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催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21 13:49: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工業催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工業催化論文

篇(1)

目前有80%以上的化工產品是借助催化劑生產出來的,因而催化劑與化工生產密切相關。特別是新型能源催化材料與環境材料的研究和應用,正在給現代工業帶來創新和發展。

在能源催化和環境材料研究領域中,有眾多有志之士。儲偉15歲懷揣夢想考進南京大學,畢業后經國家教委選拔遠赴法國留學。經過六年多的勤奮苦學和大量的科研實踐,26歲獲得法國博士學位。當身邊的同齡人還在努力地找尋人生方向的時候,他已經走在了通往理想的道路上――科研創新之路。他勤奮好學,熟悉四門外語;科研路上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在能源催化與環境材料領域中執著探索和創新。

心系環保,執著創新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越來越多的嚴峻形勢面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大國和發達國家都在積極采取措施對溫室效應進行有效控制。有著強烈公益心的儲偉教授心系環保,毅然決定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投身祖國新能源材料和環保事業,為國家做出積極貢獻。早在1998年,儲偉教授已經開始應用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技術,進行強化催化劑制備的研究工作,他是世界上進行此項創新研究的先驅人員之一。他將創新技術應用于費托合成制清潔油品高效催化劑、減排二氧化碳催化轉化用催化劑等,并在這些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和多項創新成果。

自2009年開始,他積極參與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院士領導的部分研究工作,在二氧化碳礦化利用和二氧化碳的催化利用和固化等方向開展積極的研究,例如天然鈣鎂鹽電化學礦化二氧化碳聯產碳酸鹽利用;CO2催化固化制碳材料及其利用,催化劑和過程的改進研究;二氧化碳礦化利用過程的分子模擬研究;用太陽能電能降低成本的催化制氫技術和二氧化碳催化利用和固化封存等。

在充分掌握了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后,會產生更多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依托相關項目,儲偉教授在費托合成用納米鈷基催化劑、合成氣催化選擇轉化用催化劑、天然氣催化活化用催化劑等多方面開展了系列科研活動,均取得豐碩成果和獎勵。其中,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技術促進了納米鈷基催化劑的分散度,經過協同調控可顯著提高納米催化劑的活性中心數和催化合成氣制備清潔燃料的性能;對開發“綠色燃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應用前景。

在介孔結構催化劑的研制和應用、貯氫材料方面、催化燃燒方面、Co-B選擇加氫催化劑等方面均取得了優良的進展。在能源催化環境材料領域中,儲偉教授及其課題組對新型固體酸催化劑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制得的新型固體酸催化劑具有很好的反應穩定性;在進行簡單處理后還可再生,能重復利用,具有良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創新的關鍵在于自主創新,在于將自主創新的成果實現產業化,變為最終的產品和商品,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所以在科研中,儲偉教授很注重理論與應用相結合。1999年至今,他已負責多項應用項目的研發工作,如異丁烯氫甲酰化制異戊醛的高效催化劑與新工藝研究(重慶西南合成制藥廠)、分子篩TS-1催化丙烯環氧化制環氧乙烷(成都琢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都實現了理論成果到應用的轉化。

刻苦鉆研,屢有成果

經過二十多年的學術積累和沉淀,憑著自己和團隊的勤奮、好學和執著,儲偉教授主持了很多科研項目,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榮譽。但看得見的是成績,看不見的是榮譽背后付出的艱辛和汗水。

在科研的沃土上,他不斷耕耘,不斷收獲。自1992年以來,儲偉教授負責承擔和完成了國家級和其他科研攻關項目20余項,并取得了顯著成績。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專題“合成氣定向轉化制低碳醇用新型高效催化劑與反應調控機制”的研究,國家“973”計劃重大項目分題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個,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等。2007年5月9日出版的國際頂尖刊物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了儲偉教授研究組與法國同行專家合作完成的“合成氣高效轉化制清潔燃料用鈷基催化劑的制備和表征”方面的論文。該論文的發表在國內外產生了明顯的學術影響,該6年來已經被SCI引用400多次。

他在國際一區刊物Angew. Chem. Int. Ed.、Chemical Reviews、ChemSusChem、Journal of Catalysis、J Mater Chem A、ACS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Nanotechnology等發表的論文被SCI/EI國際檢索收錄300余篇次;論文被引用大于3160次,i10 index 82。主編出版40余萬字的《催化劑工程》;申請發明專利31項, 其中3項美國發明專利,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十余項,并以第一排名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08年“全國化工科學技術大會”上,儲偉教授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全國僅13名大獎獲獎者,該獎項是表彰在推動中國石油和化工工業的科技進步、促進行業發展中做出重大貢獻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這體現了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和同行業專家對他們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突出成績的高度重視和肯定。

由于深厚的學術積累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儲偉教授還受邀擔任了部分社會職務。他任J. Energy Chem.、納米科技、天然氣化工、工業催化、America J. Appl.Chem.等6種刊物編委;任四川省環境保護環境催化與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國家“985”平臺四川大學學術帶頭人。除此之外,他還在國際國內學術大會(分會)和國內外知名大學做邀請報告20余次,并擔任學術大會主持或分會主席10次。

儲偉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小組有著廣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自1998年以來,他先后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與多所國際著名大學在國外開展科學研究,近年在世界500強沙特SABIC公司利雅得研究院任高級科學家3年 (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內外參與學術交流的經歷,讓儲偉教授積累了豐富的科研工作經驗,在國際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需求的新能源催化材料和技術,節能降耗技術,大氣污染治理和碳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對相關問題開展積極的創新思考和實踐探索。

篇(2)

摘要:在當前國內化工技術迅速提升的背景下,化工產品的增多會滿足人們日常的需求,但是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會產生較大的污染危害。給社會公眾帶來較大的環境污染破壞,因而,近幾年國內出現了一系列的綠色化工技術,對當前的化工產品生產帶來一定的沖擊,有效地減少了化工產品生產過程給外界環境帶來的破壞和污染。

關鍵詞:化學工藝;綠色化工;技術應用要點

0引言

近年,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逐步地提升,國家也大力地倡導在社會中發展綠色經濟,建立友好型的工藝技術。在這種背景下,綠色的化工技術就被研發出來,其中綠色技術更多的是指在傳統的化工產品生產期間,減少對外界環境的污染,降低資源的消耗,實現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1綠色化工技術的重要性分析

化工企業在生產化工產品期間,應用綠色技術來避免生產過程給外界環境帶來的破壞和污染。盡量地去降低能耗,使用節能環保的材料,這樣才能夠使公司在激烈的化工市場中,獲得獨特的競爭優勢。從原材料運輸到工廠,然后再將原材料運輸到生產線上,在各作業環節加強控制,使化工產品的生產走向環保化。利用零污染、低耗能的技術,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進而全面提高化工企業內部的制造技術水平。在印刷和藥物的生產領域中,都會應用一些綠色化工技術,此時該技術就為國內的化工行業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2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2.1合理地選擇催化劑

在化工產品的生產領域中,使用大量的催化劑(如圖1所示)會顯著地提高化學反應的效率,進而加快化工產品生產的速度,可以明顯提高整個化工產品的經濟效益。因而,化工企業應該根據實際的化學反應狀況,以及根據生產出來的化工產品特性,來選擇催化劑。此外,還要避免化工產品所形成的副產物被隨意地丟棄、排放,而造成化工產品的副產物危害到外界的環境。此時,要重點去管控好催化劑的使用,應用一些無毒無害催化劑。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加強對各廢棄物排放管控,應該結合實際的要求,來選擇催化劑材料,選擇毒性不大,而且危害程度較低的材料,才能夠保證化工產品的生產綠色化。

2.2應用沒有污染的化工原材料

科學地選擇化工材料是降低化工污染的一個有效的方法,通常情況下,社會公眾都會認為化學合成物大多都是化工原料,并且認為大多數的化合物都有毒性,會對人體產生較大危害。隨著近年國內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些化工原料被研制出來,有些化工原料是從農作物和植物中提取出來,它可以替代化學的合成物,來充當化學產品的制劑。因而,選擇危害較小、綠色環保材料,從源頭上去抑制化工的污染。在生產期間,確保化學制劑使用合規,避免使用那些毒害較大、污染較大的化學藥品。

2.3科學選擇化學反應

在化工產品生產期間,要求能夠使用一些高效的化學反應,才能夠提高化學反應效率。通常化學反應都會產生副產物,而對外界環境帶來污染破壞。此時,公司要綜合考量化學反應經濟性和環保性,來實現降低污染的目的,這也是當前綠色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和應用的目的。公司綜合考慮經濟成本、經濟效益和污染問題,應用合理的化學反應方法,來實現控制化工污染的目的。

