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五彩繩的意義匯總十篇

時間:2022-03-11 10:10: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端午五彩繩的意義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端午五彩繩的意義

篇(1)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083

食道異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見急癥之一, 是指誤吞或吞服植物性、動物性、金屬及其他類異物后引起的食道損害。若處理不當, 可引起食道穿孔、頸部皮下氣腫或縱隔氣腫、食道周圍炎、縱隔炎與膿腫、大血管破潰、氣管食管瘺及食道狹窄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 甚至因大血管潰破致死亡[1]。因此, 及時、明確的診斷至關重要。作者搜集了自2010年1月~2015年3月本院住院的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 并對其超聲表現進行探討,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6例患者均為住院患者, 均經內鏡或手術取出異物。患者年齡25~78歲, 均有異物吞入史。其中魚刺3例、雞骨1例、向日葵殼1例、啤酒瓶玻璃1例。異物吞入距發病間隔1~43 d。

1. 2 儀器與方法 使用儀器為百勝Mylab Twice彩色超聲診斷儀, 高頻探頭頻率7.5~10 MHz。患者取仰臥位, 肩部墊高, 頭稍偏向右側, 探頭置于頸部左前側, 于氣管左后方、甲狀腺左側葉內后方顯示食道正常結構。探查時注意食道腔內及壁上有無異常強回聲并測量其大小, 并觀察食道壁厚度、局部回聲有無中斷, 有無食道旁液性暗區。當發現有強回聲時, 要注意其與口咽部距離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然后利用彩色多普勒觀察食道壁血流狀況。

2 結果

本組6例患者, 其中1例鋇餐透視顯示未見異常, 內鏡只顯示局部黏膜損傷, 看不到異物。超聲表現為:食道壁內細條狀強回聲伴后方淡聲影, 周圍組織增厚, 回聲減低, 食道外膜顯示不完整, 彩色多普勒顯示血流信號增多, 手術取出異物為魚刺, 部分進入氣管內;另1例, 異物部分刺入食道壁內, 內鏡無法顯示刺入深度, 進而做超聲檢查, 超聲顯示:食道腔內見條狀強回聲并向壁內延伸, 食道外膜顯示完整, 最后經內鏡取出異物為魚刺;另4例, 食道鋇透顯示掛棉征, 超聲顯示:強回聲大部分位于腔內, 少部分位于壁上, 均經內鏡取出異物。其中魚刺、雞骨及向日葵殼均表現為強回聲, 后方伴聲影, 與周圍組織境界清楚;其中玻璃異物超聲表現為斑片狀強回聲伴后方彗星聲尾征。

3 討論

3. 1 食道分為頸段、胸段、腹段。食道頸段介于第六頸椎體下緣與胸骨頸靜脈切跡平面水平, 長約5 cm, 距體表較近,位于甲狀腺左側葉內后方、氣管的左外側, 經頸部超聲能直接而清晰顯示其結構和病變。食道壁分為5層結構:黏膜層、黏膜肌層、黏膜下層、肌層和外膜層。高頻超聲表現為:橫切面呈前后略扁的扁圓形, 縱切面呈上細下粗的長管狀。平時食道管腔前后壁相貼, 使管腔呈不太光整的的扁圓形或線狀強回聲, 也可呈含有點狀強回聲的低回聲區, 視食道腔內所滯留的含氣黏液量的多少而定[2]。食道壁多呈5層回聲結構, 層次清晰, 第1層為高回聲, 相當于黏膜層與食道腔內氣體界面反射回聲, 第2層為低回聲, 相當于黏膜肌層, 第3層為高回聲, 對應于黏膜下層, 第4層為低回聲, 代表固有肌層, 第5層為高回聲, 相當于外膜層與周圍組織界面回聲[3]。正常食道頸段壁厚徑6 mm為增厚[4]。

3. 2 食道頸段異物超聲表現。玻璃異物表現為強回聲伴后方慧星尾征;骨頭、魚刺、向日葵殼等為強回聲伴后方聲影。異物對管壁沒有造成損傷時, 食道壁回聲可無明顯改變, 內可見正常彩色血流信號;當異物損傷食道壁但未穿透時, 食道壁外膜回聲連續完整, 管壁發生充血、水腫, 但未發生壞死時, 食道壁較正常增厚, 壁內血流信號較正常管壁明顯增多;當異物穿透食道壁時, 食道壁外膜回聲不連續, 食道壁因炎癥、壞死, 局部形成食道膿腫時, 可見食道壁局部回聲中斷, 食道旁可見低回聲、混合回聲腫塊或不規則液性暗區與食道壁相連。

