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安全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6 15:26: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焊接安全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焊接安全論文

篇(1)

焊工作業時在電弧高溫作用下,電焊條產生的氧化鐵、氧化錳、氟化物、二氧化鈦、二氧化硅等煙塵,來自鋼板表面涂層的氧化鋅、氧化銅、丙烯醛、甲醛等有毒氣體和各種金屬粉塵,以及由于焊接電弧的紫外線輻射,使空氣中氧、氮轉化成的臭氧和焊接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氣體,都對人極為不利,易使人造成傷害如:①呼吸、神經系統損傷:可使人胸悶無力、喉嚨嘶啞、咳嗽、厭食、頭暈、頭痛或有發燒感冒之感。②塵肺,通常叫吸肺:肺葉喪失彈性,纖維化,使人感到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并咳嗽多痰、心痛等。③氟中毒:使人嗓痛、午夜發燒,第二天早晨燒退,但身感疲倦、無力,嚴重者可影響到骨胳。④錳中毒:少量錳對人無寄存器,但可使人神經系統遭受損傷,易失眠、性機能下降、月經失調、手易顫抖、失去平衡。⑤不銹鋼煙塵中的鉻、鎳等元素有致癌傾向等傷害。那么焊工個人防護措施主要是對頭、面、眼睛、耳、呼吸道、手、身軀等方面的人身防護。焊接作業人員可佩載一般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眼鏡、口罩等)外,針對特殊作業場合,還可以佩戴空氣呼吸器(用于密閉容器和不易解決通風的特殊作業場所的焊接作業),防止煙塵危害。

篇(2)

 

660MN多功能壓機立柱為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設計的大型壓機的大型鑄件,屬鑄造箱型結構,重量約252噸,外形尺寸分別為2100×2100×13000mm,由于噸位過大,無法實現整體鑄造,分頂部、下部兩段鑄造,然后周邊焊接,對接成一體的鑄焊件,材質為GS20Mn5N,碳當量CE=0.46~0.6%,可焊性一般。該壓機國內少見,由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軋鍛分公司承擔制造。博士論文,鑄件對接。。如下是對該立柱的對接焊方面做相應的研究。

首先,焊接方法采用Ar+CO2氣體保護焊和埋弧自動焊兩種,焊材分別選用φ1.2ER50-6及φ4.0 H10Mn2,焊劑選用SJ101。由于對接坡口深且截面較復雜,焊縫質量要求高,為全熔透焊縫,技術標準依據JB/T 5000.3-1998,焊后消應力。博士論文,鑄件對接。。生產過程中焊接區域需進行預熱、層間錘擊、焊后緩冷等多項措施。博士論文,鑄件對接。。由于焊后立柱整體的平面度、直線度、垂直度均要求控制在±5mm之內,所以特別強調裝焊過程的尺寸控制,嚴格按照工藝執行,具體如下:

一、裝配及準備工作

(1)用角磨機清理坡口表面,再次確認坡口表面無缺陷,檢查坡口鈍邊是否符合要求,及時進行修理。;

(2)檢查坡口根部的錯邊量≤2mm,并進行必要調整,根部裝δ=20mm

寬度200mm的內襯圈,預留坡口間隙3mm,裝配門字形固定板,預熱后焊接;

(3)由金工在兩段鑄件上劃出兩個方向的中心線并打標記,以便裝配時找正。按設計圖將兩段鑄件分別用方鋼墊平放置,立柱四個面分別用水平儀測量平面度,用鋼絲測量直線度,用吊線的方法測量垂直度,均要求控制在能加工起來的尺寸公差范圍內。

(4)斷焊點固,隔300mm焊150mm,焊角20mm,焊前需對斷焊區域局部預熱,預熱溫度200℃~250℃;

(5)立柱裝配完成后(安裝翻身起吊用的卡箍),經檢驗人員復檢后方可施焊,兩側焊縫可同時進行;

(6)焊前立柱外側用遠紅外線履帶加熱片配熱電耦控溫對焊縫區域進行加熱,加熱溫度200℃~250℃,由于部件對接處較厚,需反復加熱,用硅酸鋁纖維、石棉布扎緊保溫,封底前需對坡口根部進行火焰加熱,焊接過程丙烷加熱立柱內腔,焊后保溫緩冷。

圖3 立柱截面圖

二、焊接及順序

(1)首先對稱左右兩側立焊封底,采用氣體保護焊,同時填充至40mm左右,;

(2)平焊封底,采用氣體保護焊填充至40mm左右,彎角處、爬坡處封底焊填充40mm左右;

(3)翻身180°平焊封底并填充50mm左右,采用氣體保護焊;

(4)封底后采用埋弧自動焊填充,彎角處仍采用氣體保護焊;

(5)隨后每次翻身90°,埋弧自動焊填充,填充量據實際變形情況定,每翻一周逐漸增加;

(6)焊完進行后熱處理,溫度控制在250℃-300℃之間,保溫6小時以上,之后緩冷至室溫;

(7)探傷要求應不低于母材超聲波探傷標準。探傷合格后,進爐退火消應力。

篇(3)

1引言

船舶焊接技術是現代化船舶制造中一項關鍵的技術,要想保障船舶航行的設備安全,就應該在實際船舶的制造中,加強對船舶制造中的技術應用研究,只有保障了船舶制造中的技術應用,才能夠將船舶制造實現安全性管理。為此論文進行了船舶制造中的焊接技術應用研究,通過對焊接技術中的缺陷分析,從而進行了提升船舶焊接質量管理的辦法,并且進行了船舶焊接質量管理的注意事項分析,希望通過論文的分析,能夠全面提升船舶焊接中的缺陷管理,加強船舶焊接中的質量管理,從而全面提升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2船舶焊接中常見的缺陷類型其缺陷形成原因分析

2.1焊接氣孔

焊接氣孔,是在船舶焊接缺陷中經常見到的一種缺陷,之所以會出現焊接氣孔,是因為在實際焊接的過程中,熔池中的氣體沒有完全溢出,熔池就已經凝固,因此這種背景下,就會導致成型的焊接縫中,出現孔洞,這些孔洞在實際船舶焊接缺陷中,是以表面氣孔和內部氣孔兩種形式而存在的[1]。由于氣孔的存在導致船舶焊接的橫截面減少。降低了船舶焊接中的接縫處安全強度,同時由于船舶焊接中存在氣孔,使得在實際船舶焊接過程中船舶的美觀性受到了破壞。按照我國船舶焊接缺陷的要求規定,在實際船舶的焊接作業中,外板以及倉口是不允許存在氣孔的,在其他位置的焊接中允許存在的焊接氣孔個數不能超過兩個。

2.2焊接夾渣

當焊接作業完成后,焊接接縫中存在的雜質被稱為焊接夾渣。由于焊接夾渣的存在在實際船舶的焊接中,會直接影響到焊機的密度和強度。因此在船舶的焊接中是不允許存在焊接夾渣的[2]。在實際焊接作業過程中,如果發現出現了焊接夾渣,應該及時進行夾渣的處理。保證在船舶焊接表面不存在夾渣。一般情況下出現焊接夾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在實際焊接中焊接的坡口處理不干凈;二是在實際焊接過程中處理多層焊接時,對通道內的雜質處理不干凈;三是在實際焊接過程中,焊接的材料質量差,導致焊接的途中掉落在熔池中。四是由于焊接的操作較快,使得焊接熔池中的雜質沒有足夠的時間篩離出熔池。

2.3焊接裂紋

焊接裂紋是船舶焊接中一種比較嚴重的焊接缺陷,在焊接過程中,由于焊機的不全面,或者是在實際焊接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焊接融合時間,因此出現焊接縫隙間斷和突變情況。焊接中出現焊接裂紋,對整個焊接的質量是非常有影響的,要想全面保障和提升焊接的質量,就應該在實際焊接的過程中,加強對焊接中的裂縫強度處理,只有處理好焊接中的裂紋才能夠保障整個船舶焊接的結構不受到影響。因此在實際船舶制造焊接技術的應用中,一定要注重對焊接裂紋處理,只有保障了焊接中的裂紋處理是完善的,才能夠全面提升船舶焊接的質量安全[3]。

