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模式的類型匯總十篇

時間:2024-04-16 16:21: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子商務模式的類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子商務模式的類型

篇(1)

【關鍵詞】 L半胱氨酸, 亞硒酸鈉, 修飾電極, 納米硒,伏安法

1 引言

半胱氨酸殘基的巰基與Na2SeO3的相互作用研究多集中于還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巰基和Na2SeO3的相互作用[1,2]。因為Na2SeO3的生物利用過程須通過與GSH的巰基相互作用的代謝途徑完成[3]。Na2SeO3的生物利用過程是通過與細胞內GSH的巰基跨膜氧化還原作用,依次把Se還原成硒代谷胱甘肽(GSSeSG)和SeH4。一部分SeH4經磷酸化過程生物合成硒蛋白來被生物體利用,還有一部分經甲基化排泄到體外。上述代謝模式中值得關注的是: (1)Na2SeO3對生物體而言是外源性的,它與細胞質內GSH的巰基間的跨膜氧化還原反應是生物利用硒的最重要的反應;(2)細胞質內的巰基和胞外的Na2SeO3經跨膜氧化還原作用,在細胞內生成不同價態的硒的化合物。這種胞內含硒作用產物的多樣性決定了硒的生物學功能的多樣性。

近年來,在均相的液相體系中Na2SeO3被巰基等還原型基團作用后生成的納米級紅色元素硒受到人們的關注[4]。Kessi等[5]研究細菌Rhodospirillum rubrum時發現,亞硒酸鹽與該細菌作用時,細胞內生成紅色納米硒,且這種納米硒通過細胞膜外排,也可被細胞跨膜吸收。文獻[6,7]通過動物實驗對紅色納米硒的生物活性進行了證實。盡管目前對紅色納米硒的生物化學反應機理未作詳細的闡明,但紅色納米硒的跨膜吸收或外排及其生物活性作用與細胞內含量最豐富的GSH的巰基相互作用密切相關。因此,設計一種仿生界面來研究Na2SeO3在巰基相聯的電極界面上的電化學作用,對揭示生物利用硒的機理及硒在生物體內的活性形態都有重要意義。

L半胱氨酸自組裝膜(LCys Au/SAMs)修飾電極是分析化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這種巰基構成的單分子膜對仿生界面上巰基與各種生物活性物質在氧化還原過程中的電子傳遞過程、分子識別和選擇性響應等生物電化學過程具有可模擬性[8]。由于LCys Au/SAMs中的硫原子與電極表面直接相連,當電極上發生電化學反應時,硫原子起到電子傳遞媒介體的作用。因此,電活性生物活性物質在單分子膜上的電化學特性間接反映了這些活性物質與硫原子相互作用的特性。本實驗利用LCys Au/SAMS修飾金電極為工作電極,利用循環伏安法(CV)比較研究了Na2SeO3在裸金和修飾電極上沉積Se和Se 氧化溶出過程中的電化學特性,探討了電極表面S和Se的作用機理及修飾電極對Se的氧化溶出過程中的催化機理,并提出了Na2SeO3與GSH通過氧化還原作用跨膜吸收Se的類生物膜模型。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EG & G Model 273電化學系統(美國),鉑電極為對電極,飽和甘汞電極(SCE)為參比電極,金盤電極和LCys Au/SAMs修飾電極為工作電極。 L半胱氨酸和Na2SeO3(Sigma公司),實驗用水為三次蒸餾水。

2.2 LCys Au/SAMs 修飾電極的制備[2]

用金相砂紙將金電極表面磨光,依次用0.1和0.05 μm Al2O3粉末將金電極表面拋光,用水清洗后,放入Piranha溶液(V(30%H2O2)∶V(H2SO4)=1∶3)中浸泡15 min,然后分別用無水乙醇、蒸餾水超聲清洗5 min,置于0.02 mol/L L半胱氨酸中,通氮除氧10 min后,在氮氣氛中浸泡24 h 即得。

3 結果和討論

3.1 Na2SeO3在裸金電極和LCys Au/SAMs 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性質

為比較LCys Au/SAMs 單分子膜及Na2SeO3在該單分子膜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特性,在0.00~1.30 V(vs. SCE)電位范圍內,分別考察了裸金電極和LCys Au/SAMs修飾電極在0.05mol/L H2SO4底液和含有一定濃度Na2SeO3溶液的該底液中的CV特性,結果見圖1。在H2SO4底液中,裸金電極在1.15 V 處出現明顯的金氧化電流(圖1A),在Epc=0.89 V處出現電極表面生成的金的氧化物的還原峰。當金電極表面修飾了L半胱氨酸單分子膜后(圖1B),除了上述金和金的氧化物的氧化、還原峰有明顯增加之外,從0.83 V 開始先于金的氧化有明顯的氧化電流,當電位負向掃描時,0.33 V 處有另外一個還原峰出現。電極修飾后的這兩個額外的氧化還原電流是由于電極表面單分子膜(AuS)中的硫在外加電位的作用下, 氧化吸附和吸附物還原所致。LCys Au/SAMs 修飾電極在同樣的條件下連續兩次CV掃描,在第二圈掃描時,0.89 V處開始的氧化電流隨掃描次數的增加而減小(圖1B(2)),而峰電位在0.33 V的還原電流無明顯變化。說明AuS的硫發生氧化作用后其產物可能沒有以氧化脫附的形式離開電極表面來破壞單分子膜,而是以硫的氧化物的形式吸附并滯留在電極表面上,當電位還原掃描時這些吸附的氧化物重新還原產生Epc=0.33 V處的還原電流。據文獻[9],L半胱氨酸中的硫具有較活潑的氧化還原作用。因此,修飾電極上吸附在金電極上的硫在正電位下可在電極表面氧化成次磺酸、亞磺酸、磺酸等不同價態的衍生物,這種衍生物都具有較活潑的羥基,易在電極表面發生氧化吸脫附反應[10]。本實驗條件下,單分子膜上的硫在較正的電位下主要進行如下的氧化吸脫附反應:RS(ads)+H2ORSOH+H++e-RSO(ads)+H++e-式中R表示半胱氨酸有機基團部分,RS(ads) 表示巰基在金電極表面生成的單分子膜。該反應中,單分子吸附層RS(ads)首先氧化脫附生成次磺?;陌腚装彼幔缓笱趸a物中的羥基在正電位下進一步氧化并吸附在金電極表面上。該氧化吸附反應導致圖1B中始于0.89 V的氧化吸附電流的生成。當電位向負向掃描時,吸附物還原產生Epc=0.33 V處的還原電流。當修飾電極連續兩次CV掃描時,單分子膜中的硫的氧化吸附電流明顯減小,而還原電流無大的變化,說明次磺?;难趸a物在第一圈CV掃描時已牢牢吸附在電極表面。當溶液中含有10 μmol/L Na2SeO3時,裸金電極在峰電位1.03 V處觀察到較負電位區沉積在金電極上的Se的陽極溶出峰(圖1C)。Andrew等[11]指出,Se是在負電位驅動下以單分子膜的形式沉積在裸金電極表面上的。而在修飾電極上(圖1D(1)), Se的溶出電流較裸金電極明顯增加,而且峰電位負移0.04 V,說明修飾電極對Se的氧化溶出具有催化作用。當修飾電極第二圈CV掃描時(圖1D(2)),0.99 V處的陽極溶出電流急劇減小,可能是由于單分子層的硫的氧化導致這種催化作用減小的緣故。

圖1 裸金電極(A,C) 和修飾電極(B,D) 分別在0.05 mol/L H2SO4溶液和含有10 μmol/L Na2SeO3的溶液中的CV圖(略)

Fig.1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naked (A,C) and modified electrode(B, D) in 0.05 mol/L H2SO4solutions containing 10 μmol/L Na2SeO3

電極在CV掃描之前在0.00 V (vs. SCE)處靜置1 min(Electrode stand still at 0.00 V (vs. SCE) for 1 min bofore CV scan)。

3.2 還原電位對Se溶出峰電流的影響

在0.0~1.30 V電位范圍內(圖1),裸金電極和修飾電極在CV掃描起始階段較負電位區均可被還原電位驅動使Se還原成Se并沉積在電極表面上,又因修飾膜表面的硫(AuS)具有還原性,故修飾電極也可能在無還原電位驅動下通過AuS與Se發生氧化還原作用并沉積Se。為了探討還原電位對Se的沉積的影響,漸次改變還原電位處起始電位記錄了CV圖并與裸金電極的結果進行了比較(見圖2)。

圖2 修飾電極(A~C)和裸金電極(A′~C′)在含有10 μmol/L Na2SeO3 的0.05 mol/L H2SO4溶液在不同的起始電位時的 CV圖(略)

Fig.2 Cyclic voltammograsm of modified electrode(A-C) and naked gold electrode(A′-C′)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initial potentials in the solutions of 0.05mol/L H2SO4 containing 10 μmol/L Na2SeO3

A,A′的起始電位(Initial potentials): 0.2 V; B,B′的起始電位(Initial potentials): 0.6 V; C,C′的起始電位(Initial potentials): 0.8 V。

由圖2可見,起始電位在0.2~0.8 V內,修飾電極在峰電位0.99 V處都能觀察到Se的溶出峰(圖3 A~C);當起始電位大于0.6 V 時,裸金電極上未觀察到Se的溶出峰。此結果說明,裸金電極上Se的沉積是還原電位驅動所致,而修飾電極即使無還原電位驅動也通過電極表面的S原子與Se作用生成Se。

3.3 LCys Au/SAMs 修飾電極上Se的沉積和催化溶出機理

文獻[12,13]指出:GSH的巰基在生物體內和體外均可與Se通過氧化還原作用經硒代過硫化物(GSSeSG)生成不穩定的硒代谷胱甘肽陰離子(GSSe-),該陰離子在質子作用下易歧化成Se和GSH。本實驗發現,聯接到LCys Au/SAMs 修飾電極表面上的S原子與Na2SeO3通過自發的氧化還原作用也能使Se還原成Se。根此可推測LCys Au/SAms 修飾電極上Na2SeO3還原成Se 的作用機理為圖解1所示。

圖解1 單分子膜上的硫與亞硒酸作用生成納米級的Se的機理(略)

Scheme 1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elemental selenium by redox reaction between sulfur on monolayer and selenite

