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多媒體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10 10:38: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中音樂多媒體教學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中音樂多媒體教學研究

在最新一波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成為了各學科教育改革的重心。音樂是高中教育階段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其在對學生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的培養上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對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推動素質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實具有重大意義。但以往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滯后,難以將音樂學科的魅力體現出來,容易影響到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為此,高中音樂教師必須要意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性,并將其合理引入到音樂課堂中,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音樂學習體驗,促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較大興趣,為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這也使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成為了當前廣大一線音樂教育人員需要重點探究的課題。

一、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多媒體教學的迫切性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媒體,對于推動音樂教學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不過從當前高中音樂多媒體教學情況來看,其中仍有很多現實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影響到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和普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不夠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的廣泛普及和應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優勢,并紛紛開始嘗試將各種現代化信息技術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進程。不過多數高中音樂教師只是感受到了多媒體教學的便利,并未真正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價值形成全面、清晰的認知,使他們在教學實踐中只是將多媒體技術作為一項教學工具,未能將其與音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影響到多媒體教育價值的充分體現。

(二)音樂實踐不足

音樂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課程,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外,還需要進行相應的音樂實踐,這樣才能對音樂形成深刻認知,獲得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但在以往的高中音樂課堂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學生獲得音樂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進而影響到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面對學生的這一音樂學習需求,高中音樂教師要積極探尋更多高效的音樂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機會。而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則可以對這一教學要求進行有效滿足。

(三)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在新時期下,學生接觸音樂的渠道變得更加多樣化,并且很多高中生在課外通過自學或興趣班等方式,已經獲取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這也使他們對于音樂學習的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但在高中音樂課堂中,教師依舊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未能充分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影響到學生音樂學習效果。這就要求高中音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教學水平,并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勢,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音樂學習指導,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讓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發展。

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

音樂屬于藝術類范疇,與文化課程不同,其更加注重學生的藝術創造力。但在以往的音樂課堂中,教師多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影響了學生的主體性,難以激發學生進行音樂創造活動的潛在本能。面對這樣的教育形勢,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則可以為音樂課堂帶來更多的可能,使音樂教學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音樂學習需求,保證音樂教育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的關鍵因素,在音樂學習中也是如此,只有當學生對音樂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與傳統課堂教學形式不同,多媒體技術集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媒體形式為一體,能夠將課本上抽象、復雜的樂理知識,通過直觀、立體的方式呈現出來,便于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魅力,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多媒體技術還可以被運用到情境創設中,讓學生在與情境交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身認知主體的作用,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學習內容,提升音樂學習效率。

(二)有利于學生知識獲取和保持

音樂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在欣賞音樂作品時,不僅需要聆聽音樂旋律,還需要從多種感官去感受,深刻體會其中的情感。但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比較簡單,難以對學生產生多種感官的刺激,不利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獲取。多媒體技術提供的外部資料,則可以從視覺、聽覺等感官對學生產生刺激,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樂理知識變得生動起來,便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獲取和保持。

(三)實現對教學信息的有效組織和管理

高中音樂知識較多,并且分布零散,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將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框架。而多媒體技術的超文本特性,則可以模擬人腦的聯想思維方式,利用網狀結構的非線性方式,實現對信息的有效組織和管理。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多媒體技術,按照自身的知識基礎和水平,將預備知識和擴展知識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框架,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比如,學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超文本特性,將無聲音樂和有聲音樂進行有機整合,并根據自己的認知特征,對這些內容進行重新配置,形成不斷更新的整體,促進音樂知識的內化吸收。

三、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高中音樂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需要學生在掌握基本樂理的基礎上,自己進行音樂創造,這對于學生審美能力、藝術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等綜合素養有著較高要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樂理知識,教師則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勢,將一些比較復雜、抽象的樂理知識通過直觀、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首先,教師需要根據音樂教學目標和內容,對教材中的樂理知識進行細化,并整合互聯網教學資源,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有益擴充和延伸。同時對于其中的重難點內容,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音樂基礎,采取學生最能接受的方式,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鼓勵學生將自己在音樂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上傳到學習平臺上。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針對這些難題進行互動交流,共同突破學習難點,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以《音樂與戲劇(中國戲曲)》這一部分的內容教學為例,其中認識我國戲曲表演中行當的主要特點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此,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就可以適當融入多媒體教學環節,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本課時的目標和內容,在互聯網平臺上搜集與我國戲曲行當相關的圖片、文字和視頻等資料,并整理和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則可以先讓學生欣賞《誰說女子不如男》《做人要做這樣的人》等戲曲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戲曲學習產生興趣。接著,教師再展示課件,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戲曲中各行當的唱腔、扮相等特點進行分析,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戲曲的認知。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我國幾種主要的戲曲唱腔,并讓學生模仿練習,促使學生感受戲曲的魅力。在課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在戲曲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并引導其他同學一起討論和解決難題,突破學習重難點,鞏固學習成果。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只憑借課本中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課本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更多的選擇。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則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并通過多種形式呈現出來,以此來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普及,目前網絡上有很多關于音樂教育的資源,不論是民族音樂還是流行音樂,都可以從網絡上搜索到相應的教學視頻和與學習資源。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從互聯網上搜集相關的媒體資料,整合到教學內容中,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豐富學習資源。以《音樂與舞蹈》這一部分的內容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引出話題“我們都知道音樂有民族音樂、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分,而舞蹈與音樂一樣,也可以按照自身的特點,分為民族舞、古典舞和現代舞等種類”,然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不同舞蹈的片段,讓學生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親身體驗音樂與舞蹈的關系。接著,在對不同舞蹈種類進行詳細講解時,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在多媒體設備上展示課外資料,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音樂和舞蹈知識。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最喜歡的舞蹈種類,并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舞蹈創編,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在音樂學習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感知能力,這樣才能對音樂作品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并充分感受音樂魅力。這就要求教師創設相應的音樂情境,便于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上有著顯著優勢,為此,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音樂情境的真實性和生動性,調動學生的全身感官,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進入到情境中。另外,在音樂情境中,教師還應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引導學生與音樂進行互動、交流,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以《第九(合唱)交響曲》這一部分的內容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音樂情境,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d小調第九交響曲》,讓學生沉浸在優美的音樂中。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這個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在1824年的一個晚上,《d小調第九交響曲》正在首演,這首優美的作品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在演出結束后,觀眾也送上了熱烈的掌聲。不過這一音樂作品的作曲家卻什么都聽不到,只能憑借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去感知自己的音樂。”在這段講話后,可以讓學生進入到特定的音樂情境中。教師再繼續引導,這位雙耳失聰的音樂家還創作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接著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繼續播放音樂,并展示與該音樂家相關的圖片資料,讓學生逐漸走進這位音樂家的音樂世界,感受他的創作心情。通過這一音樂情境的渲染,可以拉近學生與音樂家及其作品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音樂教學水平、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必須要意識到多媒體技術應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結合音樂教學特征和規律,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勢,實現對音樂課堂教學的優化創新,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音樂學科的魅力,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易凌燕.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新課程,2022(4):148.

[2]孟曉梅.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7):116—117.

[3]杜燕.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9):110+112.

[4]鄭淞元.巧用多媒體技術優化高中音樂課堂教學[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6):67—68.

作者:孟麗君 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土山高級中學

上一篇: 班主任人格魅力在家庭教育中的... 下一篇: 高中數學教育教學探討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成色在线香蕉 | 亚洲伦乱中文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超清 | 天天看片国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