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會議會議記要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28 23:56: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云會議會議記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云會議會議記要

篇(1)

生產:全年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含獸藥)6926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化學藥品制劑制造業1837億元,同比增長24.4%;化學原料藥制造業1581億元,同比增長28.0%;中成藥制造業1491億元,同比增長20.7%;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588億元,同比增長24.2%;生物生化藥品制造業544億元,同比增長22.6%;中藥飲片加工和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劑制造業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304和3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37.3%和27.8%。化學原料藥、中藥飲片加工、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3個分行業增速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化學藥品制劑、中成藥、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和生物生化藥品4個分行業增速落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銷售:全年累計實現銷售產值6564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化學藥品制劑制造1727億元,同比增長22.5%;化學原料藥制造業1498億元,同比增長25.8%;中成藥制造業1400億元,同比增長21.2%;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573億元,同比增長25.9%;生物生化藥品制造業517億元,同比增長22.4%;中藥飲片加工、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業分別實現銷售產值292、299億元,同比增長40.1%、28.1%。

產銷率:全年平均產銷率94.8%,較去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中成藥和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中藥飲片加工制造業的產銷率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1.4、0.4、0.2和1.9個百分點,生物生化藥品、化學藥品制劑和化學原料藥制造業的產銷率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0.2、1.5和1.6個百分點。

(二)效益大幅回升

1―11月,全行業共實現利潤總額552億元,同比增長50.2%,為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化學藥品制劑、中成藥、化學原料藥、生物生化藥品和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分別實現利潤156.6、135.9、95.8、55.8和52.6億元,同比增長49.8%、52.6%、48.6%、45.8%和42.5%;中藥飲片加工和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業分別實現利潤14.5和21.4億元,同比增長65.1%和49.2%。

本期虧損企業1327家,行業虧損面為20.6%;累計虧損額37.4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

(三)出口增速減緩

全年完成出貨值840億元,同比增長21.5%,增幅較上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作為醫藥行業出口的兩大支柱,化學原料藥實現出貨值355.4億元,增長18.3%;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行業實現出貨值203.2億元,增長24.6%。在成品藥方面,化學藥品制劑、生物生化制品和中成藥分別實現出貨值80.3、87.5和3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8%、20.3%和17.5%。

(四)藥品價格總體平穩

2007年上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分4次對千余種中西藥品最高零售價格進行了調整。至此,一輪大范圍的藥品價格調整基本結束,今后藥品價格的管理將實施每兩年調整一次。根據價格監測中心監測,全國藥品實際零售價格總體保持穩定,2007年8月較6月下降0.13%,其中化學藥品下降0.14%,中成藥下降0.04%。受中藥材、原材料等價格上漲影響,部分中成藥批發價格略有上漲,2007年8月較6月上漲0.24%,較上年同期上漲0.95%;另外,血液制品因供不應求,價格亦有所上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血液制品供不應求

近年來,我國血液制品生產發展很快,現有血液制品生產企業33家,血漿蛋白分離設計能力達到1.2萬噸原料血漿。由于原料血漿供應緊張,致使血液制品生產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停產,這種短缺情況近期內難以得到全面緩解。

(二)原料藥和中藥材漲價

在2007年3月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6066家工業污染源重點監控企業中,醫藥企業占117家,以發酵類原料藥生產企業居多。其中部分企業因環保問題停產,市場供應趨緊。受此影響2007年以來青霉素工業鹽、維生素等以糧食為原料的發酵類產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據統計,青霉素工業鹽和維生素C出口平均單價同比分別增長87.1%和42.5%。整體來講,藥材每年都以5―10%的幅度正常上漲,但2007年卻出現了異常情況,本應隨著進入淡季而價格趨穩的中藥材,卻出現了價格普遍大幅上漲的反常現象,從5月下旬開始,中藥材市場與上年同期相比出現異常活躍的局面,有80―90%的藥材品種漲價。相關的能源、原材料價格仍呈上漲趨勢,下游產品及終端市場面臨一定的價格上漲壓力。