修飾電極與Se之間是通過 AuS界面上的S原子與Se的氧化還原反應傳遞電子的。Na2SeO3在溶液中與電極表面的S發生作用并與電極表面的S結合生成類似于硒代過硫化物中間產物。中間產物中的Se進一步還原成硒代半胱氨酸陰離子,陰離子是很不穩定的中間態物質,故易發生岐化反應生成Se并沉積在電極表面。這種反應在單分子膜修飾電極表面進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金電極上的LCys單分子膜Se排列不緊密,存在具有很多空間的簇狀結構[14],Na2SeO3分子可充分滲透到單分子層到電極界面與S原子進行上述的電子交換反應。

修飾電極上Se的溶出電流遠大于裸金電極上的溶出電流(圖1),且其氧化過電位也減小,說明Se在修飾電極上的陽極溶出過程可能具有催化性質,其可能的催化機理見圖解2。當電位正向掃描時電極表面沉積的Se氧化成Se時, 單分子膜上的S原子在正電位下與Se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Se,而S原子則氧化成磺酸根并通過羥基吸附在電極表面上。這種作用產生Se的電極反應和化學反應平行的催化電流,導致Se溶出電流增加。

圖解2 修飾電極上硒的催化溶出電流的產生機理(略)

Sheme 2 Mechanism of catalytic stripping current for selenium

圖解3 假設的通過細胞內的GSH 吸收硒的模式圖(略)

Scheme 3 Postulated model of bioutilization of elemental selenium through GSH in the cell

可以認為,細菌的‘紅硒化’現象是由于GSH與Na2SeO3跨膜氧化還原作用生成Se引起的(菌類富含谷胱甘肽),是Na2SeO3通過Se來吸收外源性硒的重要的生化反應。這種吸收模式類似于在γ谷氨?;h過程中通過GSH的循環生化反應來跨膜吸收氨基酸至細胞內過程,GSH經若干步生化反應完成一次循環并把Se以Se的形式吸收至膜內(圖解3)。

參考文獻

1 Howard E G. Carcenogenesis, 1999,20(9): 1657~1666

2 Babara W, Halina M Z,Pawel N. Cell Mol. Biol. Lett., 2001, 6(2A): 375~378

3 Suzuki K T.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 2005, 51(2): 107~114

4 Huang Zhi(黃 峙),Zheng WenJie(鄭文杰), Li LeNong(李樂農),Guo BaoJiang(郭寶江). China Biotechnology(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03, (7): 76~79

5 Kessi J M,Ramuz E, Wehrli, Spycher M, Bachofen R.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9, 65(11): 4734~4740

6 Zhang JinSong(張勁松), Gao XueYun(高學云), Zhang LiDe(張立德). Acta Nutrimenta Sinica(營養學報), 2000, 22(3): 219~222

7 Chen HongWu(陳鴻武), Ma LiKun(馬禮坤),Yu Hua(于 華),Feng KeFu(馮克福).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8,24(5): 878~882

8 Li LiJun(李利軍), Zhong Liang(鐘 亮), Cai Zhuo(蔡 桌), Cheng Hao(程 昊), Yu LaiBo(喻來波).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學), 2008, 36(12): 1651~1656

9 Jacob C, Giles G I, Giles N M, Sies H. 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39): 4742~4758

10 Sun XiangYing(孫向英), Liu Bin(劉 斌), Jiang YunBao(江云寶). Electrochemistry(電化學), 2003, 9(2): 203~210

11 Andrew R W, Dennis C. J. Anal. Chem., 1975, 47(2): 294~299

篇(2)

國外電子商務服務業經歷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因特網服務提供商)、“InternetContentProvider,ICP”(因特網內容服務商)、“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應用服務提供商)的發展過程,在此基礎上興起了“InternetWebhosting”或“Webhostingservice”(因特網虛擬主機服務),進一步演變為面向電子商務應用的“E-Commercehosting”或“E-CommerceService”(電子商務服務)。亞馬遜等美國同類企業率先提供的電子商務服務包括:搜尋商品項目、提供商品信息、提高顧客瀏覽量、創建全功能商品購物車、提供商品供應商信息、推介同類型參照商品、推介相關產品、虛擬主機服務、網站設計與建設、特殊功能開發(接受訂單、處理訂單、確認訂單等)。

1.2國內電子商務服務業研究狀況

國內學者2005年初步研究國內旅游行業的“E-CommerceService”問題[1]。2006年以來,梁春曉明確區分電子商務應用和電子商務服務的內涵,提出電子商務服務業及其體系的概念[2],并認為“互聯網的未來在于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未來在于電子商務服務業,而電子商務服務業的核心是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將電子商務服務業劃分為交易平臺服務、軟件服務、信息化應用服務、電信服務4類[3]。其他學者還探討了我國電子商務服務產業發展的特點和問題[4]、電子商務產業鏈中的系統服務商分類[5]、電子商務服務模式[6],以及電子商務服務業產業集群的形成問題[7],把電子商務服務業界定為“提供一定的服務,以滿足機構或者個人運用電子商務方式實現電子商務目標的企業集合”[7],服務范圍主要包括網絡接入服務、網絡運營服務、網絡內容服務、應用服務和商業服務,以及業務外包和技術外包服務。2009年9月中國B2B研究中心提出“大電子商務產業鏈”體系的概念,其主要構成是“平臺、人才、會展、搜索、物流、第三方電子商務、軟件、信息化、金融、第三方誠信評估等九大服務商”[8]。

1.3本文研究目的

上述國內外的發展與研究初步構劃出電子商務服務業的范圍和內涵。但是,關于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劃分仍然不統一,而且沒有建立在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實際業務的基礎上,不利于研究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生態環境,更不利于細致研究電子商務發展問題。本文試圖基于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的調查,研究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劃分及其對西部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

2、調查過程說明

2.1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調查過程

自2010年1月至3月在成都市范圍展開調查,通過問卷、走訪、會議和資料方式對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基本情況進行全方位把握。在成都市范圍主要形成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區域,采用抽樣調查方法,有選擇性地向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發放問卷58份,收回有效問卷31份。同時,走訪典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11家,涵蓋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的10種類型。舉行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大會1次,參加大型電子商務應用與服務會議1次,涉及200多家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和電子商務應用企業。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10個領域的綜合資料。經過系統分析,形成以電子商務服務業為主體的《2009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研究報告》。該報告在2009中國(成都)國際軟件洽談會電子商務論壇上正式。

2.2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調查問卷結構

調查問卷共設61個調查問題,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調查企業的基本情況,共設10個問題,主要掌握企業的性質、收益、人員、行業及電子商務服務類型;二是調查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情況,共設25個問題,主要掌握企業實施電子商務過程中信息、交易、支付、物流、信用、信息化及人員的組織運行情況,直接或間接反映電子商務服務業在電子商務應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調查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服務業務的情況,共設26個問題,涵蓋并掌握10類電子商務服務的主要業務范圍情況。

3、電子商務服務業劃分

3.1電子商務應用與電子商務服務

電子商務發展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電子商務應用;二是電子商務服務。

電子商務應用主要指傳統行業的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方式,代表電子商務發展的主體部分,傳統企業則是電子商務技術和服務的主要推廣對象。

電子商務服務主要指網絡企業面向傳統企業和個體用戶專門利用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并通過互聯網提供電子商務交易所必需的或輔助的各種相關配套服務。

本文將電子商務服務分為10類: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服務、電子商務信息服務、電子商務交易服務、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電子商務認證服務、電子商務信用服務、電子商務外包服務、電子商務培訓服務、電子政務服務。

3.2電子商務服務類型劃分依據

上述電子商務服務類型的劃分,主要以目前成都市范圍內從事電子商務服務的企業所承擔的主體業務或獨立業務為界定依據,或者說這樣劃分的各種服務類型都能在成都市范圍內找到對應的專門企業作為實體載體,并且對電子商務應用起著必需的或輔助的支撐作用。這樣,電子商務服務業的范圍可以基于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賴以生存的獨立業務得到明確劃分,既具有相對統一性,又具有實際參照性。這種劃分來自對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的調查,也適用于其它地區。

3.3電子商務服務業的重要類型

將上述10種電子商務服務業類型,按其重要程度不同又可分為兩大類。

一大類是基本服務類型,包括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服務、電子商務信息服務、電子商務交易服務、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物流服務。

二大類是綜合服務類型,包括電子商務認證服務、電子商務信用服務、電子商務外包服務、電子商務培訓服務和電子政務服務。

電子商務基本服務類型是電子商務必不可少的運行條件,如果其中一項不完善都直接影響電子商務順利開展,即出現所謂“瓶頸”問題。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類型則是電子商務深入發展的配套環境,這些服務是伴隨著電子商務應用水平日益提高而逐漸衍生的服務,并非必不可少,但關系到區域性電子商務發展的更大潛力。

4、電子商務服務類型占比及其主要業務

4.1電子商務服務類型占比

和顯示,抽樣企業中從事電子商務服務的占82%,說明抽樣企業對自身所屬行業——電子商務服務業具有普遍認同度。其中,以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交易服務類型為主,分別占抽樣企業的23%和20%,依次為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服務占16%,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占13%,電子商務培訓服務占10%,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和電子政務(面向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均占4%,電子商務認證服務和電子商務信用服務均占1%。表明目前在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業中,電子商務信息服務、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和電子商務基礎服務是三大主要業態類型,而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和電子商務培訓服務具有較強的發展勢頭,其它電子商務服務類型正在緊隨總的發展需求快速推進。

4.2各類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的主要業務

抽樣企業中,從事各類電子商務服務的主要業務(占比列前位的業務)如下:

(1)開展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服務的主要業務是:IT軟件開發及服務(占41.94%)、服務器托管(占25.81%)、ADSL接入服務(占16.13%)、局域網組網建設(占9.68%)。

(2)開展電子商務交易服務的主要業務是:會員注冊(51.61%)、商品信息(48.39%)、會員溝通(41.94%)、交易撮合(占35.48%)和訂單管理(占32.26%)。網上開店僅列第八位(占25.81%),原因是成都市目前缺少本地化大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而主要依靠引進知名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為本地電子商務應用開展服務,導致在本地電子商務服務企業中直接提供網上開店(交易)業務的較少。

