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主辦單位: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278.00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0年
綜合影響因子:--
《西南知識產權評論》雜志創刊于2010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作為一本專注于知識產權領域研究的學術集刊,始終秉持著為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提供一塊兼容并蓄“試驗田”的宗旨,致力于推動知識產權理論的深化與實踐的創新。雜志內容廣泛而深入,不僅涵蓋了知識產權的重大理論問題,還涉及研究方法、立法動態以及優化營商環境背景下的知識產權法治化塑造等多個方面,為學術界與實踐界搭建了一個交流與對話的高端平臺。
在理論探索方面,雜志始終站在知識產權研究的前沿,對知識產權的本質、功能、價值等基礎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雜志通過發表國內外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如波斯納、吳漢東、劉春田等學者的論文,不僅展示了知識產權研究的最新進展,也促進了學術觀點的碰撞與融合。這些論文不僅探討了知識產權的未來發展趨勢,還反思了現有理論框架的局限,為知識產權理論的深化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
在研究方法上,它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研究,倡導運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實證研究、比較研究等,以豐富知識產權研究的視角和深度。雜志通過收錄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論文,如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促進了知識產權研究的交叉融合,為知識產權問題的多維度解析提供了可能。
(1)論文要求主題明確,邏輯嚴密,數據可靠。文稿內容要齊全、完整,文章的撰寫項目及其順序為:題目(一般在20字以內),作者姓名、單位、郵編,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論文的內容如果屬于各類基金資助項目,在首頁底腳處注明基金項目名稱、批準文號。
(2)注釋體例參考《法學研究》雜志,引注一律采用順碼腳注形式,編號用阿拉伯數字(不加括號)。引注以必要為原則。對觀點、事件、數據等資料的引用,需要有權威來源;限制對非學術期刊、報紙、網站資料的引用。引用專著、論文的,需要注明頁碼;引用報紙的,需要注明版面編號;引用網絡資料的,需要注明最新訪問日期。
(3)同意編輯部在不改變稿件基本觀點和實質性內容的前提下,在刊發前對稿件進行加工修改。
(4)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具有著作權并不侵犯其他個人或組織的著作權,譯者應保證該譯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任何可能的權利,并在可能的損害產生時自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編輯部或其任何成員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5)為擴大本刊及作者知識信息交流渠道,除非作者在來稿時聲明保留,否則視為同意《西南知識產權評論》擁有以非專有方式向第三人授予已刊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和數字化匯編、復制權。
(6)歡迎對所刊文章的轉載、摘登和翻譯,但應尊重原作者依照《著作權法》享有的權利,并在實施轉載時注明出處。
(7)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8)來稿應具有較高的理論和應用價值。立題新穎,論點正確,論據充分,條理分明,重點突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理論聯系實際,對于社會實踐有正確的指導意義;不違反國家憲法、法律以及基本路線、方針政策。
(9)來稿請采用尾注,請不要采用腳注或夾注。參考文獻應按照《GB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規范要求列出。
(10)文稿題目及各級標題要求簡短醒目,各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即按照1;1.1;1.1.1……統一編號。
西南知識產權評論是一本由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重慶市渝北區西南政法大學致知樓5樓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