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考察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06 14:55: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消防考察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消防考察報告

篇(1)

從來沒有看到學生的打鬧、摟抱、說臟話。看到的是學生的文明禮貌,走路靜悄悄,幾人成行,特別是去運動場上體育課,學生排著隊,打折牌子,這個牌子是學生班級名稱。靜靜的,沒有吵鬧,但是每個學生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恰逢學校組織實驗技能考試。學生排著隊靜靜的在那里等著。這是一種風景,這更是學生素養的高度體現,這一切源自學校課程的開發,源自學校德育大講堂對學生心靈的感染。

2、家長委員會參與了學生的管理。

在我們進教室聽課的時候,看到有家長坐在教室里聽課。下課后,對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起初認為是學校的老師,一問,才知道是學生家長。原來學生家長委員會,安排每天有一名家長在學校聽課,她說,他們的責任既是副班主任,又是班長的角色。幫助學校管理學生,同時對家長理解學校、理解教師做了有力的溝通。把家庭教育延伸到學校,促進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廣大家長積極參與學校各項事務,對學校辦學行為、教師執教行為進行直接監督,促進了各項育人制度的有效落實。家長和學校一起攜手育人,共同筑造出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3、課程開發極具特色。

孩子的歸結點是課程。孩子,家庭給予物質營養;學校給予精神營養。成功構建起了“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即“生本化的學科課程”、“特色化的學校課程”、“個性化的活動課程”。課程包括學科課程———素質教育的根基;活動課程——個性特長的保障;特色課程——學校特色的依托整合教材。

教師以現有的教材為基礎,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最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部分,使學習內容更加適合學生。每學年為各學科提供3—5種不同版本的教材,各學科教師分工合作,共同整合教材,編制出適合學生的教材。整合教材還包括對教材內容進行結構體系的整合。例如,地理學科在學習國家區域地理時,整合為“低緯度的國家”、“中緯度的國家”、“高緯度的國家”三部分。

(1)活動課程:發展學生的個性。

“個性化的活動課程”包括“入校課程”、“國旗下講話課程”、“主題教育課程”、“班會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社團課程”、“節日課程”、“陽光60分課程”、“演講與口才課程”、“離校課程”等十大課程模塊,成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重要保障。

(2)特色課程主要指引橋課程。

“引橋課程”是指為學生學習新知尤其是重難點的突破,做好前置知識或背景的鋪墊。初一學生的小初銜接、初二學生的“兩極分化”、初三學生高中學習的適應不良,都需要搭建引橋解決。“引橋課程”包含三個系列:

一是小初引橋課程。旨在幫助初一新生消除學習的前置障礙,適應初中學習。其基本流程是:梳理與初中學習相關的前置知識—并進行分析—找到前置缺陷—建設引橋課程—實踐驗證并總結。一般新入校的初一學生會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引橋課程。比如,英語學科中音標的學習就是小初引橋的重要內容。

二是難點引橋課程,破解學習難點,減少“兩極分化”。各學科老師給學生搭建的“難點引橋”,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從思維障礙尋找切入點,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置于“前置知識”的鋪墊之下,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越過“障礙點”。基本流程是:“各學科梳理知識點面向師生調研學習難點研究難點背后的障礙點建設引橋課程實踐驗證并總結”。比如物理中在講杠桿原理前,讓學生先感知體驗一下鉗子、壓水井等。

三是實施“高中引橋課程”,著眼于學生長遠發展,在初三為其順利適應高中學習“搭橋”。學校為各科教師配齊高中教材,各學科教師把與高中學習有關的鋪墊,放在初中相應章節中處理,為將來高中學習奠定基礎。特別是學校的各種材料,都認真裝訂,歸納。有封面。

4、社團建設突出。

學校針對學生的特點建立了很多的社團,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特別是學校的綠色環保教育。我們在參觀學習中看到了學生在綠色環保中,親手制作的各種東西,很有創意。

1、抓住了教育管理的領先要素,更新理念,用科學的辦學思想統帥學校。住了教育管理的領先要素,更新理念,用科學的辦學思想統帥學校。

2、抓住了學校建設的關鍵要素,發展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3、抓住了學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優化課程,提高課程建設與實施質量。

4、國家(地方)課程生本化、學校課程特色化、學生活動課程化的路子,逐步構建起“生本化的國家課程、特色化的學校課程、個性化的活動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將課堂與課外、統一目標與特色目標、共性與個性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既保證了課堂的高效,又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5、抓住了提升教學質量的決定性要素,改革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篇(2)

地理考察就是以地理環境為對象的調查和觀測。地理考察方式多種多樣,例如氣象觀測、天文觀測、地震觀測、地形地貌觀察、游園、探險、露營、休閑游、登山觀光、定向越野、垂釣、漂流、野炊等等;中小學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的地理考察,組織性、目的性都很強,是未成年人參與的團體活動,具有一定特殊性。

探索總結出地理考察活動的規律、原則,讓地理教師掌握地理考察的基本方法,不僅對教師組織開展地理考察活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而且有助于增強地理教師組織開展地理考察活動的信心。

一、組織中小學生地理考察活動原則

第一,組織性原則。嚴格執行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有關組織學生外出活動的相關規定,辦理各種報批備案手續,爭取相關部門如教育行政部門、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門和學校領導的支持,將活動方案告知家長,以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一般來說,規模較大(1個班以上)、外出時間較長(6小時以上)的應由學校牽頭組織,規模較小(1個班以下)、外出時間較短(6個小時以內)的可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織。成立活動組織機構,機構一般由領隊(校領導、班主任)、后勤保障人員、安全衛生人員(校警、校醫)、考察管理指導教師等組成。為便于管理,將各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配備指導管理教師。明確細化每個成員的任務、職責;每個成員都要明白自己擔負著確保學生安全的重任,盡心盡力履行職責。制定考察活動紀律要求,印發給師生,人手一份,并組織他們開展學習,逐條弄清要求。嚴格的組織紀律是地理考察活動的根本保證。

第二,安全性原則。組織者要充分考慮到影響考察活動安全的各種因素:(1)目的地應選擇無地質災害,無危險動植物,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2)選用證照齊全合法、狀況良好的交通工具。(3)注意收集目的地天氣的預報,避開臺風、雷陣雨、大風雪、高溫酷暑、低溫冰凍等災害性天氣。(4)準備一些應急物品、用具,如干糧、飲用水,防暑、防凍、防蟲藥品,鐮刀繩索等,條件許可的每人配備一個安全應急包。(5)制訂應急預案,萬一出現險情或事故時,師生能夠得到及時、妥善、有效處置。嚴密細致的安全措施是地理考察活動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

第三,循序漸進原則。(1)目標要求要與學生的心智相適應,學生只要作出努力便有所收獲,讓每個參與者都享受到活動成功的喜悅,為下一次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不宜對大多數學生要求進行深度的研究。(2)考察內容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先實踐課本中的地理方法,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印證課本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再進一步過渡到掌握課外知識與能力的要求。(3)考察地點選取,由校內再到校外,由近到遠。例如有關地形方面的考察活動,先要求學生收集本校地形地貌資料,觀察、了解本校地形地貌,再到校外考察,了解本村鎮或本市的地形地貌。

二、一般地理考察活動的三個階段

篇(3)

日本傳統木構建筑因自身的性質和結構特點決定了其本身的用電負荷容量較小,并且考慮到消防防火的要求,不能夠根據現在的設計標準設置大負荷用電及空調負荷用電,因此僅配置了一些簡單的照明及空調裝置,同時電氣線路敷設一般也采用穿金屬管或塑料管沿建筑物墻角及屋檐下隱蔽處明裝敷設。

2、消防設計

日本大多數以木構架為主的建筑,其耐火等級低,火災危險性極大。因此對于木構建筑內的用火、照明用電,包括香火爐的設置也有特定的考慮。在日本考察到各寺內佛像前極少采用點蠟燭的方式供祭,或改用小功率燈泡代替(國內大多數寺廟內都采用蠟燭供祭,這給安全防火管理帶來隱患),燒香、焚紙都已移至室外避風處進行,并設置專門的香爐。同時在室內配置了相當數量的輕便滅火器,在有條件的歷史木構建筑中也設置了溫感探測器、警鈴及報警按鈕裝置。

3、防雷設計

日本歷史木構建筑的屋角獸頭、房脊、梁柱及屋頂等易受雷擊,故要特別加以防范。我們在日本考察時看到的常用的防雷做法是避雷針/避雷帶防雷法。

避雷針的設置和做法和國內基本一樣,通常置于建筑屋頂或最高處,采用雙支接閃器,并用鐵卡子卡牢,然后與導線焊接牢固。其原理是利用避雷針高出被保護物的高度,使雷云下的電場發生畸變,從而將雷電流吸引到避雷針上,通過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導入大地,使被保護對象免遭雷電直擊。