(3)開展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的主要業務是:網上支付(32.26%)和第三方電子支付(19.35%)。

(4)開展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的主要業務是:快遞(32.26%)、網貨配送(16.13%)和本地運輸(12.90%)。

(5)開展電子商務認證服務的主要業務是:企業身份認證(19.35%)、個人身份認證(16.13%)和網站安全認證(12.90%)。

(6)開展電子商務信用服務的主要業務是:網站信用評價(29.03%)、企業信用評價(25.81%)和個人信用評價(12.90%)。

(7)開展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的主要業務是:商務信息資訊(41.94%)、網絡廣告(35.48%)和網絡市場調查(32.26%)。

(8)開展電子商務外包服務的主要業務是:網站運維(38.71%)、網絡營銷(38.71%)和網站建設與重構(35.48%)。

(9)開展電子商務培訓服務的主要業務是:網絡營銷培訓(32.26%)、商務網站制作培訓(22.58%)和搜索引擎優化培訓(22.58%)。

(10)開展電子政務服務的主要業務是:個體工商注冊(12.90%)、網上稅務管理(12.90%)和網上企業年檢(9.68%)。以上各類電子商務服務的主要業務體現了目前成都市電子商務服務與應用的基本內容和方式,也代表著各類電子商務服務類型的主要業務構成。

5、電子商務服務業在西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地位

5.1西部電子商務發展問題

與沿海地區相比,西部地區電子商務市場條件明顯落后。加之,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時間較短,本地化電子商務平臺還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發展實力非常弱小。在這樣條件下,西部地區很難在短時期內涌現出具有自主產權的大型網絡市場平臺資源,因此即使像成都市電子商務發展相對先進地區也只有先引進外來網絡市場平臺發展本地電子商務??墒?在借用外來平臺資源的同時,如果不找到一條發展自主平臺資源的有效途徑,本地電子商務終將受到制約。這是在成都市范圍的走訪調查中反映出來的一個業界普遍疑慮的問題。

5.2電子商務服務業地域性問題

一方面,電子商務服務業為電子商務應用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培育電子商務市場成熟化,保障電子商務應用順利開展。這是電子商務應用普遍依賴的環境條件,而且這種環境條件主要由整個互聯網上電子商務服務資源所構成,具有通用性或一般性的特點,例如電子商務交易服務所形成的網上商店模式在互聯網上可以通行,不受地域性限制。

另一方面,除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外,電子商務服務的其它類型還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呈現鮮明的自主性特色,是單靠引進外來電子商務平臺不可完全取代的。例如,電子商務企業信息、認證和信用服務是建立在各地企業自身發展需要上的,離不開實地驗證、監管和服務,只有依賴本地化的網絡服務,才能做實做細,這些都受到地域性限制。

5.3西部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地位

利用電子商務服務業地域性的特點,可以找到西部地區發展電子商務的可行路徑。

對于像電子商務交易服務等不受地域性限制的模式,在發展初期應當大力引進外來平臺資源,為本地電子商務應用提供強大的服務,吸引和鼓勵本地傳統企業盡快在這些服務平臺上獲得直接和間接的收益,刺激傳統企業實施電子商務計劃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外來知名平臺的帶動作用,達到在傳統企業中推廣電子商務應用的目的。

對于像電子商務企業的信息、認證和信用服務等具有地域性限制的模式,從發展的開始就要與引進外來平臺資源一樣受到充分的重視,甚至將主要注意力和支持力放在這些模式的建設上。這些具有地域性限制的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對本地電子商務環境的健康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能夠提高本地企業的信譽度,增強本地交易的可靠度,提高本地企業和用戶抵抗互聯網安全、誠信問題的能力,樹立本地電子商務值得信賴的形象,吸引互聯網上更多電子商務服務資源傾力為本地電子商務發展服務。

5.4西部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策略

篇(3)

社會化商務平臺的成功跟電子商務本身的產業鏈和用戶熟知程度有關,在早期的電子商務時期,用戶與相關產業鏈都還處于初始階段,其對應的創新模式就很難發揮其價值了。

不言而喻,隨著大眾點評與豆瓣的成功,這類平臺必然會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各個垂直行業。第二批社會化電子商務網站的爆發年是在2011年,以蘑菇街、美麗說、貓途網、花瓣網、知美網等為代表的購物分享平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類平臺多是與女性用戶相關,且大多數商品話題與時尚、美麗、家居有關。從用戶分布來看,可以說是中國的女性網名激活了社會化商務平臺。

社會化電子商務分類

按照具體的展現形式來分,現在的社會化電子商務平臺可分為如下的四種模式

第一類型是基于共同興趣的社交電商模式,這種模式以蘑菇街、美麗說為代表,這種模式的特點的解決了用戶對商品的逛街的需求,同時盈利模式也很直接,盈利能力較強。

第二類型是圖片加興趣的形式,以花瓣為代表,這種模式在國外的代表為Pinterest,即Pin(圖釘)+Interest(興趣),用戶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用圖釘釘在釘板(PinBoard)上。這種模式的特點是簡單、互動性強、視覺沖擊力高,容易快速聚集起大量用戶,但在盈利上需要有大量的用戶規模作為支撐。

第三種類型是媒體導購的形式,以逛逛為代表,特點是有較強的媒體屬性,像一本時尚雜志,讓用戶在讀它的時候充分感受到商品的魅力。這種模式往往較難聚集大量的用戶,互動性較差。

第四種類型是線下消費線上導購的形式,目前在該領域較為出色的有大眾點評、千品網等,該類型的特點是用戶的消費目標明確,娛樂屬性較弱,對商品的要求較高。

篇(4)

二、電子商務模式及其分類

電子商務模式在網絡中最難理解但討論焦點最多,并且,是所有才建立起來的網絡公司在考慮風險資金時,風險投資公司必須要考察的核心內容。電子商務模式刻畫了市場交換要素結構化和組合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市場主體間貨物的流動來促進交易,進行協調。目前,電子商務模式已經成為網絡企業發展和生存的核心,新企業應通過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牢牢抓住電子市場的發展機遇。通過轉變傳統電子商務模式,適應新的社會環境,一些老牌公司也在不斷追趕。目前,電子商務模式最容易被人們接受、認識最廣泛的就是根據商業主體進行分類,也就是消費者和政府、企業和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企業和企業。但是這樣分類的方法并不會有助于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所以要進行更細致的分類。因特網為電子商務模式的擴散和傳播雖然提供了通道,但是模仿、照搬只會降低原有電子商務模式的利潤,所以以因特網為基礎的電子商務模式需要不斷地創新,也是網絡經濟中的基本手段?;谶@一點,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正在加強研究電子商務模式的分類體系,通過體系劃分方法的研究,為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提供一個思路、方向或者出發點,研究狀況如下:

1.混合型電子商務模式分類框架?;旌闲碗娮由虅漳J椒诸惪蚣苁怯蓞伪靖坏热颂岢龅?,這種分類框架采用的分類體系主要分為兩個層次,但是分類體系不一致,所以是一種混合型的分類體系,更全面的包含了所有的商務模式。通過采用混合型電子商務模式分類體系,可以拓展電子商務模式的覆蓋面,但是某一特定的電子商務模式在這個分類體系中可以屬于不同的類型,所以不是唯一的。

2.基于價值鏈整合和交互模式的分類體系?;趦r值鏈整合和交互模式的分類體系是由PaulTimmers提出的。構建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的系統化方法主要包括價值鏈重構和價值鏈分解,而構建、實施新型電子商務模式還需要識別以下要素:

(1)價值鏈要素:如人力資源管理、采購、研發、營銷、銷售物流、生產、采購物流等;

(2)交互模式:如多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

(3)技術的最新發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構建很多電子商務模式,不過只有一部分可以具體實施??偟膩碚f,基于價值鏈整合和交互模式的分類體系為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思路。

3.基本的電子商務模式。MichaelRappa歸類分析了因特網上的電子商務模式,提出了9種最基本的電子商務模式,即:效用模式、訂閱模式、社區模式、會員模式、制造商模式、商人模式、信息中間人模式、廣告模式、經濟模式等,這種分類方法也屬于混合型,分類體系不一致,但是覆蓋面比較齊全,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務模式都包含在這個分類體系中。

三、基于分類的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方法

基于分類的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方法思路主要是系統分析網絡經濟中電子商務模式的多種屬性,構建可行電子商務模式的多維框架,從多維框架各要素的組合空間中挖掘、探索新型電子商務模式,這種思路為企業創新電子商務模式,設計屬于自己的電子商務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

1.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模式分類體系。針對成功創新的電子商務模式建立數據庫,收集電子商務模式相關的資料和關鍵屬性,通過數據挖掘、統計方法等技術手段對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的特征進行分析歸納,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模式分類體系,構建可行電子商務模式規則庫,以此為基礎,深入探索分類體系中的可行商務模式和未知領域。此外,在電子商務模式分類體系、數據庫以及可行電子商務模式規則庫之上,針對電子商務模式不同的創新方法,設計電子商務模式分析工具。

2.5P4F的充分利用。在電子商務模式的關鍵屬性刻畫中充分利用5P4F,5P是指公共關系、促銷、渠道、價格和產品,4F指商務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5P4F對電子商務模式的基本框架進行了細致的刻畫。5P4F作為分析企業管理和經營的一般框架,也是傳統企業商務模式創新的著眼點,并且,基于WEB技術和因特網技術的網絡經濟為企業改變5P4F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關系都提供了很大的可能和便利。

3.充分利用統計分析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數據庫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利用統計分析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以及規則推理技術。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數據庫中,可以在中國、歐洲、美國的電子商務公司中進行篩選,但是這些電子商務公司應是不同類型和行業的代表。同時,電子商務模式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所以在調查、分析電子商務模式過程中,可以結合使用案例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合理利用計量統計方法和情境分析方法。

篇(5)

【中圖分類號】 F2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0-181-1

電子商務是一種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絡的興起而出現的一種商務模式,不同于傳統的商務模式,在電子商務這種模式下,人們不需要見面即可通過網絡進行商務談判、合同簽訂、訂單下達以及咨詢服務等商務活動。電子商務平臺即是一個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臺。