3. 3 食道頸段異物的鑒別診斷。主要與食道頸段癌、食道頸段憩室等相鑒別:①食道頸段癌有強回聲食物殘渣附著時易誤診為異物, 應與食道異物引起管壁發生充血、水腫鑒別。前者一般有進行性吞咽困難病史, 食道壁結構破壞, 呈不規則增厚, 為低回聲, 內腔偏移、不平整、不連續, 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血流信號異常豐富, 而強回聲附著于管壁低回聲的管腔面;后者一般有異物吞入史, 食道壁較正常增厚, 結構無破壞, 壁內血流信號較正常增多, 異物強回聲位于管壁低回聲內。②當食道頸段憩室內含氣體時也易誤診為異物, 但仔細觀察, 氣體強回聲隨患者吞咽可有閃爍感或消失, 彩色多普勒超聲亦可見閃爍偽像。異物強回聲有僵硬感且不隨吞咽而閃爍或消失。

3. 4 長期以來, X線平片、食道鋇餐及內鏡在食道異物診斷中占據重要位置。對于不透X線異物如(金屬異物)X線平片多數能明確診斷, 而透X線異物要靠食道鋇棉檢查, 較易出現假陰性;內鏡檢查只能顯示管腔內異物, 對于壁內異物及周圍組織情況則無法顯示, 而且有些患者不能耐受內鏡檢查;超聲檢查不但能顯示壁內有無異物, 而且還能顯示食道壁的損傷情況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法提供參考;超聲不但能對異物進行定位, 而且可以實時監視下取出異物;超聲還具有對患者無創傷, 可重復檢查等優點, 很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海波, 吳永梅, 陳雅, 等.彩色多普勒超聲淺表探頭對食道上段(頸段)異物的診斷價值與技巧探查.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0, 3(18):30-31.

[2] 朱尚勇, 劉若川, 楊紅, 等.食道頸部的超聲解剖及聲像圖研究.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01(7):435-437.

篇(2)

中圖分類號 G633.9

文獻標識碼 B

義務教育階段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科學探究活動很多,包括觀察與思考、實驗、調查、探究、資料分析、模擬制作、進一步探究、演示實驗、設計、技能訓練、課外實踐等。如此數量的探究活動,有些探究活動又對教師素質、學校實驗場地、器材、設備、以及教學課時的要求比較高,教師該如何搞好這些探究活動,從而充分發揮其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方面的重要作用呢?研究認為梯度教學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主張“應當循序漸進地學習一切”,強調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在探究活動中實施梯度教學正是源于此。梯度本身是數學、物理概念,在這里借指在探究活動教學中,要由簡單到復雜,由基礎到深入,層層遞進,形成一個梯度。

1 探究活動類型的教學要有梯度

義務教育階段人教版生物教材不是根據所學知識安排探究活動的,而是單獨對探究活動進行了梯度安排,在教學實踐中要遵循這一梯度進行教學。教材第一單元第一章最先安排的科學探究活動是觀察,觀察生物和非生物的實物或圖片進行思考,然后是調查校園、社區或農田的生物種類、收集和分析資料,這些探究活動不需要復雜的實驗技能,卻生動有趣,易于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再安排要求相對比較高的探究實驗,而對于探究實驗的安排、要求也是有梯度的。如第一個探究實驗“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的假設、計劃、步驟都是很明確的,學生只要按照計劃實施就很容易獲得結論,取得成功。然后是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實驗本身仍然沒有難度,但增加了數據統計的環節(由于課時、材料的影響,大多數學校對這個實驗都是采取課后完成、課上交流的)。但這兩個簡單的探究實驗卻逐步滲透了科學實驗最重要的單一變量、設置對照、科學統計(重復實驗、取平均值)等思想。接著是對操作技能要求比較高的顯微鏡觀察、制作實驗,需要自己補充設計環節、需要一段時間觀察、記錄“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的實驗等等,并進一步要求學生整理和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技能訓練也是如此,先安排簡單的觀察、比較、測量、計算等,后安排需要較多邏輯思維的分析實驗結果、解讀實驗數據、推理等。

人教版教材對于探究活動的梯度設計,客觀上就要求教師首先自己要領會這種安排,然后要在教學中去體現,雖然我們提倡科學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盲目地“教”教材,但教材編寫的思想和精髓,作為教師只宜發揚光大,而不能丟棄。