3船舶焊接質量管理辦法

3.1焊接處理前期準備

在進行船舶焊接施工作業之前,要及時進行船舶焊接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準備工作中要加強對船舶焊接中的原材料審核,同時要按照實際焊接的需求對焊接過程中要運用到的技術和焊接中需要的工藝數值匹配進行分析。只有保障了船舶焊接作業中的工藝數值對應,然后才能夠按照專門的焊接工序去進行焊接作業的施工。一般情況下,船舶焊接作業的工藝參數對應如下表1所示:

3.2焊接途中的技術應用

在船舶焊接過程中,應該實施動態的焊接工藝監督,保障在整個焊接的過程中,焊接技術的應用是規范的,同時在焊接的過程中,要注重對焊接電流以及焊接保護設施管理,例如在實際焊接中有些焊接是需要借助稀有氣體進行焊接的催化劑處理,這就需要在實際焊接的過程中進行專門的焊接護理。同時在船舶的焊接中要注重對焊接工序的掌控,不要將焊接的工序弄混,這是保障焊接作業管理實施的重要性保障之一。為了保障整體的焊接作業穩定性,需要在焊接的過程中進行專門的焊接抽煙檢查,如果在抽樣檢查中發現存在缺陷,應該及時針對缺陷進行管理,只有保障了缺陷管理,才能全面提升焊接的質量。

3.3焊接過程中的缺陷處理

3.3.1防止裂紋產生

在焊接過程中,為了防止裂紋出現而進行專門的措施處理,在實際措施的處理中要針對焊接的材料以及焊接中涉及到的焊條進行充分的選擇,只有保障在實際焊接過程中對焊接的材料和焊接工序充分明確,才能夠全面提升焊接的質量。裂紋的防止要進行專門的焊接材料清潔,同時在焊接的過程中,要對焊接設備進行及時的預熱處理,保障焊接設備能夠正常運行。

3.3.2防止焊瘤出現

在焊接過程中為了保障焊接的工序不受到影響,因此在實際焊接作業中要進行專門的焊瘤預防管理工作,只有保障焊接中不會出現焊瘤,才能夠使得整個焊接過程中的船舶表面是光滑不受影響。因此在實際焊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專門的焊接技術處理,例如處理焊接中的短弧以及焊接的停留時間等。

4強化船舶焊接質量管理的注意事項

在船舶焊接中,由于船舶焊接中的缺陷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實際焊接過程中,需要對焊接中的質量管理要素進行管控,從而在質量管理的控制中全面提升船舶焊接的質量。一般情況下,船舶焊接中要注意的質量管理事項有以下幾點:①加強對焊接工人的技術培訓,提升焊接工人的工作能力;②加強焊工質量安全管理意識,建立安全質量監督管理體系;③加強焊接設備的運行狀況檢查,保障焊接設備的安全性工作;④建立維護保養制度,指定專門的人員進行負責;⑤對焊接材料的篩選要嚴格;⑥按照焊接材料的特性進行專門的焊接設備應用;⑦嚴格按照焊接施工工藝進行施工管理;⑧強化焊接作業環境管理,杜絕違章環境管理;⑨加強對焊接中的缺陷處理,保障焊接的質量。

5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船舶航行事業飛速發展中,要想全面提升船舶航行的質量,就應該在船舶制造過程中,加強對其制造中的焊接技術進行管理。只有在焊接技術的管理中,全面提升了船舶的焊接缺陷檢查,才能夠全面而又有效地進行船舶的質量管理。論文在實際研究中,主要針對船舶焊接中的四種缺陷,以及四種質量管理辦法和強化船舶質量焊接的注意事項進行了分析研究。通過分析得知,要想全面提升船舶焊接的質量管理,就應該在實際焊接中不斷地對焊接技術和焊接質量提升,同時要在焊接的過程中,加強對焊接中的注意事項管理,只有全面實現了焊接質量管理控制,才能夠徹底解決船舶焊接的缺陷問題。

【參考文獻】

【1】盧意,曹元軍,朱艷.船舶焊接中的缺陷與防治措施[J].裝備制造技術,2015,03(07):160-161.

篇(4)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鋼結構在我國的建筑業中的使用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的速度卻是十分迅猛,近年來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鋼結構工程,例如,上海的金茂大廈、深圳的賽格大廈、大連世貿中心等鋼結構的應用特別是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為我國的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鋼結構的施工技術

近年來,由于鋼結構施工速度快以及工業化強度高的特點,使得鋼結構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應用越來越廣泛。高層建筑的鋼結構類型有很多,比如高層重型鋼結構、大跨度空間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組合結構等等。鋼結構是一種熱傳導性很好的金屬材料,當發生火災時鋼結構的熱傳導性會給整個高層建筑帶來毀滅性的破壞。所以,當高層建筑采用鋼結構時,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加強對防火設施的設計與施工,以確保真正遇到火災時能盡量減少損失。高層建筑的鋼結構施工要依賴于大型塔吊,所以,塔吊起重能力的高低和幅度要求直接影響鋼結構安裝效率的高低。塔吊通常分為附著塔吊和內爬式塔吊,附著塔吊的造價比內爬式高很多,但是它們的起吊的能力相差不大,所以從經濟上考慮,優先選用內爬式塔吊進行鋼結構高層建筑的施工。

1、鋼柱鋼梁的安裝

(一)鋼柱吊裝,鋼柱豎直于地面,鋼柱影響了建筑高度和層數。對其生產加工需考慮目前行業標準。鋼柱在用料制作時要注意焊接過程會導致材料收縮并且將其豎直放置后受力改變后也有可能受向下的壓力扭曲,因此翻樣、下料時選擇材料要比完成長度略長些,大概幾毫米的差距。且鋼柱上相兩截的尺寸即使一樣也不能互換。每節鋼柱用編號加以區分。準確安裝。高層鋼結構吊裝一般需劃分吊裝作業區域,吊裝按劃分的區域,平行順序同時進行。為了避免鋼柱安裝的時候撞壞螺栓絲牙部位,要在地腳處安裝保護保護裝置。鋼柱被吊起來等待安全前需做好前期設置工作,在預定位置按好應用于上下的梯子,掛藍等。起重時用雙機還是單機設備的選擇根據高柱的輕重和起重機的載重能力來判定。雙機抬吊時,鋼柱吊離地面后在空中進行回直。單機吊裝時需在柱子根部墊以墊木,以回轉法起吊,嚴禁柱根拖地。鋼柱就位后,先調整標高,再調整位移,最后調整垂直度。柱子要按規范規定的數值進行校正標準柱子的垂直偏差應校正到零。當上柱與下柱發生扭轉錯位時,可在連接上下的耳板處加墊板進行調整。為了控制安裝誤差,對高層鋼結構先確定標準柱。正方形框架取4根轉角柱,長方形框架當長邊與短邊之比大于2時取6柱,多邊形框架則取轉角柱為標準柱。鋼柱軸線位移校正,以下節鋼柱頂部的實際柱中心線為準,安裝鋼柱的底部對準下節鋼柱的中心線即可。校正位移時應注意鋼柱的扭轉,鋼柱扭轉對杠架安裝很不利。

(二)鋼梁吊裝,主梁起吊前期要調查好各項安全設施,梁上安裝好輔助工具:扶手干,繩。起吊安裝到位后把扶手繩和柱子緊緊擠在一起,確定穩固。這是

施工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選擇梁上邊界處打孔使之成為吊點。它的大小和方位反映的是鋼梁跨度的大小。如果小梁數量很多也可以用一次多吊的方法節省時間。此外還有一種方法增加施工安全和效率是將梁、柱在地面組合成一個大的整體一次性起吊,但需要保證整體性不會因為高空重力而散架。

