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7 10:23: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琵琶教學中美感培養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當我們在音樂表演時對技巧的過分夸大,不重視表演技巧,也就是情感體驗,那樣的音樂表演是失敗的,表達的音樂是慘白的,音樂思想得不到解放,藝術性無法提高,等于臺下練了無用功。所以琵琶表演的關鍵是情感體驗,抓住這一點,才能實現最終目標、實現最終價值,這一直是我們在教學中所提倡的最高目標。琵琶教學中美感培養的方法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演奏姿態的培養
學習琵琶演奏的第一步是正確的坐姿。愛好者初學時,演奏姿勢正確就夠了,但隨著作品的豐富化,通過理解作品的內容及作曲背景,美感的姿態對于渲染音樂情緒、增強音樂表現力非常重要。演奏姿態美的基礎是基本功扎實,對樂曲的理解基礎上,再配合演奏形態就如錦上添花,但是沒有技巧的聲音只有華麗的動作,這樣的演奏華而不實。譬如演奏《十面埋伏》這首作品時,僅僅有高超的技術和力度是不夠的,音樂的緊張氣氛、節奏的變化、效仿激戰的廝殺聲都需要演奏者肢體動作的合理配合。在演奏“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時,利用掃、拂、滾、拉、推、絞弦等琵琶指法和技巧,形象的再現了千軍萬馬的激烈場面,鼓角聲、馬蹄聲、廝殺聲混雜在一起,酣暢淋漓、振奮人心。演奏者需要全身心高度集中,掃弦時的動作要在不影響演奏時表現的夸張,甚至整個身體隨著高潮而左右晃動,使聽者仿佛看到激戰畫面并似乎置身于飛箭如雨的古戰場。
二、優美音色的培養
音樂表演者不能只把技能練好,而忽視音色的美,也就是要懂得美,懂得欣賞美。對于培養音色美的關鍵在于多聽多練,首先是單音,只有單音的音色美了,等連成一串樂句時就會更加優美、動聽。多聽演奏家的音樂作品,感受音符的美妙,結合腦的思考,配合雙手的練習。音樂表演的最終目地是藝術表現力,如果一味炫耀技巧,音樂作品會缺乏表現力,這樣的表演是失敗的,因為缺少表現的價值。反而表演藝術家把表演的技能技巧和藝術表現力結合在一起并融會貫通,才是當之無愧的音樂表演家。當我們欣賞音樂大師的表演時,聽眾們會感到自由自在,音樂作品是那么的流暢、水到渠成。只有達到最高境界,音樂表演才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在演奏琵琶曲時,需要借助指甲發聲,環境影響等因素會出現雜音,所以,音色控制對于琵琶演奏非常重要,是影響演奏質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第一節課開始培養學生對音色美的追求意識和習慣。好的音色需要從內心體會加上平常對音樂作品的聆聽,這樣內外雙重培養,才能為今后的音樂表演實現自身價值打下基礎,從中獲得創造和展現音樂表現力。
三、心理素質的培養
在音樂表演時,除了技術技巧、音樂技能的重要性,還應該具備穩定的心理素質。當在舞臺上表演時能否成功,心理素質往往占絕對因素,輝煌的藝術大師不管技巧與表演總是非常到位,因為他們的心理素質好。當我們在練習臺下功時,要注意心里的變化,情感的變化。每一次的練習都當作舞臺的正式表演,展現出作品的情感,讓音樂作品和聽者們形成共識,志同道合,盡情展現你的表演魅力,展現音樂的美。
四、豐富想象力的培養
音樂就是通過吸引人們的想象力,來達到豐富的感情。所以,在表演者展現音樂時,不能只局限于樂譜,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同時渲染氣氛表達情感,激發聽眾們的共鳴。雖然音樂表演必須以樂譜為依據,但不能只按照樂譜上的標記表演音樂,樂譜本身是沒有生命的,雖然記譜法一直在完善,它只是作曲家在譜寫時用符號代替了那優美、激昂的靈光一閃,為了表達當時的感受而抒發變為的符號,這時許多生命就不見了,所以當我們在表演時,要最大還原作曲者本身的音樂情感,但又不能完全照搬,要在不違背作曲家意愿的基礎上注入自己的個性。“二度創作”就是這個意思,表演者要對音樂作品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張開翅膀擁抱他人無法觸及的領域。音樂只有經過二度創作,才能擁有鮮活的生命,獨特的靈魂,同一部音樂作品不可能表演的一模一樣,即使樂譜一樣,但每個人的力度、速度還有表達感情等地方不會完全一樣,即使某一個人分兩次表演同一部作品,對作品的情感體驗也會有差異。聽眾會對古板、沒有獨特的音樂表演感情冷淡,態度冷淡,那樣的音樂作品無生命力,沒有新鮮感。音樂表演的創作是有條件的,表演時隨意演奏作品也是不對的,應該顧及作曲家意圖,盡可能接近作曲家的意愿表達樂曲。美國鋼琴家兼音樂評論家約瑟夫巴諾威茨曾說“成功的演奏必定是演奏者的個性與作曲家的個性融為一體,而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壓抑。這兩者之間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表演者需要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挖掘未被前人發現的美的地方,并給作品注入當代的氣息,從而創作出獨特,包含自己的特點,更上一層樓的作品,達到現代與歷史的統一。”如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鮮明的藝術特征,戲劇性很強,曲作者通過歷史背景在作品上展現了雄偉激昂的戰爭,并結合自己的觀點與歷史相統一,才有這精妙絕倫的音樂并流傳千古。
五、加強藝術實踐鍛煉
琵琶演奏是一門表演藝術,除了注意以上幾個方面,藝術實踐也尤為重要,加強感性經驗的積累這樣對音樂表演提高起潛移默化的推動。學習音樂的過程實際就是藝術實踐的過程,作為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音樂活動,這是一種鍛煉,參加音樂交流,欣賞音樂會,并實踐于舞臺,培養對音樂的美感,有利于自信的鞏固,舞臺表演時會更加完美。
作者簡介:姜勇(1978-),河南大學音樂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管弦樂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