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4:51: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升學宴賀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各位親朋。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我女兒升學宴會的大好日子,此時我的心情也萬分的緊張和激動,首先我想對愛女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也希望她以此為一個新的臺階,好好的學習,不驕不躁,再接再厲將來成為咱們祖國的有用之才,與此同時我還要代表我們全家對在場各位親朋和老板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捧場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我會對所有的親情,所有的友情,所有的關心和幫助,所有的鼓勵與期待都念念不忘,我女兒也會念念不忘。
在此我想說的有很多,但千言萬語化做一副對聯送給大家:
上聯是:吃,吃盡天下美味不要浪費
下聯是:喝,喝盡人間美酒不要喝醉
橫批是:吃好和好
謝謝大家!!!
升學宴父母賀詞范文二
升學宴父母賀詞范文
尊敬的各位來賓和親友們:
你們好!
首先讓我代表全家向光臨的各位來賓及親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作為父親我為女兒實現自己夢想而無比激動和高興。所以我今天宴請各位,請各位來分享我們全家的幸福與快樂。希望大家能開懷暢飲,共同度過一個美好的良宵。
女兒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和她的恩師諄諄的教誨,在座親友的鼎力相助分不開的,所以我還要鄭重地說聲謝謝你們。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今天,是朱先生和盧女士為其愛女麗麗同學舉行升學喜宴。
首先,我代表朱某一家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對各位敬備厚禮前來祝賀表示衷心地感謝。
望子成龍父母愿,盼女成鳳爹媽心。
為了女兒的成長,朱某夫婦含辛茹苦,精心培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父愛如山,母愛似海。舐犢情深,愛女情切。讓我們把熱烈的掌聲獻給天下所有的好父親,好母親。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同時,我代表朱某全家對幫助過麗麗同學的老師,同學,親朋好友表示深深的謝意。
十年寒窗立壯志,今朝題名展宏圖。
尊敬的長輩、同學、親愛的來賓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動,有這么多的親朋好友前來參加我考取大學的宴會,在此我要代表我們全家對大家的盛情光臨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謝意。
俗話說十年寒窗苦,我今天所取得的成績也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這些都傾注了不光我一個人而是很多人的辛苦和汗水,在此我首先要感謝我的老師和同學在學習上給予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更要感謝我的父母親,雖然他們平時都蠻忙,但是他們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著我,關心著我,鼓勵著我,成為我身后最堅實的后盾,在這里我想說上一聲“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在此,我還想說的是,我以后學習的道路還有很長,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關心我,我一定會加倍的努力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的殷切希望和各位來賓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優異的成績將是我對大家最好的回報。
最后恭祝各位來賓
事業蒸蒸日上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今天是我的朋友和同事的愛子劉洋同學的升學酒宴,劉洋同學以641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郵電大學,這是他的驕傲,是劉氏家族的驕傲,也是我們在場的所有親朋好友的驕傲。我代表大家對此表示衷心的祝賀。
俄羅斯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其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寫道: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要說的是:成才孩子的家庭是相同的,不成才的孩子的家庭各有各的原因。我們單位的家長是比較重視孩子們的教育的,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劉洋的成長歷程,我作為比他們年長的人和過來人說說我的感受,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迪。我想;按照一般規律,不外乎以下幾點:孩子的天賦,家庭的培養和好的學校和好的老師。我認為,他們正是具備了以上條件,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3、踮著腳尖,祈望明天.失望一點,愉快一點,都是昨天細淌出的汗.不管怎樣,擦干,繼續向前,明天美麗的冠需用實在的腳步加冕.
4、就要去高考,睡覺要趁早,養足精氣神,才會考得好,心情要放松,不要太焦急,自信不能少,冷靜去應戰,祝福朋友你,考試很順利,金榜有你名,成功隨你走!
5、有陽光普照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的思念。當流星劃過的剎那我許了個愿:希望正在看短信息的人一生幸福快樂
6、九月鮮花開滿園,爭奇斗艷比風采。高考落幕心忐忑,捷報傳來喜笑顏。親朋好友共相聚,祝賀聲聲不間斷。再入名校去深造,學成歸來棟梁材。祝你前程似錦繡,宏圖大展理想現!
7、一毛錢買不到幽香的玫瑰,一毛錢買不到苦澀的咖啡,一毛錢買不到甜蜜的糖禁,但是一毛錢可以傳達我對你的祝福:真心的祝你幸福快樂每一天
8、那熟悉的桌椅,一樣的顏色,那些青澀的劃痕,那句等著高考完后說出的“我喜歡你”;這和藹的老師,一樣的教誨,這說不盡的教誨,這些盼著高考完后出現的“你成功了”。努力的高考生啊,相信自己,一切都會成功的!
9、晚上笑笑睡個美滿覺,早晨笑笑全天生活有情調,工作之余笑笑滿堂歡喜又熱鬧,煩惱之時笑笑一切憂愁全拋掉,收到短信笑笑感受生活真美妙。
10、四面垂楊十里荷,一份捷報唱歡歌。心中涌起碧波浪,萬千情愫在飛揚。十年奮戰提金榜,今朝夢想正飛翔。再入名校求學路,鋪就明朝好前途。愿你前途無限輝煌。
11、xx發奮勤攻讀,拿到二本錄取書。深造四年待啟程,準備赴沈進學府。學無止境倍努力,人生無苦難識福?遠航將出海,乘風破浪無所阻!
12、趕走那些難耐的離愁別緒,幻化成鼓勵祝福你的千言萬語,未來路上多多保重照顧好自己,執著奮斗加油努力,看好你!
