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5 15:49: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二維碼技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維碼(Two-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種特定幾何圖形以黑白相間圖案形式按一定規律在二維平面上來記錄數據信息的一種應用技術。二維碼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和“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數值信息,并通過圖像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的自動處理。在許多種類的二維條碼中,常用的碼制有:DataMatrix,MaxiCode,Aztec,QRCode,Vericode,PDF417,Ultracode,Code49,Code16K,HanXinCode等,QRCode碼是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發明。
QR碼成為目前使用最多的二維空間條碼。
一、二維碼的技術特點及手機時代
在高校圖書館應用的前景二維碼具有條碼技術的一些共性: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個字符占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
同時還具有對不同行的信息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等特點。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手機3G技術的日益發展,二維條碼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存儲和傳遞技術,具有信息容量大、不依賴于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可靠性高、保密防偽性強和易于制作等優點,在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高校在校學生的手機大多具有上網功能,這也為二維碼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提供了設備上的保證。
特別是在圖書館數字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如何將二維碼技術很好的與圖書館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是圖書館員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二、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引入二維碼技術的研究
(一)在高校圖書館圖書流通工作中引入二維碼技術圖書流通工作是展示圖書館工作質量的主要窗口,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目前高校圖書館大多使用INTLAB圖書檢索系統。雖然當前INTLAB系統擁有許多的圖書館與讀者互動的方式,但是該系統在考慮讀者的需求方面做得還不是很完善,從而使系統的易用性和人性化方面的受歡迎程度大打折扣。以INTLAB檢索圖書為例,當讀者從INTLAB上檢索到自己所需的圖書后,讀者接下來的做法是將圖書的相關信息如書名、著者、館藏地點、索書號等用筆記錄在一張紙上,然后根據記錄下來的信息到相關的地點去找對應的圖書。但是在許多讀者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讀者在檢索到自己所需圖書后,在用筆記錄相關的信息時,可能會因書寫產生誤差而找不到相關的圖書。同時這種記錄方式效率不高,如果圖書數量比較多的話需要更多的抄寫時間,同時產生誤差的機會也增加了,還有事先必須準備好筆和紙等記錄工具,而這種方式很難進行信息分享。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在高校圖書館目錄檢索系統中,給每本圖書和期刊都編有一個單獨的二維碼,只要讀者有一部裝有讀取二維碼軟件的手機(目前讀者的手機絕大部分是安裝and-roind操作系統,可以安裝quickmark二維碼讀取軟件),就可以通過讀碼,輕松地在手機上保存該書的題名、作者、索書號以及書架號所在位置,便捷地在圖書館書架上找到此書。這樣不僅極大地方便了讀者,也使每本書的相關信息可以及時詳細生動的顯示出來。例如:系統為了保證數據的脫機使用,將圖書的相關信息都進行編碼,為了匹配現有的后臺數據庫,應該對ISBN或者ISSN和圖書條碼都進行編碼。一本書的二維條碼中保存信息為:圖書條碼號,ISBN(ISSN)號,書名,作者,出版社,年代,價格,附件內容等多項信息,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添加更多內容,編碼后將二維條碼打印出來使用在圖書上:圖1是為《愛你,是最美的修行》一書編制的二維碼。
(二)在高校圖書館信息咨詢工作中引入二維碼
技術圖書館管理工作對圖書館員的要求不僅僅是簡單的借還,還需要深層次地向讀者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即以文獻查找、選擇與利用為依據,向讀者提供具體的文獻、文獻知識和文獻檢索途徑的服務方式。二維碼本身具有的特性可以與館員的信息咨詢工作很好的相契合。
現代圖書館信息咨詢服務分為三大類:異步參考咨詢服務、實時互交式信息咨詢服務和網絡化合作的聯合數字信息咨詢服務。這三類信息咨詢服務體現出的共性為:回答讀者提出的疑問及推薦館藏資源。
二維條碼不需要數據庫的支持,可脫機使用,信息容量大,能表示上千個字符;糾錯能力強,識讀速度快,全方位識讀,且譯碼可靠性高,還可以結合加密解密技術,對信息進行加密。因此,二維條碼以上的特點在圖書館信息咨詢工作中的應用具有更廣泛的意義。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將二維碼技術與手機短信、網絡應用結合起來,把二維碼經過編碼、糾錯、掩膜形成圖片,然后以圖片短信的方式發送給用戶,作為館員和讀者信息傳遞的手段,將成為高校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中的一項關鍵性應用技術。
例如:傳統的信息咨詢方式一般是通過電話、郵箱、當面咨詢等方式來完成的,這些方式比較費時而且信息溝通渠道并不是很暢通,在信息咨詢工作中引入二維碼技術后,當館員發現讀者感興趣的信息資料時,可以將該資料的名稱、作者、相關內容簡介、圖片等讀者需要訪問使用的信息生成二維碼通過手機發送給讀者。
讀者可以通過手機讀取二維碼中的內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獻資料。此時,二維碼信息容量大、糾錯能力強,且譯碼可靠性高的優勢就得到體現,大量的信息通過簡單的方式傳送給有需求的讀者,既生動又直觀,這種新型的信息咨詢方式為信息咨詢工作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傳統的信息咨詢方式所不可比擬的。圖二直觀地顯示出二維碼技術的優點給圖書館咨詢服務工作帶來低成本的信息咨詢機制。
(三)在高校圖書館日常管理工作中引入二維碼技術
1.高校圖書館門禁身份識別中引入二維碼技術。二維碼在高校圖書館身份識別等方面也大有可為,我們可以在高校圖書館安裝讀取二維碼信息的讀碼器,學生們只要持有一張含有個人信息的以DM碼編碼的二維碼,這一編碼可以存在手機上。當讀者進入圖書館時,只要調出手機上存儲的二維碼,通過讀碼器掃描,即可作為進門的憑證。
2.高校圖書館資源引導中引入二維碼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當新生入學的時候,都要安排館員專門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內容包括介紹圖書館館藏布局、檢索書目的方法等,有些高校圖書館還專門制作了介紹和使用圖書館的視頻短片,這些相關工作不僅耗費人力,物力,又花費較多的時間。在手機時代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二維碼編碼范圍廣,既能表達數字和字母,又能夠把網址、文字、聲音、照片以及指紋等可以數字化的信息進行整合編碼表達的特點將圖書館資源引導影音資料編碼成二維碼張貼于圖書館顯著處,在新生人館教育時,引導其攝于手機并存儲,隨時可以觀看和收聽有關圖書館的多媒體資源引導影音資料,既節省了讀者及工作人員的時間,又隨時可以回放,使新生讀者盡快熟悉圖書館的布局及館藏。
現如今手機隨身攜帶率高而且為使用者本人所持有,圖書館不需提供任何經費購買播放影音資料的設備,還省去購買、租用、維修等人力、物力經費。隨著目前各地高校大學城的興建,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館舍都建設得非常宏偉復雜,當讀者進入圖書館借閱大廳,面對復雜的館藏布局,往往無所適從,如果讀者想去某個目的地,就可以通過手機掃描館員已經制作好貼在圖書館醒目位置的特定QR碼,就可以直接顯示路線或以短消息方式告知所在地與目的地之間的行走
路線以及便捷通道,可以幫助讀者迅速地到達目的地。
當讀者需要了解自己的借閱情況時,即可將手機上含有個人信息的二維碼掃入讀碼器,便可在旁邊的電腦上查閱自己的圖書借閱情況。如果要查看或者預訂自修室或閱覽室的座位信息,也可以先刷二維碼,然后在電腦上自行選擇閱覽室的座位和閱覽時間,非常簡單便捷。
清華大學圖書館已經走到了二維碼技術應用的前列,新技術體驗是今年的亮點之一,圖書館推出智能手機二維碼應用,新生可通過智能手機聆聽館長致辭、查看館舍地圖。調查問卷顯示:新生全部持有手機,90.8%的手機可以上網,61.5%的新生體驗了二維碼應用,不少同學用手機上網開通借書權限。當清華新生入學,館員將包含學生信息的二維碼發送到學生手機上,學生拿著手機就可以在圖書館給自己提供自助服務,包括檢索書目、查看自己的借閱情況、預定閱覽室座位等都可以通過刷二維碼來操作,這種新技術的使用非常方便快捷,受到學生的廣泛好評。
三、二維碼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創新應用
(一)接收以二維碼為鏈接的高校圖書館設備使用的影音或文字說明
目前自助服務在高校圖書館是一種發展趨勢,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完成一些過去由館員完成的書籍查詢、借閱、檢索、復印等行為。這種自助服務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提高了文獻的流通率、利用率。自助區的自助借還機,自助掃描,復印設備等的使用,可以將其文字說明以及影音說明一并編碼成手機二維碼,讀者利用手機掃描,即可上網連接到圖文并茂的操作視頻,幫助讀者熟悉操作程序、注意事項等,使之能夠順利自如地完成自助服務。這比張貼生硬的文字方式的使用說明要生動和簡潔,既節約了圖書館的服務成本,又令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了自己需要的資料。
(二)二維碼作為高校圖書館多媒體電子資源館藏之間相互連接的媒介
高校圖書館不僅有紙本資源,還有大量的聲音、圖像、視頻等多媒體資源,種類繁多的電子資源已經成為圖書館館藏及服務的一個重要部分。例如云南財經大學館藏電子資源采購的經費占總采購經費的比例已由2006年的18%上升到20**年的28.5%。但電子資源的利用率卻不是很高,在云南財經大學圖書館所做的“對大學生電子資源使用情況的調查”中,有54.6%的大學生不了解圖書館電子服務項目中的視頻資源、有56%的大學生不了解圖書館的音頻資源。在尚慧等關于電子書的調查中僅有27%的同學非常熟悉圖書館擁有的電子圖書資源,僅23%的同學經常使用圖書館的電子圖書資源,而58%的同學認為網上查找電子書不方便。如何提高大學生對館藏電子資源的了解,提高電子資源的利用率,使電子資源能夠發揮功效,方便地服務于大學生,成為各高校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除了要培養大學生對電子書、刊、多媒體資源的正確認識,掌握正確的獲取方法外,圖書館也應創造各種機會把讀者不太了解的館藏電子資源推介出去,比如說學生在查詢、借閱任何一種類型的資源時,同時能了解圖書館中與之相關的其他類型的資源以供其參閱不失為一種辦法。這時二維碼就可以扮演一個“橋梁”的作用,將相關的同一館藏多種版本形式資源(如紙本資源、電子書、電子刊、音視頻資料等)的信息生成二維碼標注于紙本期刊上,這樣讀者就會在閱讀紙本資源時,通過一站式檢索獲得其他資源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圖書館相關電子資源的易用性。