2 探究實驗的教學要有梯度

人教版生物教材大多數的探究活動是通過實驗實現的,實驗教學的開展也需要有梯度地進行。

探究實驗“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教材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探究方案,實驗操作也并不難(因為這個方案需要幾天觀察的時間,最好安排興趣小組的學生提前在課外操作,并拍攝實驗各階段的照片,以備實驗教學中的需要),實際操作實驗的學生基本都能獲得正常的實驗結果,沒有實際操作的學生,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絕大多數也能推理出實驗結果。但這節實驗課的重點不是實驗結果,而是科學實驗設計思想的進一步鞏固、加深,也就是學期初接觸過的單一變量和設置對照這些科學研究素養的進一步培養。所以,這一實驗的教學與分析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也更能說明實驗梯度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學實踐中,首先根據實驗方案請學生將實驗步驟的文字解釋轉換為表格(表1),以便更清晰,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推斷實驗結果,并請實際操作過的學生根據實驗過程進行驗證,得出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的結論。然后,請學生分析實驗表格中,哪些組合是探究種子萌發的哪個環境條件的:首先是水分、溫度,然后是空氣,學生慢慢梳理,就會逐步得出。第一:至少要做兩個組以上(設置對照)的實驗,例如要驗證水分,一定是一個組是適宜的水分,一個組是不適宜的水分(太多或太少),條件要相差比較大。第二:實驗要同時進行,而且兩組的環境條件只有要探究的那個是不同的,其他都一樣(單一變量)(教師補充:可以排除對實驗結果有影響的其它因素即無關變量的影響)。第三:條件適宜的是實驗組,條件不適宜的是對照組(教師補充:控制和改變實驗變量的一組叫實驗組,不改變實驗條件的一組叫對照組)。然后,趁熱打鐵,讓學生利用剛才實驗的部分條件,設計一個“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的探究實驗,經過之前一步一步的教學,大多數學生都基本做出正確的設計,但往往會想當然地推出種子萌發是需要光的錯誤結論,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告訴學生:預期結果是以假設為依據,進行演繹推理后,得出具體的推論。但預期結果并不等于實驗結果,科學研究應該務實求真,以實驗的真實結果為依據(出示學生事前實際操作的實驗結果照片加以佐證)。

最后,如果課上有時間的話(也可以下節課教學),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實驗結論是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對以后的實踐活動具有指導作用的“規律性”認識。這樣,將探究實驗設計的一些基本思想通過一個探究實驗展示給了學生,并在以后的探究活動中逐步加強。

3 探究活動的考查要有梯度

考查是指依據課程標準檢查、衡量教師的教學,是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和檢驗。對探究活動進行考查,可以對教師繼續下―步探究活動的教學提供參考與借鑒。

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探究活動考查方式呢?是不是只是紙筆測驗?對廣州市蘿崗區3 292名初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于考查的評價方式(調查問卷第15~16題),調查的結果顯示:接近一半的學生希望考查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而不是只采取試卷這種形式。選操作和設訐的學生人數差不多,占總人數的70%,而且是其他選項的2―4倍,說明學生還是傾向于動手多一些,而不太喜歡死記一些知識(見圖1)。

15 如果有以下三種考查方法,你會選擇哪種?( )

A 實驗考查分兩年進行,每年進行一次,取平均成績。考查內容為新課標要求的人教版七、八年級教材上的所有實驗。考查試卷分為A、B、C、D、E、F六套,考生隨機抽考,每套8組。時間安排在每一學年的六月份。

B 內容、考試時間同A,但如果學生對第一次考試不滿意可以再考一次,以兩次考試中的最高成績作為考試最終成績。

C 實驗考查分兩年進行,每年的6月份進行一次,取平均成績,但實驗考查的方式可以是操作、口試、筆試、報告和設計等五種。可以是以平時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調查研究性實驗為基礎的綜合應用性實驗或設計性實驗。也可以是主要考核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對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的口試。也可以由教師命題,提出實驗要求,實驗室提供可選擇的各種儀器,學生根據題目要求,自己設計方案,自選儀器,自擬步驟,完成實驗或設計。

16 若15題選C,你更希望采用那種方式考查( )

A 操作

B 口試

C 筆試

D 報告

篇(3)

1、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長命鎖的前身是“長命縷”,也被稱之為“長命縷”。其意義在于鎖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古人認為小孩一旦戴上了鎖,就能無災無禍,平安長大;長命鎖更多表達的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

2、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所以傳統上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配以銀鎖,纏繞于兒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在端午節的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系線的時候,孩子不能開口說話。而一些已婚的男人也被妻子逼著戴上彩繩,很多男子擔心被別人看到笑話,就悄悄系在腳踝上。

3、這系五色繩也有講究,必須要在太陽沒出來之前就系上,否則就會不靈驗,而且五色繩不能任意扯斷或丟棄,只能等到端午節后的大雨天時,將它仍在自家院墻的排水口,隨雨水沖走。