3綠色化工技術的應用分析

3.1應用清潔的生產技術

化工企業應用比較清潔的技術,能夠有效地減少生產過程的污染,例如,通過一定的處理設備,來降低化工產品的粉塵、廢氣,對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這樣會實現資源的高效使用,也能夠減少固體垃圾的產生。當這些化工的污染物進入到地下水和土壤中,會擴大污染的范圍。有些工廠內部有大量的懸浮顆粒物的粉塵,這些粉塵就會形成粉塵污染,空氣中的固體離子增多,當吸入到人體內部會直接導致心肺病的產生。因而,要科學地處置生產現場的粉塵和廢棄物,來實現環保生產的目的。

3.2應用生物技術

將新型生物技術運用到化學制品的制造中,例如可以運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物技術和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生物體內部所產生的生物酶,來作為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將生物化工的合成技術作為當前化工產品的一個主流技術,可以實現綠色生產的目的。生物技術中的膜技術是仿生學的一個重要技術組成,它也可以實現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來形成化學品。綠色的生物技術需要從動植物內部提取相應的原料,例如,煤炭、石油等都是由生物經過數萬年的生物化學反應,而形成的能源原料。在當前的一些化學反應中,會使用生物酶作為催化劑,這種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顯著地要高于化學試劑的效率,這樣生物酶作為催化劑,可以實現環保生產、無污染生產的目的。并且化學的反應比較溫和,形成的副產物對外界環境危害較小。

3.3利用友好型的環保產品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因而,在使用環保產品期間,要盡量地避免使用那些高污染的產品。汽車在行駛中可以燃燒生物柴油、生物汽油,這些生物材料的生產制造不會對外界產生較大的污染。同時,生物酒精汽油燃燒時對外界的環境破壞力度較小,有些化石燃料內部有大量的硫化物,在燃燒之后,會產生二氧化硫,會直接危害到大氣的平衡,以及會給國內的大氣帶來破壞。社會公眾平時會使用一些塑料的產品,塑料的包裝袋,這些塑料袋的使用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當人們使用完了之后,就會將這些塑料袋隨意丟棄,塑料袋難以分解,分解時間會長達數百年,會給社會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也會形成大量的固體廢棄垃圾。因而,需要對現有的化工技術進行轉型升級,生產一些環保型的乙醇汽油,可降解分解的塑料,供為大眾使用。例如,化工產品生產單位將其經營的重心轉移到綠色產品生產上,大量的使用農作物植物,作為原料的提取材料。在生產期間,可以使用甘蔗來提取乙醇,作為稀有的原料物質。

3.4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

當前國內的清潔生產技術已經被應用到金屬冶煉,海水淡化等各個行業中,應用的清潔技術生產的有害物質不多,而且清潔技術會直接將廢棄物排放控制在環保的要求標準內。在海水淡化工程中,應用環保清潔的方法,來在海水中去提純淡水。淡水是人們基本的生活用品,社會對于淡水需求量較大,然而國內淡水資源卻偏少,這是利用海水淡化技術,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淡水資源。在生產淡水期間,利用環保型的化學制劑,來提純淡水、蒸餾淡水,這種化學試劑的危害都較小。

3.5優化改善現有的化工工藝流程

在化工產品生產期間,企業要轉變現有的生產方式,改變過去僅僅依靠一個裝置給各個設備供熱的模式,可以給廠房的頂層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來利用太陽能為化工生產線提供電力來源。此時,化工產品的生產單位也可以購置余熱的收集裝置,利用該裝置,可以將生產線上的各類熱收集。然后,對這些能量進行轉化,進一步地轉化為電能,來為生產線進行循環的使用。

在生產化工產品期間,也可以利用電機驅動的方式,來作為生產線的電力來源。應用變頻的電動機,會降低電能消耗,有些電機在開機時浪費的能源較多,此時應用變頻電機控制電機中的頻率,來減少電力能源的浪費消耗,也能夠使整個生產線變得更加穩定。在生產環節中,會產生許多化工副產物,這些副產物對外界環境有一定的污染。但是通過將這些副產物的回收利用,可以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

4結語

近年,隨著國家大力地倡導生態文明的建設,化工企業要響應國家的號召,來引入綠色化工技術,降低化工產品生產過程對外界環境的污染,提高化工的產品生產經濟效益,提高原材料利用水平。

工業技術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利用外資對我國工業技術進步的影響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國經濟也快速融入經濟全球化大環境。經濟發展速度、規模與科技水平息息相關,是實現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目前,外商投資模式在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對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與進步產生巨大影響,也對工業技術自主研發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制約。因此,要重視對外商投資問題的研究,明確技術目標,結合我國發展實際,構建更顯科學與有效的發展策略,加快我國工業技術發展進程。

關鍵詞:外資;工業技術;影響

一、前言

對于經濟增長,技術進步是源泉與動力,是衡量一個地區競爭力的重要尺度。技術進步主要涉及本國技術能力以及技術獲取。前者以技術開發與創新為主要任務,后者是通過從國外直接引進先進技術、引進外資獲取等方式來提高本國的技術水平。立足工業技術領域,外資獲取是當前重要形式,對我國工業技術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需要進行全面與深入的分析,在根本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技術進步。

二、結合社會發展全面分析我國吸引外資的主要原因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中,各個行業發展迅速,很多行業都出臺了大量優惠政策,以求吸引更多外商投資。具體來講,吸引外資的主要原因涉及如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市場優勢突出,潛力巨大

對于我國而言,人口眾多,工業化進程發展速度較快。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急需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借以實現工業技術水平的大力提升。另外,對外商而言,歐美市場相對飽和,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因此,需要更具潛力的市場,具備較大的容量,呈現多層化特征。

(二)勞動力優勢巨大,原材料成本較低,有利于外商產品競爭力的增強

在我國,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原材料價格具有明顯優勢,為外商企業成本的降低創造有利的條件,有利于全球競爭力的提升。也就是說,在我國,勞動力與原材料競爭力更具優勢。

(三)工業制造整體水平較高,消化吸收先進工藝的能力較強

對于我國制造業而言,整體能力較強,擁有大量技術能力強、熟悉制造工藝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與掌握能力突出,能夠較快理解與掌握引進的生產線的制造工藝,加快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

三、探討利用外資對我國工業技術產生的影響

(一)多種外資類型對我國工業技術產生差異化影響

依托貿易與技術合作,我國逐步進入外商價值增值鏈與經營網絡之中。盡管外商擁有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而技術是增強競爭力的根本保障。基于此,外商投資技術的應用與我國工業技術水平息息相關,需要綜合考慮研發能力與產業架構。首先,對于外商投資,其應用的水平如果高于我國技術水平,但是,立足其母公司發展,尚不屬于最為先進的技術。這種情況下,投資的目的是規避貿易壁壘,謀求與占領更加廣泛的市場。從實際情況分析,我國工業技術研發水平雖然發展迅速,但較之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距離,同時,市場進入壁壘不高。因此,跨國公司在資金、營銷等領域優勢突出,極易獲取競爭優勢。其次,以母公司技術為主導,產品銷往國際市場,主要體現為高新技術產業。在全球一體化與信息化的發展中,產品周期較短。立足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展迅速,這種趨勢的進一步發展促使我圍一些行業的產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

(二)正視核心技術的作用,加快技術革新

基于此,跨國公司在我國投資價值主要體現在我國的比較優勢。借助這種技術模式,雖然引進了現代化的自動生產線,能夠實現“干中學”的目的,同時,我國的制造技術水平突飛猛進,但是,無法獲取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產品的核心生產過程仍在其母國生產,只把技術含量低的零部件、產品的最終成品組裝放在我國進行。鑒于技術進步速度的加快,一旦忽視核心技術的掌握,將永遠陷入創新追趕之中。一旦跨國公司撤走,會導致技術的滯后,不利于我國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對我國的技術進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如何提升我國工業技術進步水平

篇(3)

 

二氯乙烷(EDC)和氯乙烯單體(VCM)是生產聚氯乙烯的原料。VCM由二氯乙烷(EDC)熱裂解生產,EDC由乙烯和氯氣生產。實際上所有VCM裝置都與EDC生產組合成一體化。全球約95%的EDC用于生產VCM,幾乎所有VCM用于生產PVC。EDC的其他用途是用在氯化溶劑,如三氯乙烯、乙胺、亞乙烯基氯和三氯乙烷,也用于生產四氯乙烯的中間體和用作生產六氯代酚基甲烷的催化劑。

氯乙烯(H2C=CHCl )是一種應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單體,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為無色、易液化氣體,沸點-13.9℃,臨界溫度142℃,臨界壓力5.22MPa。

主要用于生產聚氯乙烯,并能與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酸酯、偏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等共聚,制得各種性能的樹脂。此外,還可用于合成1,1,2-三氯乙烷及1,1-二氯乙烯等。