(三)將書評生成二維碼,以短消息形式發送給讀者或直接貼在相關圖書上
圖書館書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館員可以利用書評,向讀者推薦有價值的文獻資料,也幫助讀者找到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圖書館書評恰好能夠發揮信息導向功能,成為讀者的參謀,以其準確的、求實的、客觀的介紹和評論,使讀者通過閱讀書評在短時間內了解圖書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因而縮短了讀者查找資源的時間,讀者可以將這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有效的閱讀中,這樣既提高了閱讀效率,又提高了圖書利用率。書評為讀者建起一座導航的燈塔。圖書館可以利用手機二維碼開展書評活動。通過二維碼向廣大讀者介紹、宣傳、推薦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不失為一種簡便快捷的方法。
從另一方面來看圖書館還可以向讀者征集書評,讀者可以通過書評體現自己的主體作用,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圖書館也可以藉此了解讀者最新的閱讀動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服務方式。二維碼在增加閱讀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時尚性的同時,使圖書館可以迅速、精準地采集到讀者的反饋信息,為圖書館的進一步優化服務創造條件。圖書館也藉此在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和自助式服務中向前邁進了一步。
四、結語
手機二維碼技術的廣泛應用給各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我國各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鑒清華大學圖書館在管理工作中使用二維碼的成功經驗,與運營商合作,在圖書館自動化管理、信息咨詢工作、電子檢索系統、手機圖書館等方面廣泛應用二維碼技術,開展基于二維碼技術的各項管理創新服務,滿足讀者日益提升的閱讀需求。我們相信,二維碼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普及,將極大地加速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管理的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二維碼[EB/OL].[20**-03-23].ba-ike.baidu.com/view/132241.Htm.(Two-dimen-sionalCode[EB/OL].[20**-03-23].baike.baidu.com/view/132241.Htm.)
[2]蔣最先.手機二維碼在高校數字化圖書館中的應用[J].廣西經濟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1(7):100-102.
[3]梁永鴻,蘇寧.手機二維碼在圖書館OPAC中的應用與實現[J].無線互聯科技,2011(3):58-59.
關鍵詞:二維碼 標準化作業 質量檢查 分部工程驗收 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TL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3(a)-0113-04
在當前我國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全國上下都加大了基礎設施的建設,電力企業也增大了電力設施的建設,通過提高工程現場建設管理水平,保證現場施工的質量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二維碼技術在變電站施工現場管理中的應用,是二維碼技術通過結合計算機軟件研發、無線通信技術等共同作用下,實現施工現場標準化作業信息智能提示、查詢;施工現場工程質量智能化檢查;建立可同步查閱的分部工程電子檔案,包含了質量檢查、工程驗收信息;實現分部工程檔案信息的準確、快速查詢。
在變電站施工現場管理中應用二維碼技術,保證了施工現場標準化作業信息輔助查詢、工程質量檢查、分部工程驗收檔案管理等工作在控,實現了現場施工作業質量檢查效率、工程信息溯源效率的提升,大幅度地提升了施工現場作業質量,保證了作業人員施工工藝100%達標、變電站現場工程施工質量100%達標,最終提升施工現場管理水平。
1 二維碼技術
1.1 概述
二維碼(QR(Quick Response)code),又稱二維條碼,它是用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是所有信息數據的一把鑰匙。在現代商業活動中,可實現的應用十分廣泛,如:產品防偽/溯源、廣告推送、網站鏈接、數據下載、商品交易、定位/導航、電子憑證、車輛管理、信息傳遞、名片交流、wifi共享等。
二維碼應用根據業務形態不同可分為被讀類和主讀類兩大類,該成果全部采用二維碼的主讀類業務。
第一,被讀類業務。
平臺將二維碼通過彩信發到用戶手機上,用戶持手機到現場,通過二維碼機具掃描手機進行內容識別。應用方將業務信息加密、編制成二維碼圖像后,通過短信或彩信的方式將二維碼發送至用戶的移動終端上,用戶使用時通過設在服務網點的專用識讀設備對移動終端上的二維碼圖像進行識讀認證,作為交易或身份識別的憑證來支撐各種應用。
第二,主讀類業務。
用戶在手機上安裝二維碼客戶端,使用手機拍攝并識別媒體、報紙等上面印刷的二維碼圖片,獲取二維碼所存儲內容并觸發相關應用。用戶利用手機拍攝包含特定信息的二維碼圖像,通過手機客戶端軟件進行解碼后觸發手機上網、名片識讀、撥打電話等多種關聯操作,以此為用戶提供各類信息服務。
1.2 技術特點
(1)高密度編碼,信息容量大:可容納多達1 850個大寫字母或2 710個數字或1 108個字節,或500多個漢字,比普通條碼信息容量約高幾十倍。
(2)編碼范圍廣:該條碼可以把圖片、聲音、文字、簽字、指紋等可以數字化的信息進行編碼,用條碼表示出來;可以表示多種語言文字;可表示圖像數據。
(3)容錯能力強,具有糾錯功能:這使得二維條碼因穿孔、污損等引起局部損壞時,照樣可以正確得到識讀,損毀面積達50%仍可恢復信息。
(4)譯碼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條碼譯碼錯誤率百萬分之二要低得多,誤碼率不超過千萬分之一。
(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偽性好。
(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7)條碼符號形狀、尺寸大小比例可變。
(8)二維條碼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閱讀器識讀。
1.3 技術原理
根據變電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要求,為分部工程、關鍵施工區域、質量檢查對象制作二維碼標識,并顯示在相應位置。現場作業人員通過移動終端(PAD或智能手機)掃描相應二維碼,可進入到基于二維碼技術研發應用程序界面進行施工區域施工明細、標準化工藝信息、質量檢查記錄、分部工程驗收檔案界面進行對應信息的查看(見圖1)。
2 應用研究
2.1 方案功能圖
方案功能圖見圖2所示。
2.2 標準化作業管理
根據工程施工現場分部工程作業要求,預置工藝作業標準、工藝流程、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工藝參照圖等內容信息頁面,在施工伊始為擬定范圍內的項目制作二維碼標識,并制作標牌,作為界面入口。記錄現場作業人員不需要在花時間準備相應的紙質資料,只需要到現場使用帶有掃描二維碼功能應用客戶端移動終端(PAD或手機),通過二維碼掃描查看對應工程的相關作業信息資料,通過工藝參照和圖片,使施工人員掌握工作要點,確保標準工藝和典型工法的100%執行到位,提升作業質量。并且不在需要帶著紙質資料,節省了信息資料準備時間,推進了綠化辦公應用(見圖3)。
2.3 質量檢查
根據工程施工現場質量檢查要求,預置質量檢查內容信息頁面,在施工伊始為擬定質量檢查范圍內的項目制作二維碼標識,作為質量檢查界面入口。記錄檢驗人員配置帶有掃描二維碼功能及應用客戶端的移動終端(PAD),在進行質量檢查時使用手持移動終端掃描項目二維碼,終端上顯示該項目的檢驗內容,檢驗人員在手持移動終端上完成項目的質量檢查,并將檢驗記錄上傳服務器,生成項目質量檔案。
完成質量檢查后(見圖4)進行現場數碼照片的采集,數碼照片采用國網公司關于《輸變電工程過程質量控制數碼照片采集與管理工作要求》中規定的規格設定,采集完成后與質量檢查記錄信息對應,上傳至服務器。
質量檢查操作流程見圖5所示。
2.4 分部工程驗收檔案管理
根據工程施工現場分部工程驗收要求,預置驗收內容信息頁面,在施工伊始為擬定質量檢查范圍內的項目制作二維碼標識,并制作標牌,作為質量檢查界面入口。記錄檢驗人員配置帶有掃描二維碼功能及應用客戶端的移動終端(PAD),在進行質量檢查時使用手持移動終端掃描項目二維碼,終端上顯示該項目的過程驗收相關文字及數碼照片信息。包含:驗收內容、檢驗人、檢驗人所屬單位、檢驗時間、佐證圖片信息、記錄人等(見圖6)。
2.5 工程現場設備管理
為變電工程施工現場物資及工器具制作二維碼,并預置變電工程現場物資管理界面,現場人員可通過二維碼掃描了解物資的基本信息和檢驗調試記錄,并作為身份標識與運行單位進行交接,運行階段為運行人員提供運行維護信息查詢(見圖7)。
2.6 二維碼信息維護
用于施工現場工程項目信息對應二維碼的信息制作、修改。
3 應用成效
二維碼技術通過在天津南1 000 kV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的應用,工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都取得了更大的效果,進一步提升了變電站建設現場信息化管理水平。
3.1 促進作業質量標準化和規范化
現場施工人員可通過查詢工藝標準、工藝流程、標準化作業指導書、通過工藝參照、圖片,使施工人員掌握工作要點,確保標準工藝和典型工法的100%執行到位,提升作業質量;
項目管理人員瀏覽工程過程質量檢查記錄及圖片對作業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并提出階段性意見,保障施工質量優質率達到百分之百,保證了施工質量驗收和工程移交工作的順利進行。
3.2 提升了工程質量管理水平
通過智能客戶端完成工程質量檢查工作,并同步完成質量檢查信息的更新,現場所有人員均可通過二維碼查詢質量記錄和佐證照片,實現人人可監督、實時可監督,切實提升工程質量管理水平。
3.3 提高了工程信息溯源能力
通過在質量檢查、分部工程驗收等工作過程中形成的質量檢查記錄、驗收記錄以及現場佐證數碼圖片,現場工作人員可以查看工程的施工人員、檢驗人員、驗收人員、時間、檢驗項目類型、驗收類型等工程信息內容,實現工程信息的快速溯源。
3.4 推進變電工程施工現場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二維碼技術當前被普遍使用,且簡單易懂、操作簡單,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相結合,研發的功能合理、實用,不僅可以提高現場工作人員工作效率,還能降低辦公耗材使用率,進一步實現無紙化辦公。
3.5 促進施工現場作業相關圖文信息的完善
通過二維碼技術及其衍生功能的應用,將圖文信息收集工作完美地嵌入質量檢查、分部工程驗收等工作環節中,使辦公人員更容易完成圖文信息收集的工作,杜絕事后集中整理信息的做法,避免了人為因素造成的圖文信息不完善、不準確、不真實等情況的出現。
4 結語
二維碼技術之所以在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就在于它能夠高效、智能地對相關信息的儲存以及管理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通過在變電站工程建設中的實際應用,不僅在效益上獲取了重要收獲,也大大減少了人員操作時間,隨著二維碼技術、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二維碼技術在電網工程建設管理中的應用一定還會有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王楊.二維碼傳播信息的應用與分析[D].山西大學,2013.
