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4:49: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物業管理信息系統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數據庫設計
根據該系統的功能,將系統所需數據劃分為物業管理綜合數據和安防數據2類,其中物業管理綜合數據包括業主房產信息、物業收費、停車收費、小區公共設備和物業公司員工信息數據庫,安防數據包括業主可視對講語音與視頻數據和門禁監控數據。
2地鐵物業信息系統化的管理方法
2.1地鐵物業管理設施和設備的信息系統化
隨著安全防范技術、互聯網技術、通訊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出現,地鐵物業管理也都一一引入了諸多高科技的設施設備,如電子識別系統、自動供暖系統、自動供水系統、寬帶網絡系統、太陽能利用、建筑節能技術等。地鐵上蓋物業都安裝了先進的安全防范設備,設備的維護保養全部通過電腦控制,設定好設備中長期保養的周期,并結合設備自身運轉的狀態做出在最佳時機進行維護保養的提示。
2.2地鐵物業管理企業的信息系統化
寬帶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推廣,為物業管理企業服務手段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平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務已經成為當前物業管理企業競爭制勝的關鍵籌碼,并將成為物業管理企業的基本管理服務手段。如目前大部份的寫字樓都擁有有了5A配套,甲級寫字樓更是把5A配套作為其標準的配備。所謂寫字樓的智能化5A是指BA樓宇自動控制系統、CA通訊自動化系統、OA辦公自動化系統、SA安防自動化系統、FA消防自動化系統。
2.3地鐵物業管理行業信息技術化
地鐵物業管理行業目前仍屬于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但隨著信息化的不斷覆蓋,技術環境改善,一大批有能力的物業服務企業將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型和咨詢顧問型轉變,由物業管理操作型向物業管理服務集成提供商轉變。物業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將會使物業管理企業在管理效率上得到體現,在管理成本上依靠技術手段節省人力成本,提高整個行業的技術含量,使整個行業朝著更有利的方向發展。
中圖分類號 TP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63(2014)02-
Study on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HI Jian1,2, SHI Fei1
(1 Suqain College, Suqian Jiangsu 223800,China; 2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Mapp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Abstract: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community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IOT)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current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The function demand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ideal of the IOT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put forward. Furtherly the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OT technology is also designed and developed.In addition, the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ntelligent and informatiz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was provided too.
Keywords: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formation System
0 引 言
物聯網(IOT)是指在一定的協議下,將世界上的物體互聯起來進行信息交流與通訊的一種網絡,借助于射頻識別(RFID)、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各種感應器、掃描器等設備,可以實現物體間的相互識別、信息交換、跟蹤定位與監控管理等功能[1-2]。IOT是傳感、通訊、自控等多類高新技術領域的交叉綜合,包含了RFID、傳感器、網絡通訊、數據挖掘、智能計算等關鍵技術[3-4]。在物聯網概念提出后的短短十多年的時間里,物聯網技術集成以及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即已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和飛躍的進步?,F如今,物聯網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的突破點業已得到公認,并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重視和關注。大量研究也已表明其在交通、物流、零售、醫療、安全以及城市管理和數字家庭等領域中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和前景[5],并且在校園安防[6]、城市消防[7]、家庭物聯網[8]、數字社區[9]等領域已經獲得了較為成功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一方面,這些研究為在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中引入物聯網相關技術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國內高檔住宅小區日益增多,但小區物業管理卻相對滯后,阻礙了住宅小區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面對當前小區管理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小區物業管理需要更多地借助現代科技,提高小區監管的智能化、網絡化和信息化。在這種背景下,探討物聯網技術在小區物業管理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1 小區物業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
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和房地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小區的物業管理模式也隨之出現。作為獨立的產業部門,小區的物業管理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功能。其管理內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小區公用設備,如道路、廣場、綠化、水景、停車場、路燈、垃圾箱、水電暖的維修與管理等。
(2)房產信息,如小區信息、建筑信息、單元信息、房屋信息、裝修信息、房屋權屬與租賃等。
(3)戶主信息管理與服務,如戶主的姓名、年齡、單位、房號、住戶面積、停車場號、聯系方式等;還應包括為事物申請、派工服務等。
(4)社區服務,如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商業、餐飲、娛樂、投訴、信息等。
(5)小區安全,如防火、防盜、裝修安全管理、治安巡邏檢查、車輛管理、外來人員管理等。
(6)收費,如水、電、氣、物業管理、特約服務等費用。
(7)物業管理公司內部管理。
另外,隨著計算機信息科學與智能技術走進千家萬戶,小區物業管理的內容與技術手段也在不斷進步。例如,“設備監控”、“門禁管理”、“遠程三表”、“現代通信”、“安防報警”、“小區一卡通”、“智能監管”等等方面的服務也日漸普及,由此則使得小區物業管理的內涵也獲得了不斷的豐富和完善。
隨著物業管理內容的漸次拓展,其業務量、數據量與日俱增,傳統的物業管理模式面臨著重大挑戰,越來越多的物業管理公司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建立了適合公司運營狀況的物業信息管理系統并實現了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從而獲得了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小區物業管理系統則是應小區相關業務的需要而建立的用于小區物業管理業務的綜合系統,主要用于物業信息的收集、傳遞、儲存、加工、維護和使用,通??煞Q為物業管理信息系統。
2 物聯網技術及其在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思路
在物聯網理念、技術以及相關研究基礎上構建而成的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物業信息管理系統的工作方式與信息流程。
一方面,從宏觀理論的角度看,信息管理系統中信息流通常要經過采集、傳輸、處理、反饋等過程并循環,并表現出管理者的主動性與被管理對象的被動性。在物聯網概念及其技術的影響下則可以不分主被動,簡單地將其信息處理劃分為信息交互和信息處理兩個主要方面。在系統的信息交互上,是人與物、物與物的雙向或多向交流;在系統的信息處理上,也將會是物的智能處理與人的處理決策并存的狀況。另一方面,從微觀的應用角度看,在上述信息交互與信息處理兩個方面也體現出了物聯網技術在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點。
(1)系統的信息交互