避雷帶防雷法是按屋頂建筑的輪廓用避雷線繞一圈,根據國內防雷建筑規范須離開構件10~15cm,并用鐵卡子卡牢。但本次考察的日本古代木建筑的避雷帶的做法是貼伏在屋頂建筑的輪廓的表面(就此點中國規范與日本規范不同),同時避雷線順屋脊延續至翼角至檐頭(見圖4)。

引下線(采用多股鍍鋅鋼絞線)安裝分為明、暗兩種,我們此次考察到的日本木構建筑防雷引下線的做法全部采用明裝,并垂直引下,易于檢查和施工(見圖5)。在國內很少有這種做法,一般引下線沿古建筑輪廓彎曲并引下,雖然建筑上是美觀了,但對防雷不利。

接地體。接地體選擇安裝在行人較少的地方,以避免或減少跨步電壓的危害。

4、弱電系統

日本木構建筑中,根據使用要求,設置簡單的廣播/安防系統等弱電系統。

日本木構建筑配電線路簡單可靠,管線全部采用穿金屬管或塑料管沿墻角明敷。

各寺嚴格各項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在有條件的建筑位置設置安裝自動報警裝置和滅火裝置。

日本木構建筑采用避雷針及避雷帶防雷保護木建筑,引下線明裝,并垂直引下,易于檢查和施工。

日本近代建筑(群)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中的電氣設施特點

1、配電系統

日本近代建筑保護利用中,隨著新的功能使用、消防、照明、空調等現代化設備的注入,用電負荷及級別有了明顯提升,需根據用電負荷的變化進行合理擴容及更新換代。為了盡可能減少對建筑原風貌的破壞,在保留建筑外貌的基礎上,以最小干預為前提,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結構和功能進行改造和設計。在滿足現行相關規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盡量做到不破壞原有建筑的結構,又不影響其使用功能。

2、照明系統

日本近代建筑在重要的保護區域,充分利用原有燈具并考慮換裝新的光源,來再現建筑的魅力和風采,從而最大限度地烘托出建筑空間的場景感,歷史感。

3、防雷接地系統

日本大多數的近代建筑基本上可能都有防雷體系,但有些不完善,需根據現行相關法規的要求做進一步的改進和修善。首先根據日本防雷的傳統做法,大多數歷史建筑都在屋面設置避雷針(日本歷史建筑大多采用避雷針的方式而非國內主流采用避雷帶的方式防雷)作為接閃器,其次對于沿外墻明敷的防雷引下線,大多采用圓鋼或扁鋼引下折方式,并在有人身接觸的地方采用穿塑料管或其它保護措施,防人身接觸。而對于沿外墻暗敷的防雷引下線,推測和國內做法一樣也是利用原有建筑物鋼立柱或鋼筋立柱作為防雷及按地引下線,利用原有建筑物的基礎作為等電位接地體。

4、消防系統

日本近代建筑均按要求設置了先進的火災報警系統及滅火系統,并在主要部位設置疏散指示及應急照明系統,確保人身安全。

5、弱電系統

大多數日本近代建筑都根據現在的使用要求對原有弱電設備進行更新或重新改造設計,并新增了大量現代化的弱電設施,如廣播、監控攝像機、網絡與電話系統等,以滿足現代社會對商業、酒店和辦公硬件設施的需要。

6、可持續利用技術(綠色建筑,新能源)

篇(4)

    

    

近兩周來,“***家園”項目咨詢部水暖專業人員會同業主針對住宅空調、直飲水及采暖熱源等專題,對有關廠家進行了考察,在此基礎上對各個專題中實施方案的技術、經濟的可行性進行了認真的比較分析和探討,認識基本統一,現在我們對設計單位提出如下建議,以便其按照業主意圖進一步開展設計工作。

    

    1. 關于戶式中央空調

        通過對多種戶式中央空調系統的性能進行比較(詳見附件1《***家園戶式中央空調系統性能比較專題報告》),業主基本確定采用風冷熱泵戶式中央空調,至于室內空氣處理機是采用風機盤管(簡稱風冷冷水式)還是采用集中空氣處理機組通過風管和風口將處理后的空氣送至房間的形式(簡稱風冷冷風式),采用哪個廠家的產品,業主還需作進一步比較才能確定。在這種條件下,設計在住宅空調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 設計對本項目中各種戶型住宅的夏季冷負荷應逐時計算分析,以便合理選擇空調設備。

    (2) 建筑設計在細化住宅平面時必須考慮放置室外機組的位置,一般不小于(長×厚×高)1500×1000×2000 mm(注:此尺寸是按約克空調單臺機組最大尺寸考慮的)。放置空調室外機組的位置最好在背陰處。

    (3) 戶式中央空調應考慮導入新風,暖通專業與建筑專業需密切配合留好新風引入條件。

    (4) 室內處理機組夏季和過渡季使用的冷熱媒為室外機制備出的冷熱水,冬季熱媒來自小區集中供熱源,對該供熱管路設計按分戶控制與計量考慮。

    

    2. 關于給排水專業:

    (1) 本項目除包括通常的室內外給排水設計和消防設計外,高檔住宅還應達到24小時不間斷供應熱水和供應直飲水。

    (2) 直飲水的供水方式為樓宇集中供應(詳見《***家園直飲水供水方式比較表》),直飲水設備機房設在地下室,直飲水機房設計由供應商完成,設計院完成與其配合的給排水、電力、通風等設計。

    (3) 本項目為高檔住宅,有多個衛生間,采用的洗浴設備高檔,耗水量較大,設計在考慮熱水用水定額時應注意到這一點。

    (4) 給排水設計使用的管材應為國家推薦使用的優質管材,直飲水系統采用不銹鋼管路,熱水系統采用紫銅管,直飲水系統和熱水系統均按分戶計量設計。

    

    3. 關于熱源

    (1) 在投資綜合分析合適的前提下,我們建議盡可能采用市政熱力資源。若市政熱力管線接引 確實困難或投資較大,可考慮使用燃氣鍋爐作本項目的集中熱源。

    (2) 熱源來自市政熱力管網,在本工程地下室內要設置換熱站。

    (3) 當確定以燃氣鍋爐作熱源時,設計應在綜合采暖(含地下室及會所)、生活熱水和游泳池耗熱量后,要仔細分析用戶在不同時段的耗熱量變化,合理確定鍋爐容量。為保證供暖、供熱水的連續可靠,燃氣鍋爐臺數不得少于2臺。燃氣鍋爐房(含換熱間)在充分滿足消防等部門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控制在200m2以內。有關燃氣鍋爐詳細分析請見《燃氣鍋爐相關問題的初步考察報告》。

    (4) 換熱站或燃氣鍋爐房選址在滿足鍋爐安監和消防要求的同時必須兼顧到盡可能小的對樓上住戶造成噪聲污染。

    

    4. 關于會所、商業用房和地下的暖通設計

    (1) 會所和商業用房全年空調,設計可根據這些房屋不同的功能需求選用小型中央空調系統。會所中游泳池和健身房采用散熱器采暖,冬季按規范要求保證供熱溫度,必要時可采用地板輻射供暖。

    (2) 地下停車庫要設置采暖系統,冬季供暖溫度不低于10℃。

    

                                        

    

    ***家園項目咨詢部

    2002年10月30日

    

    

    

    

    附件1,***家園戶用中央空調系統性能比較

    機組冷卻方式 風冷式 水冷式(水源熱泵)

    制冷方式 風管機 多聯機 冷水機 風管機 冷水機

    使用方面 舒適性 較好 很好 較好 較好 很好

     可調性 差 好 很好 差 很好

     室內美觀 好 好 好 好 好

     占用空間 大 小 小 大 小

     新風引入 易 比較容易 只能間接引入 易 只能間接引入

     噪聲污染 大 小 小 大 小

     耐用性 一般 一般 一般 好 好

    維修方面 可靠性 好 好 好 好 很好

     便捷性 簡單 略復雜 復雜 簡單 復雜

     安全性 安全 安全 一般 一般 一般

    計量方式 分戶性 分戶 分戶 分戶 分戶 分戶

    建筑效果 外立面 影響 影響 影響 無影響 無影響

     外機尺寸 一般 一般 一般 - -

    造價 初投資 最低 低 較高 高 高

     運行費用 高 低 較高 較高 較高

    環保節能性 冷媒 r22 r22 r22 r22/407c r22/407c

     環境 熱污染 熱污染 熱污染 對水質可能影響 對水質可能影響

     節能性 差 較好 較好 好 好

    總造價以200㎡/約20kw為例 約克 - 3.8萬元(冷暖) 6.45萬元(單冷)7.45萬元(冷暖) - -

     特靈 3~3.4萬元冷暖增0.3萬元 3.6~4萬元冷暖增0.9萬元 4.4~4.8萬元(冷暖共用) 5.5~6萬元(冷暖共用) 6萬元冷暖增0.6萬元

     