[2] 蘇巍.二維碼的應用及標準化研究[C]//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2014.
[3] 淘金,閆寧.二維碼在檔案信息化中的應用[C]//第十一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中國汽車產業集聚區發展與合作論壇論文集(人文社科與教育學分冊).2014.
1 二維碼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情況
1.1 二維碼技術研究情況
國外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目前二維碼技術在英美等發達國家中應用已很廣泛,涉及到電子商務、電子名片、信息識別、電子票務、娛樂應用等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國對二維條碼技術的研究開始于1993年。正式應用始于2006年9月,中國移動推出的手機二維碼業務,其主要用于手機上網,銷售對象是廣告商、SP服務商等企業客戶,業務范圍相對狹窄。近年來,隨著國內網絡建設的完善以及智能設備的普及,二維碼應用呈現出井噴的狀態。
1.2 國內企業二維碼技術應用情況
2011年初,騰訊公司推出了手機聊天軟件微信,同年年底,微信引入了二維碼身份識別這一新功能,通過掃描對方的二維碼信息,可快速添加好友,免除了以往查找好友時,需要輸入昵稱或賬號等步驟,改善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也培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2013年,淘寶公司推出了支付寶錢包,同年年底,推出條碼支付,用戶可選擇采用一維碼或者二維碼支付,后續版本中,支付寶錢包中修訂為同時顯示一維碼與二維碼。目前,支付寶錢包的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1.9億,日常移動支付日交易筆數超過4500萬筆,2014年12月12日,支付寶錢包推出針對線下掃描支付的大規模5折推廣活動,受到優惠活動的刺激和新鮮支付方式的吸引,各大超市、便利店在活動當天天迎來了大量支付寶錢包用戶,二維碼的使用者也由“80后”、“90后”擴展到了“50后”和“60”后,二維碼技術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
1.3 國內高校圖書館二維碼技術應用情況
據統計,截止2014年1月全國115所211高校中有77所使用了二維碼技術應用到圖書館服務推廣活動中,推廣比例占到了67%。應用方面主要集中在書目檢索系統、移動圖書館、微博、微信四個方面,例如中央財經大學圖書館在書目信息中加入了二維碼,讀者在使用過程中只需要用手機掃描頁面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將所檢索到的書刊的出版及館藏等信息存儲到隨身攜帶的手機中。北京大學圖書館在門戶網中放置了包含了其圖書館標識的二維碼,用戶只要通過手機、ipad等設備掃描即可直接登錄北京大學移動圖書館,進行信息查找、獲取、瀏覽等相應操作。蘭州大學圖書館推出了“蘭州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并提供二維碼供讀者掃描,關注后可以使用“館藏續借”、“館藏查詢”、“座位預約”、“雜志精選”、“新書推薦”、“資訊速遞”等功能。南京大學圖書館在其門戶網站的左側提供了4個二維碼,分別對應“南京大學圖書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CASHL文獻傳遞服務”以及“移動圖書館”,掃描后即可進入相應系統,同時讀者可通過關閉按鈕選擇是否在首頁上顯示二維碼。另外也有部分高校通過二維碼推廣主頁、館內動態等信息。由此可見,二維碼技術已經被圖書館界所接受,并涉及到了圖書館內多方面的業務。
高校圖書館面對的服務群體主要為本校師生,年齡集中在20歲至30歲,知識文化層次較高,對新生事物接受程度與認可度高,圖書館可以針對其特點在結合傳統圖書館推廣范式的基礎上進行新方式的推廣應用,以更好的貼切目標群體的應用需求,達到更好的推廣效果。
據新華網報道,截止2014年12月,國內智能機普及率突破七成,奠定了圖書館利用二維碼技術開展推廣活動的硬件基礎,同時網絡資費也逐年下調,2006年10M流量需10元,2014年,10元可獲取100M流量包,已達到大眾日常生活可承受的范圍。在此環境下,圖書館可以利用新生的二維碼技術進行移動圖書館推廣宣傳活動。
目前移動圖書館建設思想已經被大部分高校接受,據中國社會科學網報道,截止2013年5月,全國34所“985”院校中有30所圖書館開通了移動圖書館服務,占總數的88.24%;33家省級圖書館(不包括臺灣、香港、澳門圖書館)有20所開通了移動圖書館服務,占總數的60.6%。移動圖書館通過智能設備為讀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但是對于移動圖書館的推廣各高校方式并不一致。筆者通過網絡調查了部分高校的移動圖書館推廣情況,有些高校在圖書館門戶上給出了移動圖書館二維碼供讀者登陸,有些高校則是在圖書館新聞動態中做了通告,還有部分高校在本校論壇、微博中做了相應通知。移動圖書館作為實體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延升拓展,功能上除了可以實現圖書續借、圖書預約、館藏查詢、借閱查詢等基本模塊的處理,還可以利用移動設備進行資料查找,論文瀏覽,電子書,電子刊的瀏覽,撰寫論文,參考咨詢等擴展模塊的處理,基于此,移動圖書館應該成為圖書館服務推廣的重中之重。受硬件限制,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應用時存在符號字母輸入繁瑣的現象,二維碼的出現恰好改進了這一點,移動設備只需要掃描特定的二維碼就可以訪問制作者指定的互聯網地址,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圖書館需要做的是將二維碼推送至讀者,并引導讀者進行掃描。筆者認為利用二維碼圖書館可以在線上線下同時推廣宣傳移動圖書館服務。
2 線上推廣移動圖書館二維碼
2.1 利用門戶網站推廣
可以在校園門戶網站首頁與圖書館門戶網站首頁等師生訪問較大的網站首頁直接掛載二維碼供讀者掃描登陸,圖書館讀者數量眾多,個人耐性不一,這種方式比較直接,免去讀者需要去查找翻看圖書館新聞,登陸論壇,訪問微博等才能找到移動圖書館入口的弊端,只要打開門戶首頁即可登陸。
2.2 利用微博,微信網絡社交平臺
微博,微信服務是近年出現的依托網絡社交關系進行信息交流溝通的新媒體平臺,微博側重于簡短文字信息與圖片分享,通過帳號關注,信息推送等機制能實現信息快速共享。微信服務側重于實時性,互動性,通過朋友圈分享,微信平臺推送等方式傳播信息。一條微博或者微信信息經過轉發可以在短時間內被千余人瀏覽,信息傳播速度遠高于傳統媒體渠道。圖書館可將移動圖書館對應的二維碼發送至校內宣傳部門,院系,學工系統,學生社團等部門的微博,微信,通過關注,轉發,朋友圈共享等方式將移動圖書館二維碼推送至廣大讀者,實現移動圖書館快速登錄。
3 線下推廣移動圖書館二維碼
3.1 被動式固定區域推廣
二維碼的組織特性賦予了其良好的附著性,二維碼可以印制在各類材料表面,如橫幅、塑料甚至于陶瓷。2013年十一期間,沈陽市區一棟建筑樓體上,高掛一幅巨型二維碼,掃描之后,進入一本手機雜志,僅十一長假期間就有近萬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利用較低的推廣成本下取得了較好的推廣效果。
圖書館可以將移動圖書館二維碼制作成個性化標志物,大幅海報,易拉寶,橫幅等實體擺放于教學樓,食堂,學生宿舍入口,圖書館各樓層,教學樓入口等位置,利用個性化于互動性吸引有興趣的讀者在經過時使用手機掃描并使用移動圖書館服務。
1.傳統期刊轉型是大勢所趨
數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優勢是極快的傳播速度和巨大的傳播容量,它能比傳統期刊更早地報道消息、傳播信息,并且在傳播形式和內容創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滿足數字時代受眾的需求。在數字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傳統期刊轉型是大勢所趨。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積淀,目前,傳統期刊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筆者調查發現,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的很多傳統期刊或采取開發門戶網站、電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創建企業微博、微信公眾號的方式進行數字化轉型。
2.數字出版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我國期刊業的市場規模在探索轉型模式的過程中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舉辦的中國數字出版年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4403.85億元,比2014年增長30%,數字出版產業收入在新聞出版產業收入的總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聯網期刊、電子圖書、數字報紙的總收入為74.45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6.66%”。可以說,數字出版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呈現一種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數字化期刊的功勞,這也證明了傳統期刊在數字化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方面是在不斷發力的。
3.數字技術人才稀缺,亟須培養
