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4: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震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地震教案

篇(1)

【制作公司】樂視網

廣告傳播運動開展時的市場背景

京潤珍珠堅持影視綜藝營銷取得的成效,2014年綜藝獨播大戰,樂視獨家打造開幕和收官的主流綜藝,在未來一年的合作中,全面塑造京潤珍珠“珍珠美白·養膚專家”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京潤珍珠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及影響力。

面臨著什么樣的市場挑戰

如何深度傳播?如何通過樂視生態平臺,實現品牌效益最大化傳播?

如何吸引強關注?如何利用熱門大劇和綜藝節目引流,實現品牌強曝光?

如何實現高互動?如何挖掘綜藝和大劇人群特點,實現品牌精準化營銷?

版權大劇和綜藝節目在各大視頻網站都會播出如何在樂視網中收獲高人氣關注?

目標

欲借“雙11”至“春節”這一網民消費高峰期,讓消費者快速認知品牌、喜愛產品、觸發購買行為。全面塑造京潤珍珠“珍珠美白·養膚專家”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京潤珍珠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及影響力。

核心策略及創意

樂視定制京潤珍珠品牌劇場,精準分眾+綜藝出擊,打造一場京潤珍珠有屏有生態的營銷戰略。

核心策略及創意是如何產生的

【京潤珍珠品牌洞察】

京潤珍珠2012年全新突破性珍珠美白新品--珍珠裸妝透白系列,塑造以東方女性為主的、旨在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專業化的珍珠美白產品,希望深入為中國女性帶來更多美麗凈白。

【京潤珍珠品牌消費者洞察】

時尚新潮、追求個性的高消費女性城市群體。

【媒體的目標受眾分析】

樂視網擁有完整的生態營銷系統,擁有強大的大劇運營團隊,擁有大量的高消費能力的女性白領人群,更打造大劇第一平臺地位。

如何實施

以熱播劇和綜藝節目聚焦受眾眼球,四屏聯合營銷,全面體現京潤珍珠的權益,時時更新補充內容,保證用戶粘性,根據京潤珍珠品牌搜索熱度,量身制定營銷戰略,達到品牌熱度和傳播度匹配,實現品牌效益最大化曝光。

精準鎖定:采用“選精品+連貫性”的做法,鎖定三部女性視角大劇,已經精選現象級綜藝,有效聚合目標受眾。

四屏曝光:四屏終端優勢資源曝光,帶來更廣的曝光覆蓋面。

常態陣地:建立品牌主題劇場,更多元的廣告形式,實現與受眾的深度溝通。

【電視劇】

樂視掌握內容主控權,不光買版權,更通過垂直整合的視頻產業鏈,借助版權打造精品自制內容,提供用戶滿意的差異化多元內容,在整個內容制作的生命周期內,為廣告主帶來營銷價值。

1、熱播大劇專屬鎖定女性觀眾,貼片廣告,播放頁暫停廣告全面覆蓋。

2、電視劇核心頁面品牌信息顯露。

3、冠名《紅高粱》、《青年醫生》、《武媚娘傳奇》等年度女性大劇,實現京潤珍珠品牌信息,海量曝光,精準傳達給受眾。

【綜藝】

打造最強綜藝季,鎖定年輕女性觀眾,節目的受眾更年輕、更樂意消費、更容易被廣告打動,適合品牌的營銷傳播,累積品牌口碑傳播。

1、和《奔跑吧!兄弟》年度現象級綜合合作,實現品牌信息高強度海量曝光,全人群覆蓋,挖掘受眾潛在用戶群。

【品牌劇場】

篇(2)

在某校五、六年級個別的隨機訪談中,僅有1%的家長曾經告訴過孩子地震來了怎么辦?基于以上調查證明該校學生中,目前家庭教育在地震防災減災教育方面是一片空白,學生普遍反映父母重視的基本上是和升學有關系的知識上的教育;而且社會上從事此教育的社會公益機構又很少,如果學校不進行此項教育,學生基本上是一張白紙。

(2)學校現狀。

某小學學生人數眾多,人均相對面積很小,不利于災難來臨時的疏散。但學校目前只有一兩節安全教育課,遠遠不夠。學校把研究性學習納入其中,通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探究、發現,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研究地震的過程中,學生對災難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過PPT的成果匯報,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疏散演習中的鎮靜、對一個問題持續的研究是對學生性格及專注的培養;面對災難臨危不亂,不僅能自我安慰,還能幫助周圍的人,這就是最好的健康人格訓練……最終我們希望的學生是有著完善人格和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而不是會各種技能的考試機器。

2地震防災教育總目標

讓社會由熱心的關注轉變為學生切實的行動;讓專家將專業的知識轉變為學生喜歡的有趣的科普;讓學生由簡單的了解地震知識轉變為系統的學習;讓教師將枯燥的地震知識講解轉變為生動的活動;學校由零散的教學轉變為廣泛的參與。

3教育基本內容

教育內容分為三部分,地震來了我不怕;地震來了我能逃生;地震中我能做什么。

4地震減災教育的作用

(1)提升學生自我教育功能。

地震、及減災領域知識的學習要使學生認識一些知識及方法,增強自救自護能力,這對他們的現實生活,以及萬一災害來臨時能自救,避免更大的傷害。

(2)強調綜合性、探究性,注意各知識領域的有機整合。

在教育框架結構上避免了知識領域相互分離的“拼盤式”設計。把地震知識(時間)、地震中學生的心理變化(空間)作為培訓學生能力發展的兩個坐標,使各有關知識領域的內容有機整合起來,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成長。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勾畫地震影響我們生活的世界的基本框架;從社會生活的不同側面,勾畫地震的危害,進而使學生了解地震是什么樣子的,并努力把地震造成的災害減少到最輕。

(3)強化災難來臨時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震后人們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相當比例的人會出現心理應激障礙,針對這些問題應進行適當的早期心理輔導。在平時訓練時,以危機干預為思路,以緩解應激障礙相關癥狀、預防創傷后危機障礙的發生為主要目標,采取心理故事、嚴重事件應激訪談、心理劇、心理游戲、電影等多種形式,運用認知行為療法等方法進行干預。

篇(3)

1、?接觸和了解以獨特想象為特點的繪本故事,感受它的生動有趣。?2、?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掌握“邊看邊讀邊猜想”的閱讀方法。?3、?能將生活和想象結合,進行想象力訓練。

4、?在閱讀中積累相關語句,用“要是……就是……”組織語言。?5、?續編故事,動手畫一畫,感受繪本的趣與樂。?教學重點:

1、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掌握“邊看邊讀邊猜想”的閱讀方法。?2、在閱讀中積累相關語句,用“要是……就是……”組織語言。?3、續編故事,動手畫一畫,感受繪本的趣與樂。?教學準備:

《小真的長頭發》繪本,ppt?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

1、讀課題,師問:小真在哪里?她的.長頭發在哪里?她的長頭發像什么?????2、再讀課題,注意:頭發有多長,我們就要讀得有多長。?二、欣賞繪本,展開想象

1、出示圖片,觀察比較:誰的頭發長?誰的頭發短????(小麗和愛美留著長頭發,小真留著短短的娃娃頭。)????學生欣賞小真的娃娃頭

2、出示圖畫:學生觀察人物表情,你又有什么發現?看圖讀文,他們在聊什么話題?