一、電子商務平臺優勢、缺陷

(一)優勢

1.時空優勢。Internet上的銷售通過以信息庫為特征的網上商店進行,所以它的銷售空間隨網絡體系的延伸而延伸,沒有任何地理障礙。2.速度優勢。電子商務具有極大的速度、效率優勢。3.成本優勢。電子商務重新定義了傳統的流通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交易成為可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方式。4.信息優勢。電子商務一方面破除了時空的壁壘,另一方面又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各種社會經濟要素的重新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這將影響到社會的經濟布局和結構。5.便捷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說,消費者花在購物上的時間會愈來愈少,但購物次數卻會愈來愈頻繁,特別是某些特定的商品,如原料、個人用品等,電子商務提供的便利性正在與日俱增。

(二)缺陷

1.網絡自身有局限性。在這一模式上,只有依靠網站的制作和網頁設計家對網頁把握更加好的模式,向消費者展示商品;2.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由于Internet的迅速流行,電子商務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被公認為是未來IT業最有潛力的新的增長點;3.稅務問題。稅務(包括關稅和稅收)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4.標準問題。各國的國情不同,電子商務的交易方式和手段當然也存在某些差異;5.知識產權問題。在由電子商務引起的法律問題中,保護知識產權問題又首當其沖;6.電子合同的法律問題。在電子商務中,傳統商務交易中所采取的書面合同已經不適用了;7.電子證據的認定。信息網絡中的信息具有不穩定性或易變性,這就造成了信息網絡發生侵權行為時,鎖定侵權證據或者獲取侵權證據難度極大,對解決侵權糾紛帶來了較大的障礙。

二、當前電商的五大基本類型

縱觀電商平臺類型,除團購、返利外,基本有五大類型,與線下實體銷售渠道也基本一致。第一類:綜合型,或者叫購物街型的,如淘寶、拍拍。類似于線下的購物街。其典型特征是:以低價為噱頭聚集人氣,人氣旺,但店鋪地攤混雜,價格戰嚴重,不利于優質商家長遠發展;對于商家來說,入駐這樣的平臺,自然可以獲得高人氣和高轉化,但也面臨推廣成本高,銷售價格低,假貨沖擊等風險。第二類為商超型,如京東、一號店等店中店模式;類似于線下的超市專柜。其典型特征是:平臺自主經營產品為主,入駐商家為輔,對于商家來說,入駐這樣的平臺,可以增加銷售渠道,但面臨入駐成本高,且店中店非平臺核心業務,銷量難以突破。第三類為垂直B2C型,如樂淘,好樂買等。類似于線下的鞋城等。其典型特征是:平臺自主經營,產品豐富,入駐品牌商家缺乏主動權。入駐這樣的平臺,商家省心省力,但面臨供應鏈可控性差,毛利低,缺乏主動性等制約,難以通過網絡獲得品牌突破。第四類為品牌垂直B2C型,如凡客、瑪索瑪索。類似于線下的品牌專賣店。其典型特征是:品牌自主經營,會員忠誠度高,重復購買率高。但產品線單一,且市場尚不成熟,營銷成本高,轉化率,投入產出比嚴重不合理。第五類為專柜型,如中國第一百貨,類似于線下的百貨大樓、購物中心。其典型特征是:商家自主經營。但入駐門檻高,只有優質品牌或品牌授權商家才可入駐。

三、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一)未來幾年中國電子商務仍將高速發展。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回暖及外貿的逐步復蘇,眾多中小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意識的提高,傳統企業進軍網絡市場以增加渠道銷售,加上國家和地方各政府部門對電子商務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強,不斷規范整頓市場,未來幾年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和企業營業收入仍將會不斷增加。

(二)行業的細分和專業化成為發展趨勢。由于市場規模和完全競爭兩大因素,電子商務應用中的個性化特征日益突出,專業化水平與市場規模成正比?;诹闼閿盗康氖袌鰰е麓罅總€性化產品和服務涌現,一方面極大地提高專業化分工水平,促進商務模式創新,另一方面更充分地滿足不斷增長的個性化需求。

(三)B2C未來將代替C2C網購。未來數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的格局仍然以C2C市場交易規模占據更大的份額為主,但B2C的增長速度將遠大于C2C市場,其規模占比將逐年擴大。

(四)O2O模式將大行其道。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互聯網+商務的機會。O2O模式就是把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的商店中去消費――在線支付購買線下的商品和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這一新型模式將線上的價格優勢與線下的服務優勢集于一身,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完善的購物體驗,成為商家掘金市場的新形式。

參考文獻:

[1]易法敏,馬亞男.電子商務平臺形態演進與互聯網商務模式轉換[J].中國流通經濟,2009,(9).

篇(6)

當因特網在商業上勝利的利用、無數企業紛紜購置裝備以及軟件與因特網聯結、許多高技術企業投入大量資金樹立網站大做廣告(所謂的“燒錢”)時,有些問題引發許多從業者以及鉆研人員的關注以及反思:①個人以及企業如何應用因特網取得財富?采取怎么的電子商務模式以及策略才能不斷獲得勝利?②電子商務有哪些基本的模式,這些模式是依據甚么體系來分類的?③如何在基本的電子商務模式基礎上立異,創造合適企業自己特殊情況的新型商務模式?本文試圖對于這些問題做不同程度的回答。

商務模式或許是網絡中討論至多而最不易理解的方面。無非,它卻是大多數網絡公司在爭奪風險資金時風險投資公司考察的核心內容之1。Michael Rappa教授指出,“商務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義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法子,是1個公司賴以生存的模式——1種能夠為企業帶來收益的模式。商務模式規定了公司在價值鏈中的位置,并指點其如何賺錢。Paul Ti妹妹ers認為,商務模式包括如下3個要素:①產品、服務或者信息流的體系結構,包含不同商業角色及其作用;②不同商業角色潛伏利益;③收入來源。商務模式自從有了分工以及交易就發生了,也是傳統企業成敗的癥結。今天,電子商務模式是網絡企業生存以及發展的核心。

目前,對于電子商務模式認識最廣泛的多是企業—企業(BtoB)、企業—消費者(BtoC)、企業—政府(BtoG)以及消費者—政府(CtoG)這樣的分類。顯然,這樣的分類不能為企業進行商務模式立異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指南。因而,更細致的分類框架是必要的?;谝蛱鼐W的電子商務模式需要不斷立異,模式是死板的,因特網為商務模式的傳布以及分散提供了瞬間的通道,模仿照搬會迅速擠干原有商務模式的利潤,所以電子商務模式立異是網絡經濟中的基本手腕。從不同角度提出的電子商務模式分類框架可以為商務模式立異提供1個動身點、1個方向或者思路。本文通過對于電子商務模式的分析、分類的綜述,旨在為電子商務從業者以及鉆研人員提供1個電子商務模式概念框架以及立異出發點。

二、電子商務模式及其分類

鉆研以及分析電子商務模式的分類體系,有助于發掘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為電子商務模式立異提供途徑,也有助于制訂企業特定的電子商務采取策略以及施行步驟。電子商務模式可以從多個角度樹立不同的分類框架,最簡單的分類莫過于BtoB以及BtoC這樣的分類。本節將對于已經有的分類作以分析、評述以及總結。

二.一 1個混合分類

二000年第五期的《IT世界》刊登了1個混合性的電子商務模式分類框架——“七七種網絡經濟立異模式。該文章主要介紹了在互聯網世界中出生的典型立異模式,包含技術立異、服務立異、商務模式立異、消費方式立異等,同時也包含了以往立異模式的“進級版本”和因特網上獨有的全新商務模式。

該分類框架有如下特色:①基本上采取了兩個層次的分類體系,如在BtoB模式下,依據職能又劃分為采購、銷售、物流、售后服務等類型。在網上金融模式下,依據金融領域劃分為網絡證券、網絡銀行、網上保險、個人理財、風險資本等。②缺少1致的分類體系,因此是1種混合型的分類。比如B—B模式是依照商業交易對于象的類型來劃分的,而網上金融卻是依照網絡的利用領域來劃分的,網上銷售是將企業經營的1項職能搬到網上等。此分類體系不能為企業提供系統的商務模式立異思路。③將網絡接入、托管等服務也納入分類框架中,這些服務是企業施行其商務模式的“聯網”費,屬于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是商務模式設計時要斟酌的本錢問題。無非,這些模式在其它分類體系中卻很少斟酌,緣由可能在于這些服務對于各種商務模式是同質的。④將因特網獨有的商務模式斟酌在內,如網絡門戶、數字商品提供者、旁觀者(Forrester Research)等。⑤因為采取了混合型的分類體系,籠蓋面比較廣,包括的商務模式很全面,但某1特定商務模式在此體系中可以歸屬于不同類型,因此不是惟1的。例如,網上證券分析既可包括在網上金融中,也可包括在內容服務、數字商品提供者或者網上社區中。

二.二 Ti妹妹ers分類;基于價值鏈的分類體系

Paul Ti妹妹ers所提出的分類體系基于交互模式以及價值鏈整合。商務模式構建的系統化法子包含價值鏈分解(de—construction)以及價值鏈重構(reconstruction)。典型的商務模式構建以及施行1般需要辨認價值鏈要素(如采購物流、出產、銷售物流、營銷、研發、采購、人力資源管理等)、交互模式(即一對于一、一對于多、多對于一以及多對于多)和技術的最新發展。應用此法子可以構建許多不同的商務模式,無非其中只有1些在現實中是可行的。在此基礎上,Ti妹妹ers將這一0種模式放到由職能整合與立異程度形成的矩陣中。其中,電子商店(e—Shop)僅包括營銷職能,且立異程度最低,因而處在左下角;而價值鏈整合的職能整合以及立異程度最高,因此處在右上角。

此分類體系提供了商務模式立異的1般思路。例如,可以嘗試Ti妹妹ers矩陣中的空白處,發掘新的商務模式。注意到其中的有些商務模式是傳統模式在因特網上的翻版(如e—Shop),有些則通過立異法子增值(如價值鏈整合)。

二.三 Rappa分類:另外一種混合分類體系

除了了以上的分類以外,也提出了其它分類體系。Michael Rappa對于因特網上的商務模式進行了歸類分析,辨識出了九種基本情勢的商務模式,包含經紀模式、廣告模式、信息中間人模式、商人模式、制造商模式、會員模式、社區模式、定閱模式以及功效模式。