筆者認為,傳統期刊數字化轉型發展迅猛,這與期刊業是長線運作的產業,約稿、審稿、編輯、校對、出版發行、交流服務等環節都離不開專業人士的保駕護航有相當大的關系,遺憾的是目前我國既懂數字技術又熟悉期刊運作規律的復合型人才并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期刊轉型和發展的步伐。同時,由于數字技術管理人才的稀缺,傳統期刊在轉型過程中缺乏有效建議,不符合實際情況、盲目轉型的期刊不在少數,費時費力、得不償失的情況也不少見。因此,數字技術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轉型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期刊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還存在內容缺乏創新、數字版權糾紛頻發、盈利模式尚未確立等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二、國內期刊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模式
傳統期刊在摸索和試錯中前行,有那么幾家脫穎而出,找到頗富個性、屬于自己的轉型模式。下面筆者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內傳統期刊轉型模式,以期為業界同人提供些許參考。
1.傳統期刊的“互聯網+期刊平臺”轉型
“互聯網+”時代,許多傳統期刊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或開發門戶網站、電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臺、微信平臺等渠道向數字化目標進軍。但部分傳統期刊僅僅是將文章原封不動地搬到各個平臺上,這樣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較省力便捷,但卻缺乏創新性,因此對提高傳統期刊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幫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鑒的“互聯網+期刊平臺”的轉型模式是什么樣的?筆者認為《讀者》的轉型之路可稱為典范。
(1)“互聯網+期刊平臺” 的形式
《讀者》雜志創辦于1981年,是讀者出版集團主辦的文化綜合類雜志。多年以來,《讀者》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深受大眾喜愛。在數字時代背景下,《讀者》與時俱進,逐步實現全媒體布局,打造“內容平臺+智能終端”的新型數字出版生態圈。2009年,讀者出版集團初嘗轉型滋味,將集團的紙質資源進行了全面的數字化梳理,同時,將旗下的讀者網、飛碟探索網等網站整合為新的集團門戶網站。該網站除了具備門戶網站的功能,如日常內容的更新,還是一個大型的數據庫,收入了包括《讀者》雜志在內的讀者出版集團旗下的期刊和圖書的內容,讓讀者能夠在線閱讀、下載。這個集團門戶網站實質上成為讀者出版集團數字出版業務的一個窗口。2010年,《讀者》進軍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業號粉絲數量已達143萬多人;2012年,《讀者》進軍微信平臺,其微信公眾號分為“微刊”“書房”“讀者+”3個板塊,包括各類精選文摘、趣味雜談等內容。《讀者》微信公眾號的作用除了吸納讀者、提升影響力,還能創造經濟效益,比如其推出了“優選商城”。總體來說,《讀者》將長期積累的人氣分流至互聯網,再通過互聯網擴大期刊影響力,線上線下業務相輔相成,才實現了順利轉型。除了《讀者》,很多傳統期刊也采取這種轉型模式,但為什么《讀者》發展得更快?筆者認為,其內容上的轉型可圈可點。
(2)精簡內容,重視互動
傳統期刊如果不注重內容的創新,只是轉變形式,是無法順利實現轉型的。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習慣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針對這種現狀,《讀者》在欄目及內容設置上不斷精簡。從2014年第16期開始,《讀者》的欄目從20多個調整為8個,而后針對讀者意見反饋,在2015年增加了《互動》欄目,這個調整的過程可謂以讀者為中心。同時,《讀者》還大量采用手繪圖,增加記敘文和小說的比重,以吸引讀者眼球。發展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的《讀者》,審時度勢,做出符合時展潮流和讀者需求的改變,因此在期刊界暢銷不衰,其成功的經驗值得其他傳統期刊借鑒。
2.依托開放存取網站創新期刊模式
開放存取(Open Access,簡稱OA)在20世紀90年代末在國際學術界大規模興起,后來被引入國內,2004年得到我國政府的公開支持。雖然開放存取目前在我國學術界還處于發展初期,但它卻使我國傳統的學術交流模式和文獻獲取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簡單來說,開放存取是一種學術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費出版,讀者免費使用”的方式,使用戶可以免費獲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時間、空間影響,也不用考慮版權和經費等問題。開放存取模式的推廣不僅使學術交流模式和文獻獲取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也促進了學術信息的傳播和交流。因此,許多傳統期刊依托開放存取網站創新模式。其中,可作為典范的當屬開放存取模式運作得比較成熟的學術網站——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1)國內最大的OA集成平臺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是針對科研人員困難,學術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等問題而創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開通運行。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充分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精簡傳統出版物的發表程序,為學術界提供了一個大容量、及時、便捷的交流平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在我國開放存取的發展史上具有領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國內最大的OA集成平臺。同時,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是公益OA平臺,科研人員在該平臺上在線發表、評審論文不用支付任何費用。而其他獨立經營的OA平臺為了實現持續發展,則采用“作者付費,讀者免費獲取”的運營模式。目前來看,無償支持作者和期刊進行網絡,并為用戶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的優勢之一,這也是眾多傳統科技期刊愿意與之合作的重要原因。
(2)資源豐富,功能強大
瀏覽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可以發現,目前網站上主要包括首發論文、優秀學者、科技期刊、專題論文、高校認可等欄目。截至筆者統計時,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網站刊載首發論文共92730篇、優秀學者論文共92595篇、自薦學者論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論文共1277866篇,可謂規模龐大、學術資源豐富。網站為用戶提供對所收錄文章統一檢索的服務,是科技期刊、高校學報以及優秀論文便捷展示內容的集成平臺,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對社會公眾的開放。以科技期刊欄目為例,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按類別將收錄的期刊分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醫藥衛生、農業科學、人文社科五大類,囊括了各大院校學報以及地理、大氣、醫學等各學科的專業期刊,分類詳細,檢索便捷,為用戶檢索所需科技內容提供極大的幫助。目前,開放存取模式處于快速發展期,面對學術成果愈加豐富多樣、信息傳遞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勢,我國傳統期刊采取依托開放存取網站創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實際,發展前景也日趨明朗。
3.傳統期刊的二維碼模式
二維碼“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打開我們的手機中具有相關功能的軟件,對準二維碼掃一掃,就能實現其指向的功能。談及期刊數字化轉型中的二維碼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機》雜志。《玩手機》是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背景下誕生的月刊。在期刊數字化轉型浪潮沖擊下,《玩手機》采用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實現轉型,其具體方式是將二維碼印制于平面雜志上,幾乎每頁雜志都有3—10個二維碼供讀者掃描,讀者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可以直接進入服裝、化妝品、箱包皮具、手機配件等網上商城。對《玩手機》雜志來說,二維碼的應用不僅實現了紙質期刊內容和形式的數字化,而且延伸了紙質媒介和廣告內容的影響范圍,幫助雜志實現內容的傳播并獲取經濟效益。就目前情況而言,《玩手機》雜志的二維碼數字化轉型模式是比較成功的,平均每本雜志被每個讀者掃描二維碼的次數為10次。但筆者認為,期刊數字化轉型僅靠在平面雜志上印制二維碼是遠遠不夠的,讀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時間后便失去新鮮感,傳統期刊應將二維碼作為一種轉型的輔助模式,與其他模式相結合,開展進一步的轉型探索。
三、國外期刊數字化轉型模式的探索實踐
我國期刊數字化轉型起步較晚,相比國外期刊的數字化轉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研究國外期刊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我們不難發現,經過多年的摸索,國外期刊數字化轉型已經初具規模。比如美國赫斯特集團、康泰納仕集團、阿歇特集團等世界傳媒巨頭及其下屬的《好管家》《紐約客》《名利場》等雜志,已經“冒險一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什么我國傳統期刊的數字化轉型進展緩慢?筆者認為,我國期刊社可以通過研究國外期刊數字化轉型的經典案例,獲得一些啟示,找到適合自身的新的發展模式。