2、高強螺栓連接

高強度螺栓連接有三個步驟,分別是節點處理、螺栓安裝以及螺栓緊固。在鋼結構架設調整完畢后,要對接合件進行矯正,消除接合件的變形、錯位和錯孔、板束接合摩擦面要貼緊后才能安裝。螺栓安裝時要按照同一個方向穿進,最好采用由內而外的方向進入螺栓,這樣安裝時比較方便。安裝螺栓時也要掌握一定的尺寸,如果不能順利組合時不能硬來,可以用澆刀來調整孔的大小。安裝完后還要用砂輪打磨掉螺栓上的毛糙部位,使其貼合度高。螺栓緊固時,分為初擰和終擰。如果鋼板扭曲和螺栓的切合程度不是很緊實,就需要進行初擰,防止鋼板和螺栓相互影響,初擰的軸力一般能達到標準軸力的60%~80%。終擰是對螺栓做的最后的緊固,終擰的軸力值要符合設計要求的標準軸力,終擰時預拉力的損失、根據試驗,一般為設計預拉力的5%~10%。終擰扭矩可以根據下面的公式進行計算:

M=(P+ΔP)·k·d

其中:M-終扭矩kNom;

P-設計預拉力kN;

ΔP-預拉力損失值,一般為設計預拉力的5-10%;

k-扭矩系數;

d-螺栓公稱直徑(mm)。

3、鋼結構焊接

鋼結構的焊接焊縫分為工廠制作焊縫和現場安裝焊縫兩大類。設計要求分為I、Ⅱ、Ⅲ級,I級焊縫要求最高,Ⅲ級焊縫要求最低。Ⅲ級焊縫只需要進行外觀檢查,表面應無氣孔、夾渣、弧坑裂紋等缺陷。I、Ⅱ級焊縫應進探傷檢驗,其檢驗方法按以下原則確定:①對工廠制作的焊縫,應按每條焊縫計算百分比,且探傷長度應不小于200mm。②對現場安裝焊縫,應按同一類型,同一施焊條件的焊縫條數計算百分比,探傷長度應不小于200mm,且應不少于1條焊縫。Ⅰ級焊縫的探傷比例為100%,Ⅱ級焊縫的探傷比例為20%。施工中鋼柱之間的連接常采用坡口電焊連接。主梁與鋼柱間的連接,一般上、下翼緣用坡口電焊連接,而腹板用高強螺栓連接。次梁與主梁的連接基本上是在腹板處用高強螺栓連接,少量再在上、下翼緣處用坡口電焊連接,柱與梁的焊接順序,先焊接頂部柱、梁節點,再焊接底部柱、梁節點,最后焊接中間部分的柱、梁節點。對坡口進行電焊粘貼的前期工作有檢測坡口平實度、清理雜物廢物使之符合焊接標準、先加溫使其適應焊接、兩個柱子結合時用兩個焊接人員兩邊同時開工,柱子和梁也采用這種連接方式,這樣可以緩解形狀不對稱或變形。對于厚板的坡口焊,打底層焊多用直徑4mm焊條焊接,中間層可用5mm或6mm焊條,蓋面層多用直徑5mm焊條。三層應連續施焊,每一層焊完后及時清渣。焊縫余高不超過對接焊體中較薄鋼板厚的1/10,但也不應大于3.2mm。焊后當氣溫低于0℃時,用石棉布保溫使焊縫緩慢冷卻。焊縫質量檢驗均按二級檢驗標準檢驗。

4、安全施工,是鋼結構施工中的重要環節,高層鋼結構施工的特點是高空、懸空作業點多。為了杜絕安全事故,項目部成立安全監督小組,設立專職安全員,嚴格管理,制定周密完的安全生產條例,對職工進行定期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在嚴格管的基礎上,項目部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嚴密的防保。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介紹了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鋼結構技藝的各個階段,細述了流程必須措施。列舉大量數字以求明確化地使相關從業人員有所參考和批評指導。強調了施工安全的各種危害和預防事故的重要手段,最后解釋了前期設計的圖紙對未來工作的影響作用,目的是鋼結構工作能夠更加科學化實用化,為更多人所接受。

參考文獻:

[1]姜立輝,賈力.鋼結構優缺點分析[期刊論文].科技信息,2007-36.

[2]重慶大學等三校.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期刊論文].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3]崔曉強; 胡玉銀; 吳欣之.超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和措施[期刊論文].建筑機械化2009-06

篇(5)

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各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的要求,高層建筑在近幾年得到較快發展。在高層建筑中,鋼結構具有強度高、材質均勻、重量輕、制造簡便、施工快等較多優點,被廣泛應用。為了確保高層建筑的質量,在鋼結構體系施工時,要注重通過技術應用,來控制工程質量,確保高層建筑工程的質量符合要求。

二.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是強化施工圖紙的會審工作,圖紙是工程施工的依據,工程開工前,項目監理機構要組織監理人員熟悉工程圖紙與項目有關的規范標準、工藝技術條件,充分領會設計意圖。同時,要組織施工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對圖紙進行會審。檢查施工圖紙中的“錯、漏、碰、缺”。力爭把問題解決在施工之前,減少因圖紙問題對工程質量、進度的影響。其次是認真審查鋼結構安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是施工單位全面指導工程實施的技術性文件,施工組織設計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鍍、進度。因此,鋼結構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審查要針對性和重點,主要內容有:①質量保證體系和技術管理體系的建立:②特殊工種的培訓合格證和上崗證;③新工藝的應用;④對工程項目的針對性;⑤質量、進度控制的措施和方法;⑥施工計劃(工期)的安排。

三. 塔吊的選擇、布置及裝拆。

塔吊是超高層鋼結構工程施工的核心設備,其施工,對塔吊起重能力和幅度要求不像采用附著式塔吊那樣苛刻。另外,采用附著塔吊的造價要遠高于同類型起重能力稍小的內爬式塔吊。假如工程設計高度為150m,采用附著式塔吊的塔身高度約180m(其中考慮鋼結構3層柱12m,吊索4~6m,吊鉤滑輪及小車全高4m,安全操作距離2m等),加上地下部分高度共200m,而采用內爬式塔吊的塔身約為40~50m。附著塔吊的租賃成本要大于內爬式塔吊。因此,從經濟上考慮,為節約成本,優先選用內爬式塔吊進行鋼結構超高層建筑的施工。吊裝是鋼結構施工的龍頭工序,吊裝的速度與質量對整個工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鋼結構吊裝前應根據結構平面和立面形狀、結構形式、塔吊的數量和位置、現場施工條件等因素確定吊裝分區與吊裝順序。

在主體鋼結構施工中,通過采取“區域吊裝”及“一機多吊”技術可以解決工期緊張與工程量大的矛盾,從鋼結構施工流程可以看出,各工序問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選擇何種測量控制方法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測量精度與進度。在測量施工中,采取“預先控制”與“跟蹤校正”相結合,即在吊裝前對樓層柱標高及定位進行測定,并對構件進行標線控制,吊裝后在柱梁框架形成前將柱子初步校正并及時糾偏,形成單元體后進行最終校正,這樣大大減輕了校正難度,并實現了區域施工各工序問良性循環的目標。

四.高層建筑鋼結構安裝。

流水段劃分(立面施工流水)由于高層鋼結構制作和吊裝的需要,對整個建筑從高度方向須劃分若干個節,一般以鋼柱的分段作為節的劃分依據。 它既具有總體設計的各項結構上的要求, 又有其固有的單體特征。在吊裝時,除須保證單節框架本身的剛度外,還須保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特別是內爬式塔式起重機)在爬升過程中的框架穩定,因此立面施工流水劃分必須注意下列條件:(1)塔式起重機的起重性能(起重量、起重半徑、起吊高度)應滿足流水段內的最重物件的吊裝要求。(2)塔式起重機爬升高度能滿足下一節流水段的構件起吊高度。(3)每一節流水段內柱的長度應能滿足構件制造廠的制作條件和運輸堆放條件。每節流水段(每節框架)內標準節框架和特殊節框架的施工。

