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1 05:07: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軟件系統維護實習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目前高校的網絡教室已經逐漸普及,但缺少大量的管理人員。很多學校的網絡教室,不僅承接了大量的教學實驗工作,還要在課余時間給學生提供良好的上機環境供學生練習。來網絡教室上課的人員多、流動性大,操作不當或惡意破壞,以及網絡病毒等原因都可能導致計算機系統出錯,甚至癱瘓,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網絡教室的管理人員常常陷入繁瑣的維護工作。
如果能找到一種高效的網絡教室的管理和維護方法,使網絡教室的軟件系統在很短的時間內成批安裝完畢,并且安裝完后在不需管理人員維護的情況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幾年內完好如初,那將使網絡教室軟件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效率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本文將介紹如何綜合利用網絡克隆、系統還原和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來高效管理和維護網絡教室。
1 利用網絡克隆軟件批量安裝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現在的網絡教室承擔課程較多,因此所需軟件也很多。以我院網絡教室為例,每個網絡教室至少有50臺計算機,如果一臺一臺安裝,勢必耗費大量人力。由于網絡教室的計算機都是統一購買,配置型號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可以采用網絡克隆軟件——“超級一鍵網克”軟件(通過網絡進行ghost操作的一款軟件),來實現批量安裝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1.1 配置好服務器設置
以我院網絡教室為例,我院的網絡教室客戶機的IP地址是通過DHCP服務器動態分配的,每臺客戶機都選擇自動獲取IP地址。選擇另一臺計算機(可以是教師機,也可以是學生機)作為服務器,啟動“超級一鍵網克”。設置IP地址(填寫地址池內的一個IP地址就可以),網克模式設置選擇“DOS單任務網克”。
1.2 安裝好一臺客戶機的系統作為母盤機
以我院網絡教室的計算機hp pro 3080 mt系列為例,我們首先在其中一臺客戶機上裝好操作系統和所需的所有軟件,作為母盤機。
1.3 制作鏡像文件
在服務器上啟動“超級一鍵網克”軟件,選擇“網絡備份”(創建鏡像),客戶機數填“1”,選擇好備份的路徑,以及備份的磁盤,一般選擇“c盤”,也可以選擇全盤備份。按“開始”按鈕。等待客戶機鏈接。重啟母盤機,并選擇從網卡引導啟動。我們的機器從網卡引導啟動的快捷鍵是“F12”。沒有快捷鍵的機器需要直接在BIOS里選擇“Boot From Lan”或者“First Boot Device”選擇“Network”,主板不同可能選擇的方式不同。服務器顯示已經鏈接客戶機,開始備份鏡像文件,等待完成即可。
1.4 將鏡像文件多點傳送
(1)服務端傳送鏡像文件。在服務器上啟動“超級一鍵網克”軟件,選擇“網絡克隆”(恢復鏡像),客戶機數填“49”(我們的機房總共50臺學生機,有一臺已經作為母盤機安裝好了),選擇剛剛備份好的鏡像文件和磁盤,按“開始”按鈕。等待客戶機鏈接。(2)客戶端接受鏡像文件。和創建鏡像的方式相同,選擇從網卡引導啟動計算機。對每臺客戶機重復這個操作。每增加一臺計算機,服務器端都會顯示已經鏈接的客戶機數量。(3)服務器的多點傳送。當客戶端都完成從網卡引導啟動時,服務器端顯示多點傳送開始,并進入ghost畫面,開始對多臺客戶端的鏡像恢復。鏡像傳送完成后,客戶端的軟件系統將和服務器端的完全一樣,從而完成批量安裝軟件系統。(4)客戶端系統改名。由于各客戶端采用同一母版進行克隆,所以克隆完成后,啟動各計算機將出現重名現象,需要對各計算機進行改名即可。
2 利用系統還原軟件保護系統安全
系統還原軟件在保護計算機軟件安全方面已經廣泛應用,相比硬件保護卡和殺毒軟件都表現出很大優勢。我院采用的是“極速還原”軟件,保障了網絡教室的系統安全。
2.1 軟件的安裝
“極速還原”是一款免費還原軟件,它使用方便,占用系統資源小。雙擊安裝程序,彈出界面,在“保護區域設置”下選擇需要保護的分區盤符(建議只保護系統C盤),然后單擊“安裝驅動”按鈕,軟件開始安裝操作并在完成后自動重啟機器,這樣“極速還原”就安裝成功了。
2.2 設置保護密碼
重啟計算機后,屏幕上會出現一個提示窗,意味著還沒有為“極速還原”設置密碼。在“新密碼”和“確認密碼”欄中輸入密碼,單擊“確認”按鈕,彈出提示對話框,提示新密碼設置成功。現在計算機就處于極速的保護之中了,不管學生做什么操作,病毒如何破壞,重新啟動計算機后,C盤還會完好如初。
如果要修改密碼,我們可以按“修改密碼”按鈕,彈出密碼輸入對話框,輸入“舊密碼”、“新密碼”、“確認密碼”后按“確認”按鈕即可。
2.3 提供系統保護
現在我們就可以讓程序來保護系統了。如要安裝或卸載軟件,可以按“卸載軟件”或者點擊“已保護”的盤符在保護狀態下選擇“未保護”并按“應用”按鈕。這樣設置好后,重新啟動計算機,機器就會處于非保護狀態了。
3 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維護網絡教室
我院采用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是“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此軟件運行于Windows 2000/XP/2003/Vista/Windows 7操作系統上,主要在局域網絡上實現多媒體信息的教學廣播,是一款實現在電子教室、多媒體網絡教室或者電腦教室中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的非常好的軟件產品,集電腦教室的同步教學、控制、管理、音視頻廣播、網絡考試等功能于一體,并能同時實現屏幕監視和遠程控制等網絡管理的目的。該軟件對硬件無要求,兼容性強,占用網絡資源小,安裝維護簡單,廣播無延遲,穩定性和適用性好。該軟件由教師機端與學生機端兩部分組成,將學生機端安裝到客戶端。
系統還原只保護還原了系統的C盤,而其它盤是未保護的,新學期開學時要用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的遠程命令清除其它盤符的游戲、文件和病毒。“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的文件傳輸功能可以將一個或多個文件一次性的傳輸到指定的學生機上,并且可以指定在傳輸結束后自動打開或運行傳輸的文件。具體方法為:在服務器端編輯一個批處理文件(f.bat)內容為:FORMAT D:/Q/Y;FORMAT E:/Q/Y。然后將這個文件用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發到每個學生機的C:\下,再遠程執行C:\f.bat。同樣的方法可以做到網上安裝軟件和處理問題,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4 結論
實踐證明,使用網絡克隆軟件大批量安裝計算機軟件系統可以極大地節約人力物力,而且安裝后的機器所有軟件都相同,使用極速還原后的系統如新,用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維護機房,可以使管理人員坐在服務器端,即可控制、維護所有的客戶機。同時如果某臺計算機系統出現故障時,可以直接調用已存的鏡像文件,幾分鐘就可以快速恢復系統,保證計算機的使用率。目前為止,用這種方法安裝的系統三年沒有癱瘓過,綜合運用網絡克隆、極速還原和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來管理和維護網絡教室是一個理想的方法。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為現代化輸配電網絡運行效率及服務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結合輸配電網絡的結構特點,注重微機保護裝置的合理設置,確保這種保護裝置的穩定性、可靠性等能夠滿足相關生產活動的各種需求。因此,需要對各種微機保護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設計進行必要地分析。
1 開發平臺LabWindows/CVI概述
作為一種重要的C語言開發平臺,LabWindows/CVI在長期的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為相關軟件性能的優化及開發效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因此,需要對這種開發平臺有著必要地了解。具體表現在:(1)LabWindows/CVI的功能非常強大,通過對靈活性強的C語言的有效使用,為平臺運行中數據采集分析效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優化了平臺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服務功能;(2)該開發平臺通過對集成化開發環境、交互式編程方法的合理運用,豐富了其中的庫函數,促使C語言的各項功能使用中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減輕了開發設計人員的工作量,實現了自動化測試環境的優化;(3)在該開發平臺的支持下,可以為基于良好的測試環
境、高效的數據采集系統、監控系統等組成結構一體化軟件開發環境設計目標的實現提供必要的服務,增強了軟件開發環境實際應用的良好性。LabWindows/CV的主要特點有:開發中所涉及的程序交互性強;擁有豐富的庫函數,相關儀器的控制作用效果良好;包含了開發中所需的IVI儀器驅動程序,外部接口功能完善。
2 微機保護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設計要點分析
2.1 測試系統組成結構分析
結合現階段微機保護裝置的實際應用狀況,可知其中的硬件產品種類繁多,充分地滿足了相關生產活動的實際需求。像BI、BO、I/O板等各種擴展板,實際的應用范圍正在擴大。因此,結合微機保護裝置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設計的相關要求,需要建立性能可靠的測試平臺,確保測試軟件使用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兼容性及良好性,優化測試系統軟件長期使用中的服務功能。