1.從內容為王到產品為王
隨著人類的技術進步,“數字化”已經由一個外來詞匯逐漸演變為一個常用詞匯。而數字化與醫院的管理相結合,使得醫院的各項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在醫院的信息化管理過程中,醫療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則成為其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1]。傳統的醫療設備編碼管理對于人員的依賴性較強,并且相關設備的查找和使用記錄往往難以被明確地記錄,而二維條形碼的出現對于降低醫療設備管理的難度與復雜性,降低管理成本都提供了新的可行性路徑[2]。二維條形碼在醫療設備的管理中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和時間消耗,大量地存儲設備的具體信息。因此,成為醫院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支持性技術產品。
1醫療設備中的二維條形碼及其優點
1.1醫療設備中的二維條形碼
二維條碼/二維碼(2-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3]:它具有條碼技術的一些共性: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個字符占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同時還具有對不同行的信息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點[4]。二維條形碼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社會生活與生產過程中,當前醫療設備管理中使用最多的二維碼有矩陣式與堆疊式兩種具體形式。這些二維碼根據一定的特征和排列規律,以黑白相間的幾何圖形來記錄一定的數據信息。而醫療設備中使用的二維條形碼則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來記錄設備的信息[5]。這就使得二維條形碼能以較小的面積來記錄和輸出大量的醫療設備信息。醫療設備管理過程中所使用的二維條形碼采用的是二進制編碼技術,以相對應的幾何圖形來表示二進制中的“0”與“1”。
1.2醫療設備采用二維條形碼管理的優點
由于二維條形碼采用的是雙方位的信息存儲方式,因此能夠存儲的信息容量可以達到一維條形碼的10倍以上甚至是數百倍。在醫療設備的管理過程中使用二維條形碼技術其優點在于[6-7]:①二維條形碼能夠記錄多種語言文字和音像信息,這就使得不同的醫療設備以及個性化的信息能夠被有效地記錄,并且能夠使得記錄的信息較為全面。②由于醫療設備的使用頻率較高,因此二維條形碼容易被損壞。但是,由于二維條形碼具有較強的容錯和糾錯的能力。因此,當醫療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部分二維條形碼被損壞后,內部的信息仍然能夠被讀取。這就使得醫護人員無需過于擔心因為二維條形碼的損壞而造成的信息丟失,從而提高醫院對設備的管理水平。③將醫療設備的相關信息記錄在二維條形碼中,能夠提高這些信息的保密性。此外,二維條形碼的制作成本較低并且制作技術也較為成熟,因此,醫院在醫療設備的管理中采用二維條形碼技術的成本也相對較低。這就降低了設備的管理成本,節約醫院的支持。
2二維條形碼用于醫療設備管理的可行性與實際應用
2.1二維條形碼用于醫療設備管理的可行性
當前,二維條形碼已經是一項廣泛應用于經濟活動中的成熟性技術,在醫療設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過程中,采用二維條形碼來進行設備的管理也是其發展的方向。從國際社會來看,歐美的一些國家已經將二維條形碼技術普遍應用到醫療設備的管理過程中,甚至是引申到醫療設備的物流管理中。而在我國也已經初步形成了醫療設備管理的二維條形碼化,并且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和經驗。因此,從技術角度來看,二維條形碼應用到醫療設備的管理中是可行的[8-9]。從人員的角度來看,二維條形碼的使用不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術。當前的一些二維條形碼制作和識別設備已經較為先進。因此,醫院的設備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無需專業的技能培訓,就能夠掌握相關的二維條形碼使用技術。因此,從二維條形碼使用的專業人才支持角度來看,醫院實行醫療設備管理的二維條形碼化發展也具備可行性[10-12]。
2.2二維條形碼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實際應用
二維條形碼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論述。(1)二維條形碼能夠對醫療設備相關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傳統的醫療設備固定資產管理由于需要經過的部門較多以及管理信息上的混亂,經常會出現“賬實不等”的現象。這就使得醫療設備等固定資產的管理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二維條形碼的應用可以將醫療設備等固定資產的信息完整地記錄在二維條形碼,并且根據不同部門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進行增加或信息的自動化讀取。從而改變傳統的醫療設備管理混亂不清的狀況,做到“賬實相等”,防止醫療設備等相關固定資產的流失。(2)利用二維條形碼進行設備維護與使用管理。當醫生需要使用某種醫療設備的時候,可以通過二維條形碼平臺提供的查詢窗口及時地了解設備的使用狀況,以便于自己做出合理的使用安排,避免不同人員集中使用某一種設備。同時,利用二維條形碼中記錄的維護信息,可以及時地聯系到專業的設備維護人員進行設備的檢修和保養,從而綜合提高設備的使用與維護效率。
3結論
推動醫療設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必須將信息化的手段應用到實際的設備管理中。而二維條形碼的出現以及與醫療設備管理的結合能夠推動醫院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通過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首先,二維條形碼能夠記錄多種語言文字和音像信息,這就使得不同的醫療設備以及個性化的信息能夠被有效地記錄;由于二維條形碼具有較強的容錯和糾錯的能力,這就使得醫護人員無需過于擔心因為二維條形碼的損壞而造成的信息丟失,從而提高醫院對設備的管理水平;將醫療設備的相關信息記錄在二維條形碼中,能夠提高這些信息的保密性;二維條形碼的制作成本較低并且制作技術也較為成熟,因此,醫院在醫療設備的管理中采用二維條形碼技術的成本也相對較低[3]。其次,從技術角度來看二維條形碼應用到醫療設備的管理中是可行的;從二維條形碼使用的專業人才支持角度來看,醫院實行醫療設備管理的二維條形碼化發展也具備可行性。再次,二維條形碼能夠對醫療設備相關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利用二維條形碼還可以更加高效的進行設備維護與使用管理。因此,在醫療設備的現代化管理過程中使用二維條形碼技術一方面具備可行性,另一方面能夠顯著的提高醫療設備管理效率[13]。因此,醫院應當大力推動醫療設備管理向二維條形碼化方向發展。但是,在醫療設備管理的二維碼使用中需注意以下事項:①在設備驗收時要做好信息采集工作,認真詳細記錄設備有關的各項信息;②二維碼的印制無需使用專用設備,普通的激光或噴墨打印機即可;③二維碼的粘貼。雖然二維碼具有一定的糾錯能力,但對于表面需要經常消毒和擦拭的醫療設備,最好對二維碼采取封膜處理,使其具有防水防污能力。綜上所述,二維條形碼技術的應用作為醫療設備信息化管理的象征,將整個醫學工程部門的管理水平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醫院應當大力推動醫療設備管理向二維條形碼化方向發展。
作者:王智文 單位:陜西省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設備科
參考文獻:
[1]潘宗瑋,肖,陳軍,等.二維條形碼在醫療設備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2):134-135.
[2]羊月祺.二維條碼在醫療設備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C]//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年會,2010.
[3]宋凱.二維條形碼在醫院醫療耗材庫房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12):89-91.
[5]饒冬霞,龐明月,段閔,等.某醫院復用醫療器械再處理中質量追溯系統的應用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9):879-881.
[6]廖麗文,吳昭儀,張志豪,等.條形碼藥品驗收系統在我院“零庫存”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4,25(17):1586-1589.
[7]陳文峰,李少東,楊軍.基于LBI的二維復稀疏信號重建算法及應用研究[J].自動化學報,2016,42(4):556-565.
[8]潘宗瑋,肖,陳軍,等.二維條形碼在醫療設備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研究[C]//湖北省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學術交流會,2011.
[9]顧昕元,高磊.二維碼在醫療設備管理和維護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4,29(10):66-68.
[10]顧偉,況華,孫科芬,等.基于二維條碼和移動技術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11):43-44.
