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30 06:17: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機械基礎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本文從理論依據、學案的設計、實施過程、反思四個方面探討學案教學法應用于高三《機械基礎》復習課中的可行性。
一、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發現,主動探究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教師只是意義建構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為學習者提供建構知識所需要的幫助,以使學習者的理解進一步深入。
(2)人本主義理論。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家羅杰斯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非指導性教學”理論有著豐富的內涵。其內容包括:認真編寫教材,便于學生自學;提出現實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供可選擇的各種學習條件、目標和情境;允許學生自己確定各種學習內容、計劃和目標;分組教學,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讓學生自我評價學習成果。
(3)最近發展區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原則是:如果學生要學習的內容在其現有發展區之內,就應該讓他們通過自學來解決;如果學習的內容超過了其現有的發展區,那么就需要教師幫助和引導了,或者需要學生一定時間的自我探索。
二、學案的設計
根據實施本課題前的調查問卷,我們發現學生學習機械基礎這門課程主動性不強,接受知識比較呆板,不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這些問題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不會培養出創造型人才。通過學案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能力。學案如何編寫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以下是本人對學案編寫的思路。
(1)學案設計的原則。①課時化原則。對復習內容采取分課時處理的方法,保證一個小專題學案為1~2課時。這樣,不僅有利于將本課時學習的知識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而且加強了授課的針對性、計劃性,利于更好地實現既定的課時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②問題化原則。將課本知識點轉變為具有探索性的問題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探究、釋疑、激思,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素質。③參與化原則。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是學案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從想要學習到學會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④方法化原則。強化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學案設計將“授人以魚”變為“授人以漁”,同時關注學習方法指導的基礎性與發展性。⑤層次化原則。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如認知水平的高低,學習能力的好壞等,在編寫學案時應注意將復習內容處理成富有階梯性的、層次的、符合不同學生認知規律的學案,從而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一定的收獲,每個學生從學習過程中收獲成功的喜悅,更有信心學好本課程。
(2)學案的組成部分。學案基本組成:學習目標、課前基礎知識回顧、課堂探析、知識鏈接、拓展訓練、課后練習、課后反思。①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②課前基礎知識回顧。讓同學們對本學案中要求復習的內容進行自主復習,增強學習主動性。③課堂探析。學生事先完成學案中的題目,通過做題能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對有質疑的問題做上標記。在課堂上,就題目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探討。④知識鏈接。知識鏈接部分是與課堂探析部分相關的知識點的延伸部分,也是新舊知識鏈接的部分,有助于學生做好知識的歸納總結。⑤拓展訓練。通過前面的知識的講解,進一步鞏固練習并適當拓展知識。⑥課后練習。通過課堂的講解,課后學生做適當的作業檢驗這節課的掌握情況。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作業也要有一定的梯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課后作業中,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能力的鍛煉。⑦課后反思。課后反思包括兩個方面:學生反思和教師反思。學生反思是學生對照知識點、考點的要求進行認真反思,自我檢查。比如:是否已全部掌握知識點和考點,學習之后有哪些收獲,解決了哪些存在的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反思之后,通過自己或者尋求老師幫助將問題及時解決。通過這種自我反思的方式,讓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總結,自我解決問題的好習慣。教師反思是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反思這節課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學案中哪些設計不太合理,還需改進,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實施過程
我們的學案大都包含“課前基礎知識回顧、課堂探析、知識鏈接、拓展訓練、課后練結”等環節。由于學案的編制還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在使用學案時要因材施教,不斷總結、反復修改,使學案逐步趨于完善。
(1)提前發放學案,學案中明確學習目標,指定復習范圍。學生通過自主復習完成課前基礎知識。因為本學案是用在復習課上,所以學案中課前基礎知識練習題是考察的基礎知識,高考中的題型都離不開基礎知識,在后面復習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忘本。學生自主復習過程中,可以自己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培養學生自我歸納總結的能力,為后面自學做鋪墊。
(2)課堂探析部分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體現形式。在本教學環節中,學生針對學案中設計的題目,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及時匯總,以便在精講釋疑時幫助學生解決。
(3)知識鏈接部分是與課堂探析相關的知識點的延伸部分。我們不能就本節內容講解有關的知識,前后要有一定的連貫性。因為我們現在是復習階段,練習的題目都是綜合題,它把很多知識點都融入一道題中,一幅圖出現過很多次,但每次我們可以考察不同的內容。而我們的學生做題往往正確率不高,其原因是學生對基本知識不夠熟悉,沒有總結題型的能力,沒有思考的習慣等等。這就需要教師從中指導,讓學生逐步按照老師的設計,思考所涉及的其他知識點,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思考的習慣。
(4)拓展練習的設計應與對應課時的教學內容、能力培養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相關。在設計拓展練習時,應注重多設疑,使學生在“無疑、有疑、無疑”的過程中,由未知到有知、由表入里、由淺入深地掌握知識,從而增強學習能力。學生須當堂完成拓展練習題,通過練習不僅能消化、鞏固知識,還能及時為教師提供直接的教學反饋,以便教師對練習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給予相應指正,做出正確評價。
(5)課后練習,是學生用課后的時間鞏固所學知識的過程。課后練習中有兩類題,第一類是與例題相近相仿的題型,所有學生必須完成,第二類屬于提高型的題目,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挑戰一下,滿足他們的求知欲。課后練習的布置體現了分層原則,就是對不同基礎差異的學生布置不同能力水平的作業,使作業的能力要求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互適應。
四、反思
教有法,但無定法;學有法,貴在得法。學案教學法的重點在于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主導作用。本人在教學中,對學案進行精心編制。運用學案教學法一段時間以來,得到一些體會。
(1)教師投入的精力很多,但很值得。因為在實施學案教學法之前,必須自己編寫學案。在編制前要做許多準備工作,讓學案能起到高效的作用,不需要再浪費時間花在學生已懂的問題上,重點落在普遍存在的問題上,這就切實提高了課堂效率。
(2)一個良好的氛圍十分重要。創設輕松平等的氛圍,創設利于學生思考的氛圍。創設平等、交流、合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學會與他人交流,學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學會聆聽和理解他人的想法。
(3)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學生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了部分內容,課堂上要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究和交流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能,使學生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充分探索和理解有關的內容。在實施的過程中,并沒有按照預期設定的發展,教學效果不是很好,這也是繼續研究的重點。
(4)尊重并善待不同學生。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認知方式不同,思維策略不同,認知水平差異和學習能力差異。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鼓勵并提倡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關心與幫助。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材料,指導他們閱讀,充分發展他們的潛能。
(5)學案教學的實踐,促進了教師的發展。在學案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學案教學模式使教師主動走出單純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將教師的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學生的以“學”為重心上,將教師的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研究學法”為重心上,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結合。所有這些,都促進了教師研究意識的增強和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光,陳啟勝.構建學案導學模式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J].山
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4).
[2]裴亞男.學案教學模式研究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
科學版),2007(4).