    結論:

    

    1、通過對多種戶用中央空調系統的性能進行比較,綜合評價風冷冷風式(多聯機)空調系統適用性較好,風冷冷水式空調系統也有一定的優勢,均可成為本工程較好的選擇。以上兩種系統在現今的同類工程項目中應用也最為廣泛。

    2、風冷冷風式(多聯機)空調系統便于連接新風管道,使用中舒適程度較高(投入新風比例根據情況不同應具備可調性)。該系統有較為先進的控制方式和無級調速電機,基本滿足調節和節能需要。加可分檔調節的新風閥增加費用0.2萬元。

    3、宜采用輔助電加熱或熱泵機組,在過渡季節將起到較好作用。

    4、若有條件,建議考慮冬季采暖時加濕的問題。

    5、表內所列的多種戶用中央空調系統均采用r22等瀕于淘汰的冷媒,環保性稍顯不足(r22冷媒生產可延遲到2020年)。

    

    

    

    

    ***家園項目咨詢部

                                                        2002/10/10

    

    

    

    附件2,***家園直飲水供水方式比較表

    供水方式 樓宇直飲水 家用小型直飲水機

    產水量 設計標準 5l/人 天

     設計產水量 0.5~1t/小時 最小設備100加侖/天 454l/天

    設備布置 設備布置 設備集中設在地下室通過循環管路送至各戶 各戶單獨布置

     占地面積 小于40平方米 0.3平方米/戶

    維修 工作量 小 大

     復雜程度 復雜 簡單

     方便性 不入戶 入戶

    品質 出水品質 進口設備,采用多重過濾消毒軟化等處理方式,水質好 主要采用活性炭過濾,有軟化等功能,水質相對一般

     衛生狀況 專人執證上崗管理,系統定期沖洗,定期檢測,質量控制嚴密,循環管路可保證水質新鮮 住戶自己管理,過濾芯更換不及時易滋生病菌

    計量 可計量收費 用戶自用

    運行可靠性 主要設備美國進口,運行可靠 國產設備質量尚待改進

    投資 設備 30.0萬元 0. 5萬元/臺(國產)0.8萬元/臺(韓國世韓牌)

     管道 銅質 ┈

     不銹鋼 19.0萬元(含磁卡表) ┈

     總投資 49.0萬元 ┈

    運行費用 1.0元/戶 天 1.1元/戶 天

    售價 0. 2~0.4元/l (北京目前樓盤取費)

    

    

    說明:

    1、 表中數據估算基本條件:6層住宅,戶數120戶,戶均居住人數按6人計算,設備布置在地下室。

    2、 運行費用是按每戶用水30l/天的標準估算出來的。

    3、 集中設置直飲水按目前北京地區最低售價200元/噸,生產成本60元/噸左右。

    

    結論:

    1、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高檔住宅中設置直飲水系統已是一種流行趨勢。

    2、 依據上表,我們可以看到樓宇集中直飲水系統在出水品質、衛生條件、投資方面同家用小型直飲水機相比均具備優勢,我們推薦在本項目中使用樓宇集中直飲水系統。

    3、 集中系統的管材在材質上有不銹鋼、ppr塑料管和銅質管道。另外最近市場上還有不銹鋼內襯納米塑料、鍍鋅鋼管內襯塑料等新型管材,ppr塑料管檔次較低,銅管長期使用存在腐蝕污染問題,我們 建議使用不銹鋼管材。

    

    

    

                                             ***家園項目咨詢部

                                              2002年10月15日

    

    附件3,燃氣鍋爐相關問題的初步考察報告

    

    一段時間來,我們對本項目中可能用到的燃氣鍋爐的一些相關問題進行了了解,現歸納如下。由于時間較緊,所獲資料尚不完善,僅供參考。

    

    1. 市場常見燃氣鍋爐的基本情況

    目前在北京市工程建設中常用的燃氣鍋爐有常壓鋼制或鑄鐵制小型燃氣爐、大容量鋼制承壓燃氣鍋爐和真空相變鍋爐。由于本工程需要鍋爐容量較大,我們著重對功率在1500kw以上的鋼制承壓燃氣鍋爐和真空相變鍋爐進行了考察。鋼制承壓燃氣鍋爐多采用濕背式三回程結構,產品以歐洲品牌質量較好,比較著名的品牌有德國的  buderus和意大利的 ferroli,    售價一般為10萬元/700kw,法國和北歐品牌次之,韓國和國產鍋爐價格較低,質量也相對低一些。另外在北京目前公寓和寫字樓采用韓國產的真空相變鍋爐也比較多,這種鍋爐利用水在真空狀態下蒸發溫度降低,利用水的相變傳遞能量,鍋爐安全性較好,使用壽命長,本身自帶一級換熱器,但這種鍋爐出水溫度相對較低,報價也在10萬元/700 kw或略多。下面是典型鍋爐的商電話。

      德國的buderus鍋爐:北京均友科技公司     tel:   66073670

      意大利的ferroli:北京熱科機電工程公司  tel:   84035988

         韓國 富-士特鍋爐:富-士特鍋爐經銷公司:  tel:  84405191轉1019

    

    2. 關于本項目中燃氣鍋爐選用的一點建議:

    (1) 鍋爐功率的基本匡算:

    根據本項目的一些基本情況:總建筑面積36000平方米左右,約120戶住宅,住宅平均建筑面積200平方米左右,每戶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配有洗浴設備的衛生間,會所配有游泳池(游泳池暫按25 x 8 x2米考慮),我們可以初步確定熱負荷如下:

    冬季采暖熱負荷:                         3300kw

    洗浴熱水制備熱負荷                       1000kw

    泳池加熱負荷                              500kw

    合計                                     4800kw

    在以上熱負荷計算中,洗浴熱水制備負荷我們考慮的比較大,根據97年版的《給排水設計規范》,高檔住宅人均熱水用量定額最大只有150升/人 天,考慮到我們的住宅定位屬于北京市目前檔次較高的,采用的洗浴設備需水量較大,我們是按200升/人 天考慮的。

    根據上面的熱負荷總量,我們可以選擇2臺2500kw的熱水鍋爐,也可以選擇3臺1400 kw~1600kw的熱水鍋爐(考慮到安全問題,我們不建議使用蒸汽鍋爐),由于房屋出售有一個過程,3臺鍋爐在使用上會更靈活和經濟。

    

    3. 燃氣鍋爐房在設計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燃氣鍋爐房通常包括燃氣計量間、鍋爐間、控制室、水泵間和換熱間及工人休息室,另外燃氣公司通常要求在與鍋爐房不相鄰的地方設置燃氣調壓間。燃氣計量間和調壓間里的設備管路由市煤熱設計院設計。一般燃氣鍋爐要求使用單獨的中壓燃氣管道,也有使用低壓燃氣的,但必須與燃氣公司溝通好,并且要使用單獨管道。

     (2)燃氣鍋爐房必須有足夠的泄壓面積,所以燃氣鍋爐房選址要靠外墻,通過窗井泄壓。本項目中鍋爐房凈高最好不低于3.6米。鍋爐房上一層和貼鄰不得作為主要疏散通道、不得有居民居住或人員聚集。

    (2) 燃氣鍋爐房報建的基本程序是:設計完成設計圖紙后報消防主管部門審批,在得到消防主管部門審批意見后按其修改設計,再報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監察科審批,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4. 燃氣鍋爐房投資初步估算

    (1) 鍋爐房采用2臺歐洲名牌2500kw鋼制鍋爐。

        鍋爐設備                             84.0萬元

        軟水設備                              6.0萬元

        定壓設備                              3.5萬元

        電控設備                              5.0萬元

         煙道                                  3.0 萬元

        燃氣報警探頭                          6.3萬元

        采暖換熱器、水泵及管路               27.0萬元

        洗浴熱水制備換熱器及管路             15.0萬元

        游泳池加熱設備及管路                  8.0萬元

            合計                                167.8萬元

    (2) 鍋爐房采用3臺歐洲名牌1600kw鋼制鍋爐。

        鍋爐設備                             80.0萬元

        軟水設備                              6.0萬元

        定壓設備                              3.5萬元

        電控設備                              5.0萬元

        煙道                                  3.0 萬元

        燃氣報警探頭                          6.3萬元

        采暖換熱器、水泵及管路               27.0萬元

        洗浴熱水制備換熱器及管路             15.0萬元

        游泳池加熱設備及管路                  8.0萬元

            合計                                163.8萬元

    (3) 采用3臺韓國 富-士特鍋爐bov-1300g

篇(5)