師:小葉和小美都為自己能有可以長到腰的長頭發感到——??(驕傲、自豪、得意、了不起……)??3、讀課文,體驗人物的心理

4、師:如果你是小真,聽了她們倆的話,你會怎么想??看她怎么做的?

(生表演,拼命地踮起腳尖、抬起頭,手臂后下方伸展。)??師:大家認為小真的頭發能長多長??學生自由發言。

5、再讀課文,深刻體驗。?三、展開想象,深入領會

1、師:小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猜一猜,小真的頭發到底有多長呢?????看圖,敘述圖畫內容

師:是呀,多么神奇、多么有趣的長頭發呀!讓我們讀讀這段有趣的話吧!??要是從橋上把辮子垂下來,就能釣到魚呢。掛上一點魚餌,河里的魚,不管什么樣的,都能釣上來。還有呢……?2、繼續欣賞圖片,邊做動作邊體驗.

小真的長辮子“嗖”一聲甩了出去,一下子套到了牛角上,使勁兒拉,使勁,使勁,拉不動,小狗快來幫忙。牛終于拉過來了,小真,現在一整頭牛都是你的啦,你的心情怎么樣?請你開心的讀一讀。小真們,我們一起高高興興地讀這段話。

要是從牧場的柵欄外面,把辮子嗖的一下甩過去,連牛都能套上呢,一下子就套到牛角上,只要用勁兒拉呀拉的,一整頭牛就是我的了。?3、小真和長頭發怎么看不見了?在哪兒呢???師:看看小真現在像什么?學生自由發言?就是在露天地里也能睡大覺,只要把頭發像紫菜卷壽司那樣卷在身上,就成了喧騰騰的被子了。

4、?觀察圖畫,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要是把右邊的辮子和左邊的辮子繃緊了拉在樹上,家里洗的所有的衣服,就能一次全部晾完啦。在衣服晾干以前,我就讀上十本書,媽媽還會對我說:“謝謝小真啦”!

多能干的小真呀,媽媽一定會感謝你的。聽到媽媽的夸獎,小真的心里一定美滋滋的,充滿了自豪。齊讀?5、共同回憶

師:她都用長頭發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出示四幅圖片)長頭發能干什么?

板書:釣魚、拉牛、當被子、晾衣服

現在,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小真?(想象豐富)?????四、續編故事,展開想象之翼

1、師:小真的長頭發肯定不止能做這些事,還能做很多很多有趣的事,還能做什么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生自由發言

2、師:孩子們,你們的想法都很神奇,可是要把想法說出來,讓每個人聽得清楚,聽得明白,是要有方法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一看有什么特點?????交流匯報

“要是”表示假設是小真的想象,“就能”告訴了我們結果。??也就是說,這些句子用了一個連接詞來連接想法和結果。??3、猜想:

出示:這么長的頭發,要是把長辮子一圈一圈擺在操場上,同學們就能------------------------

這么長的頭發,要是把頭發往蘋果樹上一甩,就能?---------------------------

4、繪寫故事:把自己心中的長頭發的故事畫出來、寫出來。??(生創作)

五、自主閱讀,小組合作

1、這么長的頭發,會不會給生活帶來不便呢?猜猜看,學生自由發言?師:面對這些問題,小真會不會感到煩惱呢??2、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自學這一部分?匯報交流

師總結:自信的小真卻說這太簡單了,好玩極了。小真輕松用奇思妙想解決了這些問題。

篇(4)

(一)、強化了校園安全工作領導責任、安全治理責任落實力度

我校成立有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相關的工作職責、明確了領導小組的工作義務。按照教育局對學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訂并與學校各部門、年級簽訂了《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責任人的職責。依照教育局關于《學校安全工作定見》,進一步規范整頓了安全教育活動、安全隱患排查、地震逃生安全練習訓練和預案等學校各項安全治理軌制。

(二)、健全門衛和教師值班工作軌制,把好校園安全關

執行門衛24小時值班,嚴格落實外來人員入校門衛盤查掛號、身份確認軌制。校園執行封閉治理,學生因特殊原因離校執行門衛審查,未經學校書面贊成或家長來接,一律不得離校。同時繼續堅持我校每周一到周五的教師值班和下學時學生的路隊軌制,特別是加強了正午休息時間的值班,確保早晨學生有序入校,正午學生不亂在校,下晝學生安然離校的局面。

小學安全教育暨地震災害防御工作自查報告

(三)、配備安保舉措措施,提高安全提防能力

我校按上級要求在學校重點部位設立了視頻監控系統,進行24小時視頻監控。門衛配備了橡膠警棍,微機室等功能室配備了響應的干粉滅火器,并且做到準時搜檢與維護。

(四)、開展安全常識教育和地震緊要避險練習訓練活動

我校行使每周一的國旗下講話,準時、適時對學生進行各類安全教育。各班主任老師行使每周一的班會向學生講解安全常識,傳授學生遇到緊要事宜的處理辦法,讓安全意識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里。經由過程學校安全手抄報大賽,繞揭捉生了解交通標識牌和有關的交通律例。經由過程地震常識掛圖展覽,向學生宣傳地震常識和地震泛起時自救相關常識。本學期開學初我們已經進行了一次地震逃生自救練習訓練和消防貧練,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逃生和自救能力。在今年“”減災防災日到來之際,我們將再開展了一次防地震、防火災、防擁擠踩踏緊要避險安全練習訓練,賡續完美練習訓練軌制,提高避險能力。

(五)、加強了校舍安全排查、電路安全、衛生防疫及飲食衛生等安全治理

學校按期進行校舍和房屋電路隱患排查,確保校舍、電路的絕對安全。同時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風行疾病發生和蔓延;嚴禁學生購買、食用小食物及各類飲品,杜絕食源性疾患發生;注意搞好飲水衛生,教育和培育栽種提拔學生育成良好的小我衛生習慣,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

二、校園安全大搜檢中發現的不足問題和整改措施:

小學安全教育暨地震災害防御工作自查報告

(一)、搜檢中發現的不足問題

1、因為經費等原因,我校監控設備還不足。

2、我校現在已經購置了兩個滅火器,但數量還有必然的欠缺。

(二)、整改措施

1、進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嚴格執行校門口由值班教師、學校領導班子輪流值班,按時迎送學生,避免發生意外。值班教師加強校園放哨,尤其是廁所等安全死角。

篇(5)

在地震現場,當部分通信設備受損,電話與短信無法即時接通,微信等移動應用成了重要的通訊工具,不少人利用上述工具聯系到了震區的親朋好友,一段報平安的語音或是幾行簡短問候,讓不少人放下了懸在半空的心。

