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口令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2-02-14 16:29: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繞口令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繞口令教案

篇(1)

走上工作崗位后,我一直將活動課列入正常課務安排當中,基本設定一個月一次這樣的活動課,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不是一件易事。在這幾年的實踐工作中我總結了活動課所存在的誤區有:

(1)流于形式,為了活動而活動。即活動不能與語言學習緊密結合,缺乏目標,活動時多數學生成為旁觀者,實際參與率不高。

(2)脫離學生學習、生活和語言水平的實際,活動無法順利完成,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展開和深入。

(3)有些活動設計實質上只停留在語言的有意學習和機械訓練層面上,沒有體現語言學習的真實性和交互性。

(4)不面向全體,缺乏互動,部分學生參與其中,情緒高漲,其他學生漠不關心,無精打采,袖手旁觀。

那么到底該怎么上好一堂活動課呢?我就自己這幾年的積累講講上活動課的一些感悟。

一、上好活動課對教師的要求

1.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巴班斯基認為:“優秀教師的工作是以職業技巧、精湛技藝、創新精神和科學研究態度為特征的。”這也就是說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首先是教師要樹立時代精神,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要有“教育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其次是知識結構新。要培養創新人才,教師的知識結構不能局限于“學科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傳統模式,要進一步構建各學科的多層面復合、相互支撐、滲透的有機結合,要構建與社會生產生活、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的“實踐型”“發展型”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知識,開闊視野,保持知識上的活力。其三是加強對創新成果的研究,尋找創新思維的軌跡。教師要多了解一些古今創新典范,及時獲取信息,豐富教學題材。在研究這些題材時,探究創新產生的原動力,探索其思維形成的過程,也將給教師以創新啟示,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品位。

2.精心設計活動課教案,做好課前準備

教師要找出教材能力培養方面與活動課的聯系點,預測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難點和疑點,精心安排活動進程。另一方面,作為活動的主體――學生,也要在知識的反饋方面下功夫。活動課的開展是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在樂中學,在樂中思,在樂中用。同時對于實踐性強的活動課,學生必須做各種準備工作。

3.活動課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敢于開口,樂于實踐;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對學生在口語表達過程中出現的語言錯誤,要根據活動的目的和錯誤的類型,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不要有錯必糾。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起到調控作用。要充分利用時間、空間以及學生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之間、小組之間進行有效的協調和溝通。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都要發揮管理和監控作用。避免學生“濫竽充數”,一部分學生當看客。督促小組成員之間共享資源,實現共同獎勵,促進互幫互學。

二、活動課的形式多樣化

多樣化的活動形式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充分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般可采用唱英語歌曲、繞口令、幽默表演、講英語故事、游戲、短劇、相聲、小品、英語晚會等形式。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些活動課的形式。

1.接龍

考查單詞積累。教師先說一個單詞,如,good,學生立刻以最后一個字母為開頭說出下一個單詞door,rose,egg...這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組里的學生一個接一個地說,誰要說不上或重復別人說過的,該組就為失敗。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學生對詞匯的反應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2.摸詞游戲

在黑板前面放著預先準備好的一個單元或幾個單元的單詞卡(多少由自己定),男女學生各一對,蒙上眼睛,輪流去摸詞。例如,男隊甲去摸了三張卡,然后說出了它們的詞義,女隊監督并計分;女隊摸詞、說詞時,男隊監督并記分,學生互相檢查有無錯誤,以無錯或少錯為勝。這種“摸詞”游戲,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互相檢查,引導有意注意。

3.繞口令

考查語音、語調和語速。教師說出一段繞口令:She sells sea shells on the sea shore.然后分組比賽,看誰能說得又快又準。或者寫幾個繞口令在黑板上,然后一個接一個地說,看哪一組說得最好。

4.拼詞游戲

教師給出一個puzzle,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單詞的拼寫。

5.編短劇(教師或學生自編)

要求學生用正確的語言、自如的語調、自然的表情、大方的動作和手勢,按不同角色的人物扮演。初中英語新教材給我們改編、表演短劇、小品、故事、幽默等,提供了大量的語言素材。教師也可從報紙、雜志等材料中選擇一些適合初中生英語水平的材料。

當然,課堂活動的形式還有很多,主要看教師如何根據課堂教學內容來使用,有趣的游戲可以將枯燥的東西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

三、及時有效的評價

活動課過程中,教師應在各個環節進行及時評價,效果會更好。還可在各小組之間展開競爭,通過自評與互評的方式,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更能使學生體驗自信與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激情和參與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師不想法使學生在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下學習,會給他們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倦,學習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了興趣,就會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因此教師還可以設立“最佳表演獎”“最佳參與獎”“進步獎”“勇敢獎”及“最佳創意獎”,有利于鼓勵學生進步,有所突破,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

篇(2)

筆者于2015年參加了無錫市英語課程的“兩課”評比活動,結合參賽經歷,現談談英語教案的設計。以鳳凰職教出版社《英語》第一冊第六單元第三部分為例,就這六個部分做探究。