Rappa分類有如下特色:①屬于混合型分類,也沒有采取完全1致的分類體系。比如,銷售商模式以及制造商模式的主要差別就是,后者銷 售的商品是自己制造的,而前者是別人制造的。所以制造商模式以及銷售商模式有重復,即都在進行銷售。②既包含傳統的商務模式(如經紀模式、銷售商模式、定閱模式等),也包含信息中介模式以及社區模式等網絡經濟下獨有的商務模式。而且新舊模式互相融會。比如,在傳統經濟中,銷售商模式銷售的都是基于物理介質的產品,在網絡經濟中,此模式可以包括銷售以電子為介質的比特(bit)產品,如數字化書刊、音樂等。③籠蓋面至關齊全,幾近所有的商務模式都在其分類體系當中。Rappa分類是被廣泛引用的分類體系。

二.四 其它分類體系

除了了上述幾種典型的分類體系外,也有1些其它類型的分類體系。

二.四.一 Paul Bambury的因特網商務分類體系

Paul Bambury重新的商務模式與舊經濟中的商務模式的差異角度動身,將因特網商務分為兩個大的類型:移植的真實世界的商務模式(transplanted realworld business model,簡稱為移植模式)以及因特網與生俱來的商務模式(native Internet business model,簡稱為天賦模式)。這里的“商業”包含與交易相干的所有以物易物、交流、交互以及流動。

移植模式是指那些在真實世界之中存在的、并被移植到因特網環境中的商務模式。例如郵購模式、基于廣告的模式、注冊模式、免費試用模式、直銷模式、房地產模式、鼓勵模式等。這些模式起源于傳統經濟,在網絡經濟中也同時存在對于應的實現方式。比如,傳統經濟中的房地產模式,在因特網環境下變為了銷售Web空間、域名以及e—mail地址。簡潔、易記并相符產品名稱以及特色的單詞稀缺而且價值不菲。

Paul Bambury分類體系的1個凸起優點是,它區別新舊經濟獨有的商務模式。該分類體系有著光鮮的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在概念上也是完全的以及1致的,籠蓋面無疑是至關全面的。不足的地方在于,對于這兩種分類下的模式沒有給出進1步的分類。

二.四.二 基于因特網商業功用的分類體系

Crystal Dreisbach以及Staff Writer依照因特網的商業功用,將基于Web的商務模式劃分成如下3類:①基于產品銷售的商務模式;②基于服務銷售的商務模式;③基于信息交付的商務模式。

顯然,該分類體系樹立在商家應用因特網做甚么(即功用)的基礎之上,分類體系基本上是完全的以及1致的,緣由在于商家為消費者提供的東西不外乎產品、服務以及信息。然而,與商家經營策略有關的模式(如網絡虛擬社區、免費試用等)不好歸屬于某1類型。

二.四.三 基于采購方式的BtoB商務模式分類

BtoB中樞(hub)可依照采購甚么以及如何采購這兩個維度將BtoB中樞分為4種類型:①MRO中樞;②收益經理(yield manager);③交流(exchange);④目錄中樞(catalog hub)。

此分類的籠蓋面不夠,它沒有包含像營銷這樣的職能,也沒法結合物流等發生新的商務模式。但關于采購按產品類型的分類以及采購系統/現場的分類對于于電子商務模式的立異仍有必定啟迪意義。企業可進1步發掘分析采購職能的其它分類以進行商務模式立異。

二.四.四 基于中樞增值方式以及服務對于象的BtoB商務模式分類

依照中樞增值方式以及服務對于象,可將BtoB中樞分為幾種商務模式:①雙向招集人(two—way aggregator);②單向招集人(銷售招集人或者購買招集人);③動態市場創建者(dynamic market maker);④拍賣(正向拍賣或者逆向拍賣)。

上述兩種關于BtoB中樞的商務模式分類體系簡明、完全1致,將BtoB市場中3種角色的地位及市場特征引入到分類體系中,對于于要采取電子商務的企業來講擁有較好的參考價值。這些企業可以依據自己所處市場的特征,采取適宜的商務模式。然而,上述分類體系僅僅是針對于BtoB中樞來劃分商務模式的,對于于那些不愿意通過BtoB中樞這樣的第3者進行交易的企業來講參考作用不大。換句話說,現實之中還有大量BtoB商務模式是沒有中介的,這些模式沒有包括在此分類體系當中。

另外,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基于對于商務模式的主導節制,將B二B電子商務模式劃分為3類,即賣方節制模式、買方節制模式、第3方節制模式及混合節制模式。

二.四.五 因特網營銷模式

Smith等從營銷策略的角度將因特網營銷模式劃分為:①聯營(affiliate marketing)模式;②免費內容模式(free content model);③制造噪音模式(creative buzz model);④驅入模式(external drive—in model);⑤反復點擊模式(repetitive one—hit—wonder model);⑥用戶集團模式(user group model)。

此分類籠蓋面過小,不能包含供應鏈的其它環節或者其它職能,更不用說與物流、資金流等的綜合集成為了。然而,此分類角度依然是可取的,企業可以創造出吸引潛伏用戶走訪自己的網站、了解自己產品以及企業的更多更靈便的手腕,這也是所謂的“注意力經濟”或者“眼球經濟”的1個首要方面。

三、電子商務模式立異

許多傳統企業可以參照上述電子商務模式的分類體系,結合自己所處的行業、市場特征、消費者結構以及偏好等因素,選擇1種合適自己的、最好的電子商務模式。然而,不存在最好的電子商務模式。處于同1行業、一樣范圍或者一樣企業文化的公司也很難找到相同的、勝利的電子商務模式。緣由顯然有多個方面,比如企業人力資源結構、產品特征、地輿位置、企業性質等方面的差異。

三.一 動態模式與靜態模式

即使上述因素也是完整相同的,企業還可以采用不同的電子商務策略,從而帶來不同的結果。比如1個制造辦公眾具的公司,1直是靠傳統營銷手腕進行銷售以及售后服務,并采取傳統手腕進行采購。該公司可以施行下列不同的電子商務策略:

(一)采取托管方式將制作好的網頁放到ISP或者門戶網站的服務器上,使患上當地或者整個地區的潛伏客戶能查找到本公司及其產品的相干資料;

(二)將售后服務搬到網上,樹立售后服務網頁,客戶走訪該頁時可登記問題以及投訴,公司可將這些反饋累積在數據庫中,下達處理指令,并對于其進行分析統計,發現產品需求規律;

(三)公司自己樹立原材料(例如木材、油漆等)采購網站,與供應商樹立長時間合作火伴瓜葛,下達的定單可自動執行,另外將MRO采購在第3者采購網站上施行;

(四)公司還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上開設廢物拍賣流動。

固然,如果公司依照上述步驟采取電子商務,它基本上施行的 是1種由簡而繁、由廣告以及服務到交易(transactional)的策略,這類從傳統經濟的商務模式過渡到網絡經濟的商務模式的動態進程,咱們無妨稱之為動態的商務模式(dynamic eBusiness model);與此相對于應,上節所定義的各種商務模式稱之為靜態的商務模式(static eBusiness model)。顯然,動態模式對于應于企業采取不同的電子商務策略以及步驟(進程),而靜態模式卻著重于采取了電子商務后的目標商務模式(狀況)。

三.二 附屬模式與獨立模式

上節所述的良多商務模式(例如注冊模式、免費模式、交流模式等)都是沒法單獨使用的,需要與其它商務模式相結合才能有效(在商業利益上),這些模式稱為附屬模式(auxiliary eBusiness model);與此相對于應,那些可單獨使用的商務模式稱為獨立模式(independent eBusiness model),例如門戶網站、數字產品及其交付模式、采購模式、拍賣模式等。

此外,如果咱們將上述商務模式稱為元模式(meta models)的話,那末所有現存的電子商務網站都是復合模式(combined models)。例如亞馬遜(amazon.com)將店面模式、藏書樓模式、廣告模式、免費模式、社區模式等多種商務模式集成在1起。

元模式主要屬性有:

(一)經營對于象及范圍(產品或者服務),如網絡產品、證券信息服務及分析信息產品;

(二)經營受眾及群體(潛伏/現時/未來),如產品供應鏈上廠商、上游供應商、下游分銷商以及終究用戶;

(三)經營使能器(enabler),如廠商——網上營銷、中間商——網上商店、采購同盟、電子采購;

(四)經營盈利及價值模型,如盈利率、收益模型、融資模型、增值模型與遠景模型;

(五)經營束縛/適應性,如智力資源結構以及學習能力、資源及進程動態配置能力;

(六)運作策略,如廣告策略、會員策略、免費策略。

在上節各種分類法子所描寫的商務模式中,擁有元模式主要屬性要素的、可明確表達的模式可界定為元模式。顯然,商務模式的不同復合結構也是影響電子商務模式效力的1個首要因素。所以,分析商務模式的形成及其效果是1個至關首要的鉆研議題。

圖一給出了1個基于元模式概念的電子商務立異框架,新的商務模式是在充沛分析元模式、從屬模式以及復合模式的基礎上,結合立異客體以及主體的束縛,在立異策略的指點下構成的。

七四0)this.width=七四0" border=undefined>

圖一 商務模式立異的1個框架

三.三 電子商務模式立異策略

作為網絡經濟主要介質的因特網,突破了傳統經濟的許多天然壁壘以及束縛(如時間以及空間的束縛),打破了原本的價值鏈以及網絡體系,發生了像亞馬遜(amazon.com)以及戴爾(dell.com)這樣的新興網絡企業,對于依賴于原有價值鏈體系的企業以及產業發生了巨大沖擊,這是電子商務模式立異的首要結果。如前所述,新經濟中呈現了許多同因特網與生俱來的商務模式,新舊商務模式的融會與滲入也勢必發生許許多多史無前例的商務模式。可見,因特網帶來了創造新價值、進而創造新的商務模式的巨大機會。

因特網商務的特征有:①公司對于客戶響應速度變患上比準確預測客戶需求變化更加首要,因特網使需求擴展并將價格壓低;②因特網商務的本錢結構請求其盡快樹立1個客戶基礎,并投資于新技術以使其響應客戶需求。因而,對于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商務來講,客戶基礎以及技術基礎設施是癥結資產。