[3]孟獻華,李廣洲.教案與學案的對話[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2).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6(b)-0039-01
引言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機械類專業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它對后續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從體系上可以分為機構和傳動兩大部分。由于機構比較抽象,在課程的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再通過課程設計和實驗回歸于實踐,這一過程符合認知的一般規律。因此在課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學法。通過幾年的實踐、改進和提高,教學效果越來越好。
1 案例教學方法
1.1 什么是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又稱“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它由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最早開創[1],由哈佛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郎得爾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學的法學教育之中,并隨后擴展到醫學、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等教學中,但直到今天,在工科教學中運用甚少。
機械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抽象出來的,在機械設計教學中只有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案例講解相關內容,學生才易于理解,才能使學逐步建立起工程的觀點。
1.2 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①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強調工程實踐、,動手能力的課程。在課堂采用案例教學,可使學生從以往滿堂灌式的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這就是案例教學方法的最主要特點。②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案例教學法的特點是運用案例個別的個性來說明、展示一般性。其采用的方式是,從實際案例出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使問題更加生動形象,更易于解決。③促進師生的交流和溝通。案例教學方法的另一個特點是,老師和同學間,同學和同學間可以通過案例在課堂上面對面互相交流、互相提問、互相討論,形成自己的見解。
2 案例教學法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2.1 案例教學法成功的關鍵
①案例教學方法的效果主要取決于所選案例是否形象。由于案例來自生產、生活實際。有的案例內容學生可能聽說過或者在生活中曾經接觸到過,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也樂于接受。②案例的選擇除了必須來自生產、生活實際之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且應當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這就要求教師本身必須應該具有較豐富的生活經歷、較豐富的工程經歷,并對各種零部件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非常熟悉。否則是很難舉出典型、生動、貼近生活的案例的。因此要求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要多接觸生活多參與工程設計的項目,經常和企業聯系。這樣才能夠積累各種各樣的案例。
2.2 案例教學法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舉例
在講解緒論時,可以用單缸發動機結構分析為案例[2],通過單缸發動機構造的講述使學生感性認識,了解什么是機器,什么是機構;在講解連桿機構一章時,以機車車輛機構為例講解雙曲柄機構,以縫紉機的腳踏機構講解曲柄搖桿機構讓學生對四桿機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講解齒輪系這一章時,可以用汽車的減速器作為例子,通過減速器內部的輪系結構分析汽車的各個檔位特點,分析傳動比的分配情況;在講解螺紋聯接和螺旋傳動這一章的螺紋旋向時,可以用生活和工程實際作為案例。在家里使用過煤氣灶的同學知道煤氣管減壓閥與煤氣壇聯接處用的是左旋螺紋,更換過自行車腳踏板的同學知道腳踏板軸一端是左旋螺紋,一段是右旋螺紋。開過車床,并留心觀察、思考的同學知道車床的進刀絲桿和車床尾部頂尖都是采用的左旋螺紋,等等。
在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案例教學法,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化難為易,學生更易于接受。
2.3 案例教學法要突出重點,不可濫用
案例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應該靈活掌握,并不是所有章節,所有內容都適合案例教學方法的。對工程應用較多的重要知識點為了講清、講透,使學生徹底理解,就應盡量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對非重點內容,主要涉及到計算、強度、標準結構的還是用傳統教學方法為好,因為課堂學習有限。案例教學方法以課堂分析、討論為主,所花時間較多,因此,教師應該精心選擇重要章節、重要知識點采用案例教學方法來講解,這樣才能突出案例教學方法的優勢。
3 “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案例教學法”就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
實施案例教學法,包括以下幾個操作步驟[3]:①選編案例。這是實施機械設計基礎案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②分析案例。分析案例的關鍵是師生互動,將案例中的內容與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基礎知識聯系起來,討論其發展變化規律。③總結和評價案例。這是對前一階段案例教學的概括和提升,討論結束的時候,教師要進行總結,并讓學生寫下這個案例的討論過程,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討論的整個過程和結果,進而加深印象,同時它也使教師了解到本次案例教學的成果如何。
總之,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與學生在起點上處于同等地位,避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使他們可以大膽地放開思路,擴展視野。在相互的辯論中以理服人,通過自己的思考來互動性地運用所學習的知識與經驗,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并且,在一個方面推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案例教學法是當前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改革的一個有益的方向[4]。
參考文獻
[1] 金妙翠.案例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02(16).
如何寫出又真又好的教案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借鑒。
一、化繁為簡,更新固定化教案
當前,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是“教學內容的選定”。因為知道“教什么”永遠比“怎么教”更有價值。那我們完全可以把原有教案的一些格式進行整合和更新。把原有版塊化繁為簡,把它整合為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目標的定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這三個板塊。理由如下:
1.寫教學內容。
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一旦確定了,那么就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然而,教學內容的確定往往是一節課的靈魂所在,因為,他將決定整節課中老師要引領學生去的方向。當然,只有大方向找準了,一節課才能談得上有效與無效。可是,在現實的課堂中,我們發現許多課堂的無效并非老師教學方法存在大問題,而是教師在“教什么”上不會定位或錯誤定位。一旦老師選定的內容有效、有用,方法絕對不會出現大的失誤。正因如此,這一點更能考驗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由此可見,學會確定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應該是老師們寫教案時最要學習的功課!
2.寫教學目標。
如果把教學內容比作去目的地的方向,那么教學目標就猶如檢驗去目的地的最終效果。教學目標的設定,要認真鉆研語文課程標準、認真鉆研編者意圖、作者意圖。方向確定了,最終有沒有到達目的地,這要教學目標來檢驗。只有方向,沒有落點,同樣是空話一句。一節課上下來,最后我們要看教學效果。如果,設定的方向準確,指導學生訓練的到位,那么,我們就實實在在地做實了事情。
3.寫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個相對的概念,一本教材里面有重點章,一章里面有重點節,一節里面有重點內容,一課時里面也有重要知識點。找到了重點,就可以采取措施突出重點,將教學中的時間、精力集中到重點上來,就可以避免教學中平均用力,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隨之得到提高。那么,怎樣確定重點?依據又是什么呢?依據就是大綱或教學要求。難點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學生難于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很多時候,難點是既難講又難學的內容,當然,主要是難學,難學的內容一般也難講。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從而確定該節課的難點。所以,在寫教學重難點的時候,學生的學情也已經包含在里面了。
二、因人而異,書寫多樣化教案
說到學生,我們自然會想到“因材施教”,說到教師,我想也應該有“因材施教”一說吧!現實中,教師的教案都是一樣的本子,一樣的要求,一樣的評價標準。筆者認為,這也是弊端很多。如果讓教師們體驗到寫教案并不是一件痛苦的差事,那么,教師的積極主動性就會被激發出來。怎樣激發教師的這種主動性呢?可以從下面三方面著手:
1.新教師寫詳案。