一、熟悉教材及學生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職學生教材的選材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語言材料要有真實性與時代性,注重實用性,貼近學生生活和未來職業,能激發學習興趣。以Unit 6 “Go Out and Enjoy Life”為例,從教材及學生兩方面作分析。

(一)教材貼近生活。本單元以“Go Out and Enjoy Life”為主題,第三部分活動內容涉及音標、詞匯、語法及一些對話、競賽,通過學習這部分內容,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問路和比較不同事物的優缺點。整部分教學內容貼近日常生活,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

(二)學生情況分析。為設計好一堂優秀的英語課,必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了如指掌。本教材面向中職一年級學生,學生剛入校年齡相對較小,英語詞匯量及基礎相對薄弱。針對學生特點,可以多設計簡單的口語對話、競賽,插入形象的圖片、視頻等進行教學,同時把握好練習題的難易度。

二、明確教學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強調“逐步提高學生在職業和生活情景下的英語應用能力”,重在對學生思想品質、文化素養等方面的培養。基于上述課程目標要求,在教學設計時,主要從三方面確定教學目標,以第六單元為例。一是知識目標:(1)背誦該部分的新單詞和詞組短語;(2)掌握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構成和用法。二是技能目標:(1)學會如何使用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2)學會一些清輔音和濁輔音的發音。三是情感目標:(1)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2)通過小組活動和課堂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公共基礎課,重在促進學生認知與體驗相結合,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使一節枯燥乏味的語法課變得生動有趣。例如第六單元的語言技巧部分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演示教學法。基于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在教授語法課時,首先采用演示教學法。如在學習/p/ /b/ /t/ /d/等音標發音時,展示一些口腔發音的圖片,讓學生模仿口型發音;同時通過不斷跟讀熟練掌握其發音規則。在教授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時,通過展示幾組圖片對比大小、快慢等,鼓勵學生自己探索變化規律,不斷提高學結能力。

(二)任務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的設計遵循任務梯度原則,從簡入繁,從易到難。因此,在本單元語法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從簡到難設計了一些小組活動任務。如為了鞏固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讓學生模擬給出的對話,自己編造新對話并上臺表演;此外,練習繞口令并小組比賽看誰讀得越快越好等。

(三)練習教學法。為了加強和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在課堂中適當穿插練習。如在教清輔音和濁輔音時設計一些辨音練習,讓學生通過聽、說、寫更好地掌握發音規則;在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教學中,通過填表格、選詞填空等練結變化規律,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過程

在選取教學內容時,要把握好其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要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筆者參賽時選取了第六單元第三部分“Language in Use”,總共兩課時90分鐘。大致教學過程分為導入、詞匯、音標、語法、拓展練習五個步驟。在設計教學時,將詞匯調整為第一塊內容,未按教科書原先順序教學,目的是更自然地導入新課。首先,通過兩個問題“Where did you go this weekend?”和“How did you get there?”導入本節課主題“怎樣到達某個地方”。接著,進入詞匯環節,學會各種不同交通方式的短語和詞組之后做一些練習鞏固短語。此外,在最后環節設計了一個繞口令誦讀,將一些比較級和最高級放入誦讀內容,通過比賽激發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

五、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

教學內容全部完成后,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收獲和感悟,以及教與學的預設與生成情況,包括本節課的優點、不足及改進措施三個方面,主要側重于改進措施。就本次比賽課而言,我們發現老師的引導、鼓勵至關重要,如同一堂課的支架;但同時反映出學生的英語表達及運用能力有待提高。為解決類似問題,在今后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讀、多聽,并學會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老師和學校也應多開展活動為其提供展示機會。

篇(3)

1.適當運用“Tongue Twister”(繞口令)。在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在語音和詞匯教學中適當用一些繞口令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因繞口令是一種有趣的語言游戲,它用語音極相近的單詞交叉重疊,編成句子,在一口氣急速念出來時,語音容易讀錯,單詞也常會混淆,稍不注意就會出笑話。

2.講一些有趣的單詞。(1)回文(palindromes)在英語中,有些單詞順讀倒讀都一樣,如:did、dad、eye、noon等。(2)有一些單詞順讀是一個單詞,倒讀則是另一個單詞,如:god/dog、live/evil、pot/top、teem/meet等。(3)調換單詞中字母的位置可構成新的單詞,如:being/begin、lots/lost、tea/eat、who/how等。