一、驚鴻一瞥

鞍山市赴日韓教育考察團,以團長趙仁強為代表,一行25人,于2004年5月16日至5月25日歷時10天,在日本的大阪、尼崎、京都、箱根、橫濱、東京至韓國的釜山、濟州、漢城、安山進行了教育考察活動。期間對七所學校進行了考察訪問并拜會了日本尼崎市政廳、教育委員會,韓國安山市政府、教育廳。短暫的日韓兩國部分城市學校的考察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難忘的記憶,讓我們感受到那一片天的景象。

景象之一:豐富而有創意的學校風情。5月17日我們參觀考察了日本尼崎市立立花中學和立園田南小學。進入校園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樸實整潔、干凈、大方。不十分醒目的橫幅校牌嵌在圍墻上,青翠蒼綠的花草樹木裝點著校園,清雅樸素的教學樓、別致的會客廳,格調不一的學生教室,一塵不染的地面,無不顯現出清潔整齊純樸。那一天我們注意到了墻上沒有電腦制作的彩繪噴圖,室內沒有考究高雅的裝飾和布置,就連教育目標也是員工的徒手之作,班級的目標條幅更是每個學生自己的作品,樸實的話語,孩子般的情調,諸如自勉、自勵、自信、不欠課、不遲到等字樣,讓我們有回歸自然的感覺。我們巡望正在上課的學生都是自由自主。電腦操作、手工制作、職業技能培訓、家政服務,音樂、美術等特長展演,豐富多彩,輕松自如。最讓我們感到吃驚的是立園田南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正進午餐,創意就在于是孩子們自己的值日小組長給大家分午餐,頭戴白帽子,身著白外套,帶著白口罩,衛生清潔,那種小主人的形象,甚是可愛。5月24日我們先后考察了韓國安山市的東山高中、松湖高中和松湖中學(小學組考察小學)。他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自主能力和實踐能力。走廊的墻壁上掛著學生們自己的作品,各活動室內學生們在展示他們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日韓的學校的確充滿了豐富而有創意的異國校園風情。

景象之二:整潔清新的環境格調。尤其是日本無論是賓館、學校、商業景區還是街面、居所,所到之處真的堪稱“纖塵不染”。雖說城市的街面狹窄看似擁擠不堪,但卻井然有序、整潔利落、清新雅致。整齊劃一的停車場,行人和機動車各行其路,顯示了井然的交通秩序,空氣清爽濕潤,一展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這種整潔清新的環境格調,讓我們流連。

景象之三:勤勞文明的市民風貌。一踏上日本國土,日本人的待人禮節,熱情的服務,讓我們看到了“人文素養”給這個島國帶來的文明。公共場所你聽不到大聲喧嘩,看不到隨地吐痰和隨處吸煙的人。這種純樸文明的風尚讓我們自嘆不如。日本人的勤勞更是難得可貴。據日本的朋友介紹,日本人每天工作都要到夜里十點多鐘,在日本賺錢的辛苦是國內所不能比的,如果早晨你乘坐地鐵會看到匆匆的人群,那是日本人繁忙緊張的工作的開始,所以不難想象這是一個文明而又勤勞的民族!

景象之四:繁榮昌盛的經濟發展景觀。新建的關西機場,林林種種的經濟開發區,二十一世紀未來港,橫濱世界杯會場,尼崎市藝術展示大廳,最大的豐田汽車制造臺場,現代企業的多種投入,繁榮的商業區,琳瑯滿目的產品,無不顯示出日韓兩國經濟的發展景觀。

短暫的十日之行,讓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那一片天。

二、縱觀橫覽

透視上述景象,從不同角度分析日韓的教育現狀。

1、從日韓的學校看教育的理念。日本學校注重社會能力的培養,強調“生存教育”,“強、正、優”是立立花中學的指導精神;“自學、心豐、健康”表現立園田南小學的辦學特色。韓國學校以“世界化人才”、“走向世界”、“未來社會”為主導的人才培養,強調“孝”的教育和“愛”的教育。東安高中的“正直、勤勉、親切”,松湖高中的“健康、勤勉、創意”都突出了主題。生存能力,勞動服務能力及職業化個性化的能力培養在日韓兩國的基礎教育中都得到了充分地體現。社會實踐則是日本學校基礎教育的一大特色。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就搞社會調查,幾個孩子組成一個調查小組,不需要教師的帶領,孩子們獨立地去了解和調查社會各行業,各部門的情況。譬如去消防隊了解消防部署過程,消防的基本程序,然后畫出消防部署圖。或者去垃圾分揀站,了解垃圾分類、處理方法以及基本程序,然后畫出示意圖,寫出調查報告。我們在日本的幾個景區,都可以看見中小學生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可見日韓教育理念的轉變既符合國際教育思潮的發展,又滿足了社會的需求。

2、從日韓的環境看教育的功能。日韓兩國除自然的濕潤條件外,人為的環境建設令我們稱贊(特別是日本)。首先是全民性的環保意識,這是教育功能的一個體現。保護環境是每個日本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他們視環境為第一生命,因此修關西機場政府要為市民解決防污染和防噪音的配套設施,重工業企業要遠離市區。游覽景點的路面除柏油路外,鋪就的都是防噪音和污染的碎石。所以在日本空氣清新,路面整潔,居所內聽不到喧囂。另外日韓兩國的自然資源利用得恰到好處,這是教育功能的又一體現。日韓兩國都是自然資源非常貧乏的國家,但資源利用得好,我們所看到的沒有閑置的自然資源和人為浪費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對土地的使用可謂是“惜土如金”,從環境的角度看到了日韓的教育效力。

3、從日韓的文明看教育的實效。日本的文明首先體現在“人本位”的思想上。尼崎市市政大廳公開辦公,所有市民可以自由出入。盲道直接修入市政廳內,公共場所有殘疾人用的輪椅。特別是義務教育人人平等,即便是殘疾人也享有同等待遇。我們參觀的日本兩所學校都設有障礙兒教育機構,以保證他們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崇尚人性,倫理道德教育也很突出。學校設有“人權”、“人性”學科教育,東山高中的“愛鄰居”、立立花中學的“愛父母”都是質樸實在的倫理道德教育。文明的另一個標志是嚴明的法制。日韓都是一個有著健全的法律的國家,每個公民都有強烈的法制道德觀。交通指示燈起到了交通法規的指揮作用,沒有人闖紅燈,不走人行道。街面的便當、連鎖店里、自動售貨機、公用電話等設施安然無恙,公民的自覺道德意識維系著社會的治安。至于公共場所無吸煙、無大聲喧嘩、自覺站隊等更是習以為常的規則。日本沒有網吧,政府規定電玩城不許未成年人進入,那里絕沒有學生。日韓兩國的另一個文明標志是講誠信,單就購買商品而言,你不用講價,因為產品質量敬請放心,貨真價實。這種國度文明,讓我們感受到教育的實效性及實用價值。

4、從日韓的經濟看教育的改革。從日韓的商品價位權衡國民的收入,據了解日韓的商品價位多高于國內的商品價位。再看商品的數量,特別是日本的電子產品琳瑯滿目,從小到大,既先進又實用,又符合國民的需求。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日韓的經濟正在全面飛速地發展,這一發展反映了日韓教育的改革,特別是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東方國家重基礎、重訓練的傳統,又吸收了西方國家重個性、重自主性的開放傳統,這種集東西方教育傳統為一體的教育改革其優勢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我們不得不承認教育的改革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三、側目頓悟

此次考察不僅從感性上讓我們了解了一些日韓的教育現狀,在理性上也讓我們感悟到日韓教育發展的態勢。

1、 不同的教育理念蘊含著不同的教育內容。

①教育目標的新思想。日韓兩國不同的教育理念首先反映

在教育目標方面。“以學生為本”、“以實踐為基礎”、“以創造自主為能力”的辦學經營理念是這兩個國家的共性。所以自主學習,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氣氛充滿了課堂,參與社會實踐,社會調查活動占據了學生的生活空間,在這樣的氛圍里培養能力,提高能力,迎接挑戰的能力得以彰顯。我們考察尼崎市立立花中學時,學生們自己組織歡迎儀式,迎接中國教育考察團的到來。學生們親自制作日式甜點讓我們品嘗,用獨有的日本茶道歡迎這些異國朋友。當我們踏進立園田南小學的校門,展望著孩子們的教室,每個教室的墻壁上掛滿了一幅幅手工動畫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創造力。韓國漢城安山市東山高中學生們的美術作品一幅幅一冊冊都出自學生的構思和設計,他們用漢語為我們演唱自己編輯的歌曲。這種教育目標代表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日韓兩國不同的教育理念還表現在