3、九月的陽光為你燦爛,金色的梧桐為你歡呼,學長學姐們的笑容為你綻放,校園的馨香為你彌漫。祝你開學快樂,天天都有美麗心情!
4、我在空曠的廣場上,放飛了一地的祝福,讓他們飛向你,我在時間的荒野里,栽滿了朵朵的幸運星,讓他們環繞你,我在開學的季節里,發送了真誠的短信,讓他們陪伴你,愿你在大學里能夠一切順利,學有所成!
5、不要因為舟升學無望而心灰意懶,要看到你身處的這個時代的色彩,比你想象的豐富得多,你可以作出的選擇也比你設想的多得多。
6、十年寒窗,終成正果,金榜題名,完美生活,大學生活,需要你我,未來如何,請君斟酌,祖國明天,缺你不可!祝莘莘學子學業有成!
7、雄赳赳,氣昂昂,開心上學堂;樂呵呵,笑嘻嘻,見面點頭忙;興沖沖,神爽爽,開啟新旅航!祝各位學子大學生活充實快樂!
8、假如你曾有過虛度的一些時光,千萬不要以嘆息作為補償;明天的路途畢竟長于已經逝去的歲月。快向前邁步,前面相迎的是幸福的曙光!
9、在這涼風習習的夜色里,在這月光融融的大學校園里,想著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團結互助,以舒暢的心情,平常的心態,去詮釋著愛的釋語,坦然面對大學生活的考驗,這是多么幸福的啊!
10、勸君莫醉金縷衣,勸君惜取青年時。大學風光無限好,滿地繁華不盡飄。若是醉了金縷衣,日后受苦悔恨復何益?不如爭取青年時,將來賺盡金縷衣!希望你好好珍惜大學的時光吧。
11、高考高考,心態要好,保持冷靜,基礎打好,莫要煩躁,開開心心,早睡早起,精神十足,考上大學,實現夢想,相信自己,一定。
12、昨天祝福怕你忘掉,后天祝福怕你驕傲,今天祝福時間正好,愿你一分耕耘,兩份收獲,一滴汗水,有百分回報,好好報考,金榜題名,馬到成功。
13、夢想在這里培育,青春在這里經歷,開創從這里開始,目標在這里確立。成熟在這里起步,快樂在這里揮舞,積極在這里熏陶,情感在這里漫步。恭喜你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大學新生活,在等待你的加入!
14、十幾年的寒窗,今朝夢想圓滿,心中還有惆悵,理想就在前方,離開了溫暖的家,肩上責任重大,大學新生就應該自信迎接挑戰,早日成就自己的夢想。
15、知識是一匹無私的駿馬,誰能駕馭它,它就屬于誰。知識是*的羽翼,是恐懼的解毒藥,人的自主權深藏于知識之中。讓我們爭分奪秒,好學不倦,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眼光遠大的人。
16、大學新生活,越學越快樂,翻動書本方知人生大精彩,揮動筆墨才明未來大舞臺,祝進入大學的新生暢游知識的海洋,勇攀學問的高山,做象牙塔里成功的猛士!
17、人生道路,選擇唯最;面對報考,仔細比對;調整狀態,認真應對;看清自己,奮力直追;就算失敗,也不后悔;莘莘學子,助你加油,考出氣勢,回報社會!
怎樣才能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法拉第的艱難研究之路,感嘆于他勇于創新、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呢?筆者嘗試結合法拉第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具體過程,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加以改進,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的探究式教學,以增強學生對科學發展過程的情感體驗.
第一步:結合電學舊知,初步完善研究裝置
法拉第的設計原型:開始實驗時法拉第將兩根導線平行放置,在其中一根導線中通以恒定電流,他期望電流的磁場會招引另一根導線中的電荷運動,從而產生電流.但是實驗結果讓法拉第十分失望,電流計毫無動靜.
課堂操作改進:將通電導線的磁場替換成蹄型磁體的磁場,有利于獲得較強的磁場,同時也利于推導出教材中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裝置和后續的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教學實錄一:
師:1820年奧斯特通過實驗證實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這個成果極大地鼓舞著研究電磁關系的科學家們,激發他們提出新的問題:既然電能生磁,那么磁能生電嗎?
生:能.
師(利用實物投影演示):將一段導線放在蹄型磁體的兩極之間,導線未閉合.
師:將這段導線放在磁場中是否能產生電流?
生:(部分同學)是;(部分同學)不是.
師請否認產生電流的同學回答:因為導線是斷開的,不可能有電流.
其他同學恍然大悟,紛紛表示贊同.
師(演示):將導線兩端的鱷魚夾相互夾住,使導線閉合
師:將閉合的導線放在磁場中是否就有電流了?有什么方法確認是否有電流?
生:可以接入小燈泡,看它是否能發光.
師:燈泡若不亮,能否確認肯定沒有電流產生.
生:不一定,可能電流小了,不能使燈泡發光,我認為可以用電流表.
生:萬一電流比電流表的最小刻度0.02 A還小呢?
其他同學都被該同學問住了,不知該怎么辦.
師:問得好啊,如果我們能有更精密的檢測電流的儀器就好了.
師(展示):展示靈敏電流計,指導學生觀察它的構造:根據接線柱上所標的數值有電流值和電壓值,說明該儀器可用于測量電壓值或電流值,同時還有標為“G”的接線柱,指導學生觀察零刻度線和刻度值,推測指針可左右偏轉,當測量電流值時,偏轉方向的不同可能對應著電流方向的不同,偏轉幅度的大小可能對應著電流的大小.