二、激發競爭意識,增強趣味性

小學生不僅好奇心強,而且好勝心也強,任何帶有競賽性質的語言游戲都能使他們精神振奮。為了在比賽中獲勝,他們的注意力往往格外集中,這正是教師組織學生訓練言語技能的最佳時機。在大部分語言教學游戲中,我們都可以進行一些個人或小組的競爭,這樣由于緊張會使原先的語言游戲顯得更為有趣。如:(1)“看誰反應快”,教師或某個學生說單詞,由兩個學生比賽,看誰先指出相應物品或說出詞語的意義。慢者則失去繼續參加比賽的資格。(2)Word martch(單詞接龍),老師給出一單詞,由學生接上另一單詞,要求該詞詞首的字母與老師所給單詞的詞尾相同。這個游戲雖然簡單,卻十分有效,可迅速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并可復習到大量不常見單詞,如:morning—good—dear—reason。(3)Flash cards(卡片閃動),教師準備好單詞卡片,卡片上寫上單詞或畫上單詞的圖片,在學生面前閃動,讓學生一起說出該單詞。教師先以較慢的速度依次展示,然后隨機快速閃動。這個游戲可以用于新授課中,讓學生迅速熟悉所學的生詞,具有挑戰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可用于新課開始前復習上一課所學單詞。(4)Magic eyes(魔力眼),在黑板上貼上所教生詞的圖片,老師站在旁邊,往黑板上瞟一眼,然后讓學生猜老師剛才看了哪個圖片,隨即對其答案進行評價。老師應迅速,大量地點學生起來說。該游戲沒有難度,可使學生大量參加,節奏要快,可與“Flash cards”交替使用。同樣,也可由教師指物,學生有節奏地說出英語單詞;或由教師讀出某個單詞,兩個學生上前指出該單詞,看誰的反應快。這些具有競賽性的游戲,不僅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增加動作設計中的趣味性

牛津英語1A第三單元語言學習中出現了許多動詞,如jump、read、sing、dance。老師可以一邊做示范動作,一邊發音,完成學生對目標語的理解,然后就可以進行“我說,你做;你說,我做”的游戲。游戲的組織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每組選一人,可以是各組比賽,也可以是面向全體學生。

牛津英語3A第三單元出現以動詞為中心的短語,如“clap your hands”、“wave your hands”、“sit down”、“stand up”、“open your book”等。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這一知識點的“可動性”和“趣味性”,可以將這一知識點做為一個課時的“WAREM-UP”,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一個良好互動的英語課埋下伏筆。

四、教學中要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

故事游戲也稱作短文游戲。因為故事或短文都必須有一個主題,所以教師可通過故事游戲訓練學生用英語連續說一段話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說話或閱讀的形式來組織故事游戲,如教師可利用圖片出示一個男孩的畫像,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力,介紹這個男孩;可采用一人接一句的講述方法,如在兩個人之間開展,可采取記分的形式,一人一句,說對記一分,重復別人、說錯或接不上句子的均不給分;也可由教師來講故事讓學生去猜意思;此外還可將教師所講的故事分別按句子或語段打印出來,每個學生取一小紙條,讓他們閱讀之后迅速找出下文,最后拼湊成完整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無盡的樂趣。

篇(4)

每天來到學校上課,都會看到老師那瀟灑流利的板書,聽到那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那一絲不茍的講解時。我的心中都會燃起一團當教師的火,這把火在我心中越燃越旺,越燃越大,最后一發不可收拾。

我周圍有許多人都知道我的夢想,大多數還是支持我的。我當然也不服眾望十分的用功。無論每天寫完家庭作業夜是多么的深,我都會使自己努力的保持清醒,跑到自己的小屋里,背一背順口溜和繞口令,希望以此提高我的口才。有時還會默寫默寫英語單詞,背背數學概念。

篇(5)

重點:句子:Where’shishomer?

詞匯:ill,see.

難點:教師對新句的導入和學生對整體對話內容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A.Tonguetwister:全班齊說第28課興趣活動中的繞口令。

B.快速回答:教師借助自己講桌或學生課桌上的實物或圖片,在學生座位空檔中走動,邊說邊向自己面前的學生提問,要求學生較快地給以回答。提的問題如:

Isthismy/yourpen?Isitblack?IsitanEnglishpen?IsitaJapanesepen?IsitaChinesepen?Whereisyour/mypen?Itisoverthere?Whatcolourisit?等,可以提問前幾課所學過的內容。

2.復習第28課的會話,可以師生會話地可以做兩人小組活動,同桌兩人問答。

二、介紹新語言項目與教學方法

1.句型教學

課前準備工作:師生準備一些文具實物。

本課四會掌握的句型有Whereishishome?教學方法建議如下:

A.實物問答:教師可以手指實物說:Thisismypen.That’syourpen.Where’shispen?使同學懂得Where’shis…?的意思和句子的音調。并在此基礎上,教師借助實物連續問答:教師Where’shispen?學生:It''''sonthedesk。教師:It’snearthebook.教師:Where''''shispencil?學生:It’sinthepencil-box。教師:It''''sneartheruler.然后轉題,教師:Where’shishome?自答:It''''sneartheschool.It’snotfar.教學本課句型,同時為會話教學鋪路。

B.問答練習:重點練習問題Whereishishome?可以做小組問答,也可以做連鎖練習。

學生A問B,B答后再問C,C答后再問D,以此類推。

C.替換練尋:做Let''''spractise一項中的替換練習。方法同前一課。

D.書寫句子的方法和步驟同前。

2.詞匯教學

課前準備工作:一男學生生病在家臥床休息的圖片一張。

本課四會掌握的單詞有ill和see,教學方法建議如下:

A.看圖學詞:教師手持男學生生病在家臥床休息的圖片問學生:Who''''sthatinthepicture?學生可以任意回答姓名。教師:Isheatschoo1?學生:No。He''''sathome。教師:Yes.Heisill.He’sathome.Let''''sgoandseehim.教師借助圖片和自己的動作講解ill和see的詞義。并帶讀幾遍,同時給學生糾音。使學生掌握這兩個單詞的發音和詞義以及在句子中的讀法。

B.拼讀與書寫單詞,方法與步驟同前

3.會話教學

A.聽會話錄音:看圖聽錄音,即看著書中會話的圖畫,聽錄音。方法同前。

B.師生會話。可以教師問,學生集體回答,然后學生集體問,教師回答。

C.Pairwork.同桌兩人會話練習。

D.表演會話:找兩名同學到講臺上表演會話。

三、興趣活動

拼拼看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寫句子,如:Whereishishome?學生同桌兩人用字母卡片

的大寫字母試拼單詞和完成句子。邊手拼邊拼讀。

四、課堂練習與家庭作業

1.聽音寫字母

錄音內容:

boxfoxseebee,bagbat

bikelikeclassglasshownow

cakelakepigbigboytoy

boatgoatparkdarkmayway

根據錄音順序,寫出相應單詞中所缺的句子。

2.讀和寫

朗讀并抄寫本課課堂練習中的單詞和句子。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引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已學的句型Whereis...?讓學生自發的問問題。然后,教師再詢問學生的家庭住址Whereisyourhome?自然過渡到Whereishishome?新句。再進行單獨的詞匯、句型操練。最后做一做拼拼看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寫句子,如:Whereishishome?學生同桌兩人用字母卡片的大寫字母試拼單詞和完成句子。

情景會話的探究活動

形式:小組活動

篇(6)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10-0076-01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一個方向。通過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改革,促進教學的實用性和操作性,使學生掌握最新的基礎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實現與英語教學一線崗位的吻合與對接,學生畢業就能直接就業,就業就能上崗,從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和減少教學資源的浪費。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適應小學英語教育行業發展需要的,以畢業就能就業,就業就能上崗為原則來培養學生成為服務型應用人才的。

《英語教學法》是學生進入就業崗位的必修課,是理論用于實踐的體現課程,是培養能夠適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和培養全面發展的小學英語教師的重要課程之一。如今畢業生還存在一個很令人尷尬的局面,在學校學習了豐富的理論知識,然而面臨畢業,要走向工作崗位、走上講臺的時候卻不能得到用人單位的滿意,就算再優秀的學生都要經過用人單位的二次培訓才能上崗,這也導致了學生出現了這樣的疑惑,在大學的這幾年難道還不如用人單位那幾個月的培訓?作為培養優秀畢業生的高校來說這也是對自己的一個否定,我們擁有那么多的優秀教師、教學硬件設備、教育資源,經過幾年的教育教學,怎么就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認可?這往往就是學校人才培養和單位行業需求對接上出現的問題。學校就是一味得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傳授,不及時了解用人單位的信息和模式,使得和用人單位脫節,這樣一來就必定導致學生畢業時面臨就業的困難。

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如今各教育教學機構中英語教學技能技巧,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如今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和體系進行詳細的了解和學習,這樣在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向學生提供英語教學范例,如文字的教學設計,說課實例或者是小學英語教學優質錄像課,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如何把所學到的教學方法理論知識用在實踐中去,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合豐富多樣的教育教學技能。給學生設定具體的教法教學內容,把小學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能都分別進行量化。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大綱,需要學生掌握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用語100句,達到完全自然背誦;教學簡筆畫九大類―面部表情、物品、人物、動物、服裝、天氣、動作、情景和形容詞,學生要繪畫流暢形象;英語童謠歌曲50首,歌唱動聽表情親切;英語板書書寫規范工整;教案教學設計合理。教學技能包括各類教學方法的掌握:英語語音教學的常用方法有示范模仿法、對比啟發強化訓練法、歸納演繹法、糾正鼓勵法、拼讀法、繞口令練習法、說唱練習法和游戲練習法;英語詞匯教學的常用方法有示范模仿法、對比啟發強化訓練法、歸納演繹法、糾正鼓勵法、拼讀法、繞口令練習法、說唱法、游戲法等;英語語法教學的主要方法有歸納法、比較法、圖畫法、表格法等。可以訓練學生廣泛利用圖片、實物、動作、簡筆畫、童謠、歌曲、游戲等直觀手段,吸引課堂的注意,學會促使小學生用英語 和客觀實物直接聯系,形象深入地呈現課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教法課就是要給學生創設模擬課堂,讓學生充分實踐發揮教師作用,把理論知識轉變為教學實踐得以鍛煉,為今后走上真正的小學英語課堂打下堅實的基本。以下是我所教授的2011級英語1班邵佳鳳同學設計的單詞教學過程:

