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工作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10-17 09:41: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職業衛生工作現狀及對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職業衛生工作現狀及對策

職業病防治事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對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職業病等疾病的監測與預防控制,加強對職業危害防治等社會公共衛生的監管。本研究通過分析龍里縣2011~2016年職業衛生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采取有效提高職業衛生工作策略措施,推進職業衛生工作的開展。

1龍里縣職業衛生工作現狀

1.1職業衛生基本情況

龍里縣至2016年入駐企業共有200余家,己投產的企業達130多家,現有企業職工總人2萬余人。根據龍里縣安監局和縣疾控中心對102戶企業調查,設立了職業衛生管理組織和相應的管理制度35家,占34.31%;配備專職或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有35家90名,占34.31%;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有86戶,占84.31%;86家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主要有機械工業,采礦工業、建筑材料業、木材加工制造、紡織、制鞋、涂料、制藥、化工等行業。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作業人員5328人、占職工總數(6389人)的83.39%,其中接觸粉塵人數為2736人、占51.35%,接觸化學因素人數為944人、占17.18%,接觸物理因素人數為1171人、占21.98%,接觸其他危害因素477人,占8.95%。

1.2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情況

調查企業中2011年以來累計有18戶次企業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工作,主要監測粉塵、噪音、化化學類毒物。

1.3職業健康檢查情況

1.3.1崗前和在崗職業健康檢查情況

2011年~2016年累計對201戶(次)企業進職業健康檢查,應檢人數16096人,實檢查人數6696人,職業健康檢查率41.60%,檢出疑似職業病人數211人,禁忌證人數712人。

1.3.2職業病確診病例2

011~2016年通過省州專業機構對檢出的疑似職業病人進行復查,累計確診職業病12人,其中矽肺6人,煤工塵肺4人,電焊工塵肺2人。

1.4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申報審核、審查、驗收檢查情況

根據縣安監部門資料顯示,至2016年12月底只有40多家企業進行職業病危害申報。在檢查中發現相當部分新、改、擴建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未開展預評價和防護控制效果評價,也未申報職業衛生監管部門審核、審查和竣工驗收。

1.5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和體檢機構及監督隊伍情況

龍里縣取得職業健康體檢資質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只有龍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且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到期未申請復審,己過期。職業健康體檢機構有職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含公衛)10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3人。2011年根據國務院的職能劃分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從縣衛生監督所移交縣安監局進行監督管理,目前監督執法隊伍有12人,其中,專職人員2人。

2職業衛生工作存在問題分析

2.1職業病危害因素本底不清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簡稱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建設項目必須實行”三同時”制度,但多數新、改、擴建項目企業在未接受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的情況下,卻能獲得有關部門的立項批準,監督部門只能被動地實施事后監管,到目前為止,龍里縣還有大部分的企業仍未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造成職業衛生監管部門對職業病危害企業數量不清,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類別名稱、以及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不清,職工總數和接觸職業病危害人數不清;已經上報的單位存在隱瞞產生高危粉塵或者毒物等危害因素的生產環節。

2.2企業法人法制觀念淡漠,不重視勞動者健康,健康檢查率低

部分企業業主對《職業病防治法》學習和認識不足,法制觀念淡漠,新、改、擴建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未開展預評價和防護設施控制效果評價,也未申報相關部門審核、審查和竣工驗收;只有35家企業成立了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和相應的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部分企業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落實不到位,根據龍里疾控中心調查資料顯示,產生粉塵、噪聲、高溫崗位的作業場所沒有設置固定防護設施占78.05%,存在或者產生化學因素的企業和崗位沒有配置防毒口罩,甚至未成立相應的管理組織和應急救援預案,一旦發生“跑、冒、滴、漏”引起的急性職業中毒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大部分企業為了減少經濟開支,在組織職業健康檢查中以少充多導致受檢率低,有的企業為了逃避職業病防治責任,擔心一旦查出職業病就必須承擔不利后果的思想意識,對在崗和離崗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率低。2011年~2016年進行崗前和在崗職業健康檢查率僅為41.60%,這與《貴州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10-2015年)》[1]到2015年,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60%以上還有很大差距,與低于黎海紅[2]與馬貴華[3]和龔斌忠報導[4]的結果。檢出的疑似職業病13個用人單位,組織復查只6家,占46.15%,應復查211人,實際復查40人,占18.96%,新確診12人為職業病,均為農民工,與龔斌忠報導[3]結果相似,還有大部分復查人員未到上級診斷機復查確診。聶晶[5]在對龍里縣2013年9月~2014年9月職業健康體檢1800名工人心電圖檢查結果分析,心電圖結果異常的565名,占32%。對檢出職業禁忌證、疑似職業病的企業,沒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組織進行復查確診和崗位調整,有的采取不告知職工檢查結果,甚至將疑似職業病職工一退了之,這種行為的結果是將職業病問題推向社會,這是無視勞動者健康權的違法行為。