2內文版面自我宣傳設計的原則及要素
內文版面自我宣傳設計的原則如下。1)一目了然,容易獲取。頁眉在版心外,比較醒目,還不影響論文部分,并且設計得好還能使版面美觀[7]。因此,對期刊自我宣傳信息多采用頁眉設計:有的放在版心上邊的天頭位置,如《編輯學報》;有的放在版心下邊的地腳位置,如《中國科技期刊研究》;有的豎排在版心左右的切口處,如《編輯學刊》;放在訂口位置的較為少見。考慮讀者需求首要是論文信息,其次才是備其查找使用的期刊信息,以及讀者的閱讀習慣,期刊自我宣傳信息宜放在版心下邊的地腳位置。2)與論文信息簡單易分,不相混淆。期刊自我宣傳信息和作為論文主要信息的正文部分的字號和字體要有所區別。頁眉用字的字號必須小于論文正文字號,字體可酌選。為了與論文信息更易區分,其間多用頁眉線隔開。3)擇錄要點,信息簡潔。單篇文章的PDF文檔需要補充展示、宣傳的期刊信息很多,但版面空間畢竟有限;因此,要根據讀者需要和期刊宣傳意圖選擇精要信息設計,如刊名,年、卷、期,頁碼,欄目名稱,體現刊物定位、辦刊宗旨和方針的宣傳語等,展現期刊的“精髓”信息。此外,可利用現代技術,制作、刊載能包括較多信息的二維碼[8],可鏈接期刊網址、博客、微博等,給讀者提供找尋期刊更多信息的路徑。4)版面整體美觀、明朗、和諧。期刊自我宣傳信息的設計還要體現美化版面、調節視角、平衡感官的功能,既引導、方便讀者閱讀,又要努力營造愉快、輕松的閱讀氛圍。成熟的計算機排版設計技術已被廣泛應用,調用點、線、塊、框、字體、符號、圖片,以及利用黑白灰或多色系、冷暖調等裝飾功能給版面設計提供了極大便利;但不能過度使用而喧賓奪主,使版面混亂,影響讀者閱讀論文。內文版面自我宣傳設計的要素如下。1)必需要素。對于文章編排,GB/T3179—2009《期刊編排格式》規定:“正文部分應根據需要在頁眉或其他適當位置標志便于迅速識別的下列項目:a)刊名(外文并列刊名可縮寫);b)出版年、卷號、期號;c)第一著者或全部著者和文章題名。”[9]科技期刊,尤其是學術類和技術類期刊,肩負弘揚、傳播科學技術的神圣使命,要帶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標準。按照國家標準在期刊內文版面設計中放置這些必需要素,既是對期刊的自我宣傳,又是為讀者和檢索機構提供方便,更有益于我國期刊出版與國際接軌[10]。2)必要要素。國家標準沒有明確規定,但讀者深入認識、了解刊物,作者撰寫論文引用、投稿和期刊為適應數字化、網絡化辦刊形勢而進行自我宣傳、營銷需要一些很有必要的期刊信息要素,如期刊網址,投稿在線平臺網址或投稿信箱,體現刊物定位、辦刊宗旨和方針的宣傳語,代表期刊學術質量的主要榮譽,被檢索收錄情況,中、英文引文格式,期刊博客、微博、論壇網址等。數字技術和新媒體已深刻地改變了科技期刊的生態環境,期刊根據自身情況在版面編排上加上部分必要要素,使信息傳播方式、傳播渠道多樣化、大眾化,使界面更人性化、更友好,能明顯增強期刊的傳播效能,提升刊物的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目前國內理工類和綜合類高校都有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的開設,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各種電工類實驗必不可少。電工實驗室除了為學生提供做實驗所需的儀器設備,每年還會采購大量的實驗元器件,以保障學生的實驗需要和課程設計。由于實驗耗材存在種類多、數量多、體積小等特點,對于實驗耗材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實驗耗材,成為實驗室管理工作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實驗耗材管理存在的問題
1.1耗材的采購、使用、回收效率低下
實驗室的耗材大致會經過采購、使用、回收三個環節。首先,由教員或者學員根據每學期的實驗需求,上報所需的實驗耗材型號和數量清單給實驗室管理員;然后,實驗室管理員匯總所有的實驗耗材需求表,擬稿上報申請購買文件;其次,經過學院相關部門詢價批準后,進行實物采購;最后,由實驗室管理員對實驗耗材進行出入庫管理。上述環節,目前幾乎采用紙質或電子表單的形式進行記錄,一方面,這些信息大部分只有實驗室管理員清楚,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教員或者學員在提交耗材申請表時,往往不清楚實驗室所剩耗材的情況,造成重復采購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采用手工記錄的方式,會存在實驗室管理員對一時的信息清楚,時間久了之后,對耗材的出入庫情況細節沒法回顧。
1.2耗材出入庫記錄信息不完整
實驗耗材的分發是根據教員對每堂課的需求進行分發的,實驗課結束時,實驗室管理員對完好的耗材進行回收。由于實驗室開設的實驗課程較多,每門實驗課程對應的班級也比較多,勢必存在耗材頻繁出入庫的情況,而這些記錄信息都是采用手工登記的方式,不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現漏洞,在有需求改變的情況下,很難在第一時間進行更正和補漏,更容易使記錄混亂,難以查詢和下一步安排。
1.3實驗室管理員的耗材信息不對稱
實驗室的管理員一般都有多個人,對于實驗耗材的管理是指定專人進行負責,耗材管理員對于耗材的存放位置、數量、使用信息有專門記錄,對這些信息比較清楚,而其他的管理員可能對這些信息就比較陌生,當其他實驗室管理員需要對實驗耗材進行分發時,會存在不清楚耗材存放位置,且沒法更新耗材使用信息等情況。若遇到耗材管理員有事外出等情況,會出現耗材管理混亂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針對上述存在的一些管理問題,有必要建立一套統一的管理平臺,讓實驗室管理人員對實驗耗材進行統一管理。
2基于電子掃描系統的實驗耗材管理
電工實驗室的元器件大部分體積比較小,比如電阻、電容、二極管等,要讀取這些器件的型號,比較費時間,造成了耗材出入庫效率低下。在借鑒超市商品管理和圖書館圖書管理的基礎之上,本文提出引入電子標簽掃描系統,作為實驗耗材自動化出入庫的方式,通過電子標簽的掃描,實驗室管理員可以快捷地將實驗耗材相關信息讀取到電腦,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2.1電子標簽的分類
現有的電子標簽識別技術大致分為三類:條形碼標簽技術、二維碼標簽技術、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
條形碼掃描技術,是將制作完成的條形碼粘貼在確定的物體上,并使用專門的條形碼掃描讀寫器將條形碼中的信息讀取出來,該讀寫器讀取的信息是由光信號傳遞的。
二維碼掃描技術,與條碼掃描技術相類似,但是二維碼包含的信息比條形碼更多,也需要借助專門的二維碼掃描讀寫器讀取其中的信息,目前二維碼識別技術的應用相當廣泛。
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射頻識別系統的數據載體,每個電子標簽都有一個全球唯一的編碼。電子標簽中存儲有被標識物品的相關信息,通常被貼附在需要標識的物品上,它存儲的物品信息可被讀寫器以無線電波的實行非接觸式地讀取。
2.2電子標簽掃描系統的方案選擇
上述三種標簽識別技術都可以應用到實驗耗材的自動識別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方案選擇:(1)大部分實驗耗材體積較小。(2)標簽制作的難易程度。(3)整套電子識別設備的成本。(4)標簽記錄數據的完整性。
由于條碼技術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在圖書管理系統中應用了非常久的時間,條碼的制作成本較低,并且記錄的信息已經能夠滿足對實驗耗材管理的需求,因此,本文系統在電子標簽的方案選擇中采用條碼技術。
2.3實驗耗材管理的方案設計
本文設計的實驗耗材信息管理系統功能如圖1所示,在考慮實現實驗耗材綜合管理系統方案時,充分利用信息自動化技術,利用電子標簽掃描系統,能夠自動讀取實驗耗材相關信息。
3結論
通過對實驗室的耗材管理現狀和需求進行分析,尋找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嘗試利用電子掃描方式對耗材出入庫進行管理和登記,提高了實驗耗材的利用率和實驗室管理人員的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 吳華杰.電子元器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P鍵詞】變電二次設備;智能化管理;分析
【Keywords】 substation secondary equipment;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171-02
1 變電二次設備的意義
在電力企業的日常工作中,變電二次設備的智能化管理是極為重要的一項技術,這對于電力的穩定輸送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謂變電二次設備的智能化管理,主要就是以“二維碼標識、智能手機巡查系統”為主要的載體,并以其為基礎來開展各項工作,從而達到職能鏈接數據庫的目的。通過此項技術,我們能夠讓各項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化,并且大幅提升工作質量。在這項技術環節中,我們所用到的二維碼是極為關鍵的,它相當于設備的身份證,每一臺設備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二維碼,因而能夠做到科學化管理設備,不會發生混淆的情況。與此同時,通過這些二維碼,我們能夠詳細記錄設備的投運、定檢、備品數量、風險評估等各種類型的信息,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我們開展各項工作,例如當二次設備出現工作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來快速獲取設備的相關信息,并且根據這些信息來進行分析和判斷,另外,也可以把這些信息即時傳遞給檢修人員,
檢修人員能夠一目了然地分析設備,因而大大縮短了故障處理的時間,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就目前的發展現狀而言,很多供電局都已經對這套設備進行推廣和使用,從而實現了對變電二次設備的智能、高效和便捷化管理。
2 變電二次設備的成果實施背景
近些年來,我國的工業實現了飛速的發展,工業用電量也是大大增加,因此,變電二次設備的運用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長時間以來,變電站二次設備信息的運行維護工作都是一項重點,設備的數量比較多,而且其所產生的數據量比較大,相關的臺賬管理工作也比較復雜,這為各項工作的開展造成了比較大的難度。大多數情況下,當設備發生故障的時候,現場的設備維護人員首先應當進行故障信息的收集工作,然而,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很多工作者們并不能夠快速收集到故障信息,也無法及時匯報相關的故障數據,因而耽誤了工作,有時會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設備故障的處理時間過長、工作效率低下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制約設備信息收集工作開展的原因有以下幾個:變電設備臺賬太多,沒有統一的數據庫;沒有直觀和快捷的查詢方式;因此,我們可以把二維碼和設備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打造出變電二次設備智能管理控制系統,實現對于變電站保護設備信息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 變電二次設備智能化管理的設計思路