一、教師準備一副圖畫,上面有畫有卡通人物的身體,但是缺少五官和部分身體部位。事先把單詞eye, ear, nose, mouth, hair, face, leg, shoulder, arm, knee, foot做成約2cmx3cm的小卡片(若干套),同時也要準備各個部位的圖片。做活動時每小組一套。

二、借助圖片向學生呈現下列單詞: eye, ear, nose, mouth, hair, face, leg, shoulder, arm, knee, foot。要求學生做到:看見圖片能說出單詞;給出單詞也能說相應名稱,只要求學生能認讀,不要求拼寫。

三、將學生分為4-5人一組。每組發一張身體部位圖和一套單詞小卡片。要求學生根據實際位置把單詞貼在卡通人物上。

四、老師先示范游戲和要求。(Now, let’s play a game. Please do as I ask you to. For example, if I say, “Touch your eyes.” Please find and touch your eyes with you finger and say the word of eye.)

篇(7)

丁廣泉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專業相聲演員,是相聲泰斗侯寶林先生的徒弟,以前一直活躍在相聲表演舞臺上,是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他不僅表演功底扎實,而且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他自編自演的相聲在歷屆的國內曲藝、相聲大賽中多次獲獎,被人稱為相聲界的“博士”。

1989年,加拿大來華留學生大山對中國相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學習說相聲,聽人說丁廣泉既有舞臺經驗,又有理論水平,專門找到了丁廣泉。丁廣泉見他漢語水平還可以,熱情又很高,就指點了他一番。大山的表演水平提高很快,在北京登臺演出幾場受到了熱烈歡迎,后來又上了中央電視臺,就火起來了。大山一火,有幾個在北京學習且對中國相聲特別感興趣的外國留學生,就向大山詢問他是在哪里學習的。在大山的指引下,他們就要拜丁廣泉為師。

看他們對相聲感興趣,想專門學習表演相聲,丁廣泉很高興,但要拜自己為師,他卻有些猶豫了。因為他覺得,要當師傅,就不能稀里糊涂地對付,要花心血傳授真功夫。而自己表演的任務很重,還要學習和創作。如果點頭答應當了他們的師傅,這些就要受影響啊!可看著這些外國學生對中國文化這樣感興趣、這樣熱情,又怎么能拒絕,讓他們失望呢?考慮過后,他收下了這些徒弟。

一開始,丁廣泉只是投入地教他們表演的技藝,可在 一次帶他們登臺表演后,丁廣泉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先教會他們做人。那時他第一次帶徒弟們出山,參加在玉淵潭公園里的一場演出,排練時本來定好了誰主誰次的站位,可一到臺上,都搶著往中間擠,搶著表現自己,差一點把節目搞砸了。

有一個學生,總認為自己的國家是最霸氣的,自己也表現出一種盛氣凌人的面孔,甚至還講了些對非洲同學歧視的話,這使丁廣泉很氣憤,狠狠批評了他一頓,并將他開除了。丁廣泉說:大家雖是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但人格是平等的,我們要和睦相處,要尊重別人。如果不尊重別人,那他就不配做我的學生!

這之后,丁廣泉收徒弟定了三條標準:第一人品要好;第二要平等待人,不能有種族歧視的心理傾向;第三,最低要求漢語中級以上水平。后來,他又定了一條規矩:徒弟要有演出,一定要經過丁廣泉的同意,如果不經同意獨自去演出,就不要提是丁廣泉的徒弟。

丁廣泉收徒弟,教這些洋學生,完全是無償付出,從沒收過一分錢學費。有些徒弟給他送過錢,但都被他拒絕了。

徒弟們成名了,丁廣泉高興之余,還不忘告誡他們,要謙虛,不要擺架子、耍大牌。一次演出,因為堵車,大牛遲到了,丁廣泉狠狠批評了他。教育他說,不管什么原因,遲到了就是對觀眾最大的不尊重。他還對所有的徒弟們說:“從事演藝事業的人,心里要永遠想著觀眾,只有這樣,你才能演好戲,也才能做好人。”

藝術上的嚴師,生活中的慈父

有人以為,帶洋徒弟那還不容易?因為他們的洋面孔讓人感覺新鮮,只要他們登上舞臺逗觀眾一笑就結了,所以教他們幾句漢語幽默話,搞搞笑就可以了。但丁廣泉卻沒有選擇這樣輕松的方法,而是將說學逗唱的功夫分章分節地寫出了教案,認真傳授。對徒弟們從嚴要求,一絲不茍。