20幾歲的新教師理論水平并不差,但缺乏教學經驗,對新課標的解讀不到位或者定錯位,因此,他們對教材的準確解讀是首要的問題。寫詳案有助于新教師對整個教材解讀有一個清晰明了的呈現,有助于自己對整個課堂環節有一個熟悉記憶的空間,有助于自己積累豐富有用的教學經驗。正因如此,我們新教師備課時更應該先進行獨立的寫詳案磨練。
2.青年教師寫簡案。
30歲以上的教師,可以寫寫簡案。經過十幾年的執教,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擁有了一定的的教學經驗,已經形成了自己比較獨特的教學風格。他們對教材的解讀、對課堂的把握、對學生的了解有了比較熟悉的認識。這時候,如果還讓他們停留在原有的教案模式里,無非是消磨時間。所以應該更新教案的方法。寫寫簡案,減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頭緒,留下更多的時間、空間去琢磨教學,為教學推陳出新,這也是一種人文性的關懷。
3.中老年教師寫個性化教案。
一、焦化廠設備安全作業的流程
1.1 前期準備工作
根據設備內作業操作要求,焦化廠應成立指揮部,指定專人負責。制定作業方案和有效的應急事故救援預案,對職工要嚴格做好作業前的安全教育工作,逐項進行安全檢查。
1.2 設備內作業的程序和步驟
(1)嚴格履行審批手續。設備內作業必須辦理《設備內安全作業證》,在設備內高處作業的應辦理《高處安全作業證》,在設備內進行動火作業的還應辦理《動火安全許可證》。
(2)停機操作。首先緩隉卸壓,使系統保持微正壓;然后切斷熱源,強制通風或自然冷卻;最后嚴格按規定地點和方法安全排放殘留物。
(3)停機后的安全處理工作。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方式進行管道安全隔絕,有效切斷電源,加掛警示牌。
(4)空氣流通。要采取適當的通風措施,保持設備內的空氣流通良好。
(5)定時監測。在進入設備前30min內必須取樣分析,將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含氧量控制在安全指標范圍內,經分析處理合格后,方可進入設備內作業。
(6)個人防護。進入設備內作業的人員,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對設備內的介質了解清楚,針對不同介質穿戴不同勞動防護用品,在酸堿等腐蝕性環境中,應穿戴好防腐蝕護具。
(7)封閉前檢查。作業完工后,工作人員、監護人員與使用部門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員、工具、雜物后,方可封閉設備。
(8)設備內作業完工后的處理。作業完工后,應認真檢查核對,待確認無誤后,再對設備等進行試壓、試漏,調校安全閥、儀表和連鎖裝置等。對調試過關的設備,進行單體和聯動試機,驗收交接。
二、焦化廠設備作業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焦化廠設備內作業是指在焦化廠各類塔、球、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陰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閉場所內進行的作業。焦化廠設備內作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設備與設備之間、設備內外之間相互隔斷,導致作業空間通風不暢,照明不良;
(2)活動空間較小,工作場地狹窄,導致作業人員出入困難,相互之間聯系不便,作業時不利于監護;
(3)在有限的作業空間內,一般溫度較高,導致作業人員體能消耗過大,易疲勞、出汗、發生觸電事故;
(4)有些塔、釜、槽、罐、爐膛、容器內留有酸、堿、毒、塵、煙等介質,這些物質具有一定的危險陛,稍有疏忽就會發生火災、爆炸和中毒事故,而且一旦發生事故,難以施救。
三、焦化廠設備的安全管理對策
1、管線設置安全對策
(1)對于全廠性使用或聯結面較大的工藝管線,宜集中布置形成管線帶,并采用地上架設方式。
(2)污水總排出管應設水封井。全廠性下水道的干管、支干管,在各區之間,應采用水封井隔開;水封井之間管道的長度不應超過300m。
(3)對于通過腐蝕性介質的管道,應當敷設在管線帶的下部。
(4)穿過防火堤的管道,其管溝必須填平。禁止與油庫無關的管道穿過其防火堤。
(5)對于甲、乙、丙類液體或有毒液體管道,禁止采用填料補償裝置。
(6)禁止借用管道上的調節配件代替隔斷閥門,禁止以關閥門的方式來代替堵盲板。
(7)盲板和其墊圈的手柄應當有明顯的區別。
(8)對于引入煤氣管道上的蒸汽吹掃管,每當使用后,必須嚴格與煤氣管道隔絕。
(9)對于可燃氣體或甲、乙、丙類液體管線,不得穿過儀表室、變電所、配電室、休息室,不宜穿過與該管線無關的貯槽區或生產廠房。
(10)供油泵在停電、停汽或其他情況下可能發生倒流時,應在其出口管道上安裝逆止閥。
(11)各類管線的涂刷顏色應遵守GB7231—87中的規定。
2、電氣裝置安全對策
(1)設備的電氣控制箱和配電盤前后的地板,應鋪設絕緣板材,如絕緣橡膠板或塑料板。
(2)車輛上電磁站的人行道凈寬,一般不得小于0.8m。當導體布置于人行道上部且離地面高度小于2.2m時,其下部應有隔板,隔板離地應不小于1.9m。
(3)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電纜、電線的金屬護管,應當裝設接零或接地保護以及漏電保護器。
(4)爆炸危險場所電氣設備和線路的設計、安裝、施工、運行、維修和安全管理,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試行)》及有關規程與規范的規定。
(5)變電所和配電所不應設在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場所,但供上述場所專用的10kV及以下的變、配電室,采用防火墻隔開時,則可一面貼鄰建造。已設在爆炸危險場所的10kV及以下的變、配電室,也應當采用防火墻來隔開。
(6)精苯車間應當使用銅質導線和電纜。所有導線和電纜,在五年內應至少做一次絕緣試驗。每逢大修時,必須將其全部更新。
(7)甲、乙類液體貯槽區,應采取從非爆炸危險區高處投光照明的方式,甲類液體貯槽區需要局部照明時,應采用防爆燈。
3、消防設施安全對策
(1)大中型焦化廠應當設置消防站,消防站應設在便于車輛迅速出動的位置。下列場所應當設置消防滅火系統:
①對于粗苯、精苯貯槽區,應當設置固定式或半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槽區周圍應有消防給水系統。
②對于粗苯和精苯的洗滌室、蒸餾室、原料泵房、精萘、工業萘、萘酐及焦油油泵房,精萘和工業萘的轉鼓結晶機室、吡啶貯槽室、裝桶間,均應設置固定式或半固定式蒸汽滅火系統。
③ 管式爐爐膛及回彎頭箱,萘酐生產中的汽化器、氧化器、薄壁冷卻器,應設固定式蒸汽滅火系統。
④二甲酚、蒽、瀝青、酚油等閃點大于120℃的可燃液體貯槽或其他設備和管道易泄漏著火地點,應設半固定式蒸汽滅火系統。
(2)用于滅火蒸汽管線蒸汽源的壓力,不應小于6×105Pa,其操縱閥門或接頭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安全地點。
(3)對于各廠房、建筑物、庫房等,應當備有小型滅火機,其數量應符合規定,滅火機應當設置在便于取用的地點。
(4)對于甲、乙、丙類液體貯槽區的消火栓,應當設置在防火堤外,距槽壁15m范圍內的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槽可使用的數量內。
4、檢修動火安全對策
正壓動火法是使用比較普遍的一種動火方法。正壓動火是指在正常生產條件下,在其內部壓力大于大氣壓力并處于不斷流動狀態的可燃氣體密閉管道、設備外壁上補焊動火。
正壓動火法的安全對策如下:①應當保持管道設備內可燃氣體處于壓力穩定的流動狀態,如果壓力較大,在生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將壓力降低。②從需要動火焊補的管道、設備內的可燃氣體取樣進行含氧量分析,其含氧量必須低于其可燃氣體著火、爆炸的極限含氧量以下。③如果是有條件和生產允許情況下,可在動火處的上側加入適量蒸汽,以稀釋可燃氣體的含氧量。④將補焊用的鋼板塊在泄漏處以打卡子的方法事先堅固好,使可燃氣體外漏量盡量減少,一方面可避免補焊中在焊接處著火量較大而燒傷焊工,另一方面也便于補焊得更嚴密更堅實。
結束語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要想成功地組織好每一堂課,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課程結構進行精心設計,形成文字性課時計劃,亦即教案。教案是教師以課時為單位編制的教學具體方案。教師在課前編寫教案對課堂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有案可循,則教師講起課來胸有成竹,從容不迫,脈絡清晰,重點突出,使緊張的課堂時間變得相對充裕。
下面我就來談談編寫教案中幾個具體問題的處理。
一、編寫教案中的前期準備工作要充分
教師在下筆編寫每一堂課時計劃前,一般應包括以下幾項準備工作:
1.根據教學大綱、學期教學計劃、單元(章)教學計劃中的要求,教師對正待編寫教案的那節課的內容在全章中的地位、與前后課時的內容聯系以及具體的教學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
2.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精讀所屬單元(章),對將編教案的內容更要逐字逐句地透徹理解,思考題、練習題要逐題先做,題題通曉,切忌淺嘗輒止,滿足于一知半解。
3.要閱讀一定數量的其他有關教材和參與書籍,翻閱有關資料,以開闊教師自身的知識視野,拓展和誘發編寫教案時的創新思路。
在做好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教師應確切地整理出該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既要深思熟慮,又要大膽創新
教科書雖然是為保證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而編寫的,但它畢竟體現著編者的意志,采用著慣用的文體,有著較詳的文字敘述。而且,教科書從組織編寫、出版、發行、反復重印到修訂再版有著較長的周期,這就常常使它的某些內容滯后于科技進步的步伐。因此,教材不能代替教案,教案也不能照抄教科書。教案的編寫過程應該是對教材的再加工和再創造的過程。在這一特種的加工創造過程中應處理好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的結構層次,應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科書中的內容框架往往并不完全適合于講授時的層次格調,因此教師在吃透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有權不受教科書之限,重新設計內容框架。比如,該節課究竟分幾個大的方面講授,在大標題下又細分幾個層次,教科書中的某個較長自然段應分幾點闡明,要補充哪些示例等等。
2.教材內容可增可刪,一般來說,過時了的、不實用的內容可刪去不講,更新了的知識、實用的知識則應選用和增添。
3.各層次的標題應簡明扼要,切忌太長和太口語化。
4.教案的文字應力求簡練必須明確,教案不是講稿。那種可以用來一字不漏地照本宣科(或“照案宣科”)灌滿全堂的文稿決非教案。當然,教案也是可詳可簡的。一般來說,新教師編詳案為宜,老教師可編簡案。但即使是詳案也要提倡文句簡、段落短,要力免冗長的自然段出現在教案中。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及處理要慎之又慎
課時計劃中的教學重點是該次課要完成的教學中心任務。教學重點應根據教學目的提出。一般來說,教學目的中除了“一般了解”“初步學會”等要求較低的內容外,其他應予保證的實質性內容應列為教學的重點。那些理論性較強、概念抽象、選修課準備不充分,對實踐性和專業性有較高要求的問題,則應列為教學難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常常是一致的,但也有些重點并不一定是難點,有些難點則未必是重點。
