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母親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18 09:16: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父親母親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父親母親

篇(1)

我對父親是疏離的,最深刻的童年記憶是他帶回的雞蛋。每次從湖南回家,他的行李包里永遠藏著兩紙箱雞蛋,里面填滿了谷殼以防止蛋被摔壞。他小心翼翼地把煮好的雞蛋遞到我面前,我卻總是羞澀地躲到母親圍裙后。因為見他的次數太少,我對父親的陌生感遠遠大于了對雞蛋的渴望。

現在想來,承載父親深情的何止是那兩箱雞蛋。作為一個病人,他每回一次家都需要從衡陽坐火車到廣州,再轉兩次船到梧州蒼梧,要經歷幾天幾夜的長途跋涉。但他每次回來都是笑呵呵的,從不說一個累字。他知道,這是一個男人對家庭最基本的責任。

我高中畢業那年,父母終于團聚在一起,但父子間的分離卻比此前更甚。我考上外地的大學,獨自一人去他鄉求學,沒有相處的時間,我對父親的印象依然陌生。直至畢業、工作,兩個獨立的男人間似乎只有淡如水的親情。

這種“淡如水”的交集,一直持續到他生前最后幾年。1998年底,退休后的父母從梧州老家搬到南寧與我同住。只是相聚不到半年,父親就因為老毛病住進了醫院。

他的生命快結束,這成了我們朝夕相處的理由。那段相伴的經歷,讓我萌生了為父親寫詩的念頭。

白色的病床上,他瘦弱的身體發出艱難的呼吸聲。我第一次如此認真地觀察我的父親:不過60多歲,頭發卻幾乎全白;兩眼凹陷得很深,瘦削的臉上滿是疲憊,時不時地發出艱難的咳嗽聲。

母親告訴我,這一次,父親恐怕挺不過了。

這是陪伴他的最后機會了,我告訴自己?!白詈蟆眱蓚€字,一下就沖走了幾十年的陌生隔閡,把血脈親情變得熱氣騰騰又哀傷。一到周末,我就騎著自行車去醫院看他,帶著一些水果或者家里做好的湯。我和父親都不擅長找話題,常常在幾句例常對話后便遭遇沉默,氣氛實在尷尬時,我就拿出隨身帶的書逃避。而父親,也不由自主地戴上老花鏡,翻閱床頭的書籍。

每到這一刻,我總忍不住想:終究父子天性,自己身上這點書生氣多半是遺傳父親的,不然,我們怎么會如此默契。

即便相對無言,這也是難得的全家相聚時光。病房里父親母親和我難得地坐在了一起,感恩的光線灑在地上。三個人,像三塊無形的磁鐵,搭建出家的磁場。

遇到陽光明媚的好天氣,我們就推著輪椅帶著他去醫院的花園散散步。在室外,我們會放松一些,父親會主動問及我的工作,建筑師生涯總是伴隨加班熬夜,為設計方案絞盡腦汁。每逢此時,他總以過來人的口吻教導我:“不要像我那樣,累壞自己的身體。”但他顯然以我的職業為傲,希望我能在這個掙錢的行當上專心干下去,“不要再半夜寫詩了,現在誰還看那些啊,也掙不來錢。我是過夠了苦日子,你可別再繼續了?!?/p>

我知道,他并不是瞧不起詩人這份工作,只是希望我至少能在物質上無憂。

但我控制不住,不擅表達的人如果有太多情感要宣泄,文字永遠是第一選擇。我開始記錄他在醫院的每一個變化,每一個經歷;打算等詩文積攢到一定數量時,就為他集結出書,我連書名都想好了:《祝爸爸平安》。

但時間太緊迫,2001年6月,父親的病情突然加重。那是他生命中最受罪的時光,因為無法排尿而全身浮腫,他的身體插滿了管子,依靠氧氣罩痛苦呼吸。

面對親人的痛苦,我只有深深的無力感。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病房里的那張硬木長椅變成我的臨時住所,在他病危的日子里不分晝夜地守著。