在教法國女弟子李霽霞在開始學繞口令時,有的音她發不出來,怎么教也改變不了。一連兩天,這位開朗愛笑的法國女孩臉上都擠不出笑容了。丁廣泉為了緩和她的緊張,就說你給大伙唱首法國歌吧,李霽霞唱了起來。聽著她的歌聲,丁廣泉想:繞口令讓她唱著說是不是能好些呢?于是讓她一試,效果果然很好,李霽霞的繞口令這一關很快就過了,漢語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開朗活潑的李霽霞一登臺就特別興奮,表演起來有些過。丁廣泉就教她掌握好分寸,表演時含蓄一些。在他嚴格的教育指導下,李霽霞成熟了,后來被特聘為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外籍演員,跟著丁廣泉老師還下礦演出過呢。所以她對丁廣泉老師特別信任,新交了男朋友,還專門帶他去見老師,并說:“老師,這是我交的男朋友,您看中沒看中?您要是一點頭,我們就行了;搖頭,我們就吹。”丁廣泉故意先搖了搖頭,接著又點頭。李霽霞見他這樣,搖著他的胳膊問:“您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丁廣泉笑了,說:“這意思就是你的事情你做主,我不當多嘴婆。”李霽霞和男朋友一聽樂得跳了起來。

大牛是英國男孩,來自倫敦都倫大學,是中國人民大學漢語言文化專業的學生,他慕名拜丁廣泉為師,學相聲和曲藝表演的知識。他對中國文化了解得比較多,悟性也高,所以進步得很快。丁廣泉對他要求得也就特別嚴,一次他學一段山東快書,口音總有問題。丁廣泉就說跟他勾了手指頭說練不準兩人誰也許不吃飯,一直練到晚上十點多,才算過了關。丁廣泉煮了一盆餃子,兩人一氣兒吃了個精光。嚴格的要求,使大牛受益良多,2004年,被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聘用,成為了《同樂五洲》欄目的主持人。大牛說:“丁老師像父親、像兄弟還像朋友,到中國我遇見了這樣一位老師,是我最大的幸運……”

亞美尼亞姑娘瑪麗娜是丁廣泉的洋閨女,她拜到丁老師的門下。根據她的特點,丁廣泉決定讓她學習京韻大鼓。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她的進步讓人吃驚。如果只聽聲音,你根本不會相信是一個外國女孩唱出來的。瑪麗娜第一次演出,是參加第一屆北京國際曲藝節。丁廣泉給她設計了獨特的出場方式。她人未露面先傳出一陣鼓詞曲韻:“漫天的雪花啊紛飛在窗欞前哪,喜盈盈傳唱著春的歌聲舉國那個上下辭舊迎新正紅火哪……”那聲調如鶯聲燕語,悅耳動人。隨著大鼓的曲韻聲款款上場的,卻是一位高鼻深眼的外國姑娘。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后面每唱一句下面的觀眾就叫好,氣氛熱烈極了。下了臺,激動萬分的瑪麗娜一下撲進了老師的懷里,淚流滿面,用中國話連連地叫他爸爸。從此以后,瑪麗娜就成了丁廣泉的洋閨女。

這洋閨女對中國干爹特別關懷,總忘不了打電話跟干爹溝通,一到了干爹家,脫去外衣,扎上圍裙就甩開膀子干活,做出的飯和菜雖然味道復雜,但干爹干媽還連說好吃好吃。她特別高興,就讓他們多吃。丁廣泉就笑著說:“傻閨女,吃不下了啊,你拿我們當填鴨哪……”

60歲生日那天,洋閨女張羅著給丁廣泉過,就和其他的徒弟們一起,做了飯,買了花,唱了生日祝福歌,瑪麗娜還送上了親手繡了三個月的一幅畫,讓丁廣泉特別感動。

讓優秀中華文化名揚世界

丁廣泉帶洋弟子演中國的相聲和小品,給相聲的表演帶來了許多新鮮的東西,他將愛爾蘭民歌、非洲民謠和激情的非洲舞蹈引進了相聲和小品的表演中來,增強了表演的活力。也使很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相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和與世界文化進行交流起到了有益的促進作用。在這一方面,丁廣泉考慮得很深很遠。他說:“我們幾代藝人都想把相聲推向世界,有的把相聲翻譯成英文,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為文化和語言方面的差異,很多我們漢語中的幽默翻譯成英語就一點不好笑了。我教外國徒弟,就是另辟蹊徑,尋找到和世界其他文化藝術交流的最佳契合點。”

篇(8)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因此,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自由、寬松的課堂氣氛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并促其主動學習的基礎,也是實現主體性參與教學的前提。那么如何營造這種氛圍呢?

(1)音樂渲染,創造情境。在課前3-5分鐘播放優美動聽的經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樂,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對學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被利用起來,導入新課。

如:我在上七年級上冊Unit3這課時,正好要教人物的稱謂。我就選擇了一首學生們非常熟悉的由《生日快樂》這首兒歌改編成的含有人物稱謂的《this is my mother))這首歌曲,學生們一聽到這音樂,根本不用教就跟著唱了,氣氛熱烈,為下個環節做了很好的一個鋪墊。

(2)利用插圖、簡筆畫和卡片,創造情境。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語言是插圖的理性表述。

如,在教授形容詞的比較級的時候,老師一邊引導一邊畫出大小各一的兩本書,學生一看就知道是比較大小。農村學校條件差的,不一定非要用多媒體展示,可以用自己制作的單詞卡片。掛圖。當然能讓學生自己制作效果會更好,學生親自制作的教具、圖片等教學用品一旦被老師采用,可使其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激起更多學生參與到動手實踐中去,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課內也就敢于大膽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做到脫口而出。