師(演示):連接學生電源、滑動變阻器、靈敏電流計和開關,電壓調為1.5 V,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于阻值最大處,閉合開關瞬間,電流計的指針迅速偏轉,超過量程(需馬上斷開開關,以防損壞電流計)
師:電源電壓很小,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大,電路中的電流很小,電流計的指針偏轉超過量程,說明電流計十分靈敏,能檢測出較小的電流.
師(演示)將一根導線和靈敏電流計相連,將導線的一部分放入蹄形磁體的兩極之間.
師:觀察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是否發生偏轉?
生:沒有.
師:(演示)利用實物投影將靈敏電流計的指針處放大,以便于學生觀察是否有偏轉.
生:沒有.
第二步:理性分析現象,層層滲透探究思維
法拉第的設計原型:法拉第用銅線在一根長木棍上一層一層繞制了多層線圈,然后把第一、三、五……層串聯起來,再把第二、四、六……層串聯起來,這樣就制成了兩個相互絕緣而精密耦合的組合線圈,把其中一組線圈接到開關和電源上,另一組接到電流計上.當他合上開關,再去觀看電流計時,指針卻毫無動靜.
課堂操作改進:法拉第繞制的線圈很復雜,很難在中學的課堂上實施,可簡化成增加導線的數量,使總電流增大到可能被檢測到.
教學實錄二:
師:能否得出磁不能生電的結論?
生(部分)是的;生(部分)可能產生的電流還是太小,靈敏電流計都不能測出.
師:靈敏電流計是我們實驗室中能測出最小電流的儀器了,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大電流?
學生不知該如何回答,班里靜默下來.
師提示:如果說一根導線產生的電流勢單力薄,怎樣才能讓其發展壯大呢?
生:把多根導線串聯起來,放入磁場中.
生:我認為不對,我們學習過導線越長,電阻越大,電流會越小,應該把導線并聯,這樣總電流就會增大.
師(演示)將三根導線并聯到靈敏電流計的兩個接線柱上,將三根導線的一部分放入到磁場中,利用實物投影將電流計的零刻度處的指針放大,使每個學生的觀察聚焦于指針是否偏轉.
師:指針是否偏轉,有沒有電流?
生(充滿遺憾):沒有.
生(個別同學):實驗失敗了.
第三步:變革觀察方法,感悟突破研究瓶頸
法拉第的設計原型:1831年,是法拉第探索磁生電的第十年.在一次檢查電流計時,法拉第無意中注意到:他每次實驗都是先接通電源,再回頭去觀察電流計,難道是觀察方法有問題?他馬上重復實驗,這次,他目不轉睛地盯著電流計,用手合上開關,就在接通的一瞬間,電流計指針輕微跳動了一下!這個實驗非常短暫,稍不留神就忽略過去了,但法拉第最后還是抓住了這個稍縱即逝的現象.
課堂操作改進:筆者在課前操作時發現,僅用三根導線放在磁場中,和靈敏電流計接通的瞬間,指針沒有任何輕微跳動,考慮到進一步得出電磁感應現象的需要,改成同時用三根導線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觀察指針是否發生顫動.
教學實錄三:
師:沒有檢測到電流,是否就意味著實驗失敗了,是否就該放棄我們的猜想呢?法拉第就在這樣的實驗失敗中度過了十年光陰,屢試屢敗沒有讓他放棄心中的信念:電和磁一定是有內在聯系的,電能生磁,磁一定能生電.每次的失敗并非完全沒有意義,法拉第從每次的實驗中總結經驗,改進研究和觀察方法.直到有一次,他偶然意識到自己的觀察方法可能存在問題.
師(演示):使靜止在磁場中的三根導線運動起來(該運動切割了磁感線,為了使現象明顯,需加大切割運動速度)
師: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有沒有偏轉?
生:沒有.
師:請仔細觀察(再次演示三根導線的運動)
生(部分):沒有啊 ;生(部分):動了一點點.
重復多次演示,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注意到微小幅度的指針偏轉.
師:就是這樣一個指針的微微顫動,沒有被法拉第忽略,繼而提出了轟動科學界的觀點:應摒棄之前所采用的“穩態觀察”,建立在動態變化中觀察的方法.正是研究方法的革新最終促成了“磁生電”得以證實,也促成了法拉第信念的最終勝利.
學生的眼神傳遞著他們心目中真實的感觸和敬佩.
師:不過,在奧斯特實驗為世人所知后,法拉第研究所用的是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同時他使用的是繞制而成的線圈,放在磁場當中運動.