在第三次接到醫院的病危通知之后,我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愈加消瘦了,攢足力氣說出的話,都是勸我們別忙活:“人總是要走的,我走了,你們也不要傷心。”到最后,他已經說不出話,終日閉著眼。我必須臉碰臉地靠近,才能聽見父親靠機器維持著的淺淺呼吸。

11月23日下午,父親安靜地離開了。死亡是對生者的折磨,對病者的解脫。我按母親的吩咐,將一枚銀幣放進他嘴里,幫他合上嘴,用棉花堵住他的耳朵和鼻孔,然后,為他擦身更衣……在告別儀式上,母親幾乎沒掉一滴眼淚,只是躲在一旁,默不作聲。

對于父親,我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在他過世前將《祝爸爸平安》出版。他一走,詩歌的書寫也被擱淺。只是懷念他時,會翻出這些詩,應母親的要求,念給她聽。

這是我們共同的回憶。有的回憶讓人大笑,有的回憶讓人啜泣。到后來,我不僅為母親念詩,也開始像記錄父親那樣,用詩歌描繪母親的生活。

我的母親其實非常膽小,但她早已把這個弱點一層層包裹進多舛的命運里。

我出生時,因為新生兒溶血病差點夭折,通過及時換血才搶救過來。但我的哥哥沒有那么幸運。因為溶血后遺癥,他只活到1歲多。而我的弟弟也沒有逃過劫難,原本我存活的先例給了他得救的希望,但在他即將出生的那年,正碰上廣西“”非常厲害的武斗,梧州的醫院都關門了。父親要母親帶著還沒出生的弟弟從梧州去南寧,但到達南寧后,現實給了母親更大的打擊:這里的醫院沒有換血的技術。

那是一幅怎樣凄涼的畫景。在最冷的冬天,母親挺著那么大的肚子,從梧州坐一天一夜的船、轉一天的貨運列車,歷經千辛萬苦到了南寧。去的時候滿懷希望,回來的時候卻兩手空空,精神和肉體的打擊可想而知。

兩次喪子,母親卻沒有被生活擊倒。這個家的所有男人都需要她,父親遠在他鄉,存活下來的兒子那么年幼,她曾感謝上天:“它給予了我健康的孩子?!?/p>

她如此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退休后,她以為終于可以和父親團聚,可命運再次傷害了她。父親彌留的最后時光,她整夜整夜地睡不著,總是目不轉睛地望著父親,心神隨父親昏迷而遠離。我常常要在她耳邊大聲呼喚三四遍,才能喚醒她。

看一眼,是一眼。這是她第三次送走生命里最愛的人。

母親同樣不擅表達感情。她日漸衰老,對兒子的依賴一天勝過一天。一次次的慟,讓她把小小的膽子埋得更深,包得更厚,讓我以為她天生就是那樣堅強,樂觀。

父親走后,母親的悲傷出人意料地短暫。“活著的人,總是得好好活著?!彼催^來勸我。她的心思全放在子女身上,每天準時給我們做好飯菜,等我們回家;天冷了要我們注意穿衣,下雨出門前給我們備好雨具;會提醒我晚上不要熬夜,不要睡得太晚,工作不要太拼命,小心搞垮了身體……這些年,有時她看到我頭上的白發,總是會伸手去摸一摸,然后免不了低聲感嘆。

我竟漸漸有些明白古人為何有三從之說,“夫死從子”,因為還有母親的身份,她才能轉移注意力,走出悲傷。

母親能讓自己過得很好,我想。

但她終究老了,在我放下心后。這么精明的老太太,一次跌倒后竟然左手骨折和腰部壓縮性骨折。那之后她的身體不再硬朗,走路不便,出門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她變得更加依賴我,見不到我時總會問東問西。我加班到深夜,她隔一會兒就一個電話;如果我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她就叮囑我安心駕駛。當我走到樓下,一眼就能看到家里客廳永遠明亮的燈,像黑暗中善良的螢火蟲。

