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綜述與進展、研究論文、研究簡報、亮點述評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化工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化工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有機化學》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是否刊登,由本刊編委會最后審定。來稿“文責”由作者自負,但本刊編委會有權修改。不愿改動者請事先聲明。
(2)文題應簡明貼切地概括文章主題。一般不宜超過28個字,不用副題。文題中盡可能不用縮略語、字符、代號等。
(3)一般三至四級標題為宜,不超過五級。正文字號字體均為五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一級標題應加黑居中。
(4)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著時所參考的文獻書目。序號在正文引文處右上角用方括號內的阿拉伯數字[1][2]等表示。
(5)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6)摘要最好用敘述性語言闡明全文的觀點、論據和結論,既要精煉又要言之有物,盡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內容;忌用第一人稱;字數為150-200字。關鍵詞3-8個。
(7)來稿采用電子郵件方式。作者須在首頁腳注中或文末提供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稱或職務、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信箱等,以便及時聯系。
(8)表格請在左上方給出編號和表題,插圖請在下方居中位置給出編號和圖題,如“表1”“圖3”。不易隨文排出的圖表,請附在文末,如“附表1”“附圖3”。
(9)本刊注釋均采用腳注形式,文末不列參考文獻。注釋序號采用1,2,3……;同一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從第二次引注開始可標為“同注某某”。
(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則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它刊,應務必事先與編輯部聯系,否則將視為一稿多投,作退稿處理。
《有機化學》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和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5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0253-2786,國內刊號CN為31-1321/O6,該雜志級別為SCI期刊、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有機化學雜志數據統計
有機化學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有機化學》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哥白尼索引(波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化工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化工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有機化學雜志發文分析
有機化學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123 | 催化;化合物;金屬;手性;活性 |
南開大學 | 410 | 活性;化合物;生物活性;催化;除草 |
鄭州大學 | 228 | 活性;衍生物;催化;腫瘤;抗腫瘤 |
四川大學 | 218 | 催化;分子;活性;化合物;冠醚 |
浙江工業大學 | 213 | 催化;化合物;類化合物;活性;類化 |
蘭州大學 | 188 | 催化;化合物;全合成;活性;氨基 |
華中師范大學 | 185 | 活性;生物活性;除草;嘧啶;除草活性 |
華東理工大學 | 184 | 催化;化合物;手性;分子;甲基 |
浙江大學 | 177 | 催化;化合物;金屬;手性;活性 |
武漢大學 | 174 | 化合物;催化;金屬;手性;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