要想構建出完善的變電二次設備智能化管理系統,我們就必須要明確出系統的設計思路,只有確定好了思路,才能夠有工作的目標和方向。首先,應當通過技術手段建立起統一的變電二次設備智能查詢系統庫,這能夠為各種查詢工作提供基礎[1];其次,應當建立起編譯智能查詢數據平臺,方便各種查詢工作;然后,應當充分運用智能手機巡查系統實現變電二次設備的智能化管理,手機是當今社會中最為重要的移動智能設備了,通過手機,我們能夠大大方便各種巡查工作。
4 變電二次設備智能化管理的具體做法
4.1 建立統一的變電二次設備信息數據庫
數據庫的建設至關重要,只有建設起完善的數據庫,才能夠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可以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把變電二次設備的廠家型號、臺賬、投入運行日期、備件臺賬、設備歷史故障等內容進行綜合整理,從而把這些內容合并在數據庫之中,為各種工作提供可供查詢的依據。當信息數據庫建立完畢之后,還需要不斷進行優化和維護,如果數據庫被入侵,那么就會發生數據被盜竊的后果,嚴重時候還可能導致數據庫的崩潰。
4.2 編譯變電二次設備數據信息,搭建起智能化查詢數據平臺
當今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數據信息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做好變電二次設備的數據信息編譯工作,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搭建起一套智能查詢數據平臺。可以把每一套裝置作為一個單位,然后把變電二次設備的數據信息通過二維碼進行編譯,例如[2],可以充分運用表格編輯軟件作為平臺,并通過vb編程軟件編織出相關的宏代碼,然后批量生成二維碼,接下來,就可以把這些生成的二維碼貼合在變電二次設備上,這就相當于給這些設備制造了身份證,這些身份證都是獨一無二的,能夠詳細記錄該設備的各種信息,包括廠家、型號、版本等等,有效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破解了日常工作中查詢繁瑣、管理不便等問題,從而提升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另外,通過這些二維碼,我們可以實現對于變電二次設備智能、高效、便捷的分布式管理,并且能夠隨時根據需要來快捷采集數據,從而分析整理數據,讓設備維護工作變得更加方便。
4.3 以微信為平臺,搭建智能查詢與數據庫的無縫式鏈接
可以充分運用手機微信,把微信軟件作為平臺,構建出更加智能化的查詢平臺,實現數據庫的高效利用。我們可以把變電二次設備數據庫編譯所生成的二維碼信息與微信的后臺程序進行鏈接,當二次設備的定檢日期、風險評估登記、歷史缺陷等數據發生改變的時候,就可以在手機微信的首臺數據庫中及時修改相關的內容,從而實現內容的實時更新[3]。這種做法是十分高效的,能夠免去二次設備維護人員再次編寫二維碼的工作,從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免去了更換設備標識所需要進行的大量工作。除此之外,通過微信,我們能夠大大提高智能查詢數據平臺的維護效率,并且大大拓展使用功能。
4.4 充分利用智能手機巡查系統
當今世界是信息技術的世界,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智能手機巡查系統,從而進一步實現變電設備信息的移動查詢。實際上,智能手機端的移動作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通過這項技術,無論是在工作現場還是在班組辦公室,我們都能夠通過智能手機來開展查詢工作,從而及時了解到變電設備的各項相關信息,當工作人員發現設備異常運行狀況發生的時候,就可以及時收集數據并進行處理,從而及時解決故障。
5 成果的實施效果和價值
總而言之,變電二次設備智能化管理工作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必須要不斷探索相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并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之中不斷創新和完善,為變電工作質量的提升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二十世紀末以來,現代科技就已經開始逐漸融入并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信息化逐漸成為人類社會無法逆轉的趨勢。隨著移動客戶端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其更新換代的速度更是令人吃驚。人們在知識的獲取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資源信息化的轉變也有了更高的挑戰[1]。
圖書管理系統[2]在軟件開發和使用上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國外圖書館管理系統[3]的發展總趨勢是向開放式發展,但圖書館的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仍然處于一個各自獨立的狀態,并沒有一個居中的媒介將二者結合在一起。近年,國內的圖書館管理系統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但在這其間也并沒有運用任何中間載體對二者架起聯系。
最近,一個名為“掃一掃”的功能逐漸風靡,這一功能可以與數字對象識別符[4](包括二維碼、條形碼等)結合起來,使用攝像頭對數字對象識別符進行掃描,就可以在手機或其他移動客戶端上出現多種信息,受到了非常廣泛的歡迎。如果能夠利用數字對象識別符來對圖書館文獻資源進行處理,建立圖書館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的聯系,相信能夠讓圖書館的信息化進一步發展。
本文便是以東南大學圖書館為例,介紹了圖書館電子資源與紙質資源二位一體的系統,旨在通過數字對象識別符號搭建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連接的橋梁,以期改善圖書館紙質資源龐雜、使用不便利,而高度集成的信息化電子資源使用率又較低的現狀。與此同時,面向高校學生,本文還介紹了一個針對不同專業所對應課程的電子資源庫,力求方便高校學生日常學習,希望改善現在高校學習中電子資源不夠完善,不夠系統,尋找資源麻煩的狀況。
2圖書館電子資源與紙質資源的配置優化
2.1資源優化配置
以東南大學圖書館為試驗點,我們主要從以下幾點實現資源優化配置:(1)首先對于學生的閱讀習慣,對于圖書館資源的使用習慣等進行調查分析,確定項目的整體走向及是否具有研究價值。(2)完成前期準備后進行技術調研,選擇項目技術路線。(3)然后進行資料收集,資源庫的建立,以及網站設計工作(4)建立網站,并且試運行一段時間后進行用戶的反饋信息收集工作并對于項目成果進行評估。(5)通過試運行結果分析項目的發展意義及推廣價值。
2.2前期調研分析
2.2.1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性
針對紙質及電子資源的現狀制作相關調查問卷,將調查數據收集整理,最終得到結論:對于同一個學生來說,在學校的時間越長,他的電子資源的使用率會增長的越來越快,而增長率與其使用方便度具有正相關的關系。使用方便度正是指圖書館紙質與電子資源的匹配程度,因此十分有必要將此項目深入進行下去。
接下來,基于調查報告的數據分析,對以下三個措施,入館培訓(P1)專人咨詢(P2)二維碼技術(P3),在經費,人力,資源,復雜度以及效果等五個方面使用層次分析法[5]作了分析,以此來確定二維碼技術可能對于圖書館建設帶來的影響。
分析結果如下:
層次總排序結果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合理利用資源所考慮的三種方案相對優先排序為:P3優于P1,P1優于P2,P1,P2,P3的資源分配比例為:34.45%,20.63%,44.92%。即在只考慮上述三種措施的情況下,圖書館資源在三種措施投入方面的最佳比例。可以看出二維碼技術相較于入館培訓及專人咨詢上分別有著30.39%及117.91%的優勢,因此利用二維碼技術來進行研究是具有可預期的效果與益處的。
2.2.2 圖書整理分類及二維碼制作
將書籍分為專業類、科學科普類、小說類、課外讀物類、雜志和期刊。并根據不同書籍類型不同的特點提供不同的資料、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如視頻、音頻等。
選擇了東南大學圖書館期刊閱覽室中的部分計算機類期刊,使用堆疊式二維碼。二維碼中所包括的信息有:主編、定價、國內郵發代號、國外發行代號、電話、投稿郵箱、出版日期、期號、刊號等重要信息。同時,針對于各院系專業整理了其參考教材,輔導資料,往年真題的電子資源以及相關信息,并且借助于二維碼來將資源分享給高校學生。在圖書館相關紙質書籍的背后,也附上了實體二維碼,以達到連接紙質書籍以及相關電子資源的目的。[6-7]
2.3 項目分析及搭建
2.3.1 基于用戶調研的需求分析報告
根據前期的用戶調研,設定了以下一些網站的功能模塊。
論壇、學習資源模塊及其用戶上傳制度。在書籍詳情下設置討論區,對書籍進行評論,實現讀者的閱讀經驗分享和知識互動。將課堂課件、相關課程論文等學習資料整合成一個獨立的模塊,通過用戶上傳機制來豐富的資源內容,且設置相應的審核機制來嚴格保證學習資源的質量,在增加圖書資源豐富性的同時充分調動用戶的積極性。
智能搜索與智能推薦。設置多種搜索方式,設置在不同的查詢條件下搜索及不同程度的搜索來縮小查詢范圍及其快速定位搜索目標,大大提高了查詢的效率和速度。充分應用大數據等計算機領域相關技術,獲取用戶的閱讀偏好,在網頁的智能推介欄中呈現相應的書籍推介。
建立反饋機制并提供App接口。提供App接口實現更多擴展功能,如支持懶人聽書App的接入,實現多種途徑多樣化的書籍閱讀方式,達到文字、聲音、移動資源相結合的書籍視聽效果。并在網站上設置了反饋欄,用戶可以隨時給留言進行反饋和評論。
2.3.2 網站技術及架構
(1)網站的技術框架:從構件化與集成化的角度出發,采用 J2EE 四層架構的技術方案、構件化的開發模式,應用功能的實現在支撐構件的基礎上完成。通過 J2EE 標準體系將所有的 App 構件在 JVM 上,實現和OS的無關性,保證系統的跨平臺、擴展性和安全性。采用oracle數據庫,建立后臺技術框架Spring-MVC,Spring,Mybatis。同時在圖書館老師的支持下,我們將網站數據庫與學校學生信息系統的數據庫相連接。
2.3.3網站設計
(1)數據訪問層類圖設計;
(2)類圖的詳細設計:LoginDao及BookDao接口設計;
(3)網站的用戶界面設計:結合網站的定位人群與主題,將網站定位為簡約大氣的風格,色調以清新且給人予舒適安靜感覺的暖色調為基調。采用了bootstrap、css、Html、JavaScript等相關的技術實現。
3網站實現及運行
3.1網站試運行測評
本網站現階段面向人群主要是東南大學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因此網站初步完成時將具有以下功能:
(1)登陸界面以及身份識別系統:由于網站資源版權屬于東南大學,且目前所做工作主要是針對東南大學學生。因此使用東南大學的一卡通賬號來登陸網站,確保現階段的使用人群只有東南大學師生。
(2)網站主體設置:包括連接的圖書館書籍電子資源庫,構建的院系專業以及公共課各類課程的電子資源庫。以及用戶交互以及上傳系統。
設置上傳積分系統以及獎賞機制,鼓勵學生參與的資源共享與互動中來,使得的網站可以早日成為東南大學學習資源共享交流的廣泛普及的平臺。
在東南大學進行了試運行后針對于網站在東大試運行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并制作調查問卷調查用戶體驗并分析整理。根據后期測試的調查結果和數據分析,撰寫了用戶體驗反饋文檔。這次的測試用戶參與人數為492個,主要來源為東南大學不同院系、不同年級的同學。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將用戶登錄網站、搜索書籍、分類查找、閱覽書籍等一個流程中所涉及到的體驗分為五個維度進行分析,其中包括感官體驗、交互體驗、情感體驗、瀏覽體驗與信任體驗。