在小區物業管理系統中,作為管理者的人或物獲取信息主要通過RFID、GPS、視頻監控以及各種傳感器獲取信息。例如公共設施管理中水電暖氣等設施設備信息、停車場車位信息、環境信息;安全管理模塊中車輛人員進出與定位信息、周界安防紅外監控信息、視頻監控信息、火災自動報警信息;收費管理中的三表信息等等。作為被管理的人或物主要通過網絡獲取相關的處理信息與決策指令并做出有關響應。在上述信息的雙向交流中,有線與無線網絡是信息的傳輸媒介,其中涉及現有的互聯網、廣電網、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IPv6)以及各種傳感器網絡等物聯網相關技術。
(2)系統的信息處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小區物業管理面臨越來越多的龐雜數據,包括空間數據、非空間數據以及時空數據。對這些數據與信息實現標準化、實時化行業智能化處理必然借助強大的計算機,并運用時空數據庫以及云計算等物聯網相關技術。雖然目前作為物業管理系統中的物只能進行初步的智能化信息處理與傳輸,但隨著信息物理科學與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些物也必將作為獨立的智能體而存在。例如,小區的一些公共設施設備可以在搜集環境信息后自動運轉、自行檢測維護或報主控系統完成決策。另外,系統信息處理過程中必然涉及人與物不同認識與思維模式的信息,故在管理系統中也有必要引入與物聯網相關的空間信息技術和可視化等技術來協調人與物的信息處理界面。例如,在管理信息系統中引入GIS空間可視化技術則可以信息的識別、處理與管理決策提供良好有效的輔助作用。
3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構建
物聯網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信息交互模式和管理模式,基于物聯網模式下的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是應用物聯網技術對系統進行優化設計,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信息服務與管理系統集成,為小區的物業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現代管理。
3.1 系統的架構與功能模塊
小區物業管理系統的構建需要對小區各種空間與非空間數據進行整理并歸類建庫,形成管理信息數據庫,在此基礎上通過各種信息智能采集設備及時獲取當前的信息與數據,同時系統借助于計算機有線及無線網絡將數據匯總至監管控制中心進行處理并及時反饋。此外,系統還需要建立數字社區網站,從而建立與小區業主的信息溝通與交流,系統的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由圖1可見系統構建的基礎是計算機網絡,但整個系統的構建包含了諸如RFID、紅外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諸多物聯網技術,從而超越了當前互聯網的技術概念,真正實現了智能化或半智能化的信息交換與信息處理。
圖1 系統總體架構圖
Fig.1 The overall system architecture diagram
根據系統的架構特點與小區物業管理的實際業務,從適應現代小區物業管理的內涵及其智能化概念的延伸角度出發,對小區物業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進行了具體的劃分,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功能模塊劃分圖
Fig.2 Division of system function module diagram
3.2 系統數據庫設計
系統數據庫設計是指對于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設計出合適的數據庫模式,建立數據庫,使之能夠有效地存儲和管理數據。小區物業管理系統數據庫包括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其中的空間數據主要包括建筑、道路、廣場、線路等的地理位置以及對應的位置背景數據;而屬性信息則包括描述空間特征的屬性信息以及小區的各種物業信息。在此,對這兩類數據庫分別展開如下分析。
(1)空間數據庫
空間數據庫是統一存儲的空間數據的集合,本研究采用了現代化GIS的數據模型――Geodatabase 數據模型,這是ESRI公司基于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先前多次的實施應用而逐級進化得來的,能夠確保系統處理大量空間與非空間數據,同時保持數據的完整性并提供眾多高級管理功能。在Geodatabase數據庫中針對數據的特點將其分為點數據集、線數據集和面數據集三個集合,分別建立相對應的數據層,數字化和賦予相應的屬性數據后入庫。具體的分類分層和數據庫詳見表1和圖3。
(2)屬性數據庫
上述Geodatabase 數據模型包含了空間要素的屬性數據,但是對于一些不適合用空間要素來表示的物業信息(例如物業公司費用的收取支出)則需要使用屬性數據庫,本研究采用SQLServer數據庫。根據物業管理的內容分別建立數據表,例如表格之一的三表費用管理表詳細設計如表2所示。
(3)屬性數據與空間數據的關聯
在建立了上述相關的屬性表之后,部分表需要和空間圖層進行連接,具體的方法為:首先在相關的空間信息圖層的屬性表中建立連接字段,然后在完成相關屬性表格時要預留與空間信息圖層的接口字段,最后在數據庫中連接空間圖層信息和屬性信息。經連接操作后,在進行信息查詢以及信息處理的時候,其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可以得到統一。
3.3 管理軟件的開發
(1)開發環境
系統管理軟件是整個管理系統的中樞,根據系統架構的特點以及系統劃分的功能模塊,考慮到ArcEngine組件式開發的優點和特點[10],本研究選用了ArcEngine組件,并在.NET平臺上使用C#語言進行開發,選擇的集成開發語言環境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系統軟件運行平臺為WindowsXP。
(2)軟件界面與主要功能開發
軟件界面主要由菜單欄、工具欄、目錄樹、圖形區以及功能區組成,軟件運行界面如圖4所示。
圖4 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界面
Fig.4 Interface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軟件的功能主要包括各種信息、費用、監控等自動管理功能以及GIS相關功能等。其中,GIS相關功能主要基于ArcEngine組件二次開發實現,其它功能則結合組件、數據庫和其它相關技術來實現。
經編碼開發后的系統具備了基本的GIS功能,例如各種圖層圖形的操作,基于位置或基于屬性的查詢分析功能,制圖制表等等。其中圖形操作主要依靠基本工具欄中的功能按鈕實現,例如基于位置的空間查詢即如圖5所示。查詢分析工作則散見于工具欄和功能菜單中,例如小區出入人員(如圖6所示)和車輛查詢,其功能的實現是借助RFID技術自動讀取出入人員和車輛的標識號,結合后臺數據庫內的信息來處理。
圖5 基于位置的空間查詢示例圖
Fig.5 Figure of the spatial query based on the location
圖6 出入人員查詢示例圖
Fig.6 Figure of the entry and exit people query
在信息管理與費用管理方面,實現了基于位置和結合圖形的小區住戶、產權、維修、服務等信息的自動維護與管理,實現了物業費用(如圖7所示)、停車場費用、維修基金、三表自動費用、公司內部費用的綜合化與數字化的管理。例如停車場費用管理開發的過程,首先需要設計前臺界面(如圖8所示)用以讀取信息和返回信息的顯示,然后編碼實現后臺數據庫的連接,最后根據讀取的信息區分年卡、月卡、普通卡類型,并根據類型和存車/取車的時間相應地確定有關費用和扣取的方式。
圖7 物業費用管理界面
Fig.7 Software interface of the cost of property management fee
在安全監控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實現了GIS地圖和視頻監控的結合[11-12],本系統對于監控點的查詢可以直接輸入監控點號(圖9所示),也可以在地圖上單擊左鍵查找對應的監控點(圖10所示),查找到對應的監控點可以實時調取監控畫面(圖11所示),在監控界面可以顯示監控畫面調取、監控畫面關閉、錄像、保存錄像、停止錄像、調取錄像、截圖、調取截圖等諸多功能。
圖8 停車費用管理界面
Fig.8 interface of the cost of parking fee
圖9 直接輸入監控點編號查詢
Fig.9 Query by input monitoring point number directly
圖10 通過位置搜索監控點查詢
Fig.10 Query by search control points based on their position
圖11 監控界面
Fig.11 Monitoring interface
4 結束語
本研究理論實踐相結合,在當前信息化社會背景下,歸納總結了物聯網以及小區物業管理的概念及發展,探討了物聯網技術在小區物業管理上的應用思路,構建了基于物聯網相關技術下的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架構,最后開展了系統的開發和編碼工作并實現了試運行。研究表明:
(1)物聯網作為一種集智能化識別、跟蹤定位、監控管理等功能為一體的網絡,業已成為眾多領域新興的研究熱點。與此同時,國內外小區物業管理的發展表明,智能化小區的發展迫切需要現代化的物業管理,從而奠定了小區物業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的發展方向。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到小區物業管理信息系統中對于提高小區物業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小區居民的居住舒適度和對小區物業管理的滿意度,以及建設和諧社區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2)此系統設計順應了智能化小區物業管理的需求,系統架構與模塊設計合理,小區物業管理信息處理流程與監管方法及其功能實現可行可靠,數據庫與數據結構符合系統使用要求,為日后的軟件開發提供了實現基礎。
(3)編程開發的小區物業管理系統軟件功能滿足使用需求,試運行正常。此系統的成功開發有利于小區的物業管理與物業管理信息化發展,改進了物業管理的能力與效率,同時保障了小區居民生活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而且也進一步提高了物業管理的信息化與便捷性,并在相當程度上提升了小區安全監控與物業管理的總體水平。
參 考 文 獻
[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IT. 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 2005.
