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主辦單位: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國際刊號:1008-4371
復合影響因子:0.17
全年訂價:¥ 220.00
國內刊號:42-1209/TF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63年
綜合影響因子:0.135
《武鋼技術》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63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立足武鋼生產實際,面向冶金科研生產前沿,主要欄目設置有:科研與生產、冶金設備、計算機應用、綜述與評論、國外技術、專題探討、科學管理等。
《武鋼技術》現已更名為《電工鋼》。
(1)包括真實姓名、性別、出生年、職務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電話、E-mail、郵編等。
(2)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一)……”“1.……”“(1)……”標示。
(3)來稿務必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煉,引用資料請給出文獻。
(4)文中凡出現引用文獻處,均應采用腳注或尾注方式明確標注具體出處、作者、頁碼、出版社和出版地,引用文獻來源可信。
(5)注釋采用腳注,一律置于當頁腳下,采取1、2、3……的標號,通篇連續排號。不用尾注、文末參考文獻的形式。
武鋼技術是一本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1277 | 高爐;連鑄;煉鋼;軋機;轉爐 |
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117 | 鋼鐵;鋼鐵工業;連鑄;煉鋼;熱軋 |
武漢科技大學 | 85 | 厚板;中厚板;爆破;切分軋制;熱軋 |
武鋼集團 | 39 | 鄂鋼;脫硫;連鑄;厚板;鑄機 |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 39 | 高爐;熱軋;造渣;鐵水;退火 |
武漢鋼鐵 | 30 | 軋機;高爐;熱軋;連軋;連軋機 |
華中科技大學 | 25 | 脫硫;計算機;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統 |
中央研究院 | 20 | 力學性;力學性能;合金;鋼組織;退火 |
武漢理工大學 | 16 | 運輸膠帶;輸送機;涂料;膠帶;工業爐 |
北京科技大學 | 11 | 值模擬;數值模擬;煉鋼;故障診斷;輥型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5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 |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 2 |
武漢市科技計劃項目 | 1 |
(不代表本站觀點)
編輯老師是有史以來我碰到最負責的,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字眼的給你標紅,然后一頁一頁的拍照發郵件讓我改,退修了3次,都是深夜12點左右收到E-MAIL,祝愿《武鋼技術》越辦越好。
2018年后投的稿件,武鋼技術已經采用了新系統,所以流程跟舊版不一樣,先是編委審核這塊就花了近6天時間,然后才送外審,過了14天,修改后復審,又過了一個禮拜左右,編委定稿,修改后錄用。皇天不負苦心人啊。
武鋼技術是很好的雜志!投過3篇文章中過2篇。文章創新很關鍵,文字不必很多,簡短為好。審稿速度很快,如果初審過了,基本問題不大。所以小伙伴們不要太擔心,如果你覺得文章質量可以,就快快來吧。
武鋼技術挺好的,審稿專家的意見中肯,編輯部也非常負責任,流程很規范。只要質量不錯,符合雜志投稿內容要求,一般都會錄用的。投稿的小伙伴們都要有信心啊。
我想說的是,這次評審時有三位專家,評審意見很中肯。最讓我感動的是有兩位專家除了指出論文的細節問題外,給了不少宏觀的意見:比如題目不能更有效地反映論文的創新點。有一位專家直接給了一個論文題目,太讓我感動了。這次投稿武鋼技術,收獲非常大。
武鋼技術真心不錯,審稿意見十分中肯,對自己很有啟發。編輯很負責,從初審到后期定稿,只要你發,編輯部都會快速回復,已經錄用,鼓勵大家多多嘗試。
收到雜志了,哈哈,有點小意外,也很驚喜。一本很好的書,很正統官方,內容、紙張、印刷都很好,看過挺喜歡的。一本值得好好看的書,感覺很棒,對我幫助挺大。推薦給其他喜歡的朋友們。
武鋼技術很棒,全新的!內容也真的不錯,價格真心實惠,而且太超乎我的意料了!學術之家也非常給力,發貨快,剛下單就發貨了!謝謝學術之家客服的推薦。我非常滿意,還會繼續訂閱。
多看點書沒壞處,這家店鋪雜志是正品,且雜志銷售價格事宜,每次的服務都很好,自己也一直有關注這家店鋪。
很好的雜志,贊一個!主編和責任編輯對工作十分負責,審稿人意見專業且誠懇,外審專家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受益匪淺!總體看來是非常不錯的,希望越來越好!
武鋼技術雜志很不錯,接電話的編輯態度很好,對我們投入的稿件都仔細、認真的反復審閱。審稿老師給予的意見也很有深度。不愧是業類有口碑的雜志!只要有創新,寫的有亮點還是很容易中的。
首先該期刊找的編輯很專業,屬于小同行,并且在業內也具有一些知名度;其次審稿回來的意見很到位,這使得我們剛開始在學術之家投稿的有好感,盡管我們的文章也有被拒的情況,但給出的意見很飽滿,并不像有些期刊審稿人草草幾句話;最關鍵的是為我們的研究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意見,這也可能與我們的運氣好有關系吧,每次都能碰到好的審稿人。
從投稿到下錄用通知僅用了三個半月。在專家審稿過程中,由于文章的思路和論述已經比較完善了,兩位審稿專家就文章中的幾個點提出了內容補充的意見,以及一些筆誤也挑出了,一看就知道仔細看了文章。小改后二審錄用!祝大家的稿件都能被成功錄用。
我投的基本都是審稿3個月,中間不會有任何的意見。你就安心等三個月,三個月后告訴你中了。然后就是等著發表,期間進行修改,一般從投稿到見刊就是1年吧。
從投稿到給出修改意見,耗時6個月,中間催過幾次,還好給了小修;小修后,又是漫長的等待,等待了1個月,催了2次……然后審了3周,終于錄用了。武鋼技術雜志審稿周期巨長,可能是不好找審稿專家的原因。如果長時間沒反應,建議給編輯發催稿信,可能真的是編輯沒時間。
投了兩篇綜述了,感覺還是比較容易中的,問題是見刊太慢了。從投稿到外審完事也就一兩個月,可是等到錄用通知需要七八個月以上,然后還需要等七八個月才能見刊。也就是說從投稿到見刊需要一年半的時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投的是綜述的原因。感覺外審專家還是挺負責人挺專業的。
投了兩篇,一個悲劇一個接收。第一篇剛開始寫寫的比較亂,一個月通知悲劇了。。。第二篇自己認真的改了好幾遍,八月投稿,有個外審專家到了一個月說是忙不審,換人,退回修改了兩次。。。。十月發錄用通知。著急的建議自己推薦外審專家,以免耽誤時間
投了兩篇,一個悲劇一個接收。第一篇剛開始寫寫的比較亂,一個月通知悲劇了。。。第二篇自己認真的改了好幾遍,八月投稿,有個外審專家到了一個月說是忙不審,換人,退回修改了兩次。。。。十月發錄用通知。著急的建議自己推薦兩個非本校的外審專家,以免耽誤時間.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冶金大道28號,郵編:43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