偶爾,我看見她坐在屋里的藤椅上,一句話也不說。被她藏了幾十年的軟弱終于露出了頭,一有意外和風吹草動,就會神經緊張。母親那么熱愛陽光,現在,她卻喜歡一個人躲在黑暗里。

篇(2)

2013年9月6日,父親突發心臟病被救護車送進了醫院。當天下午,母親因為高血壓也住進了同一家醫院的同一病房。父親在醫院醒來后第一句話就問母親可好,然后就堅持要回家,醫生說父親還沒有脫離危險不能出院。我們心里明白,父親是不能離開母親的,哪怕一個小時,一分鐘。其實,母親也離不開父親,她知道父親所剩時間不多了,她珍惜和父親在一起的每一秒鐘。

結婚60年是金婚,父親母親已經結婚66周年了。

人們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這句話真對。父親從70歲得心臟病,到87歲去世,我們幾乎記不得父親有多少次被救護車送進醫院搶救。只記得每次都是母親在第一時間給父親往嘴里塞救心丹,第一時間給兒女打電話叫救護車。所以,父親常說,如果沒有我母親,他也許早就已經不在人世間了,是母親給了他最后這十幾年的生命。

父親母親是在河北省樂亭縣的農村一起長大的,他們一起讀書。1947年秋天,結婚第三天的父母又一起參加中國人民。那一年父親20歲,母親18歲。他們在一個部隊行軍打仗,參加了。1948年10月,又一起被部隊送到冀熱遼八路軍衛生學校四分校,即承德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前身)讀書深造。后來又一起轉業到地方工作。

父親脾氣很暴躁,記憶中父親常摔東西,常因為一些事情不如意而大聲吼叫。母親對父親則百依百順,在母親眼里,父親是世上最偉大的人,父親聰明睿智,什么事都難不倒他,父親永遠是對的,無論他做什么說什么都對。

母親一輩子都崇拜父親,依賴父親。她的手表是父親為她上了一輩子的弦,母親是大家閨秀,她的父親是鄉里的秀才,家里很富有,又只有母親這一個女兒,母親格外被寵愛,所以,母親是全村唯一一個沒有裹腳的女性,唯一一個帶著書童上高中的女性。否則,她也不可能同父親一起參軍,更不可能同父親一起被部隊保送上大學。

母親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她勤勞、善良、沉默寡言。父親離不開母親,盡管年輕的時候,父親對母親也有不滿,覺得母親“笨”。他教母親騎自行車一輩子也沒學會,教母親登縫紉機也一輩子沒學會,但母親做的紅燒肉和糖醋魚非常好吃。母親不像別的女人那樣能說會道,但愛哭,看個電視劇也能哭半天。父親離不開母親,原來我們的住處和父親的單位只有一墻之隔。記得我們小時候,幾乎每天晚上,父親都帶著我們去車站接母親,母親只要晚回來一會兒,父親就會坐立不安。

尤其最后這兩年,父親對母親格外依戀。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兩個人都要握握手,唯恐第二天醒來時會有一個人突然不在了。白天一起曬太陽的時候,也要緊緊挨著,手握著手,鄰居見到都說,這老兩口可真親熱。

篇(3)

那份震撼,只覺得讓我們的信一起一伏地強烈地共鳴,只覺得每次重溫,淚水就忍不住奪眶而出,這種感覺,偏偏在紙上是寫不出的。這怕是應了村上春樹的一句話:“文章這種不完整的容器,能裝下的也只能是不完整的記憶?!?/p>

確實是這樣,知道很長一段時間的今天,我才恍然大悟,我感動的這份情,是世間上已不復存在的那份情感,可以讓兩人互相依賴支持一生,讓人守著上一輩子的那份情,已經可以被稱作為永恒了!

我永遠感動與那份永恒!