[2]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物聯網研究報告[R].北京,2009.
[3] 李航,陳后金.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前景[J].中國科技論壇,2011,(1):81-85.
[4] 樊雪梅. 物聯網技術發展的研究與綜述[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1,19(5): 1002-1004.
[5] 徐迪威,蔡建新.物聯網及其應用剖析[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1,47(15):229-231.
[6] 王秀平.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校園安防系統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8):103-105.
[7] 余超,陳健,劉珍.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的容錯設計[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29(12):244-246.
[8] 金海,劉文超,韓建亭,丁英麗.家庭物聯網應用研究[J].電信科學,2012,2:10-13.
[9] 李甲,吳一戎.基于物聯網的數字社區構建方案[J].計算機工程,2011,37(13):262-264.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5(c)-0014-01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中國出現第一個科技企業孵化器以來,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組織,在國內得以迅猛發展,創業中心是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主要形式類型之一,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并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南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自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以來,也是快速擴張,孵化面積、孵化企業不斷增加,并形成了一中心多園區格局,在多個不同的物理位置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擴建兩種形式建成多個園區,各園區物業服務各自為政,企業服務和園區管理由中心各職能部門統一調配。同時,創業中心要搞好信息服務,需要跟蹤把握入駐企業的信息需求,要建立企業信息服務體系,要通過整合各種資源提供有效的增殖服務。為此,為了適應創業中心管理與服務需求,我們開發一套創業中心管理服務系統,實現了企業孵化器管理信息化。
1 背景
南通創業中心立足本單位實際,根據各部門和各園區的工作需求,搭建項目框架,認真調研,不斷完善。系統包括中心辦公、物業管理、政策匯總、政策兌現、項目管理、企業發展狀況、企業數據統計等七大模塊,著重將中心管理人員自身管理、企業的跟蹤服務、企業進展狀況整合成統一的系統,按照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和孵化器規范運行的要求,使管理與服務進一步量化、規范化,將中心日常工作管理、園區企業管理、物業管理整合在一個管理系統中。
2 創業中心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
南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信息管理服務系統針對創業中心獨特的管理性質而研發的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統,從企業入駐,租賃合同的簽訂,到園區企業的科技服務,園區的日常管理都做了嚴格的流程限制。其功能包含了園區管理的各個環節,分成財務管理、辦公室管理、園區管理、入駐企業管理、科技服務、物業管理功能。系統從園區管理、物業管理、日常辦公三條獨立的主線出發,通過多角度、多方位對園區企業的日常工作進行管理與服務。
(1)企業入駐時,啟動審批流程,層層審批,通過后臺可以入駐成功。由企業填寫入駐信息,經過園區管理人員初審,通過啟動審批流程,由園區領導級級審批,通過后臺可入駐成功。
(2)協助指導入駐企業的項目申報、政策獎勵申報、財政補貼申報。及時將政府的相關申報通知下發給企業,協助企業進行相應項目申報。由企業填寫申報內容,經過園區初審后,上報給上級部門,跟蹤申報情況,及時與企業溝通。
(3)對園區的入駐情況圖形化動態查詢。使用圖形動態展示園區當前入駐企業信息。
(4)根據園區的不同性質和租賃合同,自動計算入駐企業的房租費和物業費。根據各園區的公共電表性質,制定不同的分攤策略,抄表后結合租賃合同,系統自動的計算各個企業的房租物業費。
(5)日常辦公使用工作流審批。啟動審批流程后,由預先設定的領導依次審批并留言;可查看整個工作流的流向,前領導審批結果及留言。
3 管理系統的設計開發
(1)以win2003為服務器平臺,后臺為大型數據庫SQL Server2005版本,采用了先進可靠的B/S架構,穩定性及安全性好,運行速度快,維護簡單。系統采用先進的.NET C++開發語言,所有軟件部件全部為本地代碼,不采用任何其他外部構件,從而保證了穩定性和可靠性。
(2)系統由管理人員分配各子級用戶可使用的功能設置其密碼,各子級用戶可以更換自己的登陸密碼,系統對各級用戶的登錄、退出及重要操作均記錄在日志中,管理員可隨時查看,一些重要功能如數據恢復等被限制在服務器端執行。結合NTServer環境下的管理系統數據全自動按計劃備份服務可最大限度地保障數據安全,以此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引言
在當今這個運輸和計算機高速發展的時代,物流和網絡已經成為了人類日常生活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網絡下單購物,由相關物流企業將商品運送到指定地點。而購物的種類繁多,家具電器、生鮮果品無一不包,這就對物流的速度和安全有了很高的要求。
1物流企業現狀
目前,我國的物流企業多樣混雜,如順豐、郵政、百世等等。部分電商更擁有自己的獨立物流部門,如京東、當當等。無論是哪一種物流,其信息的管理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物流信息的管理和現代通信技術是當代物流企業的核心環節,從接單到派送沒有個階段都包含了大量的數據信息,如何保證這些數據的正確和及時傳送給用戶是物流公司中信息管理的重要目標。所以對于物流企業來說,構建一個安全、準確并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是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計算機的信息化處理方式來完成業務的高效運作,可以更好的提高企業的自身競爭力。
2信息系統的設計
2.1系統需求
物流工作運轉流程需要按照貨物的流動來實時更新系統中數據信息。如顧客下單后訂單的生成,到達中轉站后包裹的分流,到達目標城市后的配送站的分配,以及后期快遞員的分配,如有需要更可對快遞員進行定位,并實時傳送至系統網站,從而滿足收件和寄件客戶的實時查詢的需求。同時也方便公司對物流系統的更好的監督。對于當包裹出現問題時,有效的數據記錄也是問題查找的重要依據之一。
2.2系統模塊
該物流信息系統主要面對物流公司和下單客戶雙方,所以該系統的主要分為三個子系統:(1)客戶系統。客戶系統主要具有用戶的訂單生成,信息查詢,付費等基本功能。具體模塊主要包括:接受訂單模塊、查詢模塊、基本費用結算模塊。(2)倉儲系統。倉儲系統主要面向物流企業的各個中轉站和派送點,用于操作員對包裹的收入,及對應訂單號的系統錄入,生成物流信息。同時完成對收單員的貨款匯總。具體模塊主要包括:收件模塊、查詢模塊、運輸任務調度管理模塊、財務模塊、匯總模塊。(3)管理系統。管理系統主要用于完成對系統的整體維護,和對整體系統物流的監督及財務等相關數據的匯總。具體模塊主要包括:權限設置模塊、查詢模塊。
3物流企業網站及APP的建立
一、引言
眾所周知,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是指利用現代網絡以及軟件開發技術,對原來需要手工完成的一系列與財務管理有關的預算編制、成本核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監督等環節進行操作控制。利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有效避免由于人工記賬產生的一系列偏差。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包括眾多子模塊,例如會計處理模塊和財務管理模塊等等。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也包括眾多子系統,例如總賬系統和現金管理系統等等。另外一個完整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需要硬件和軟件的相互配合以及數據源的支持。近年來,隨著企業財務管理的逐漸發展,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也在從原始的以會計記賬為基礎轉變為以財務管理為基礎。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引入并建立一套適合自身企業特點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王永超提出由于中小企業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在財務管理方面可能存在不全面,沒有系統性的問題,并且,在中小企業當中,財務管理混亂和資金管理不合理以及隨意篡改這些問題相對于嚴格執行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大型企業而言更容易發生。因此,為了更加系統地管理企業財務,中小企業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二、中小企業引入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必要性