跟著愈來愈多的消費者轉向到因特網購物,傳統商務模式逐步被瓦解。電子商務新人扭轉了收入以及本錢的結構,使患上傳統公司很難對于付。雖然因特網對于商務模式的影響因行業而異,這些模式仍是有規律可尋的。有前景的.com公司想找風險資本家追求支撐,就必需提交1份現有競爭者難以模仿的商業規劃,實現這1目標的最快方式是損壞現有商業的價格結構,這1策略為.com公司爭奪到可貴的時間,由于現有的競爭者堅持不降價(尤其是當電子商務僅僅占總銷售收入的很少1部份時)。為了搗毀1個行業的價格結構,.com公司必需扭轉該行業的收入結構。

(一)發現新客戶。因特網公司要以更低廉的價格甚或者免費提供傳統競爭者銷售的產品或者服務,通過開發新的傳統商業中不存在的收入來源來填補損失。

(二)提供新價值。因特網使公司搜集以及披發信息更加容易,因特網公司通常有可能為客戶創造新價值。例如,因特網拍賣網站(eBay)所提供的價值遠遠超過傳統征求廣告,即便二者都提供了買賣2手家具的方式。

(三)構建新的價格結構。聰慧的.com公司不會局限于殺價這1招,他們也會從新包裝產品,以便為其扭轉價格機構提供利便。例如,對于產品列入拍賣清單的銷售者,eBay只意味性地收取1點費用,但卻對于買主按必定比例收取費用。傳統的征求廣告通常收取很高的清單列入價格。

三.四 電子商務模式的壽命與專利維護

不同的電子商務模式能夠有益可圖的壽命周期其實不相同,有些商務模式的生命周期只有幾天到幾個禮拜,數字化產品及其交付模式中的光盤號碼簿,其生命周期至多只有一年—二年。在競爭以及模仿的壓力下,原先至關別致獨特的電子商務模式將會變患上極為平庸,特別是網上的品牌產品(電話號碼、新聞故事、股價地圖等信息商品)很快會被擠于利潤,終究是以邊際本錢——零——價格出售。有些商務模式依然健在,如門戶網站、店面銷售等??梢?,在沒有專利維護的情景下,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立異將通過因特網迅速分散,其生存壽命與分散的速度成反比。因而,為了鼓勵電子商務模式立異,進行某種程度的專利維護是有必要的。

最近,在外界輿論褒貶不1的情景下,美國專利以及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批準了亞馬遜(Amazon.com)的專利申請,Prieeline.com的專利申請懸而未決。許多人認為,商務模式作為專利來維護,將要挾各企業的電子商務項目——包含正在運作的或者不久將投入使用的項目,進而無益于電子商務在全世界的發展。顯然,在中國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國的良多電子商務項目均可能面臨交納專利使用費用的情景。

四、小結

“邊際收益遞增”理論的提出者布賴恩(亞瑟 Brian Arthur)認為,網絡經濟時期是“從新思考以及再造1切”的時期,企業基于信息展開業務,企業成敗的癥結在于審查、調劑業務展開的方式,以適應網絡經濟環境下信息技術以及因特網商務利用技術的快速發展、難以預測以及多變的客戶需求,和不連續變動以及激烈競爭的環境態勢。若持續以往的、按預先定義好的模式展開商務也能勝利,但從長遠看企業的延續競爭優勢來源于企業對于環境的清晰認識,并相應地適應性調劑戰略目標以及首創商務模式。因而,立異是電子商務模式與生俱來的特質,“需求——響應——引領”立異理念是電子商務模式設計的主題。勝利企業必需時常審查其商業模式,敏銳地察看市場并踴躍響應,更快地創造知識,立異“商務理論”與動態變化環境的差異。

本文在對于網絡經濟中電子商務模式進行了扼要述評以及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電子商務模式立異的1般思路以及若干基本概念,例如動態電子商務模式以及靜態電子商務模式、附屬模式以及獨立模式、元模式以及復合模式、和電子商務模式立異的策略等。這些工作對于企業設計、計劃自己的電子商務模式擁有必定的參考價值。

在這個方向長進1步的

鉆研工作良多,羅列如下:

(一)在現有商務模式的基礎上,挖掘新的、可行的電子商務模式。例如,比較購物(http://WWW.dazhela.com)以及拍賣搜索(http://auctions.goto.com)。

(二)動態電子商務模式設計。即依據哪些要素、采取哪些法子、參考哪些分類模式來設計特定企業的動態電子商務模式或者采取策略、施行步驟。

(三)新發現的電子商務模式的特征、漏洞以及補救措施。例如,像eBay這樣的拍賣網站,已經經有人針對于其拍賣規則設計了拍賣阻擊手的軟件(http://www.esnipe.com。)

(四)電子商務模式與知識產權維護。鉆研法律、技術以及商務模式如何互相作用,解決在分發知識產權的同時不至于喪失對于其的節制問題。

參考文獻:

[一]Michael Rappa.Business models On the web[M] (Web document),一九九九.

[二]paul Ti妹妹ers.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J].Electronic Markets Journal,一九九八,八(二):三—八.http://www.electronicmarkets.org/netacademy/publications.nsf/dll—pk/九四九/

[三]A.J.Slywotzky等,凌曉東等譯.發現利潤區(Profit Zone)[M].北京:中信出版社.二000.三五—八四.

[四]高媛,歐陽志明,石曉軍.電子商務[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一九九九。二九五—三六八.

[五]匿名.七七種網絡經濟立異模式[J].IT經理世界.二000,(五).http://www.ceocio.

[六]Paul Bambury.A taxonomy of Internet co妹妹erce[J].First Monday,一九九八,一0(二).

[七]William Hanrott,Business models for generating value on the Internet—a study of how to market an Electronic Music Tutorial[DB/OL].http://www.mainem.co.uk/diss/will/dissertaion.html,二000.

[八]C.Dreisbach,S.Writer.Pick a web business model that works for you [DB/OL].http://www.workz.com,二000.

[九]Steven Kaplan,Mohanbir Sawhney.E—Hubs:The New B二B Marketplace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二000,二000,七八(三):九七—一0三.

[一0]Rob Smith,Mark Thompson,and Mark Speaker.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e—Co妹妹erce[DB/OL].QUE(A Division of Macmillan Computer Publishing).二四一—二五六.

[一一]Mary Modahl.Now or never:how companies must change today to win the battles for Internet consumer [M].New York:Harper Business,二000.

[一二]Shapiro,C.and Varian,H.R.Information Rules: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M].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一九九九.

[一三]Nicholas Schmidt.Patents on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DB/OL].http://www.webpr.co.uk/news/patens.asp,二000.

篇(7)

目前,據統計我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需求缺口達600萬人,電子商務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根據國家《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提出的人才需求預測,到2015年和2020年,僅物流業中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分別需要技能型人才510萬人和560萬人,需要高技能人才148萬人和167萬人,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約占物流企業總用工數的40%,但是目前物流行業高技能型人才比重還不到1%。我國電子商務物流業快速發展對物流人才需求與日俱增,對技能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我國電子商務物流教育的起步較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整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教育尚未形成滿足現代物流人才培養的教育目標體系。尤其是高職電子商務物流教育,由于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定位模糊,還沒形成針對高職電子商務物流教育的專業開發與建設的管理制度。當前為了解決高職技能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的短板,本文提出高職―本科協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

據調查,企業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四種類型:戰略規劃人才,高級管理人才,中、低級管理人才以及從事基本操作的技術人員。而企業戰略規劃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主要負責企業整體戰略和實施目標的制訂,起著總指揮、主持大局的核心作用。從事基本操作的技術工人可以是具有中職或經過短期培訓上崗的人員,他們負責具體的業務操作事宜,偏重于體力勞動。我國高職教育的定位主要是培養??茖哟胃叨思寄苄腿瞬牛瑧眯捅究浦饕囵B本科層次技術型、工程型人才。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報告,對電子商務物流行業企業的發展現狀、人才需求,省物流業發展現狀、趨勢以及對物流人才的需求。

2高職和本科校校協同創新的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本科電子商務物流優勢特色,開展高職與本科高校之間的協同合作。高職院校老師通過參與本科院校大型電子商務物流科技攻關項目、聘用本科師資、共享本科院校電子商務物流課程體系和實驗室資源等途徑,充分釋放本科院校人才、信息、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活力。當前可著重探索建立優質電子商務物流教育資源共享、協調合作,共同搭建創新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大平臺。高職―本科協同培養下建設體現工學結合的優質專業核心電子商務物流課程及專業教學資源庫,與企業合作開發體現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和案例教學的專業課程。建設專業核心課程的網絡課程和教學資源庫,豐富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輔助教學手段。

3高職與校所協同創新的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模式依托科研院所優質科研團隊和優質的科研設備資源,瞄準國家電子商務物流相關重大戰略需求,圍繞國家重大電子商務物流基礎研究,構建優質信息資源平臺,實現優質信息資源共享,實現電子商務物流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下放。實現高職院校建立更為靈活的電子商務物流教學組織形式,強化“教學做”一體化,突出知行通達。具體思路是“走出去”與“請進來”兩步走策略?!白叱鋈ァ本褪墙M織教師到行業企業的一線去調查、咨詢、走訪,獲得第一手的資料?!罢堖M來”就是把物流行業企業專家、一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聘請過來,集中討論分析確定崗位群,分析各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如何將職業行動領域轉換為學習領域,以及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學習情境的設置等內容,從而制訂出一套科學合理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標準。

篇(8)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279-02

引言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產業正蓬勃發展,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儲備。培養既了解經濟活動基本規律,又懂計算機信息技術;既掌握先進的營銷管理理念,又熟悉現代商務運作流程的復合型高技能應用性人才,是時代賦予電子商務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本文結合所處區域環境,根據市場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對構建科學、合理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一、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一)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市場需求

浙江省作為我國經濟大省,具有經濟發展速度快、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專業市場發達、中小企業居多等特點,顯著的區域經濟特色為網絡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全省僅專業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網站就約占全國專業網站的2/3,近60%的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網絡經濟的發展和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因此,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更為迫切。