詞匯是語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詞匯能力是各項語言能力的基礎,在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由于英語詞匯具有數量大,沒有很系統的規律性和難以控制等特點,它常給學習者帶來很大的困難。對于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詞匯學習。
在影響外語學習的眾多因素當中,學習策略是影響其成敗的重要因素。學習者英語學習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取決于對學習策略的選擇和管理(文秋芳,1996)。以往研究表明,詞匯量和詞匯記憶能力往往與學習策略相關。在記憶英語單詞的時候使用一定的策略,如通過聯想、猜測、分類等詞匯學習策略等有助于增強詞匯的記憶效果,提高學習效率。詞匯量的增加有賴于合理、恰當地使用策略。
本研究擬采用詞匯測試和問卷調查兩種工具,調查英語優等生和后進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差異,并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一、英語詞匯學習策略
在比較了多種學習策略的分類后,本研究中的詞匯學習策略調查問卷的制作采用了J.O’Malley & Chamot(2001)對學習策略的分類方法: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這種分類方法層次清楚,揭示了三種策略內部的層級關系:元認知策略控制著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的使用。這種學習策略類別中的第一層次為元認知策略,本研究中和詞匯學習有關的元認知策略主要有:預先計劃、選擇性注意、自我監督、自我評估四種。第二層次是認知策略。本研究的詞匯認知策略是在參閱了O.Malley和Chamot(1990),Nation(1990)等關于詞匯學習方法的論述,再加上研究者自身的英語詞匯學習體驗綜合而成的,分為重復記憶、構詞法、發音規則、自制詞表策略、聯想策略、猜測詞義、查詞典、單詞練習、閱讀、詞匯運用、翻譯和分類策略。第三層次策略為社會/情感策略。Oxford(1990)的研究發現,初中級水平的學習者使用此類策略的頻率較低,并推論此類策略對外語學習的影響甚微,有些學者常常在實際研究中對此忽略不計。為了驗證這一結論是否正確,同時也為了保證策略的全面性,本研究考察了社會/情感策略中與詞匯學習相關的互相合作策略和自我激勵策略。
二、研究方法和數據收集
1.調查對象
參加本研究的受試為北京某大學非英語專業二年級的學生。首先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優等生和后進生只是就其詞匯知識水平而言的。我們首先對受試進行了詞匯量測試,總分排在前面的20%的受試和排在后面的20%的受試分別作為優等生和差生,各32名,進入下一步調查研究的共有64名受試。
2.研究工具
主要包括“英語詞匯測試”和“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調查問卷”,詞匯測試共包含50個多項選擇題。每道題給出一個單詞,下面提供四個該單詞的中文意思,要求受試選出正確的答案。調查問卷主要包括18個陳述,每個陳述與一種詞匯學習策略相對應。例如:我在學習英語單詞的時候會該單詞是否有前綴、詞根和后綴。該陳述與構詞法這一策略相對應。每個陳述下面共有五個選項,采用“我從不使用此方法/策略”到“我總是使用此方法/策略”五個等級的李科特量表,要求受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3.數據收集和分析
為檢查詞匯測試和調查問卷和的信度和效度,我們首先選擇了部分學生進行小范圍的實驗研究,然后對調查問卷和詞匯測試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在英語詞匯測試之前,我們跟受試講明此次測試結果不計入平時成績,這樣可以避免受試在答題過程中產生焦慮感而影響實驗結果。然后我們對測試試卷進行評閱,選出成績位于前20%的受試作為本研究的優等生,成績位于后20%的受試作為本研究的后進生。優等生和后進生各32名,共64名。之后,我們讓這些優等生和后進生完成“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調查問卷”。調查問卷時間不限,學生回答完成即可交給老師。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我們將收回的64份問卷調查進行初步整理,將數據結果輸入電腦后,運用社會科學的統計軟件(SPSS)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表征每項策略被使用頻繁程度的平均值和標準差,結果如下表所示。
因為問卷中選項是五分級的,如果受試某個策略的平均值高于3則表示受試對這些策略的使用較多,平均值低于3則表示受試對該策略使用頻率較低。下面我們根據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三種類型,即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分析兩組受試這些策略的使用情況。
元認知策略:在元認知策略中包含的預先計劃、選擇性注意、自我監督和自我評估這四種策略中,優等生對這些策略使用頻率均明顯高于后進生。和后進生相比,優等生更善于制訂詞匯學習計劃,并監督詞匯學習過程,評估詞匯學習結果。而后進生的詞匯學習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很少進行預先計劃和自我評估,對詞匯學習過程的計劃和管理能力較弱。
認知策略:在認知策略中,除了重復記憶和翻譯這兩種策略外,優等生對其他策略的使用頻率都高于后進生。優等生對重復記憶的使用低于后進生,這說明后進生更多地使用重復記憶,也就是通過死記硬背記單詞。單純依靠重復記憶、死記硬背學習單詞是不夠的,往往是背完就忘,效率較低。相反,通過閱讀等記憶單詞效果相對較好,因為閱讀提供了上下文語境,能加強學習者對詞匯的理解與記憶。過多地使用重復記憶這種方式學習單詞不利用增加詞匯量。后進生對翻譯這一策略的使用頻率也高于優等生。過于依賴將英語翻譯成漢語不利用學生提高英語水平。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學生會漸漸脫離漢語的影響,逐步學會利用英語進行思維。可見,后進生對重復記憶和翻譯這兩種策略的頻繁使用是不利于詞匯學習的。除了這兩種策略外,優等生對其他策略的使用頻率都高于后進生。其中構詞法和猜測詞義這一策略兩種受試之間的差異最大。構詞法和猜測詞義是兩種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對這兩種策略使用越多越有利于詞匯學習。構詞法是學習者記憶英語單詞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很多英語單詞由詞根詞綴構成。如果學習者了解了詞根詞綴的基本含義就可以大致推測出單詞的含義。構詞法知識對擴大學習者的詞匯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于單詞的記憶和學習很有幫助。優等生對猜測詞義這一策略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后進生。這里的猜測詞義指的是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策略,是指學生在外語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時所采用的猜測詞義的手段,比如借助詞綴變化、上下文和背景知識等(劉津開,1999)。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潛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猜測詞義策略是最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之一。學生猜詞能力對其詞匯量的增加和閱讀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外對學習者的猜詞能力進行了大量研究,這些研究的結果表明,無論是在母語中還是第二外語中,學習者所習得的大部分詞匯都是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而學會的,而不是課堂上老師的直接詞匯教學,或者通過在詞典中查閱生詞含義(Knight,1994)。研究表明,閱讀中至少80%的生詞都可以通過上下文猜詞這一策略推理出詞義,不能猜測出詞義的生詞很少(Liu Na & Nation 1985)。
社會情感策略:社會情感策略包括互相合作和自我激勵兩種策略。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優等生和后進生對對這兩種策略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平均分都低于3,而且優等生和后進生的均值之間沒有太大的差異。這表明受試的詞匯學習一般都是單獨進行,很少和同伴進行合作學習、交流探討。這可能是因為受試還處于英語學習的中級階段,英語水平相對較低。Oxford(1990)的研究表明,初中級水平的學習者對社會情感策略的使用頻率較低。本研究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四、結論與啟示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英語優等生對有效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均高于后進生。在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這兩種類別中,優等生和差生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在社會情感策略中優等生對策略的使用略高于差生,差異不大。總體說來,英語優等生對有效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都高于后進生,這和以往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吳霞、王薔,1998):善學語言者往往使用更多有效的學習策略而使自己的學習行為更有效。
詞匯知識的掌握和詞匯量的擴大不是一件簡單的學習任務,學習策略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努力營造鼓勵學生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的氛圍,強化學習者的策略意識,
加強對策略使用效果的反思與總結,不斷提高策略使用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津開.外語學習策略研究——猜詞能力與外語水平[J].外語教學,1999,(3).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7-57.