(三)行業投資增幅下滑

受2006年行業效益大幅下滑、行業門檻提高,以及從藥品研發、生產、市場及使用各環節全面進行整頓的影響,自2006年下半年以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回落,2006年全年累計投資僅為8%,為2004、2005年的一半水平(分別為17.9%和16.6%)。2007年1―11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36.6億元,同比增長14.2%,雖較上年有所回升,但仍比全國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幅水平低了23個百分點,在制造業中居倒數第二位。

三、2008年發展趨勢

(一)產銷繼續較快增長

國際市場,原料藥及中間體的貿易需求仍將穩定增長。國內市場方面,2008年起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使預防的疾病達到15種;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2007年已在全國79個城市開始試點,并出臺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藥參考目錄》,2008年將擴大50%的城市,并出臺包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備配置》在內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央和地方的財政補助標準將不低于40元;新農合目前參保人群7.3億人,2007年當年籌集基金428.3億元,2008年將實現全國農村全覆蓋,人均籌資水平也將在這兩年中從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財政補助標準將分別從現行的20元提高到40元。隨著財政等投入的增加,社區和農村市場醫藥消費的巨大潛力正在逐步顯現,國內醫藥市場將進一步擴容。因而,2008年醫藥行業生產、銷售將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產銷增長率將保持在20%以上較高水平。

(二)效益在調整中回升

2008年新版《藥品GM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和《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實施,主管部門在鞏固食品藥品專項整治成果的同時將大力加強對化學原料藥和出口藥品的監管,加快實施提高國家藥品標準行動計劃,對2000個品種的藥品質量標準進行修訂。這些工作的開展,長期來看有助于規范醫藥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等各環節的運作,推動產品的優勝劣汰和技術的升級換代,使產業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但短期內可能影響行業的盈利能力,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原料藥國際市場周期性波動和國內市場同產品競爭激烈等因素,預計2008年醫藥行業效益水平將恢復至25%左右的歷史增長水平。

(三)淘汰落后步伐加快

為提高三廢治理水平,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潔生產,《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預計將在2008年出臺實施,并將成為醫藥企業新的準入門檻。隨著環保門檻提高,相當一批污染嚴重、治理不力的企業將面臨停產、關閉。

四、近期工作重點和政策建議

(一)加快新醫改方案制定出臺

為達到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到2020年建立一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制度”的目標,應加快醫藥體制改革政策研究,積極穩妥地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試點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推廣,進一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對基本藥物的生產、供應和使用等環節進行監督管理,在定價、采購、稅收等相關政策上確保基本藥物的生產和臨床供應;實施藥品通用名處方制度;完善藥品定價管理制度;加快醫藥“分開核算、分開管理”的進程,逐步解決“以藥養醫”的問題,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我國有限的醫藥衛生資源。

(二)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要求,積極制定有利于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稅收激勵、金融支持、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加大對醫藥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推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產品為核心、產學研相結合的醫藥創新體系;扶持一批優勢企業,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提高創新能力,實現從仿制為主向仿創結合,逐步走向自主創新發展道路。

(三)進一步挖潛降耗

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和工藝改進,重視新工藝、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同時,進一步挖潛降耗,節約水、電、糧等基礎資源,節約化工原料,以消化成本上漲因素,提高經濟效益。

篇(2)

本屆盛會不但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主要羊絨供應區域的國際參展商,同時舉行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包括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的研究及發展總監何繼超博士主講的“羊絨針織品制造技術研究工作坊”項目,而“羊絨質量論壇”及“可持續發展會議”則得到國際社會責任認證組織以及龍頭企業瑞士亨斯邁紡織化染及天祥(天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國際社會責任認證組織高級副總裁郁其拯表示,論壇旨在為羊絨產業整個供應鏈在質量分析、生產工藝、改善質量等方面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我們對中國國際羊絨交易會的成果感到十分滿意。”博聞(亞洲)的項目總監Perrine Ardouin女士表示,“本屆羊絨交易會吸引了來自羊絨業整條供應鏈并擁有豐富經驗的羊絨供應商。為期三天的中國國際羊絨交易會,足以為這盛會設立一個良好的定位,成為全球羊絨業界人士洽談會面的最佳平臺。”