一、案例教學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的重要性
《機械基礎》是一門培養學生具有一定機械設計能力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實踐性比較強,課程內容與工程實踐過程緊密相連,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可使學生對從事機械設計有一定的基礎,對工程實踐過程有初步的認識,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及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奠定基礎。
本課程教學內容方面應著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應著重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設計思想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對該課程內容的學習和理解,有利于激發學生探討工程實踐的濃厚興趣和求知欲望,對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機械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谝陨险J識,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需要恰當地運用案例教學法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案例教學法在國外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能較好培養學生能力和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方法。我國雖然對案例教學法接受和實施時間不長,但已經在大學尤其是高職教學中已引起了普遍重視。
二、案例的切入點--機械嫁接裝置
嫁接的作用是克服作物的連茬病害和低溫障礙,提高嫁接苗抗逆性、吸肥、吸水能力。機械嫁接技術,是近年在國際上出現的一種集機械、自動控制與園藝技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它可大幅度提高嫁接速度,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的一個重要趨勢。
《機械基礎》課程內容包括了:材料、材料力學、常用機構設計、聯接、軸系零部件、機械裝置的與密封、彈簧等內容。
在這兩者之間知識點存在著交叉點,從而使得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在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到實際應用中,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三、案例如何與課程銜接
《蔬菜自動化嫁接機械自動化裝置的研究》是2011年申請的教育廳課題,所研究的自動化裝置能準確實現接穗與砧木夾持、接穗切削、砧木生長點切除、砧木打孔、砧木斷根、接穗與砧木對接等動作,能精確地完成自動嫁接任務。
項目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接穗和砧木的定位夾持機構設計:對接穗和砧木進行定位夾持,研究夾持的機構的實現,保證準確夾緊且不傷苗;接穗的切削機構設計:對接穗進行斜向切削,研究切削機構的實現;砧木去生長點機構設計:對砧木去生長點進行機構運動分析,研究砧木生長點去除機構的實現,保證生長點能切除干凈;砧木打孔機構設計:對砧木去生長點后進行打孔,研究打孔機構的實現,并設計導向機構,實現精確打孔;砧木與接穗對接機構設計:實現穗木和砧木的精確與可靠對接。
該嫁接裝置能完成西瓜的嫁接工作,即完成接穗和砧木的夾持、切削、生長點切除、接穗和砧木對接等功能,并保持動作協調、不傷苗,能滿足生產的需要。
在項目中,涉及到了各種機構的設計,包括如何夾持砧木苗和穗木苗的夾持機構,且如何防止苗被夾壞;如何去除生長點的機構,如何順利實現砧木和穗木嫁接的機構;如何實現砧木苗打孔的機構。還涉及到了各種機械零件的選型和強度計算問題;砧木苗和穗木苗的輸送問題;電機的傳動問題等等。
從這個教學案例給學生提供生動豐富的內容,通過對這些具體的、豐富的課堂教學案例的體驗,可以較好的處理好學生在學習教育教學原則和方法中,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沒有感性認識,生搬硬套教育教學原則的現象,使學生教學技能的課堂變得生動、豐富并拉近訓練課堂和實際教學的距離。
四、結論
學校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較好方法之一就是根據課程性質采用案例教學。選擇合適的、實時的案例為切入點,對案例進行解剖和分解,抓住問題的關鍵點,結合教材知識點,設置一個或多個具體的切入點,采用滲透方法論原則,使理論聯系實際并拓寬知識領域、因材施教。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實際動手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以培養學生較好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在《機械基礎》中,“蔬菜自動化嫁接機的研究”案例的選擇具有時效性、實踐性和啟示性,提高了課堂教學中的實時性,從而較好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教果。
參考文獻
[1] 孫群, 內外蔬菜自動化嫁接技術研究現狀, 農業機械, 2004(1).
[2] LOU Jian-zhong , ZHONG Yun-long, LI Jian-ping. Study on New Clamping Mechanism of Stock for Vegetable Grafting[C]. 2011, (5), Forestry &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683-686.
[3]武建國.關于案例教學法的幾個問題[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4.04 .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7-0165-02
《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是高等學校工科專業的一門主干技術基礎課,介于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機械制造相關知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提供基礎。該課程涉及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毛坯成型和機械制造工藝等內容,內容繁多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稒C械制造基礎》課程對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工程技術人材具有其他課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傳統教學方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實踐性很強且內容繁多,對缺乏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無形之中給課程的教學帶來了困難。目前,在傳統的《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中,大多存在著種種問題,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薄基礎學習,難以激發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在進入《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學習階段之前,接觸到的專業相關課程及實踐環節僅有《工程圖學》課程和金工實習,因此,學生幾乎是在對“機械制造”的概念十分茫然的狀態下直接進入課堂理論教學階段的。被硬性地灌輸抽象、晦澀的專業知識,所接觸的理論缺乏實際的、形象的實例的支撐,使得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存在障礙,久而久之,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逐漸減退甚至排斥。
2.教學內容繁雜抽象,“學”、“用”結合困難。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涉及內容覆蓋了工程材料、毛坯成型和機械加工工藝、檢測技術等多個方面,可以說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知識系統繁雜、系統協調困難。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大多是上述知識的簡單堆砌,對各類知識的傳遞和講述大多繁復、枯燥,內容抽象,缺乏規律性知識的總結和提煉,無法引導學生建立自身的理解和記憶體系。從而造成即使經過理論教學、實習實驗的一系列訓練,學生也往往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感到茫然,“知道它是什么,不知道它該怎么用”成為課程學習中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難以激發學生主動性。
3.重“教”輕“學”,難以激發學生主動性。目前《機械制造基礎》的課堂教學大多停留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階段,教學模式陳舊,教學過程中缺乏必要的互動和討論,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說“這是什么”,卻不能主動地去探究“這是為什么”、“這可以用來做什么”。對于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的疑惑,教師難以及時發現并給予解答,使得問題積累,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
4.教學效果評價重“結果”、輕“過程”,難以保證評價的全面性。目前《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將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現在作業、考勤、考試等環節的硬性比例計算值上,很大程度上無法顧及這些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實際運用能力的高低,對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長此以往,往往造成學生片面追求成績、忽略學習過程的問題。
上述種種問題,歸根結底,造成的后果就是學生上課聽不懂、下課學不懂,最終失去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