4月20日下午,微信就推出“雅安地震救助”公眾賬號,此帳號系地震救助信息集散平臺,主要用于四川雅安震區最新情況、實用救援信息,收集網友尋人和報平安資訊。

微博的官方新聞帳號,也成為今天報道地震消息重點渠道,與傳統電視報紙不同,微博集合新聞專題的形式,兼顧了快速全面的特點,把消息第一時間推送給用戶。

而中國地震臺網的官方微博,也從更為權威的視角災情。

社交網絡時代,幾乎讓信息沒有障礙的實時傳播。面對撲面而來的信息流,身在屏幕后面的我們應保持冷靜,保持清醒,甚至有些時候,沉默成了對悲劇事件最好的回應。

不過,社交網絡的雙面性也在此時凸顯,傳播有價值信息與正能量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我們不希望看的的東西,先來來看看微博上的幾個例子:

1、神人降臨

從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1年日本海嘯,再到今日雅安地震,幾乎每次災難發生后,都會出現了所謂的“神人”,他們無能不能:事前在微博、貼吧等社交媒體上發出天災預警,而當災難發生后,一些“有心”的網友總能迅速發現“神人”的預測,隨后便引發大量好奇網民的熱烈追捧。

此次地震,“神人”再度降臨。一微博網友”在4月18日晚發出了這了一條微博:“剛才出門,抬頭看見西方天空出現了強震云,立刻返回拿取照相機,拍了一組照片。從云的心態、結構、顏色等特征看,似是6強的強震云與快震云,能量的最大值可達7。如果快,是24小時內動作,一般是36小時之內,最長不過72小時。在衛星云圖上搜索,他們應該是來自西方絲綢之路國內部分,陜、甘、青、疆。”

今早地震消息傳出后,該用戶的這幾條微博被大量轉發,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神人降臨”,截至20日午間,該微博轉發量已經接近3.5萬。似乎,我們又回到了一個被討論無數次的話題,地震真的能被預測嗎?

BBC為此曾拍攝過專題記錄片《我們為何不能預測地震》,片中明確表示,以當前的科技力量,人類尚無法準確的提前預測地震,甚至有可能“一直關注某些錯誤的東西”。

“每逢地震,總有眾多民科出來跳大神。現在再次單獨把這個科普視頻發出來。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地震相關知識。也希望造謠傳謠預言家跳大神者自重。”——類似此類質疑微博,也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贊同。

總結:災難發生后,我們是否應該過多的關注“大神”們?是該先補習些相關知識還是永遠抱著獵奇的心理跟風轉發,值得思考。

2、真假尋親

地震發生后,微博上迅速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雅安尋人”活動,在帶來便捷的救災尋人方式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借此炒作甚至欺騙信息。

一網友今日中午了這樣一條微博:“幫忙轉發一下,一位叫徐敬的女孩,21歲,請速回水城縣人民醫院,媽媽傷的很嚴重,想見她最后一面,爸爸號碼:1519338XXXX(注:騰訊科技已隱去后四位號碼),愛心接力,好人有好報。父母的愛,只有自己子女懂。女孩,快回去!”

隨后,網友紛紛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獻愛心”幫忙尋人,直到在2個小時后——該消息轉發數超過了1萬條,曝光度更是不可估量之時,官方帳號“微博辟謠”證實,此為虛假消息,其號碼歸屬也地為甘肅平涼,且2012年12月時既已證實為不實信息,與雅安地震無關。

微博辟謠稱,“雅安地震災害發生后,網友為雅安祈福的同時卻仍出現了一些不實信息,如:用較早時期的災害圖片冒充此次地震的現場圖片;虛假愛心接力活動,并提供虛假的聯系方式,呼吁網友尋找家屬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虛假尋親甚至惡意報復、炒作消息仍在微博流傳。

總結:災害當前,時間寶貴資源有限,應該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無法判斷時,請不要傳播,碰到救助、尋人等公益話題,更應該多一個心眼,拿不準注意,不妨先等官方確認后再說。

3、高樓跳傘

四川人一向以樂觀向上著稱,從地震到洪災,不少災民苦中作樂,帳篷中吃火鍋,大水里搓麻將,無不向民眾傳播著一種正能量。

然后,每到災難發生,總會出現寫不合時宜的段子甚至事件營銷被當作新聞來大肆傳播。

上午10點,一微博帳號了這樣一張高樓跳傘的照片,并稱其“逃跑帝誕生了”,該照片同樣引起了大量網民圍觀轉發。不少人稱“這種逃生的辦法碉堡了!

除了大量追捧調侃的聲音,也有了解跳傘的網友回復稱,“低空跳傘的最低高度世界紀錄是50米,再低根本打不開傘。這位家里是裝了彈射裝置嗎?”

隨后不久,知名足球評論人董路了這張照片的原圖——跳傘者的下方還有一同伴,這顯然并不是緊急避難。他質疑三點,1)下落最多30米,傘包能充分打開嗎?2)左下角有同伴,組隊從樓上跳的?3)不扯蛋能死嗎?

“我可以負責任地辟謠,看樓盤明顯就在我家附近,這是一個展銷會的宣傳手段,最近每天都在飛,根本不是躲避地震。”一位網友在董路的微博下如此回復。

總結:無論這是不是一場有預謀話題營銷,一個事實是,越來越多的商業組織已經開始動用各種事件來提高曝光,我們不知不覺的就成了“被消費者”。一些看似幽默的段子、圖片,請不要在災難時變種再生,我們需要的真實的正能量,而不是博人眼球的營銷信息。

社交媒體的噪聲中應保持冷靜

再在看看美國,在幾日前剛剛發生的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中,Twitter也發生了深刻反映社交網絡兩面性的的案例。

Twitter幾乎第一時間了爆炸消息,并迅速成為波士頓警方和馬拉松比賽組織者的通信工具,不過在更快地得到信息的同時,Twitter也被指大量煽動的負面情緒與謠言。

爆炸發生后不久,Twitter曾迅速傳播了一份報道,稱警方關閉了波士頓的移動服務,以防止犯罪份子遠程遙控爆炸,但網絡運營商最終證明這個消息是不準確的。

隨后,Twitter上出現受害者的圖片,包括血跡斑斑的人行道和街上嚴重受傷人的圖片。有人強烈要求用戶關注如何提供幫助而不是受害者照片。

篇(6)

Abstract: the subway in modern city traffic construction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the subway and bus between traditional shuttle subway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ventilation in the shuttle bu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ne of. The current standard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shenzhen subway to the window of the world shuttle bus station ventilation plan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 plan.