在中小企業中引入一套完整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是必要的。金薇提出現代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具有一套完整的風險防范系統,能夠有效對企業權責不清和舞弊等行為做出有效的風險防范,避免中小企業遭受更大損失?,F代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能夠以電子檔的形式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制度進行記錄,因而能夠有效避免中小企業會計制度不規范的問題?,F代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對于企業的各個與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有關的環節都設置了相關的子系統或者子模塊,例如成本核算模塊,預算管理模塊等等。這些系統和模塊能夠從事前、事中和事后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從而保證了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的準確性?,F代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能夠實現對企業的資金的嚴格控制和管理?,F代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有專門的資金管理或者現金管理子系統,能夠有效避免在企業中出現類似私自挪用資金等問題?,F代化標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能夠通過財務軟件和計算機系統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及時記錄,從而能夠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并且由于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錄入和復制等權限是歸所負責的相關財會人員所有的,一般人不能隨意進入帳套,因此財務會計信息的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中小企業中財務管理上的權責不清的問題較為嚴重
中小企業相對與大型企業而言往往缺少財務管理相關領域的人才,更不用說復合性人才,因此,中小企業由于人才缺乏和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慮,往往沒有進行權職劃分,財務崗位之間的界限并不清晰,例如出納往往又同時在做會計核算,這為中小企業的舞弊行為埋下了禍根(高姍,2012)。權職不分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督方面帶來了諸多的不便之處,也為健全和完善內控制度帶來了困難。
2.中小企業的會計制度不規范
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的會計制度往往缺乏規范性,具體表現為與財務會計相關的公司章程的缺失或者制度的不完整。許多中小型企業在沒有指定好完善的會計制度的情況下就開始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相關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作為支撐,那么后續問題將會非常嚴重。
3.財務管理核算沒有進行精細化處理
在中小企業中往往會出現求量不求質的粗放式的財務管理核算,這會影響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的準確性。還有資金管理方面存在問題。資金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根基,也是企業的正常生產和日?;顒拥靡岳^續的基礎。然而,中小企業中資金管理混亂,賬實不符、賬帳不符、帳表不符等問題的頻繁出現,影響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質量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最后,缺乏完整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中小企業,其財務會計信息往往缺乏及時性或者時效性,并且其信息安全也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許多中小企業缺乏完整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其記賬以及與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有關的活動不能像大型企業那樣及時通過計算機得到記錄和反映。并且,在沒有有效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控制和管理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安全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總而言之,現代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套標準化的,能夠對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等進行規范化管理的一套系統。它能夠保證企業財務管理核算和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能夠及時對有關會計問題進行處理。并且同時能夠降低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搜集和利用的成本,也就是能夠解決財務會計信息的成本-效益問題。
四、如何在中小企業中建立一套標準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1.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建立規范化的基本文檔目錄
任何一套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都離不開基本的文檔目錄的設定。基本文檔的目錄往往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對于理清系統文件順序和快速查找有關財務會計信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規范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其文檔目錄讓人一目了然,對所有的財務涉及的信息進行了歸納和排序,能夠做到不重不漏,這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是非常有用的。相反,不夠規范化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則缺乏規范化的基本文檔目錄或者對于文檔目錄的排版和管理過于混亂,不能讓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者有效的獲取有用的信息。因此,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必須首先建立規范化的基本文檔目錄,才能保證企業后續的財務管理活動更加順利地進行下去。
2.對所有文件、文檔以及會計科目進行規范化的命名
對所有的文件、文檔和會計科目進行規范化的命名有助于后續會計處理的正常運行。文件和文檔的規范化命名有助于正確分類,會計科目(包括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的規范化命名是會計記賬以及核算的基礎,沒有進行文件、文檔以及會計科目規范化命名的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是不完整的。對文件、文檔以及會計科目進行規范化命名具有重要的意義。
3.將會計處理的方法規范化
標準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需要依賴規范化的會計處理方法。如果一個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或會計核算方法是按規定和要求進行設定的,那么所有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相關處理都能夠得到有效的規范。反之,如果一個企業設定了多套會計處理辦法或者會計處理方法不規范或者混亂的話,那么企業的財務管理將會出現較大的問題,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要引起重視 ,由此可見規范化的會計處理方法的重要性。
