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5 10:14: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宋代美學對現代室內設計的影響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伴隨社會發展和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擴大,人們更加追求建筑空間的地域特點及氣質精神。在江南地區,這些具有宋代建筑特點與時代特點的、能夠體現江南文化的宋式風格,在室內設計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與普遍的應用。此外,由于現代社會的需要、文化的差異,以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純粹的宋代建筑室內空間的設計方式,并不能完全滿足當前建筑的需求。所以,在宋式室內設計中要對宋式建筑室內空間與極簡主義進行繼承,不能僅僅是簡單地照搬、仿照,而要以現代生活方式及功能需求為基礎,將空間意境與極簡主義相結合。
宋代開始有了中國人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發展,這類起居方式的改變不僅說明了建筑的室內空間結構開始出現變化,同時也代表了中國傳統家具的開發已初步成型。宋人講究格物致用的精神,通過對唐代以后的家具從低型到高型開發的經驗學習,很快終結了唐代家具的應用,把我國傳統木作家具改變成配套型的家具體系。宋代還對桌案的“夾頭榫”實現了改革創新,以精巧、圖案化的牙條替代了繁瑣的橫棖,讓家具不僅在結構上更穩定,設計上也更加簡化利落,體現了宋代美學中的極簡主義,也做到了材料、功能和美觀的完美組合。這類結構方式從宋代以后,就變成了我國木制家具的主流,并延續到現在。同時宋代室內功能性的陳設,對于現代室內設計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與參考意義。例如,既有一定實用價值同時又有一定觀賞或裝飾價值的室內陳設品,它們不但可以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著很強的實用價值,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美化空間意義,如宋代家具講究成套配置,就是典型的功能型室內陳設。在現代室內設計時,對于家居的擺置和選擇,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購買整套的家具,并擺放在適當的位置,這樣既美化了空間,又滿足了居住者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植物十分普及,而早在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已經有了雛形。宋代美學中強調“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體現當時的文人對居住環境的重視與高雅的品格。此外,“花中四君子”的梅與竹尤其受到文人騷客的偏愛,從宋代畫作《膽瓶花卉圖》《妝靚仕女圖》等也能看到宋代室內已經有了各種植物。如杭州安縵法云酒店中的家具就選擇了極簡主義、瘦勁線條與樸素淺木色的搭配,酒店的文化中心,通過對家具的排列擺放對室內空間實現了分隔,構成了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兩部分。并根據極簡主義、樸素風格的室內陳設,自然而然地體現出宋式的“慈云法雨”“志棲丘園”等精神層面的現代室內設計風格。
二、宋代美學影響下的現代室內空間組織方法
(一)空間中的地面和天花設計
1.豐富的地面裝飾宋代《營造法式》中強調,地面主要是用磚、石、木等材料鋪墊,包含了臺基、殿堂、廊舍、散水等部分地面。宋代建筑設立了許多抱廈,也是室內與室外過渡的空間。地面鋪設又分成規整條紋型的地面與無條紋的地面,和室內需求相一致。宋代素土夯筑技術已經有了一些質的改變,具有了土和碎磚瓦、石碴等隔層相間鋪設的基層,如“筑基之制”中就系統闡述了夯筑建筑基層的方式和用料講究。為了盡量滿足使用上的需要,建筑一般是素土地面,并經過特別的灰土處理,實現了衛生的目標。同時在技術方面,這些地面通過特殊化處理以后,能夠更好地適應一般房屋對地面的需求,值得現代室內設計借鑒。2.天花構造形式宋代的天花主要靠各類形制獲取變化多端的室內空間效果,通常有平棋、平筒、藻井三類形式。《營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一篇中,就把天花劃分成“平棋”“斗八藻井”與“小斗八藻井”三種。宋代的天花自身色彩就是室內總體效果的主要成分之一,如《營造法式》卷三十三記錄了宋代天花彩繪,分成了“碾玉平棋”與“五彩平棋”。以杭州安縵法云酒店的客房、紹興大禹開元酒店的大堂為例,對于墻面的處理,設計師使用了不同材料的抹面,構成了墻下隔減的設計映像,也體現出典型的宋代余屋型建筑的空間特點。而蘇州博物館中的宋式書齋在處理墻面方式上,則使用了具有地域特點的“編竹夾泥墻”方式,體現了宋代美學在我國江南地區室內設計中的傳承。而蘇州筑園會館在使用磚鋪地的基礎上,選取了兩類寬度不一的灰色金磚,構成了具有裝飾效果的編織紋理實現室內地面的鋪置,不但美觀、精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室內空間。