根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長的規律,以“專題案例”為基礎,對《機械制造基礎》課程進行整合。選取有代表性的專題案例,通過合理的設計將課程各獨立知識模塊進行有機的整合,建立以“專題案例”為載體的相對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將分散、獨立的知識點以“知識鏈”的形式溶入整個教學過程的同時,以“選題”的形式為學生設計并下發“學生選題”,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的基礎上以“選題組”為單位,通過協作、調研完成“學生選題報告”,并安排“學生選題匯報課”,讓學生對自身選題成果進行展示。從而構建以“專題案例”為基礎展開的綜合化、系統化課程模式,優化《機械制造基礎》課程課堂教學效果。
1.課程內容“專題化”系統的建立。根據《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各部分內容特點,對知識內容進行合理的重組,將課程教學內容劃分為10個專題,并將其按照實際工作過程進行安排、組織,建立起系統、科學的“專題化”知識系統。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2.教師“專題案例”及學生“選題”的設計。教師“專題案例”是課程課堂教學展開的基礎和核心,其設計的合理性、系統性、科學性、完整性直接決定教學開展的流暢性和教學效果。教師“專題案例”的設計,應圍繞著如何應用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來進行,從生產實際中選取。學生“專題報告選題”的設計,應以教師“專題案例”為基礎,對相關、相似專題進行設計。在“選題”中,應設置相應的引導性提示,以便于學生把握研究開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同時,“選題”的設計應注重層次性、差異性,不同“選題”應保證不同的側重點,以滿足對不同選題小組考察的平等性需求。
3.基于“專題案例”的“擬實”學習的展開。教學的展開應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認知規律,通過教師講授基本儲備知識、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等過程來實現教學目的,改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將這一過程與實際工作過程進行全面的融合,建立起“模擬工作現實”的“教”―“學”互動過程,對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將各知識點融會貫通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實施方案與方法
1.教學過程設計。調整《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計劃中的安排,將部分必要的基礎預備知識的教學完成后,以工程實踐為來源選取的針對性的專題案例,對工程材料及熱處理、毛坯成型和機械加工工藝等部分內容進行延展式設計,對解決專題案例所需的知識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按照實際工作過程展開教學過程。
具體展開過程如以下框圖所示:
2.教學過程展開。改革傳統作業模式,由學生主導、教師引導,完成選題報告。由學生分組選擇選題,通過查閱資料、調研、實地考察、與教師或企業專家討論等方式,獲取所需信息,并能夠初步判斷信息的正確性、方案的合理性,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工程知識,增加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能力。以“專題:典型機械零件的熱處理”中的“選題:連桿”為例,設計選題內容及結構。選題應包括“選題引入選題目標選題實施選題總結”等內容,并以此作為學生完成選題報告的指導性資料,引導學生完成選題報告研究工作。
通過上述《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專題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課程組經過兩年的積累和不斷的完善,在《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形成了較為科學、系統、成熟的教學方法,并在較大程度上改善了理論抽象及實踐困難的問題,有效地建立并強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得到了師生的一致肯定。“專題案例”教學法在機械類各專業的實際教學中,也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必將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意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杰.案例教學法在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2,34(11).
中圖分類號:U673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在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生產企業使用到的機械設備越來越繁多,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這就給機械設備的安裝帶來更大的困難,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與此同時,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技術也隨之在不斷的革新和發展,只有高質量的安裝技術水才能高標準的完成機械設備的安裝,才能發揮機械設備的功能,才能滿足生產使用的要求。因而如何有效控制機械設備安裝工程質量通病成為機械設備安裝工程的施工重點內容之一。設備基礎施工質量的好壞、地腳螺栓和墊鐵安裝設置的正確性對設備安裝、順利運轉及使用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機械設備安裝的工程特點
1、機械設備安裝工藝過程復雜,從生產廠運到施工現場,經過一定的安裝工藝,將設備及其附屬零部件安裝固定在設計指定位置上,經過調試和試運轉,達到投入生產使用的條件;
2、機械設備安裝精度和質量要求較高,它直接決定設備的能否按使用要求投入生產,能否發揮設備技術性能和使用壽命,能否保證提高設備所生產的產品數量和質量;
3、機械設備形式多種多樣,不同的設備有各自的安裝要求和方法,要求施工技術人員技術要不斷改進安裝工藝,采用新技術、新機具提高機械設備安裝水平。
機械設備安裝是處在建筑施工和生產使用間的一個重要施工階段,也是設備從制造廠出廠到建設單位投產使用的一個主要中間環節。由于機械設備結構復雜,門類跨度大,安裝工藝要求多,安裝程序復雜。但它們的基本安裝工藝都是相同的。對于機械設備的安裝來講,主要分為四個階段:機械設備的安裝準備階段、機械設備的安裝階段、機械設備的試運轉階段、機械設備的安裝驗收階段。為了更好地把握機械設備的安裝質量控制要點,本文針對安裝階段中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和墊鐵安裝質量通病產生原因、危害性及控制要點進行了分析。
三、機械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和墊鐵施工質量通病原因分析、危害性及解決對策
設備基礎除了承受設備本身重量和運轉時所產生的震動力外,還要吸收和隔離運轉時產生的振動,并防止共振現象的發生,因而設備基礎質量的好壞,對設備的運轉、使用及安裝的順利進行都有很大的影響。為此,在設備安裝以前施工人員應對基礎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好及時處理。
1、設備基礎標高過高或過低
(1)原因分析
設計施工圖與設備尺寸不一致,施工時混凝土基礎尺寸誤差過大,施工作業不細心(模板尺寸有誤)等。
(2)危害性
當混凝土基礎過高時,要鏟掉很多,這就造成很多材料和人力的浪費;如基礎過低時,要加高基礎,在加高基礎的同時,如對原基礎表面處理不好,就會影響設備基礎的整體性,因而不能保證機械設備安裝質量。另一方面,用鋼材加高,將浪費大量鋼材。
(3)解決對策
基礎施工前,要仔細核對設計圖上標注的尺寸與機械設備外形尺寸是否吻合,發現問題要及時加以解決,要嚴格按照設計標高尺寸施工,誤差不能超過規定的標準。
2、設備基礎中心線偏移
(1)原因分析
在基礎放線時,把基準坐標找錯;放線或施工中尺寸誤差過大。
(2)危害性
基礎中心線偏移導致機械設備中心偏移,因而改變了地腳螺栓的位置,使部分螺栓緊貼靠在預留孔洞上,影響預留孔二次灌漿,不能保證地腳螺栓安裝質量。
(3)解決對策
在基礎放線時要嚴格按施工圖平面位置施工;對基準坐標要反復核查,發現誤差立即糾正。對基礎中心偏移較小的,在不影響基礎質量的前提下,可采取適當擴大預留孔的方法加以解決。
3、基礎地腳螺栓預留孔過大或孔內木盒清理不干凈
(1)原因分析
施工中不仔細核對尺寸,預留孔偏差過大;基礎灌漿時,預留孔木盒偏移。預留孔木盒清理不徹底是由于拆木盒時間過晚或采取的措施不當。
(2)危害性
基礎預留孔過大會影響整個設備基礎的質量,也給安放墊鐵帶來不便,木盒清理不徹底,將會影響預留孔二次灌漿的質量,也保證不了地腳螺栓有足夠的拉力。
(3)解決對策
施工中要仔細核實尺寸。在基礎灌漿時,對木盒固定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移動。抽出木盒時,應在基礎混凝土凝固前進行,以保證清理木盒徹底和二次灌漿的質量。
4、二次灌漿不鑿毛即行灌漿
(1)原因分析
忽視基礎施工質量,不按規范的施工程序和質量要求操作。
(2)危害性
灌漿部位的基礎表面應在機械設備安裝前,鏟成麻面,目的是為了二次灌漿時,新、舊混凝土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以保持基礎的整體性。如不鏟麻面,兩者結合不好,會使設備產生振動,影響安裝質量和使用功能。
(3)解決對策
設備上位前,先將基礎清理干凈,被油玷污的混凝土應鏟除,并在灌漿部位的基礎表面鏟成麻面。同時,在急促轉角出,還應鏟成缺口,使二次灌漿層更加牢固。一般鏟麻面的方法是:利用尖鏟在光滑的基礎表面鑿出一個個麻坑(直徑約為30-50mm)麻坑的間距可根據基礎大小決定?;A較小時,二次灌漿層起重要作用的,間距可小時,一般為55-100mm;基礎較大時,取150mm。鏟麻面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四、地腳螺栓和墊鐵
1、地腳螺栓螺紋外露長度不一致
(1)原因分析
地腳螺栓長度尺寸不標準;基礎螺栓預留孔深度不符合要求;地腳螺栓在預留孔內安裝高度不正確。
(2)危害性
地腳螺栓螺紋外露過長既不美觀,而且螺紋易損傷,螺母就不容易倒扣;如果螺紋外露過短,受力達不到要求,影響機械設備的穩定性。
(3)解決對策
安裝前要檢查設備地腳螺栓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有問題應及時更換。地腳螺栓在預留孔內的置放高度要事宜,螺栓頭不要貼靠孔的底面,上部螺紋和伸出設備螺栓孔的長度須符合規范要求,一般地腳螺栓上緊螺母后螺紋外露長度為螺紋直徑1/3或2/3.對于死地腳螺栓(同基礎混凝土一起澆灌的螺栓)螺紋外露過長的處理方法,可鋸掉一部分長度,再套螺紋;如過短時(偏差較?。蓪⒙菟ㄓ醚跻胰惭婵炯t后稍稍拉長(拉長部分為2-3塊鋼板)沿螺桿周邊加固;如偏差過大,用拉長辦法解決不了時,可將地腳螺栓周圍的混凝土挖到一定深度,將地腳螺栓割斷,另外焊上一個新加固的螺桿,并用鋼板、圓鋼加固,長度應為螺栓直徑的4-5倍。
2、地腳螺栓受損及沾上污垢
(1)原因分析
由于施工配合不當,機械設備上位過早且未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2)危害性
螺紋受損則不易上緊螺母;螺紋受到水泥、白灰污染,時間過長,硬化后不易除掉,影響螺母的松緊和擰緊,并對地腳螺栓產生腐蝕作用.