4、端午節為什么帶五彩繩?端午節系五彩繩的習俗起源于漢代,至今不衰。民間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端午節又稱“小兒節”,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端午節五彩繩的由來端午節系五彩線,是古老習俗。五彩線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仲夏端午飛龍在天,龍氣(陽氣)旺盛,百邪皆避,端午日是辟陰邪的吉祥日子,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辟邪習俗,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是端午辟邪習俗之一。五色絲線源于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或為上古時代南方古越人的文身之俗,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淮南子》載:“越人以箴刺皮為龍文,所以為尊榮也。”晉人劉義慶《世說》等書,記以五色絲纏繞粽子,以投入江中,為蚊龍所憚。中國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這習俗自漢代時已流傳到北方中原各地,在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義》中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中又記述有將五色紙掛于山中,召喚五方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齊來護佑之意。《荊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這些習俗傳到后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端午節掛艾葉的意義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后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于床戶,皆以卻鬼”。

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臺灣民間也有在端午時貼“午時聯”,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有些午時聯上有下列的句子“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榕枝在民間的意義可使身體矯健“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也有地方習俗是掛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蟲毒;山丹方劑治癲狂,榴花懸門避黃巢,石榴花正是這個季節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為一常見的中藥。

懸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可見,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傳統文化知識: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傳統節日之一。《風土記》云:“仲夏端午,端,初也。”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意思,后因“五”、“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便成了端午節,又名重五、重午。因“五”為陽數,又名端陽。

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_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的由來,有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則認為端午節起源于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

端午習俗活動發端于南宋時期,至明清時達到鼎盛。據《嘉興府志》記載: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重游煙雨樓,龍舟競渡掀起。除了南湖群龍飛百舸爭流的龍舟競渡外,民間還流行插“健符”、祭嫘祖、懸鐘馗、跳鐘馗舞、關帝畫像、寫“王”字、送百蟲、吃粽子等,豐富多彩民俗活動形成嘉興端午節一道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景線。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余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粽子最初是民間普通食品,吃粽子并不固定在端午,但是后來由于紀念屈原,才使得端午節吃粽子成為中華民族世代沿襲的習俗,也使得小小的粽子具有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古時每逢端陽,人必食粽。唐明皇曾御筆親書“四時花意巧,九子粽爭新”贊粽,詩人鄭谷有“諸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之句譽粽,這說明當時上自朝廷,下至民間,食粽已是很普遍的事。吃粽子原本簡單,但經這么詠唱,頓覺濃情異趣大增,意韻余味綿長。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傳統食俗。全國各地的端午節粽子味道各異,但是大家公認的美味就是的“五芳齋”粽子。五芳齋號稱“江南粽子大王”,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美、咸甜適中而著稱。

端午節的粽子真是讓人驚訝不已,蘆葦的長葉,江南的糯米,還有蜜制的大棗。包制成一只只粽子,開水一煮,葦葉清爽的香氣,糯米濃膩的粘香,還有蜜棗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樣的享受啊。什么樣的人會有如此的妙構,讓千古的人們都為之沉醉。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玲瓏奪目。

每到端午節來臨前幾天,大人們便會給孩子們準備各式各樣的女紅飾物,有各色彩線擰成的“花花繩”,有繡了“五毒”的肚兜兒,看的是五彩絲線做的“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據說戴了可以辟邪。伴隨著這些形形,玲瓏可愛的飾物的,是一個白娘子與許仙的美麗故事。孩子們喜歡上了多情善良的白娘子,生怕這樣的“辟邪物”會將白娘子給“辟”了去。大人們總是解釋說,白娘子是千年修煉,這些物件是降不住她的。大人們又拿了雄黃酒要在孩子的耳朵上搽,許多孩子說啥也不肯涂雄黃,他們知道白娘子最怕雄黃了,他們真心喜歡那個“棄黃冠攜青妹佩劍云游……

賽龍舟源于戰國時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并驅散江中之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初期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貴州苗族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包括臺灣、香港,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篇(5)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2-0172-01

一、了解端午節習俗的神話內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端午節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意義,而端午習俗則是這些豐富的文化意義的載體。

端午習俗的若干要素來自古老的陰陽五行思想、神龍信仰和法術觀念,它們在這個節日中出現,表現了人們通過節日活動禳災祛疫的意圖。這其實是傳統節日趨吉避兇的總主題的若干表現形式。