1835年法國人V.勒尼奧用氫氧化鉀在乙醇溶液中處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20世紀30年代化工論文,德國格里斯海姆電子公司基于氯化氫與乙炔加成,首先實現了氯乙烯的工業生產。初期,氯乙烯采用電石,乙炔與氯化氫催化加成的方法生產,簡稱乙炔法。

以后,隨著石油化工的發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轉向以乙烯為原料的工藝路線。1940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開發了二氯乙烷法。為了平衡氯氣的利用,日本吳羽化學工業公司又開發了將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聯合生產氯乙烯的聯合法。

1960年,美國陶氏化學公司開發了乙烯經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開發成以乙烯為原料生產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發展。乙炔法、混合烯炔法等其他方法由于能耗高而處于逐步被淘汰的地位。

二、生產方法

乙烯、乙炔法的特點如下:

乙烯氧氯化法 :現在工業生產氯乙烯的主要方法。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乙烯氯化生成二氯乙烷;第二步二氯乙烷熱裂解為氯乙烯及氯化氫;第三步乙烯、氯化氫和氧發生氧氯化反應生成二氯乙烷。

①乙烯氯化:乙烯和氯加成反應在液相中進行:

CH2=CH2+Cl2→CH2ClCH2Cl

采用三氯化鐵或氯化銅等作催化劑,產品二氯乙烷為反應介質。反應熱可通過冷卻水或產品二氯乙烷汽化來移出。反應溫度40~110℃,壓力0.15~0.30MPa,乙烯的轉化率和選擇性均在99%以上。

②二氯乙烷熱裂解生成氯乙烯的反應式為:

ClCH2CH2Cl─→CH2=CHCl+HCl

反應是強烈的吸熱反應,在管式裂解爐中進行,反應溫度500~550℃,壓力0.6~1.5MPa;控制二氯乙烷單程轉化率為50%~70%,以抑制副反應的進行。

主要副反應為:

CH2 =CHCl─→C2H2+ HCl

CH2 =CHCl+HCl─→CH3CHCl2

ClCH2CH2Cl─→2C+H2+2HCl

裂解產物進入淬冷塔,用循環的二氯乙烷冷卻,以避免繼續發生副反應。產物溫度冷卻到50~150℃后,進入脫氯化氫塔。塔底為氯乙烯和二氯乙烷的混合物,通過氯乙烯精餾塔精餾,由塔頂獲得高純度氯乙烯,塔底重組分主要為未反應的粗二氯乙烷,經精餾除去不純物后,仍作熱裂解原料。

③氧氯化反應 以載在γ-氧化鋁上的氯化銅為催化劑,以堿金屬或堿土金屬鹽為助催化劑。主反應式為:

H2C=CH2+2HCL+?O2→ClCH2CH2Cl+H2O

主要副反應為乙烯的深度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和氯乙烯的氧氯化(生成乙烷的多種氯化物)。反應溫度200~230℃,壓力0.2~1MPa,原料乙烯、氯化氫、氧的摩爾比為 1.05:2:0.75~0.85。

反應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兩種形式,固定床常用列管式反應器化工論文,管內填充顆粒狀催化劑,原料乙烯、氯化氫與空氣自上而下通過催化劑床層,管間用加壓熱水作熱載體,以移走反應熱,并副產壓力1MPa的蒸汽。固定床反應器溫度較難控制,為使有較合理的溫度分布,常采用大量惰性氣體作稀釋劑,或在催化劑中摻入固體物質。二氯乙烷的選擇性可達98%以上。

在流化床反應器中進行乙烯氧氯化反應時,采用細顆粒催化劑,原料乙烯、氯化氫和空氣分別由底部進入反應器,充分混合均勻后,通入催化劑層,并使催化劑處于流化狀態,床內裝有換熱器,可有效地引出反應熱。這種反應器反應溫度均勻而易于控制,適宜于大規模生產,但反應器結構較復雜,催化劑磨損大。

由反應器出來的反應產物經水淬冷,再冷凝成液態粗二氯乙烷。冷凝器中未被冷凝的部分二氯乙烷及未轉化的乙烯、惰性氣體等經溶劑吸收等步驟回收其中二氯乙烷。所得粗二氯乙烷經精制后進入熱解爐裂解。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優點是利用二氯乙烷熱裂解所產生的氯化氫作為氯化劑,從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

乙炔法:  在氯化汞催化劑存在下,乙炔與氯化氫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

C2H2+HCl→CH2=CHCl

其過程可分為乙炔的制取和精制,氯乙烯的合成以及產物精制三部分。在乙炔發生器中,電石與水反應產生乙炔,經精制并與氯化氫混合、干燥后進入列管式反應器。

管內裝有以活性炭為載體的氯化汞(含量一般為載體質量的10%)催化劑。反應在常壓下進行,管外用加壓循環熱水(97~105℃)冷卻,以除去反應熱,并使床層溫度控制在180~200℃。乙炔轉化率達99%,氯乙烯收率在95%以上。副產物是1,1-二氯乙烷(約1%),也有少量乙烯基乙炔、二氯乙烯、三氯乙烷等。

此法工藝和設備簡單,投資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化工論文,原料成本高,催化劑汞鹽毒性大,并受到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等條件限制,不宜大規模生產。

氣相催化脫氯化氫法 :

本工藝利用特定的催化劑(由于涉及專利的問題,在此不作過多的介紹)在氣相條件下催化脫氯化氫,溫度控制在200℃左右,從而制得氯乙烯單體和氯化氫氣體。主要反應的方程式為:

ClCH2CH2Cl→CH2=CHCl+HCl

簡易工藝流程如下圖

三、高溫裂解工藝和氣相催化裂解工藝比較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對比我們可以得出:

1、氣相催化法可以提高產品轉化率,一般其轉化率在95%左右。

2、氣相催化法可比高溫裂解法降低200元/噸左右的成本,這只是看得見的經濟成本,還不包括社會效益和環保成本。

3、氣相催化法反應溫度低,反應比較溫和,結焦、結炭較少,環境污染也少,符合當前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的要求和保護環境的要求。

4、項目投資較小,可以在現有的設備和工藝的基礎上進行工藝改進。

篇(4)

一、引言

自從1949年美國催化燃燒公司用純鉑和鈀作催化劑催化燃燒有機廢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進行VOC催化劑的開發研究。目前國外生產VOC凈化催化劑的主要公司有Engelhard,Johnson Matthey,Allied Signal及UOP四家,主要以Pt、Pd等貴金屬為燃燒催化劑的活性組分。國內研制的VOC凈化催化劑中,根據處理的對象不同,使用貴金屬作活性組分的有LY-C、NZP、JFJF型催化劑,使用復合金屬氧化物作活性組分的有BMZ和PCN-1等型號。由于VOC的成分復雜,各種污染物的特性不同,任何單一的控制方法均受其去除性能、投資運行費用和適用范圍的影響,治理VOC還需優化各種控制技術和開發不同控制方法的組合技術,以達到提高去除率、降低成本和減少二次污染的目的,這是目前消除VOC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由于一種物質在混合物中的催化機理不同于該物質的單一行為,對VOC中多種物質催化燃燒機理的研究又十分缺乏,因此開發高性能、使用范圍廣的催化劑和對多組分VOC催化燃燒機理的探索仍是今后研究的主要任務。

二、煉油中汽油脫硫催化劑

開發可降硫的催化劑和添加劑,不僅可以減少汽油含硫,而且不損失其他產品的產率。根據以下思路開發了這種催化劑和助劑:一是更改FCC進料定硫化物裂解的反應路徑生成硫化氫。這可直接減少汽油范圍含硫物質的生成。二是開發對汽油沸程范圍硫化物直接起作用的催化劑。三是開發汽油中硫選擇性轉化成焦炭的催化劑(焦炭增加,SOx排放增多)。利用適當的供氫物質使噻吩和烷基噻吩轉化成四氫噻吩。帶有高的氫轉移活性的FCC催化劑可減少FCC汽油含硫量。高氫轉移活性催化劑可促進噻吩環的飽和,生成四氫噻吩很容易裂解,釋出硫化氫。開發的GSR降硫添加劑可使汽油含硫量減少15%―25%,已應用于10座煉油廠的FCC裝置。開發的GFS―2000降硫催化劑,已工業應用于加工含硫質量分數2.5%的減壓瓦斯油(VGO)。FCC裝置使用GSR-1助劑,可使汽油含硫量減少20%,再使用GFS-2000催化劑后可使汽油含硫量進一步減少15%。GFS功能引入渣油FCC催化劑系列。盡管加工高金屬污染物的常壓渣油,新的催化劑消耗仍減少了20%。推出了SATURN FCC催化劑,可減少FCC汽油含硫50%以上。