(3)解決對策
加強安裝與土建的施工配合,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機械設備就位二次灌漿時,地腳螺栓上部螺紋段可用厚紙包緊,避免損壞螺紋或沾上灰漿。
3、地腳螺栓螺母未上緊
(1)原因分析
施工作業馬虎,手工操作螺母擰緊力掌握不夠。
(2)危害性
地腳螺栓擰緊力不夠,機械設備將產生振動和失穩現象,輕者影響設備安裝精度,嚴重時不能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和使用。
(3)解決對策
擰緊地腳螺栓時,應認真進行操作,當采用扭力扳手時,應按地腳螺栓的直徑大小施加相應的扭力矩。
4、地腳螺栓傾斜
(1)原因分析
在二次灌漿時,地腳螺栓未放正并固定好,搗固混凝土時碰歪。
(2)危害性
螺母底面不能和設備底座表面全部貼靠緊密,因而受力不均.
(3)解決對策
安裝地腳螺栓時應保證螺栓垂直,必要時要加以固定,澆灌混凝土時要防止碰歪地腳螺栓,混凝土養護期間要隨時進行檢查,,對一般設備地腳螺栓傾斜不嚴重時,可采用斜墊圈補償調整。
5、緊固地腳螺栓程序不當
(1)原因分析
施工作業不認真,未嚴格按正確的擰緊螺母的順序進行操作。
(2)危害性
由于不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機械設備或部件受力不均,因而產生內應力,既影響設備應有的精度,也縮短使用壽命。
(3)解決對策
應使用標準長度的扳手擰緊螺母進行擰緊。
五、墊鐵
1、墊鐵安放位置不對
(1)原因分析
對設備承墊墊鐵的基本知識理解不清,未嚴格按合理的要求進行擺放,施工作業馬虎。
(2)危害性
墊鐵不能充分發揮承受合理負載和保持設備穩定的作業。墊鐵如承墊過多,浪費大量鋼材;承墊過少,使墊鐵局部承受荷載過大,或傳遞荷載不均勻,破壞基礎和機械設備運轉的穩定性。
(3)解決對策
設備墊鐵安裝前要計算所需面積和數量,以及墊鐵的合理分布,一般中、小型設備計算所得面積少于實際面積,故很少計算。重型設備墊鐵面積要詳細計算。
2、墊鐵安放過高
(1)原因分析
由于混凝土基礎施工標高過低,為調整設備工作面高度,使用的薄墊鐵過多;墊鐵間不點焊是施工不嚴格未按規范規定執行,施工操作不認真。
(2)危害性
設備墊鐵塊數過多、過高時,使設備出現失穩狀態,同時,又浪費鋼材,加大工程成本。設備墊鐵之間不進行點焊,設備運轉過程中由于振動,容易使墊鐵產生滑移,因而不能保證機械設備的安裝質量。.
(3)解決對策
設備墊鐵的塊數,應按照《機械設備安裝工程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中的要求進行擺放,墊鐵組一般不應超過5塊,并應少用薄墊鐵。放置平墊鐵時,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中間,墊鐵安放平穩且接觸良好后(可用0.25KG小錘逐組輕擊聽聲檢查),要用電焊點牢,以防止滑移(鑄鐵墊鐵可不點焊)。
3、墊鐵露出設備底座長短不一
(1)原因分析
使用的墊鐵尺寸不標準,長的過長,短的過短;放墊鐵時粗心大意,馬虎不認真;不嚴格按規定進行操作。
(2)危害性
墊鐵露出底座過長,形成受力不均,同時浪費材料,又不美觀。墊鐵露出底座過短時,不便于調整設備。
(3)解決對策
安放墊鐵時,應按規定尺寸露出底座,一般平墊鐵露出設備底座為10-30mm,斜墊鐵露出底座為10-50mm。
六、結束語
在機械設備安裝過程中,針對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和墊鐵質量通病,通過加強施工人員責任心,提高施工技術水平,采用以上一系列的技術措施和方法,才能減少或杜絕質量問題,提高設備的安裝精度和施工進度,為產品質量和建設工程盡早投產堅定基礎。
參考文獻:
英語議論文寫作能夠全面檢測活動主體的綜合語言素養和邏輯思維水平,在英語教學、測試、研究和應用等各個領域都深受歡迎,并且呈現出“兩個下移”的趨勢,即從高等教育向基礎教育的下移和從高級英語向基礎英語的下移。這一趨勢在2014年的英語高考寫作命題中達到了量的攀升和質的飛躍,廣東、江蘇、山東、福建、湖北、重慶等省市直接以議論文的形式命題,上海、浙江、江西等省份以提綱和半開放式的方式命題,考查學生的理由論述能力。此后的2015-2016年,這一趨勢得以鞏固和強化。綜觀近五年全國英語高考書面表達真題,英語議論文寫作題型的總體命題趨勢是:區域不斷拓展、比重逐步增加、形式趨于多樣。主要表現為:話題貼近生活,體現時代特征;重視交際功能,兼顧情商考查;材料類別增加,回歸語言本質;加大開放程度,鼓勵創新思維。對此,筆者將基礎英語議論文寫作教學的核心方案歸結為“二四四二”四個層面,即兩類測試題型、四項評價標準、四種寫作方法和兩大支撐要件。“兩類題型”是它區別于書信應用作文和圖表描述作文時,所獨有的外部結構特征;“四項標準”在衡量和評價文章質量方面,是其內在的語義標簽和外在句法標記;“四種寫法”將英語議論文寫作的實踐過程定量化和定性化,從而保證行文的系統性和規范性;“兩大要件”是支撐和拓展四種寫作方法的兩個共性構件,即四種方法分別對應的經典框架和模板句型。“二四四二”四位一體聯動教學法是突破基礎英語議論文寫作難關、夯實英語必備基礎、拓展英語思維水平,進而有效提升英語語言素養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整體方案。
一、兩類題型
“兩類題型”是英語議論文寫作區別于書信應用作文和圖表描述作文的獨有外部結構特征。透過近年英語高考書面表達的種種形式外衣,我們可以將基礎英語議論文寫作題型分為兩大類別:一是辯論型題目,二是解釋型題目。
1.辯論型題目
該題型主要包括三種形式:(1)單一觀點論述型,即給出一種觀點,請你談及個人的理解并闡釋原因。如:Small things make a big difference. The small things we do can make us a responsible member of the society.(2014湖北卷);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2014福建卷)。Questioning is a bridge to learning. When you begin to doubt something and search for an answer, you will learn.(2015湖北卷)。(2)α⒐鄣閭致坌停即給出兩種對立的觀點,請你討論這兩種觀點并標明自己的立場及理由。如:Should Chinese dictionary include English words?(2014江蘇卷);又如活動方式選擇:面向全球的圖書分享網站有兩種參與方式可供選擇,一是自由分享(wild release),二是定向分享(controlled release)。請用英文寫信申請參加,主要內容是選擇一種分享方式并簡述作出該選擇的理由(2015重慶卷)。(3)優缺利弊透視型,即給出某種現象或事物,請你探討其自身的優缺利弊。如:2014年重慶卷以“My friend falls, I laugh; my phone falls, I cry.”這一組詼諧語為引子,要求學生圍繞“朋友與手機誰輕誰重”展開討論,實則讓學生反思和探討手機在當代社會的利與弊。
2.解釋型題目
該題型主要表現為一種形式,即熱點分析與建議:文中給出一個熱點現象或熱門話題,請你談談原因及解決方案。如:(1)網絡發帖現象。最近美國留學生Sharon在網上發貼希望有人能幫助她提高普通話(Mandarin)水平,她可以教英語作為回報。請根據提示用英語給她寫一封電子郵件,主要內容是說明你能勝任輔導的理由并給出講好普通話的兩點建議(2015四川卷);(2)家庭教育調查。假定你最近參與一個名為“關于父母是否對孩子感到驕傲”的研究性學習調查,請依據圖表信息簡要描述數據并分析其原因(2016上海卷)。
二、四項標準
綜合歷年評分標準,英語議論文寫作質量評價指標可基于宏觀的篇幅結構和微觀的語法詞匯視角概括為“四度”。這四項標準是衡量和評價文章質量的內在語義標簽和外在句法標記。
1.任務執行程度
測試過程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執行任務的過程及情況,即是否跑題、偏題或漏題是質量評價的首要落點。英語寫作任務執行程度主要指標包括三個方面:觀點是否鮮明透徹,內容是否緊貼主題,結構是否邏輯嚴密。
2.句段連貫程度
句子之間要邏輯銜接,段落之間要氣韻連貫。句子間的邏輯關系需要借助以下主要的關系連詞及其組成的經典句型來完成:(1)引出觀點的連詞有in my opinion, from my perspective, as for me, as far as I’m concerned等;(2)舉例說明的連詞有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hat is to say, namely等;(3)表示時間的連詞有while, whenever, once, since, not…until, as soon as, no sooner…than, hardly…when等;(4)表原因的連詞有because, since, as, now that等;(5)表結果的連詞:so/such…that等;(6)引出目的的連詞有in order that, so as…to等;(7)表條件的連詞有unless, in condition that, as long as, if only等;(8)表讓步的連詞有even if/though, no matter what/how/who等;(9)表比較的連詞有as…as, compared with等。段落之間的“起、承、轉、合”連貫度可通過表順序的連接詞來實現,如(1)表開始的有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in the beginning, for one thing等;(2)表承接的有besides, in addition, apart from, moreover, what’s more, meanwhile等;(3)表轉折的有however, whereas, while, in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等;(4)表結論的有to sum up, all in all, in conclusion, in brief等。
3.詞匯豐富程度
詞匯的豐富性不僅指文章用詞的數量,而且強調用詞的精度與難度,以及靈活性與多樣性。如:(1)名詞表述influence=impact, pollution=contamination, things=stuff, young people=youngsters, duty=responsibility, ability=capacity等;(2)動詞表述improve=enhance=promote, develop=cultivate=nurture, set up=build up=establish, meet=encounter, reduce=decrease=lessen, encourage=motivate=