Key words: the subway shuttle bus ventilation plan

中圖分類號:U231+.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項目背景及意義

深圳地鐵是深圳建市以來最大的交通建設項目,對緩解地面交通壓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世界之窗站作為1、2號線的換乘站,且該站鄰近世界之窗、錦繡中華、民族文化村等深圳重要旅游景點,人流密度大,在地鐵修通之前經常會造成交通阻塞,尤其節假日。如何盡快的疏導客流,讓地鐵和公交提供無縫接駁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恰好在土建施工中此站采用的是明挖法,施工的過程中在站后自然形成了一個場站,因此市規劃部門決定在該站設置地下公交接駁站。

公交接駁站為地鐵及公交車站提供了無縫連接,乘客可以直接從地鐵車站走到公共汽車候車室,為乘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無形中會吸引更多的游客來乘坐地鐵,對提高地鐵的運營效益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將公交車站設在地下也避免了公交車停靠所帶來的交通問題,良好的交通情況自然也能為外地游客留下更美好的印象。

2 項目特點

由于在地下設立公交接駁站尚屬國內首次,目前仍未有相關的設計標準或指引,根據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研究中心預測,地鐵世界之窗公交接駁站的單向總客流將達到7000~10000人次/高峰小時,且公交大巴排放的尾氣對空氣污染相當嚴重,為了能更好的解決公交接駁站的通風問題,我們對香港地鐵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

香港地鐵的公交接駁相當普遍,幾乎每個地鐵站都有公交接駁,把地鐵與地面公交連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網絡,市民在地鐵和公交車之間進行換乘非常方便。這些接駁場站面積在3500~7000之間,分5~8條行車道,層高7m左右,包容大巴、雙層巴士、出租車、私家車往來上下乘客,由于香港公交車燃料為無硫柴油,站內基本無刺激性氣味,為了保護周邊環境,各接駁場站大多呈口袋形,即三面封閉,一面通過出入口通道與室外連通,采用機械送風、機械排風系統,針對公交接駁的特殊情況,一般都采用中部送風下部回風的形式。

相比之下,深圳地鐵公交接駁站通風設計存在幾個難點:

1)、深圳市現在使用的公交車燃料為含硫柴油,具有刺激性臭味和煙霧,采用何種標準,國內尚無標準可循。

2)、世界之窗公交接駁站位于地下一層,除西端兩個出入口外,周圍均無法與室外相通,頂部為深南大道,僅能在有限的綠化帶內設置對外風亭,通風系統設計難度大。

3)、此接駁場設計層高僅6.15m,扣除梁高后凈空只有5.15m,給風管布置帶來了困難。

3 方案探討

1)、空氣標準的確定:

在資料搜集過程中,我們發現世界各地對公交接駁站內的空氣質量都沒有很明確的規定,因此此次的通風設計標準主要參考室內工作環境的空氣質量要求。下表為各種空氣質量標準的一個比較:

注:

OSHA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美國職業安全及健康局

WHO(Europ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辦事處

PRC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

其中《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所提的標準相當嚴格,雖然此標準明確使用范圍為“住宅和辦公建筑,其他室內環境可參照本標準執行”,但在住宅和辦公建筑的環境中沒有象工業車間或公交接駁內存在的污染源,如引用此標準作為設計參數,設計風量將非常龐大。而香港地區對公交接駁有明文規定,因此在本次設計中考慮以香港標準作為參考。

一般的公交接駁都設置在地面上,只采用自然通風;如果以多層建筑出現,一般采用自然或機械通風,當公交接駁設于地下時,則必須采用機械通風以確保站內空氣達到使用要求。由于站內乘客候車時間一般都不超過5分鐘,所以香港設計以一小時平均作為依據,建議空氣質量為:一氧化碳小時平均容許濃度30000µg/m³(26.19ppm)、二氧化碳小時平均容許濃度300µg/m³(0.16ppm)。

國內柴油車的排放基本參照歐盟標準,根據國家環保部《柴油車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2003年以前執行歐盟一型排放標準,2004年后達到歐盟二型,一般車輛壽命約為10到15年,因此國內現正使用的公交車多為歐盟一型,以比較保守的估計,采納香港95年尾氣排放標準作為計算的依據:

2)、新風量的計算:

在此次設計中采用的計算公式為英國屋宇裝備工程學會設計手冊乙中的公式B2.1:

Q=q[(1-Ce)/(Ce-Co)]

式中:

Q為所需室內風量(L/s)

q為車輛廢氣排放率(L/s)

Ce為公交接駁內容許污染濃度(L/L)

Co為室外補充空氣的污染濃度(L/L)

考慮行車與怠速的不同情況,對上面公式進行修正:

車輛行駛中:QT=(q/g)•D•Dt•[(1-Ce)/(Ce-Co)]

車輛怠速中:QI=(q/g)•N•[(1-Ce)/(Ce-Co)]

式中:

D為行駛距離(m)

Dt為每米的行車數目(=Mtc/V)

QI為車輛在停泊中的通風量(m³/s)

g為污染物濃度

篇(7)

    (2001)深中法行終字第11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林招娣,女,漢族,廣東省紫金縣人,暫住深圳市寶安區觀瀾鎮福興印刷印刷廠宿舍。身份證號碼:442522580830482.委托人:鄭史傳,男,漢族,住深圳市童樂路5號708室。身份證號碼:441622570119481.委托人:張國文,男,漢族,住廣東省紫金縣鳳安鎮上坑村南云村民小組32號。身份證號碼:442522196308114853.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寶龍大隊。地址:深圳市寶安區龍華鎮第三工業區和平西路。

    法定代表人:羅偉國,大隊長。

    委托人:夏旭昆,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科員。

    委托人:董正流,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法律顧問。

    上訴人林招娣因訴被上訴人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寶龍大隊交通事故處理行為一案,不服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2001)深寶法行初字第26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8月2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林招娣及其委托人鄭史傳、張國文,被上訴人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寶龍大隊的委托人夏旭昆、董正流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為,被告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寶龍大隊作為交通事故處理機關,在處理李煥生、張國強摩托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案過程中,在處理事故現場、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對損害賠償進行雕解等三方面的法律適用和程序上并無不妥,本院予以確認。在處罰交通事故責任者方面,李煥生無證駕駛套牌摩托車撞死原告親屬張國強后駕車逃逸,應負事故全部責任,該事實經被告于2000年7月6日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予以認定,但被告一直未對責任者李煥生處以行政處罰。對此,被告在庭審中辯稱,因責任者李煥生已逃逸,無法施以處罰,再者,該處罰行為與原告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原告對此不具備提起行政訴訟的主體資格。本院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三)要求主管機關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責任的;……。”本案原告作為被害人張國強的親屬,有權利要求被告依法追究加害人李煥生的法律責任,被告主張在對李煥生無證駕駛套牌摩托車是否處以行政處罰方面,原告不具備提起行政訴訟的主體資格,本院不予采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7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被告辯稱因責任者李煥生已逃逸而無法施以處罰,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納。但被告提供的證據12《刑事案件立案報告表》表明,被告于6月5日已決定立案追究李煥生的刑事責任。被告辯稱李煥生的行為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吸收原則不應再對其行為作出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對此主張,本院予以采納。原告主張被告無權認定李煥生是投案自首并將其放走,該主張涉及被告在刑事偵查中是否有失職行為,不能通過行政訴訟予以審查認定,原告可向其他監督部門請求處理。

    在賠償方面,被告認為原告的損失是由李煥生交通肇事行為造成的,并非由被告的交通事故處理行為引起的,原告應向責任者李煥生主張民事權利,原告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認可。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三的規定,判決:一、確認被告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寶龍大隊在處理李煥生、張國強摩托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案過程中,處理事故現場、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等三方面的處理行為合法;二、駁回原告林招娣要求被告行政賠償的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100元由原告負擔。