[3]吳霞,王薔.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詞匯學習策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1).
[4]Liu Na and Nation,I.S.P.Factors affecting guessing vocabulary in context.RELC Journal,1985,16,1:33-42.
[5]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Rowley,MA:Newbury House,1990.
[6]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7]O.Malley,J.& A.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UP,1990.
語言是某種媒介下人類社會的產物[1],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媒體的不斷進步,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這都使得網絡新型詞匯不斷產生,發展并更新。很多報紙,廣播,視頻也選擇使用網絡新興詞語撰稿以吸引人的眼球。網絡新興詞語的產生無疑是順應社會發展和使用網絡媒體的綜合產物。大勢所趨之下,網絡新興詞語被人們廣泛肯定,認可只是時間問題[2]。
1.網絡新興詞語
1.1網絡新興詞語的界定
“網絡詞語就其本質來講是一種社會方言,是互聯網領域所使用的詞的總和”[3],在社會語言學中屬于一種語言變體。廣義的網絡詞語大致包括三類:第一類是與網絡有關的專業術語,如硬件、軟件、局域網、界面、搜索引擎等,這部分詞由于專業性很強,屬于行業術語。第二類是指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而產生的網絡文化詞語,如網戀、網購,電子商務等。第三類是網絡交流用語,是網民在工作、學習、聊天時在BBS、QQ、博客、微博等網絡交流工具上所創造的新型詞匯。本文中所指的網絡詞語僅指第三種類型,就是網民在進行網絡交際時所創造并經常使用的漢字、字母、數字、符號等。網絡新興詞語指最新出現的網絡詞語。
1.2網絡新興詞語的分類
網絡新興詞語從詞匯層面講主要有兩類:網絡新興詞語和網絡新興成語。從詞匯層面分類,一般的詞語和俗語皆屬于網絡新興詞語,如“表”(不要),“醬紫”(這樣子),“倫家”(人家),“有木有”(有沒有),“蒜你狠”(算你狠),“豆你玩兒”(逗你玩兒);“高富帥”,“白富美”,“骨灰級”,“打醬油”,“桑心”(傷心),“童鞋”(童鞋),“霉女”(美女),“菌男”(俊男),“斑竹”(版主),“杯具”(悲劇),“洗具”(喜劇),“大蝦”(大俠),“傷不起”,“絲”,“homepage”(諧音:烘焙機)等均屬于網絡新興詞語。
網絡新興成語是指和傳統成語相似的四字網絡成語。網絡新興成語由于同時具有傳統成語和網絡流行詞的雙重特點受到了廣大民眾的喜愛。一方面,網絡新興成語和傳統成語相似,朗朗上口,意境深遠,言少意深。另一方面,網絡新興成語和網絡流行詞一樣,語出用典,幽默風趣,簡單明了,新鮮前衛,結合時事。如“男默女淚”,“累覺不愛”,“人艱不拆”,“喜大普奔”,“十動然拒”均屬于網絡新興成語。
1.3網絡新興詞語的特點及其幽默效果
網絡新興詞語最典型的特點是幽默風趣,諧音錯音。網絡新興詞語的語言幽默主要有四類:語音諧音錯誤產生的幽默,語音諧音錯字產生的幽默,字詞連讀產生的幽默,以及流行字詞產生的幽默。網絡新興詞語“內流滿面”(淚流滿面),“桑心”(傷心),“童鞋”(同學)等屬于語音諧音錯誤產生的幽默效果。另一類是利用漢語,數字或英文特意諧音錯字創造新型網絡詞語[4],比如說“霉女”(美女),“菌男”(俊男),“斑竹”(版主),“杯具”(悲劇),“洗具”(喜劇),“大蝦”(大俠),“蒜你狠”(算你狠)和“豆你玩兒”(逗你玩兒);“homepage”(諧音:烘焙機);5201314(我愛你一生一世),1234567(你是我的未婚妻)等屬于語音諧音錯字產生的幽默效果。第三類屬于字詞連讀產生的幽默,像“表”(不要),“醬紫”(這樣子)屬于此類幽默。最后一類是流行詞產生的幽默,比如說:“傷不起”,“打醬油”,“豪做友”,等等。
網絡新興成語的特點主要是語用出典,幽默諷刺。網絡新興成語的語言幽默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語出用典,諷刺幽默;另一類是舊語新解,語義新奇。網絡新興詞語的出現一般語出有典。隨著一些新事件的出現,很多網絡新興詞語應運而生。繼成語典故“秋雨含淚”(諷刺批評為腐敗的政治幫閑和諂媚的文化口紅),“正龍拍虎”(意指某人為利益驅動做假,被揭穿后還抵死不認),“范跑郭跳”(范跑郭跳意喻一丘之貉,五十步笑百步)之后,如今又出現了許多新興成語,像“十動然拒”意指“十分感動然后拒絕”。(出處:2013年11月11日光棍節,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大四男生王文瑾,將歷時212天創作的16萬字情書裝訂成冊,取名《我不愿讓你一個人》,送給心儀已久的女生。