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南京大學文學院
主辦單位:南京大學文學院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2005年
綜合影響因子:--
《域外漢籍研究集刊》雜志創刊于(2005)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是一本專注于域外漢籍研究的學術期刊,每年出版兩輯,每輯收錄一系列關于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思想等領域的高質量學術論文及書評。主要關注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的漢籍資料,這些文獻不僅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色,也展示了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歷史過程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與演變情況。自創刊以來一直堅持高標準的學術要求,鼓勵創新性思考與跨學科方法的應用,致力于打造成為展示中國學者在此領域成就的重要窗口之一。
通過深入探討域外漢籍中的各種問題,域外漢籍研究集刊旨在推動相關領域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對東亞乃至更廣泛區域文化交流史的理解。除了常規的研究文章之外,域外漢籍研究集刊還會根據需要設置特別專題,如針對特定時期的文獻或者圍繞某個重要主題展開討論。同時,該集刊也會適量刊登一些有關域外漢籍研究的信息動態,包括會議通知、新書簡介等內容,以幫助讀者及時了解領域內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1)文章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單位及正文;文后將文章的創新點和閃光點列條總結,建議200字符以內。
(2)項目背景和目標:在文章中清晰地介紹基金項目的背景和目標。說明該項目所屬的研究領域以及解決的具體問題。
(3)本刊原則上只收原創類稿件,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已在國外刊物上發表或者準備發表的文章需如實告知,本刊將酌情刊登。
(4)所引用參考文獻以“[阿拉伯數字]”的上標形式按序標注,篇幅一般控制在300~600字。
(5)注釋要完整規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6)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7)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4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8)文內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一律用“1”“1.1”“1.2”“1.1.1”“1.1.2”等標識,均頂格寫。
(9)插圖盡量簡潔,反映論文所必需的內容,避免相互重復或與正文重復。一般不超過6~8幅,具體視篇幅和內容而定。
(10)來稿應注重學術性、前沿性和原創性,不得侵犯他人或者其他機構的權益。對有重要學術創新的來稿,本刊將優先發表。
域外漢籍研究集刊是一本由南京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豊臺區太平橋西里38 號,郵編:1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