高層鋼結構吊裝一般需劃分吊裝作業區域,吊裝按劃分的區域,平行順序同時進行。在吊裝第一節鋼柱時,應在預埋的地腳螺栓上加設保護套, 以免鋼柱就位時碰壞地腳螺栓的絲牙。鋼柱吊裝前,應預先在地面上把操作掛籃、爬梯等固定在施工需要的柱子部位上。鋼柱的吊點在吊耳處,根據鋼柱的重量和起重機的起重量, 鋼柱的吊裝可用雙機抬吊或單機吊裝。雙機抬吊時,鋼柱吊離地面后在空中進行回直。單機吊裝時需在柱子根部墊以墊木,以回轉法起吊,嚴禁柱根拖地。鋼柱就位后,先調整標高,再調整位移,最后調整垂直度。柱子要按規范規定的數值進行校正,標準柱子的垂直偏差應校正到零。當上柱與下柱發生扭轉錯位時,可在連接上下的耳板處加墊板進行調整。為了控制安裝誤差,對高層鋼結構先確定標準柱。正方形框架取4根轉角柱,長方形框架當長邊與短邊之比大于2時取6柱,多邊形框架則取轉角柱為標準柱。

鋼柱的安裝方法:(1)鋼柱安裝前應對F一節柱的標高與軸線進行復驗,發現誤差超出規范的,應立即修正。(2)安裝前,應在地面把鋼爬梯等裝在鋼柱上,供登高作業用。(3)鋼柱工廠加工時應按要求在柱兩端設置臨時固定用的連接耳板, 上節鋼柱對準下節鋼柱柱頂中心線后,即用螺栓與連接板做臨時固定。待鋼柱對接(指電焊)完成,且驗收合格后,再將耳板割除。(4)鋼柱一般采用兩點就位,一點起吊。

五.高層鋼結構焊接

焊接高層鋼結構具有工期緊、結構復雜、工程量大、質量要求高的特點,而焊接作為鋼結構施工的重要工序,其焊接順序與工藝參數的選擇與施焊水平對工程的“安全、優質、高速”的完成影響重大。一般可以采用CO2氣體保護半自動焊完成超厚鋼板焊接的施工(最厚可達100mm)。

高層建筑鋼結構焊接的主要順序為:(1)平面內:應從建筑平面中心向四周擴展,采取結構對稱、節點對稱和全方位對稱的順序焊接。(2)豎向上:L層框架梁壓型鋼板支托下層框架梁玉型鋼板支托中層框架梁壓型鋼板支托焊接檢驗(柱--柱焊接可在梁焊接前進行,也可于之后進行)。(3)柱一柱焊接應由兩名焊工相對,兩面等溫、等速對稱施焊。(4)柱梁節頭的焊接,一般先焊H型鋼的下翼緣板,再焊上翼緣板。一根梁的兩個端頭應先焊一個端頭,待其冷卻至常溫后,再焊另一端。

六. 高層建筑鋼結構的安全施工

安全施工是鋼結構施工中的重要環節,超高層鋼結構施工的特點是高空、懸空作業點多。在施工過程中,高強螺栓較多,這些零件雖小,但如果從高空掉下去,后果可想而知。針對超高層鋼結構施工的特點,采取事前與過程控制相結合的方法,即事先采取防護措施(如防墜板、防墜器、安全梯、纜風繩等),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堅持日安全巡視制度。在吊柱子時外墻設安全網,吊框架梁時架設臨時活動式走道,并隨框架吊裝逐層升高;擰高強螺栓時在梁端掛設吊籃,焊接時搭設操作平臺,另外做到及時鋪設樓層壓型板以確保施工安全。

七.結束語

高層鋼結構施工較為復雜,技術要求較高,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要合理制定施工工藝,充分理解節點深化圖,能根據工程的實際特點和情況來選擇機械設備,結合不同結構特點,選用合理的焊機工藝,嚴格控制施工工藝,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余羊莊 高層建筑中鋼結構的施工技術 [期刊論文] 《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 -2013年2期

[2]李建楠 芻議高層建筑中鋼結構的施工技術 [期刊論文] 《中華民居》 -2012年1期

篇(6)

Walking Robots

Proceedings of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CLAWAR 2007)

2007,763pp

Hardback

ISBN9789812708151

M.謝等編

機器人學是工程及自然科學中令人神往的領域。機器人學已經對許多工業做出重要貢獻,工業機器人在諸如組裝、焊接、油漆及材料處理之類的任務中廣泛應用。與些同時,我們又目睹了特殊機器人的出現,它們在非工業環境中執行有價值的任務,這些任務包括搜索與救援、掃雷、監測、探險及安全保衛。此外,對在民用及專業服務部門中機器人的技術研究及發展工作正在進行。類似攀登與行走機器人這類用于在非結構性環境中執行任務的移動機器人的興起,進一步加劇了機器人學研究必須面對的挑戰。這種挑戰不僅包括了涉及標準化在內的技術與工程方面,而且也包括了社會、經濟與倫理方面。CLAWAR2007于2007年7月16-18日在新加坡舉行,該系列國際會議自1998年起每年舉行,這次是第10屆。總共有來自五大洲22個國家的作者在CLAWAR2007上做介紹,這本會議錄報道了攀登及行走機器人的最新研發振奮人心的應用及挑戰。

本書匯集的論文共分成了5個部分。1.全體會議介紹,5篇論文;2.攀登機器人進展,26篇論文;3.行走機器人進展,24篇論文;4.似人足球機器人進展,5篇論文;5.支持技術,27篇論文。部分論文標題為:1.救援機器人滑動插座移動模塊;2.有攀登腿的帶輪子爬墻機器人;3.用于快速四腳移動的進化神經網絡;4.繩索攀登機器人的設計與構造;5.用于長焊接線檢驗的攀登機器人開發;6.關于利用陀螺效應二足移動的提議;7.新型腿-輪行走機器人的設計與問題;8.利用滯后算法的似人機器人RH1的腳規劃運動;9.局部模塊化行走機器人的運動模擬;10.行走雙腳機器人基于觀測器的控制:穩定性分析;11.三維雙腳機器人無驅動動態行走研究;12.ROTOPOD:一種新穎的有效帶腿移動;13.似人足球機器人的分布式嵌入控制系統結構;14.快速行走擬人足球機器人的最佳性能:實證研究;15.雙臂系統并行規劃算法;16.利用平均移位算法的全局定域化問題方法;17.MCA2機器人控制應用的可擴展模塊化框架;18.靈活連接機械手的基于隱藏馬爾可失模型的模糊控制器。

本書可供從事機器人研究與開發的研究人員、工程師閱讀借鑒。

胡光華,

高級軟件工程師

篇(7)

 

一、工程概況

該工程總建筑面積23536.21平方米,總用鋼量4500噸,鋼結構總造價為4000萬元,廠房為鋼結構一層,局部二層,6跨,25米*4+15米*2跨,長185.7米,寬125.5米,建筑高度29.5米。基礎類型為雙肢柱杯形基礎,格構柱(單柱高32米,重18噸),80噸重型起重機用吊車梁(吊車梁高2.4米)。

該工程格構柱超長,道路及滾裝船運輸問題十分困難,我們制作和施工技術人員經過分析,并征得設計人員同意,制訂了柱分兩節制作,現場空中焊接對接的方案。按傳統的二節柱對接方法,是根據一、二節柱的總長,預制胎架在地面完成對接焊整體吊裝。由于該建筑杯口基礎上平在-3.2米—-4.00之間,大面積開挖后施工場地沒有鋼結構施工的工作面,在工地以外焊接吊裝和運輸難度大,成本高,施工周期長,經過現場施工人員反復探索論證、研究。大膽的提出了空中對接焊的施工工藝,并從焊接質量的工藝評定,安全保障,防護措施,吊裝技術,制作工藝等各方面進行可行性論證,最終決定采用格構柱空中對接焊。