三、煉油中汽油降烯烴催化劑

烯烴存在于FCC反應器最初生成的中間產物之中。烯烴可進行各種二次反應,如氫轉移飽和生成烷烴。進一步裂解生成較小的烯烴,然后飽和生成相應的烷烴。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會同洛陽石油化工總廠,高橋石化公司煉油廠長嶺煉化公司催化劑廠和齊魯石化公司催化劑廠,開發了GOR-C和GOR-Q型降低FCC汽油烯烴催化劑。GOR-C催化劑在洛陽石化總廠進行的加工高釩常渣原料油工業試驗表明,汽油烯烴體積分數有42.2%下降到31.6%。GOR-Q催化劑在高橋石化公司煉油廠進行的加工減壓柴油慘練一定量大慶渣油的工業試驗表明,汽油烯烴體積幾分數由43.1%下降到34.4%實現了規定的35%以下的目標,同時,其他產率增加了0.32%,液化氣產增加了2.45%,干氣產下降了0.3%,油漿產率下降了1.23%。洛陽石化工程公司煉制研究所開發的LCP降烯烴助劑,在金陵石化,添加石化,錦州石化完成了工業應用試驗,助劑加入量為催化劑總量的5%左右(質量分數)時,可是FCC汽油烯烴體積分數下降6%-10%辛烷值提高0.6-1個單位。在洛陽煉油試驗廠第二FCC裝置的工業試驗也表明,FCC汽油烯烴體積分數下降12.4%,汽油辛烷值提高了2個單位。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的LGO-A降烯烴助劑在錦州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裝置上的工業應用試驗也表明,加入6%助劑后,汽油烯烴體積分數由56.6%下降到50%左右,汽油辛烷值稍有提高。

四、加氫催化劑

用于產品的生產和原料凈化、產物精制。常用的有第Ⅷ族過渡金屬元素的金屬催化劑,如鉑、鈀、鎳載體催化劑及骨架鎳等,用于炔、雙烯烴選擇加氫,油脂加氫等;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如氧化銅-亞鉻酸銅、氧化鋁-氧化鋅-氧化鉻催化劑等,用于醛、酮、酯、酸及CO等的加氫;金屬硫化物催化劑,如鎳-鉬硫化物等,用于石油煉制中的加氫精制等;絡合催化劑,如RhCl[P(C6H5)3],用于均相液相加氫。采用渣油加氫處理應脫除的雜質有硫、氮、鋇、鎳等金屬及瀝青質。一般來說,對于各自的雜脫除反應,采用選擇性高的催化劑組合使用。除減壓輕油加氫處理外,大部分作為FCC的前處理使用。作為FCC前處理要求脫氮、加氫、脫硫。為了適應需要,根據載體的改良,金屬載體的最佳化,研制成功了KF-901.該催化劑在煤柴油處理上顯示了高效性,可以說是柔性催化劑,在日本國內三個煉廠適用。減壓輕油的輕度加氫裂化(MHC),在中間餾分的裂解中使用選擇性高的MHC催化劑KF-1014。

五、結論

隨著世界燃油規范標準的不斷提高低碳煉油技術逐漸成為各大石油石化公司及企業發展過程中提升技術水平及產品質量的關鍵。因此,包括催化劑在內的低碳煉油技術創新和發展日益受到重視。依靠相關催化劑實現低碳生產與產品性能提升,逐漸成為石油資源高效轉化和價值提升的重要控制點,同時也是企業獲得高質量終端產品、提高效益的根本途徑之一。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國石油大學等加氫、脫硫等低碳催化劑研發和生產正在大步前進,推動低碳煉油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 強.生物滴濾法凈化揮發性有機廢氣(VOCs)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博士論文');">論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篇(5)

羧酸酯是一類重要的化工原料,低級的酯一般都有水果香味,可作香料(如醋酸異戊酯有香蕉味,戊酸乙酯有蘋果香味等)。液態的酯能溶解很多有機物,故常用作溶劑(如醋酸乙酯等)。有些酯還可用作塑料、橡膠的增塑劑。以乙酸辛酯(Octylacetate)為例:乙酸辛酯具有桔子、茉莉和桃子似香氣,天然品存在于苦橙、綠茶等中,是我國GB2760-86規定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同時被FEMA(美國食用香料與提取物制造協會)認定對人體是安全的,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也批準其用于食品。乙酸辛酯主要用以配制桃子、草莓、樹莓、櫻桃、蘋果、檸檬和柑橘類香精,也可用于日化香精配方中。

1.羧酸酯類香料的市場前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飲料的口味、口感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大量使用香精、香料來迎合消費者,促進了食品企業對香精香料的應用。食用香精在食品配料中所占的比例雖然很小,但卻對食品風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際知名咨詢公司Freedonia于去年5月底的研究成果表明:預計從2006~2008年,發展中國家對香精和香料的需求,將以年均4.4%的速度快速增長,到2008年該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86億美元。而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對香料和香精的需求特別強勁,未來幾年有望以年均7.3%的增速快速增長。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增加,對消費品質量要求有很大提高。隨著全球消費者越發注重健康,市場對營養和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由于預計低糖低脂食品和飲料市場將迎來強勁增長,全球消費者對食用香精和香料的需求也必將不斷增加。香料配料市場需求量的繼續增長,還主要源于化妝品生產,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護膚化妝品消費呈上升趨勢。羧酸酯類香料作為優良的可食用香料品種其需求也必將不斷激增。

羧酸酯類香料的主要生產和消費國有美國、西歐、日本、墨西哥和中國等,國內食品、飲料生產企業中目前應用最多的添加劑就是香精香料,隨著消費者對于味覺享受越來越高,這種趨勢會對香料需求產生積極影響。香料產品是香料工業的上游產品,是后續香精產品的原料,香料和香精產品是其他有關產品的配套性產品,它們被廣泛地用于日化、食品、醫藥、飼料等工業產品的生產。據了解,飲料行業是香料最主要的應用領域,該領域2005年的香料消費份額達31.1%。就各地區而言,美國、日本和西歐地區目前統領香料消費市場。香料市場未來的發展大部分可能會出現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這些發展中國家。這將進一步刺激香精香料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目前在世界香料市場中所占份額僅5%左右,日本所占份額達到12%,而美國則達到20%。

2.羧酸酯類合成的傳統工藝

傳統上羧酸酯類的合成都是用濃硫酸作催化劑,由相應醇與酸酯化而得。但由于濃硫酸作催化劑合成酯化反應具有以下缺點:(1)在酯化反應條件下,濃硫酸的氧化性和強脫水性易導致一系列副反應,給產品的精制和原料的回收帶來困難,且酯的質量差。(2)反應產物的后處理要經過堿中,水洗等工序,比較復雜困難,同時產生大量廢液,污染環境。(3)濃硫酸嚴重腐蝕設備,加快了設備更新,增加生產成本。為克服這些缺點,倡導綠色化學,人們選擇環境友好型催化劑催化酯化反應,近年來,已發現氨基磺酸、結晶固體酸、雜多酸、無機鹽等均可作為酯化反應的催化劑。

3.羧酸酯類合成的發展

近年來,人們對于羧酸酯類的合成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發展很快,研究和開發出高效、環保的催化劑,是羧酸酯類的合成的研究發展方向:

無機鹽催化劑:無機鹽大多性質穩定,來源廣泛,對設備幾乎沒有腐蝕,反應條件溫和,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污染,但是由于無機鹽容易潮解,影響其催化的效果。常用的催化劑有三氯化鋁、三氯化鐵、硫酸鈦、十二水合硫酸鐵銨、五水合氯化錫、一水合硫酸氫鈉和硫酸鋅。

磺酸類催化劑:磺酸類催化劑來源廣泛、性能穩定、安全、使用方便、對酯化反應有較高的活性、產品收率較高、產物處理方便、催化劑可以重復使用等特點,適合于工業化生產的需要。

雜多酸催化劑:雜多酸是一種含氧橋的多核化合物,其特點是催化活性高。選擇性好,反應時間短,反應溫度低。不易造成環境污染,對設備幾乎沒有腐蝕。再生速度快。

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劑:其主要特點是價廉易得,不腐蝕設備,不污染環境,不會引起副反應,不溶于反應體系,能夠重復使用,易于分離、回收和再生,操作簡單,產品收率較高,具有工業推廣價值。

固體超強酸催化劑:固體超強酸在有機合成中的優點是活性高,重復使用性好,不腐蝕設備,制備方法簡便,處理條件易行,便于工業化。這對于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是很有意義的。

負載型催化劑:其優點是催化活性高,重復使用性好,不腐蝕設備,制備方法簡便,處理條件易行,便于工業化,這對于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是很有意義的。