4.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標準化設定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至少包括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表等等。標準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我國財政部頒發的《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進行制定,以保證其規范性。財務報表集中反映了一個企業的財務信息,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標準化設定。
5.將企業經濟業務的分類規范化
如前所述,中小企業中很容易出現諸如權責不清,崗位不分離等問題。在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將經濟業務的分類規范化將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具體的操作是建立經濟責任中心,將每一項經濟責任規則到具體負責的人頭上,將員工編號和具體的經濟事項相對應,并進行編號等等。
五、結論
本文以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對于中小企業的重要性作為引入,進而闡述了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怎樣通過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來解決這些問題,并進一步提出了如何在中小企業中建立一套標準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包括進行各項標準化的設定等等。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對于中小企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如何將其更好的運用到中小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活動中,更好的幫助中小企業的日常經濟業務,值得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U2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3-0000-02
自我國在2002年頒布《信息系統工程監理暫行規定》后,信息化工程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但是,由于信息化工程的建設屬于智力密集型工作,難度大、可視性差、變更頻繁,因此信息化工程的質量控制就顯得更加的復雜,具有信息量大、綜合性強、技術難度高等特點。所以,信息化工程監理企業在分析問題、找出原因、運用質量控制方法的同時引入業務信息管理系統,使監理工作系統化、程序化、標準化,不但節省了人力,更提高了信息化工程的質量。
信息化工程監理業務管理系統依據信息化工程監理企業工作中的實際需求進行設計。該系統的建設目的就是要開發出一套適用于信息化工程監理企業針對日常工作管理、人員管理、項目控制的綜合性管理系統。此系統建立在廣域網上,企業員工可以通過系統提交自己的工作計劃、工作日志、監理文件等各項業務,向管理者匯報自己每日工作的實際情況。同時企業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對員工的各項業務申報工作、日常工作完成情況工作量等內容進行評審、檢查和統計。
該系統是為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提供一個管理與被管理、與執行、審核與提交的互通平臺,重點考慮到由于信息化工程監理工作經常出差、不在企業駐地工作的特性,該系統采用B/S架構,客戶端無需配置,使業務管理不受任何地域的局限。只要能夠連接互聯網,無論員工在何地都可以登錄系統,通過系統的各項功能完成幾乎所有日常業務工作的需要,大大提高了企業業務處理的效率及管理的成效,同時系統能夠滿足幾百名員工同時進行在線操作。
因此信息化工程監理業務管理系統的設計總體思維體現在以下幾點:
(1)系統應符合公司相關業務流程的規定,滿足日常工作需要,并達到操作過程中的直觀、方便、使用、安全等要求。
(2)系統采用B/S結構,即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結構,用戶不需要安裝客戶端軟件,在系統允許的網段及互聯網就可以通過瀏覽器使用系統[3] ,用戶界面完全通過WWW瀏覽器實現。無論用戶的規模及分支機構有多龐大,都不會增加任何維護和升級的工作,所有的操作只需針對服務器進行,這大大節省了人力、時間、費用上的消耗。
(3)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法,按照用戶的需求,模塊彼此之間盡量以數據連接為主,以特征連接為輔,盡量減弱模塊之間的聯系程度,增加模塊的獨立性。既便于系統功能的修改,又便于未參與開發的技術維護人員補充、維護。
(4)系統應具備數據庫維護功能,及時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等操作。能夠對數據庫進行備份和恢復。
根據系統設計總體思維以及對信息化工程監理企業需求調研的結果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得出:
(1)信息化工程監理業務管理系統中存在四類角色用戶,分別為項目經理、監理工程師、部門經理及工程部經理。
(2)由于本系統涵蓋功能較多,有些功能是不同角色共同具有操作權限,有些功能只限制特定角色用戶才能操作,加上實際業務流程的復雜性,所以本系統以功能項為主體按照系統需求中要實現的功能把系統劃分為以下四大模塊:日常工作管理模塊、項目工作管理模塊、統計分析模塊及系統管理模塊。
下面分別對不同角色用戶的操作權限及系統四大功能模塊所具備的各項子功能進行詳細介紹。
(1)角色即參與者,是具體用例的驅動者。該系統共分為四類角色:
項目經理角色可以在線實現工作計劃的編制及查詢、工作日志的編制、審核及查詢、監理文件的編制及查詢、文件檢查任務的執行及確認、關鍵工序管理的申報、關鍵工序計劃的編制及維護、項目信息的維護、通知公告查看等操作。
監理工程師角色可以在線實現工作日志的編制及查詢、工作計劃的查詢、監理文件的編制及查詢、通知公告查看等操作。
部門經理角色可以在線實現工作計劃的審核、工作調度情況查詢、監理文件查詢、通知公告查看、關鍵工序計劃的審核、項目信息的創建、維護及查詢等操作。
工程部經理角色可以在線實現工作調度情況查詢、通知公告的、文件檢查計劃的、關鍵工序管理的及審核、關鍵工序計劃的審核、項目工時統計、員工工時統計、系統用戶管理及權限管理等操作。
(2)功能模塊設計是結合系統自身的具體特點,在總體功能模塊設計的基礎之上對各子模塊分別進行設計,該系統具備4大功能模塊分別為:
日常工作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工作計劃管理、工作日志管理、文件管理、通知公告管理及查詢管理等功能。具體可以實現編制工作計劃、工作計劃審核、編制工作日志、工作日志審核、工作調度查詢、監理文件查詢、編制監理文件、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查詢、工作計劃查詢、工作日志查詢等功能。
項目工作管理模塊主要包括文件檢查管理、項目工序管理、項目信息管理等功能。具體可以實現文件檢查計劃、執行文件檢查任務、執行文件檢查確認、關鍵工序管理申報、關鍵工序審核、關鍵工序計劃管理申報、關鍵工序計劃審核以及項目信息的創建、維護、查詢等功能。
統計分析模塊主要包括人員工時統計、項目工時統計兩大功能,該功能只有工程部經理角色具有操作權限。該功能統計所需的數據主要是從項目經理、工程師角色編制形成的工作計劃與工作日志中所涉及到的項目名稱、實施人、所用工時這三類數據中進行提取。
員工工時統計,可以使工程部經理在一段時期內對員工工時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比對,通過數據去分析相同時間內,人員工時差異所反映的問題,作為對人員工作量飽和度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工程部經理可以在該功能下通過選定起止時間,分別輸入員工姓名、選擇部門名稱或工作類型進行不同范圍人員的工時統計。
項目工時統計,可以使工程部經理對不同項目在一定時期內所消耗工時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通過數據分析項目工時差別的原因,考慮是否需要對項目人力投入情況進行調整。也可以通過對同一項目在不同時期所產生工時的差異,判斷項目目前所處于項目關鍵期或者處于項目停滯等時期。
系統管理模塊主要包括用戶管理、權限管理兩大功能。工程部經理可以通過用戶管理功能,實現新增用戶、修改用戶資料、刪除用戶、設定用戶名、初始密碼等基本操作;使用系統的用戶由于在公司的級別以及工作內容不同,所以要設計人員權限分配,也就是說不同權限的人員可使用的系統功能是不同的。而且信息化工程監理業務管理系統功能繁多,某一功能操作權限可能僅分配給唯一用戶,也可能分配給多個不同角色用戶,所以權限管理為方便工程部經理對所有人員設定權限操作提供了便利的平臺。
數據庫設計也是信息化工程監理業務管理系統設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設計質量的好壞,數據結構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管理系統的成敗。信息化工程監理業務管理系統的數據表過多,數據類型也比較復雜,主要包括人員信息、工作崗位、文件類型、關鍵工序管理、項目信息、文件檢查任務、工作計劃、工作日志、文件檢查計劃信息表、關鍵工序信息表、關鍵工序計劃信息表、通知公告信息表、監理文件信息表等數據庫列表。
參考文獻:
[1]周鳴.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存在的必要性和充分性[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5,2