2.3企業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合格率低

在調查102家企業中有86家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建檔率84.31%,但檔案資料健全的僅占6.82%。已經建立的都普遍存在職業史資料不全面,存在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類別、名稱和監測結果、健康檢查結果、疑似職業病復查確診、崗位調整、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資料缺失等問題。

2.4勞動者自我防護意識不強

根據調查,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以農民工為主,大多文化水平低,缺乏職業病相關防護知識,加上企業未落實上崗前培訓,即使企業發有防護設備,勞動者也嫌麻煩而不使用,自我防護意識不強。從既往縣疾控中心對我縣26家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進行職業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專題調查,26家企業中有76.92%(6/26)的企業未落實上崗前培訓,80.77%(21/26)的企業未落實在崗期間的培訓。對6家企業374人進行培訓調查,受訓率為33.69%(126/374人),職業衛生知識及法律知曉率為45.69%(38/126人)。

2.5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和健康檢查機構不足

龍里縣職業健康檢査機構目前只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職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少。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到期未申請復審,現己過期,多年尚未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

3對策

3.1從源頭預防控制,嚴格把好“三同時”關

相關部門要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嚴把“高污染、高危粉塵、高毒物、高致病等垃圾企業”的準入關和新、改、擴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驗收關。建立健全職業危害申報制度、職業危害預評價制度和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制度,將職業危害源頭控制在萌芽之中。督促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達到《貴州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10-2015年)》中申報率達到80%以上目標[1],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

3.2強化企業法人責任意識和勞動者防護知識培訓

一是成立政府相關部門組成的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召開部門協調會議,相關職能部門要督促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加強法律法規和防治知識培訓,讓業主知法、懂法、守法,落實各項防護措施;二是加強職工法律法規和防治知識培訓,強化勞動者的防病意識,使接觸危害因素勞動者知道應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3加強職業病防治隊伍和執法隊伍建設

我縣缺乏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少,職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足,遠遠不能滿足職業衛生防治工作需要。政府應加大投入,健全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根據新修訂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增加職業健康檢査機構,加強職業衛生專業隊伍人員培養,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執法部門要加強職業病防治專項監督檢查工作頻次和執法力度,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企業或個人要依法懲處決不手軟,加大處罰力度,及時對違法行為予以曝光,并監督其落實整政,預防和控制職業危害,保障廣大職工的身體健康。

3.4加大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力度

采取下企業、利用當地新聞媒體、職業病宣傳周和崗前培訓等多形式,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普及職業病防治的知識,增強用人單位的職業病防治觀念,提高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行使職業衛生保護權利的能力。對宣傳、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成績較為突出的單位或個人政府要給予表彰和獎勵,爭取更多社會支持。

參考文獻:

[1]貴州省衛生廳.貴州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10-2015年).黔衛發〔2010〕48號:2010-04-27.

[2]黎海紅,陸有榮,李侯健,等.廣西職業健康檢查現狀調查與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0,16(3):144-146.

[3]馬貴華.邢臺市職業病危害現狀及防治措施[J].職業與健康,2011,27(12):1431-1433.

[4]龔斌忠,林樹旺.南寧市職業病危害現狀及對策探討[J].職業與健康,2012,28(17):2085-2087.

[5]聶晶,謝勛祥.龍里縣廠礦企業1800例心電圖檢查結果分析[J].醫師在線,2015,2(3):265.

作者簡介:磨劍(1967-),男,主管醫師,大專,從事疾病預防控制。通迅作者:平波,副主任醫師。

上一篇: 民間音樂文化在高職院校教育中... 下一篇: 醫療安全管理及醫療服務監管探...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免费的网站全黄 | 在线观看国产二级 | 日韩欧美亚洲一区 | 日本人妖在线专区 | 三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