    上訴人林招娣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一、原判認定事實不清。上訴人的丈夫張國強與李煥生的交通事故的事實,被上訴人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已作了認定。事故發生后,在群眾的協助下,李煥生被扭送給被上訴人處理,根據事故的事實和情節,李煥生的行為已構成犯罪,被上訴人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將李煥生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科以現行犯李煥生刑事強制措施。但是,被上訴人卻無視法律,未將李煥生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甚至以投案自首為由將李煥生放跑,后又故意拖延期限,給李煥生創造逃避法律責任的條件;至2000年8月30日,上訴人的親友多次遇見過李煥生在觀瀾鎮活動,而2000年9月4日,上訴人同時收到被上訴人作出的已注明2000年8月11日向當事各方宣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同年8月31日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被上訴人對遲延作出上述結論的解釋卻是李煥生逃逸,可見被上訴人的行政行為違法是顯而易見的。而被上訴人于2000年6月5日決定對李煥生刑事立案,至同年12月14日才開具《拘留證》,均是事后亡羊補牢。以上事實證明,被上訴人的行政行為是違法的,已經給上訴人造成了權益損害。二、未依法履行職責應當承擔責任。上述事實表明,本案是由于被上訴人的工作貽誤和故意造成了上訴人的損失,致使李煥生應賠償給上訴人的喪葬費和家屬安置費也未能實現,被上訴人必須對此予以承擔。三、原審判決不公,應依法改判。從原審的審理過程中可見,被上訴人的行政行為確實違法,但在實體權利處理方面,原判依然從中袒護,對被上訴人違法行為的因果關系不予認定。人民法院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對被上訴人未依法履行職責造成上訴人的直接損失,予以確認并判令被上訴人予以賠償。懇請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原判,予以改判,支持上訴人向原審的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寶龍大隊答辯稱:一、依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五條的規定,我大隊處理交通事故的職責是:處理事故現場、認定交通事故責任、處罰交通事故責任者、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1)在處理事故現場及調查取證方面。2000年6月4日12時30分,李煥生、張國強交通事故發生后,我大隊民警在12時40分接到報案,12時50分趕赴現場。當天,我大隊民警對現場進行勘查,并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查筆錄》,制作了《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對事故現場進行拍攝,對張國強的尸體進行檢驗,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尸體檢驗報告》,并對事故現場的目擊證人黃作糧作出調查,制作了《詢問筆錄》,找到另一位事故當事人尹文蘭作了調查,也制作了《詢問筆錄》;辦案民警帶尹文蘭去其住處追捕李煥生未果;6月5日零時,李煥生在其妻及姐夫的陪同下到我大隊自首,當天,我大隊要求李煥生自書《肇事經過》,兩次對李煥生進行訊問和調查,并制作了《訊問筆錄》,暫扣了李煥生的車輛并送龍華機動車檢測站進行技術鑒定,對張國強的尸體送法醫處檢驗。(2)責任認定方面。2000年7月6日,我大隊依法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李煥生負事故全部責任,張國強、尹文蘭無責任。(3)處罰事故責任者方面。2000年6月4日發生交通事故后,由于事故造成當事人張國強當場死亡的嚴重后果,我大隊認為本案符合刑事立案條件,事故當事人李煥生涉嫌構成交通肇事罪,依法對該交通事故案進行刑事立案。李煥生逃逸后,我大隊多次組織警力到李煥生在觀瀾大和村的住處抓捕李,但都因其去向不明,未能抓獲;此后,我大隊先后兩次持深圳市公安局簽發的《拘留證》去李煥生老家梅縣石坑鎮同當地公安機關協同突擊抓捕李,但因其未在家而暫時未能緝拿歸案,當地公安機關已將李煥生情況布欄,協同配合我大隊對李煥生的抓捕工作。(4)賠償調解方面。我大隊分別于2000年8月15日和8月31日依法主持調解工作,只有死者張國強親屬參加,事故當事人李煥生及尹文蘭無正當理由未到,我大隊遂依法于2000年8月31日作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以上事實說明,在處理本交通事故的過程中,我大隊嚴格依法行政,分別依法對事故現場進行處理和調查取證、作出了事故責任認定、對損害賠償問題進行了調解,履行了法定職責,不存在上訴人訴稱的行政行為違法和行政不作為之說。在處罰事故當事人方面,因李煥生涉嫌犯罪,應追究其刑事責任,我大隊抓捕犯罪嫌疑人等刑事偵查工作仍在進行。故我大隊在處理該交通事故一案中依法履行了法定職責,上訴人訴稱的行政行為違法無事實依據。二、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因行政機關違法行政行為致使行政相對人的人身權或財產權受到損害,對已經發生的、直接的損失由行政機關賠償。我大隊在本案處理過程中,完全依法行政,并無任何違法行政行為,上訴人的損失是由李煥生交通肇事行為造成的,兩者之間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上訴人的損失在我大隊處理事故之前已經發生,該損失與我大隊的行政行為無任何關聯,上訴人應當循民事訴訟途徑向法院對致害人李煥生主張民事權利,其對我大隊提起賠償請求無任何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綜上所述,上訴人訴稱我大隊的行政行為違法及其所提出的行政賠償請求并無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以維護我大隊的合法權益。

    原審被告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2、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查筆錄;3、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4、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照片;5、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表;6、道路交通事故尸體檢驗筆錄;7、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強制措施憑證;8、摩托車檢測記錄單;9、法醫尸檢證明書;10、編號:08(00)-BT-0082-H《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11、第08(00)-BT-0082-H號《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12、刑事案件立案報告表;13、李煥生自供筆錄;14、對李煥生審訊筆錄。

    原審原告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2、《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3、《送達回執》;4、張國強的家庭情況證明。

    上述證據,均已隨案移送本院。經二審審理,上述證據均經原審庭審質證。

    本院確認,原審認定上述證據為有效證據并作為本案定案的依據正確。

    經本院庭審查明,原審判決還遺漏了原審被告還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2)交通事故當事人之一尹文蘭及證人黃作糧的證詞。本院確認,上述兩項證據,均經原審庭審質證,亦是有效證據,可作為本案定案的依據。

    根據上述有效證據,本院確認以下事實:

    2000年6月4日12時30分許,李煥生駕駛粵B-C1381號二輪摩托車載其妻尹文蘭在寶安區觀瀾鎮觀崗路相模電子有限公司路段,與由張國強駕駛的粵P-Q8135號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張國強當場死亡。事故發生后,李煥生駕駛肇事摩托車逃逸。被上訴人于當天12時40分許接到報案后趕赴現場,依法對事故現場作出處理和調查取證:制作了現場勘查筆錄、現場圖、現場照片、信息采集表、尸體檢驗筆錄,對事故當事人尹文蘭及證人黃作糧作了調查并制作了詢問筆錄。