艾瑞咨詢統計跟蹤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人才需求量十分巨大,其中需求最多的是網絡營銷類人才。此外,從事電子商務基礎開發的技術人才也有較大的需求數量。而對于從事中高層管理、策劃等類型的人才需求數量有限,且要求很高,一般需要有較長時間的工作和實踐經歷。此外,在電子商務人才的中低層需求領域中,需求更多的是“專才”而不是“通才”。因此,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應該著眼于幫助學生精通具體的應用能力,而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也需要作出更明確、更清晰的界定。

(二)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定位

面向數以百萬計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類崗位,培養綜合素質優良,職業道德優良,既了解經濟活動基本規律,又懂計算機信息技術;即掌握先進的營銷管理理念,又熟悉現代商務運作流程的復合型高技能應用性人才,這是時代賦予電子商務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只有目標明確、定位清晰,才有可能創新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針對電子商務崗位的特點和要求,培養出適應能力強、特色鮮明、技能突出,實現與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實際“零距離”,與就業崗位實現“零適應期”、能快速切入企業具體電子商務類崗位的“楔型人才”。

信息化的沖擊勢不可擋,互聯網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企業無論大小都絕無可能游離于信息化、電子商務化這一大趨勢大背景之外。就像互聯網一樣,不是它有用沒用的問題,而是我們是否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現在也不是談論企業要不要開展電子商務的時候了,關鍵是怎樣利用好這個工具,并讓它為企業創造價值。誰先覺醒了,并利用好這個工具,誰就占據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

(三)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業務素質要求

電子商務人才其工作性質的崗位性和專業綜合性需要極強的社會能力和良好的個性素質,才能展現其優勢。社會能力和個性素質培養需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揉入與強化。如通過案例情景教學實踐, 鍛煉學生溝通、語言表達、自我管理、處理情感變動的能力以及諸如求知欲、坦率、評論性(批判性)、反應能力、條理性、獨立性等個性化的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訓練。

電子商務人才強調兩種能力的培養: 一是綜合能力。是電子商務人才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學校應打破知識體系的界限,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課程和實際工作項目。二是實踐能力。是具備的另一個重要能力,遇到問題能夠全面認識分析, 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積極踐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下的敏捷思維方式和處事行為方式。

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培養模式創新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主要的培養方向是應用型乃至操作型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電子商務的培養目標必須精確定位,通過合理安排教學課程和考查標準培養出具有堅實的經濟管理與現代商務的理論基礎,掌握信息科學理論與技術方法,具有使用網絡開展商務活動能力,從事現代商務管理、電子商務開發、應用與管理的專門人才。

(一) 加強專業建設, 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樣性,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崗位群的電子商務對人才要求的標準及其類型是不一樣的。因此,培養電子商務人才必須樹立多元意識,著眼培養多類型的電子商務人才。高職院校必須根據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的多樣性設置不同的專業方向并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根據不同崗位群對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不同要求進一步細分專業方向,使不同專業方向對應著不同的崗位群。一所學??梢栽O置幾種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專業, 或者在一個電子商務專業之下設置幾個電子商務專業方向。高職院校應根據不同年級電子商務學生的特征,規劃設計專業培養的目標、組織形式、運行機制及控制機制,并在不同年級抽樣部分學生參與。針對大一學生以培養學生對專業興趣為題,調研調查學生的專業興趣,改進培養的方式和方法;針對大二的學生,以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將學生組成若干興趣團隊,由專業團隊教師指導學生興趣團隊,借助項目挖掘法,即技術開發能力課程群和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以及貿易能力課程群,借助挖掘的項目,進行項目開發與運營,引導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針對大三的學生重點是引導就業。

(二) 完善課程體系

創新能力來源于寬厚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素質拓展,高職院校要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首先,優化課程結構。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則設置必修課,確保學生具備較為扎實的基礎知識。其次,更新教學內容。要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著眼于專業技術的訓練、著眼于轉崗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人才培養基礎知識的全面性。再次,要增加選修課比重。允許學生跨院、跨系、跨學科選修課程,使學生依托電子商務專業,著眼于綜合性較強的跨學科訓練,培養“寬口徑”人才,使人才滿足多樣化、實用化的需求狀況。

(三)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素質高低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為培養和吸引高素質教師,在建設電子商務專業師資隊伍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組織相關教師參加有關院校及社會團體舉辦的培訓班, 或以進修方式攻讀電子商務研究生課程。 第二,組織教師參與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心得的交流活動, 鼓勵教師參加電子商務學術交流。第三, 鼓勵教師積極承擔或參與電子商務課題研究。第四, 建立高職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 鼓勵教師到電子商務企業掛職、參與企業電子商務項目研發。第五, 制定和完善兼職教師聘用制度,支持高職院校面向社會聘用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

(四) 健全實踐體系

高職電子商務是最注重實踐的專業,“精排實踐課程、建立實踐基地”是建立電子商務專業實踐體系的核心內容, 電子商務的實踐教學環節可分成三個方面:(1) 商務和網絡的基礎實踐。如網上市場調研、網絡廣告設計與實務、網絡營銷方案設計等。(2) 商務和網絡的專項實踐。針對電子商務的某個專門領域進行電子商務模擬實驗, 例如,網頁設計、動畫制作、電子支付、物流配送等。(3) 商務與網絡的綜合實踐。目前, 可以采取以下途徑加強實踐教學: 第一, 建立學校與企業之間密切交流、合作的機制, 為學生提供電子商務實踐機會;第二, 校內的模擬實踐。如: 網站規劃、網站運營、網絡營銷等及實踐基地教學實習將最終培養和檢驗出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第三, 將一個教學班分成多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建立電子商務網站、開設網上網店,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積累從事電子商務的實戰經驗。按照三方面理論安排實踐教學課程, 實現專業實踐的循序漸進、層層遞增的教學體系, 同時配合實踐基地的實際運用, 是培養高職電子商務應用型專業人才的保障。

(五) 統一檢驗標準

培養出的人才是否真能成為合格的人才需要嚴格的標準來檢驗, 統一的檢驗標準既可以指導學校的人才培養, 又能為企業的人才需求提供參考依據。學校、國家和社會三個層次的檢驗保障了人才具有合格的理論和技術水平。(1)學校把關。學校內的理論類課程考試可采用筆試, 而對于實踐操作型課程更應該采用實際操作的方法來檢驗學生的技術水平,以免造成學生眼高手低、不切實際的現象。(2) 國家認證。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了《電子商務師國家職業標準》, 在電子商務從業人員中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職業資格電子商務師”分為電子商務員、助理電子商務師、電子商務師和高級電子商務師四個職業等級。高等??茖哟蔚碾娮由虅杖瞬判柽_到助理電子商務師的理論和技術水平。國家制定的職業標準不僅指導了院校的教育與教學,更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建立了統一的衡量標準, 將極大地促進電子商務崗位的標準化和專業化。(3) 社會滿意。企業和社會的滿意是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最終目標。電子商務一方面需要很強的實踐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發展迅速, 要求學生能掌握最新的理論和技術, 培養出的人才只有達到了實踐性和實效性的統一, 才是社會滿意的合格人才。

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和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的支持,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隨著信息技術更新和網絡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完善和實踐的過程,必須適應電子商務螺旋式上升發展的要求, 其培養模式也就需不斷地研究、完善和創新,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機接軌,推動職業教育與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傲霜,呂秀紅.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分析及課程體系研究[J].黑龍江教育,2004,(6).

篇(9)

最近幾年,智能手機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手機上擁有的應用軟件使人們的生活極度便捷。手機端電子商務的興起使電子商務的發展出現了新局面。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傳統的商業經營模式已經落后,為了適應商業的急速發展,企業必須對商業經營模型進行創新改造,所以,加大手機移動支付技術研究力度、開拓新型商業經營模式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電子商務與移動支付的含義

子商務是指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進行商品交換的商業行為。通常意義上,電子商務遍布全球,只要擁有通暢的、開放的網絡,就可以在線上進行貿易活動。一種更容易理解的說法是,電子商務即是指可以讓消費者在網絡上進行購物等行為的新型商業運營模式。目前,主要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有C2C、B2B、ABC等。

移動支付是指智能手機用戶在手機端對購買的消費品、享受的服務等商品進行付款的新型支付方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使用者直接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向金融機構的個人賬戶發送付款命令,在無形中實現貨幣的轉移,起到快捷、安全的支付效果。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移動支付技術分析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 技術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技術原理是在電磁場或磁場范圍內,通過吸收非接觸式通信格局識別目標,并完成數據交換等一系列任務。這項技術在應用中不需要基于人工基礎,在惡劣的環境之下也能快速正確地識別目標。目前,這項技術主要應用于RF-SIM、NFC等技術之中。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移動支付商業模式類型分析

在電子商務的整個運營過程中,主要的利益相關者包括用戶以及商戶等等,據此可將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分為下面幾種類型:

(1)以電信運營商為基礎。運營商大多具備大量、穩定的用戶,同時也是網絡的提供者,使得電信運營商在移動支付方面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在綁定消費者方面體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除提供網絡接入服務之外,電信運營商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其他具有針對性的綜合服務。在這種商業運營模式下,電信運營商有兩個突出特征,即客戶來源與網絡技術支撐,通過分紅等方式取得電子商務運營中的企業利益。不過,運營商想要在移動支付領域取得更大的發展,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專業團隊的培養,不斷增加相關經驗,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優勢,努力達到經濟利益最大化。

(2)以傳統電子商務提供者為基礎。傳統電子商務的突出優勢是已經具備了完善的運營模式、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手機移動端通過相應的電子商務通道后,就可以順利運作。不過,傳統的消費者和線上消費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這可能給傳統運營商在運營理念上帶來一定沖擊,所以,傳統運營商應當積極適應電子商務特點、創新出合適的發展道路。

(3)以銀行為基礎。銀行擁有豐富的賬戶管理和支付方面的經驗資源,這使得其在電子商務領域迅速發展壯大。銀行可以通過電信運營商提供的通信網絡,為其用戶提供獨立、安全的支付等相關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參與主體只包括銀行以及銀行用戶,只是這兩方的溝通與交流,因此,以銀行為中心的移動支付商業模式逐漸壯大。銀行有專線和運營商進行連接,用戶通過個人銀行賬號進行移動支付,整個支付過程中運營商并沒有直接參與。目前,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招商銀行、商業銀行等各大銀行都構建了專屬的移動支付平臺。由于銀行本身具有完善的結算體系和信用管理體系,所以在支付業務方面能夠拓展手機服務功能、促進移動支付的進一步發展

