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將軍論壇、專題:“無人系統自主性與智能化”、科技前沿、裝備動態、戰略論壇、外軍瞭望、理論創新、管理創新、作戰訓練、征稿啟事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政法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政法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國防科技》雜志投稿要求
(1)論文內容真實,文責自負,數據準確,無泄密。稿件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文字和技術性刪改,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則應征求作者同意。
(2)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級。層次序號為“10進位制”。例如:第一級為 1,第二級為 1.1,第三級為 1.1.1等。序號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書寫正文。
(3)引用國際組織機構報告時,應標明機構名,報告名,編號,第幾頁或第幾段,但聯大決議和安理會決議等可略去機構名和報告名,直接在UN Doc.后標出文件編號。
(4)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5)課題背景和意義:介紹該課題所在領域的現狀和問題,并說明研究該課題的重要性和意義。基金項目請表述準確且附項目編號。
(6)摘要應能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字數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一般不以“本文”、“作者”作為主語。
(7)作者簡介(出生年份、性別、學歷、所屬單位、職務職稱、當前研究課題及研究方向等)以及詳細通訊方式(包括郵政編碼、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傳真電話及E-mail)。
(8)圖、表隨文編排,先見文字后見圖,圖、表必須有圖注、表名。圖、表請另附原圖,圖片原始分辨率不低于600像素/英寸。
(9)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10)本刊保留對來稿進行修改的及對已刊用稿件在本刊網站上發表的權利,不同意者請預先聲明。我們倡導并堅守嚴謹的學術誠信,反對一稿多投,拒絕抄襲!
《國防科技》雜志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主管和國防科技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8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1-4547,國內刊號CN為43-1365/E,該雜志級別為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國防科技雜志數據統計
國防科技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國防科技》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政法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政法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國防科技雜志發文分析
國防科技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478 | 軍事;作戰;國防;美軍;武器 |
國防科技大學 | 254 | 軍事;美軍;無人機;作戰;國防 |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陸軍指揮學... | 77 | 作戰;信息化條件;美軍;陸軍;戰爭 |
軍事科學院 | 70 | 軍事;作戰;軍事革命;國防;戰爭 |
國防大學 | 68 | 軍事;軍民融合;作戰;網絡;武器裝備 |
電子工程學院 | 43 | 作戰;電子對抗;信息作戰;情報;電子防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 36 | 美軍;聯合作戰;軍事;作戰;心理戰 |
空軍工程大學 | 30 | 作戰;無人機;美軍;軍事;戰場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研究院 | 28 | 海軍;武器裝備;武器;軍裝;海軍裝備 |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兵指揮學院 | 21 | 防空;作戰;防空兵;導彈;地空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