這名女生收到情書后十分感動,但是沒有接受表白,最后拒絕了他。此事被其室友傳到網絡后,網友以此故事創作出一個網絡新成語并迅速走紅――“十動然拒”)。“累覺不愛”意指“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的縮略形式(出處:一名95后男孩感嘆“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后引發眾多二三十歲的青年議論)。其他的像“不明覺厲”,“火前留名”和“人艱不拆”也屬語出用典,具有諷刺幽默的語言效果。第二類是舊語新解,語義新奇式的語言幽默[5],比如說:“知書達理”原義:指人有文化,懂禮儀;網絡新義:僅知道書本知識是不夠的,還要學會送禮。“度日如年”原義:過一天像過一年那樣長,形容日子很不好過;網絡新義:日子非常好過,每天像過年一樣。“杯水車薪”原義: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無濟于事;網絡新義:當領導就是每天在辦公室喝喝茶,月底能拿到可以買一輛汽車的工資。“見異思遷”原義:看見更加新奇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好不專一;網絡新義:看見漂亮的異性就想搬到她那里去住。“夫唱婦隨”原義是指封建社會認為妻子必須服從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處;網絡新義:丈夫進了歌廳妻子跟蹤尾隨。由此可見網絡成語獨一無二的幽默效果和入木三分的諷刺效果。
2.網絡新興詞語產生的原因
網絡新興成語的產生和迅速流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社會因素制約、語言本身的特點和網民的特點。
2.1社會因素制約
語言是順應社會發展的產物,網絡新興詞語作為一種流行詞,它的產生和發展就無可避免地受社會因素制約。網絡新興詞語的產生和發展主要受以下三個社會因素制約:網絡大眾媒體,母語熱潮,以及全球化的加深。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為了搏人眼球。網絡大眾媒體撰稿更青睞于網絡新興詞語,這開啟了人們對網絡語言應用的新篇章[6]。隨著全球化的加深,很多外來文化漸漸在國內快速流行和發展,這使得民眾開始擔心我國文化的精髓的發展和傳承,大量保護本土文化的活動開始快速展開,掀起了一陣母語熱潮,像漢語橋、成語聽寫大會、提筆忘字和漢字聽寫大會都屬于此類。網絡新興詞語,尤其是網絡新興成語的產生和發展是民眾保護母語的一種新方式。
2.2語言本身的特點
網絡語言由于其特殊的產生和發展平臺具有獨特的特點。一般來說,網絡新興詞語簡潔明了,幽默風趣,張揚個性,新鮮前衛,而且結合時事。網絡新興詞語的這些特點使人們不知不覺中將其用于日常交流。比如說“人艱不拆”(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喜大普奔”(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縮略)和“細思恐極”(仔細想想,覺得恐怖至極)。這些網絡新興詞語都具有以上特點,因此能快速流行和發展。
2.3網民特點
在我國,一般來說網民多為青少年,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學生,當然也不乏高等文化工作者。青少年個性張揚,善于追求時尚,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很多新興詞語的產生之后青少年都能快速接受并頻繁應用于日常交流中。由于網絡新興詞語本身有著新鮮前衛、簡潔明了等特點,青少年更加喜歡將其應用于日常交流中以彰顯個性,這促進了網絡新興詞語的快速發展。網民除了青少年,還有一部分高等文化工作者,他們在網上交流時為了方便快捷,很多時候都會自創詞語,自創詞語一旦被人們廣為接受就會成為網絡新興詞語,“男默女淚”就屬于此類。網絡高等文化工作者更擅長結合時事自創成語,如“不明覺厲”、“累感不愛”、“十動然拒”都是廣大網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網絡新興詞語是時展的產物,是網絡文化的精髓和代表。他們以獨特的新鮮感、幽默感和時代感充分展現網絡語言的生命力和廣大網民的智慧結晶,同時豐富了漢語詞匯,使漢語詞匯系統不斷更新發展。正是因為網絡新興詞語幽默感的特點,有部分網絡新興詞語的出現是建立在錯音錯字的基礎上的。因此,面對在浩如煙海的網絡詞語,我們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辯證地看待這一社會語言現象。
參考文獻:
[1]申慧.近年來網絡媒體流行的“新”成語探析[J].山西師大學報,2012(2).
[2]鄭俊濤,馬長林.網絡時代新成語的新定義及新成語的產生[J].湖南農機學報,2011(1).
[3]齊慧玲,王偉玲.網絡流行語探析[J].當代小說(下),2011(1).