我不再相信永恒了,就連席卷了無數人眼淚的Titanic,老Rose到頭還不是照樣放了手,把海洋之心扔入大海??墒俏业摹案赣H母親”,連什么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沒有,對彼此唯一觸動心弦的記憶也就是母親倚靠在門框,笑盈盈地等待著父親吃飯。他們的記憶,卻持續到死,持續到死。

篇(4)

劇中令我感動和思考的有這樣兩處,首先作為知青的陳志在是否和農村姑娘張翠花結婚時就面臨了人生當中一項艱難的抉擇,特別是在上大學時遇到了另外一個心儀的女孩后,但面對翠花熾熱的感情和照顧病重父親的那份恩情,他猶豫不定,痛苦不堪。最后還是母親的一句話提醒了他:在這個世界上愛情是很重要的,但比愛情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良心。在這樣的善意勸說下,年輕的知識分子陳志選擇了和農村姑娘翠花結婚,并一直踐諾著對翠花不離不棄的誓言。

也許有人可能會說在婚姻自由還沒有真正完全進入人們意識的時候,這樣的婚姻也是沒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但是,在那樣的年代知青跟農村姑娘結婚,返城后拋妻棄子的也是大有人在的,所以不能用人們對婚姻自由的理解程度來解釋知識青年對農村姑娘不離不棄的原因,而更多的應該是從感情是可以培養的,維系這種感情的更多的是一個人的良心和責任心這方面來加以理解,正如陳母所說"愛情是很重要的,但比愛情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良心"。而陳志恰是憑著一個人的良心和知識分子的良知來維持和經營著這樣一份開始不是很盡如人意的婚姻。

篇(5)

1、《我的父親母親》是由劉惠寧執導,由陳小藝、辛柏青、馮遠征、曾黎主演的電視劇。

2、該劇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知青陳志與農村姑娘張翠花的一段頗具代表性的“中國式婚姻”跨越近30年的坎坷歷程,充滿對愛情與婚姻的思考。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老爸在午飯的時候汗涔涔的回來,白色的襯衫還延續著他多少年干凈利落的習慣。老爸是一名軍人,這么多年來,衣服向來自己洗,毛巾襪子均是白色,這與他當兵多年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老爸老媽是老鄉,共同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地方長大,爺爺是生產隊的隊長,姥爺是大隊上的書記,很是門當戶對呢。姑姥姥活著的時候常跟我講,媽媽年輕的時候很漂亮,在家排行老二,所以村里人都叫她“二花兒”,大舅最大,媽媽之后還有三個舅舅,三舅在七八年前去世了,為此,老媽打擊也是不小的,因為三舅身體不好,有抽搐的毛病,老媽還說三舅的離開是享福了,可是我知道她是不舍的。因為這樣一個在叫了她大姐這么多年的一個人去了。小舅舅媽媽是很疼的,每年小舅舅過生日的時候媽媽總會打電話惦記,告訴他無論多忙也要吃碗面。我和老哥很多對親情觀家庭觀的理解都是來源于老媽的潛移默化的舉動。她常說人活著就要愛自己的家人,家人永遠是你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老爸老媽是在老爸沒有退伍的時候結的婚,她們的結合在當時被好多人稱之為最完美的姻緣,因為老爸也很帥氣,又寫的一手好字,翻看當年的老照片,看看老爸老媽的年輕時的樣子,想想人生真是無常 ,歲月催人老這句話說得真對,容顏易老,青春矣不在,留給我們的,只是這影像上的瞬間。

篇(7)

父親和母親之間好像沒有什么山盟海誓。他們間的愛情仿佛化作了一種習慣。當父親拎了一大包菜回家時,母親總會適時給他打開家門,親手接過他手中的菜;當母親忙著家務時,父親總會給母親沏一杯清茶和說些溫暖的話語。

篇(8)

你懂得了什么叫做操勞。

我看見您慈祥的臉龐,

由青春靚麗變得干癟枯黃。

您讓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人間大愛;

你讓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無私奉獻;

您讓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堅強。

我愛您,母親!