二、安裝及焊接順序

打破傳統的地面胎架焊接工藝,在一節柱吊裝前把施工吊藍和登高爬梯預先綁扎好,一節柱吊裝就位標高、定位測量完成后,立即進行澆注,混凝土強度達到80%后進行二節柱的吊裝,安裝耳板臨時固定后,即可摘鉤,焊接完成后立即進行支撐系統安裝。形成空間剛度,使用本施工技術進行二節柱對焊施工,大大簡化了地面胎架焊接復雜的工藝過程,降低了吊車臺班費、人工費約30%以上,施工進度提高40%,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達到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的目的。制定安裝順序,分片分區域,首先從有柱間支撐處為起點前面焊接完成后面立即支撐連接,形成空間剛度單元向前推進,增加單根柱剛度,復查安裝偏差,二次糾正。

三、施工要點

1、基礎交接檢驗,做好檢驗記錄,根據控制定位軸線把縱橫軸線引到杯口基

礎上,定位軸線必須重合封閉。再根據定位線的尺寸誤差不得超過探測線,定位軸

線必須重合或平行,定位軸線應有業主、監理、土建、安裝聯合檢查驗收,根據吊

裝順序,安裝一節柱,標高及偏移找正后,土建方立即進行二次澆注,砼強度超過

80%后,進行二節柱吊裝。

2、垂直起吊鋼柱至安裝位置與下節柱對正就位用安裝耳板連接,M20螺栓臨時固定,先調標高,在對正上下接頭錯位、扭轉,再校正柱子垂直度,偏差到規范允許范圍內,擰緊螺栓,拉緊纜風繩,摘吊鉤支撐系統連接。本工程主構件材質為Q345B,鋼柱連接采用坡口全熔透焊接,在焊接工藝評定的基礎上,確定焊接的電焊條,焊接技術參數。

3、按照《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JCJ81—91)焊工考試的規定,組織焊工進行考核,取得平焊、立焊、橫焊合格證的焊工進行焊接,考試合格后發給合格證、胸卡、鋼印登記備案。

4、接頭坡口處理,在吊裝之前進行檢查對坡口的角度和平直度進行檢查,對受損和達不到要求的部位進行打磨和修補處理,合格后,在對接頭部位的坡口和附近20mm范圍內打磨處理,直至露出金屬光澤,焊接時兩焊工在相對位置等速施焊,減少焊接變形和焊接應力。

5、第二遍離第一遍起弧點50—100mm,拐角放慢焊條移動速度,圓滑過渡,一個接頭連續不中斷焊完,焊工焊完每個節點將自己鋼印打在焊接部位。所有對接點,焊縫完成外觀檢查后進行100%超聲波無損探傷,檢測執行標準《鋼結構焊縫和超聲波探傷方法和結果分析》(GB11345—89)。

6、焊接過程中如發現焊縫存在缺陷,立即終止焊接,進行碳弧氣刨清除缺陷,待缺陷完全清理后再進行焊接。

7、對不合格的焊縫,根據其缺陷位置、深度,采用碳弧氣刨切除,超聲波探傷檢查存在缺陷的焊縫,從缺陷兩端各加50mm作為清除部位,用焊縫相同的焊接工藝進行補焊,同樣的方法和標準進行檢驗,同一部位返修不超過兩次。

四、質量控制措施

1、鋼結構工程質量應遵照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及其他有關規定。

2、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作業指導書,進行嚴格的過程控制與全面質量管。

3、根據工程的特點,將焊接工藝及標準向操作人員交底、討論、分析,加強該工法工藝管理,保證工藝過程先進、合理,提高一次檢驗合格率。

4、參加工程施工的焊工必須持有焊工合格證,嚴禁無證件焊工上崗施焊。

5、現場使用的焊條必須有質量證明文件,并對所有焊條進行外觀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焊條嚴禁使用。

6、焊條使用前應根據質量證明書的規定進行烘焙和保溫,烘焙次數不超過兩次。

7、施焊前應將焊條邊緣30-50mm范圍內的鐵銹、毛刺、油污等清理干凈,以減少產生焊接氣孔的缺陷因素。免費論文參考網。外層施焊應連續施焊,一層焊縫完成后應及時清理,焊縫出現裂紋時,焊工不應擅自處理,應申報技術負責人,查清原因,提出修補措施后方可處理。免費論文參考網。

8、焊工施焊完成后,應及時清理焊渣,進行外觀檢查,要求焊縫金屬表面焊接均勻,不得有裂紋夾渣、焊瘤、燒孔、弧坑、針狀氣孔等缺陷,并清除焊接區的飛濺物,使焊縫質量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免費論文參考網。

六、小結

篇(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5-0013-02

現代焊接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應用性先進技術,是制造業重要的關鍵技術,[1]機械制造和金屬結構制造行業急需大量的焊接工程高級專門人才。目前,國內對該類人才的培養基本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以下簡稱“材料成型”)和焊接技術與工程(以下簡稱“焊接”)兩個專業承擔,開設以上兩個專業的本科院校上百所。隨著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本科院校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優勢對這兩個專業不斷地進行改革嘗試。為了更好地促進專業改革,本文研究了國內院校“焊接”和“材料成型”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情況,通過梳理總結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剖析了“焊接”與“材料成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差異性,以明晰兩個專業的未來發展走向,使培養的專業人才更加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一、存在的問題[2-5]

根據資料統計,國內多數學校的“材料成型”專業由熱加工領域的1~3個原有專業整合形成。整合主要體現在專業基礎課方面,而在專業課方面出現了兩種培養模式:一是設置專業平臺課按專業方向模塊培養,主要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依托自身優勢設置了鑄造、模具和焊接等其中的一到三個;二是實行通才教育。還有一些院校由原機械類專業合并,涵蓋熱加工領域知識后形成。而目前開設“焊接”專業的院校已達16所,它是繼國家保留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并整合為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之后,國內其他高校逐漸從“材料成型”專業分離出來形成的。

通過對眾多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發現:對于“材料成型”專業,雖然拓寬了基礎,但仍存在專業方向模塊培養過窄的弊端以及實施通才式教育的缺陷。對于“焊接”專業,因承襲了原有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的培養思路,知識能力結構培養過窄、過深的弊病更加明顯。究其原因在于沒有從鑄、鍛、焊、模具和沖壓等技術進步,以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對人才需求變化的高度去準確理解這兩個專業各自的內涵和外延,缺乏對“焊接”和“材料成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深度解析,導致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出現了兩個專業知識能力體系偏窄、不系統、不完善等現象。對于“材料成型”專業學生來說,戴上了知識大帽子,卻成為了能力單一的專才,或能力弱的庸才,或無能力的偏才;而對于“焊接”專業學生來說,則戴上了知識專一的帽子,成為了能力單一、適應性差的窄才。

二、專業依托的學科發展趨勢及行業需求分析

材料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是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和先導。[6]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對材料的力、光、電、磁、聲及熱等特殊性能及其耦合效應的要求,對材料的高強、高韌、耐熱、耐磨和耐腐蝕等性能的要求,以及對材料與環境協調性的要求都在日益提高。通過在微結構不同層次上的材料設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新材料開發,復合化、低維化、智能化和結構功能一體化的新材料在生物、信息、能源和生態環境等領域不斷涌現。

材料是以一定使用性能和經濟價值進入社會應用領域。材料通過加工制成結構件、設備及裝備,在冶金、機械、化工、建筑、信息、能源和航天航空等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現代社會大量的需要掌握材料加工技術的人才。