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應該公布,這在20年前不是什么問題,但是最近十幾年來卻是我國教育界談論的中心。在西方發達國家,公布學生的學習成績被看做是侵犯個人的隱私權,因為作為學生享有與公民同樣的平等權利。我國傳統的教育觀點認為,公布學生的學習成績,一方面可激勵學習差的學生向優秀的學生學習;另一方對學習差的學生也是一種批評,或者說是讓學習差的學生有挫折感,讓其知恥而奮起。然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這種做法不能達到積極的效果,反而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消極作用。外在學習壓力確實是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但在提高學生內在學習動機上會起相反的作用。公布學習成績和排名次的做法,只能增加學生的外在學習壓力,不能促進學生熱愛學習,不利于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養成與提高。尊重平等教育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時時處處都要體現對學生的平等與尊重。在對待學生的學習成績這一學習隱私時,應能預見和考慮到公布成績與排名次會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壓力和標簽效應,因此堅決反對公布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排名次。新課程標準就明確提出了在對學生前學習進行評價時,反對公布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在班級中、年級中排名次的錯誤做法。
尊重平等教育與學生心理發展實驗研究是全國教育科學“九五”重點課題“社會經濟轉型期中小學生的個性、品德發展和教育”的子課題,實驗班干預措施為尊重平等教育理論與原則。本研究是其中一部分,研究假設是當代中學生是不贊成學校公布成績和排名次的,實施尊重平等教育的實驗班與控制班的學生更不贊成公布成績和排名次。
二、研究方法
1.被試
被試來自江蘇省三所實驗學校的實驗班與控制班的學生共計108人(見表1)。其中男生66人;占61%;女生42人,占39%。采取分層抽樣方法,首先是分成實驗班與控制班,在每一個班里按照成績高、中、低進行抽樣。每個班抽取12- 18人。有些被試在訪談過程受機器操縱失誤及現場錄音效果影響,他們的訪談資料不可用,因此在本文所涉及的被試訪談資料均為有效的訪談資料。
教師被試共9人,其中4位女性,5位男性;實驗班教師4人,控制班教師5人。
2.研究工具
學生訪談提綱:指導語:你好!下面這些問題是我們所做教育部科研規劃辦轉型朝教育研究課題的一個項目,談談你作為一名學生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這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你的意見對我們的研究十分重要。對以下的問題你怎樣回答都可以,我們需要個人真實的看法。非常感謝你回答這些問題。所有回答只作為研究用,不會公開。
你對在班級公市學習成績與排名次怎么看,贊成還是不贊成,為什么?
教師訪談的提綱和指導語與學生的相同。
訪談錄音工具為sony微型采訪機。
3.資料收集
(1)訪談程序。訪談資料全部由筆者到江蘇省姜堰市姜堰四中、橋頭初中、溱潼中學訪談獲得,時間是2000年5月到2000年11月。訪談共分兩次進行,每次一個月。對訪談錄音資料進行整理,獲得學生訪談資料9萬余字,教師訪談資料 5000余字。
(2)訪談資料的編碼方法。結構化訪談的特點是事先將訪談的內容進行控制,所以在編碼時考慮到訪談方法的特點。沒有按一般訪談資料處理,而是根據訪談提綱的問題對訪談資料作一級編碼。當然不排除當訪談資料本身提供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時,可增加編碼項目。一級編碼項目共有兩個,在此基礎上進行二級編碼,基本上是按照類屬分析的方法(指的是在資料中尋找反復出現的現象以及可以解釋這些現象的重要概念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相同屬性的資料被歸入同一類別,并且以一定的概念命名并進行歸類)。類屬分析主要是一種變量取向的分析方法,在本研究中更有利于對訪談的資料進行有效的統計分析。
在二級編碼的基礎上,對三級編碼進行分類,并作出描述性解釋,這是為了讓其他編碼者有更多的客觀參照,結果表明效果很好。為了更全面地反映資料的廣泛性。編碼主題命中頻次在本研究中定為五次以上,五次以下不予采用。在本研究中,公布成績和排名次雖然是兩件事情,但是都與學生學業成就表現有關,只是學生自身表現的兩種人為公開表露形式,因此在訪談中及處理上都作為同一個問題進行編碼處理。
(3)編碼者的信度。編碼過程中,筆者一直與本單位的一位研究生合作,討論編碼的項目與分級,對所有編碼主題進行描述性定義。通過對一所學校(q中)的訪談文本進行編碼分析,計算kappa系數,結果kappa系數為0.87,符合質的研究的信度要求。
4.數據管理
使用spss10.0進行數據管理與統計分析。
三、結果分析
1.對排名次的訪談的頻數分析
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中學生中贊成排名次的學生還是占多數(47%),反對排名次的占41%,還有12%的學生認為排名次有好處也有壞處。在實驗班與控制班對比中發現,實驗班的學生(48人)比控制班的學生(60人)更傾向于贊成排名次。實驗班學生贊成排名次的有65%,控制班學生贊成排名次的是33%。而實驗班反對排名次的有29%,控制班反對排名次的有52%(見圖2)。進行x2檢驗表明差異極顯著,x2=8.453,df= 1,p<.01。
2.對公布成績與排名次訪談的因素分析
對15個次級編碼主題的主成分進行分析,用kaiser標準化的方差極大化方法對因子進行旋轉,按系統默認值提取了6個因素(方差解釋率為67.2%),詳見表2。
這些因素的命名是根據學生認為公布成績和排名次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以及原因是什么來確定的,如認為公布成績和排名次會丟面子,原因是與老師激勵學習有關。
注:方差解釋率:67.2%
對6個因素命名如下;