I Love you,mather!

這首詩送給您偉大的父親。

您是一座山,剛勁偉岸,深沉穩重。

你愛我,

愛的粗狂,愛的扎實。

你是山,我是樹。

朱自清忘不了父親的背影,

我忘不了您流露出希翼的目光的眼睛。

您的眼睛,

讓我從稚嫩變得成熟,

讓我從軟弱變得堅強。

篇(9)

于是我覺得,天下的父母都要打架才能生小孩兒。我的父母一生都在打架,理所當然,他們生下了我們兄妹4個。那個時候,我覺得不打架的父母是很奇怪的,我會嚴重懷疑他們的小孩兒不是生的,是從山茶樹上摘下來的。

就在大人們的哄笑聲中,家中突然傳來了崩塌撞擊的聲音,驚天動地。接著是父親的吼聲、母親的叫罵聲,兩人從屋內打到了禾場。禾場上乘涼的鄉鄰們立即加入了拉架的隊伍,一些人拉父親,一些人拉母親,因父母動作激烈又站不住腳,倒退,前進?;靵y的腳步聲、吼聲、罵聲、高聲勸解聲、孩子們的哭聲,看似混亂不堪,其實井然有序,各司其職。

月亮偏斜的時候,父母的怒氣還沒有消減,而講道理的、勸解的都困乏起來,打著呵欠,各自做一個總結,帶著立了大功的得意神色,各自回家去。父母也回到了我們自己的屋子里,上了同一張床,一夜互不理睬,卻相安無事。

第二天清晨,父親通常起得特別早,而且出奇的勤快,煮好豬食,做好早飯,曬好谷子,甚至還洗好全家人的衣服,然后扛著鋤頭到地里去了。做這一切時,父親依舊不發一言,繃著臉。母親起得晚一些,看見父親做的事情,眼里便隱隱有了笑意,很快像平常一樣,喂豬,翻曬父親攤好的谷子,然后也扛著鋤頭到田地里去了,仿佛打架這事再正常不過。

是的,天下的父母都要打架的,不打架的才奇怪。那個時候,父母大部分的架在夜里打,我猜想是因為白天要忙田地里的農活,沒有工夫。

而半大的我們受過了學校的教育,懂得了道理,開始不能容忍。很長一段時間我很傷心,覺得他們生下了我們,可他們之間卻沒有愛情。有一天,我們兄弟姐妹幾個鄭重地把父母叫到跟前,說:“你們懂愛情嗎?天下的夫妻都要相親相愛,總是打架,成何體統?!毕袼麄兘洺iL篇大論地訓斥我們一樣,這一次,我們訓斥著他們。

這個時候,他們十分默契地訓斥了我們幾句,就各自干活去了。

父母越老,架就打得越少。他們最后一次打架的起因是那年我從廣東打工回來,買了一箱八寶粥。對于一輩子節儉慣了的父母來說,這是稀罕物。他們很高興,各自打開一罐。母親說好喝,父親說也就那么回事。母親說:“你是大財主,要吃人參燕窩的。”父親強大的自尊心受了傷害,怒目道:“那你去嫁個有錢的?!毖哉Z不合,他們又打了起來。這一次,父親是真的沒打贏,因為他太瘦了。

誰也沒料到,父親的生命在這個時候竟然已接近尾聲。那時正是寒冬,怕冷的母親常常呆坐在父親的床前,一坐就是老半天,也不覺得冷,他們依舊相對無言。有時,母親會突然說:“沒良心啊?!币簧竽凶又髁x的父親還是不說話,偶爾會用他枯枝似的手艱難地提提床上的被子,蓋住母親的腿。一生桀驁不馴的母親,此時溫順得像只老貓,眼淚撲簌簌就落了下來。

看朱生豪寫的情書,里面有這么一句:我渴望和你打架,也渴望抱抱你。我覺得稀罕,忽又動容,說不清它擊中了我內心的什么。打架肯定不是浪漫行徑,可是我又總覺得,能一輩子在一起打架,也是千年修來的緣分。

想不出父母的浪漫故事。他們沒有擁抱,從未互相說愛,一生都在打架,卻能在清貧的日子里彼此相守,生下一堆小孩兒。這其中定有玄機。會不會與平常日子里的互相陪伴、深夜燭光下彼此安詳寧靜的面容有關?與大男子主義的讓步、桀驁中偶爾的溫柔有關?

