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湖南大學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湖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主辦單位: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湖南大學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湖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8年
綜合影響因子:--
《中國四庫學》雜志創刊于2018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作為國內乃至國際四庫學、歷史文獻學與古典文獻學領域的重要學術刊物,自其創刊以來,便肩負著為廣大學者提供一個高水平學術交流與研究成果發布平臺的使命。這份雜志不僅凝聚了國內外眾多四庫學、歷史文獻學與古典文獻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更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前瞻的學術視野,成為了推動該領域學術研究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雜志致力于打造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學術交流平臺。雜志不僅關注四庫全書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的研究,更將視野拓展至歷史文獻學與古典文獻學的廣闊領域,涵蓋了文獻的搜集、整理、考證、詮釋等多個方面。通過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書評、學術綜述等,雜志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重要渠道,促進了學術研究的深入與拓展。
其次,雜志在論文的選稿與發表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為了確保論文的學術質量,雜志實行嚴格的同行評審制度,每一篇投稿的論文都需經過領域內專家的匿名評審,確保論文在學術上具有創新性、前沿性和嚴謹性。同時,雜志還注重論文的規范性和可讀性,要求作者在撰寫論文時遵循學術規范,注重文獻的引用與注釋,確保論文的學術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1)引言應言簡意賅,突出重點。最好不要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和數學公式。
(2)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3)來稿必須未曾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媒體(包括互聯網)發表;請勿一稿多投,來稿需符合學術規范。
(4)關鍵詞請緊扣論文內容,以有利于檢索為標準;“研究”“辨析”“問題”等不宜作為關鍵詞。
(5)題目應能準確概括文章內容,一般不超過20字。如非必要,不用副題名。英文標題內容應與中文標題相應。
(6)作者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電子郵箱等,以上信息需以腳注形式標注于文稿首頁。同時可在稿件尾部留下作者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
(7)文中使用的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一些易混淆的字母請用鉛筆在其旁標明;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參照最新國家標準GB3100-93,3101-93,3102-93。
(8)參考文獻:本刊參考文獻附于文末,執行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2015的規定,序號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
(9)若論文涉及的研究課題得到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其編號。
(10)文章類型:征稿要求通常會說明所接受的文章類型,如原創研究論文、綜述文章、案例分析、評論等。您需要了解期刊接受哪些類型的文章,并根據自己的研究內容選擇合適的文章類型進行投稿。
中國四庫學是一本由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湖南大學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湖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湖南省長沙市愛民路47號,郵編:4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