鈦酸四丁酯催化劑:不僅具有催化活性高,重復使用性好,不腐蝕設備等基本優勢,而且同制備方法簡便,酯收率高,價廉易得,反應時間短,反應溫度低,處理條件易行,便于工業化,這對于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是很有意義的。

酶催化(脂肪酶催化、菌體催化等)工藝不僅催化化活性高、產品質量好,而且反應條件簡單、溫和,酶重復使用方便,酶活性保持時間長,在生物酶的固定及精細化學品的合成中有較大的使用價值。

4.討論

目前,國內外羧酸酯類的合成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偏向于研究合成綠色、高效、環保等多功能的新型催化劑劑。一方面,合成環境友好的催化劑所采用的原料都比較易得,在開發過程中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合成環境友好的催化劑所采用的都是低毒、高效、無污染的工藝,較大范圍的降低了環境的負荷。發展我國羧酸酯類香料應當注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加強安全法規和環境保護,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中國醫藥公司上海化學試劑采購供應站.試劑手冊[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2]劉樹文.合成香料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篇(6)

羧酸酯是一類重要的化工原料,低級的酯一般都有水果香味,可作香料(如醋酸異戊酯有香蕉味,戊酸乙酯有蘋果香味等)。液態的酯能溶解很多有機物,故常用作溶劑(如醋酸乙酯等)。有些酯還可用作塑料、橡膠的增塑劑。以乙酸辛酯(Octyl acetate)為例:乙酸辛酯具有桔子、茉莉和桃子似香氣,天然品存在于苦橙、綠茶等中,是我國GB2760-86規定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同時被FEMA(美國食用香料與提取物制造協會)認定對人體是安全的,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也批準其用于食品。乙酸辛酯主要用以配制桃子、草莓、樹莓、櫻桃、蘋果、檸檬和柑橘類香精,也可用于日化香精配方中。

1. 羧酸酯類香料的市場前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飲料的口味、口感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大量使用香精、香料來迎合消費者,促進了食品企業對香精香料的應用。食用香精在食品配料中所占的比例雖然很小,但卻對食品風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際知名咨詢公司Freedonia于去年5月底的研究成果表明:預計從2006~2008年,發展中國家對香精和香料的需求,將以年均4.4%的速度快速增長,到2008年該市場的份額 將達到186億美元。而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對香料和香精的需求特別強勁,未來幾年有望以年均7.3%的增速快速增長。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增加,對消費品質量要求有很大提高。隨著全球消費者越發注重健康,市場對營養和健康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由于預計低糖低脂食品和飲料市場將迎來強勁增長,全球消費者對食用香精和香料的需求也必將不斷增加。香料配料市場需求量的繼續增長,還主要源于化妝品生產,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護膚化妝品消費呈上升趨勢。羧酸酯類香料作為優良的可食用香料品種其需求也必將不斷激增。

羧酸酯類香料的主要生產和消費國有美國、西歐、日本、墨西哥和中國等,國內食品、飲料生產企業中目前應用最多的添加劑就是香精香料,隨著消費者對于味覺享受越來越高,這種趨勢會對香料需求產生積極影響。香料產品是香料工業的上游產品,是后續香精產品的原料,香料和香精產品是其他有關產品的配套性產品,它們被廣泛地用于日化、食品、醫藥、飼料等工業產品的生產。據了解,飲料行業是香料最主要的應用領域,該領域2005年的香料消費份額達31.1%。就各地區而言,美國、日本和西歐地區目前統領香料消費市場。香料市場未來的發展大部分可能會出現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這些發展中國家。這將進一步刺激香精香料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目前在世界香料市場中所占份額僅5%左右,日本所占份額達到12%,而美國則達到20%。

2. 羧酸酯類合成的傳統工藝

傳統上羧酸酯類的合成都是用濃硫酸作催化劑,由相應醇與酸酯化而得。但由于濃硫酸作催化劑合成酯化反應具有以下缺點:(1) 在酯化反應條件下,濃硫酸的氧化性和強脫水性易導致一系列副反應,給產品的精制和原料的回收帶來困難,且酯的質量差。(2) 反應產物的后處理要經過堿中,水洗等工序,比較復雜困難,同時產生大量廢液,污染環境。(3) 濃硫酸嚴重腐蝕設備,加快了設備更新,增加生產成本。為克服這些缺點,倡導綠色化學,人們選擇環境友好型催化劑催化酯化反應,近年來,已發現氨基磺酸、結晶固體酸、雜多酸、無機鹽等均可作為酯化反應的催化劑。

3. 羧酸酯類合成的發展

近年來,人們對于羧酸酯類的合成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發展很快,研究和開發出高效、環保的催化劑,是羧酸酯類的合成的研究發展方向:

無機鹽催化劑:無機鹽大多性質穩定,來源廣泛,對設備幾乎沒有腐蝕,反應條件溫和,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污染,但是由于無機鹽容易潮解,影響其催化的效果。常用的催化劑有三氯化鋁、三氯化鐵、硫酸鈦、十二水合硫酸鐵銨、五水合氯化錫、一水合硫酸氫鈉和硫酸鋅。

磺酸類催化劑:磺酸類催化劑來源廣泛、性能穩定、安全、使用方便、對酯化反應有較高的活性、產品收率較高、產物處理方便、催化劑可以重復使用等特點,適合于工業化生產的需要。

雜多酸催化劑:雜多酸是一種含氧橋的多核化合物,其特點是催化活性高。選擇性好,反應時間短,反應溫度低。不易造成環境污染,對設備幾乎沒有腐蝕。再生速度快。

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劑:其主要特點是價廉易得,不腐蝕設備,不污染環境,不會引起副反應,不溶于反應體系,能夠重復使用,易于分離、回收和再生,操作簡單,產品收率較高,具有工業推廣價值。

固體超強酸催化劑:固體超強酸在有機合成中的優點是活性高,重復使用性好,不腐蝕設備,制備方法簡便,處理條件易行,便于工業化。這對于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是很有意義的。

負載型催化劑:其優點是催化活性高,重復使用性好,不腐蝕設備,制備方法簡便,處理條件易行,便于工業化,這對于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是很有意義的。

鈦酸四丁酯催化劑:不僅具有催化活性高,重復使用性好,不腐蝕設備等基本優勢,而且同制備方法簡便,酯收率高,價廉易得,反應時間短,反應溫度低,處理條件易行,便于工業化,這對于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是很有意義的。

酶催化(脂肪酶催化、菌體催化等)工藝不僅催化化活性高、產品質量好,而且反應條件簡單、溫和, 酶重復使用方便, 酶活性保持時間長, 在生物酶的固定及精細化學品的合成中有較大的使用價值。

4. 討論

目前,國內外羧酸酯類的合成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偏向于研究合成綠色、高效、環保等多功能的新型催化劑劑。一方面,合成環境友好的催化劑所采用的原料都比較易得,在開發過程中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合成環境友好的催化劑所采用的都是低毒、高效、無污染的工藝,較大范圍的降低了環境的負荷。發展我國羧酸酯類香料應當注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加強安全法規和環境保護,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藥公司上海化學試劑采購供應站. 試劑手冊[M]. 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2] 劉樹文. 合成香料技術手冊[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篇(7)

中圖分類號:G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03-0080-02

流化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簡稱FCC)是煉油廠重油輕質化生產汽油的核心工藝,是原油二次加工中最重要的加工過程。催化裂化催化劑作為催化裝置的核心技術之一,其反應性能特點決定了催化裝置產品分布和整體經濟效益;催化裂化催化劑主要是Y型沸石分子篩微球催化劑。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蘭州化工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蘭州中心)多年來一直致力于Y型沸石分子篩微球催化劑的研究開發工作,開發了全合成、半合成、全白土三大類型的沸石催化裂化催化劑。目前其催化裂化催化劑在中國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9%,在中國石油內部市場占有率達到了80%以上。在催化劑研發過程中,蘭州中心注重專利信息的利用,提升創新的水平,在產生創新成果后,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研發單位積極組織將關鍵技術及時申請專利,形成知識產權保護。

1 面臨多方挑戰加強專利信息工作

目前,催化裂化技術面臨挑戰:世界范圍內原料不斷劣質化和重質化,市場對輕質油品需求卻不斷增加;傳統催化裂化以多產汽油為主,目前歐美發展趨勢為多產柴油餾分;燃料生產對煉油化工一體化低成本低碳烯烴生產的需求;市場需求波動大,產品必須不斷調整,滿足在不同產品方案之間靈活切換;清潔生產與節能減排壓力大。開發FCC催化劑和工藝技術是快速提升中國石油重質油加工水平和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FCC催化劑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后,開發低成本生產技術是走向國際先進市場的關鍵之一;加強清潔生產技術以及清潔燃料產品開發,降低催化劑制造過程的污染物排放。開發滿足各種性能要求的催化裂化催化劑關鍵在于:深入研究重油分子催化裂化轉化模式,在擁有核心專利技術的基礎上,指導催化新材料和系列重油催化劑的開發,圍繞FCC反應過程增產丙烯、降低汽油烯烴、增加汽油辛烷值、提高重油轉化、增強抗重金屬污染等技術形成系列催化裂化催化劑,讓核心技術根據市場需求、用戶特點不斷改進,擴展發展空間,形成專利網,更好地保護系列催化劑,最大化提高總液收和汽油辛烷值,適當增加低碳烯烴產率,實現效益最大化。

