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7 03:49: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光環境當代性設計觀念與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時代變化發展,建筑形式不斷更迭,但是把光環境運用在空間和環境中,是設計師不變的追求。文章在光環境設計觀念和方法方面展開研究,以此來解決實踐中的光環境設計問題,促進光環境設計發展。
日光和人工照明所產生出來的場景統稱為光環境。首先,光環境設計是正常生產生活的需要。路易斯?康說過,“我們由光所生育,通過光線我們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只是由于光的指引我們得以了解這個世界”。舒適、健康的光環境讓我們可以感知、體驗身處的環境,獲得我們生活里所需要的外來信息。而現在制定的照明標準偏高,就會引導人們盲目追求照明亮度,過度照明帶來負面的光環境,一方面影響人體健康,另一方面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活動。另外,光環境設計滿足環境保護的需要。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日漸重視,開始重新思考對于電能和清潔能源的利用。光環境當代性設計中所包含的科學性、先進性都是其最為突出的特性。將科學的光環境設計理念引入建筑是現今對生態可持續發展和節約能源的要求,符合人們的生活軌跡和整個生態的平衡。與此同時,空間設計創新越來越需要光環境當代性設計參與。設計師在尋求一種新的設計元素和設計手段,提高人們的情感歸屬感和審美準則。注重還原本質的今天,光作為引入空間的元素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光對空間界定、分割、組織產生影響。在保證標準的物理照明基礎和生態基礎上,有效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通過光在人們精神層面的不同表達。以此創造出富于藝術氣息的光環境氛圍與意境,賦予空間環境獨特的文化內涵。光當代性設計在空間設計中,是技術與藝術結合,是空間本身的提高和升華,作為空間設計的靈魂——光,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二、光環境當代性設計背景
(一)國內研究背景:國內不同的文獻和案例中,在挖掘光影的視覺、精神和文化特征的基礎上,結合光學、美學、心理學等范疇內容,探索光影的應用,對光環境當代性設計研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當今的設計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國外研究背景:西方國家,對光影的重視從古至今。古代的宮殿、教堂,建筑空間與光影相結合,這種光影的設計已經融于整個歐洲古城的每一個角落。技術和材質的推陳出新使得設計師們對光影的處理也越發多元化,產生越來越多新建筑形式。國外該領域理論和實踐基礎都領先于我國很長時間。在西方繪畫史方面,人們對于光的思考與理解,普遍認為是從文藝復興以后才開始逐漸形成的。倫勃朗繪畫整體黑調,強光聚集在畫面重點部分,用黑暗繪制光明,畫面中的人物主次分明。而印象派提出“讓藝術面向生活”,擺脫神學、宗教,走向街頭、自然,把自然光下的風景搬上畫布。他們開始追求色彩冷暖關系,開始在作品中把自然光線視為表現的主題。這些變化無疑是受到現代光學的影響和啟示,他們開始認識到色彩產生于光,在作品中表現色彩與表現光的本質是一致的。也正是如此,才使得當時的繪畫作品充滿了時代的特點和藝術個性。西方建筑史上,燈具未足以照亮龐大建筑空間以前,設計的主要思路是把室外自然光線引入室內。羅馬萬神殿穹頂上的開孔采光,隨著太陽位置變化,建筑內部不斷變化。莊嚴神圣的氣氛符合宗教本質,使光影與建筑完美結合。拜占庭式圣索菲亞大教堂,穹隆底部40個采光窗洞,光線從外面照進使穹隆變得輕盈,穹頂和拱頂不同的裝飾色彩對比,光影和色彩相互作用。哥特建筑給人一種凌駕于普通建筑之上的感覺,通過空間內部空間光影和色彩設計來實現。教堂內部垂直上升的線條營造出一種直升天堂的動感;色彩斑斕的玻璃與墻壁鑲嵌,在陽光的照射下,使得空間內無時無刻不洋溢著一種與教義本質一致的神秘感。光影藝術在古代建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古羅馬的競技場,還是中世紀宏偉的教堂建筑,都在光影中變得更加壯觀。人工光源被發明創造以后,人類逐步進入燈光照明時代。人造光源日漸普及,然而光更多作為一種照明工具而不是視覺藝術元素。20世紀50年代末,意大利建筑師吉奧?龐帝在世界照明評論談到“建筑的第二外觀”,以米蘭皮瑞利大廈設計為例,提出照明設計應該注重藝術思維的培養和發展。
三、光環境當代性設計觀念分析
從歷史角度,通過人們對光及光的物理特性的把握和運用,總結出人類與光密不可分的生理及心理依賴關系。通過對光的特性的把握,結合時下先進的技術手段,最終創新對光的設計手法。從藝術審美角度,對“光”與“影”在空間中的不同表達方式作出比較。對“光”與“影”在不同空間中的藝術性分別進行歸納和整理,從而了解了光對空間形象、空間色彩和空間性格等方面的影響。分析影的類型及其表達方式,總結出光和環境設計的依賴關系,光環境設計作為空間藝術語言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發揮作用。空間進行設計時,對于光能否完美的運用和傳達給觀者十分重要,這種表現的核心是讓人們感到身臨其境并且親近與自然。通過光環境表現建筑的優美構圖,建立視覺平衡的光影關系,設計舒適的建筑空間一定程度上是在設計一個讓人放松的光環境。當代空間不同于傳統空間,需要通過絕對的圍合來限定空間界限,光影也因此成為賦予空間限定的創新設計元素。新的生命狀態,新的空間意境,使得空間通過光影來表現它潛在的情感。在這些基礎上,把握當今最前沿的光環境設計方法,通過理性且大膽的創新,達到對于本領域的設計手法和觀念上的革新。并且把藝術審美理念結合時下先進的技術手段,充分發揮光在于空間內的影響、作用。這些技術手段不會只局限于光學領域,這是一個跨學科交叉實驗的過程,也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我們發掘光對于空間設計的價值,真正體現光的當代性設計的本質。