(二)空間類型
空間是建筑室內設計的主要內容,比例、尺度等都關系到空間的應用功能,傳遞出一定的空間感受。宋代建筑豐富的空間類型和木構架方式,在江南地區的室內建筑上得到了繼承與表述。江南地區宋式風格的現代室內設計中,對于宋代美學中不同空間類型的傳承,通常表現在對空間構架方式的仿照與局部構件極簡主義運用等方面。例如,紹興大禹開元酒店的大堂,就仿照了宋代建筑八架椽廳堂分心使用三柱的構造方式,同時運用極簡主義對其中的拱、叉手、驅峰等構件進行了簡化,通過直接、利落的木構架關聯,體現出廳堂型建筑軒敞明朗的空間特征。蘇州平江路的筑園會館是一座修復后的舊宋式建筑,包含了旅游咨詢、文化休閑等眾多功能,其具有裝飾意義的月梁、卷棚頂,也體現出江南建筑顯著的特點。
(三)小木作裝修
小木作裝修不但是宋代建筑室內特點重要的部分,其中包括門窗、室內隔截、天花等,而且也是現代室內設計中進行空間圍合與劃分的主要方式。《營造法式》與宋畫等資料就突出了小木作裝修過程的天花、門窗、室內隔截等多方面的方式與設計,體現了宋代建筑行業非常精湛的工藝,以及宋代社會追求淡雅、精致的審美情懷。兩宋江南建筑以傳承宋代小木作裝修特點為根基,也表現了鮮明的地域特點,門窗、室內隔截等方面的設計與創作上,具有適應江南氣候、環境等地域特點的方式。以蘇州博物館為例,其中的宋式書齋是對兩宋江南建筑的還原,小木作裝修在綜合《營造法式》、畫作等資料的基礎上,體現了江南建筑的地域特點。書齋內主要應用內柱間的屏風及家具劃分、組織室內空間,在門窗的修飾上,書齋正立面當心間設置了六扇格子門,兩側梢間、山墻上也分別設立了兩扇格子窗,且模仿宋代門窗的方式,選擇了“四直方格眼”的門窗格眼。
(四)色彩
色彩是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不但能夠反映室內空間的總體藝術風格,并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而且還能影響到空間使用者的內心感受。由于受到封建社會制度的束縛,宋代建筑中的色彩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皇家建筑可以使用絢麗的顏色,以烘托金碧輝煌的效果;而民間的建筑在色彩上則只能使用樸素淡雅的顏色。例如,《營造法式》介紹的彩畫作中,青綠為主色調的“青綠疊暈棱間裝”與“碾玉裝”在明清官僚型建筑中得到了傳承與進一步的發展。《營造法式》同時還記錄了,宋代以后,人們對地面的素土設計出現了變化,逐步開始往其中夾雜一些碎磚瓦、小石子等,說明該階段對于夯土施工已具備了系統的技術標準。而宋代的繪畫中,以《清明上河圖》《蠶織圖》為典型,雖然無法清楚看到地面的顏色,然而翻閱大量古籍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當時的人們根據實際使用的目的,把地面的灰土進行了人為的特別處理,使其在原來的基礎上,顏色更加有層次,同時還有防潮耐磨的效果。宋代美學顏色對現代室內設計的影響,以蘇州火車站為例。作為現代大型公共型建筑,蘇州火車站在整體空間的設計上應用了現代手法,不但滿足建筑自身的功能需求,也表現出典型的江南建筑的特征。而在候車大廳的室內設計中,可以發現候車廳運用了具有江南特點的灰、白主色調為室內空間的背景顏色,打破了空間的悶沉感,并根據栗木色直線條所設計的空間框架、折板屋面上整齊鋪設的線段,以及墻壁的裝修選擇了格子式門窗。這樣就能夠借助頂部天窗自然光的照射,起到鮮明的室內效果。此外,候車廳空間的細節處理也體現出具有江南地域特點的栗木色菱狀符號,這代表了兩宋時期江南建筑精美、秀麗的室內特征磚地面所構成的空間色彩,以及灰色直線條來描繪出空間輪廓。當陽光投射在墻面與頂端玻璃時,光怪陸離的光線效果會讓空間更加靈動,富有變化,委婉地體現了江南地區現代仿宋建筑的秀麗、典雅。
三、結語
綜上所述,宋朝時期已經初步形成了我國傳統的室內設計風格。該時期精致的空間布局方式、精湛的室內裝潢技巧,以及對成套家具的運用,都為我國室內設計的現代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于社會需求與建筑功能性質的區別,江南地區建筑宋式風格的室內設計并非是對宋代室內空間傳統方式的套用,而是在滿足實際需要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宋式風格的現代室內設計,不但要能夠體現江南地區兩宋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特點,還必須與當代社會對空間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并且延伸出文化內涵與極簡主義的結合。
參考文獻:
[1]趙慧.室內設計的中國樣式探源——宋代室內設計研究[J].文藝爭鳴,2011(12).
[2]譚杉.宋代社會文化環境對家具形態的影響[J].蘭臺世界,2015(15).
[3]李慕靜,張葳.宋代室內裝飾與陳設格局初探[J].大眾文藝,2018(5).
[4]李詩怒.宋代室內空間格局的形式及組織方法和藝術特征[J].蘭臺世界,2015(15).
[5]張琴琴.淺析宋代室內陳設[J].西部皮革,2018(2).
[6]邵曉峰.論宋代審美思想中的簡素[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2(9).
作者: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