(4)以設備為基礎。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中,移動設備是一切的基礎,沒有設備,也就無法完成移動支付,移動支付的商業模式也就無從談起。所以,以設備為基礎的移動支付商業模式迅猛發展,成為主要的一種類型,例如小米旗下的“小米商城”,其運行的商業模式以設備加上服務為主,其提供的軟件銷售平臺吸引了大量的軟件提供者,有利于推動小米手機軟件的開發與推廣。目前,這一類型中最為成功的企業當屬美國蘋果公司,國內大部分公司推出的產品太過簡單,無法爭取到更大的市場。

(5)以應用提供者為基礎。已應用提供者為基礎的商業運營模式,需要運營者持續的專注力和創新力,伴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應用提供商針對用戶的需求引導用戶進行消費。為了應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應用提供者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持續吸引到消費者,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結論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移動支付正在迅速成為人們交易中主流的支付方式。所以,在電子商務的大背景下,我們應當不斷加深對于移動支付技術的研究、致力于開發更加便捷、安全的移動支付技術,為移動支付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做好技術準備。另外,還應當積極創新商業經營模式,滿足人們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在形成固定消費群體的同時,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達成促進電子商務穩健、快速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10)

1國內茶葉交易的概述

1.1國內現行茶葉交易的特征

茶葉似乎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無論是自己的飲用,還是走親訪友的贈品,茶葉都是首選。眾所周知,市面上出售的茶葉產品類型多種多樣,有著不同的口感、規格以及包裝,正是因為其有著以上特征,因而在交易時間上有著明顯的限制性,并且每一次交易的規格或數量都非常龐大。如:我們通常根據加工方式的不同,會將茶葉劃分成六個不同類型,烏龍茶、紅茶和綠茶等,每一種類型的茶又有著不同的等級劃分標準;諸如根據加工工藝以及原料的產地和品質等,可以將茶葉劃分成一級、二級和特級等;若是根據外形來劃分,又可以分成圓形、針形、不規則形以及扁形等。在茶葉交易中我們不難發現,國內茶葉交易有著較強的時間限制,通常情況下是在清明節前后,這是因為此階段茶葉的品相最好,最受廣大市民喜愛,因而這一時期茶葉的價格會升到很高,節后便會慢慢開始跌落。并且還由于茶葉交易自身所具有的批量大的特征,使得國內茶葉專家普遍認為國內的茶葉交易需要盡快找尋另外一種新的、更加快捷的突破口,以便使茶業的發展更加穩定,而這一需求便為后來的電子商務出現奠定了歷史基礎。

1.2存在于國內茶葉營銷系統中的各種問題了解國內茶葉交易的人都知道,極大部分的交易都是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完成的,人們普遍認為只有面對面的談,才能夠放心,達成最好的交易。這種類型的交易所具有的優點是十分簡潔靈活,并不會受到市場以及交易程序的控制,經營者對于交易狀況能夠自行操作和控制,這也是一種買賣雙方建立起長期性業務關系的重要手段。然而存在于其中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即該種方式并不能與市場進一步拓展的需求相適應,被限制在一定的區域內,尤其是在市場放開茶葉自主經營權后,國內茶葉市場由于受到信息以及專業技術的限制,很難接觸到國際市場,并隨著市場經濟格局的改變,茶葉出口的渠道變得多種多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市場亂象,擾亂了市場秩序,如:隨意壓價,大量流失國有經濟效益。

1.3加入電子商務的必要性

就當前國內茶葉交易而言,由于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使得茶葉交易市場長期維持在固定的交易范圍內,難以得到進一步拓展。而根據相關資料的調查得知,我們的鄰居——印度采取了新的一種茶葉交易方式,即“拍賣”,通過這一方式該國的茶葉交易量接近七十萬噸,深入的研究該交易形式我們發現,其能夠縮短印度本土企業同國際茶業市場之間的距離,在公正、公開和公平的交易市場環境下,采用產銷商直接見面洽談的方式,有助于現貨現賣,在與市場規則相符合的情況下,還起到了成本不斷降低的效果。對于這樣一種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相符合的方式,我國的茶葉交易市場應當借鑒過來,這也要求我們必須盡快將一個標準化、快捷化的具備茶葉拍賣性質的營銷模式構建出來,而這便為電子商務的出現作出了有效鋪墊。

2國內電子商務概述

電子商務的出現是時展、科學技術水平進步的必然趨勢,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電子商務應當是對傳統茶葉交易市場的調整行為。依賴于物流以及電子貨幣而得到的電子商務現金流,其從最開始的B2B、B2C,到今天的O2O、G2B等形式,是人們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顯著標志。相較于傳統形式的茶葉交易而言,電子商務成本更低,交易的速度更快,因而其一出現就被人們廣泛接受和喜愛。

3電子商務模式下,國內茶業盈利模式的有效選擇和創新

3.1國內茶業電子商務的發展

電子商務是近年來興起的新的一種線上交易形式,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就國內茶業電子商務而言,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因而還有很多有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如:落后的市場交易觀念和信息是阻礙茶業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一個因素。茶業不僅是與本產業相關聯的,還同手工業、農業、文化產業、政府機構以及商業協會等有著密切聯系,無論是哪一環節脫軌,都會影響著整個茶業的可持續發展;茶業經銷商市場意識的短缺,僅僅是圍繞著自己所在區域的市場進行交易,而忽視了更遠、更大的區域,當茶葉交易存在著區域性,茶業就很難得到拓展;缺乏人才信息收集渠道,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信息化時代下,茶葉交易應當更多地與信息技術接軌,只有了解更多的茶葉交易信息、交易形式才能夠探索出新的一種茶業發展渠道;國內茶業缺乏龍頭企業的支撐,雖然茶葉企業有很多,發展狀態良好的企業也有很多,但是企業名氣大、社會形象好的卻寥寥無幾,這也阻礙了本土茶業向國際市場拓展的腳步。

3.2國內茶業電子商務創新型盈利模式構建

自全球經濟一體化形成以來,傳統的茶業交易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經濟形式的發展,此時發展茶葉電子商務就顯得非常緊迫,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茶業交易特征出發,選擇或創造出適應于本地區茶業發展的電子商務相關的盈利模式。就國內茶業發展的大范圍來看,同其他行業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相比,茶業有著自身獨有的發展特征,無論是從其市場發展適應性的角度出發,還是全球化經濟發展契合性的角度出發,都應當從產業聯盟B2B的模式著手,將一個面向國際化的拍賣型網站建立起來,吸納全國各地和世界范圍內的所有茶葉供銷商,如:來自各個地方的茶葉批發商以及供應商都能夠通過網站找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供應商應當預先將茶葉樣品寄給批發商,并且網站內應當有專門的人負責評級、編號以及樣品發送等工作,將編排好的樣品照片放到網站上,為拍賣所用。當交易的雙方在規定時間內達成交易后,網站有權收取一部分的服務費或交易費。針對這樣一種盈利模式,其非常符合現代市場發展需求,不僅有利于交易費用的節省,還為茶葉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基礎。單從消費者以及批發商的角度來看,我們應當將一個行業聯盟性質的B2C建立起來,以在線電子零售作為銷售基礎,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省去中間商環節,以此縮減成本。經過多方走訪調查,能夠稱得上是我國茶業門戶型代表網站的不過幾家,其中還有很多的網站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卻由于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限制而沒有發展起來。如:以俱樂部形式來吸納會員的“中茶網”就是國內茶葉網站中做的比較好的,門戶型網站,其所吸納的會員多種多樣,有來自科研院校的、茶業單位的、茶藝組織的一級茶葉協會等,簡單的入會方式卻能夠享有很多優惠,諸如信息免費等;此外該網站還專門組建了物流配送中心,全國各地都有該網站的分管站,這樣有助于及時了解各地茶業的發展實況。深入研究各個網站運營模式我們不難發現,更加符合與當前國內茶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應當是“中茶網”,為關注的重點在于本土茶業,因而網站中的大部分信息都關乎國內茶業發展,我們認為該類型的網站應當多建立幾個,單就“中茶網”內部而言,有必要增設一些會員分類環節,諸如根據不同類型(行業、區域等)的會員提供與之相對應的服務,這樣會顯得網站服務更加系統性、專業性。顯然這一模式創新,想要完成是非常復雜的,這是因為國內現有茶業網站中出現了一種通?。菏艿绞袌霭l展行情以及經營政策要求的限制,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難以考慮全面,只傾向于向重要的、龍頭型的企業提供服務,而忽視對于小型的企業或個人進行服務。毫無服務特色的網站會員管理模式,是很容易流失客源的,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便將新的一種創新型的茶業電子商務提了出來———ABC模式該模式是在B2C以及B2B的綜合分析下建立起來的,其是兩種電子商務模式的有效結合,有助于綜合性特點的發揮,并且在應用價值的幫助下,引申出投資價值,隨后便形成了組織進化價值,一旦具備現代化經濟發展特征的價值鏈形成,那么將針對不同類型客戶分類管理的目標實現就不遠了。

4總結

綜上所述,時代是在不斷發展,社會經濟形式的改變,必然會改變各行各業的經營方式,相較于傳統意義上的茶業經營模式而言,現代化的電子商務形式就顯得非常重要,其是科技進步、時展的重要體現。將電子商務應用到國內茶業發展中,有助于茶業的進一步發展,接觸到國際市場。根據國內茶業當前電子商務發展實情,我們在B2B以及B2C兩大熱門盈利模式的結合下,創造出了更適宜茶業發展的ABC模式,其是以上兩種模式應用優勢的綜合,能夠將完整的一條電子商務鏈形成,是我們針對國內茶業電子商務發展實況的有一次創新性研究,因而能夠更好地滿足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占青青.中國茶的科技文化融合與市場拓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

[2]袁凌.面向傳統零售業的電子商務模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

[3]高展.我國茶葉電子商務市場現狀分析及營銷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5.

[4]葉忠華.HX茶葉公司電子商務營銷模式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

[5]李紅.中美互聯網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比較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1.

上一篇: 經濟管理的二重性 下一篇: 行政單位辭職申請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国产二区不卡在线 | 亚洲第一天堂国产丝袜熟女 | 亚洲午夜AV中文免费在线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不卡v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