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生100米項目力量素質探討

時間:2022-07-31 09:27: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中體育生100米項目力量素質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中體育生100米項目力量素質探討

1100米跑運動員力學特征分析

據文獻表明,優秀短跑運動員起跑時,前腿與后腿在蹬離起跑器一瞬間的最大支撐力分別是120kg和95kg左右。起跑后要在50m內完成加速跑并達到最高速,加速過程中人體隨著重心的提高和速度的增加支撐力也增加。100米跑的過程中需要極強的肌肉收縮力量和支持力量。100米跑訓練要注重速度和力量的發展,片面強調是不夠的。從力學角度來看,人體完成每一個姿勢和動作都需要力作用。當人體快速完成一個運動動作時,肌肉摩擦的阻力及外界壓力都是必須克服的,這就需要肌肉做到最快收縮速度來產生肌拉力。通過100米跑運動的力學分析可以得知,100米跑主要有速度力量和絕對力量兩種。

2影響100米運動員力量的因素分析

2.1全身各個環節肌肉力量相對均衡發展

下肢力量在100米跑中起到主導作用,因此多數教練員和運動員都將訓練重點放在了下肢力量上,要想快速提高運動成績,還需全身各個環節肌肉組織協同作用。如提高上肢速度力量,對步頻的增加有促進作用;提高腰腹肌肉群的力量,可以增加身體在跑動中的平衡穩定性。在運動員的訓練中,要最大限度地相對均衡發展各環節的肌肉力量。運動員在提高某部位肌肉力量時,也要發展相關環節的肌肉力量。

2.2前后肌肉群力量相對同步提高

人體各個環節的前、后肌肉群作克制性收縮的絕對收縮力量大小存在著差距。雖然收縮力強的肌肉群起主導作用,但是收縮力量相對小的肌群又對100米跑的關鍵細小環節技術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收縮力強的肌群通過常規的訓練方法都能有效提高,但是對收縮力量相對小的肌群沒有多少效果,需要采用超常規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否則就會拉大差距。因此,在肌肉力量訓練中應注意前、后肌群的特殊性,避免采用單一的訓練方式。要根據前、后肌群的生理結構,采用有效的訓練手段,使前、后肌肉群力量得到相對同步提高。

2.3限制局部肌肉力量的超負荷發展

多數教練員和運動員重點采用負重的練習方法來發展肌肉的最大力量,把大力量作為發展快速力量的基礎。力量的訓練與速度雖然有一定的正比關系,但這是在一定范圍內的,超出了某個臨界點,負荷的增多并不會帶來速度的加快。以深蹲起杠練習為例,如果過多的超前發展,容易造成腿部肌肉僵化。雖然腿部超前發展有利于起跑的抓地力提高,但對途中跑最快運動速度能力沒有效果甚至降低最快速度,影響了整體動作協調與相應局部環節技術的同步提高。長時間超前訓練還會出現相對薄弱環節肌肉的拉傷等問題。因此,在發展肌肉最大力量時,限制局部肌肉力量的超前發展應受到限制,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和其他各環節肌肉力量同時發展。

3100米跑力量訓練方法與手段

3.1快速力量訓練法與最大力量訓練法

快速力量訓練法,是以較小負荷來快速重復動作的方法。使用小于70%的個人極限負荷,重復12次左右,要求練習者用快速完成動作。其訓練目的是通過發展快速力量,改善肌肉之間的協調性。最大力量訓練法,是以個人極限或略小于極限的負荷來重復動作的訓練方法。其訓練目的是增加肌肉克服收縮阻力的最大力值,從而提高最大力量。在100米跑過程中,運動員主要是克服自身重量在運動中帶來的阻力。由于最大力量訓練所獲得的力值遠遠大于自身產生的阻力,最大力量在100米跑中并不能全部發揮出來。最大力量訓練所帶來的傷病威脅要遠大于快速力量訓練法,因此,快速力量訓練法在運動訓練應用更多。部分教練員以最大力量訓練為主,因為發展最大力量和縮短用力時間也可以發展快速力量。這樣理解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實踐中很多教練員采用綜合性的訓練方法發展運動員力量素質,較小頻率使用最大力量訓練法,在此基礎上發展速度力量更為經濟實用。但目前在訓練實踐中還缺乏實用性,需要不斷完善和總結。

3.2間歇訓練法和塔式訓練法

間歇訓練法,是指在機體還沒有完全恢復狀態下,對訓練組次進行嚴格時間把控,重復進行練習的訓練方法。例如:100米跑x6組,根據學生心率情況設定每組的恢復時間來完成訓練。這種訓練方法有利于學生穩定和鞏固技術動作,從而提高運動成績。塔式訓練法,是指小負荷情況下多組練習,隨著負荷的增加而減少次數。此法是一種較簡單、實用的訓練方法。用圖標表示就像金字塔結構,故稱為“塔式”法。以極限負重100kg為例,一個完整塔式訓練是由塔底到塔尖,再由塔尖到塔底。塔式訓練方法較為靈活,可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及時調整訓練模式,塔式法可拆分為塔基法、半塔法及塔尖法。半塔法是只完成從下到上的部分。塔尖法通常從塔的中上部練習到塔頂,該方法適用于高水平運動員。塔基法與塔尖法相反,通常完成中高部以下部分,適合初學者和中級水平運動員。具體訓練方法并無優劣之分,力量練習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并結合項目特點采用更合理的訓練方式。但要在訓練中結合實際,選擇合理實用的方法有針對性的來發展力量素質。

3.3力量訓練的周期性

周期性是力量訓練所必須遵循的。部分教練員在學生成績達標以后,減少或停止了力量素質的練習,違背了力量訓練的周期性,造成學生成績下降。應根據100米跑的力量訓練周期,安排合理的訓練目的和任務。可以將學生的訓練周期分為準備期和考試期,根據力量訓練原則,力量練習在訓練周期(一個周期一般為一周)不少于3次,臨近體育考試一個周期不少于2次。整個訓練到考試考核是一個系統工程,合理把握力量訓練的周期性,才能使學生得到最佳發展。

4結論與建議

高中體育100米跑力量素質的提高進行研究,對短跑運動員的力量特征進行分析,探討影響我國高中體育生100米跑力量訓練的因素,提出了一些見解和訓練方法。建議學校教練員和學生要高度重視力量素質的提高,在體育考核達標的基礎上,盡可能發展學生的體育潛力,結合個人情況采用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為學生的終身體育發展和為國家輸送優秀體育人才做鋪墊。

作者:劉聰 尚曉艷 單位:四川省西華師范大學 山東高密豪邁高級中學

上一篇: 茶文化角度下農村學校體育體系... 下一篇: 高職體育多元目標視角下第二課...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成成熟女人专区 | 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 亚洲步兵片在线播放 | 天天在线天天看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片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