通過對該測試系統結構的有效設置及合理分析,可以為測試裝置、測試平臺、相關軟件、測試通道等組成部分實際作用的充分發揮提供可靠地保障,促使測試系統組成結構使用中能夠達到微機保護裝置的具體要求,全面提升該保護裝置的整體服務水平。
2.2 測試系統軟件框架分析
微機保護裝置工作中對測試系統軟件的可擴展性及靈活性有著較高的要求,而測試系統自身未包含測試流程實施中所需的各種參數,而是按照合理的方式將這些參數保存在相關的配置文件中。系統運行中可以通過對各種配置文件的訪問獲得相關的數據,并結合以太網接口的作用,實現對測試設備的實時控制。當測試系統運行中需要對被測設備之間保持正常的通信模式時,需要加強對各種外部工具的合理配置。因此,需要注重微機保護裝置相關的測試系統軟件框架的有效構建。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注重FTS系統組成結構的合理設置。為了確保該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對其中的配置文檔、外部工具、各種測試程序等進行有效地設計,完善測試設備的服務功能,增強FTS系統的適用性。
(2)明確測試系統不同層的功能特性。該測試系統包括頂層應用層及底層驅動層。底層驅動層的主要作用在于對各種測試設備進行實時地控制,確保測試設備能夠與被測裝置之間保持良好的數據交互效果,確保各種配置文件可以進行正常地解析,結合應用層的實際需求,提供相關的接口函數;頂層應用層的主要作用在于實現各種測試條目,像報告是否順利地生成、人機交互效果是否良好等,優化了測試設備正常工作中的自檢功能,保持了測試作業計劃實施過程中的高效性,促使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使用中能夠達到微機保護裝置的各種要求,消除微機保護裝置使用中存在的相關影響因素。
(3)注重通信測試、開出量測試、通道測試等結構的合理設置,確保測試系統軟件框架使用中能夠滿足實際生產活動的各種需要,實現軟件框架的優化設計。
3 基于VISA硬件驅動設計要點分析
注重性能可靠的Agilent硬件測試設備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提高測試系統的運行效率,確保測試系統在微機保護裝置測試過程中能夠保持良好的作用效果,實現對微機保護裝置的不斷改進,加快智能化、集成化微機保護裝置的研究步法,推動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
VISA本質上是一個接口軟件,是虛擬儀器系統正常工作中接口功能的良好反映。VISA使用中最大的特點是:打破了總線、工作環境、操作平臺的束縛,并對底層的相關協議進行了屏蔽。在統一方式的作用下,為LAN、USB等系統進行了科學化配置、測試等,并包含了硬件驅動設計中所需的控制函數,促使設計人員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無需考慮相關通信協議的要求,確保了設計工作的高效性。
結合微機保護裝置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設計的要求,需要對基于Agilent VISA的硬件設備驅動程序進行合理地設置,增強各種設備驅動程序設置的合理性。具體表現在:(1)選擇相關的函數對虛擬儀器進行實時地控制,確保虛擬儀器能夠處于穩定、高效的工作狀態;(2)結合讀寫命令函數的作用,增強測試系統的性能可靠性,確保系統運行中能夠對相關被測設備的數據進行正常地讀取。
4 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測試過程分析
為了對微機保護系統的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的實際作用效果進行綜合地評估,需要對該測試系統軟件的測試過程進行必要地分析。以通道校準為例。具體的測試過程體現在:(1)在測試系統的支持下,對被測模擬通道的相關配置軟件進行讀取,獲取其測試過程中所需的各種參數;(2)加強對測試通道結構特性的深入分析,對通道的ID、單位、接線類型等參數進行采集,通過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的作用,對通道參數進行科學地分析。
5 結束語
通過對LabWindows/CVI平臺的合理利用,增強了微機保護裝置的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設計的合理性,為現代化微機保護裝置保護效果的增強及使用壽命的延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未來輸配電網絡組成結構優化的過程中。應注重微機保護裝置工作中自動化測試系統軟件的優化設計,加強對這種測試軟件的科學使用,充分地滿足微機保護裝置正常工作的各種需求,降低輸配電網絡運行中的故障發生率,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未注意到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應用背景的問題,從而導致出現系統維護效率降低的現象。對于此,相關人員在對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維護時,不論是日?;木S護還是工作化的維護,都應提高對計算機環境的重視,進而達到最佳的維護效率。
1.2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性能未及時得到提升
在對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維護的過程中,相關維修人員應根據維護的狀況對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性能進行相應的提升。系統維護人員在維護過程中運用了新性能后,應及時對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更新,進而便于日后的計算機系統的維護工作,同時也可有效避免其對用戶操作行為的限制[1]。
1.3計算機操作人員水平不一致
由于計算機軟件維護的操作人員水平不一致,因此專業技能和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也都參差不齊,因此水平較低的操作人員,由于其本身的水平有限,致使其在對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維護時,無法達到最佳的維護效果。其次,在實習人員對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維護操作時,由于其本身對軟件系統了解有限,又缺少大量的實踐經驗,因此在對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維護過程中很容易由于某環節的操作失誤而降低了維護的質量,甚至可能會導致計算機系統癱瘓的現象發生。
1.4未及時發現有缺陷的代碼
在對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設計人員的知識水平有限導致軟件設計出現了某些缺陷從而使計算機系統中出現了錯誤的代碼。因此,計算機維護操作人員在對代碼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應采取科學的手段,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進而提高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的效率[2]。
二、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效率提升方案
1、恢復軟件的應用。為了滿足人們對計算機軟件維護的要求,相關人員應根據計算機的操作特點和自身的性能,從而設置多個軟件恢復的應用,進而促使計算機軟件在出現問題時,可運用恢復軟件實現自身維護機制。例如,Ghost軟件的普遍應用,就是由于其具備復制備份的功能,并可實現對數據進行相應的打包壓縮,從而其不僅節約了計算機的使用空間,還可在計算機系統出現故障時對其進行及時的數據備份。其次,通過對Ghost軟件的應用,也可利用其自動格式化的特點,進而大大降低了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操作人員的工作量,也提高了維護操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2、系統運作機器的應用。為了提升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維護效率,也應提高對系統運作機器的應用。例如,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應應用文件共享服務器,實現信息共享的同時,還可對文件進行分類備份。以便系統在出現故障時,可以利用運作機器開啟網絡訪問模式的優化,進而達到對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的目的,同時促使其維護操作方法也變得更為簡潔。
3、系統數據恢復模式的應用。系統數據恢復模式的應用應合理結合保護卡,因為保護卡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及時的恢復,從而更好的實現了對數據的保護,并且二者的有效結合,還擴大了其應用范圍,促使該模式可以在任何場合對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相應的維護操作。其次,海光藍卡也是系統數據恢復模式應用的有效途徑,同時其應用可以給計算機維護人員帶來較大的便利,致使計算機維護操作人員可以通過一臺計算機來對整個機房的電腦實施維護操作[3]。