管理模式上。他們重視教育社會化影響,我們所考察的學校都設置家長運營委員會,學校的主要機構都有PTA(家長委員會)家長組織和管理學校的一些工作。學生家長自愿指導組織學生讀書活動,管理圖書館。學校按時召開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的一些事宜,與學校共同完成管理工作,這是家長在學校教育方面的作用。除此,地方政府對教育的支持也十分重視,韓國安山市政府和教育廳分管獨立,但市政府每年主動投入教育,以此來達到城市間的競爭和發展。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向社會化方面發展。

③教育資源的共享。日韓兩國教育體制的共同特點是教師的選配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實行輪換制,或七八年或三五年交流一次。其主要目的是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以此達到學校間的均衡發展和資源交流,因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們沒有擇校的現象,一律就近入學,沒有所謂的“名校”,這一點是符合日韓兩國的教育法制和體制的。教師的綜合素質都很高,東山高中教師100%都是研究生畢業,日本學校教師配置也是高學歷并具備綜合能力,小學教師從一年至六年都要掌握和運用所教的全部學科。

因此,新的教育目標的確立,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的運營,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念,這些不同的教育理念蘊含著不同的教育內容。

2、卓有實效的教育改革推動了教育的發展。目前我們提倡“求真務實”,特別是教育更應該是真抓實干。在日韓兩國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實”處所在。

“實”的第一著眼點“自主能力”。學生動手、學生會做、學生愿意做。小學一年級值日組長給組員們分午餐;小學二年的學生做值日時雙膝跪在地上擦地。“實”的第二著眼點“自做”,學生在社會實踐,親自參與,調查參觀考察,小學五年級走入自然上自然課,六年級要進行畢業旅行等。在“做”的過程中去提高能力,發揮特長。“實”的第三著眼點“減負”,過去評價日本和中國一樣,學生負擔重,壓力大,而如今日本教育改革則在這方面真正得到落實,他們注意到給孩子們空間,讓他們在廣闊的空間里得到充分的想象,真正解放自己。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的教育改革,使日韓兩國的教育出現了快捷的發展。

四、他山攻錯

中國有句俗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我們踏上日本國土時的一剎那,這種感覺油然而起。目睹日韓的建筑、文化、風俗、禮儀及教育,無不是中國古老文明的再現,甚至可以說是中國的縮影。中國這塊古老文明的基石讓日韓兩國借去而炮制雕琢了多少精美之玉,我們不免問自己,這是為什么?走過看過之后,我們尋到了答案:他山攻錯。

1、“古為今用”的內涵重在傳承。中國的幾千年的儒學思想,孔孟的教育理念,古老文明的教育精髓,應當作為光榮傳統發揚光大,傳承拓展。日本是個非常善于向別人學習的民族,在學習模仿的過程中,他們既不是全盤拒絕也不會全盤的接受,而是巧取精華。他們巧取妙用集東西方優勢為一體,使之在教育方面出現了嶄新的局面。相比較,我國在學習他國的經驗時,常常只學其表,外在的包裝盡管不斷地翻新,傳統的弊端卻始終難以摒棄。日本的教育啟示我們,東西方教育的優勢互補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日本的“和魂洋才”告誡我們自家的文明要傳承,“敝帚自珍”這是古為今用的深層內涵。

2、“洋為中用”的關鍵在于創造。日韓兩國乃至于歐美等國,在教育方面都有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內容,如何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優化的教育內容,入時的教育形式汲取并創造,這是我們應當研究和探討的問題,此時我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占有、挑選”,這便是創造,創造了才是自己的,這將是洋為中用的關鍵。

篇(6)

中圖分類號: U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新型高鐵客站的建成,鐵路客站與其他的交通樞紐相比而言有著更加便捷和服務的高效性,這就體現出了高鐵客站的獨特優勢,不但增大了高鐵的客流量,也讓高鐵的客流成分出現了一些變化,很多具有高端消費能力的商務旅客地涌入,為鐵路的客站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商機。

新型的高鐵客站現在已經成了城市的新地標,旅客到了車站乘車,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可以享受舒適的服務,更加希望可以讓候車的時間變成了享受多方面優質服務的過程。商業項目的形象、品味以及完善的程度會決定到旅客甚至是社會各個層面對車站和鐵路整體的滿意程度。明確現代化的高鐵客站的商業經營的定位,可以更好地為旅客與社會的消費需要進行服務,這具有了一定的時代意義。

高鐵客流量的改變中所包含的消費潛力和商機也同樣要求了鐵路運輸部門對高鐵客站商業開發的思路需要進行擴展,根據多元化的現展戰略,逐漸地創新高鐵客站的商業發展模式,不斷地將客站的商業發展成為能夠支撐鐵路發展的中心業務,通過這種經濟收益的方式來彌補鐵路客站的巨額建設費用與運行的成本費用。

設計裝修風格確定

新型的高鐵客站商鋪的開發與發展中,最重要的就是商鋪的設計方案,只有明確了商鋪的設計裝修的整體風格,才可以進行接下來的細部設計、裝修材料的選擇、施工,才能夠保證高鐵客站的商鋪可以同客站在同一時間內運營。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設計理念已經逐漸地走向了國際的多元化道路,但是對于新型高鐵客站的設計裝修來說,風格需要與高鐵客站的風格相統一,體現出來統一的協調性以及客站與商鋪是一體的感覺。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附近商鋪的設計風格,雖然不要求與他們的設計風格相同化,但是不能夠在風格的設計上出現太過扎眼的裝飾,盡量與周圍的商鋪以及建筑物的設計保持協調性,讓旅客感覺到舒適的協調感。由于,高鐵客站是最近新出現的鐵路運輸車站,所以,在設計風格方面要突出新穎和新鮮感,添加一些時尚的因素,在設計上體現出靈活性。讓旅客在消費的服務過程中還有了一定的視覺的享受。

裝修材料的選擇

對高鐵客站商鋪的裝修材料的選擇是非常嚴格的。商業范圍里所采用的全部裝修的材料都一定是全新的高質量的材料,而且必須滿足燃燒性能等級要求。

店面、收銀臺以及是櫥柜的邊角禁止采用塑料的壓層,禁止采用塑料壓層來充當工作臺面的拋光。塑料壓層必須是憑借一種能夠接受的方法采用隱藏方式的接縫,不可以采用暴露出來的接頭。使用的所有塑料壓層必須是商場中適用的,而且只能用作在如果邊角出現沖擊與切割不會出現問題的前提下。對工作臺的材料選擇,建議使用花崗巖、大理石、可麗耐或者是別的表面較堅實的材料。成品必須被涂刷經過了處理的氧化鋁等,并且還要帶有高質量的有色靜電涂層或者是涂瓷漆。同時,可以選擇各種高質量的有釉或者是無釉磚,如陶瓷、缸磚以及瓷磚等,如果沒有沖擊與耐久性的問題,還是優先選擇采用馬賽克瓷磚。全部暴露在外面的木材或者是薄板都要是天然的,也可經過染色或者噴涂的。木質的成品樣本可以包含提前材料的種類、染色以及對物業建筑物的防火處理。高鐵商業施工中所選的木質結構必須通過烘干式的防火處理,并且要做到依法合規。

商鋪中的頂面材料、墻面材料、地面材料以及固定家具兼做隔斷的都必須采用A級防火材料,移動家具必須采用B1級以上的防火材料。并且全部的成品都要滿足所有的適用法律法規。

嚴格按照圖紙施工,確保車站商鋪與車站同步開通運營

為了確保高鐵商業的高效運營,保證商鋪與客站的同步開通,就要在堅持客站與商業同步設計規劃的前提下,把商業的物業條件預埋加入到站房的整體建設中,要進行同步的組織施工,這樣不但能夠減少站房施工中的結合部與施工的干擾,確保了施工進度,還能夠合理地避免了因為商業物業條件預埋不到位的二次改造而出現的高額的返工費用。

高鐵客站商業開發必須經過嚴格的流程審批。業主方將高鐵客站商業平面布局規劃圖報鐵路公安消防處審查,并進行車站消防性能化測試;消防性能化測試通過后進行商業施工圖紙出圖;由鐵路公安消防處對圖紙中的商鋪內部布局、商鋪面積、裝修材料等因素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后方可進行施工。