    2000年6月5日零時許,李煥生到被上訴人處接受處理;被上訴人對李煥生進行了兩次訊問并制作了訊問筆錄;李煥生還自書了肇事經過;同時,被上訴人暫扣了李煥生駕駛的肇事摩托車,并于當天將該肇事摩托車送深圳市龍華機動車檢測站進行技術鑒定。同一天,被上訴人立案追究李煥生的刑事責任。

    2000年7月6日,被上訴人作出了編號08(00)-BT-0082-H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2000年6月4日12時30分許,李煥生無證駕駛載有尹文蘭的粵B-C1381號(套牌)二輪摩托車在觀崗路由東往西方向行駛至相模電子有限公司路段,與同方向行駛由張國強駕駛的粵P-Q8135號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李煥生和尹文蘭受傷、張國強當場死亡。事故發生后李煥生駕駛肇事摩托逃逸的重大交通事故。李煥生于2000年6月5日零時到寶龍大隊自首。根據現場勘查和調查材料分析,李煥生在事故發生后沒有立即停車搶救傷者,保護現場和報警,而駕車逃逸,使事故責任無法認定,根據上述情況,依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七條及第二十條的規定,認定李煥生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張國強和尹文蘭不負事故責任。

    后被上訴人多次通知肇事雙方對該事故造成的損害賠償進行調解,均因李煥生、尹文蘭缺席而未能達成協議。2000年8月31日,被上訴人作出第08(00)-BT-0082-H號《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并于當天向張國強的家屬送達。

    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認定李煥生投案自首與事實不符,因被上訴人超期結案并且未對李煥生采取任何強制措施和行政處罰,致使李煥生逃逸,造成上訴人的權益受到損害而訴至法院,要求:1、認定被上訴人的行政行為違法;2、判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的精神損害及撫養贍養費20萬元;3、判令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寶龍大隊作為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機關,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過程中,依照法律、法規、條例、規章等的規定,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行使行政管理權,對交通事故的責任者,行使行政處罰權或者刑事偵查權。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的規定:“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應當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勘查現場,收集證據,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公安機關根據檢驗或者鑒定的需要,可以暫時扣留交通事故車輛或者嫌疑車輛、車輛牌證和當事人的有關證件,檢驗或者鑒定后應當立即歸還。”及第五條的規定:“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的職責是:處理交通事故現場、認定交通事故責任、處罰交通事故責任者、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被上訴人在處理李煥生與張國強交通事故案件的過程中,被上訴人接到報案后及時趕赴事故現場,對現場進行勘查、收集證據、詢問、訊問證人及當事人、暫扣肇事車輛并對該車輛進行鑒定、依法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處罰事故責任者、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等,在處理該交通事故案件的具體行政行為方面,均按照上述規章的規定進行,并完成了上述規章規定的行政行為。上訴人請求認定被上訴人的上述行政行為違法,與法律、法規、規章相悖,于法無據;原判認定被上訴人的上述行政行為合法,本院予以支持。

    現上訴人上訴稱被上訴人在處理該交通事故的過程中,未及時對李煥生采取強制措施,即由于被上訴人的行政不作為,致使李煥生逃逸,使其暫時無法主張權益,導致其權益受到損害。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公安機關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根據上述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被上訴人必須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才能對交通事故的當事人作出責任認定,并根據當事人應負的責任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使刑事偵查權。在對交通事故未作出責任認定前,法律、法規、規章并未規定被上訴人可以或者必須對交通事故的當事人行使行政強制措施,即被上訴人在未對李煥生與張國強的交通事故作出責任認定前,是否對李煥生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應由被上訴人自由裁量。因此,被上訴人在未對該交通事故作出責任認定前,其未對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李煥生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不作為,并未違法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在被上訴人并未違法的情況下,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給予行政賠償,沒有法律根據,原判予以駁回,依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小妮

    審判員 黎漢泉

篇(8)

Abstract: taking a teaching building of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uilding safety and the content of the aseismatic appraisal and testing method, analyzes the key parts of the monitor, identif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eaching building in safety and seismic tectonic defects, seismic ability, the main problem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for the safety of the school and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and aseismatic appraisal of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Masonry structure; Teaching building; Safety detection; Aseismatic appraisal

中圖分類號:TU352.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概述

2008年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大地震,造成大批建筑物倒塌或嚴重受損,其中有不少是學校砌體結構教學樓,如聚源中學、鎣華中學等,均出現整座教學樓完全垮塌的現象,造成極為嚴重的人員傷亡。

我國江蘇省蘇北地區中小學建筑多建于20世紀80年代至2000年前后,大量采用砌體結構,房屋建筑平面布局多呈矩形,基本采用單面外廊式,教室大多采用縱、橫墻混合承重、大開間、大開窗,端部、中部或轉角等處設樓梯間,抗震性能較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目前的抗震設防要求,甚至不能滿足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要求,因此,對教學用房進行安全性檢測及抗震鑒定成為十分緊要的工作。本文以一多層砌體教學樓為例,詳細介紹了建筑物安全性及抗震鑒定的主要內容、檢測方法及側重點,指出教學樓在安全性及抗震構造缺陷、抗震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2 工程概況

江蘇省徐州新沂市某小學教學樓建于1998年,建筑平面布局為長方形(見下圖2.1),東西長約61. 6m,南北長約9.8m,房屋共4層,檐高為14.4m,層高均為3.6m,砌體結構,墻體采用普通粘土磚、混合砂漿砌筑,墻下素混凝土條形基礎,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樓、屋面,平屋面,總建筑面積約為2400m2,設防烈度為8度,場地類別為II類,有地勘報告,無正規設計圖紙及施工資料。

圖2.1 新沂市某小學教學樓

3 現狀調查檢測

3.1 場地及地基基礎

3.1.1 地基現狀檢查

現場對該建筑上部結構進行檢查,未發現存在明顯的沉降裂縫、變形和位移現象,地坪面無沉降裂縫,場地無滑移跡象。

3.1.2 房屋垂直度檢測

采用投影法對房屋垂直度進行測量,經檢測,該樓傾斜率為0.8%~1.1‰,滿足規范要求。

3.2 建筑物結構體系

該樓建造時無正規設計圖紙,現場對房屋的結構進行現場調查和測繪,并繪制其建筑、結構圖紙。

3.3 整體性連接構造情況

(1) 墻體布置平面內閉合,縱橫墻交接處無開裂、咬槎不良現象;

(2) 抗震橫墻最大間距為9m,房屋最大高寬比為2.26;

(3) 外墻四角、縱橫墻交接處均設有構造柱。構造柱中最小的截面尺寸為240mm×240mm,最小配筋為4B14,最大箍筋間距為200mm;

(4) 每層樓(屋)蓋沿縱橫墻頂均設有圈梁環通。圈梁的截面高度最小為180mm,最小配筋為4B12,最大箍筋間距為200mm;

(5) 樓屋蓋均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在墻上擱置長度為100~110mm,板上無鋼筋混凝土現澆疊合層。

3.4 外觀質量普查結果

(1) 上部結構承重砌體不空鼓、無嚴重酥堿和明顯歪閃;

(2) 支承大梁的墻體無明顯裂縫及壓碎跡象;