有些人員在某一計算機應用區域中,經常進行違規操作,比如進行來歷不明的計算機軟件應用,從而降低了日常計算機軟件的安全系數,因為有些計算機的軟件自身是帶病毒的,如果在某些區域的計算機房,進行該種軟件的安裝,必然會影響日常計算機運作系統的運行,嚴重的還會影響計算機系統的正常運行。在某些場合中,計算機房的應用是按照小組進行劃分的,也就是其具備一定的使用間斷,如果在此應用模式中,不能確保對計算機的軟件維護效率的提升,就很有可能不能解決計算機應用過程中的麻煩,比如計算機的癱瘓問題,從而影響了下一批使用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谝陨咸攸c,傳統的機房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的恢復工作任務的常態化和任務的繁重性。計算機房的維護成了一件麻煩、機械、耗時的工作。傳統的恢復方法對于規模龐大的網絡機房而言,維護的效率明顯偏低。而且,由于過程涉及硬盤等硬件的拆裝,造成計算機新的故障的概率也會相應提高。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從不同的具體情況出發就怎樣有效的對計算機房進行管理,提高維護效率介紹了幾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2 關于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方案的剖析
2.1 為了滿足現實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維護需要,要展開多個系統恢復軟件的應用,確保計算機自身軟件維護效率的提升。比如對Ghost軟件的應用,這種軟件具備比較強大的功能,其使用的用戶也是比較大的,它是一種基于硬盤的復制備份工具應用的軟件形式,通過對磁盤內部空間的利用,來確保不同硬盤之間的對拷模的應用。也可以進行某一個磁盤內部的數據信息的壓縮打包,進行映像文件的形成,通過對硬盤的備份模式的應用,實現該硬盤的分區,確保其各個系統及其分區的恢復,這種軟件擁有比較強大的數據恢復功能。自動格式化分區和容量調整。當Ghost復制一個磁盤映像時,它會自動地對目標磁盤進行格式化,自動對目標磁盤進行分區。根據目標磁盤具體情況動態擴展或壓縮。對命令行有很好的支持,極大的降低了使系統維護人員的工作量。支持DOS環境,對Fat32分區格式和Fat16分區格式有著很好的兼容性,等系統分區格式,可以通過DOS引導盤引導運行。支持多種介質的克隆。比如,可以從一個磁盤分區克隆到另一個磁盤分區,支持可移動媒介克隆或從網絡上進行克隆。
通過對單機系統恢復模式的應用,實現Ghost分區的有效克隆,從而進行日常單機操作系統的應用。在建設過程中,Ghost軟件可以進行系統的有效分區,進行C盤的有效備份,從而確保GHO映像文件的有效生成,并且將之進行非系統分區的保存,這樣如果出現系統崩潰的情況,就可以進行恢復程序,進行特定的分區的恢復,非常有利于現實崩潰的計算機系統的應用,當然了,在應用過程中,我們也要展開多機系統維護模式的應用。以下是恢復多機系統的方法,學校、網吧的計算機房,每臺機器的配置都是完全一樣的。多臺機器如果發生問題,需要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和相應軟件,如果一臺一臺的安裝需要大量的勞動和時間?,F在只要把一臺計算機安裝好,然后利用Ghost軟件對這臺機器的操作系統或者整個硬盤進行備份;然后,再把備份的文件恢復到其他機器上。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復勞動。
2.2 在應用過程中,要進行良好系統運作機器的應用,實現其系統分區的具體備份。在計算機應用過程中,要進行文件共享服務器的應用,確保機房內的良好運行的機器的應用,進行共享目錄的建立,可以將已經備份的GHO映像文件進行保存,這需要應用到一定的協議,從而確保其目錄的共享性。這樣就可以針對機房內部的機器崩潰情況,展開網絡訪問模式的優化。當然,上述環節的開展,也要進行客戶機的具體引導模式的應用,確保其多機恢復操作模式的優化。只要將G盤的備份映像文件CBAK.GHO恢復到客戶機系統盤即可。所有的客戶機都可以進行該操作。在系統恢復完畢后,重啟計算機。重新設置主機名和IP地址,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了。使用Ghost軟件對有大量機器的機房進行系統管理是非常有效的。 基于Ghost的多機系統恢復使得原本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系統維護變得簡單、高效,極大的降低了維護成本。Ghost軟件備份恢復對操作系統進行維護具有其它方法無可比擬的優點。
2.3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進行一定模式的系統數據恢復模式的應用,在此應用前提之下,進行保護卡的應用,這種模式更加有利于硬盤數據的保護,從而實現局域網內的信息數據的有效恢復,確保硬盤數據的保護。該模式實現了硬盤保護卡及其網卡功能的結合,可以針對不同計算機的應用場合,進行系統維護效率的提升。通過對海光藍卡的應用,可以進行機房的有效維護,促進其維護的獨特性的發展。海光藍卡集硬盤保護卡和網卡于一身,并根據機房和局域網辦公室維護的需要,有針對性的具有網絡自動連線功能、網絡喚醒功能、網絡同步傳輸自動修功能以及網絡對拷功能。與其他系統維護手段相比,海光藍卡對操作系統的維護完全脫離了對操作系統的依賴,能夠應付更加惡劣的情況。系統維護人員只需要管理維護好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對整個機房所有電腦的系統維護工作。
在海光藍卡的應用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對硬盤數據的保護,確保系統盤保護體系的健全,這樣可以進行系統盤的有效保護,促進計算機運作體系的穩定運行。在此應用模式下,要具備管理人員的密碼,才能進行操作,否則是不能進行任意更改的,這樣可以有效進行操作系統病毒情況的預防,避免其系統崩潰情況的產生,確保系統的有效重啟,實現多重啟動,海光藍卡通過對一個硬盤分成不同的獨立分區并且支持多系統保護。為每個操作系統設立獨立的密碼,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多人使用同一臺電腦而造成的重要數據被別人查看和修改。
3 結束語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9-089-02
當前計算機通信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計算機應用的迅速推廣,計算機作為現代化的手段,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學科、各領域的發展,與此相對應的是計算機教學對公共計算機機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素質教育工程的推進,計算機實驗教學、輔助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公共計算機機房作為高等學校教學科研活動的重要場所,目前承擔著大量的實驗教學與輔助教學任務。隨之尤為重要的是計算機公共機房的管理與維護。另外,計算機公共機房除了承擔正常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著其他的職能。如何更好的管理和維護計算機公共機房的資源是高校公共機房管理人員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高校公共計算機機房現狀
1.承擔任務重。目前,計算機機房承擔著《DSP硬件電路設計基礎》、《虛擬儀器》、《Matlab》、《AutoCAD》等已經普及的實驗教學課程外,還有全校師生文獻檢索等科研輔助任務、學生自由上機學習、上機考試、網上選課等。此外,為了更好地發揮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機房還有各種專業技能、證書培訓等任務。
2.軟件維護難度大。教學和應用軟件數量多且不斷要進行版本升級,操作系統經常要安裝補丁,殺毒軟件不斷需要更新病毒庫。學生有意無意修改系統參數或刪除重要系統文件,影響系統運行,甚至導致系統崩潰。另外,各種病毒隨時都會侵害計算機,一旦計算機感染病毒,可能導致整個機房的計算機癱瘓,嚴重影響正常教學活動。
3.硬件故障頻繁。公共機房開放時間長,計算機使用頻率高,使用人員范圍廣,從而導致計算機硬件故障頻繁,經常出現問題的部件有:主板、內存、硬盤、USB接口等。此外,由于高校普遍存在經費緊張問題,計算機使用年限時間長,設備老化嚴重,給維護工作帶來困難。
二、高校公共計算機機房管理與維護
(一)管理措施
1.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是機房一項重要工作,一支具有實力雄厚的實驗技術隊伍是培養具有現代化綜合型人才的基礎。一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和提高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使之充分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二是加強學習,提高能力。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快速,教師只能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業務能力,才能適應發展需要。三是完善考核制度,激發工作積極性。
2.完善規章制度,加強設備和器材管理。針對公共計算機機房管理工作繁雜的特點,為了提高管理效率,有必要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和辦事流程,方便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管理設備和器材是機房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機房設備和器材種類多、數量大、包括教師用計算機、學生用計算機、交換機等網絡設備及各種計算機配件等。一是做好設備管理登記工作,二是做好設備使用、保養和維修、更新工作。
3.端正工作態度,注重環境建設。良好的學習與工作環境有助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計算機對周圍環境要求比較高,包括溫度、濕度、空氣等因素在內的周圍環境對其正常運行有很大影響,所以加強環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保持機房內合理的溫度與濕度,二是保護機房清潔衛生,三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二)維護方式