隨著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管理信息系統的出現在我國不僅已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而且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分認識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性,積極推行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企業競爭力以及使企業管理科學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采取與之相適應的財務業務流程再造,也是以管理信息系統為平臺企業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時,財務業務的流程再造在企業整體業務再造中是有代表性的,這是因為財務業務工作與企業其他業務工作有廣泛的聯系。但是財務業務流程再造的推行決不是一帆風順的,存在著許多方面的阻力,需要我們采取相應的配套措施,才能較好的解決財務業務流程再造的問題。
一、管理信息系統的特性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軟件、硬件、網絡通訊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維護,以增強企業戰略競爭力、提高效益和效率為目的,支持企業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集成化的人機系統。它決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系統,而是把人包括在內的人機系統,因而它是一個管理系統,是一個社會系統。20世紀80年代后期,信息被看作是一種戰略資源,是獲得競爭優勢的可能來源,是擊敗和威懾競爭者的戰略武器。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將根本改變企業的目標、產品、服務以及內外關系,建立此系統的目的,就是要改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使之保障企業生存和繁榮的有效手段。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必然要求企業具體的各種工作業務進行業務流程的再造,以適應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并發揮管理信息系統的優勢。財務業務的流程再造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推行管理信息系統的障礙
管理信息系統的采用必然要引起企業財務業務流程的變化和企業內各層人員工作方式的改變。其中,基層應用的是數據處理系統,用以提高效率,中層原本是起信息溝通作用,基層與高層可以借助信息系統直接進行信息傳遞,使組織結構呈扁平化,高層用的是決策支持系統,主要用來提高效益和尋找機會。推行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對不同的層次將會有不同的影響,因而也有不同的阻力。
(一)來自基層的障礙
基層擔心系統代替人的傳統記賬工作會導致相關業務程序消失,可能會引起自己的失業或工作負擔過重,也有的人是不愿意學習新的知識和不愿意放棄舊的工作方式。有了這種思想,就會在行動上有所表現,他們或者采取不合作的態度,不交出自己手工作業的程序和經驗,或者不愿意承擔新的信息收集工作,采取消極怠工的態度??朔@種阻力可能是有困難的,但只要領導的決心大,方法對,這種阻力是可以克服的。因為從總體上講,任何一個先進的生產力給職工帶來的不是工作崗位的減少和生活的降低,而只是工作崗位的轉移,只要領導決心大,向財務人員講清楚道理,當他們了解到事業的需要時,他們是會合作的。
(二)來自中層的障礙
來自中層的阻力是最大的。因為中層財務管理人員最擔心的是組織和權力結構的變化。他們會較多地考慮管理方式的改變以及自己在這種變革中所受到的影響,他們隨時在想是否能跟上和適應這種變革,或者是退下來會付出怎樣的代價,他們開始不贊成變革,繼而表現為觀望、等待。在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初級階段,有所謂“中層管理消失”的說法。但20多年的實踐證明,信息系統的發展,中層管理不是消失,只是結構發生了變化。中層組織的數目減少了但相對人數增加了,臨時性組織增加了,組織的變動加快了。中層財務管理人員只有認識到社會的發展趨勢,樹立變革和進取的思想,從大局出發,發揮積極性,才能適應管理發展的需要。實際上,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會給中層財務管理人員帶來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
(三)來自高層的障礙
高層財務管理人員不必擔心業務流程再造會給他帶來失業。所以,推行管理信息系統,高層主要是認識問題,是如何認識這種變革的重要性,是如何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矛盾,還有如何克服阻力的問題。當然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下的財務業務流程再造對高層的決策方式也有影響,高層管理一般表現有二種:第一種是漠不關心,甚至采取回避態度;或是空有熱情,把企業業務流程再造當成是一般技術開發,并沒有把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當成是一次企業財務業務變革和管理變革。第二種,就是親自參與領導,懂得把管理信息的開發和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結合起來,能抓住關鍵問題。雖然它們并不懂很多管理信息系統的技術,但他們會領導企業財務業務流程再造的開發。善于提出目標,組織動員群眾;善于分析和利用各種矛盾,因勢利導;善于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在他們的領導下,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沒有不成功的。
三、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的措施
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一定要循序漸進,統籌安排。
(一)正確認識和認真分析財務工作環境
一般認為,應從企業的實際出發,確定合適的目標,取得合適的進展,而不是一味追求某種理想的境界。為此,應注意認真分析信息系統對企業財務工作帶來的好處;提高管理人員的改革意識和管理水平;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和企業的管理基礎;認真分析企業的技術力量情況;認真分析企業的資金情況;認真分析管理信息系統的平臺作用;提出企業財務業務流程再造的方案;提出財務業務流程再造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急預案;信息與管理的人力資源儲備。
認識企業財務工作環境,要分析動力何在,如何激勵。開發信息系統的動力來自兩方面:一種是內力驅動,一種是外力驅動。
內力驅動是來自內部的提高效益或改進技術的需要,外力驅動則是市場經濟的要求驅動或上級驅動。當前中國不能不說行政驅動仍是一種有效的動力。行政驅動有時會出現一些假象,某企業為了上等級,搞一些規劃和買一些計算機當花瓶擺樣了,這是沒有實際價值的。
(二)選擇合適的方式
針對自己企業財務工作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是成功的關鍵。成功的企業大致有以下兩種模式:
1 自上而下開發的方式
這種方式一般是列入上級規劃,得到上級立項支持。一般起點高,采用內外結合的方式。
采用這種方式的企業,首先都是建立以總會計師為首的財務業務流程再造領導班子,然后進行總體規劃,明確系統目標,選擇精干的技術隊伍,最后按照系統工程步驟按部就班地嚴格執行。
2 全面引進的方式
在引進信息系統的時候,不僅引進硬件和軟件,而且引進國外的財務管理系統和管理方式。全面引進的方式不僅能提高設備水平,而且能大大提高我國的管理水平,這種方式效果好,但實現難度大,內部人員以及資金要求均較高。
四、財務業務流程再造的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戰略
傳統的財務業務流程和管理組織形式與社會的發展及平穩的管理環境相對應,也是信息技術不發達的結果。現代組織理論的創立者切斯特。巴納德指出:組織的共同目標和人們的協作意愿需要通過信息溝通來連接才能成為動態的過程,由信息傳遞技術所決定的傳遞渠道、體系、覆蓋面及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組織的結構。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原有組織和管理體系的信息基礎,即改變了主要依靠語言和文字的信息交流方式、主要依靠人腦和手工的信息處理方式、主要依靠人腦和文件的信息存儲方式,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處理與傳遞,實現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實現異地控制及分布式的統一協調。因此,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呼喚全新的業務流程與企業組織結構的出現。企業應利用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時機,以bpr思想為指導重構企業業務與管理組織。美國的ibm公司和福特公司、日本的富士通公司、意大利的菲亞特公司等利用財務業務流程再造及現代信息技術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財務業務流程重構