材料加工的范圍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等。大量的新材料的涌現推動了材料加工過程向智能化、自動化、集成化和超精密化技術方向邁進。現代材料加工已超越傳統冷、熱加工的范疇,與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力學、機械學、電學、控制學和計算機科學,以及新型高性能材料的研發有著相互依存和彼此促進的密切聯系,并成為再制造工程的關鍵技術支撐之一。因此,只有掌握多學科交叉知識,并具有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人才,才能滿足現代材料加工行業對人才的需要。

材料加工工程學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外部形狀和內部組織與結構形成規律和控制技術。[6]當代材料加工技術和相關工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程問題包括:材料的表面工程、材料的循環利用、材料加工過程模擬及虛擬生產、加工過程及裝備的自動智能集成化、材料加工過程的在線檢測與質量控制、材料加工的模具和關鍵設備的設計與改進以及再制造快速成形理論與技術等。

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的發展方向是:液態凝固成型、固態塑性成型、粉末成型、材料的凈或近凈成型等精密成型與處理、維納加工、多場協同作用下的加工、表面工程、特種和異種材料連接、加工過程的模擬與智能化控制、材料循環再生利用技術,以及針對體積損傷零件及新品零件的三維快速成型技術等。[6]

教育部在20世紀末從鑄、鍛、焊、模具和沖壓等技術發展進步,以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對人才需求變化的高度,為適應21世紀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在材料類專業中設置了“焊接”專業,而在機械類專業中設置了“材料成型”專業。[7]

三、兩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差異性分析

了解兩個專業的學科門類、專業類以及專業依托的基本學科,準確理解基本學科內涵、專業名稱內涵、相關學科以及學科間的聯系,對于研究專業人才的培養極為重要。

1.“焊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分析

“焊接”專業屬于材料類專業,材料類專業的共同特征是以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基本學科。該學科研究各類材料的組成及結構、制備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學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環境影響及保護、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和制約規律,并研究材料與構件的生產過程及其技術,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經濟價值的材料及構件的學科。[6]“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應體現材料學科與工程學科的基本內涵,并側重研究焊接結 構件的生產過程及其技術。

焊接技術工程追求優良的宏觀性能,但是工程結構的宏觀性能與結構材料的微觀組織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宏觀性能的優劣取決于材料微觀組織的狀況。從材料連接的微觀角度考慮,焊接機理復雜,加熱熱源、材料成分、母材的組織與性能、焊接應力與變形等因素對焊接質量影響極大,須以實驗科學為基礎,既重視具體細節問題,又考慮眾多影響因素,通過改變材料微觀組織來獲取優異宏觀性能。“焊接”專業是以連接技術為手段、以材料結構為加工對象、以過程控制為質量保證措施、以實現產品制造為目的的工科專業。

因此,“焊接”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為:培養具備材料科學、力科學、機械科學、電科學、控制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能夠在焊接工藝及設備、焊接生產、焊接質量控制與檢測、焊接過程自動化控制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設計制造、生產組織與管理等工作,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高級科技人才。

2.“材料成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分析

“材料成型”專業屬于機械類專業,機械類專業的共同特征是以機械工程為基本學科,該學科主要圍繞各種機械產品與裝備,開展設計、制造、運行、服務的理論和技術研究。[6]“材料成型”專業人才培養應體現機械工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程學科的基本內涵,側重研究機械產品及裝備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術。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術是指“材料”成型,而非“構件”成型。它通過控制外部形狀和內部組織結構,使材料變成滿足使用功能和服役壽命預期要求的各種零部件及成品。材料成型方法采用液態凝固成型、固態塑性成型、粉末成型、材料的凈或近凈成型等精密成型與處理、材料連接以及三維快速成型技術等。它不僅指成型工藝,而且還要對成型過程實施在線檢測與質量控制。“材料成型”專業包含材料的成型設計、成型工藝和成型質量控制。對于設備的電控設計研究則不包含在本專業。

因此,“材料成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為:培養具備機械科學、材料科學、力科學、電科學、控制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能夠在材料加工理論、成型工藝及裝備、材料成型過程自動控制和先進材料工程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設計制造、生產組織與管理,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高級科技人才。

3.兩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辨析

“焊接”和“材料成型”專業分別屬于兩個不同專業類,應以充分體現各自專業類的鮮明特征作為確立各自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石。通過分析“焊接”和“材料成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第一,專業依托的基本學科不同。前者依托材料科學;后者依托機械科學。第二,對相關學科重要性的排序不同。前者相關學科的排序為力科學、機械科學、電科學、控制科學和計算機科學;后者相關學科的排序為材料科學、力科學、電科學、控制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第三,二者研究的知識領域不同。前者研究焊接工藝及設備、焊接生產、焊接質量控制與檢測、焊接過程自動化控制等領域;后者研究材料加工理論、成型工藝及裝備、材料成型過程自動控制和先進材料工程等領域。第四,研究的對象不同。前者研究構件;后者研究機械產品及裝備。

雖然兩個專業都屬于材料加工工程學科范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術涵蓋材料連接技術,但是根據對“材料成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分析可以看出,“材料成型”專業從機械工程學科的角度出發,側重培養掌握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術的人才,而“焊接”專業從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角度出發,側重培養掌握焊接技術與工程的人才。需要指出的是,“材料成型”專業的知識體系應包含焊接核心知識,能力體系應包含焊接應用能力。兩個專業對焊接知識能力要求的范圍廣度和內容深度存在較大差異。由此可見,“焊接”和“材料成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存在重大差異。

四、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特色分析

高等本科院校在確立這兩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時,應在符合高等工程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體現專業類的明顯特征,根據自身在全國高校同專業中所處的位置確定專業辦學定位,即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為科學研究精英型、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復合型,還是工程技術應用型。同時還應根據辦學歷史形成的專業辦學優勢,例如依托的行業等,并結合地方經濟建設需要,使人才培養目標體現出明顯的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 13745-2009)[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31-40.

[2]鄒家生,朱松,郭甜.以特色專業建設為契機全面提高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以江蘇科技大學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為例[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1):102-107.

[3]孫鳳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規格[J].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1,11(2):21-24.

[4]常慶明.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2,(5):402-407.

[5]陳拂曉,張柯柯,郭俊卿,等.普通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實踐[J].科技咨詢,2008,(6):116-117.

篇(9)

 

1、鋼筋原材質量問題與控制

鋼筋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至關重要,對其質量應從嚴要求。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熱扎帶肋鋼筋》規定按取試件作為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規定,”因此鋼筋原材料進場檢查驗收應注意的幾個方面:(1)鋼筋進場時,應該將鋼筋出廠質保資料與鋼筋爐批號鐵牌相對照,看是否相符。注意每一捆鋼筋均要有鐵牌,還要注意出廠質保資料上的數量是否大于進場數量,否則應不予進場,從而杜絕假冒鋼筋進場用上工程。(2)鋼筋進場后,應按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爐號、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一組。也允許由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鑄方法的不同爐罐號組合混合批,但各爐罐號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錳量之差不大于0.15%,每批重量不大于60噸取樣一組。從而比較合理對進場鋼筋進行試驗,使用合格的鋼筋在工程上。

2、鋼筋加工質量問題與控制

鋼筋加工人員往往不重視對鋼筋加工過程的控制,而是等到鋼筋現場安裝完成后,方對鋼筋加工的質量進行驗收,因此往往出現由于鋼筋加工不符合要求,造成返工,這樣不但造成浪費而且影響進度,對工期非常不利。因此,應經常深入鋼筋加工現場了解鋼筋加工質量。