1.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計算機維護效率。由于公共計算機機房的計算機使用率非常高,計算機常常出現問題,需要重新安裝操作系統或安裝情況非常普遍,因而對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管理和硬盤數據的保護是公共計算機機房的重中之重。根據本人在公共機房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在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中有以下兩種實用的措施,一是在計算機上分別安裝硬盤保護還原卡,二是采用GHOST軟件來進行系統備份。硬盤保護還原卡具有硬盤數據保護的功能,通過它用一臺平時管理的計算機,利用網絡傳送數據,可實現機房電腦數據的傳送,從而實現所有計算機的維護目的。GHOST也能完成計算機數據維護,恢復1GB容量的引導分區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大大地提高了系統恢復速度。
2.提高防范意識,加強計算機數據安全。網絡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機房系統安全工作在成為公共計算機機房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據筆者所知,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具多樣性。雖然機房管理人員規定上機學生不能私自在計算機上安裝軟件,且不允許訪問不法網站等措施,但公共機房中的計算機數據依然被病毒所破壞,因此我們要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防毒及殺毒。
由于公共計算機數量多,導致對軟硬件的問題難以及時響應,影響上機質量,甚至影響日常教學的正常運行。因此做好計算機使用記錄檔案,使故障的出現能及時處理和對今后出現的機器情況進行統計和防范。
3.規范學生管理,確保計算機使用效率。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公共計算機機房管理人員少,臨近大學畢業的學生一時又找不到實習工作的情況,如果能讓一些喜歡計算機又具備一定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學生參與到公共計算機機房管理與維護中來,這不僅可以減輕公共計算機機房管理的壓力,同時可以給學生提供實習的崗位環境。這種機房管理人員和學生共同管理的方式,不僅可以彌補機房管理人員不足的缺陷,又給實習學習提供了較好的實習機會。
高校公共計算機機房擔負著全校學生公共課的上機任務,上機學生多課程課目多、要求的實驗環境條件不同,公共計算機機房管理也就顯得繁瑣復雜,機房管理人員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改進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務廣大師生,為學校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陶星名,紀偉昌,張建英等.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與維護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5)
2.劉纓霞.談高校計算機機房的管理[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黨報,2008
1做好會計管理基礎工作
管理基礎主要指有一套比較全面、規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較完整的規范化的數據;會計基礎工作主要指會計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規程是否規范,基礎數據是否準確、完整等,這是搞好電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證。因為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必須是事先設置好的處理方法,因而要求會計數據輸入、業務處理及有關制度都必須規范化、標準化,才能使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順利進行。
電算化會計雖然以計算機為計算工具,但其整個信息處理過程仍表現為計算機與人工的結合。計算機對數據(信息)的處理是通過程序來進行的,系統內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管理人員的現代化管理意識,在整個企業管理現代化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做好會計電算化的長期、近期發展規劃和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重新調整會計及整個企業的機構設置、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管理要求。
2提高會計人員應用計算機能力
目前,不少單位的電算化人員是由過去的會計、出納等經過短期培訓而來,他們在使用微機處理業務的過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開機使用財務軟件之外,對微機的軟硬件知識了解甚少,一旦微機出現故障或與平常見到的界面不同時,就束手無策,會計電算化,給會計工作增添了新內容,從各方面要求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素質,更新知識結構,一方面為了參與企業管理,要更多地學習經營管理知識,另一方面還必須掌握電子計算機的有關知識,好的會計基礎工作和規范的業務處理程序,是實現會計電算化的前提條件,所以會計電算化也要求促進會計工作的規范化。
會計電算化促進會計工作職能的轉變,引起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變化和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電算化會計使會計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會計人員勞動強度的降低,會計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促進會計工作職能發生轉變。從而,引起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變化和素質的提高。電算化會計下的人員除會計專業人員外,還有計算機專業人員。一步發展的需要,形成復合型人才。
各基層單位應積極支持及組織會計人員學習和提高會計電算化知識,維護軟件正常運行,掌握計算機先進技術,培養復合型人才,為本單位盡快建立高效的會計信息系統創造條件。另外培養復合型人才,可以在大專院校開設會計電算化專業或在財會專業中增設計算機編程、維護等課程,可以讓財會人員進修計算機課程,還可以讓計算機人員、在崗人員實習并進修財會知識。
同時,要加強并制定實事求是的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計劃,要注重實效,不搞一刀切……培訓的內容要切合實際工作需要,學了就能用得上。對會計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系統管理人員,應按不同內容、不同要求進行培訓。對系統維護人員,應盡量聘用社會上的計算機專業人員,畢竟,計算機系統維護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這些計算機專業人員只要簡單的會計培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加強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與保密
財務上的數據往往是企業的絕對秘密,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但當前幾乎所有的軟件系統都在為完善會計功能和適應財務制度大傷腦筋,卻沒有幾家軟件公司認真研究過數據的保密問題。數據保密性、安全性差。
對于重要的計算機系統應加電磁屏蔽,以防止電磁輻射和干擾。制定計算機機房管理規定,制定機房防火、防水、防盜、防鼠的措施,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等。
必要的內部控制。在電腦網絡環境下,某些內部人員的惡意行為及工作人員的無意行為都可能造成會計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第一,實行用戶權限分級授權管理,建立網絡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崗位責任。第二,建立健全對病毒、電腦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建立會計信息資料的備份制度,對重要的會計信息資料要實行多級備份。
加強數據的保密與保護。在進入系統時加一些諸如用戶口令、聲音監測、指紋辨認等檢測手段和用戶權限設置等限制手段,另外還可以考慮硬件加密、軟件加密或把系統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機器保密措施和專門的管理制度,如專機專用、專室專用等。
加強磁介質載體檔案的管理。為確保檔案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實行紙質檔案和新型載體檔案雙套保管,并逐漸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質載體過渡。
4做好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
為了更有效地做好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工作,我們必須根據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特點,分別做好會計檔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41電算化會計檔案的收集