stimulate, think=hold=argue=claim, complete=fulfill=
achieve=accomplish等;(3)形容詞表述clear=obvious=apparent=evident, important=decisive=crucial=significant, rich=wealth=well-off, great=wonderful=marvelous=amazing=terrific=fascinating等;(4)副詞表述in fact=actually=essentially, very much=enormously=tremendously, so= so=hence=consequently, now=at present=currently等。
4.語法準確程度
語法的準確性體現在英語詞法和句法的方方面面,重點是詞法中的動詞和構詞法,以及句式結構中的復合句和語法修辭中的強調與倒裝、省略與替代。限于篇幅,筆者已另文論述。
三、四種寫法
“四種方法”將英語議論文寫作兩類題型的實踐過程定量化和定性化,從而保證行文的系統性和規范性。對于辯論型題目主要有三種寫法,即一氣呵成法、一波三折法和正反博弈法。對解釋型題目主要是一種寫法,即問題解析法。
1.一氣呵成法
此法一般將全文分槿個部分,即開頭段、主體段和結尾段。全文緊扣觀點、一氣貫通,可在開頭段轉述題目觀點,表明立場;主體段全面陳述理由和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結尾段總結全文,重申觀點做出結論。
2.一波三折法
此法與上文的一氣呵成法有諸多相似之處,主要差別是在主體論證部分以讓步的方式增加了反證法,即在直接論證后另起一段,并站在對立觀點的角度,首先承認該觀點的合理性,繼而剖析該觀點自身存在的問題,曲線回歸自己所堅持的觀點,讓主體論證部分經歷一波三折的正確性回歸原點后完璧歸趙,更有力地證實自己觀點與立場。
3.正反博弈法
此法兩面論述、照應周全,正反論據、理由充裕,特別適合對立觀點討論型和優缺利弊透視型題目。該法與上文一波三折法相比的主要差別有二:其一,主體部分集中討論某一觀點或事物優缺利弊的兩個層面,而且正反兩部分平分秋色,涇渭分明;其二,結尾段可以用中庸態度重申兩種觀點各自的意義,也可以基于主體論證偏向某一觀點。
4.問題解析法
此法主要針對解釋型題目,只是圍繞文中給出的熱門現象或事物,探討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其主體部分不同于上述三種方法的論證,而重在分析原因和解決問題,結尾部分也只需再次總結上文提出的解決方法。
四、兩大要件
“兩大要件”是支撐和拓展四種寫作方法的兩個共性構件,即四種方法分別對應的經典框架和模板句型。
1.經典框架
上述四種寫法各自對應的經典框架如下,其中前三種方法的寫作框架同中求異,第四種寫法框架差異較大。
2.模板句型
上述四種寫法的開頭段、主體段和結尾段均有各自相應的模板句型,主要類別有:(1)開頭段介紹背景,或轉述話題的句型;(2)開頭段表明觀點的句型,或開頭段引起下文的句型;(3)主體段第一、第二、第三等各條理由的主題句型;(4)主體段讓步,或轉折的常用句型;(5)主體段分析問題原因的句型;,或主體段提出解決辦法的句型;(6)結尾段的總結句型。限于篇幅,各類句型實例不能逐一列舉,讀者可參閱相關教輔材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聞鐘.2016高考英語滿分作文[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
【關鍵詞】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產后出血; 不同時機; 效果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iming of the Use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LI Yi-ping,WANG Dong-xia,WANG Xiu-z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33):040-043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use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Method:2433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bleeding tendenc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l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use time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805) and control group(n=1628).All parturient in postpartum were given compound sodium chloride 500 mL+20 U oxytocin by intravenous infus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250 μg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by directly deltoid injection.If the control group had oxytocin hemostatic failure and bleeding more than 300 mL vaginal delivery,cesarean section hemorrhage more than 600 mL,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250 μg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According to the two groups of maternal follow-up blood loss to decide whether to repeat the use of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or combined with other hemostatic 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cidence,2 hours,24 hours of blood loss,needed to combine other hemostatic methods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7%,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9%,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postpartum vagina and uterus bleeding and 2 h and 24 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jec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Different tim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sheng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1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3.012
產后出血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首要因素[1],其發病率為2%~3%,但由于收集和測量產后出血量存在較大主觀因素,實際發病率可能更高。產后出血與諸多因素有關,如: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和凝血功能障礙等[2-3]。天然前列腺素F2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鹽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主要成分[4]。與以往使用的前列腺素類藥物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更長的半衰期、更強的生物活性,高效能,較輕的胃腸道不良發應等優勢,同時具有對子宮平滑肌強而持久的刺激收縮的作用,因此,可發揮胎盤部位止血作用[5-6]。目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有關報道多見于其使用后的療效,而關于其在不同時機使用所產生的療效鮮見報道。因此,本文探討產后不同時機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較其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生產且產后有高危出血傾向的病例2433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根據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時機分為觀察組805例和對照組1628例。納入標準:臨產后產程超過20 h、第二產程超過2 h、產婦精神疲憊、羊水過多、巨大胎兒、多胎、瘢痕子宮、多產婦、胎盤前置、胎盤早剝、高齡產婦等,凝血功能正常者,產前血紅蛋白值超過100 g/L,血小板水平值超過100×109/L;排除標準:神經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病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產前血紅蛋白值低于100 g/L,血小板水平值低于100×109/L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x±s)
組別 年齡(歲) 孕周(周) 孕次(次) 產次(次)
觀察組(n=805) 28.65±4.33 38.84±2.21 1.53±0.36 1.33±0.51
對照組(n=1628) 28.27±8.56 38.96±2.86 1.51±0.53 1.36±0.65
t值 1.96 1.73 1.60 1.89