因素1:丟面子(不贊成的原因),包含次級編碼主題4個:丟面子,受嘲笑,知道自己學習成績的位置,激勵學習。因素2:促進學習(贊成的原因),包含次級編碼主題的4個:鼓勵學習競爭,知道自己學習不足,有學習目標,心理會有壓力。因素3:消極學習態度(不贊成的理由)。包含次級編碼主題的3個:驕傲,自卑,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因素4:對差生不利(不贊成的理由),包含次級編碼主題有3個:驕傲,心理會難受,不想再學習了。因素5:對憂生有利(贊成的理由),包含次級編碼主題2個:對優秀學生偏愛,學習優秀的會高興。因素6:侵犯隱私(不贊成的理由),包含次級編碼主題1個:侵犯隱私。
四、討論
1.教師對公布成績與排名次的看法
被訪談的教師中有4位是實驗班班主任,9位非實驗班教師。其中有5名教師反對把學生成績公布,反對排名次,6名教師贊成排名次,有2名教師態度中立,認為排名次有好處也有壞處。被訪的4名實驗教師中,有1人贊成公布成績和排名次。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教師們的分歧比較大。反對者的理由主要是公布成績和排名次會挫傷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尊心,侵犯了學生的人身權利,是一種不平等的教育。例,主試問:“你對把學生成績在班級公布與排名次怎么看,贊成還是不贊成,為什么?”編號為sctf06的初中教師說:“我極不贊成在班級上公布成績與排名次,這種做法我是深惡痛絕的,十個指頭有長短,山中樹木有高低。每次考試,學生成績怎么能一致呢?學生素質不同,條件不一樣,老師應區別對待,不能用簡單的公布成績與排名次來挫傷所謂后進生的心靈。”而贊成公布成績和排名次的理由主要是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位置,學習會有競爭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例:編號為kgtm02的高中教師說:“我贊成,應該公布成績。有什么好處呢?應該使他至少知道自己在班上的位置。如果不知道的話,恐怕也迷迷糊糊地畢業了;認為學習沒有負擔。其實學習還是要有負擔的,要有動力和壓力。現在全校各年級都進行排名次,學生也就知道自己在班上的位置了。現在好像學生習慣了,過去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差,排名次對他們的日子不好過,會受到壓抑。但是現在他們覺得無所謂,就這樣吧。”
實驗班里只是班主任教的科目和個別課程沒有公布成績,其他科任教師還是要公布成績的,盡管沒在班里排名次,但是學生們私下里知道誰是班里的優秀者、誰是班里的學習差生。重要的是實驗班教師不強調學生之間的名次,淡化學習成績,不以學習成績來評判學生和批評學生,這是按照尊重平等教育實驗來進行的教學改革,學習較差的學生反映這樣做比較好,容易接受。而一些學習中等和優秀的學生也認為這樣做好,免去了自己在排名榜上的壓力。有一位贊成排名次的實驗班教師(sctm04號)說:“很明確,在當前的情況下,允許公布成績、名次還是比較可行的辦法……(如果)現在不公布成績,學生心理可能得到一些平靜,但是對中考、高考不利,平時沒有經歷過這種心理上的壓力,到中考、高考時就會發生剛才說的那種悲劇(因為考試受挫而自殺的事件)。因為他們一下子接受不了呀。我認為,如果平時有這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話,到時考試可能不理想,但也許對他還有一點點的促進,心理上不會產生極端的表現。因為畢竟名次對大部分學生來講還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推動地更加努力學習,取得更加理想的名次……我對學生時代成績考得比較出色、名次好、第一名的印象特別深。因為畢竟是從一個人成績上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聰明……就我而言,那是一段很愉快的記憶,也是一個很難忘的時刻。”這位教師贊成排名次的原因更多是出于自己個人的經歷,因為他在上學時排名次給了他很大的學習動力。
2.學生對公布成績與排名次的看法
中學生對是否應公布成績和排名次的討論與教師的看法近似,也存在贊成和反對兩種意見。從對學生訪談文本的主成分分析看,贊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認為能促進學生學習,二是認為對學習優秀的學生有促進作用。他們認為公布成績和排名次能鼓勵競爭,能知道自己的學習不足,能知道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能有一個保住或超越的目標。這有點像足球聯賽的積分榜一樣,看誰能奪冠,誰會降級。而反對公布成績排名次的理由有四個:一是認為公布成績和排名次會使一部分學生丟面子;二是會使學生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如學習壓力,驕傲(對學習優秀的學生來講)、自卑(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來講,或對學習退步了的學生來說);三是對差生不利,學習成績差會引起心理難過,不想再學習了;四是會侵犯個人隱私。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新一代中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形成了較強的保護個人權益的意識,他們對公布成績與排名次的傳統做法提出了反對意見。可以從下面的訪談事例中看到在同一訪談小組中就存在不同的意見。對是否贊成公布成績與排名次討論的訪談案例(初中控制班的一個小組);
kc2sm45號:贊成,因為考試就是了解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怎么樣,如果某個同學成績考得好,不應驕傲,成績考得不好的同學也不應該傷心,他應該向考得好的同學學習,下次考試爭取像他考得那樣。
kc2sf46號:贊成,這樣學生能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學習的效果是還好是壞。
kc2sm47號:不贊成公布成績和排名次。因為成績考得不好,名次肯定是在最后,而每次老師正宣布名次時,都是讓名次最后的學生站起來,然后讓他們站到前面去,讓他們出出丑,而他們卻很難過。(主試追問:在你們班上有這種現象嗎?被試回答:沒有。)
kc2sm43號:贊成,這樣可知道你在班上的位置及整體狀況,促使你要達到預定的目標,就要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