所謂電算化會計檔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如一個會計年度,把計算機系統中的所有會計數據拷貝(備份)存儲到磁性介質或光盤上,從而脫離于原計算機系統的會計檔案。財務部門應把財務數據的備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計算機硬件系統損壞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最小的損失下恢復原有的會計電算化系統。
42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管理與保存
由于電算化會計檔案是存儲在磁性介質或光盤上的,根據這些信息載體的物理特性,在形成這些檔案時應準備雙份即采用“AB備份法”進行數據的備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檔案時的時間與操作員姓名,存放在兩個不同的地點,以防止地震或火災等意外情況引起整個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毀滅與系統的不可恢復性。
數字攝影測量實驗室是為學校實習教學提供設備與實習環境的場所,實驗室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對于保證實習教學順利進行是至關重要的,實驗室主要設備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的安全管理也是保證實驗室設備壽命的重要手段。
數字攝影測量是基于數字影像與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應用計算機技術、數字影像處理、影像匹配、模式識別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提取所攝對象用數字方式表達的幾何與物理信息的攝影測量學的分支學科。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作為新興的第三代攝影測量儀器。不僅其產品是數字的,而且其中間數據的記錄,以及處理的原始資料也是數字的。所以,它的維護同時包括了計算機的維護與攝影測量系統的維護兩方面的內容。
一、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的維護
良好的測量系統有利于提高生產產品的質量和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
1.硬件設備維護
(1)眼鏡
眼鏡鏡片磨損后不僅不利于看立體,而且對眼睛有害。所以,眼鏡在不用的時候一定要將眼鏡腿合上,并放在專用的眼鏡盒或口袋中。另外,鏡片上有灰塵時,一定要用專用眼鏡布擦拭。如果使用的是無線眼鏡,則還需根據使用時間長短,定期更換電池,以確保眼鏡的刷新頻率與影像的刷新頻率相同。
(2)接線盒和直流電源
接線盒和直流電源是受熱損耗的元件,所以不使用時應將其關閉,學生下機后應切斷電源。
(3)數據線與電源線
由于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與各個硬件之間的相連有許多數據線與電源線,應設計好線路,將之固定,并定期進行線路檢查。
2.軟件維護
(1)軟件在使用之前各個功能必須通過測試,軟件在能夠正常使用后才能進行教學實習。要定期留意軟件提供商關于軟件的升級情況,對軟件及時升級,在進行升級之后也要對各功能進行測試,即使是某個模塊的更新也應該對所有的功能重新進行測試。
(2)為了保證軟件系統的安全,避免學生誤操作破壞系統,應在桌面上創建常用執行程序的快捷方式。如VirtuoZo或JX4程序的快捷圖標。
(3)測量系統的維護
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作為測量設備,也應對其進行檢校與精度評定。儀器檢校就是檢查儀器各部件間的關系是否符合理論要求,是否適合測圖精度要求,并針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調整和校正。與儀器精度有直接關系的檢驗包括準確度、精密度和穩定性。準確度是指對某一個量的多次觀測中,觀測值與真值的偏離程度,它主要取決于系統誤差的大小。精密度主要是指某個量的多次觀測中,各觀測值的離散程度,它主要取決于偶然誤差的大小。穩定性指的是儀器誤差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性能。所以,不僅要在系統使用之前對系統進行精度測試,在使用后也要定期對系統進行測試。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的檢校主要是軟件與設備之間互操作的“映射”,軟件對設備的控制,設備對軟件的反作用,是否符合理論要求。精度評定主要是指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如何,是否滿足規定的精度要求。
二、計算機的維護
全數字攝影測量由計算機視覺代替人眼視覺進行量測與識別,完成影像幾何與物理信息的自動提取。計算機作為儀器的平臺和核心,它的合理利用是提高學生實習效率、使教學實習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實驗室計算機的維護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即硬件和軟件。
1.硬件維護
(1)散熱
散熱主要指CPU、電源及顯卡等主要發熱部件。其中CPU的散熱問題最為重要,如果CPU散熱風扇損壞或散熱片與CPU接觸不良將會導致計算機運行極不穩定或計算機無法進入系統。而電源及顯卡的散熱不良所產生的問題則非常難以判斷,如死機,計算機運行中突然重啟、顯示器工作不正常、程序運行不正常等。
針對以上問題,計算機每工作一段時間后應將機箱打開,檢查各部分風扇是否工作正常,并對散熱片進行清潔。如有條件還應將電源打開進行清潔。
(2)對易損部件的日常維護
顯示器的清潔維護。彩顯的清潔維護分為機外和機內兩部分。機外清潔主要是擦拭顯示屏幕表面,機內清潔則需要打開顯示器外殼。
擦拭顯示屏幕表面,彩顯屏幕表面的防眩光、防靜電涂了一層極薄的化學物質涂層,不要用酒精一類的化學溶液擦拭、也不要用粗糙的布、紙之類的物品和濕抹布用力擦。清潔屏幕表面應用脫脂棉或鏡頭紙從屏幕內圈向外呈放射狀輕輕地擦拭,如果屏幕表面較臟,可以用少量的水濕潤脫脂棉或鏡頭紙擦拭。
內部除塵。顯示器使用時的高壓靜電對灰塵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如果使用環境中灰塵較多,不僅會使屏幕表面污染,機殼內的電路板及其他部件周圍也將有很多灰塵,嚴重時會導致內部電路或元器件損壞,影響顯示器的壽命。如果當你打開顯示器,看到顯示屏幕上字跡模糊不清時,至少說明需要為顯示器內部除塵了。
鍵盤的維護與保養。鍵盤是最易受損的部件,要注意防塵防水。使用后應定期對鍵盤除塵,操作時不要用力擊打鍵盤,以免損壞。正確的擊鍵方式是彈擊或點擊,且按鍵時間不宜過長。
鼠標的維護。鼠標也應注意防塵防水。操作時鼠標左右鍵的設置應合理,擊鍵速度應適中。
(3)對機箱的維護
計算機的大部分硬件設備都在機箱內部,如主板、顯卡、內存條、網卡等,一定要注意機箱設備的維護。不要頻繁打開機箱和移動機箱,以免灰塵的進入和設備的損壞。要正確使用開機按鈕。插數據線的時候應注意對準插槽,拔數據線的時候不能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插槽的松動和插件的損壞。
2.軟件維護
軟件的維護相對于硬件來說要復雜得多。由于Windows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它常常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一些操作??偟膩碚f,軟件的維護包括系統維護、數據備份和磁盤管理等各個方面。
(1)系統的維護
首先,對于系統維護,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保持系統的穩定及數據的安全,對于我們機房,最好的方式還是進行系統備份,使用系統提供的創建應急盤和完全備份功能對系統進行徹底備份。這樣,當系統出問題時,我們可以很輕松地恢復系統。
其次,對于磁盤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一臺機器上的應用軟件雜亂無章的安裝在各個驅動器上,首先是使用不便,其次容易造成誤刪除導致數據的不安全,而且對數據備份造成了困難。
另外,定期對硬盤進行磁盤整理也是必需的。因為影像文件一般較大,這些文件的存貯與刪除將磁盤的空間分割成許多支離破碎的小塊,這不利于文件的存取,并且使存取的速度變慢。
(2)系統注冊表
Windows系統將它的配置信息存儲在名為注冊表的數據庫中,其中包含了每個計算機用戶的配置文件,以及有關系統硬件、已安裝的程序和屬性設置等信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要引用這些信息。注冊表是以二進制形式存儲在硬盤上,錯誤地編輯注冊表會嚴重的損壞系統。所以,應禁止個人更改注冊表,并定期備份注冊表信息。
(3)增加/刪除程序
對于這個問題,主要是刪除程序。Windows在進行安裝程序時,會自動更改注冊表并將大量的動態連接庫文件(.dll文件)寫入硬盤的Windows目錄下。而我們根本無法知道其中的文件屬于哪一個程序。因此,我們在手動刪除程序的時候,就會將動態連接庫文件殘留在硬盤上。所以為了保持系統的清潔,在刪除程序的時候一定要使用程序自帶卸載工具或使用Windows的增加/刪除程序進行卸載。
另外,我們應對磁盤及注冊表進行定期清理,以加快系統運行速度。還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期對硬盤進行整理,或在進行大量的數據操作后進行整理。這會加快系統的運行速度。計算機方面的維護還包括定期的殺毒,以及對外來盤的監測。防止病毒發作所造成的損失。
21世紀,信息化、數字化成為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傳統的解析攝影測量將被發展成熟的數字攝影測量技術所替代。數字攝影測量技術作為對地觀測,提取地表最現勢狀況的最有利工具,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如水利,交通,環境保護,電力電信、防震減災、城市規劃、國防軍事,等等。為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我們需要更多合格的數字攝影測量技術人才,我校建立的數字攝影測量實驗室,為培養數字攝影測量人才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實驗室設備的管理與維護作為保證教學實習順利進行的條件,是非常必須的。
參考文獻:
[1]耿則勛,張保明,范大昭.數字攝影測量學.測繪出版社,2010.8.