針對財務業務流程調查結果,以財務流程為改造對象,以管理信息系統為技術平臺,對企業財務流程進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過對財務流程的構成要素重新組合,產生出更為有價值的結果,以此實現財務流程徹底的重新設計,從而獲得企業績效的巨大改善。
(二)組織結構重構
根據財務業務流程重構方案,打破舊有模式重組財務組織結構。管理信息系統可以使具有以下特點的財務管理組織有效運轉:(1)縮減乃至取消中間管理層,加強作業層與決策層的直接溝通;(2)增寬管理幅度,確保管理者與下屬間信息的有效傳遞;(3)組織規模減小且成扁平狀,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靈活性、彈性和對市場的反映能力;(4)實行團隊工作,確保團隊成員間的全方位溝通以及團隊與團隊之間的信息交流;(5)全新的網絡結構組織確保信息上下左右暢通無阻,組織結構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機動性。
財務業務流程與組織結構的重構,使管理信息系統的財務部分工作大大簡化。事實上,財務流程再造過程已經充分考慮了重構方案的邏輯實現,為數據流程方案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五、實施企業財務業務流程再造戰略的措施
(一)領導重視并親自主持
企業財務業務流程再造事關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全局,其全局性和戰略性決定了它的實施必須有最高權力的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親自主持。企業領導應與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小組及財務專業小組一起,對企業的發展及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有一個整體的切實可行的構想,然后義無反顧地付諸行動,革新業務流程、重構組織結構,以最終實現預定的目標。
(二)業務部門的溝通
財務業務的流程再造,不僅會改變本部門人員的工作習慣,也會改變企業其他部門管理人員多年習以為常的工作方式,并涉及其權力和利益,因此,它的實施必然會帶來較大的阻力。企業領導要對職能部門和有關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使他們明確財務業務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及其對企業發展和職工利益帶來的益處,并充分授權,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創意,從而減少或消除阻力,進一步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為財務業務流程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以配合財務部門的業務流程再造工作。
參 考 文 獻
[1]莊玉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8.
寶供;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簡析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6-0315-01
1 寶供物流企業集團
1.1 簡介
寶供物流企業集團,作為國內第一家注冊成立的物流企業集團,以其超前的物流服務理念、遍布全國的運作網絡、先進的物流管理模式,為多家跨國公司和十幾家國內大型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化物流服務,一躍成為中國第三方物流的“璀璨之星”。
1.2 發展史
1990年的一個處于虧損狀態的貨物轉運站發展成為如今年產值近10億元的集團――寶供物流企業集團。1997年,寶供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為客戶創造價值。1999年,寶供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客戶提供綜合的物流服務。2002年,寶供開始為客戶管理供應鏈,逐步走向第四方物流企業。
2 理論綜述
2.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與特征
第三方物流在國外常稱之為契約物流、物流聯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類似于外協或契約物流; TPL是“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提供給潛在顧客向一個供應商購買其所需的全部物流需求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方面服務的能力”。
2.2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史
Chrisoula和Douglas(1998)將TPL的演進分為導入期、知曉期、需求期、整合期和差別化期五個階段。
2.3 物流信息化含義
物流信息化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分析、控制物流信息,以管理和控制物流、商流和資金流,提高物流運作的自動化程度和物流決策的水平,達到合理配置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的目的。
2.4 物流信息化的優勢
未來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因此,信息共享可以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從而提高供應鏈上的企業競爭力。
基于信息技術的信息共享,可以使供應鏈上的各方進行更緊密的系統和合作,從而實現供應鏈整體績效的最優化。
需求扭曲由供應鏈下游向上游有逐漸擴大的趨勢,這種現象被稱為“牛鞭效應”。學者的研究表明,通過供應鏈上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地降低“牛鞭效應”,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
3 寶供的物流信息系統
3.1 寶供信息化建設
1997年起寶供開始著手做這一方面的工作,使原先DOS平臺上電話連接的內部網絡變為公司全方位的數據信息庫。1999年投入運行的INTERNET的業務成本核算系統,對控制成本、減少支出等為領導層決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3.2 物流信息系統的運作與優勢分析
(1)以EDI平臺與客戶的信息系統實時連接,接收客戶物流運作指令,并通過接口返回相關運作信息與數據。企業收到一份EDI訂單,則系統自動處理該訂單,從而使整個商貿活動過程在最短時間內準確地完成。
(2)以TOM訂單管理模塊管理客戶運作指令,實現對訂單的高效處理和對運作情況的實時管理。
(3)以運輸配送管理系統TMS對運輸業務進行整合調度,根據預設調度規則和策略合理安排運輸車輛裝載和計劃運輸路線,有效地整合運輸資源、降低成本;另外還實現了對運輸業務的在途跟蹤,加強對在途過程的控制;通過系統管理到達簽收作業結果和對運作質t進行統計分析。
(4)以倉庫管理系統wMS/SMS對客戶庫存產品進行高效的進出庫管理,增加庫存決策信息的透明性、可靠性和實時性。不但對結果進行處理,更是通過對作業動作的指導和規范保證作業的準確性、速度和相關記錄數據的自動登記,增加倉庫的效率、管理透明度、真實度降低成本。
(5)以財務系統面向企業財務核算及管理人員,對企業的財務進行全面管理,在完全滿足財務基礎核算的基礎上,實現集團層面的財務集中、全面預算、資金管理、財務報告的全面統一,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6)以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對運作的KPI指標和異常情況進行動態管理,通過系統報告運作情況,分享業務信息和尋求資源支持。
4 物流信息系統幫助寶供走向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是美國埃森哲管理咨詢公司在1996年提出的名詞,被定義為“一個供應鏈集成商,它調集和管理組織自己以及具有互補供應商的來源、能力和技術,以提供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2000年開始,寶供開始為客戶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利用信息連接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以提高客戶的供應鏈管理績效,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寶供稱自己為“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商”,這實際上是第四方物流企業的概念。2003年,和寶供合作了5年的紅牛飲料遇到了新的問題。公司就不能及時掌握產品的準確銷售數據,從而無法對市場變化做出及時、正確反應。因此,紅牛公司希望隨時了解市場終端對產品的銷售數據。根據紅牛公司的需要,寶供為其開發了一套針對物流業務的訂單管理系統,系統與寶供的系統對接。
5 啟示