越來越多的期刊文獻、論文的發表,以及競爭對手大量的專利申請,在信息共享的同時,也對技術開發、研究、保護、實施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要使技術創新擁有專利必備的“三性”條件,必須檢索全面、分析到位、保護方式選擇得當,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時,由于石油化工領域中,國內幾大石油公司、研究院所、大學研究領域重疊,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和其便捷性有助于技術的相互借鑒,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研究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相同或類似的創新時有發生,侵權預警越來越重要。

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后,走向國際先進市場是企業發展必然的選擇,需要決策海外申請專利的時機,選擇技術輸出國家,規避其有效專利。

蘭州中心擁有一批催化裂化技術人員,也擁有一批專業的企業專利信息工作者,根據上述需求,企業開展了包含專利文獻在內的檢索及分析工作。

2 專利檢索是專利信息利用的首要基礎

在催化裂化催化劑的檢索中,企業專利信息工作者和技術人員首先非常注重期刊、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數據庫等非專利文獻的檢索,企業擁有清華同方、維普、萬方數據庫,并且充分利用國家科技圖書館、SCI finder進行期刊、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的檢索。專利信息工作者和技術人員將非專利文獻的檢索納入到專利申請前“三性檢索”范圍之中。

企業充分利用石油化工專利信息平臺、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系統、歐洲專利局、美國專利數據庫、日本專利數據庫等免費專利數據庫;另外企業還購置了Thomson innovation收費專利數據庫。在檢索過程中,注重檢索式的制定,將國際專利分類(IPC分類)和關鍵詞相結合,從檢索結果的查全率和查準率對檢索式進行調整和優化。檢索目的不同,檢索式的制定會存在差別。明晰行業發展狀況,制定領域戰略時,其檢索式的制定相對比較的寬泛,在中國專利數據庫中,其檢索式為:摘要/權利要求=(催化裂化 or FCC)and IPC=(b01j or C10G)。

蘭州中心注重專利信息的利用與優化,在中國石油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合作共建的“中國石油石化專利信息平臺”上,蘭州中心憑借資源、人才優勢還自行開展了專利數據深加工的工作,對已有的中國石油化工專利導航系統進行了改進,目前已在石油化工類別有選擇地做了29個類別的三級導航,大幅度提高了查準率,進一步突出了功能化服務,提高了數據庫的利用率。在三級導航中其中一個導航是“催化裂化催化劑”,將檢索式固化在系統中,無需檢索人輸入檢索詞,實現“一站式服務”,直接點擊便可得到檢索結果。

在進行專利申請的三性評判、新產品的上市、技術或產品出口前檢索等工作中,蘭州中心注重技術的實際創新點,從催化劑的組成、制備方法的角度進行檢索。

催化裂化催化劑的最重要組成為Y型分子篩,蘭州中心對其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其開發的含有原位晶化型NaY型分子篩的催化裂化催化劑(全白土催化劑)在業內享有聲譽。在檢索式的制定過程中,我們注重其原料和工藝條件的特點,選擇了粘土、高嶺土、原位晶化、水熱晶化、分子篩、沸石作為關鍵詞,以C10G、C01B為分類號,在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在中國專利數據庫中擬訂的檢索式為:(摘要/權利要求=(粘土or高嶺土)and(原位晶化or水熱晶化or水熱合成) and(分子篩 or 沸石) and (Y or NaY)) and (IPC=C10G or C01B))。該檢索結果主要提供給管理層或技術人員了解技術進展、初步的技術領域專利保護和分析使用。

技術人員在進行技術研究和申請專利前的分析時,要對檢索式做進一步的限定,如催化劑中含有其他必須的組分或制備中必須加入必要的原料等。

總之,針對不同的檢索目的和技術制定不同的檢索式,保證檢索結果的準確并避免漏檢情況的出現。

在檢索國外專利數據庫時,對檢索詞的修正有時要參見中國專利文獻的命中情況,查漏補缺。

3 積極開展專利信息的分析與利用

3.1 戰略分析

技術人員和專利檢索人員在不斷檢索、總結過程中,建立了催化裂化催化劑數據庫。將檢索的大量相關專利進行歸納總結,包括專利名稱、專利申請號、說明書摘要、說明書全文、專利申請人、專利申請日、同族專利等信息,建成了相應的數據庫并定期更新數據。

對于檢索出的大量相關專利從其技術內容上逐一篩選,結合情況分析所確立的經營目標,通過對檢索出的專利的說明書摘要的分析,挑選出對所確立的經營目標的相關技術領域有密切關系和重大影響的專利,并提取其全部專利說明書,作為專利戰略所要研究分析的關鍵專利,供下一步進行深入詳盡的研究。同時,也要對這些挑選出的關鍵專利進行數據采集,并對這些數據和在上一檢索步驟中所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從中可以定性和定量的得出關鍵技術與相關技術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市場分布、各競爭者間勢力范圍的劃分等多方面的結論。

關注重點公司、尤其是競爭對手的專利信息,對其進行重點研究和分析,以抗重金屬釩催化裂化催化劑為例,該催化劑的特點是高沸石含量或小晶粒,大比表積,一般說來全白土型和半合成型催化劑的性能較為優越。在這種背景下,技術人員對恩格哈德、Grace公司的催化裂化催化劑進行重點的關注,發現其核心技術后,利用專利的引證、同族專利的信息更加充分的了解核心技術。

3.2 項目研究

{1}開題前檢索。首先應該進行的國內外期刊文獻檢索,特別是對綜述性文獻的檢索,了解本領域技術發展現狀,各種工藝路線的特點,選擇擬定要進行的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技術方案,確定之后,以此為方向對國內外專利文獻進行檢索,了解更深層次的技術研究狀況。

{2}研發進行中的檢索。有助于研究者獲取最新的技術知識,有助于縮短研究時間,避免重復研究;從中啟發開拓研究者的創新思路,有利于掌握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狀況,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專利文獻對技術的闡述更為詳細,數據更為可靠。檢索的重點在于競爭對手專利的跟蹤和中國的專利檢索,國外的可以直接借鑒、國內的避免雷同,監視法律狀態,謹防侵權。

{3}申請專利前的檢索。主要檢索國內外期刊文獻檢索、國內外專利文獻。國外的期刊文獻最好是對美國化學文摘(CA)檢索,國內最好檢索《中國學術期刊》、《中國期刊網》,有條件的可以檢索重慶維普數據庫、清華同方數據庫、萬方數據庫,國外專利主要檢索:美國專利數據庫、歐洲專利數據庫、日本專利數據庫,也可以委托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國內外專利檢索。其目的要對發明創造的技術內容進行檢索,以使其滿足“新穎性”、“創造性”要求,以專利形式加以保護。

3.3 技術或產品出口前檢索

僅檢索出口國家就本項目是否有他方申請專利、授權狀況、是否維持有效,排除侵權。

4 專利信息利用的效果

蘭州中心充分利用專利信息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并注重自主創新的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經過多年的研發,目前,企業涉及Y分子篩催化裂化催化劑專利申請累計近140項,授權60余項項,其中國外申請8項,授權3項。“十一五”期間申請專利40余項,2011年申請專利達到18項。

目前石油化工研究院包括Y分子篩催化劑在內的催化裂化催化劑專利申請量已達160余項,成功開發了六大系列24個牌號的催化裂化催化劑產品,產品在全國60余家煉廠進行了工業應用,應用效果良好,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高辛烷值催化裂化催化劑為例,該系列催化劑在國內數家裝置應用,僅以辛烷值增加1項計算,在不增加投資的情況下,一年可以為3家煉廠新增效益4億元以上。蘭州化工研究中心自主創新催化裂化催化劑產品比例占蘭州石化催化劑廠的90%以上,目前已經在蘇丹喀士穆煉廠,阿爾及利亞煉廠等國外煉廠進行了工業應用,效果良好;該廠于2011年通過了美國雪佛龍、殼牌、埃克森美孚等三家國際公司的供貨商資質認證。同年,中國石油與雪佛龍公司(Chevron)美國鹽湖城煉油廠成功簽訂了2000t催化劑訂單,首批試用86t,這標志著蘭州化工研究中心研發的催化裂化催化劑正式進入北美市場。