(3) 樓(屋)蓋構件無明顯變形;

(4) 混凝土大梁表觀質量較好,未發現有受彎、受剪等結構性裂縫,無明顯變形、缺陷和損傷、腐蝕現象,鋼筋無銹蝕現象。

3.5 材料強度檢測

(1) 砌筑砂漿強度:采用貫入法進行檢測,經測,磚墻砌筑砂漿強度為2.6MPa~3.5Mpa;

(2) 粘土磚強度:采用回彈法進行檢測,經測,墻體粘土磚強度推定值為7.8MPa~9.5Mpa;

(3) 混凝土強度:采用取芯法進行檢測,經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推定值為18.4MPa~23.1Mpa;

(4) 大梁配筋:采用電磁感應法進行檢測,經測,教室內大梁梁底主筋為3C25,箍筋為A8@200,保護層厚度為22mm~33mm。

4 安全性鑒定

4.1 第一層次(單個構件)鑒定評級

根據《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第4.1.2,4.1.5條及第4.2、4.3節規定,單個構件的安全性鑒定,應按承載能力、構造、不適于繼續承載的位移以及裂縫等四個檢查項目,分別評定每一受檢構件的等級,并取其中最低一級作為該構件的安全性等級。構件承載力驗算,按現場實測材料強度,磚按MU7.5,砌筑砂漿按M2.5,采取驗算與觀察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鑒定。

該房單個構件的安全性等級評定結果見表4-1:

表4-1 單個構件安全性鑒定評級

單個砌體構件 單個砼梁構件 單塊板構件

均為bu級 均為bu級 均為bu級

4.2 第二層次(子單元)鑒定評級

第二層次鑒定評級,劃分為地基基礎、上部承重結構和圍護系統的承重部分三個子單元,分別按《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第6.2、6.3、6.4節的規定進行評定。該房子單元安全性鑒定評級結果見表4-2:

表4-2子單元安全性鑒定評級

名稱 評級項目 安全性

鑒定評級

地基基礎 上部結構反應 地基穩定性 Au

建筑物上部無沉降裂縫 場地地基穩定,無滑動跡象

上部承重

結構 構件安全性等級 整體性等級 側向位移等級 Bu

墻 梁 板 Bu Au

Bu Bu Bu

4.3 第三層次鑒定

鑒定單元安全性鑒定評級根據其地基基礎和上部承重結構的安全性等級進行評定,并取其中較低等級作為其安全性等級,見表4-3:

表4-3鑒定單元安全性鑒定評級

名稱 鑒定單元安全性鑒定評級項目 安全性

鑒定評級

地基基礎 上部承重結構 圍護系統

鑒定單元 Au Bu Bu Bsu

5 抗震鑒定

該樓建于1998年,根據該建筑具體情況,按重點設防類(乙類)、B類建筑進行抗震鑒定,抗震措施按9度進行檢查,按設防烈度8度進行抗震驗算。

5.1 地基和基礎

經現場察看,未發現墻體有因不均勻沉降而產生的裂縫及場地滑移跡象,無嚴重靜載缺陷,房屋垂直度滿足《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當H≤24m時,傾斜率允許值為4‰”的規定。

經查閱本工程地質勘探報告,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土層分布穩定,不存在軟弱土及液化土層,根據《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第4.2.2條,不再進行地基基礎的抗震鑒定。

5.2 上部結構

5.2.1 抗震措施鑒定 (見下表5-1)

表5-1抗震措施鑒定結果

從以上抗震措施鑒定結果得出,該樓抗震構造措施中有多項不滿足要求,按《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 50023-2009第5.3.12條要求,采用樓層平均抗震能力指數方法、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和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方法,綜合考慮構造的整體影響和局部影響,對現有砌體房屋進行抗震分析。

(1) 樓層平均抗震能力指數的計算

根據《建筑抗震鑒定標準》規范第5.2.13條,樓層平均抗震能力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βi=Ai/(Abiξ0iλ)

(2) 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的計算

a. 體系影響系數取值

根據抗震構造鑒定及《建筑抗震鑒定標準》規范第5.2.14條表5.2.14-1的規定,體系影響系數取ψ1=0.765。

b. 局部影響系數取值

根據抗震構造鑒定及《建筑抗震鑒定標準》規范第5.2.14條表5.2.14-1的規定,局部影響系數ψ2=0.9。

(3) 根據《建筑抗震鑒定標準》規范第5.2.14條按下列公式計算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

βci=ψ1ψ2βi

(4) 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的計算:

βcji=ψ1ψ2βij

βij=Aij/(Abijξ0iλ)

(5) 對該樓進行抗震承載力計算,計算結果見表5-2

表5-2各層抗震承載力計算結果

5.3 綜合抗震能力評定

根據抗震措施鑒定結果及抗震承載力驗算結果,按照《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第5.1.4條的要求對該樓的抗震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其綜合抗震能力評定為不合格:即不滿足B類砌體結構建筑抗震鑒定要求。

6 適修性評估

根據《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第3.3.4條及現場檢測、安全性及抗震鑒定結果,對該樓進行適修性評估,見表6-1:

表6-1該教學樓適修性評級結果

子單元名稱 子單元中每種構件 適修性評級結果

構件名稱 安全性鑒定 抗震鑒定 子單元中每種構件 子單元

地基基礎 ------ Au 各樓層綜合抗震指數均

上部結構 砌體結構 Bu

混凝土結構 Bu

圍護系統 砌體結構 Bu

鑒定單元適修性評級結果表

子單元適修性評級項目 評級結果

地基基礎 上部承重結構 圍護系統

鑒定單元

Br

7 主要存在問題及處理建議

根據現場檢測、安全性鑒定及抗震鑒定結果,該教學樓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影響結構安全性的問題:

1、該建筑部分抗震構造措施及綜合抗震能力不滿足國家現行規范的相關要求;

2、該建筑部分墻段實際的局部尺寸不滿足《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的相關要求;

3、該建筑房屋高寬比為2.26,超出《建筑抗震鑒定標準》規定的限值,不符合《建筑抗震鑒定標準》規范第5.3.3條的規定要求;

4、該建筑最大抗震橫墻間距為9.0m,不符合《建筑抗震鑒定標準》規范第5.3.3條中表5.3.3-1的規定要求;

篇(9)

真菌性角膜炎是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相當高的一種感染性角膜病變,其特點是起病慢,病程長,發病數天可逐漸出現角膜潰瘍和穿孔,嚴重的引起視力喪失,治療頗為困難[1]。目前,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在清創的基礎上使用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而至今為止尚缺乏一種療效好,副作用小及安全性高的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的藥物。近年來,筆者嘗試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療真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并且安全性較高,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眼科就診的真菌性角膜炎66例患者做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七版眼科學中真菌性角膜炎的診斷標準;(2)具有典型角膜真菌性潰瘍形態,并且刮片檢查發現真菌和菌絲;(3)其它原因引起的眼痛,流淚和視力下降等相關眼病。排除標準:用藥期間眼部刺激癥狀加重,出現前房積膿者;未按療程用藥者。入選病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35)和對照組(n=30),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4~69歲,平均年齡為(37.9±9.6)歲,植物性外傷22例,非植物性外傷13例;輕度11例,中度19例,重度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3~68歲,平均年齡為(38.2±9.8)歲,植物性外傷20例,非植物性外傷10例;輕度7例,中度15例,重度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基礎處理 兩組治療前均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對有角膜潰瘍者可用用消毒刀刮除潰瘍壞死組織,5%碘酒燒灼潰瘍面,每周2次。