來自法國領先零售商Groupe Beaumanoir的業務經理Umesh Mirchandani先生,選擇中國國際羊絨交易會作為他首次在中國羊絨采購工作,他表示:“在參觀交易會的前三十分鐘,我找到了三、四個有潛力的供應商,我們的采購團隊已經開始與這些供應商聯系并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對于奢華品牌麥克斯?瑪拉的采購商EastMax 時尚公司來說,情況也一樣。該公司的常務董事Alessandra Cocchi女士在展會上找到了兩家來自外蒙古的羊絨制造商,她認為本屆羊絨交易會是與其它羊絨專家們交流信息與見解的好機會,她表示:“在展會中我從技術方面以至時尚和潮流趨勢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的信息。”

參展商Roger Guanine先生會見了許多合適的伙伴以擴大高端品牌巴爾曼巴黎在中國的影響。雖然他參展的首要目的是找尋特許商,但是Guanine先生亦對得到來自丹麥、意大利和美國公司代表的查詢感到十分驚訝,他表示:“他們對我們的產品質量有很深刻印象,并且對我們的生產能力也感興趣。”

與此同時,參展商Herati Cashmere Wool公司的 Abdul Basir Hotak先生和Afghan Cashmere 有限公司的Dawood Habibzadeh先生,均表示能在中國國際羊絨交易會中與數百名商家和生產商接觸,感到十分鼓舞。

雖然通貨膨脹壓力加劇而引發大量的國內采購,導致價格到達前所未有的新高,但是交易會仍洋溢著樂觀的氣氛,與高價當前的羊絨原材料同樣受歡迎。

根據業內人士的討論,預計亞洲市場的奢侈品行業在未來數年間將持續增長,意味著終端消費者強烈的需求將促使奢侈品包括羊絨產品的銷售。

篇(3)

二、資產減值會計的計量基礎分析

1.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規定

(1)資產減值會計內涵。資產減值是指企業所擁有的資產,預計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可以為該企業帶來的全部經濟利益流入低于目前該資產的賬面價值,即發生了資產減值的情形。同時,以會計核算角度對這種資產減值的情形進行確認、計量并在財務報告中予以披露的處理方式。資產減值會計的實質是以企業所擁有資產的貶值為前提,用資產價值計量替代成本計量,同時將賬面金額大于價值的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或是費用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

(2)資產減值的確認。確認分為三個部分內容,即對象、時間、標準的確認。

首先,資產減值會計確認的對象主要是指長期資產,可以是單項資產或是資產組。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等;

其次,從資產減值確認的時間上應該是資產減值發生之時即應該確認其減值損失,但在實務操作中難度較大。因而會計準則規定可以在企業月報、季報、中期及年度報告時進行減值測試,如果發生了資產減值跡象就應該計提減值準備;

最后,資產減值標準的確認可以分為永久性、可能性及經濟性三個標準。

(3)資產減值的計量。長期資產是以可回收金額與賬面價值孰低計入相關資產的減值準備。

(4)資產減值的披露。一般是在資產負債表及資產減值明細表中披露,但我國財政部門為了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資產減值的披露,在資產減值會計準則中更加細化了有關上市公司的資產減值披露原則。

2.與公允價值規定的相同點

(1)兩者都是價值觀理念的體現。價值觀理念主要是針對未來,考慮的是整個市場。公允價值與資產減值下的資產計量都包含在后續計量范圍之內,其計量過程中也都是針對著未來。資產價值產生的變動--公允價值損益和資產減值損失都需要計入到利潤表當中,都是企業未實現的損益。

(2)公允價值的思想體現在資產減值會計中。資產減值計量包括兩個方面,即對資產減值的可能性進行評價及對減值進行計量。資產減值可能性的評價過程中,引發資產減值產生的條件是市價下降,并且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時期內無法恢復;而在資產減值的計量過程中,可變現凈值及可回收金額正是會計準則中所提到的計量基礎,這個計量基礎計算起點也是市價。同時,市價也是多種計價屬性中最符合公允價值含義的定義。

三、資產減值會計計量與公允價值計量的關系

1.計量基礎一致

資產減值會計計量中提取資產減值關鍵是可回收金額的確定。會計準則規定,資產的可回收金額要同時估計未來資產公允價值扣除處置費用的余額及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在此基礎上確定是否需要計提減值準備及確定減值準備的金額。

首先,如果兩者之一的金額都比資產賬面價值大則無須計提減值準備;

