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西南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西南科技大學
國際刊號:1671-8755
復合影響因子:1.02
全年訂價:¥ 200.00
國內刊號:51-1640/N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2年
綜合影響因子:0.53
《西南工學院學報》現更名為《西南科技大學學報》。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82年,是一本季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環境與資源、建筑科學與工程、制造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該雜志以傳播科學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和推動學科發展為宗旨,是我校宣傳科學研究成果、培養科學研究人才的重要平臺。
該雜志涵蓋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學、醫學和社會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和知名度。主要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實踐報告及學術交流、科研動態、科技成果、學術會議等相關內容。秉承學術嚴謹、獨立公正的原則,對投稿論文實行匿名評審制度,力求保證審核過程的公正性和學術水平。該雜志在國內外知名數據庫被收錄,并與國內外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交流關系,推動學術研究的國際化和學科交叉融合。
作為一份正規的學術期刊,凝聚了西南科技大學廣大師生及全體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為學界和科研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展示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舞臺。通過該雜志的學術交流和傳播,不僅能提升作者的學術聲譽和影響力,也能推動學科的進步和創新發展。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分享和交流學術研究成果的平臺,也對推動學科發展和培養科技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投稿時請確保 “摘要”“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作者署名”和“作者信息”的內容完整。
(2)對文章標題層次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小圓點隔開,小圓點加在數字的右下角如“1.1”、“1.2”。
(3)正文語言準確、簡明、生動;用書面語,不用口語;應樸實無華、具體、不空泛,對事物的表述不宜作渲染。一些已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不宜詳細敘述,應利用文獻標注的方式加以引用。
(4)參考文獻: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05-10-01實施),本刊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
(5)來稿須具有創新性、指導性、實用性;能代表技術前沿水平的論文;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6)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說,摘要就是一篇短文,看完摘要,就知道文章的內容,即解決的問題、所用方法、結果與結論等),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詞。
(7)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工作單位,職位職稱,學歷,研究方向。作者單位具體到二級單位(學院),在讀研究生要具體寫明“博士(碩士)研究生”。
(8)論文為確保圖像資料的準確性,所提供圖版均請詳細標注尺寸信息和資料來源。如文中插入圖版、符號或外文較多,請同時提交該論文的PDF版,以便排版時參考。
(9)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加以補充、說明,一律采用“頁下注”的形式。注號用“①、②、③……”或“(1)(2)(3)……”。
(10)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來稿請勿寄個人。本刊因人力物力所限,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審稿周期一般為1個月。逾期未收到通知,可自行處理。
西南工學院學報是一本由西南科技大學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綿陽市西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郵編:62101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