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地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尤其是對材料的選擇方面,禁止以次充好,偷工減料。施工單位將根據設計圖紙精心組織人員、統籌規劃資源、合理安排工序,完全按照規劃的施工時間開展施工,同時確保施工的質量,從而保證高鐵客站商鋪和車站在同一時間順利開通和運營。

強化現場監管,加強現場巡視,保證安全文明施工

我國的新型高鐵客站不僅站房面積龐大,客站內商業區域眾多,同時高鐵客站尤其是大型的樞紐站被定位為城市的交通和社區商業中心。所以,高鐵商業的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高鐵商業需要合理地進行商業區域的空間建設,客站的商業布局建設需要考慮到商業的業態、客流動線等因素,盡量讓布局更加地合理,在最大的程度上達到經營的需要與商業價值的提升。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地根據現在實行的鐵路消相關管理規定進行,使高鐵客站的商業形態更加地多樣化,和站房的整體建筑的風格相統一。盡量提高客站商鋪的可以利用的面積和空間,還需要給商鋪中需要安裝的一些強、弱電預留位置。

在高鐵商業的施工中,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商業安全施工的管理體系。其中包含了安全的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書的制定等。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加強施工現場的監管,保證施工的進度和質量,加大施工現場的巡查力度,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確保了高鐵客站商鋪施工的安全性和文明性。

總結:

本文通過對高鐵車站商鋪設計裝修風格、設計裝修的材料、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以及保證安全文明施工等四個部分的論述,闡明了我國新型高鐵客站商業建設和發展是十分迅速的。我們借鑒了國內外的高鐵客站商業的開發經驗,堅持“提前介入、合理規劃、統籌資源、同步開通”的原則,加快管內高鐵客站商業建設速度,這對探索中國高鐵商業開發模式、實行鐵路新一輪多元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鐵路客站商業綜合開發和管理培訓團組.德國、法國鐵路客運車站商業綜合開發管理考察報告[J].鐵道經濟研究,2009(1):45-46

[2] 李丹明.李玉梅.東日本鐵路公司的多種經營[J].中國鐵路,2006(9):32-33

篇(7)

關鍵詞: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riskassessment)和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技術作為復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1]。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后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后果[2]。因而,火災風險(firerisk)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雙重含義[3]。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相關的術語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御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火災風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系,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復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4]。

較多的人傾向于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risk)。火災危害性指:凡是根據已有的資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火災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后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與相關后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后果方面的趨勢是盡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并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于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火災風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并定義出風險抵御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于火災的發生幾率和嚴重后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5]。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6]。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件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等消防規范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采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并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8]。

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現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于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御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于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范。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后,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于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

市政消防分級表從1974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筑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后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于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范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御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

具體地說,城市區域風險評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眾和消防員的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以及火災和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達到最佳平衡。

關于火災風險對于滅火救援力量的影響,美國消防界對此的關注可以說幾經反復,其間美國消防學院、NFPA等都做了許多工作。直至20世紀90年代,國際消防局長協會成立了由150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國際消防組織資質認定委員會(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經過9年的廣泛工作,制定了“消防應急救援自我評估方法”,和制定標準的社區消防安全系統。另外,NFPA最終還制定了NFPA1710和1720兩個指導消防力量部署的標準,分別幫助職業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和改進為社區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據NFPA最近的調查,NFPA1710將在全美30500個消防機構中的3300~3600個得到正式的應用,也推廣到加拿大有些地區[10]。

英國對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標準是依據內政部批準的“風險指標”,把消防隊的轄區劃分為“A”、“B”、“C”、“D”四類區域,名為“風險分級”系統。其目的是對消防隊的轄區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轄區內的各種風險區域,進而確定該風險區域發生火災后應出動的消防車數量和消防響應時間。1995年,英國的審計委員會了一份題為“消防方針”的考察報告,認為這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建筑設施的占用情況、社區的人口統計情況和社會經濟因素,也沒有把建筑物內的消防安全設施納入考核范圍。故而由審計委員會報告聯合工作組與內政部的消防研究發展辦公室一起,設立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套供消防機構劃分區域的風險等級,對包括滅火在內的所有應急救援力量進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設施的規劃并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風險評估方法,再對開發出的方法進行測試。最后Entec公司開發出了計算軟件,并于1999年4月以內政部的名義出臺了“風險評估工具箱”測試版[11]。

三、國內外近期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一)國內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張一先等采用指數法對蘇州古城區的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15],該方法的指標體系考慮了數量危險性,著火危險性,人員財產損失嚴重度,消防能力這四個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災平均發生率與城市人口密度﹑城區面積﹑建筑面積間的統計關系基礎上,選取建筑面積為主導參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積為單一因子的城市火災危險評價公式[12]。李華軍[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中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由危害度﹑危險度和安全度三個指標組成,用以評價現實的風險,不能用來指導城市消防規劃。

(二)美國的“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13]

美國國家消防局與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評估”及“消防安全標準”的工作的基礎上,更突出強調了“火災科學”的“科學性”,開發出名為“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國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該方案,這是一個計算機軟件系統,包含了多種表格、公式、數據庫、數據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以確定和評估轄區內火災及相關風險情況,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決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機構和轄區決策者針對其消防及應急救援部門的需求做出客觀的、可量化的決策,更加充分地體現了把消防力量布署與社區火災風險相結合的原則。

該方法的要點集中于兩個方面:1、各種建筑場所火災隱患評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種數據元素,這些數據能夠通過高度認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觀的、定量的決策指導。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統共包括6類數據元素:建筑設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經濟價值。2、社區人口統計信息。用于收集轄區年度收集的相關數據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災損失總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員數目等數據元素。

該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響應規劃中得到應用。以蘇福爾斯消防局為例,它利用該方法把其社區風險定義為高中低三類區域,進而再考察這些區域的火災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高風險區域包括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區域,主要指人員密集的場所和經濟利益較大的場所;中等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區域,如居住區;低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較低的區域,如綠地、水域等,然后再把這些在消防救援響應規劃中體現出來。

(三)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14]

英國Entec公司研發“消防風險評估工具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方法的現實性,是否在一定的時限內能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經過對環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門所使用的各種風險評估方法的進行廣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對這些方法加以適當轉換,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不同緊急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建立了表達社會對生命安全風險可接受程度的指標。

篇(8)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riskassessment)和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技術作為復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1]。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后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后果[2]。因而,火災風險(firerisk)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雙重含義[3]。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相關的術語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御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火災風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系,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復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4]。

較多的人傾向于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risk)。火災危害性指:凡是根據已有的資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火災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后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與相關后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后果方面的趨勢是盡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并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于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火災風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并定義出風險抵御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于火災的發生幾率和嚴重后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5]。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6]。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件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等消防規范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采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并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8]。

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現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于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御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于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范。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后,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于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

市政消防分級表從1974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筑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后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于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范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御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

具體地說,城市區域風險評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眾和消防員的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以及火災和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達到最佳平衡。

關于火災風險對于滅火救援力量的影響,美國消防界對此的關注可以說幾經反復,其間美國消防學院、NFPA等都做了許多工作。直至20世紀90年代,國際消防局長協會成立了由150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國際消防組織資質認定委員會(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經過9年的廣泛工作,制定了“消防應急救援自我評估方法”,和制定標準的社區消防安全系統。另外,NFPA最終還制定了NFPA1710和1720兩個指導消防力量部署的標準,分別幫助職業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和改進為社區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據NFPA最近的調查,NFPA1710將在全美30500個消防機構中的3300~3600個得到正式的應用,也推廣到加拿大有些地區[10]。

英國對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標準是依據內政部批準的“風險指標”,把消防隊的轄區劃分為“A”、“B”、“C”、“D”四類區域,名為“風險分級”系統。其目的是對消防隊的轄區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轄區內的各種風險區域,進而確定該風險區域發生火災后應出動的消防車數量和消防響應時間。1995年,英國的審計委員會了一份題為“消防方針”的考察報告,認為這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建筑設施的占用情況、社區的人口統計情況和社會經濟因素,也沒有把建筑物內的消防安全設施納入考核范圍。故而由審計委員會報告聯合工作組與內政部的消防研究發展辦公室一起,設立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套供消防機構劃分區域的風險等級,對包括滅火在內的所有應急救援力量進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設施的規劃并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風險評估方法,再對開發出的方法進行測試。最后Entec公司開發出了計算軟件,并于1999年4月以內政部的名義出臺了“風險評估工具箱”測試版[11]。