催化裂化催化劑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廣泛原料的適應性,躋身先進催化劑行列,并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金橋獎、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其中1項專利獲得2010年第12屆中國專利金獎提名)。優秀的團隊中也產生了擁有“甘肅省科技功臣”、“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多項榮譽的優秀個人。

篇(8)

 

納米二氧化鈦(TiO2)具有許多特殊性能,比如表面效應、體積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宏觀量子隧道四大效應[1],從而使其與普通二氧化鈦相比具有許多特殊性能。

納米二氧化鈦是無機納米半導體材料TiO2中極其重要的一種納米材料,是一種穩定的無毒紫外光吸收劑[2],納米TiO2還具有很好的光催化作用[3],在光照條件下能夠降解有機污染物、殺死細菌。納米二氧化鈦在水處理、催化劑載體、紫外線吸收劑、光敏性催化劑、防曬護膚化妝品、光電子器件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目前納米二氧化鈦的制備方法主要分為液相法和氣相法,本文對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發展進行了總結。

1 制備方法

1.1 氣相法

氣相法是直接利用氣體,或者通過各種手段將物質轉變為氣體,使之在氣體狀態下發生物理變化或者化學反應,最后在冷卻過程中凝聚長大形成納米粒子的方法。

1.1.1 四氯化鈦氣相氧化法 此法多是以四氯化鈦為原料,以氮氣為載氣,以氧氣為氧源,在高溫條件下四氯化鈦和氧氣發生反應生成納米二氧化鈦。該工藝的優點是自動化程度高,可以制備出優質的二氧化鈦粉體;缺點是二氧化鈦粒子遇冷結疤的問題較難解決,對設備要求高,技術難度大,在生產過程中排出有害氣體Cl2,對環境污染嚴重。

1.1.2 四氯化鈦氫氧火焰法 以TiCl4為原料,將TiCl4氣體導入高溫的氫氧火焰中700~1000℃,進行高溫氣相水解備納米二氧化鈦。四氯化鈦氫氧火焰法制得的納米二氧化鈦粒子晶型為銳鈦礦和金紅石的混合型,該工藝優點是產品純度高達99.5%,粒徑小、比表面積大、分散性好、團聚程度小,可用作電子化工材料,制備工藝成熟,生產過程較短,自動化程度高;缺點是反應過程溫度較高,生成HCl使設備腐蝕嚴重,對材質要求高,需要精確控制工藝參數。

1.2 液相法

當今制備納米粒子液相法居多,納米二氧化鈦的制備方法也是如此。主要有溶膠-凝膠法、水熱法、沉淀法等。

1.2.1 溶膠—凝膠法 溶膠—凝膠法(簡稱S—G法),又名膠體化學法,是被廣泛采用的一種制備納米二氧化鈦的方法。其原理是以鈦醇鹽或鈦的無機鹽為原料,經水解和縮聚得溶膠,再進一步縮聚得凝膠,凝膠經干燥、煅燒得到納米二氧化鈦粒子。論文參考,液相法。與其它方法相比制品的均勻度高,尤其是多組分的制品,其均勻度可達分子或原子尺度;制品的純度高,而且溶劑在處理過程中容易除去;反應易控制,副反應少;煅燒溫度低,工藝操作簡單。

1.2.2 水熱法 水熱反應過程是指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在水、水溶液或蒸汽等流體中所進行有關化學反應的總稱。該法的原理是在高壓、水熱條件下加速離子反應和促進水解反應。論文參考,液相法。一些在常溫下反應速度很慢的熱力學反應,在水熱條件下可以實現反應快速轉化。

2 納米TiO2催化性能的應用

2.1 殺菌功能

抗菌是指TiO2在光照下對環境中微生物的抑制或殺滅作用。TiO2光催化劑對綠膿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在紫外線作用下,以0.1mg/cm3濃度的超細TiO2可徹底地殺死惡性海拉細胞,而且隨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添加量的增多,TiO2光催化殺死癌細胞的效率也提高;用TiO2光催化氧化深度處理自來水,可大大減少水中的細菌數,飲用后無致突變作用,達到安全飲用水的標準[5];當細菌吸附于由納米二氧化鈦涂敷的光催化陶瓷表面時,TiO2被紫外光激發后產生的活性超氧離子自由基(·O-)和羥基自由基(·OH-)能穿透細菌的細胞壁,破壞細胞膜質,進入菌體,阻止成膜物質的傳輸,阻斷其呼吸系統和電子傳輸系統,從而有效地殺滅細菌,并抑制細菌分解有機物產生臭味物質如H2S、SO2、硫醇等[4];在涂料中添加納米TiO2可以制造出殺菌、防污、除臭、自潔的抗菌防污涂料,可應用于醫院病房、手術室及家庭衛生間等細菌密集、易繁殖的場所,可有效殺死大腸桿菌、黃色葡萄糖菌等有害細菌,防止感染。論文參考,液相法。論文參考,液相法。

2.2 防紫外線功能

納米TiO2既能吸收紫外線,又能反射、散射紫外線,還能透過可見光,是性能優越、極有發展前途的物理屏蔽型的紫外線防護劑。與同樣劑量的一些有機紫外線防護劑相比,納米TiO2在紫外區的吸收峰更高,更可貴的是它還是廣譜屏蔽劑,不象有機紫外線防護劑那樣只單一對UVA或UVB有吸收[6]。它還能透過可見光,加入到化妝品使用時皮膚白度自然,不象顏料級TiO2,不能透過可見光,造成使用者臉上出現不自然的蒼白顏色。論文參考,液相法。利用納米TiO2的透明性和紫外線吸收能力還可用作食品包裝膜、油墨、涂料和塑料填充劑,可以替代有機紫外線吸收劑,用于涂料中可提高涂料耐老化能力。論文參考,液相法。

2.3 防霧及自清潔涂層

TiO2薄膜在光照下具有超親水性和超永久性[7],因此其具有防霧功能,如在汽車后視鏡上涂覆一層氧化鈦薄膜,即使空氣中的水分或者水蒸氣凝結,冷凝水也不會形成單個水滴,而是形成水膜均勻地鋪展在表面,所以表面不會發生光散射的霧。當有雨水沖過,在表面附著的雨水也會迅速擴散成為均勻的水膜,這樣就不會形成分散視線的水滴,使得后視鏡表面保持原有的光亮,提高行車的安全性。如果把高層建筑的窗玻璃、陶瓷等這些建材表面涂覆一層氧化鈦薄膜,利用氧化鈦的光催化反應就可以把吸附在氧化鈦表面的有機污染物分解為CO2和O2,同剩余的無機物一起可被雨水沖刷干凈,從而實現自清潔功能[8]。

參考文獻:

[1]卓長平,張雄.納米涂料發展現狀[J].上海化工2003 (11):33~ 36.

[2]徐國財,張立德.納米復合材料[J].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200(11):5~7.

[3]陳秋月.納米二氧化鈦改性的研究[M].內蒙古石油化工,1998,30 (1):51~53.

[4]Yu J.G.,Zhao X.J. Mater.Res. Bull[M].,2000,35,1293.

[5]WatanabeT.,FukayamaS.,MiyauchiM.,FujishimaA.,HashimotoK.J.Sol.Gel.Sci.Technol,2000,19(3).71-76.

[6]Zhu Y.F.,Zhang L.,WangL.,Tan R.Q.,Cao L.Li Sruf.Interf[M].Anal,2001.32(1).218-220.

[7]陳崧哲,張彭義,祝萬鵬.鈦、鋁和玻璃上TiO2光催化膜的失活研究[M].無機化學學報,2004,20(11):12-65.

