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07年
綜合影響因子:--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雜志創刊于(2007)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以刊載國內外學者關于中國西北邊疆地區(即傳統意義上的“西域”,主要包括現今的新疆及周邊地區)少數民族歷史、語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主要宗旨。輯刊內容涵蓋了廣泛的議題,從古代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到現代田野調查報告,從語言學的微觀分析到宏觀的歷史文化變遷考察,形成了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平臺。
該刊涉及西域諸語言的研究,如吐火羅語、回鶻語、粟特語等,包括語法、詞匯、方言等方面。報道西域地區的考古發掘成果,尤其是與歷史語言研究相關的文物發現。探討西域多元文化的交融及其宗教信仰的演變,如佛教、摩尼教、景教等在該地區的傳播。匯集了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多角度的綜合研究視角。不僅包括中國大陸學者的研究,也有來自國外學者的貢獻,體現了國際學術交流的特點。對于高等院校師生、研究人員以及對中國西北邊疆歷史感興趣的公眾來說,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知識寶庫。
(1)計量單位:執行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一書。
(2)論文要有摘要、關鍵詞,注釋采用腳注形式,論文文件標題格式為:姓名+單位+論文題目,文后附個人簡歷。
(3)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對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排在當頁地腳或文末。
(4)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5)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30字,不得使用不常見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
(6)來稿若為課題研究成果,則凡被省級以上單位正式立項的課題,應在文中標明課題的立項單位、級別、時間和編號等信息。
(7)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照正文中出現次序列于文后。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8)引言是學術論文的開場白,主要說明為什么要進行該項研究工作,提出文章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9)摘要須用第三人稱寫法,去掉廢話、套話、空話,慎用結論性、定義性的字詞和語句。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
(10)為保證期刊的質量,對于所有的論文,將邀請2位專家評議確定提出意見。然后根據評審意見,由本刊編委會確定用稿意見。確定最終入選文章。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是一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能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