篇(10)

父親虔誠地拿起螺絲刀,撬開蓋子,也撬開了我們的欲望。所有的眼睛里都是品嘗香甜的渴望。

父親用勺子舀起一塊,大喊母親的名字。母親歡喜地應著,從廚房小跑至父親的身旁,羞澀地張開嘴,含過父親焦急地遞上的果肉。從他們彼此流轉的眼神里,我知道,愛的味道,很甜很甜。

二 父親是高大的山。山也有脆弱的時候。

父親的一顆牙齒需要拔掉。在牙醫拿起鉗子的瞬間,父親忽然起身欲逃。母親一下子按住父親的肩膀,厲聲斥責,手卻緊緊地攥住他的手。父親像個孩子,安靜地坐下來,張開嘴……

三 我把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遞給母親的瞬間,母親摸出老花鏡,瞇著眼睛一字一字地看著,眼里晶瑩。

父親一把拿過去,大聲地讀著,讀著讀著就笑了:“我老閨女聰明,像我!”

母親瞥他一眼說:“哼!不害臊,念書的時候,是誰總照抄我的作業?”父親嘿嘿笑著說:“像你!像你!”

四 北方有座名山。父親領母親去了那個地方。

他們手挽著手攀上了那座山,留下了珍貴的照片。照片中的母親跟父親挨得很緊,笑得甜蜜而滿足,像個羞怯的小女孩。

母親走后,父親多次偷偷去過那座山,并且念念不忘那座山。

五 母親病重時,父親輕輕地給母親擦后背,掩藏住悲傷小心翼翼地問:“如果有來生,你還愿意做我老婆嗎?”母親想了想說:“我愿意。你雖然脾氣不好,但是總是把家里的大事擔過去,不用心。”

父親摟過母親,淚水悄然濡濕了母親的頭發。

六 母親去世以后,六十歲的父親沒有再娶。

七 父親迷上了看影集,目光總是久久地停留在那張唯一的全家福上。

他對小孫女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唯獨在那次她撕影集時動怒了。那次以后,他偷偷地翻過影集后,不怕麻煩,踩凳子把它藏在高高的柜子里。

八 十年后,七十歲的父親去世。那一天,正是母親去世十周年的日子。

有人說,他是去赴一個約。

(方輯)

高倉健難忘老母親

我在少年時期身體孱弱。一有病,老母就待在我身旁,久久不離。她用濕毛巾搭在我發燒的額上。夜里屢屢替我換毛巾,還不停地摩挲我的脊背。

長大以后,身在家鄉的老母總為我的健康煩神?!皠e再這樣辛苦地工作了,早點兒回老家來吧”。老母屢次來信告誡。我這個被稱為男一號的兒子,并沒有向老母說過赴天寒地凍的雪山以及南極的事。但是,我演的電影,老母是非看不可的。與其說她是在看影片里的情節,倒不如說她是在看我有沒有險情。一旦感到不妙,就寄來長信,要我辭去這種工作。

她在信中說,看到我登場的電影海報,發現我生了凍瘡。拍攝海報上那張照片的時候,我的周圍有很多人:化妝師、服裝師、攝影師……為了掩蓋凍瘡,我貼上與膚色一樣的護瘡膏。誰也沒注意到凍瘡的存在。然而,老母只看海報,就發現了實情。

上一篇: 匯報總結 下一篇: 高中著名輔導書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亚洲成AV大片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制服丝袜综合另类中文字幕 | 伊人五香丁香婷婷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