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主辦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
國際刊號:1673-5617
復合影響因子:0.48
全年訂價:¥ 160.00
國內刊號:35-1190/S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4年
綜合影響因子:0.43
《臺灣農業情況》現更名為《臺灣農業探索》。
《臺灣農業探索》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84年,是一本雙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城鄉綠色發展、圖文信息等。旨在促進臺灣農業的發展和提升農業從業者的專業知識水平。該雜志致力于分享最新的農業科技、經驗和實踐,并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應對農業面臨的挑戰。
首先,該雜志關注農業科技創新。它定期報道最新的農業科技研究成果和技術應用,介紹先進的栽培技術、育種方法和農業機械設備等。通過推廣先進的農業科技,該雜志幫助農民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減少資源消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次,該雜志強調農業可持續發展。它關注環境保護和生態農業,介紹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業的最新理念和實踐經驗。通過推廣可持續農業模式,該雜志致力于減少化學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保護土壤和水資源,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環境友好性。
此外,該雜志還關注農業市場和經營管理。它提供市場分析、銷售策略和經營管理的實用指導,幫助農業從業者了解市場需求和趨勢,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和銷售策略。同時,該雜志還介紹農產品加工和營銷的最新技術和方法,幫助農業從業者增加附加值和提高競爭力。此外,該雜志還提供農業政策和法規的解讀。它關注國家和地方政府對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和法規制度,介紹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內容和影響。通過為農業從業者提供政策解讀和指導,該雜志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適應政策環境,提高農業發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為臺灣的農業從業者、農業科研人員和相關政府部門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通過其豐富的內容和深入的報道,該雜志促進了臺灣農業的發展,并為農業領域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1)本刊所刊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并不完全代表編委及編輯部的觀點,歡迎讀者對刊載內容展開學術批評和討論。
(2)稿件中文主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副題名前須有破折號并且不超過25個漢字。題名要簡明、確切,能夠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文內體例要求,一般以“一、”、“(一)”、“1.”、“(1)”作為文章層次,通過簡短的小標題方式提煉主要觀點。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
(5)來稿所涉及的項目如果為國家或地方基金課題,請在來稿中注明課題項目、編號、來源,本刊將優先錄用。
(6)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采用結構式,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字數不超過400字。
(7)作者姓名用楷體小四號字,居中。作者署名位于文章題目之下,如有多位作者,右上角用數字“1”“2”……標注,單一作者不用標注。
(8)圖片分辨率達到300*3001以上,jpg格式,標注名稱及出處。圖表用三線表,要有表序、表題,使用國家通用計量單位及符號,置于文中相應段落處。
(9)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注碼用“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方式。注釋碼置于句號、逗號、引號之后,不出現在頓號后,句中不出注。
(10)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臺灣農業情況是一本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號,郵編:35000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