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主辦單位:人民郵電出版社有限公司
國際刊號:2096-6652
復合影響因子:1.99
全年訂價:¥ 290.00
國內刊號:10-1604/TP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chuàng)刊年份:2019年
綜合影響因子:1.7
《智能科學與技術學報》是一本季刊雜志,創(chuàng)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旨在推動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研究和發(fā)展,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期刊主要發(fā)布關于智能系統(tǒng)、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機器學習、數據挖掘、智能機器人、認知科學等相關領域的原創(chuàng)研究論文、綜述文章和技術報告。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其讀者群體包括從事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的學者、工程師、科研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學生。期刊通過線上和線下的發(fā)布渠道,確保研究成果能夠廣泛傳播,并對相關領域的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
雜志致力于成為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權威學術平臺,推動該領域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技術進步。期刊的愿景是促進國內外智能科學研究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智能技術在各個行業(yè)中的應用和發(fā)展,為智能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不僅是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重要學術資源,也是研究人員展示學術成果、分享最新研究進展的重要平臺。通過高質量的論文發(fā)表和廣泛的學術交流,該期刊為推動智能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促進學術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1)投寄本刊的稿件自發(fā)表之日起,其網絡傳播權即授予本刊。作者如有異議,請在來稿時說明。來稿文責自負,本刊編輯部有權對來稿做一定的修改或刪節(jié)。
(2)正文標題:正文標題的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正文一級標題用加粗的宋體4號字,二級以下標題用加粗的宋體小4號字。
(3)正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五級。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與注號區(qū)別。
(4)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鼓勵優(yōu)先引用近5年內公開發(fā)表文獻。
(5)標注方式: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多個項目同格式列出,前后用分號隔開。
(6)列出至少5個中、英文關鍵詞。中文關鍵詞放在中文摘要后,英文關鍵詞放在英文摘要后,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7)論文若多作者署名時必須排序,應注明每位作者的工作單位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還須提供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是否為研究生導師等方面的信息。通信作者應注明聯(lián)系電話及其電子信箱。
(8)來稿要求用字規(guī)范,量和單位符號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文中第1次出現的量符號要給出其含義,量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要明顯區(qū)分其相對位置。
(9)注釋要完整規(guī)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lián)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10)來稿應遵守學術規(guī)范,保證原創(chuàng)性、科學性;無涉違法違紀現象;作者署名須無爭議。本刊不接受在其他報刊雜志、專著、論文集等公開出版物上已發(fā)表過的文章。
智能科學與技術學報是一本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CSCD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成壽寺路11號郵電出版大廈8層,郵編:10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