2.1 彎起鋼筋成型尺寸不準

常用彎起鋼筋的平直段長度和彎曲角度不準,加強配料管理工作,根據本單位設備情況和傳統操作經驗,預先確定各種形狀鋼筋下料長度調整值,配料時事先考慮周到;為了畫線簡單和操作可靠,要根據實際成型條件,制定一套畫線方法以及操作時搭扳子的位置規定備用。一般情況可采用以下畫線方法:畫彎曲鋼筋分段尺寸時,將不向角底的下料長度調整值在彎曲操作方向相反一側長度內扣除,畫上分段尺寸線;形狀對稱的鋼筋,畫線要從鋼筋的中心點開始,現兩邊分畫。為了保證彎曲角度符合圖紙要求,在設備和工具不能自行達到準確角度的情況下,可在成型案上畫出角度準線或采取釘扒釘做標志的措施。對于形狀比較復雜的鋼筋,如要進行大批成型,最好先放出實樣,并根據具體條件預先選擇合適的操作參數(畫線過程、扳距取值等)以作為示范。

2.2 箍筋不方正

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兩對聯角線長度不相等。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準確;當一次彎曲多個箍筋時,應在彎折處逐根對齊。

2.3 鋼筋彎鉤角度和平直段長度不準

(1)A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2)當設計要求末端作135°彎鉤時,B和C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鋼筋作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3、鋼筋連接質量問題與控制

3.1鋼筋直螺紋連接絲扣外露扣數超差

往往工人在直螺紋連接工程中責任心不到位,對鋼筋直螺紋連接時,未將鋼筋直螺紋套筒擰緊,造成絲扣外露長度超規范。在《建筑施工手冊》第9-6-5-3條中提到,鋼筋直螺紋現場連接施工時,經擰緊后的滾壓直螺紋接頭應做出標記,單邊外露絲扣長度不應超過2P(P為螺距)。針對此問題,應在鋼筋的絲扣加工和直螺紋套筒連接等操作過程中增強工人責任心意識,施工中用管鉗扳手檢查是否擰緊,使兩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嚴格按規定的螺紋長度套絲。加強事前技術交底和事中過程控制。

3.2電渣壓力焊接頭偏心和傾斜

現象:(1)焊接接頭的軸線偏移大于0.1d或超過2mm;(2)接頭彎折角度大于4°。

原因分析:(1)鋼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夾具中夾持不正或傾斜。(2)夾具長期使用磨損,造成上下不同心。(3)頂壓時用力過大,使上鋼筋晃動和移位。(4)焊后夾具過早放松,接頭未及冷卻,使上鋼筋傾斜。

防控措施:(1)鋼筋端部歪扭和不直部分在焊前應采用氣割或矯正,端部歪扭的鋼筋不得焊接。(2)兩鋼筋夾持于夾具內,上下應同心;焊接過程中上鋼筋應保持垂直和穩定;(3)夾具的滑桿和導管之間如有較大間隙,造成夾具上下不同心時,應修正后再用;(4)鋼筋下送加壓時,頂壓力應適當,不得過大;(5)焊接完成后,不能立即卸下夾具,應在停焊后約2min再卸夾具,以免鋼筋傾斜。

3.3電渣壓力焊接頭未熔合

現象:上下鋼筋在接合面處沒有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即為未熔合。

原因分析:(1)焊接過程中上鋼筋提升過大或下送時速度過慢;鋼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斷弧。(2)焊接電流小或通電時間不夠,使鋼筋端部未能得到適宜的熔化量。(3)焊接過程中設備發生故障,上鋼筋卡住,未能及時壓下。

防控措施:(1)在引弧過程中應精心操作,防止操縱桿提得太快和過高,以免間隙太大發生斷路滅弧;但也應防止操縱桿提得太慢,以免鋼筋粘連短路。(2)適當增大焊接電流和延長焊接通電時間,使鋼筋端部得到適宜的熔化量。(3)及時修理焊接設備,保證正常使用。免費論文,工程質量。。

3.4電渣壓力焊接頭焊包不勻

現象:焊包不勻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被擠出的熔化金屬形成的焊包很不均勻,大的一面熔化金屬很多,小的一面其高度不足2mm;另一種是鋼筋端面形成的焊縫厚薄不勻。

原因分析:(1)鋼筋端頭傾斜過大而熔化量又不足,加壓時熔化金屬在接頭四周分布不勻。(2)采用鐵絲圈引弧時,鐵絲圈安放不正,偏到一邊。(3)焊劑填裝不均。免費論文,工程質量。。

防控措施:(1)當鋼筋端頭傾斜過大時,應事先把傾斜部分切去才能焊接,端面力求平整。(2)焊接時應適當加大熔化量,保證鋼筋端部均勻熔化。(3)采用鐵絲圈引弧時,鐵絲圈應置于鋼筋端部中心,不能偏移。(4)填裝焊劑盡量均勻。

3.5電渣壓力焊接頭夾渣

現象:焊縫中有非金屬夾渣物,即為夾渣。

原因分析:(1)通電時間短,上鋼筋在熔化過程中還未形成凸面即進行頂壓,熔渣無法排出。免費論文,工程質量。。(2)焊接電流過大或過小。(3)焊劑熔化后形成的熔渣粘度大,不易流動。(4)預壓力太小。(5)上鋼筋在熔化過程中氣體滲入熔池,鋼筋銹蝕嚴重或表面不清潔。

防控措施:(1)應根據鋼筋直徑大小選擇合適的焊接電流和通電時間。免費論文,工程質量。。(2)更換焊劑或加入一定比例的螢石。以增加熔渣的流動性。(3)適當增加頂壓力。(4)焊前將鋼筋端部120mm范圍內鐵銹和油污清除干凈。

3.6鋼筋連接接頭位置

現象:在施工過程檢查當中,經常見到部分鋼筋接頭位置未避開受力較小的區域,不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原因分析:(1)鋼筋下料人員對規范不熟悉,下料不準確;(2)鋼筋制作不準確。

防控措施:鋼筋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免費論文,工程質量。。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并熟悉圖集和規范,嚴格按要求去施工。

4、鋼筋安裝質量問題與控制

鋼筋安裝是鋼筋分項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4.1平板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不準

現象:(1)澆筑混凝土前發現平板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沒有達到規范要求。(2)預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現裂縫。鑿開混凝土檢查,發現保護層不準。

原因分析:(1)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不準,或墊塊墊得太少。免費論文,工程質量。。(2)當采用翻轉模板生產預制平板時,如保護層處在混凝土澆搗位置上方(澆筑陽臺板、挑檐板等懸臂板時,雖然是現澆的,不用翻轉模板,也有這種情況),由于沒有采取可靠措施,鋼筋網片向下移位。

防控措施:(1)檢查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是否準確,并根據平板面積大小適當墊夠。(2)鋼筋網片有可能隨混凝土澆搗而沉落時,應采取措施防止保護層偏差,例如用鐵絲將網片綁吊在模板楞止上;采用翻轉模板時,也可用鋼筋承托網片(鋼筋穿過側模作為托件),再在翻轉后抽除承托鋼筋,如不是采用翻轉模板,則在混凝土澆搗后抽除)。

4.2剪力墻、框架柱鋼筋移位

現象:現澆鋼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墻(異型柱)、框架柱鋼筋定位在混凝土澆筑完后,出現少量鋼筋移位。

原因分析:(1)由于未放線鋼筋綁扎人員自行尺量進行插筋,或者綁扎人員未嚴格按測量控制線進行插筋;(2)墻體插筋偏位是由于墻筋加固不牢,綁扎、點焊不到位;(3)柱的插筋在底板、地梁或承臺的交界處的鋼筋較密集,柱鋼筋定位難以到達理論上位置;(4)柱的定位放線本身就存在誤差;(5)混凝土澆筑時泵管對墻筋的振動產生位移,或者振搗手不正確的操作方法(強振鋼筋)是造成墻體鋼筋偏位的主要原因。