寶供一直秉持著第三方物流的服務要“量身定做”的原則。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從依附需求的深層次來講,是根據客戶的生產及銷售模式全面規劃物流服務模式、優化業務流程、整合物流供應鏈、支持靈活多變的市場營銷策略而在不同客戶間詮釋不同的“管家”這一角色的。而“管家”的任務就是:為“主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戶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8-00-01
在新形勢下,現代企業若要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就必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率,以科學的方法擴大經營、生產規模,合理編制、控制運營成本,由此即要求企業更加及時、準確的掌握各項財務信息,以日常的業務流程為基礎,針對企業內部的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并實施高度集中的控制、管理,以此保證各類資金、信息、數據、物流的準確性、時效性、同步性,從而為企業的各項決策與方案的編制提供科學依據。因此,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建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應用各種現代化的管理方法與技術,全面提高各項管控活動的效率、質量。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現狀
(一)財務信息的安全性、時效性不足
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將面臨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為有效避免各種市場、財務風險,企業內部的管理層、決策層對于各項財務數據、信息的安全性、時效性有著一定要求。然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所建立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尚未實現網絡化操作,而一些企業雖然采用了網絡版系統,但也沒能在企業內部的各個業務部門之間搭設信息交換平臺,以至于各項財務數據、信息無法共享,倘若是以人工手動操作的方式傳輸信息數據,不僅會直接影響到財務信息的時效性、浪費大量人力資源,同時也極易出現操作失誤、數據丟失等情況,沒能充分發揮信息化系統的應有作用。
(二)應用方法及手段落后
目前,雖然我國許多企業已逐步完成經營、生產的信息化、自動化建設,但仍缺乏一定的財務管理意識與各種現代化財務處理軟件、工具,從而難以有效控制、科學分析企業的運營成本,而對于各種資源的消耗、存儲、增量,仍是以手工操作的方式進行管理,極易造成企業資金的長期占用,進而抬高運營成本。此外,一些企業即使建立了較為先進、完善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也沒能充分發揮、有效使用信息系統的各項功能與不同作用,而只是將其作為一種財務核算工具來使用,或是依據傳統的賬面數據、信息,來整理、編制財務預算文檔,由此不僅無法為企業的各項決策、預算管控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據,同時也將徒增企業的管理成本,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三)缺少現代化復合型人才
一些企業集團的財務人員雖具有豐富經驗,但只了解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操作,無法通過財務信息系統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而一些計算機專業人員又不熟悉財會知識,企業集團財務信息化方面的復合型人才不多?;谝陨蠁栴},現行的會計電算化必須進行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應以滿足企業集團現代化管理與制度創新的要求,有效提高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水平的目標為導向。
二、構建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幾點建議
(一)財務一體化平臺的構建
由于現代化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對于企業的服務器配置有著一定要求,為保證各項財務數據、信息的完整性與安全性,首先應全面檢查服務器的配置與有效運行年限,同時應增設能夠同時讀取、使用、存儲各組數據的雙硬盤。針對企業內部已搭建好的局域網,應綜合考慮不同部門的業務需求與網線鋪設情況,進行整體規劃、改造升級,從而為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行、使用提供物理平臺,并保證數據傳輸時的效率。其次,針對企業內部的財務核算、成本管理、預算編制以及各項財務管控工作,根據需求的不同,合理選配各種財務處理軟件,并定期進行更新、升級,以企業的日常業務流程為基礎,構建財務信息、網絡一體化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為企業的高層領導、管理部門、決策人員提供更加高效、專業、規范的服務及依據?,F代企業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系統,能夠遠程上報、查看、審計、匯總不同地區分公司與不同部門的各項財務賬目,使得財務管理部門能夠及時進行記賬、調配資金、編制報表、實施監控,在大幅提高業務效率的同時,有效縮減了人力成本。此外,利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還可直接咨詢、察看企業外部的市場價格、銷售情況等活動事項,或建立網上銀行、電子商務平臺,由此才能充分發揮企業財務資源的聚合效應。
(二)財務管理軟件的應用
對于市面上的各種財務管理軟件,現代企業應以分析、管理、編制、核對各項財務預算為基礎,盡可能的選用功能完備的財務處理軟件。在實際的使用中,在崗人員可在計算機系統中設定企業自定義比率,例如:期望指標、行業指標、年度指標、歷史性指標等。與此同時,還應增設各類財務分析比率,通過軟件的處理,生成科學、系統、直觀的樹狀圖、柱形圖等,以便更加直接、快速的分析、尋找各種異?,F象、風險隱患,使企業的決策層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調整、更改各項管理標準與經營策略。此外,對于某一事項或目標主體,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中的預算管理模塊,不僅能夠幫助財務人員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預算報表的編制或實時監控預算的執行,同時還能讓使用者以科學的方法確定企業物資的進貨時間、調整各業務的占用資金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ERP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能夠將企業當期的財務信息、數據作為基礎依據,自動編制、提交財務分析報告,有助于企業的高層領導與決策人員了解、掌握企業資金的實際情況。
(三)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為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嚴密性,現代企業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應綜合考慮各個部門的業務流程與需要,制定具體的電算化操作、管理規范,明確劃分各個部門、不同崗位的操作權限及內容,通過授權、身份認證等方式加以管理、控制。此外,網絡終端、服務器應在無塵、恒溫的環境中運行,技術人員負責對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遠程監控,同時為保證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定期進行備份,或將其拷入硬盤、光盤中保存。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應用軟件、網絡系統架構的更新速度較快、淘汰率較高,現代企業應綜合考慮其自身情況與未來規劃,定期檢查、升級、改造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保證其先進性、嚴密性。
(四)加強對在崗人員的培訓力度
現代企業應用信息化系統實施財務管理,要求在崗人員不僅需要兼具管理、財會專業的知識與技巧,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電算化操作能力。因此,為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的業務水平,現代企業應定期組織進行業務培訓,將電算化操作的安全規范、財務處理軟件的應用等業務事項作為在崗人員的學習內容,不斷提高、強化其操作水平,培養、塑造現代化復合型人才,由此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應有作用,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三、結束語
為保證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行穩定、使用安全,企業不僅需要不斷提高在崗人員的操作水平、優化配置信息系統,同時還應加強系統運行期間的內部控制工作,通過采取各種監督、管控措施,定期檢查、維護系統與設備,提高各項財務活動的效率、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