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5 09:12: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探索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學生自身因素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興趣較高時,其學習的效率會極高。此時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有助于其對概念的理解與記憶。而興趣較低時,概念教學的效果會較低。此時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其思維無法跟上老師的思維,這就會降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就目前的教學情況而言,受以下因素的影響,學生對數學概念學習的興趣較低。第一,數學概念就有較強的抽象性,理解困難。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偏低,當其不理解的情況下對概念進行記憶,會嚴重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課堂氛圍沉悶,無法滿足學生對學習樂趣的需求,從而降低學生學習興趣。第三,學生對概念的重視度不夠,未認識到概念對自身學習能力的影響,無法提高對概念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據科學研究證明,數學學習主要與學生的邏輯思維有關,而每個人大腦中掌控邏輯能力的區域發育不同,影響其各自的學習能力。這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進而影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能力。如《認識面積》的概念教學中,學生對圖形周長、面積等概念理解能力直接影響其學習效率與水平。在面積概念的教學中涉及到矩形、正方形等不同圖形面積的概念,這就要求學生具有極強的抽象思維能力,以理解不同圖形面積的概念并掌握計算的方法。當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時,會導致學生無法深入有效了解相關概念。尤其是對相似概念的區分理解能力較弱,這會直接影響其對相應知識點實質的了解。
(三)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情況
當前學生超前學習數學知識的情況較為嚴重,影響學生在正式學習時的態度及成效。為保證學生能夠跟上教師教學的速度,會對學生進行提前教育,使學生提前接觸到數學的相關內容。這部分學生在正式學習時,會認為自己已掌握相應概念,不懂得再學習、再理解的重要性。限制了學生對概念的進一步理解,降低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學生的生活經驗等會對數學概念理解的影響較大。以幾何圖形的概念教學為例,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各種圖形,會幫助學生理解圖形的相關概念,從而提高概念教學的效率與水平。
二、教學材料因素
(一)教學材料的廣泛性
數學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這就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大量的習題,幫助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與記憶,保障概念教學的有效性。以最基礎運算法則的教學為例,學生準確掌握概念的基礎上,利于運用相應的法則進行運算。但為了加深學生對概念理解,教學材料中必須為學生準備豐富的習題,使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與記憶。另一方面,概念教學前的鋪墊引入部分也極其重要。在教學材料中準備豐富的鋪墊材料,可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通過觀察其相似點,總結相關概念,會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但從教材的實際內容來看,概念引入的部分內容極少。通常一個示例引入,然后便是對概念的解析與各種例題。不利于學生對概念形成更深層次的認識,進而影響概念教學的效果。
(二)教學材料的準確性
數學教材必須保證自身的準確性,概念教學的相關資料都應是標準的。首先,概念的內容必須是準確的。數學知識具有極強的縝密性與邏輯性,概念的偏差,極可能導致概念整體含義出錯,如除數與被除數等。其次,根據概念給出的例證具有準確性,發揮其佐證的作用。如在幾何圖形概念講解時,給出的圖形必須是準確的,這樣才利于提高學生概念理解的準確度。受各種因素影響,部分教材中極易出現疏漏而出現各種問題,導致教材中概念與例證常出現錯誤。這些錯誤易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出現偏差,大大降低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材料的清晰性
數學教學的內容的排列組合應具有極強的邏輯性,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順序進行排列。這可逐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錯誤的排序會加深學生的理解難度。另一方面,教材中對概念的講述與解釋必須具有清晰性,保證陳述語言的邏輯清晰易懂,使其符合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師素養因素
(一)教師自身的數學素養
教師的教學素養對自身理解數學概念的能力有極強的影響,影響其數學概念教學的實際水平,進而影響學生對相關概念的學習水平。教師數學素養主要體現在教學實際能力上,當其素養較差的時候會停留在“讀書”式與“背書”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教師只是對教材中相關概念的復述,不能為學生進行有效、準確的解析。學生對概念的學習也只停留在淺顯的理解與死記硬背的階段,無法真正理解概念的含義,整體降低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當其素養較高時,會對概念進行解讀,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通過具體、明確的解讀,教師可引導學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實質。從而為相關知識的進一步學習提供扎實的基礎,促進學生對整個知識的學習水平有效提升。
(二)教師的教學素養
一方面,體現在教學方法上。教學素養高的教師會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握學生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這可保證學生對概念的學習充滿興趣,主動、積極地去深入理解與記憶概念,并同時掌握運用概念的技巧。另一方面,對教材的充分利用。教學素養高的小學數學教師,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用信息,除概念、習題外會利用課后小結的內容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對下節內容的預習。
四、教學方法因素
(一)教學的系統性
概念教學重在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立。想要較深的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必須保證概念講解的有效性,使學生可對概念形成較深的印象。然后利用不同的練習,使學生在運用概念的過程中加深其對概念的理解。以此促進學生的對概念實質的掌握與了解,并促進學生準確應用概念的能力有效提升。由此可見概念教學是講解、應用、再認識、再理解的系統過程,因此為保證數學概念教學效率,教師必須進行系統式教學。
(二)教學的邏輯性
數學知識間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其概念之間也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教師應從邏輯角度出發,使學生學習相應的概念及其與相應知識間的邏輯關系燈等。通過邏輯講解,提高學生對整體及相關概念的理解水平,進而促進概念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五、教學環境因素
教學環境的活躍性會影響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對學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具有極大推動作用。此外,教學氛圍的活躍度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這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影響極大。教師應提高課堂活躍度,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開闊性,提高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六、結論
數學強大的邏輯性要求學生必須從學習之初打下堅實基礎,這使得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尤為突出。而實際教學中存在學生自身、教師、教學條件等因素,嚴重制約著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應針對這些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學生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郝洪麗.硬性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1):96.
[2]張麗敏.影響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和應對策略[J].學周刊,2017,(34):38.
[3]李云江.影響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分析[J].新課程學習,2015,(2):104
作者:陳瑜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金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