防控措施:(1)首先定位要準確,很多鋼筋移位是定位不準確造成的。(2)鋼筋固定要牢固,鋼筋綁扎或焊接必須牢固,一般用點焊與板鋼筋基礎鋼筋焊牢,固定鋼筋措施可靠有效。為使保護層厚度準確,墊塊要沿主筋方向擺放,位置、數量準確。對柱頭外伸主筋部分要加一道臨時箍筋,按圖紙位置綁扎好,然后用Φ8~Φ10鋼筋焊成的井字形鐵卡固定。對墻板鋼筋應設置可靠的鋼筋定位卡。(3)注意澆筑方向和順序,防止澆筑時混凝土擠壓造成鋼筋移位。混凝土澆搗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盡量不碰撞鋼筋,嚴禁砸壓、踩踏鋼筋和直接頂撬鋼筋。澆搗過程中要有專人隨時檢查鋼筋位置,及時校正。(4)做好成品保護,防止碰撞造成鋼筋移位。

4.3樓梯休息平臺的預埋鋼筋長度不夠

現象:樓梯休息平臺板鋼筋沒有預埋或者梁鋼筋錨固長度。

原因分析:(1)管理人員現場鋼筋隱蔽工程檢查不到位。(2)預埋鋼筋在合模板和澆注混凝土時跑位。(3)鋼筋下料人員料單不準,造成鋼筋錨固長度不夠。

防控措施:管理人員加強現場檢查,對預埋鋼筋檢查到位。

4.4 鋼筋搭接長度不夠

現象:剪力墻根部鋼筋搭接尺寸不夠。

原因分析:由于下層鋼筋在搭接部位綁扎不牢固,當澆筑混凝土時,振搗棒對鋼筋的震動,造成鋼筋下滑,導致鋼筋甩茬長度不夠。

防控措施:對鋼筋搭接部位綁扎應在中間和兩端應不少于3道綁扣,按要求將鋼筋搭接部位綁扎牢固,防止鋼筋下滑。

5、結語

篇(10)

 

0.前言

近年來由于城市工業化和商業化的迅速發展,城市建設用地日趨緊張,有些已建成的建筑物已經不能適應日益繁榮的物質、文化需求,使用功能受到限制,需要進一步擴大使用面積。在這種情況下建筑加層技術就成了擴大房屋面積的一個很好手段,由于它是在舊建筑物上加層,不占用土地或占用很少一部分土地,因此,可以緩解現今土地資源緊張的形勢。此外,加層比新建房屋的投資要少得多,這對于資金緊缺的情況,加層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舉措。

1.加層技術適應對象及加層方案

1.1 適應對象

加層改造的目的主要是節約投資,短期收效。在選擇改造對象時,更應著重于其安全設計,凡滿足下列條件的房屋可進行改造:經綜合技術經濟分析,加層改造房屋的造價低于新建房屋造價;2~4層磚混結構或混合結構房屋;房屋結構狀態良好,未因基礎不均勻下沉、地震和其他人為因素引起裂縫;加層改造后房增高、進深加大,應基本滿足房屋對日照的要求。

1.2 加層方案

由于原有建筑結構形式的不同,需要對其采取不同的加層方案。考慮到加層方案的合理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現在經常采取的方案有以下幾種。第一,采用輕鋼結構或鋼結構。此種結構的優點是施工周期短、重量輕、加層結構形式多樣,結構上的一些節點問題比較容易處理,適合大跨度、大空間的結構。不足之處是造價較高、屋頂有一定的坡度、沿街面比較難處理,以后結構的維護較麻煩,而且屋頂不能利用,隔音效果也較差。第二,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此結構的優點是造價相對比較低,能和原有建筑的結構相同并有很好的連接,立面比較容易處理,維護簡單方便,屋頂可以被更好的利用(作為綠化、休閑場所,也可以作為消防避難的場所)。缺點是重量大、跨度大的空間所用的梁、柱截面都比較大,影響利用空間,對下層結構的影響也大,上下節點連接的處理也麻煩。第三,采用鋼筋混凝土柱圈梁、鋼結構屋面。此結構的優點是柱的自重大,柱圈梁加結后的剛度較好,與圍護墻和窗戶都能較好的連接。不足之處同采用鋼結構。

2.加層后結構處理及加固

2.1屋面處理

鋼結構:屋面板可以選用彩鋼夾芯板(其重量約為一般混凝土板的20 %) 等輕質材料。免費論文。

鋼筋混凝土結構:原屋面隔熱層清除干凈;排水坡可以采用C10 爐渣輕質混凝土找平;為減輕屋面的荷載,減少框架柱和基礎所承受的荷載,改造后的屋面可以采用水泥珍珠巖找坡或結構找坡,且防水保溫材料可以采用聚氨酯發泡材料、苯板等輕質材料。

2.2 柱鋼筋接長處理

加層柱與下部柱的連接是結構上處理比較關鍵的部位。免費論文。在加層工程中,一般是鑿開頂層柱縱筋保護層,將可以焊接長柱的柱筋盡量焊接連接;對于不能采用焊接的柱筋可以采用結構膠種植鋼筋的方法,柱角筋處宜種植兩根柱筋,以保證受力。鋼筋種植長度為15 d ( d為縱筋的直徑),種植鋼筋應進行曲強度抽檢。鑿開處應對新舊混凝土結合處及時采取高強度的細石混凝土灌漿進行修補處理;對于原柱上沒有足夠長度的柱鋼筋來焊接的,也可以在原屋面上加做一道圈梁,把圈梁的鋼筋與原屋面梁的上部負筋敲開并進行焊接,把加層柱的縱筋與圈梁鋼筋和下層柱伸入梁內的鋼筋焊接,這樣大圈梁就形成了一道箍和支座,把上部的柱很好地固定并與下部的梁柱連成一體,進行有效的傳力。

2.3框架柱與鋼柱連接

柱腳形式的確定,是剛接還是鉸接,能否實現預先設計形式,決定于施工中錨栓的安裝,見圖1所示。

(a)剛接柱腳(b)鉸接柱腳

圖1 柱腳形式

2.4 梁、柱節點處理

直接鉆孔連接。在既有框架柱頭上直接鉆孔,錨固鋼筋焊接于過渡鋼板上。錨固鋼筋伸入柱內,用結構膠錨固,待結構膠硬化到一定程度,即可安裝鋼柱。這種方法能精確保證鋼柱地腳螺栓的安裝位置,且施工速度快,對柱頂的破壞小。

當有些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的配筋較多,無法成孔,可采用鋼柱底板與混凝土柱主筋連接的方法。即在柱內挑選位置合適的主筋加熱調直后,反投到底板上開孔塞焊,柱頂鋪細石混凝土找平,鋼柱與底板螺栓連接。

建筑加層中,不是所有新增結構柱子位置都與原結構位置相吻合的。免費論文。當新增柱子和原結構梁相聯系的情況,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來處理:

(1)膨脹螺栓連接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原建筑為上人屋面或吊頂內管線分布復雜,很難在梁下端進行施工的情況。具體作法是:首先定出梁軸線位置;對梁上表面處理;按圖紙要求用沖擊鉆(或風鎬)鉆眼;將膨脹螺栓固定在梁上;按膨脹螺栓位置在柱底板上打眼,用高強砂漿找平后放上柱底板,用螺母將膨脹螺栓擰緊。

(2)夾箍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柱荷載較大,可以在梁上施工的情況。做法是:定出梁軸線的位置;依照原結構梁的尺寸和加層設計要求,做好上下夾板及夾箍螺桿;在梁上下及兩側分別用夾板和螺栓做好加箍,然后擰緊。

2.5鋼筋混凝土外套加固

在原有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外設鋼筋混凝土外套,混凝土可用澆注或噴射方式擴大原有關鍵截面,以提高構件的承載能力,稱為鋼筋混凝土外套加固。用這種方法加固框架梁、框架柱和排架柱,其構造要求見表1。

上一篇: 禪茶文化論文 下一篇: 西方心理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 亚洲欧美va在线播放 | 亚洲26uuu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精品人人爽人人躁 | 日韩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