其次,如果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估計不能完全確定時,應該按照資產未來公允價值扣除處置費用確定可回收金額;

最后,如果資產未來公允價值凈值無法確定時可以用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確定可回收金額。可以看出,資產減值會計計量的核心是公允價值的估計,只不過是用在資產減值會計中可回收金額確定的哪個層次而已,因而二者的計量基礎是一致的。

2.計量結果存在差異

資產減值計量是估計的公允價值扣除處置費用凈值與資產賬面價值比較中的較小者確定。可見,公允價值的計量不一定與資產減值計量相同,因為公允價值的計量沒有考慮資產未來的處置費用。因而,資產減值會計同公允價值計量的結果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3.會計處理差異

資產減值會計核算中,如果估計公允價值扣除處置費用后的凈值小于賬面價值,則按照兩者的差額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列入利潤表中。反之則無須確認資產減值損失,也就不必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可見,資產減值損失是預計資產減值時的損失計入利潤表,如果資產升值將不作處理。

4.會計理念不一致

資產減值會計的出發點是謹慎性原則,其會計理念為期末資產價值的計量寧可低估也不能高估,即所謂的“就低不就高”,其目的是謹慎地預計可以實現的利潤。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理念,本著相關性原則。期末資產或是負債的計量,無論是增值還是減值都應予以客觀的確認。故此,二者的會計理念不完全一致。

四、會計核算中公允價值與資產減值統一的必要性

1.降低會計準則復雜性和難度

會計準則是財務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行為規范及準則,其繁簡、難易程度直接關系到會計從者能否完全領會并執行好會計準則。以我國目前會計準則對于公允價值計量同資產減值計量來看,兩者采用了不同的標準進行計量。公允價值計量采用假定有市場參與雙方進行資產的交易確定,而資產減值計量中對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估計基于特定主體,且對于為何兩者在進行估值過程中采用不同的假定缺乏合理的理論解釋。因而其在進行價值計量之時,什么時候應該采用市場參與者假定,什么時候又可以采用特定主體假定,會計準則中對這些概念沒有進行應有的解釋。這樣使得會計人員在其會計實務中難以把握,從而增加了會計準則的復雜性及執行的難度。如果兩者能做到統一,就可以降低會計復雜性與難度,進而提高會計準則的可操作性,最終使得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增加,提高財務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及相關性。

2.滿足不同財務報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企業的財務報表報出后,其報表的使用者頗多,包括:投資者、債權人、管理層、政府監管部門。財務報表是為了滿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讓眾多的財務報表使用人“看得懂、讀得透”, 這就需要用客觀且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計量。鑒于我國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中采用市場參與者假定進行價值估計,在資產減值計量中對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估計基于特定主體進行估計,兩者計量標準不同的情況下,如果在會計核算中將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減值進行有效的統一,使其兩者的計量標準一致,就能使得企業對外所披露財務信息的質量可以滿足不同財務報表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五、會計核算中公允價值與資產減值統一的路徑

1.資產減值的計量依據應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標準

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減值計量說到底都是資產價值計量的具體表現。從財務報表“價值觀”的觀點來看,基于公開市場參與者角度的公允價值計量相對能夠更加客觀些。資產減值計量是站在會計主體自身地位進行預計的,雖說會計主體的決策層最能掌握資產的價值信息,但是市場才是資產價值的決定人。公允價值計量使得企業的資產直接面對市場的交易,是市場中的交易雙方最后“博弈”的結果,其相對于資產減值計量的未來全部經濟利益流入的現值更具有交易性及客觀性,在企業對外披露的財務報告中各易于報告的閱讀者接受。

2.會計處理應當協調統一

公允價值計量雖然是基于市場交易參與者的角度操作,理論上比資產減值計量更加客觀、更加符合市場的交易規則,但并不能由此將資產減值取而代之。原因有二:其一,公允價值實際可操作性較差、其主觀性卻較強,容易出現人為調節利潤及夸大資產價值的問題;其二,會計核算要求的謹慎性、穩健性原則來看,財務報表非估值功能及市場非有效性,需要資產減值計量對其進行一定的限制。因而,公允價值計量應當與資產減值在會計處理上應當做到協調統一,建議可以運用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方式進行,可以起到避免人為調節利潤及虛增資產的問題出現。