P值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1.2.1 給藥時機 兩組產婦均在胎兒娩出后給予復方氯化鈉500 mL+催產素(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批號20140309)20 U,靜脈滴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同時給予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藥,批號20140507)250 μg;對照組在胎兒娩出后2 h順產出血超過300 mL,剖宮產出血超過600 mL,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藥,批號20140507)250 μg。結合實際止血情況,對止血效果欠佳者,每間隔15 min重復給藥,總量不超過2 mg,使用30 min后,仍無效者,給予結扎子宮動脈、宮腔紗條填塞、球囊填塞等其他方法止血,必要時切除子宮。
1.2.2 出血量的測量及估計 (1)稱重法:失血量(mL)=[胎兒娩出后接血敷料濕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相對密度g/mL)[7];(2)血紅蛋白的變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0 g/L,估計出血量400~500 mL;(3)目測法:實際出血量=目測出血量×2(產后出血量難以準確估計,臨床上對產后出血量的估計比實際出血量低30%~50%)。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產婦分娩時出血量、產后2 h與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應情況。療效判定標準:胎兒娩出后2 h內順產患者出血量>300 mL、剖m產患者出血量>600 mL視為產后出血高危人群[8]。不良反應評分標準:有輕度藥品不良反應癥狀或疾病,未經任何處理停藥后迅速好轉為1分;對患者造成短暫性損害,無需住院或者延長患者住院時間,經對癥處理后,迅速恢復視為2分;對患者造成短暫性損害,需住院治療或者延長患者住院時間為3分;對患者系統和器官造成永久性損傷、殘疾、“三致”等嚴重性傷害視為4分;使患者出現生命危險,需進行急救為5分;造成患者死亡為6分[9]。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中順產產婦1231例,其中有46例產后出血,出血發生率3.7%(46/1231),剖宮產397例其中有18例產后出血,出血發生率4.5%(18/397),總的出血發生率為3.9%(64/1628),病情未能控制,需要使用子宮止血球囊共19例;觀察組順產產婦547例,其中有19例產后出血,出血發生率3.5%(19/547),剖宮產產婦258例其中有11例產后出血,出血發生率4.3%(11/258),總的出血發生率為3.7%(30/805),病情未能控制,需要使用子宮止血球囊共2例;兩組出血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使用子宮止血球囊例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5.31,P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出現9例不良反應,而對照組13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字2=0.61,P>0.05)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 h內失血量超過500 mL,剖宮產時超過1000 mL,是分娩期的嚴重并發癥。短時間內的大量血液丟失,嚴重威脅到產后產婦的生命健康。宮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等是產后引起出血的原因[10],其中宮縮乏力是引發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積極管理第三產程是預防產后出血有效的方法[11-12]。胎兒娩出后給予縮宮素是常規的預防和治療產后出血的主要方法,縮宮素是子宮收縮的多肽類激素藥物,靜脈滴注能在短時間內與受體結合發揮止血作用,但因其半衰期較短,主要作用于宮體,而對于宮頸和子宮下段出血作用微弱,同時當縮宮素與受體結合趨于飽和后,繼續增大縮宮素的輸注,不僅沒起到加強其止血能力反而增大其副作用,使患者出現排尿量減少引發水中毒,因此,縮宮素每日的使用劑量控制在60~80 IU。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不同于以往的前列腺素類藥物,其主要成分為天然前列腺素F2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鹽,它的分子結構上15位的羥基被甲基所取代,使其具有對抗15-羥脫氫酶的滅活作用,進而使其在體內被消除的時間延長,增加生物活性,減輕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前列腺素的衍生物為鈣離子的載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可導致產婦體內前列腺衍生物水平的升高,進而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上升,從而抑制腺苷酸環化酶,激活肌漿球蛋白輕鏈酶,使子宮平滑肌出現強而持久的收縮;同時縫隙鏈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刺激形成,促使子宮出現協調性收縮,同時關閉血竇,使出血迅速得到控制??ㄇ傲兴匕倍∪甲⑸湟嚎墒谷訉m進行有力收縮,同時增強子宮收縮頻率和幅度,其起效快,從注射到起作用僅需3 min,15~30 min即可達到血藥高峰,作用維持時間長達2 h。本研究采用在娩出胎兒后給予產婦縮宮素的同時給予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這使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藥效在縮宮素作用消失前便已起效,維持子宮持續性收縮狀態,且其半衰期長,即使縮宮素對患者作用微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也能持續性發揮良好的縮宮作用,兩組配伍使用,可相互協同,達到預防產后出血的作用。
文獻[1,13]報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因素剖宮產術中預防出血取得良好的療效,同時指出在高危因素剖宮產術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時機為直接預防性使用。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無論在順產分娩時還是剖宮產術中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具有高危出血因素的產婦在胎兒娩出后立即給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有效的預防產后出血,減少產婦因失血過多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汪新妮,彭幼,朱燕虹.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婦剖宮產術中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2,33(5):696-697.
[2]賴春蓉,阮志琴.縮宮素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剖宮產術后出血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9):64-65.
[3]王芙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3):2551-2552.
[4]張力.產后出血藥物治療進展[J].現代臨床醫學,2014,40(6):463-466.
[5] Bai J,Sun Q,Zhai H.A comparison of oxytocin and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high-risk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delivery[J].Exp Ther Med,2014,7(1):46-50.
[6]王雙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3):85.
[7]漆洪波.如何準確評估出血量及產后出血的早期識別[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4,30(4):254-256.
[8] Mehrabadi A,Hutcheon J A,Lee L,et al.Trends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from 2000 to 2009:a population-based study[J].BMC Pregnancy Childbirth,2012,11(12):108.
[9]李利,胡晉紅,王卓.藥品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分級評分標準的制定及藥品不良反應嚴重度指數的應用[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8,8(1):9-13.
[10]王麗紅.產后出血的治療[J].山西醫藥雜志:上半月,2011,40(9):899-901.
[11] Wandabwa J,Doyle P,Todd J,et al.Risk factors for severe post partum haemorrhage in Mulago hospital, Kampala, Uganda[J].East Afr Med J,2008,85(2):64-71.
[12] Su L L,Chong Y S,Samuel M.Oxytocin agonists for preventing postpartum haemorrhag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18(3):CD 005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