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9 09:46: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國有企業監督機制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眾所周知,國有企業乃我國的重要經濟及政治基礎。國有企業不僅承擔著重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還承擔著重要政治責任。為切實推動國有企業的健康、長遠、可持續性發展,有必要做好國有企業監督工作。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在國有企業的監督機制方面仍存在弱化現象。那么,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究竟采取怎樣的措施可切實強化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呢?本文重點針對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的原因及對策展開研究。
一、我國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的原因分析
我國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的原因很多。綜合已有研究認為,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內部監督職能部門的作用發揮不強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國有企業雖建立了內部監督職能部門,但內部職能部門在監督方面發揮的作用并不強。具體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首先,國有企業內部監督職能部門的現實地位較低,影響了監督成效。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大都設立有法律、審計、監察、紀檢等一系列監督職能部門。雖在制度方面規定上述職能部門有權力對國有企業領導實施有效監督,不過由于利益分配及行政隸屬等方面的關系影響,也意味著上述監督部門的監督范圍很難包括上位領導。如此一來,也讓國有企業內部監督職能部門很難真正發揮其監督成效。其次,國有企業的內部監督機構呈現出條塊分割狀態,很難有效發揮合力。雖然國有企業內部監督職能部門很多,但卻缺乏一個主管領導或機構將相關監督部門有機統一在一起,由此也造成國有企業內部監督職能部門出現各自為戰的不良情況,極難形成切實有效的監督合力。更嚴重者,有時還會出現各監督職能部門間相互推諉責任的不良現象。
(二)紀檢監察等監督工作人員綜合素養不高
對國有企業實施監督主要由紀檢監察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執行,但較為遺憾的是,很多紀檢監察等監督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并不高,主要體現為:第一、思想素質不足。為更好實現對國有企業的有效監督,紀檢監督等監督工作人員需具備較高思想素質。唯有如此,方能對國有企業及相關領導的行為實施科學判斷,對其實現有效監督。但現實卻是,部分紀檢監察等監督工作人員由于思想素質不高,很難對國有企業的行為實施有效判斷,甚至還可能出現錯誤判斷的情形。第二、責任意識不足。在對國有企業實施監督的過程中,需要監督人員具備較強責任意識。但是,從以往的現實經驗來看,很多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對國有企業實施監督的過程中,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徇私舞弊的現象。徇私舞弊現象的存在充分表明他們的責任意識存在不足。待紀檢監察等監督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不斷得以提升后,對國有企業的監督力度也會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監督機制也會在無形中不斷得以強化。
(三)職工在國有企業監督方面發揮作用不強
另外,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與企業職工在國有企業監督方面發揮作用不強之前亦存在必然聯系。在對197名國有企業員工進行調查時發現,被調查對象中98.1%的國有企業員工均表示自身并未有效參與至本企業的監督當中。訪談中有國有企業員工表示:“我們基層員工平時只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企業并未要求我們參與監督。即使有職工想主動參與監督,也缺乏參與監督的渠道。”訪談中很多國有企業職工均持類似看法。由此可見,在未來國有企業應進一步發揮職工在國有企業監督方面的積極作用,從而有效強化國有企業監督機制。
二、強化我國國有企業監督機制的具體對策
上述論述中提及到,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的原因很多,針對上述原因,為切實強化我國國有企業的監督機制,特提出如下發展對策與建議。
(一)以監督委員會為核心構建三個層次監督體系
基于國有企業內部監督職能部門作用發揮不強的情況,建議國有企業應建立監督委員會,并以監督委員會為核心,有的放矢的構建如下三個層次的內部監督體系。第一、國有企業內部各監督部門。這些監督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監督與管理工作。需要明晰的是,國有企業原有的各監督職能部門接受監督委員會的直接領導,為監督委員會的業務層單位。在監督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國有企業內部的各監督職能部門之間不僅可加強信息交流,充分實現資源整合,更可實現有效內部監督合力,發揮監督效能。第二、監督委員會。國有企業監督委員會隸屬董事會。監督委員會的具體向董事會負責,幫助國有企業董事會實現其監督功能。監督委員會的監督范圍極廣,具體包括:1.公司各職能部門;2.各分、子企業董事會;3.經理層等管理人員等。第三、代表出資人利益的國資委外派監事會。該部門主要將國有企業高級管理者作為自身監督對象。具體監督對象包括:1.經理層;2.董事會。主要對國有企業的財務活動以及國有企業負責人的具體經營與管理行為實施監督。在上述三個層次內部監督體系的合力監督下,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的現象定然可得以有效解決。
(二)切實提升紀檢監察等監督工作人員綜合素養
上述論述中提及到,目前部分紀檢監察等監督工作人員由于自身綜合素養不高,因此出現了對國有企業監督不力的情況。為解決該問題,必須不斷提升紀檢監察等監督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首先,應提升紀檢監察監督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可通過培訓、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紀檢監察等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其中,應重點加強黨的意志培養,使得他們在對國有企業實施監督的過程中,能夠自覺遠離金錢誘惑,始終保持廉潔的工作態度。其次,應提升紀檢監察監督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研究表明,通過培訓等形式同樣可提升紀檢監察等監督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為更好實現對國有企業的監督,建議在采用培訓的方式提升相關監督工作人員責任意識的同時,還應采取問責機制。即如若相關國有企業出現監督不力現象,必須對相關監督工作人員進行問責。輕者提出批評,嚴重者需對其進行黨內問責、撤銷其職務。
(三)切實發揮職工在國有企業監督方面的作用
為強化國有企業監督,需切實發揮職工在國有企業監督方面的積極作用。第一、職工代表必須進入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如若職工本身即為國有企業持股者,那么職工就有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即使職工不是國有企業持股者,他們也同樣具有進入企業監事會的權利,對國有企業的決策及經營行為實施監督,對國有企業領導實施有效監督。第二、國有企業應成立工會,由工會負責對國有企業實施監督。這樣的做法更為現實,也能讓監督無處不在,事無巨細。讓一切不符合規范的行為均受到監督。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實中有很多國有企業職工即使發現問題也不敢聲張,生怕自己的飯碗丟掉。為保護這些國有企業職工利益,建議各地方政府應專門開設國有企業監督舉報熱線,讓國有企業職工對國有企業的不法行為進行舉報。一旦驗證舉報內容屬實,應對舉報人予以有效獎勵。
三、結語
除上述原因之外,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的原因還有很多。關于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原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研究意義。在未來,我們應對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弱化原因進行持續且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并根據具體原因提出相應對策,從而不斷強化我國國有企業監督機制,讓我國國有企業在未來得到更加健康、長遠、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柯海平.如何做好新時期國有企業監督工作[J].現代商業,2018(06).
[2]張秀林,王劍萍.我國國有企業監督體系構建研究[J].北方經貿,2011(07).
[3]龐學勝.淺談不斷完善國有企業監督機制[J].企業標準化.,2007(10).
[4]王蕾.對加強國有企業監督機制建設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0(35).
作者單位:劉棟,首發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司馬騏驥,山東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