隨著機在會計領域的深人,會計電算化被很多學校列為會計專業的必修課,不同類型的教材紛紛涌現,“教材規定了教學內容,是教師授課的取材之源,也是學生求知復習之本……,丟開教材,欲求提高教學質量,不啻緣木而求魚。”(上海財大會計系列教材卷首綴語),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為,教材的差異決定了教學內容的差異,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會計電算化教學效果的差異,為此,我們在探討會計電算化(可能課程名稱不一)教學內容時,主要以其教材為依據(這其中可能是實際教學內容與教材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但我們認為并不總體水平的考察)。
為了從事這項研究工作,我們收集了國內比較流行的關于會計電算化方面的教材,就其內容來說,歸納起來不外乎兩類;一類是主要講述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設計、開發、實施、維護與操作的基本原理(即型),另一類是按財務會計的核算模式講述會計電算化應用系統的程序設計(即實務型)。而從我們的教學實踐看,純理論的講述使學生感到厭倦、教師也有“照本宣科”之嫌,培養的學生不能“務實”,人才難以“適銷對路”;實務性的講述能使學生在教學中受到一定的啟發,給人以“實用價值”的感覺,在具體的程序編制方面也確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會導致學生理論功底不扎實,從長遠來看,阻礙學生在會計電算化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二、會計電算化教學內容規范化的基本原則
我們認為,應該根據培養目標選定教學內容,因為學校各項教學工作都是圍繞培養目標來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就表現為教師緊扣培養目標組織教學,學生會計電算化,無非是為了適應會計發展的需要,以使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夠勝任會計的實際工作,筆者所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70%的學生認為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最佳理由是實際會計工作的需要。
對于會計教育目標,我們將其定位于會計學科能力的建構,即不同層次的會計專業學生的智力、能力與會計學科知識的有機結合形成的能力,是學生的智力、能力在會計學科的具體體現。主要包括三個層次:1、運用所學會計知識處理常規會計的技能;2、在變化的新情況中創造性地解決會計新問題的智能;3、隨著的發展、運用相關學科新成就,發展會計學科的理論創新能力(也即產能)。需要說明的是會計學科能力的建構不同于會計專業的基本技能的訓練,會計專業的基本技能的訓練是構建會計學科能力的基礎之一,我們不能認為,只要經過了會計專業的基本技能的訓練,就具備了會計學科能力。只有當學生具備了會計學科能力,才能夠應付千變萬化的現實世界,“能夠從復雜的、甚至表面看起來是毫無關聯的事物中發現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找到解決問題的適當途徑,(胡奕明,1997)。
具體到會計電算化教學目標,我們將其定位于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管理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對相關會計問題的獨立處理能力,必須承認,學生面臨的是一個真實而又千變萬化的信息化世界,“知識陳舊的周期相對縮短,大量的知識已經經不起時間的檢驗”(丘斯邁,l998),我們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個學期之內考慮到會計電算化領域的所有變化,即使能夠考慮到,那“明天”的世界又將如何?當會計電算化所依賴的客觀環境變了,他們能“適者生存”嗎?學生在大學期間已不可能一勞永逸地獲取知識,而只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可能終身受用,而從學習會計電算化知識到形成會計電算化能力,最終具備會計學科能力,中間經過了一系列的過程,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具備比較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取得更的教學效果。因而會計電算化作為一門實用性、針對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來設計其課程內容,要求理論與實踐并重,加強實驗性的模擬教學,劃出更多的課時采取適當的方式安排學生畢業前的現場實習,以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絕不能“一手軟,一手硬”。
三、規范化的會計電算化教學內容基本框架構想
(一)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理論
l、會計電算化概論:主要論述我國會計電算化的起源、目標、概念、研究對象、任務和意義。
2、商品化會計軟件及其應用:論述商品化會計軟件的概念、國內外商品化會計軟件的基本情況及其比較;進行單位實現會計電算化的條件分析,討論用戶應如何優選商品化會計軟件;圍繞商品化會計軟件的組織應用,結合一兩個商品化會計軟件講述如何安裝和初始化、如何試運行、如何“甩帳”和正式運行。
3、會計電算化系統維護:論述會計電算化系統維護的概念、分類、必要性;分別討論會計電算化硬件系統維護和軟件系統維護的概念、內容、特點、,講述會計電算化系統數據備份和恢復技術并介紹若干維護工具。
4、會計電算化控制和管理:闡述會計電算化管理的概念、分類、必要性;分別論述會計軟件自身管理、會計電算化微觀管理(注意對會計電算化制度設計的論述)、會計電算化宏觀管理、會計電算化安全管理與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進行會計電算化成本效益分析;探討在電算化條件下怎樣實施和完成會計分析、監督、管理和協調等工作。
5、會計電算化系統開發原理:主要介紹會計電算化系統開發的基本原理、步驟、方法,詳細論述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分析技術、設計技術、實現技術以及開發過程中的組織問題。
6、電算化系統開發實例:在重點講解若干功能模塊的、設計和編程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使之能夠觸類旁通,將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能夠獨立進行系統設計,然后透徹地理解他們應該掌握的教學。
7、EXCEL與會計分析:重點講解如何利用EXCEL建立會計管理和分析模型,實現會計數據分析的“自動化”,其要旨在于強化學生關于“會計電算化是機在會計中的簡稱”這個觀念的建立,引導學生在今后的會計實際工作中自覺地充分利用會計電算化資源,為提高效益服務。
8、我國會計電算化的有關:在對中外有關會計電算化問題的比較的基礎上,論述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方向、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層次性以及與電算化審計同步發展等問題;分別介紹電算化財務管理和財務決策支持系統以及會計改革如何適應電算化發展的有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會計電算化創新。
(二)會計電算化實驗
我們認為,會計電算化實驗包括教學實驗和畢業實習兩部分內容,教學實驗應圍繞前述課的教學內容來組織,平時的實驗教學注重能力和基礎知識的掌握,畢業實習則應在把握和分析會計電算化實際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集中的、專門化的強化訓練,對那些在教學環節被忽略或應該給予重視而沒有重視的部分,特別要注意補缺補差,把畢業實習既作為崗前培訓的重要一節,又作為教學過程的和延續。在實驗和實習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針對學生所不懂的問題、疑難問題、重點問題或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講解,力爭講清、講透、讓學生從教師的講解中獲益,掌握解決同類問題的思路。在實驗和實習的過程中,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斷變化而采取不同的教學,總結各高校 的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的療法,主要有以下幾種:l、驗證式實驗教學,學生按實驗教程或指導書中給定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操作,最終驗證性的觀察、記錄實驗現象或結果,這種形式的實驗對學生的要 求不高,一般只要求學生能夠對實驗現象或結果能夠有所認識就“過關”了,實驗過程也容易進行組織,可以使學生對整個實驗的過程獲得一些感性的認識或體驗。