三、國內外近期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一)國內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張一先等采用指數法對蘇州古城區的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15],該方法的指標體系考慮了數量危險性,著火危險性,人員財產損失嚴重度,消防能力這四個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災平均發生率與城市人口密度﹑城區面積﹑建筑面積間的統計關系基礎上,選取建筑面積為主導參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積為單一因子的城市火災危險評價公式[12]。李華軍[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中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由危害度﹑危險度和安全度三個指標組成,用以評價現實的風險,不能用來指導城市消防規劃。

(二)美國的“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13]

美國國家消防局與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評估”及“消防安全標準”的工作的基礎上,更突出強調了“火災科學”的“科學性”,開發出名為“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國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該方案,這是一個計算機軟件系統,包含了多種表格、公式、數據庫、數據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以確定和評估轄區內火災及相關風險情況,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決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機構和轄區決策者針對其消防及應急救援部門的需求做出客觀的、可量化的決策,更加充分地體現了把消防力量布署與社區火災風險相結合的原則。

該方法的要點集中于兩個方面:1、各種建筑場所火災隱患評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種數據元素,這些數據能夠通過高度認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觀的、定量的決策指導。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統共包括6類數據元素:建筑設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經濟價值。2、社區人口統計信息。用于收集轄區年度收集的相關數據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災損失總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員數目等數據元素。

該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響應規劃中得到應用。以蘇福爾斯消防局為例,它利用該方法把其社區風險定義為高中低三類區域,進而再考察這些區域的火災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高風險區域包括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區域,主要指人員密集的場所和經濟利益較大的場所;中等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區域,如居住區;低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較低的區域,如綠地、水域等,然后再把這些在消防救援響應規劃中體現出來。

(三)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14]

英國Entec公司研發“消防風險評估工具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方法的現實性,是否在一定的時限內能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經過對環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門所使用的各種風險評估方法的進行廣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對這些方法加以適當轉換,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不同緊急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建立了表達社會對生命安全風險可接受程度的指標。

Entec的方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各類事故和各類建筑設施進行風險評估,這樣得到一組關于滅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設施規劃的國家指南。對于各類事故和建筑設施而言,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數據各不相同,所以對于國家水平上的風險評估設定了一個包括四個階段的通用的程序:對生命和/或財產的風險水平進行估算;把風險水平與可接受指標進行對比;確定降低風險的方法,包括相應的預防和滅火力量的部署;對不同層次的滅火和預防工作的作用進行估算,確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風險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國家指南確定后,才能提供一套評估工具,各地消防主管部門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在國家規劃要求范圍內,對當地的火災風險進行評估,并對滅火力量進行相應的部署。該項目要求針對以下四類事故制定風險評估工具:住宅火災;商場、工廠、多用途建筑和民用塔樓這樣人員比較密集的建筑的火災;道路交通事故一類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種救援的事故;船舶失事、飛機墜落這樣的重特大事故。

第三個階段是對使用上述評估工具的區域進行考查,估算其風險水平,與國家風險規劃指南對比,并推薦應具備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設施水平。

參考文獻:

1、ThomasF.Barry,P.E.Risk-informed,Performance-basedIndustrialFirerotection.

TennesseeValleyPublishing,2002.

2、HB142-1999Abasicintroductiontomanagingrisk:AS/NZS4360:1999

3、ISO8421-1:1987(E/F)

4、RichardW.Vukowski,FireHazardAnalysis,FireProtectionHandbook,18thedition,1995.

5、Brannigan,V.,andMeeks,C.,“ComputerizedFireRiskAssessmentModels”,JournalofFireSciences,No.31995.

6、NFPA101AGuideonAlternativeApproachestoLifeSafety.2000edition.

7、趙敏學,吳立志,商靠定,劉義祥,韓冬.石化企業的消防安全評價,安全與環境學報,第3期,2003年

8、李志憲,楊漫紅,周心權.建筑火災風險評價技術初探[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2年第12卷第2期:30~34.

9、FireSuppressionRatingSchedule,ISOCommercialRiskServices,1998edition.

10、NFPA1710:ADecisionGuid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reChiefs,Fairfax,Virginia.2001.

11、Entec,ReviewofHighOccupancyRiskAssessmentToolkit.23August2000.

12、李杰等.城市火災危險性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95年第二期:99~103.

13、Informationonthe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USFA,1999.

篇(9)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riskassessment)和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技術作為復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后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后果[2]。因而,火災風險(firerisk)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雙重含義。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相關的術語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御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火災風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系,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復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較多的人傾向于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risk)。火災危害性指:凡是根據已有的資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火災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后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與相關后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后果方面的趨勢是盡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并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于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火災風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并定義出風險抵御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于火災的發生幾率和嚴重后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件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等消防規范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采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以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并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現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于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御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于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范。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后,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于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市政消防分級表從1974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筑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后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于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范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御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具體地說,城市區域風險評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眾和消防員的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以及火災和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達到最佳平衡。

關于火災風險對于滅火救援力量的影響,美國消防界對此的關注可以說幾經反復,其間美國消防學院、NFPA等都做了許多工作。直至20世紀90年代,國際消防局長協會成立了由150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國際消防組織資質認定委員會(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經過9年的廣泛工作,制定了“消防應急救援自我評估方法”,和制定標準的社區消防安全系統。另外,NFPA最終還制定了NFPA1710和1720兩個指導消防力量部署的標準,分別幫助職業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和改進為社區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據NFPA最近的調查,NFPA1710將在全美30500個消防機構中的3300~3600個得到正式的應用,也推廣到加拿大有些地區。

英國對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標準是依據內政部批準的“風險指標”,把消防隊的轄區劃分為“A”、“B”、“C”、“D”四類區域,名為“風險分級”系統。其目的是對消防隊的轄區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轄區內的各種風險區域,進而確定該風險區域發生火災后應出動的消防車數量和消防響應時間。1995年,英國的審計委員會了一份題為“消防方針”的考察報告,認為這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建筑設施的占用情況、社區的人口統計情況和社會經濟因素,也沒有把建筑物內的消防安全設施納入考核范圍。故而由審計委員會報告聯合工作組與內政部的消防研究發展辦公室一起,設立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套供消防機構劃分區域的風險等級,對包括滅火在內的所有應急救援力量進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設施的規劃并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風險評估方法,再對開發出的方法進行測試。最后Entec公司開發出了計算軟件,并于1999年4月以內政部的名義出臺了“風險評估工具箱”測試版。

三、國內外近期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一)國內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張一先等采用指數法對蘇州古城區的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該方法的指標體系考慮了數量危險性,著火危險性,人員財產損失嚴重度,消防能力這四個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災平均發生率與城市人口密度﹑城區面積﹑建筑面積間的統計關系基礎上,選取建筑面積為主導參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積為單一因子的城市火災危險評價公式[12]。李華軍[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中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由危害度﹑危險度和安全度三個指標組成,用以評價現實的風險,不能用來指導城市消防規劃。

(二)美國的“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

美國國家消防局與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評估”及“消防安全標準”的工作的基礎上,更突出強調了“火災科學”的“科學性”,開發出名為“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國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該方案,這是一個計算機軟件系統,包含了多種表格、公式、數據庫、數據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以確定和評估轄區內火災及相關風險情況,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決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機構和轄區決策者針對其消防及應急救援部門的需求做出客觀的、可量化的決策,更加充分地體現了把消防力量布署與社區火災風險相結合的原則。該方法的要點集中于兩個方面:1、各種建筑場所火災隱患評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種數據元素,這些數據能夠通過高度認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觀的、定量的決策指導。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統共包括6類數據元素:建筑設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經濟價值。2、社區人口統計信息。用于收集轄區年度收集的相關數據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災損失總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員數目等數據元素。

該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響應規劃中得到應用。以蘇福爾斯消防局為例,它利用該方法把其社區風險定義為高中低三類區域,進而再考察這些區域的火災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高風險區域包括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區域,主要指人員密集的場所和經濟利益較大的場所;中等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區域,如居住區;低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較低的區域,如綠地、水域等,然后再把這些在消防救援響應規劃中體現出來。

(三)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

英國Entec公司研發“消防風險評估工具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方法的現實性,是否在一定的時限內能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經過對環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門所使用的各種風險評估方法的進行廣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對這些方法加以適當轉換,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不同緊急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建立了表達社會對生命安全風險可接受程度的指標。

Entec的方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各類事故和各類建筑設施進行風險評估,這樣得到一組關于滅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設施規劃的國家指南。對于各類事故和建筑設施而言,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數據各不相同,所以對于國家水平上的風險評估設定了一個包括四個階段的通用的程序:對生命和/或財產的風險水平進行估算;把風險水平與可接受指標進行對比;確定降低風險的方法,包括相應的預防和滅火力量的部署;對不同層次的滅火和預防工作的作用進行估算,確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風險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國家指南確定后,才能提供一套評估工具,各地消防主管部門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在國家規劃要求范圍內,對當地的火災風險進行評估,并對滅火力量進行相應的部署。該項目要求針對以下四類事故制定風險評估工具:住宅火災;商場、工廠、多用途建筑和民用塔樓這樣人員比較密集的建筑的火災;道路交通事故一類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種救援的事故;船舶失事、飛機墜落這樣的重特大事故。

第三個階段是對使用上述評估工具的區域進行考查,估算其風險水平,與國家風險規劃指南對比,并推薦應具備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設施水平。

參考文獻:

1、ThomasF.Barry,P.E.Risk-informed,Performance-basedIndustrialFirerotection.