(3)聆聽聲音,創造情境。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

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難的單詞在學生口中也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被學生記住。

二、靈活設計課堂,創造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教案設計的趣味性。教師應根據教材提供的教學內容,結合各種教法的特點,科學地構思整體教案,把相關的教學內容集中在一起,認真推敲每一個教學環節,使教材內容變得具體、生動,能誘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如在教學Find the right place一課時,可把學生帶進多功能教室,讓學生兩人一組,每組的桌上插一塊牌子代表一個地點,桌與桌之間的巷道就是路道,教師用英語敘述教學內容,讓學生從某一點出發朝指定的終點前進,順利到達終點的學生為優勝者,可回到自己的座位,走錯路線的同學站在一邊。

(2)鞏固練習的趣味性。在教案設計中,上課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但鞏固所學知識的一環也是不可忽略的,它可以當堂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知識的牽引能力。

如:學完26個字母后,為更好地鞏固其讀音,分清元音、輔音和其書寫格式等,我將學生編成26個一組,每人按字母表的順序舉一個牌子站在教室一邊,當我說元音字母時,舉元音字母牌子的學生上前一步;當我說含有讀音[ei]字母時,舉舍有[ei]讀音字母的同學上前一步。諸如占中間一格,上面兩格,下面兩格、三格等。這種鞏固練習有很強的趣味性,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鞏固了應掌握的知識。

(3)作業設計的趣味性。作業是編寫教案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因此,如何合理設計、安排、布置作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作業要保證質量,抓住重點、難點;精心篩選,循序漸進,體現鞏固性、啟發性和趣味性;形式數量適中,以減輕學生負擔,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巧設室外課堂,做到學以致用

(1)建立學生英語書目庫。現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孩子英語能力的培養,孩子都或多或少擁有一些英語書或圖片等。父母購書的途徑各種各樣,有一些英語書籍直接來自國外。建立學生英語書目庫,可以使資源整合,加上“書非借不能讀也”,書目庫的建立可以促進孩子之間在課外活動中交流書本、交流內容、交流心得。

(2)制作英語小專題展。讓學生在課余通過因特網或其它途徑收集一些有關英語國家的圖片、明信片、郵票等,或整理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做專題集,配上色彩、圖片等等,最后可在班級或校刊上展出,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訓練了學生動手的能力。

(3)背誦英語小短文。選擇一些繞口令或小短文,讓學生背誦。學生在背誦記憶過程中,享受或學習英語的快樂,并正確運用語言。

篇(9)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 因此,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自由、寬松的課堂氣氛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并促其主動學習的基礎,也是實現主體性參與教學的前提。那么如何營造這種氛圍呢?

(1)音樂渲染,創造情境。在課前3-5分鐘播放優美動聽的經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樂,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對學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被利用起來,導入新課;例如,我在上七年級上冊Unit3 這課時,正好要教人物的稱謂。我就選擇了一首學生們非常熟悉的由《生日快樂》這首兒歌改編成的含有人物稱謂的《this is my mother 》這首歌曲,學生們一聽到這音樂,根本不用教就跟著唱了,氣氛熱烈,為下個環節做了很好的一個鋪墊。

(2)利用插圖、簡筆畫和卡片,創造情境。 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語言是插圖的理性表述。例如,在教授形容詞的比較級的時候,老師一邊引導一邊畫出大小各一的兩本書,學生一看就知道是比較大小。農村學校條件差的,不一定非要用多媒體展示,可以用自己制作的單詞卡片,掛圖。當然能讓學生自己制作效果會更好,學生親自制作的教具、圖片等教學用品一旦被老師采用,可使其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激起更多學生參與到動手實踐中去,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課內也就敢于大膽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做到脫口而出。

(3)聆聽聲音,創造情境。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 cat,喵喵喵;dog, dog,汪汪汪,……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難的單詞在學生口中也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被學生記住。

(4) 運用體態語言,創造形象的體態情景。體態語能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使陌生的字母組合與活生生的事物聯系起來,便于學生理解記憶。英語課堂教學以交際為主,毫無生氣的交際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枯燥,而生動活潑甚至夸張的手勢、表情、動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注意,促使交際愉快地順利進行 用體態語言創設的情景,有利于迅速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同時由于學生在課內一邊看教師做動作,一邊自己模仿學習,并進行動腦思維,因而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自始至終處于積極學習狀態中,從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5)利用實物、道具等創設生活情景。一個人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仿開始。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應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實物、道具、布景等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編自演進行交際,從而達到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目標。

二、靈活設計課堂,創造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教案設計的趣味性

教師應根據教材提供的教學內容,結合各種教法的特點,科學地構思整體教案,把相關的教學內容集中在一起,認真推敲每一個教學環節,使教材內容變得具體、生動,能誘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如在教學Find the right place 一課時,可把學生帶進多功能教室,讓學生兩人一組,每組的桌上插一塊牌子代表一個地點,桌與桌之間的巷道就是路道,教師用英語敘述教學內容,讓學生從某一點出發朝指定的終點前進,順利到達終點的學生為優勝者,可回到自己的座位,走錯路線的同學站在一邊。這堂課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意猶未盡,對所學的尋路的內容很快應用自如。

