵爭論與交鋒的宗旨,致力于打造一個專業、開放、多元的交流平臺,為高等教育領域的管理者、教研人員、一線師生以及所有有志于了解和改進通識教育者提供思想碰撞與智慧共享的寶貴空間。
刊物內容豐富多彩,既涵蓋通識教育的理論探索,又涉及實踐經驗的總結與反思。在“理論探索”板塊,來自國內外知名學者和教育家的深度文章,對通識教育的理念、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核心議題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旨在為讀者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前瞻性的思考方向。這些文章不僅豐富了通識教育的理論體系,更為實踐者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啟示。
“實踐經驗”板塊則聚焦于通識教育的具體實施與成效評估,通過案例分析、調研報告等形式,展現了國內外高校在通識教育實踐中的創新舉措與寶貴經驗。這些實踐案例不僅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與路徑,也促進了通識教育實踐經驗的交流與共享,推動了通識教育實踐的持續優化與升級。“爭論與交鋒”板塊是雜志的一大亮點,它鼓勵不同觀點、不同立場的學者與教育者就通識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公開、平等的爭論與交鋒。這種開放包容的學術氛圍,不僅激發了學界對通識教育問題的深入思考與熱烈討論,也促進了通識教育理念與實踐的不斷創新與突破。
(1)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2)注釋一律采用腳注,且須標明相應的作者、篇名、出版社(或雜志名)、年份(或年期)及頁碼。
(3)凡在本刊發表的作品版權屬于編輯部所有,其他報刊、網站或個人如需轉載、翻印、復制、鏡像等,須經本刊同意,并注明轉載自本刊。
(4)關鍵詞:是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的術語,一般每篇文章可選3—5個關鍵詞。
(5)文稿中的小標題請依次使用:一、二、三、……;(一)(二)(三)……;1.2.3.……;(1)(2)(3)……;①②③……。
(6)作者工作單位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
(7)表應精選,應有中英文表序、表題;數學公式應正確無誤,推導過程嚴密,數據準確可靠,所采用的量、單位和符號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第一次出現的量、符號應給出物理意義。
(8)文末參考文獻應著錄規范,應著錄主要的、近年的、公開發表的文獻,不少于5條。
(9)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標明“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10)創新:鼓勵作者在論述問題時提供獨特的觀點、深入的分析和新穎的創意,對政法職業教育提出有益的思考、經驗分享和創新性教學方法。
通識教育評論是一本由大學通識教育聯盟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郵編: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