四、光環境當代性設計創新重點
(一)光環境當代性設計的局限性
1.光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現今,城市夜景成為評判城市綜合水平的非數字計量性指標。政府也因此不斷加大城市照明建設力度,但這些行動往往只是片面追求照明亮度,無法產生視覺上的美感,對于環境優化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與此同時,大功率照明工具被廣泛使用,還帶來了嚴重的光污染、能源浪費以及生態破壞。在進行光環境設計時,更應注意的是亮化部分與背景環境的對比,只有通過對比產生節奏的跳躍,才能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給人內心帶來情感的沖擊。也可以通過把不同顏色的光源進行合理搭配,來完成現實中的亮化設計實踐,通過色彩變化喚起人們對環境的感受。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上的沉浸式照明展示設計“waterlicht”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waterlicht”照明裝置的光芒使博物館廣場上的人們仿佛置身于水下世界,人們可以親身感受到那已被遺忘的自然力量,在博物館廣場上空譜寫一曲光的迷幻舞曲。藝術裝置由波狀起伏的燈光投影線條組成,燈光投影使用了最新的LED技術、軟件以及鏡頭。這個設計吸引人們關注荷蘭與海洋的深遠淵源,反映了人、自然、科技三者間的關系。該照明展示裝置并沒一味地追求照明亮度,而是很好地利用了周邊環境進行設計,并且通過對于光線色彩的掌控,模擬水下光線環境,來營造出極佳的現場氛圍。這種利用先進技術的臨時性照明展示設計,依然可以很好地完成設計初衷,對于光環境當代性設計研究來說無疑是寶貴的啟發。
2.光環境設計中常常偏重技術,而忽略營造空間氛圍:光環境設計的藝術審美功能在空間設計中往往得不到設計者的重視,甚至被忽略也是時常發生的事情。光被譽為空間設計中的第四維度,是空間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光,在空間設計中所實現的作用,就不應僅僅局限于滿足最為基本的照明功能。光環境設計往往會因為過于偏重技術,而使得與所在的空間、造型、元素相脫節,忽視光對空間設計所產生的各種視覺效果。意大利的SacroCuoreeS.EgidioAbate教堂改建工程。在空間環境設計中,用光影手段塑造虛實空間。光影設計能有效地塑造空間層次感,當光影的投射方向、角度、色彩產生變化時,空間的深度感和層次感也隨之變化,使空間充滿韻律變化。
3.光環境設計探討與所處空間分離,無法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如果說進行光的設計,設計師往往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燈具造型,卻忽視了光作為空間設計的重要元素,以及光影變化帶給空間的視覺效果。用燈具排列圖案在空間設計中非常常見。這樣的設計使光成為實體造型設計附屬品,不能反映其作為空間元素的能動性。這樣不能創造空間的精神境界,并且還會造成能源的浪費。燈光的呈現不僅表現在照明上,更重要的是對視覺感宮的作用。
(二)光環境當代性設計發展機遇
光環境當代性設計在空間設計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如何表達光藝術是本文的主要內容與創新點,也是光環境設計未來發展機遇。數字化時代下,學科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藝術不再孤立,它的發展與許多領域密切關聯。研究所涉及的內容已不再是研究對象本身,而是牽扯到相關聯的各個專業領域。因此,本文所需要突破和解決的問題是相互聯系的復雜系統。光環境設計在未來應該更加注重于設計的互動性,也就是交互性設計。強調設計項目于周邊環境融合的同時,更應該要注重使用者的感受,加強使用者的參與感,讓使用者、環境、設計三者具有良好的溝通。而實際的設計實踐中,不乏光環境設計與交互設計相結合的成功案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TheRainRoom,在空間中觀展者可自由地在雨中穿梭、嬉戲卻不被淋濕。在特殊的環境,利用燈光效果營造出特有的氛圍,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效果,設計是一個超越視覺感官的交互性藝術項目。與此同時,光環境設計呈現以下趨勢:空間設計過程中必須直面光環境設計問題;光環境設計開始注重視覺藝術性發展;光環境設計注重生態平衡;科技成為光環境設計發展的堅實基礎。通過把握光環境當代性設計未來發展趨勢,合理開發運用,健全空間設計的設計方法和思路,另一方面不斷提高光環境設計在設計實踐中的地位,促進光環境設計逐步發展。
五、結論
本文首先分析了光環境設計概念及其研究價值,并以此引出該領域國內外的研究對比,通過對西方國家繪畫史和建筑史中的光環境研究加以剖析,掌握國外光環境發展脈絡,從中可見國內外領域研究的差距。通過對于國內光環境當代性設計觀念,歷史角度和藝術審美角度兩個方面的分析。強調光環境設計的當代性主要集中表現在設計手法和觀念上的革新,把藝術審美理念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充分發揮光在于空間內的作用。由此可見,光環境設計不應只局限于光學領域,應該是一個跨學科交叉實驗的過程,才更有利于我們發掘光對于空間設計的價值,真正體現光的當代性設計本質。文中通過光環境當代性設計局限性和發展機遇兩個方面,豐富光環境當代性設計創新重點,并用數個成功的相關案例進行論述。也由此分析出光環境設計發展趨勢。可見,未來的光環境設計會成為空間設計中的重要研究內容,并且光環境設計開始朝著視覺藝術、生態平衡、科技支撐三個方向發展。通過把握光環境當代性設計觀念與方法,不斷提高光環境設計在設計實踐中的地位,用光環境設計的發展帶動環境設計的新發展。
作者:梁子鑫 王倩 單位: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