2、鞏固練習的趣味性

在教案設計中,上課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但鞏固所學知識的一環也是不可忽略的,它可以當堂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知識的牽引能力。如學完26個字母后,為更好地鞏固其讀音,分清元音、輔音和其書寫格式等,我將學生編成26個一組,每人按字母表的的順序舉一個牌子站在教室一邊,當我說元音字母時,舉元音字母牌子的學生上前一步;當我說含有讀音[ei]字母時,舉含有[ei]讀音字母的同學上前一步,諸如占中間一格,上面兩格,下面兩格、三格等。這種鞏固練習有很強的趣味性,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鞏固了應掌握的知識。

3、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作業是編寫教案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因此,如何合理設計、安排、布置作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作業要保證質量,抓住重點、難點;精心篩選,循序漸進,體現鞏固性、啟發性和趣味性;形式數量適中,以減輕學生負擔,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了Weather report 一文后,可讓學生兩人一組討論寫出當地當天的天氣預報,第二天在同學面前報告天氣情況。還可不定時在黑板報的英語角中展優秀作業,學習小組一月一次英語小報,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問題探討為一體。這樣,學生既獲得了學習英語的樂趣,開闊了知識視野,又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

三、巧設室外課堂,做到學以致用

1、建立學生英語書目庫。現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孩子英語能力的培養,孩子都或多或少擁有一些英語書或圖片等。父母購書的途徑各種各樣,有一些英語書籍直接來自國外。

篇(10)

1.使用普通話教學

因為我們這里屬于沂蒙山區,說的是地方話,受環境的影響,學生普通話很不標準。在此基礎上,對于一年級學生,我讓他們先聽普通話、說普通話。上課時、與學生交流時,都用普通話,并注意語言的規范和完整。指導學生說話時,讓學生注意辨音,對一些不易讀準的音節結合拼音教學教給學生發音的方法,矯正讀音和聲調的錯誤。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嚴格要求其使用普通話。

2.要求學生說話要完整

剛升入一年級的學生,說話能力差,往往說半截話,更談不上語言的連貫。從語法上講,他們說話不是沒主語,就是沒有謂語,如“是個好孩子”“老師讓我們”“小明都是個好孩子”。為此,我先以音節、字、詞出現,先讓他們說完整的句子。在教看圖學字、說話中,我先讓學生用字組詞再連成句子。例如:學“生”這個字,先組詞生長、生產、花生等,組詞成句:“我是一年級的小學生。”“祝你生日快樂。”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豐富了學生的詞匯,學生漸漸掌握了完整句子的概念。另外,我還注意幫助學生糾正平時說話的語言毛病,對個別說的有語病的句子,及時指出錯誤,并給予糾正,使得他們平時就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3.培養學生敢說話、不怕說錯的勇氣

這里的學生很多屬于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地務工,他們就跟隨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受家庭影響,學生普通話說不標準,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因為怕回答錯。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注意盡量啟發學生回答。即使學生回答不正確,也不批評指責,以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當我問道:“小朋友們,你們長大了,想干什么?”當時學生都沉默不語,我啟發說:“你們長大了不在學校上學了干什么呢?”這時他們開始興奮起來,紛紛回答我的問題。我問一位學生:“你怎么不說話呢?”他說:“老師,我怕說錯了您批評,我不敢說。”我就鼓勵他,后來他變得愛說愛笑了。平時我經常有意鍛煉他們到講臺前,當著大家的面講故事,發表意見,對不愛說話的學生講清口頭表述能力的重要性,循循善誘,鼓起他們當眾說話的勇氣和信心。

二、在上說話課時,培養說話能力

說話課是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主要部分。所以,在上說話課時,我首先做到認真備課,把教材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相結合,進行周密的課堂設計,寫出教案。

例如:教學《該怎么辦》這節課,我根據書中的插圖,讓學生回答課文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在干什么等,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提高說話能力。我問:“小明每天給王爺爺送牛奶,王爺爺對小明說了什么?”學生回答:“王爺爺給小明一毛錢,小明不收下,就不讓小明取牛奶了。”這一下把小明難住了,此時我引導學生趕緊幫小明出出主意,想想小明該怎么辦。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許多辦法,最后確定小明應該先把王爺爺的錢收起來,明天早晨照樣給王爺爺送牛奶,以后把錢再還給王爺爺……學生想象豐富,回答生動。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與想象力,也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我還做到了訓練形式多樣化,如聽說故事、繞口令、猜謎語、看圖說話、聽童話故事等。有的學生還能把故事繪聲繪色地復述一遍。這樣,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大了,知識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閱讀課上,培養說話能力

上一篇: 段考復習計劃 下一篇: 繼續教育語文研修總結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性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五月天久久综合色午夜影院 |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人妖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