報告顯示,目前搭建的網站不僅可以較好地滿足東南大學師生的學習需求,并且很好的避免了目前圖書館資源龐雜而利用率低下的弊端,用戶體驗十分良好。
3.2試運行結果分析
通過對用戶報告分析,得到了以下結論:
Open Your World網站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努力提升用戶的舒適度,滿足用戶的需求,且界面操作簡單,各方面的設計簡約。同時設計了用戶反饋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隨時對網站進行改進,形成了以實現用戶需求為目標驅動,后臺更新維護為實現方式,用戶反饋系統為連接紐帶的一體化服務模式,更好的面向全校師生提供貼實的服務。
目前,網站的建設初具雛形,內容尚需填充,風格也需要逐漸完善豐滿,但是這些不足都會隨著后續工作的持續開展,逐漸由一體化服務模式指導解決,確保網站有著充分的發展潛力。
4項目展望及意義
中圖分類號:TP3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11-31-03
0 引言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和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對人性化執法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如何減少執法沖突和提高執法公信力成為執法部門面臨的難題。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現場證據的即時采集、錄入和罰單的自動生成,實現全程現場執法,不失為破解上述難題的有效途徑。為此,基于Android平臺和無線打印技術[1],設計了“移動式城管”執法系統,實現從拍照、無線打印、無線數據上傳,到違章通知單下發的全程移動式現場執法。
1 系統功能
“移動式城管”執法系統通過手機終端進行拍照、數據查詢和數據上報等工作;通過便攜式藍牙打印機進行無線打印,實現違章通知單的下發,讓執法人員在第一現場就能完成證據采集、案件處理和決策生成的執法全程,其具體功能如圖1所示。
⑴ 基本功能。包括案件上報、違章通知單打印、違章歷史信息查詢、附件管理、數據交換、系統自動更新、權限控制等。
案件上報:負責現場違章事件的填報和實時上報,在移動終端實現數據的新增。
無線打印:根據案件上報中填寫的案件分類,自動生成各種格式的文書,調用便攜式藍牙打印機,現場打印違章通知書,同時將打印記錄上傳至PC端執法管理系統。
歷史查詢:在執法現場,對違章當事人的歷史情況進行查詢,輔助執法人員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自由裁量。
附件管理:對執法過程中的證據進行管理。主要是將錄音、照片、視頻等證據以附件的形式進行瀏覽和上傳。
權限管理:對移動終端的用戶進行認證和授權。只有在PC端執法管理系統后臺授權的用戶,才能使用移動終端的相關功能。
個人設置:進行用戶昵稱、密碼、界面風格等個人信息的設置。
自動更新:負責檢測是否有新版本,是否有新的法律條文更新,如有則自動更新,無需人工干預。
數據交換:負責移動終端和服務器的數據交互,數據格式采用JSON,輕量又易于擴展。
⑵ 智能錄入。在以手機為移動終端的數據錄入過程中,減少打字操作,增加智能錄入的輔助功能;在位置信息的處理上,通過GPS定位,結合地圖的地理編碼服務,自動提供位置信息,減少輸入項。
⑶ 離線緩存。在無信號的情況下,自動進入離線操作模式,將案件信息進行臨時存儲;緩存的案件可以繼續編輯,可以批量上傳;在信號恢復時,統一上報至PC端執法管理系統。
2 系統架構
“移動式城管”執法系統是行政執法在手機終端的一種展現形式,綜合考慮桌面端和手機終端的技術架構,最終采用J2EE技術體系,服務器操作系統采用微軟的Windows 2003 64位操作系統;鑒于執法數據量的龐大,數據庫采用Oracle 10;執法過程中的圖片采用文件存儲的方式;Web容器采用IBM 的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7.0。
代碼實現的技術層面采用規范的MVC架構[2],數據持久層采用性能良好,擴展靈活的MyBatis。
業務控制層主要依賴于使用廣泛的Spring,通過Spring與Spring MVC標簽綁定的服務,實現PC端的行政執法管理;以JSON格式的數據進行服務器端與移動終端的交互。
在展現層,PC端執法管理系統采用Spring MVC、JQuery、Flash等流行的Web 2.0技術進行實現;移動終端采用性能更優的Android App的方式實現[3],具體開發架構視圖如圖2所示。
3 系統實現
根據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遵循松耦合[4]的原則,在系統架構的指導下,將公用的模塊進行抽象封裝,實現系統功能。下面重點闡述附件管理和無線打印兩個組件的功能實現。
3.1 附件管理的實現
將附件管理的全部功能封裝為FileView組件,為FileView組件定義接口IAccess,其他模塊調用IAccess接口,則可以使用附件管理的全部功能[5]。
FileView組件依賴于AccessInfo、AccessInfoView、AccessInfoListAdapter三個類實現其具體功能,類圖關系如圖3所示。
IAccess接口對外提供三個方法:其中Getviews()方法,用于獲取view;getCount()方法用于獲取附件個數;getFiles()方法用于獲取附件對象。
AccessInfo類[6]主要用于文字和縮略圖的管理,包含四個方法:其中getText()方法用于得到text;setText(String text)方法用于設置文字;getIcon()方法用于得到圖標;setIcon(Drawable icon)方法用于設置圖標。
AccessInfoView類主要用于管理單個附件對象,包括文字內容、縮略圖和復選框等對象的管理。
AccessInfoListAdapter類主要用于多個附件對象的管理。主要的方法有:Void addItem(AccessInfo it)方法用于添加單個附件對象;Void setListItems(List lit)方法用于設置文件列表;Int getCount()方法用于獲取附件個數;Object getItem(int position)方法用于獲取單個文件;long getItemId(int position)方法用于獲取單個文件的ID。
3.2 無線打印的實現
無線打印功能[7]的實現包括硬件設備連接、初始化、數據傳送、二維碼打印、條形碼打印等組件,這里給出二維碼打印和條形碼打印的部分源碼:
/**
* 二維碼打印
*
* @param prtstr
* 打印字符串
* @param codeType
* @param size
* @param ecc
* @return
*/
public ArrayList makePrintQRCode(String prtstr,
String codeType, int size, int ecc) {
Log.d(TAG, "PrintQRCode...");
byte[] data1=CmdMaker.makeCommCmd(16, size, 0);
byte[] data2=CmdMaker.makeCommCmd(17, ecc, 0);
byte[] data3=new byte[2];
byte[] data4=(byte[]) null;
ArrayList cmdlist=new ArrayList();
data3[0]=0;
data3[1]=10;
try {
data4=prtstr.getBytes(codeType);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Log.d(TAG, "PrintQRCode error in code"+e.getMessage());
} finally {
if (data4 !=null) {
cmdlist.add(data1);
cmdlist.add(data2);
cmdlist.add(data3);
cmdlist.add(data4);
}
}
return cmdlist;
}
/**
* 條形碼打印
*
* @param iType
* @param iWidth
* 打印寬度
* @param iHeight
* 打印高度
* @param hri
* @param strData
* @return
*/
public ArrayList makePrintBarcode(int iType,
int iWidth, int iHeight, int hri, String strData) {
Log.d(TAG, "PrintBarcode...");
ArrayList cmdlist=new ArrayList();
if ((iWidth4)) {
iWidth=2;
}
byte[] data1=CmdMaker.makeCommCmd(10, iWidth, 0);
cmdlist.add(data1);
if (iHeight
iHeight=36;
}
byte[] data2=CmdMaker.makeCommCmd(11, iHeight, 0);
cmdlist.add(data2);
if ((hri2)) {
hri=2;
}
byte[] data3=CmdMaker.makeCommCmd(12, hri, 0);
cmdlist.add(data3);
Log.d(TAG, "BarCode HRI"+data3.length);
for (int i=0; i
//int hex=data3[i] & 0xFF;
}
byte[] data4=CmdMaker.makeCommCmd(8,iType,strData.length());
cmdlist.add(data4);
byte[] data5=(byte[]) null;
data5=strData.getBytes();
cmdlist.add(data5);
return cmdlist;
}
public byte[] makeQueryPrinterStatus() {
Log.d(TAG, "QueryPrinterStatus...");
byte[] data=CmdMaker.makeCommCmd(9, 0, 0);
return data;
}
}
4 結束語
“移動式城管”執法系統實現了案件上報、違章通知單打印、違章歷史信息查詢、附件管理、數據交換、系統自動更新、權限控制、智能錄入等執法功能,提供了城管全程現場執法的解決方案。后續將針對無信號情況下的離線緩存模式進行改進和完善,力求實現憑借二維碼自主打印違章通知單。總之,“移動式城管”執法系統在實現全程現場執法的同時,精簡了城管執法流程,減少了城管執法沖突,增強了城管執法公信力。
參考文獻:
[1] 牛霞紅.探討藍牙技術在無線局域網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9(2):257-258
[2] 張國祥,舒玉坤.基于Android平臺的輕量級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1):1-6
[3] 唐紅杰.基于Web的求職招聘系統分析與設計[J].計算機時代,2013.6:36-38
[4] 王熠,李楊.基于SOA的松耦合架構在新華08中的應用研究[C].中
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2012年學術年會、五屆四次理事會暨第六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的“人才獎”和“優秀論文獎”頒獎大會論文集,201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