2、模仿式實驗教學,學生按照具有性質的實驗內容,對實驗資料進行實驗加工,以達到課程所要求的實驗結果,并觀察、分析、研究實驗過程或結果,這種形式的實驗對學生掌握所學內容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部分掌握實驗結果及方法,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能。3、探索式實驗教學,按照教材內容,對學生不指定實驗步驟,也不給定實驗內容,而要求學生根據課程要求和資料,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構造實驗內容,從而獲得某種所要求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這種形式的實驗對學生的分析問題及綜合設計能力有了相當高的要求——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實驗設計,并具有較高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使學生對協調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有較好的把握,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4、開放式實驗教學,學生可以不受具體教學內容的限制,自行選定所開發的實驗項目,獨立或合作設計調試和運行實驗系統,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完善和提高自修能力及創造能力。
在會計電算化會計教學實踐中,必須將上述幾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股“合力”我們暫且將這股“合力”稱之為“整體化求知”實驗教學方法,在對會計學科各門教學課程進行協調和組織,使之成為一個整體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自己動手做實驗,通過實驗增加實際體驗和感性認識,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書本上或課堂上教師講授的知識與方法,最終達到對所學內容能夠融匯貫通、使其成為完全屬于自己掌握的知識,因而,實驗敦學必須與課堂教學相銜接、相配合、使同步實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自修能力,最終 完成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4)003-0183-02
0 引言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對學生就業崗位的能力培養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從目前實習工作的組織來看,最大的難點在于學生的遠程管理難于實現。如何有效地對頂崗實習進行監控、管理一直是值得探索的問題。為此,筆者學院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開發了一套頂崗實習管理系統,可以為頂崗實習管理工作提供一個實習監控、信息交流的網絡平臺。
1 系統模塊功能設計
為了開發出一個結合實際工作的管理系統,在系統設計之前,項目成員對頂崗實習工作開展過程中的信息進行了系統分析,列出一個完善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應該具備的基本功能。根據功能劃分,此系統分為5種類型進行登陸,分別為管理員、主管領導、管理教師、企業負責人和學生,設計出如圖1所示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模塊。
管理員用戶:具有系統最高權限。主要是針對校內指導老師、學生、企業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的權限設置,并可以對各類用戶帳號的信息進行開通、增加、修改、查詢、刪除等技術處理,同時能處理上傳到系統首頁上的各類公告和通知,對各類調查問卷的相關內容進行刪除,對服務器上的各類文檔及數據庫內容進行備份還原等處理。
主管領導用戶:該類用戶主要指系部領導和教務處相關工作人員。先從宏觀對實習動態等進行監管,并負責實習成績的審核,然后細化到學生的崗位分布、實習單位情況、實習指導教師情況及就業簽約情況等。
教師用戶:該類用戶主要指校內實習指導教師、校外企業指導教師和班主任。除常規的信息查看外,校內指導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與實習學生及企業進行及時溝通,掌握學生實習現狀,進行實習成績評定。校外企業指導教師主要對學生進行考勤管理,參與學生的實習成績評定,對學生進行近距離的有效監管,同時上傳學生的實習狀態,讓學校隨時了解學生的狀況。
學生用戶:該類用戶可對實習信息進行錄入、查看、更新。主要工作是及時填寫實習日志和實結報告,以及錄入實習通訊地址、實習單位和住宿地址信息,還可查看畢業設計任務書,根據任務書內容編寫畢業設計和企業創新論文報告。
企業負責人:該模塊主要是企業負責人對實習學生進行考勤記錄和實習效果監控。審查實習學生考勤、檢查實習成果、企業信息以及管理企業指導教師。
2 系統體系結構設計
2.1 系統開發環境
頂崗實習管理系統的開發目標是建立一個先進、高效、安全、可靠的應用于頂崗實習管理的信息化數據庫管理系統。該系統基于B/S結構,即采用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服務器端由Web應用程序及運行Microsoft SQLServer2005的數據庫服務器組成,客戶端以Internet Explorer訪問系統。
2.2 系統應用體系架構
應用體系架構如圖2所示。系統體系結構分為5層,即:表現層、數據層、業務層、物理層和應用層。
應用層包括頂崗實習平臺中的各類客戶,采用的是標準瀏覽器,瀏覽器將HTML轉制為圖文并茂的網頁,并提供一定的交互能力。表現層包括各類用戶操作的子平臺,在客戶提出申請后,服務器將啟動相應的進程響應,如果客戶提交的請求包括數據的存取,那么應用平臺還需要與數據服務器交互完成這一處理。數據層主要負責數據的存儲、響應及更新處理。在物理層搭建具備支撐能力的相關服務器,并建立暢通、安全的上網功能。
3 系統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是系統開發的核心。構造優化的數據庫能夠有效存儲數據,滿足用戶的應用需求。數據庫模型設計的合理性對系統的使用性能影響極大。因此在設計數據庫時,應從安全性、完整性和可恢復性三方面進行設計。
3.1 完整性設計
在完整性設計中,簡潔、結構清晰的表結構對數據庫設計相當重要。規范化的表結構設計,在以后的數據維護中,不會發生插入(insert)、刪除(delete)、更新(update)時的異常。反之,數據庫表結構設計不合理,不僅會給數據庫的使用和維護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可能存儲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浪費系統資源。
頂崗實習系統數據庫設計,各項表中所有行都要有唯一的標識,即主關鍵字。而主關鍵字對應的主屬性不能為空,在數據庫設計時,一個基本關系表對應一個實體集。例如:指導教師關系表對應教師的職工號、教師的研究方向等,而教師的職工號作為唯一標識,其屬性不能設置為空。
3.2 安全性設計
數據庫安全性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就是驗證,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過程,系統通過這個過程來證實用戶身份。用戶可以通過提供身份證明或驗證令牌來響應驗證請求。該平臺采用了分類驗證登錄模塊,確保不同身份的用戶進入不同的操作頁面。在后臺數據管理中,分師生管理、企業管理、系統維護幾個模塊。前兩項只允許指導教師和企業管理人員進行登錄,校內外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管理。而系統維護模塊只能由系統管理員進入,對整個系統進行管理。
3.3 可恢復性設計
要使數據庫具有可恢復性,基本原則是“冗余”,即數據重復存儲。在平時的數據庫維護中要做好兩件事:一是轉儲和建立日志,二是周期性地對整個數據庫進行拷貝。只要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數據恢復的全部思想脈絡就可一目了然。
3.4 系統應用體系架構
頂崗實習管理系統的數據庫設計主要有:①設計數據庫框架和數據庫結構;②設計應用程序、事務處理等。數據庫設計要符合使用方便、高效率、結構合理等要求。系統數據庫設計如圖3所示。
4 結語
目前此頂崗實習管理系統在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試用。設計目的是通過網絡資源,將學院、企業、教師和學生有機結合在一起,不僅能監控學院學生實習過程,還能讓學院了解企業運作模式,了解企業人才需求,幫助培養優秀學生。通過試用中反饋的問題,將對系統進行模塊設計調整,讓系統更能全面反映出學生、學院和企業三者之間的關系,為進一步規范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工作、調整學院人才培養方案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參考文獻:
[1] 薛卿.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頂崗實習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濟南:山東大學,2013.