3.目的應當協調統一

篇(4)

作為保障高速鐵路運營安全、可靠、高效的核心,rits的智能化行車控制與調度系統中高鐵調度集中系統 ( CTC 系統) 集成技術,經歷了起步階段、線路別小規模系統集成、路網性大規模系統集成等幾個階段,并向信息化、集成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二、高鐵調度集中系統在鐵路智能化運輸系統中的應用

高鐵CTC系統已在5個鐵路局調度所及總公司調度中心運營,并已在其他10余個高鐵及城際鐵路調度中心推廣應用,此系統是國內一次建成標準最高、可擴展性最強、信息保護安全等級最高、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運輸調度指揮系統,表現出極強的技術輻射能力。實現了從技術方案到設計方案到建設成果、運營成果的轉化,其應用全面提升了高鐵運輸安全保障能力,創新了電務運營維護管理水平。

CTCS-0/1級:基于軌道電路傳輸信息,車載設備由機車信號和列車運行監控裝置(LKJ)構成。 l

CTCS-2級:基于軌道電路(ZPW-2000)和應答器傳輸列車行車許可信息,采用目標距離連續速度控制模式監控列車安全運行的列控系統。 l

CTCS-3級:基于GSM-R無線通信實現車-地信息雙向傳輸,無線閉塞中心(RBC)生成行車許可,軌道電路(ZPW-2000)實現列車占用檢查,應答器實現列車定位,并具備CTCS-2級功能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 l

CTCS-4級:完全基于無線傳輸信息的列控系統,地面可取消軌道電路,由RBC和車載驗證系統共同完成列車定位和完整性檢查,點式應答器提供列車用于測距修正的定位信息,實現移動閉塞。

我國高速鐵路200~250km/h等級采用CTCS-2級列控系統,300~350km/h等級的采用CTCS-3級列控系統,均由車載設備(ATP)和地面設備組成。

三、CTC系統在中國高鐵發展中的作用與展望:

設計、施工、驗收等建設標準進一步明確。目前高鐵 CTC系統相關的設計、施工、驗收標準比較有限,在原先系統規模小、功能簡單的情況下還可行; 隨著大規模系統集成發展,需要一批能指導設計、施工、驗收的工程建設規范。

系統軟件功能將進一步完善、標準化。總公司作為全路綜合性指揮中心,將向統計分析、應急指揮、與國家其他信息系統結合的方向發展。同r,鐵總、鐵路局的系統應用軟件將實現標準化、統一化,調度指揮人員面向統一的人機界面和功能,系統運行效率將大幅提升。

系統信息安全技術深化發展。信息安全是國家戰略、是鐵路信息化的重要部分,CTC 系統的信息安全是鐵路信息安全的關鍵系統,運輸調度指揮系統被國家確定為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四級系統。目前第二代信息安全技術進入到推廣應用階段,信息安全技術和產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等方面還有待加強,比如小型機信息安全、與TDCSCTC 系統匹配性、與第一系統兼容性等問題; 同時,系統需明確第三方功能驗證標準和方式;此外,在安全管理方面還需加強配套,通過控制各參數與信息系統角色的活動,從政策、制度、規范、流程以及記錄等方面做出規定,來實現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四級的全部要求。

災備系統研究及建設展望。作為全球最大的高鐵運營網絡,從遠期考慮,有必要研究災備系統的成套技術方案和實施方案。災備系統本身是多系統、多專業、多工種整體的技術方案,作為鐵路行車指揮的中樞,調度所災難情況下,要求各類應用系統應在短時間內完成災備系統的啟用。根據《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GB/T20988-2007),調度所備用中心災難恢復能力等級應不低于5級,即按照數據實時傳輸和完整系統支持考慮,采用遠程數據復制技術、備用網絡具備自動或集中切換能力。實現災備系統是一個關系到多系統配置及軟件開發、多專業及部門災備預案研究、人員培訓與演習等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鐵路總公司頂層加強設計,明確災備系統需求及研究方向,進一步實現工程化目標。

上一篇: 工程經濟 下一篇: 智商測試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电影 | 日本香蕉青青妞视频 |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