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8 09:41: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人工增雨農業減災技術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現如今,隨著技術發展,農業減災技術水平也不斷完善,其中人工增雨技術就是重要技術之一,為提高對于該技術的認識,本文將對其進行有效分析。具體闡述如下:
1人工增雨作業對農業生產的作用
1.1緩解干旱
為了國家發展的需要,資源的過度開發已經嚴重的破壞了生態環境,大型水利設施的興建,礦業的不斷發展,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自然界原有的水文生態平衡,進而導致了許多氣象災害的發生,比如干旱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干旱對于農業的影響是很大的,盡管滴灌灌溉方法能夠有效緩解旱情,但是受到水資源的限制,對于一些水資源匱乏的地區,只能夠依靠人工增雨的方法來緩解干旱。
1.2降低溫度
干旱天氣下,室外溫度是非常高的,人工增雨能夠有效的降低溫度,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工作,也有利于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2促進人工增雨作業發展的思考
2.1充分認識到人工增雨作業重要性
目前,政府已經正式的將人工增雨作業的資金投入納入到了當地財政預算中,可見,人工增雨是有多么重要,同時,有關人工增雨作業的工作人員也應該提升自身的認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技術,總結每一次的經驗教訓,能夠在人工增雨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好空氣中的一切可利用因素。
2.2加強人工增雨系統科研開發及隊伍建設
想要做好人工增雨工作,首先就要建立起一個高質量的研發團隊,工作人員們要對人工增雨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研究,不斷總結每一次人工增雨的成果,在經驗中尋找新的技術突破口,盡可能的提升人工增雨本身的技術含量。此外,優秀團隊的建設不僅僅只是優化技術,也要積極引進一些青年人才,同時還要做好基層人員的培訓,進而提升整體隊伍素質。
2.3建立健全技術支撐體系
技術支撐是保證人工增雨效果的必要條件,所以,一定要加強對人工增雨知識的研究,不斷的總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進行大量的研究來提升作業效果,只有不斷提升人工增雨方面的技術支撐,才能夠時人工增雨發揮出其最佳生態效益。
3人工增雨的方法
3.1暖云催化
如果降雨云層中的溫度大于零攝氏度,并且想要在此時產生降雨效果,那么就必須要確保云層中的雨滴體積是符合要求的,要能夠保證雨滴在氣流的作用下可以不斷運動,當雨滴在運動的過程中不斷發生摩擦和碰撞中之后,隨著周圍溫度的不斷增加,雨滴會不斷膨脹,當雨滴達到一定的半徑時,就會立刻進行合并然后落到地面上,此時就形成了降雨。
3.2冷云催化
如果降雨層中存在溫度為零攝氏度的冷云,就需要有冰晶的存在才能夠形成降雨條件,有計算表明,降水產生的前提條件是需要冰晶的濃度達到一定的數值,所以,為了使冰晶濃度能夠達到降水條件,可以通過在有條件的降水云層上撒結冰催化劑的方式去提高其濃度,當催化劑的劑量達到規定標準時,就會促使冰晶形成降雨。
3.3動力催化
在進行冷云催化的過程中,降水云層中會出現大量的冰晶,在水汽凝結成冰晶的過程中,會釋放出許多的熱量,這些熱量就是促進云層運動的動力,當水汽中的熱量被釋放出來,云層內外就會形成一個溫度差,當溫度差達到一定的數值時,就會產生能夠推動積雨云上升的動力。發展旺盛的積雨云中經常會與許多冷水滴的存在,如果此時在積雨云中撒播催化劑,就會使冷水滴迅速凝結,然后釋放出大量的熱量,這些日熱量會再次加大內外云層之間的溫差,進而加大推動積雨云的浮力,致使積雨云的體積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增大,最后產生降雨。
4人工增雨中的注意事項
4.1增雨抗旱要防患未然
人工增雨工作是要做好準備工作的,因為如果真正的旱季來臨,大氣中就會極少的出現降水云層,這是十分不利于人工增雨作業的,甚至不能夠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人工增雨畢竟只是一種解決旱情的輔助手段,并不能夠被用來減災抗旱。必要時,還是需要根據當地的蓄水能力,來完善當地是水利設施,這才是抗旱的長遠之計。
4.2人工增雨時要將安全放在首位
人工降雨對技術性的要求是很高的,通常會采取方位作業的方式,在選擇作業云體方面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同時,還要保證人工增雨作業附近區域的群眾安全。所以,在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之前,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考慮,無論是在哪一個環節上,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夠一味的根據理論知識進行相關作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操作,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安全保障。
4.3時機的選擇
在進行人工增雨工作之前,時機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抓住時機,才能夠使人工降雨發揮到最佳效果,當降雨云層較厚且有持續上升氣流時,降雨過程正處于發展階段,當云層較低,冰晶濃度較低時,就可以撒播適量的催化劑來提升冰晶的濃度,當冰晶濃度達到一定的標準數值時,再進行人工增雨作業,此時的降雨效果可達到最佳。只有準確的把握時機,才能夠避免錯過最佳的降水條件,進而實現人工增雨的生態效益最大化。
5結語
綜上,人工增雨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必然能夠提高農業減災防御效率,作為相關技術人員,要積極結合區域性實際,總結有效的農業減災工作開展重點。不斷嘗試新技術的開發,也要不斷進行現有技術的升級,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濤.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7,37(18):237.[2]吳兆峰.人工增雨抗旱農業減災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7):36.
作者簡介:李斌,大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綜合氣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