[2] 田春堯.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系統開發環境搭建[J].中國科技博覽,2011(16).
[3] 朱燕紅,馬新燕.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電腦與電信,2012(5).
中圖法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7-1489-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Center Management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REN Hui, ZHU Xiao-ga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for various majors are different toward public computer center in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a computer center managing mode which is demand-oriented and based on the public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latform. By integrating the lab sources, setting up an efficient maintenance platform and enriching the network resourc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 computer room can be improve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various majors will be satisfied, and th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computer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computer center; public platform; demand-oriented
信息化社會計算機的應用范圍日益廣泛,計算機已成為獲取信息的最主要工具。隨著高等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計算機應用范圍地不斷延伸,學校對計算機中心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視。隨著學校投入的增加,計算機中心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的計算機中心已從以前的幾十臺計算機擴大到成千上萬臺。面對著如此眾多不同批次、不同型號的計算機,加之各專業教學要求不斷更新與提升,如何適應新形勢下高校計算機中心的管理,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是目前計算機中心教師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1 計算機中心管理的現狀分析
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逐年上升,各高校計算機中心普遍擴大了計算機中心的規模。為了應對大規模、多層次、多任務的教學實驗需要,各高校都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案。主要有以規范硬件、軟件和學生參與管理為主要核心的管理模式[1-3];以軟件還原為主要技術手段的管理模式[4];以機房管理系統為核心的管理模式[5];以硬件保護還原為主的管理模式[6-8]。
由于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計算機中心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學內容不斷增加,教學班級的復雜化,課外學習的學時大幅度增加,同時還需要承擔越來越多的臨時性上機考試和考核任務,因而對計算中心管理的智能化、合理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湖北大學為例,它擁有十個學科門類,59個專業,本??圃谛W生多達16000余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200余人,作為學校主要的上機實驗地點,計算機中心有16個實驗室,實驗室面積占地2500平方米,擁有設備臺套數達1400余套,承擔的不同教學要求、教學內容的課程近100門,且教學班級的人數從30人到150人不等,在滿足課內教學基礎上還需要提供課外學時供學生自由選擇和承擔各類考試近20種。傳統的以單個機房為單位的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新的形勢,建立一種以需求為導向的計算機中心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具有現實的意義。
2 地方綜合性大學以需求為導向的計算機中心管理的研究與實踐
作為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學校在計算機中心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初步建成了計算機中心的公共管理和服務平臺,建立起一套以需求為導向、以公共管理和服務平臺為依托的計算機中心的管理模式。
2.1 以需求為導向的計算機中心管理平臺的建設
由于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學科門類眾多,各專業對計算機軟硬件的需求千差萬別,如果將所有軟件全部安裝勢必影響計算機的運行效率。在我校的實踐中通過對各專業的需求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將相近需求的專業軟件進行整合,分別集中配置三種不同需求的軟件系統以適應不同專業的要求,安排不同專業的上機實踐分別使用不同的配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運行效率。
針對教學班級人數的差別和實驗室機位之間的矛盾,在機房管理上打破了原有的以物理上位置固定的實驗室為基本單位的管理模式,變為以教學需求作為實驗室管理的基本要素,將所有實驗室均安裝大屏幕和教師專用計算機,結合構建的機房管理系統軟件平臺,靈活地分配機房,當實驗人數過多時可將多個物理上的實驗室合并為一個教學班通過機房管理系統將老師的演示內容同時投影到兩個實驗室的大屏幕或控制學生的計算機屏幕,當實驗室過大時可以通過機房管理系統將實驗室分成兩組分別通過大屏幕和控制計算機屏幕方式進行教學和實驗指導。
在滿足教學要求的同時對于實驗室空余的機位可以提供給課外學時上機,以需求為導向的管理平臺的建設,提高了機房的利用效率、有效緩解了計算機需求不斷增長和機位數不足的矛盾。
2.2 以增量拷貝硬盤保護卡為主的系統維護平臺。
在計算機中心的機房管理中,系統維護是最重要而又十分艱巨的工作。近年來,大多數計算中心機房系統維護逐步采用硬盤保護卡管理機房。硬盤保護卡主要有硬盤數據保護功能、網絡拷貝功能。
通過網絡拷貝可以有效對大批量計算機進行統一的系統維護。但其最大的問題是拷貝一次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般常規的計算機中心在開學前會要求教師提供一份軟件清單。但隨著課程門次不斷增加,很多老師會隨著課程的進行有新的軟件需求,而大量的考試也使得不斷有新的軟件需要安裝,常規的維護模式一次幾個小時的時長顯然無法滿足這一要求。
而增量拷貝硬盤保護卡在網絡維護上只是基于系統數據的改變進行拷貝而不是全盤的復制,因此增量網絡拷貝的時間只會是幾分鐘,增量拷貝的應用使得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更新變得更為靈活。
2.3 以課程網絡學習平臺為主體的課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計算機中心的硬件建設由于場地、資金等限制,很難面面俱到,而如何拓展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是改革的關鍵一環。在加強機房內部管理和建設的基礎上,注重結合計算機類課程的網絡資源的建設,將不同層次、不同模塊的資源網絡化,建立網絡輔助學習平臺,就成為必要。依托專業院系建設了公共計算機網絡教學平臺、大學英語網絡學習平臺,其中公共計算機網絡教學平臺將學生學習(包括作業提交、課件下載、答疑、自測等)、教師管理(包括課件管理、題庫管理、試卷管理、作業布置、答疑等)都能通過該平成,經過4年的穩定運行,網站日訪問量達3000人次,受益學生達2萬余人。課程網絡平臺的建設使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拓展,通過Internet可以在任何地方自主學習,有效緩解了計算機中心的上機壓力。
3 結束語
從改革的效果看,針對地方綜合性大學特點建立的以需求為導向、以公共管理和服務平臺為依托的計算機中心管理模式,能夠創造一個滿足不同專業的需求,適應不同專業實際的實習環境,同時也提高了計算機中心的利用效率。在滿足教學的基礎上還能提供上機考試考核服務起到一定的社會輻射作用,同時將實驗管理人員從繁重和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這一管理模式對于高校人才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具有著一定的意義。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開放式實驗室網絡模擬實驗、上網行為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需求也將在下一步計算機中心管理過程中逐步規范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黃愛儀.淺析高校機房管理辦法的創新和探索[J].科技信息,2010,(3):53-57.
[2] 趙成秀.民族高校學生參與計算機機房管理和維護[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3):195-196.
[3] 劉懷金,周次保,李香華,等.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開放式CAI機房管理現狀與對策[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3):86-89.
[4] 劉飛.淺談計算機機房管理的技術措施[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29):8272-8273.
[5] 王會婷,張鵬,陳應祖.高校公共機房的管理與維護[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6(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