1.2.2觀察組 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療。具體用法:對輕中度患者采用輕、中度患者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1~2 滴/次,1 次 /h,3~4天后改為每天1次。對重度患者每半小時1次,3~4 d后改為1次/h,,穩定后改為7次/d。療程25~56天,平均33天。

1.2.3對照組 采用氟康唑滴眼液治療。具體用法:對輕中度患者采用5%氟康唑滴眼液點眼液每次l~2滴,每日4次。對重度患者每日6次,一般間隔2h。

1.3療效評價[2]治愈:紅痛消失,視力恢復或提高(即視力提高3行及以上),熒光素鈉染色陰性,前房積膿消失;好轉:潰瘍面部分愈合,視力提高1-2行,熒光素鈉染色陽性,積膿減少或消失;無效:視力沒有提高或下降,病灶無明顯變化或擴大,前房積膿增加。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變化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不同視力所占人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視力0.8者明顯增多,觀察組變化人數比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治愈26例,好轉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9%;對照組治愈19例,好轉5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69.6%,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真菌性角膜炎的發病多與植物性外傷、濫用抗生素和激素等有關。其主要常見致病菌為曲霉菌,其次為鏈絲菌、鐮刀菌、頭芽孢菌、白色念珠菌等。當角膜組織感染真菌時,真菌在角膜組織中大量繁殖,產生霉菌毒素、蛋白溶解酶以及真菌可溶性抗原等物質可使角膜產生嚴重的炎癥反應,潰瘍形成或者穿孔,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氟康唑是氮唑類抗真菌藥物,其主要通過可抑制真菌細胞膜上麥角固醇的生物合成而發揮殺菌作用,局部使用副作用小,但抗菌力相對較差。此外,近年來報道顯示其耐藥性逐漸增加,大大影響了治療效果,而不得不該換其它高效能抗真菌藥物。而那他霉素是一種四烯烴類抗菌素,主要通過與真菌細胞膜中的固醇相結合,形成多烯固醇復合物,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使真菌細胞內的基本成分外溢,從而達到抑菌或殺菌的目的。與氟康唑比較,那他霉素具有抗真菌譜更廣,具有廣譜、雙效的抗真菌作用,既可以抑制各種霉菌、酵母菌的生長,又能抑制真菌毒素的產生,并且眼部耐受性好,無明顯不良反應等優點[3]。

本研究結果發現,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后患者視力恢復良好所占比率明顯大于使用氟康唑滴眼液的對照組,并且總有效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結果提示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療真菌性角膜炎不但臨床效果顯著,而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篇(10)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995-02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介于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之間的臨床表現,是一組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臨床綜合征,主要包括了初發心絞痛、惡化勞力性心絞痛、靜息心絞痛伴心電圖缺血改變、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等[1]。臨床治療的首要目的是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患者心絞痛發作,穩定患者病情,但常規治療該病療效不佳,療程長,極難達到治療的預期目標。為此,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間,采用地爾硫卓針劑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43例,療效顯著,現將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間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診斷標準,排除清醒狀態下心率0.05),分組具有高度可比性,入選患者依從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相關的協議,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硝酸甘油治療:患者觀察期內,給予其肝素、阿司匹林、鎮靜劑治療,初始治療患者處于心絞痛發作間歇期,給予10μg/min硝酸甘油48h靜脈滴注。

觀察組給予地爾硫卓針劑治療:患者觀察期內,給予其肝素、阿司匹林、鎮靜劑治療,初始治療患者處于心絞痛發作間歇期,將50mg地爾硫卓注射液稀釋至50mL,選用微量注射泵行1μg?kg-1?min-1靜脈注入。治療期間,若超過30min患者仍有心絞痛發作,則將計量1μg?kg-1?min-1增至3μg?kg-1?min-1,若仍是無效則增至5μg?kg-1?min-1,直至心絞痛發作消失,均按有效劑量維持靜脈注入48h。若按5μg?kg-1?min-1劑量行治療20min,患者心絞痛仍得不到緩解,或48h內又發作,則為治療無效。而地爾硫卓針劑治療有效者,在治療48h后,可改為相應的合心劑。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治療前后患者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及心電圖ST-T動態變化;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主要包括低血壓、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心功能惡化、肝腎功能變化等。

1.4 療效評價標準 本研究的療效評價標準分為三級: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80%,無需繼續用藥治療,心電圖ST段恢復者為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50%,用藥量明顯減少,心電圖ST段有顯著恢復者為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較治療前無任何變化,用藥量無任何減少,心電圖ST段無改善者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0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77%(χ2=17.5427,P=0.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 論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一組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臨床綜合征,主要包括了初發心絞痛、惡化勞力性心絞痛、靜息心絞痛伴心電圖缺血改變、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等。臨床常規治療該病主要包括了抗血小板治療、抗心肌缺血治療、抗凝治療等,其中抗心肌缺血治療的常用藥為β受體阻滯劑和硝酸酯類藥物[3]。但在大多臨床實踐中,常見部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對硝酸酯類藥物反應欠佳,出現反射性心率加快現象,用藥時間過長后又可能出現耐藥性,療程長,極難達到治療的預期目標。

地爾硫卓是一種鈣拮抗劑,能夠通過作用于患者心肌、冠脈血管、外周血管等部位的平滑肌細胞膜Ca2+通道,進而抑制Ca2+的內流,降低細胞內Ca2+的濃度,緩解冠脈痙攣,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流,并減緩心率,降低血壓,減少心肌耗氧量,抑制心肌細胞內的超負荷,最終起到保護缺血心肌的作用,而且不存在硝酸類的耐藥性問題[4]。再加上給予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地爾硫卓針劑治療,能夠快速給藥,給藥更為方便,藥效不受消化液或食物的影響,能夠直接進入人體組織,見效更快,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5]。

本研究結果顯示,地爾硫卓治療組43例患者顯效23例,有效17例,無效3例,硝酸甘油治療組43例患者顯效14例,有效16例,無效13例,地爾硫卓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02%明顯高于硝酸甘油治療組的69.77%(P

綜上所述,地爾硫卓針劑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見效快,能有效地減少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恢復其心電圖ST段,縮短療程,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曉雄.地爾硫卓治療難治性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及對QT離散度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7):1384-1387.

[2] 鮑敏,郭華.靜脈用地爾硫卓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J].吉林醫學,2012,33(1):27-29.

[3] 鐘凈.地爾硫卓聯合硝酸甘油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5):53-54.

上一篇: 廠區文明創建工作計劃 下一篇: 能力提升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 | 亚洲国产在人线动图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 | 视频思思久久免费国产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