TennesseeValleyPublishing,2002.

&n2、HB142-1999Abasicintroductiontomanagingrisk:AS/NZS4360:1999

3、ISO8421-1:1987(E/F)

4、RichardW.Vukowski,FireHazardAnalysis,FireProtectionHandbook,18thedition,1995.

5、Brannigan,V.,andMeeks,C.,“ComputerizedFireRiskAssessmentModels”,JournalofFireSciences,No.31995.

6、NFPA101AGuideonAlternativeApproachestoLifeSafety.2000edition.

7、趙敏學,吳立志,商靠定,劉義祥,韓冬.石化企業的消防安全評價,安全與環境學報,第3期,2003年

8、李志憲,楊漫紅,周心權.建筑火災風險評價技術初探[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2年第12卷第2期:30~34.

9、FireSuppressionRatingSchedule,ISOCommercialRiskServices,1998edition.

10、NFPA1710:ADecisionGuid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reChiefs,Fairfax,Virginia.2001.

11、Entec,ReviewofHighOccupancyRiskAssessmentToolkit.23August2000.

12、李杰等.城市火災危險性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95年第二期:99~103.

13、Informationonthe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USFA,1999.

篇(1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bidding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s more outstanding, not only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to carry on the fair competition, colleague also can be a very good constra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enterprise in consciousness, so do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bidding for important by appear.

Keywords: development; Bidding; Existing form; Program; Problem;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7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房地產開發公司工程招投標中存在許多問題,關于成本的控制,合同管理的風險,履約的風險,資金的壓力,在建資金的支付風險,承包商的信譽風險,低價中標可能帶來的隱患,施工圖紙不齊全的缺陷,違章開工的風險,指定分包商與總承包商的制約關系的管理等等,筆者逐一進行分析與闡述,力求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 房地產開發工程招投標的基本形式

房地產開發工程招投標的模式基本上都必須都采用招標的形式,合理低價中標。

基本上包括以下幾種確定中標單位的方式:

1、公開招標,是指三家及以上投標單位進行招標;

2、詢價招標,對一些比較特殊的采購(包括金額比較小的零星采購、比較緊急的售樓工程、政府壟斷/技術壟斷環境下的采購等),對2家或以投標單位進行詢價,經過簡單比選后確定供應商;

3、直接委托招標,對一些比較特殊的采購(包括金額比較小的零星采購、比較緊急的售樓工程、壟斷環境下的采購或沿用前期供應商等),直接與某一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或確認為認價單位的采購模式;

4、戰略招標,是指為發揮房產集團規模化優勢,將若干普遍適用于多數開發類項目的大宗材料設備進行集團同意戰略招標的模式;

房地產開發工程采用招投標模式的一般包括:

① 前期工程:包括前期設計、咨詢、勘察測繪、監理等工程,一般采用邀請招標,或者詢價方式確定中標單位;

② 建筑安裝工程:包括基礎工程、總承包施工工程、精裝修工程、外立面工程、門窗工程、給排水工程、采暖工程、通風空調工程、電梯及裝修工程、強電、弱電、消防、燃氣、夜景照明工程等;

③ 基礎設施工程:配電、道路工程、園林景觀及綠化工程、雨污水工程、給水工程、電信工程、數字電視工程;

④ 配套設施工程:配套學校、幼兒園、居委會等工程;

⑤ 物業前期服務類工程:物業服務單位招標等

二、 房地產開發工程招投標的程序

招標程序包括:

1、 招標計劃階段:根據項目經營計劃與總進度計劃的要求編制采購計劃,

2、 招標準備階段:

(1)、進行考察,確定入圍單位,對入圍單位的要求,應根據工程建筑面積或目標成本金額的要求來定。一般在已有的合作過的供應商里選擇,或者通過考察來增加新的供應商。對于供應商信息庫現有的合格及優秀供應商,可不進行考察,直接入圍;其他的供應商應進行考察。考察可通過書面文件審核、實地考察或二者結合的方式進行。應負責寫成考察報告。

(2)、確定合同形式、編制招標文件。

為了控制招標定價的風險,在合同形式的選擇上要求:

a、施工圖紙完備且深度足夠的情況下,必須做到總價包干;

b、當施工圖紙不完備或深度不夠時,可以采用模擬清單或費率方式招標,并應盡量對措施費項目進行包干;

c、當采用費率招標時,應盡量明確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總包服務費等的計價方式;

d、當采用模擬清單或費率招標時,在工程施工圖確定后120日歷天內,應根據施工圖和合同約定的計價原則完成組價工作;

招標文件通常包含投標須知、技術要求、商務要求、投標格式、工程量清單、招標圖紙等相關資料。必須準備齊全,前后呼應,以減少漏洞。

(3)審批入圍單位,審批招標文件

在完成入圍單位的選擇和招標文件的編制后,在房產公司項目內部,必須對這些資料進行詳細的審核。

3、 招標實施階段;

包括發放招標文件、踏勘及答疑、回標、開標、評標(技術標評標、商務標評標)、定標、合同簽訂

4、 合同簽訂階段

包括發放中標通知書和合同簽訂兩個階段,一般還會要求中標單位提交履約保證書或者保函。

三、 主要存在的問題

房地產開發工程招投標在整個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一環,關乎到整個房產項目是否盈利、能否順利實施,是房產開發的生命線!

但是同時也是房產開發過程中比較復雜、難度較大和風險可控要求較大的一環,要想通過招標找到真正合適的合作方談何容易呀,中間過程繁瑣而且復雜,選好單位的風險把控很重要。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 招標的時間緊

要想順利完成招標,找到合適的中標單位,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和實施時間,時間越充足,可把控的可避免的風險會越少,而實際操作中,房產開發的程序是一環緊扣一環,往往設計圖還沒出齊全,工程就得開工,留給工程招標的時間是很緊張的,

2、 成本制約要求很高

開展招投標工作的原則目的就是降成本,招標的結果最能體現成績的也就是招標金額,經常定標的原則就是最低價中標,合理低價中標。給負責招標的管理部門壓力較大,實施難度較大,成本降低了,質量也得跟上去,優質低價永遠是最高的要求,但是實施起來卻往往是低價低質。

3、 往往不具備整套完善的施工圖

招標時間緊,設計圖紙不夠完善,就需要提前確定總包單位,為了搶工期,搶預售的節點時間,往往會用不完善的施工圖甚至是擴初設計圖、甚至是方案設計體就開始計算工程量,進行模擬工程量招標工作,這里面隱含的成本控制的風險極大,既要覆蓋全面,不要出現大部分的漏項以回避報價的風險,又要回避施工圖紙不齊給后期實施帶來的簽證變更的風險。

4、 開發、設計、招標穿行甚至是邊設計邊施工邊辦理相關施工前期申請手續的三邊工程,給招標工作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嚴重的影響招標工作的質量,為以后的實施帶來很多隱患。

四、 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相應的對策分析

針對以上的分析,筆者試著進行一一的對策研究與探討如下:

1、 給招標工作盡量充足的時間,招標過程是比較復雜和繁瑣的,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實施起來才會有的放矢,保重點,盡量避免風險;

2、 對于招標入圍單位進行充分的考察與調研,尤其是項目經理、施工隊伍要嚴格考察,不能流于形式;

3、 施工設計圖紙盡量完備,招標前招標采購部門要和設計充分的溝通,;

4、 盡量采用公開招標的模式,只有公開招標,才能做東啊最大程度的公開公平和公正;

5、 對于施工圖紙完善的工程,盡量采取固定總價的合同方式;

6、 前期工作銜接好,配套的審批手續抓緊落實,一環扣一環,盡量減少內耗;

7、 房產公司內部的管理要嚴格,對于評標過程要有制度可遵循,內部控制要嚴格,做到公正的評標。

上一篇: 高一數學論文 下一篇: 消防駕駛員事跡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 |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 色婷婷精品青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