篇(9)

近年來對《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的教學改革研究非常活躍,主要圍繞實驗課程體系的設置=和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如實驗指導教師的配備、實驗方案的自主設計、實驗室開放、實驗成績的評定等方面)進行,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實驗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重點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吉林化工學院對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和化工與材料工程學院的化學、應化、制藥、藥劑、化學工程與工藝、輕化等專業的大三或大四學生開設《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對于在大一和大二階段已經經歷多門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歷練,進入大四第二學期就要面臨畢業論文環節的大三學生來說,是一門承上啟下的重要的實踐課程。多年來,對大四學生畢業論文指導工作中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在實驗方案的設計、同學之間的協作和畢業論文的撰寫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不足,在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面對幾十個在不同條件下獲得的大量實驗數據,不能進行較深度的剖析和討論,不能發掘有意義的問題,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且不能很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設想。

針對以上問題,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對《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課程教學進行了如下改革,并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驗證了實施效果。

一、《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1.《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課程中引入實驗小組,通過實驗小組二次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實驗過程中分工實施與協作實施相結合,強化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團隊協作可以充分利用團隊成員的智慧和能力,通過激發個人潛能,往往達到1+1>2的效果,因此團隊協作能力越來越被視為一個人的必備素質。

過去對《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的教學研究中,更多地是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文獻檢索和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實驗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施實驗,這對于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很有幫助,但由于實驗過程中每個學生只針對自己的實驗負責,實驗過程中學生之間沒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相互交流。為了培養學生更多的團隊協作精神,在《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入了實驗小組。即學生隨機分成若干實驗小組,每一個實驗小組圍繞一個因素,參考小組成員各自所設計的實驗方案,通過集體協商討論,設計進一步完善的二次實驗方案,并在實驗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分工實施和合作實施相結合,共同完成實驗內容。以綜合設計性實驗題目《VB1催化下安息香縮合反應》為例,該實驗包括四個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實驗方案的設計,是由實驗小組共同參與討論制定;第二部分是VB1催化下的安息香的合成和分離,是由小組成員按照不同的實驗條件分工實施;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別為安息香的重結晶以及安息香的紅外光譜分析,是由實驗小組成員協作完成。在《VB1催化下安息香縮合反應》實驗實施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安息香合成反應的主要影響因素,如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催化劑VB1的用量、pH值、堿的種類、溶劑種類、溶劑配比、原料加入方式、相轉移催化劑的用量、反應方式等。在學生了解各種影響反應因素的基礎上,實驗小組圍繞各自感興趣的實驗因素進行二次實驗方案的設計,通過分工實施和協作實施,完成綜合設計性實驗。在此期間,指導教師只提出啟發性參考意見,拋磚引玉,調動學生參與實驗討論的興趣和積極性,誘導學生的思路向能夠解決問題的方向引導,使學生在《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過程中,由教師依賴型、實驗講義依賴型向自我依賴型和團隊依賴型轉變,并通過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更有利于研究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也真正做到指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教學。

2.實現實驗數據共享,強化有深度實驗報告的撰寫能力,為畢業環節打下良好基礎

無論是《基礎化學實驗》還是《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過去更多注重實驗技能的培養,強調一人一組進行實驗,并只針對自己的單一實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進行討論,實驗信息量少,獲取知識量少。通過教學改革,我們將實驗人員編成若干實驗小組,每一個實驗小組對不同的實驗因素進行探索實驗,并通過同一實驗小組的實驗數據的共享,使學生通過一次綜合設計性實驗,就可以獲取多次實驗才能獲得的大量實驗數據,學生對實驗條件的變化對反應的影響有更直觀的體驗,擁有更多的實驗數據可供處理、更多的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可供發掘、分析和解決,這對于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有深度實驗報告的撰寫能力均有很大幫助,對于大四畢業論文的撰寫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3.實驗報告與工業生產概念設計有機結合

《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中,將合成實驗與化工原理課程學習相結合,進行工業生產概念設計,即在實驗過程中引入工業生產中的物料衡算、設備選型等內容,可進一步加強實驗與理論、工業生產的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

二、《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問卷調查

為了驗證教學改革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影響,以文獻檢索和整理能力的提高、團隊協作能力的提高、實驗報告寫作能力的提高等為調查選項,對吉林化工學院09化學專業88名同學為調查對象,發放了問卷調查表,共回收79份調查表,統計結果見表1。

回收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通過《綜合設計性化學實驗》的教學改革,學生不僅在文獻檢索和整理能力、實驗方案設計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且在文字編輯和制表制圖能力、實驗報告寫作能力方面也得到較顯著的提高,尤其是在團隊協作能力和實驗興趣的提高方面提高更加顯著。為了更直觀地了解教學改革對學生能力提高的影響,以調查選項為橫坐標,顯著提高和較顯著提高的百分比之和為縱坐標,繪制了如下柱形圖。

注:(1)文獻檢索能力的提高;(2)文獻整理能力的提高;(3)實驗方案自主設計能力的提高;(4)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5)團隊協作能力的提高;(6)文字編輯,制表制圖能力的提高;(7)實驗報告寫作能力的提高;(8)實驗興趣的提高

由圖1可以看出,經過綜合設計性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對各項能力提高較顯著和顯著的比例均超過了60%,其中團隊協作能力和實驗興趣的提高百分率最高,在回收的調查表中占到87.2%(如果考慮未回收到的調查表,占比為75.0%),而文字編輯、制表制圖能力的提高和實驗報告寫作能力的提高百分率最低,分別為65.8%和69.6%(如果考慮未回收到的調查表,占比分別為60.2%和62.5%),這也說明了給學生更多的“我的實驗我做主”的機會,學生的實驗興趣會得到明顯提高,另外實驗課程在設計上,增加了集體設計實驗方案和共同協作進行部分實驗內容,增加了學生間溝通和協商的機會,團隊協作能力同樣得到明顯的提高。反觀文字編輯、制表制圖能力的提高和實驗報告寫作能力的提高百分率相對較低表明,這些能力的培養并不能通過一兩次實驗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是需要反復的鍛煉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三、結論

目前對《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的改革更多地強調個人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而且對實驗過后形成的報告關注度相對較低。

通過對綜合設計性實驗的三方面的教學改革,學生不僅在文獻檢索和整理能力、實驗方案的設計能力、實驗過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而且在團隊協作能力和實驗報告的寫作能力方面得到相應的鍛煉和提高,這對于畢業班級學生順利開展畢業論文,乃至培養研究型、創新型人才都具有很大幫助。

對《綜合與設計性化學實驗》的教學改革不需要明顯的人力投入和物力投入,在安全的實驗室環境下,通過有限的學時,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可操作性強,便于管理、實施和推廣,對今后教學建設與改革工作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篇(10)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重視,對于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氰廢水和高COD廢水等一些特殊水質的處理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廢水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后方可排放[1]。而這些水質的處理由于它們的處理難度,也一直是困擾污水處理工作者的難題。根據我公司的特點和多年來的水處理經驗,對二氧化氯在特殊水質的處理方面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和效果驗證。通過二氧化氯對含氰廢水和高COD廢水的處理實驗,我們驗證了二氧化氯對這些水質的處理效果。

下面二氧化氯對含氰廢水和高COD廢水的處理進行詳細的說明。

1.二氧化氯對含氰廢水的處理

1.1實驗原理

通過二氧化氯氧化法對CN-進行處理。

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與氯氣相比,它具有氧化性更強,操作安全簡便,受 pH值的影響較小的特點。氯氣對氰化物的氧化通常只將CN- 氧化成毒性較小的氰酸鹽(NaCNO),并要求很高的PH值,見反應式(1)含氰廢水,而二氧化氯對氰化物的氧化卻能將CN- 氧化成N2 和CO2 ,見反應式(2),徹底消除氰化的的毒性[2]:

CN- +Cl2+2OH- == CNO- +2Cl- +H2O (1)

2CN- +2ClO2==2CO2↑ +N2↑ +2Cl- (2)

1.2實驗對象

含氰廢水樣品由濟南某化學品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畢業論文范文。

1#廢水水質指標:顏色:深褐色,pH=11.0,CN-=4064 mg/L;

2#廢水水質指標:顏色:褐色,pH=10.0,CN-=792 mg/L。

1.3二氧化氯的制備及投加工藝

先將氯酸鈉固體顆粒與水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某還原劑成分,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氯酸鈉混合液,然后與一定濃度的硫酸進行反應,并且控制一定溫度,通過負壓曝氣的投加工藝技術,將產生的純二氧化氯投加到作用水體,經一二級吸收系統,常溫下,反應時間30min,最終達到對水體的破氰的處理要求。

具體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1. 二氧化氯破氰工藝流程圖

我們分別對1#、2#分別進行了不同二氧化氯濃度的投加實驗,并對處理后的水樣的pH值和CN-濃度進行了檢測和分析。

檢測方法:用五步碘量法測定二氧化氯投加含量,用吸光度-濃度曲線法測定CN-的濃度,用pH計測定水樣的pH值。

具體數據見下表。

表1. 二氧化氯對1#水樣的處理數據

 

實驗樣

pH值

CN-

mg/L

ClO2投加濃度mg/L

CN-去除率%

現象

原水

11

4064

10566(理論)

100(理論)

-

1#A

9.9

2898

2920

28.69

無現象

1#B

9.4

1729

4813

57.46

無現象

1#C

8.5

866

7189

78.69

無明顯現象

1#D

3.22

510

9543

87.45

劇烈冒泡顏色變淺

1#E

3.29

366

12250

90.99

劇烈冒泡顏色變淺

1#F

1.01

276

上一篇: 高管培訓方案 下一篇: 愛心企業發言稿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yw | 中文字幕亚洲欧洲精品 | 五月开心丁香婷婷久久看 | 免费午夜国产视频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