端午節是一個全民參與的衛生和體育的節日。人們根據當時和當地的條件采取多種措施防病治病,舉辦賽龍舟的活動。這些與古代送災驅疫的信仰和祈福保平安的樸素愿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此我們首先要在信仰層面加以理解。但是這些習俗不僅包含較主觀的信仰,而且包含對于維護身體的安全和健康、具有實際功效的活動內容。越是到近現代,這個節日的儀式性、祭祀性的分量越輕,而競技性、娛樂性的分量越重。

端午節是一個表現傳統倫理、增進社會團結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用菖蒲、艾葉裝飾屋宇,長幼之間通過時令物品的饋贈、服侍、佩戴而表達家人之間的關愛。人們在這段日子走親串友,特別重視姻親的交往。端午節是兒女、尤其是女婿必須看望岳父、岳母的三個大節之一(還有年節和中秋節)。村社之間的賽龍舟,既加強了村社內部的凝聚力,也強化了村社之間對于大家所屬的共同體的認識。競爭是互相聯系的一種方式,而且大家競爭的是一個共同承認的榮譽。

端午節還是一個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人們主要紀念和傳揚的是他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總的來說,只有通過端午習俗的表現形式,了解端午習俗的神話內涵,才能更好的了解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才能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心理,同時增強民族認同感。

二、端午習俗及其神話內涵

(一)廣泛采用菖蒲、艾蒿

菖蒲、艾蒿長期被相信具有巫術和藥用的雙重價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習俗。作為厭勝之物,艾制品通常是與蒲制品并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劍最為常見。《夢粱錄·五月》記菖蒲厭勝物說,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師馭虎像于中,四圍以五色染菖蒲懸圍于左右”。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午刻蒲劍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古俗以蒲葉似劍,稱為蒲劍,謂可辟邪;直到現代的日本和韓國,都仍然保留著這個方面的習俗。

(二)纏掛各種端午索

端午期間歷代沿襲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線、縷、索作為驅邪辟兇的節物,可以概稱為端午索。端午索有許多別稱,從材料的色彩著眼,稱朱索、五色絲、五彩縷、五色縷、五彩繒等;從辟兵的角度著眼稱辟兵繒;從延壽的角度著眼,稱壽索、長命縷、續命縷、百歲索等等。不管名稱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則是大體相同的,或系于小兒手臂,或掛在床帳、搖籃等處,或敬獻尊長,以辟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現在日本在端午節為家里的男孩子懸掛五彩旗幟,是此俗流傳到今天的一種變異。

(三)用符圖驅邪

《后漢書·禮儀志》云:“五月五日,朱索一色印為門戶之飾,以止惡氣。”宋代及以后大行“天師符”。道家把自己的符歸在張天師的名下,叫天師符。舊時,道教宮觀端午節有用朱砂筆在黃表紙上畫符饋送或出售的習俗,供民間端午貼在門楣上辟邪。

(四)飲用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

作為端午節俗的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華酒等,古代民間常在端五制作、飲用,俗云可避瘟氣。宗懔《荊楚歲時記》載:“端午,以菖蒲生山澗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辟瘟氣”。雖然蒲酒之名史不絕書,但是近世民間以雄黃酒最普及,飲雄黃酒既是家喻戶曉的《白蛇傳》情節,也是大家都遵行的習俗。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端陽》記曰:“午前細切蒲根,伴以雄黃,曝而浸酒。飲余則涂抹兒童面頰耳鼻,并揮酒床帳間,以避毒蟲。”用雄黃酒涂抹小兒面頰耳鼻俗稱“畫額”。

(五)吃粽子的習俗可謂源遠流長

《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晉代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以栗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秋蓼,名曰俎龜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包裹未(分)之象也。龜表肉里,陽內陰外之形,所以贊時也。”關于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幾種傳說,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傳說。

(六)劃龍舟或賽龍舟是民間過端午節的,是會讓整個地方狂熱起來的競技

競渡之俗早見于南方(吳越、荊楚)。宗懔《荊楚歲時記》提到“是日,競渡,采雜藥”。隋代杜公瞻注曰:“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而觀之。”

隋代的舟楫競渡頗具規模,只是尚無“龍舟”之說。唐代的競渡使用龍舟,并有奪標的制度,與近世無異。

關于龍舟與競渡,清代李斗所著《揚州畫舫錄》有詳細的描述:

龍船自五月朔至十八日為一市。先于四月晦日試演,謂之“下水”。至十八日牽船上岸,謂之“送圣”。船長十余丈,前為龍首,中為龍腹,后為龍尾,各占一色。四角枋柱,揚旌拽旗,篙師執長鉤,謂之“跕頭”,舵為刀式,執之者謂之拿尾。尾長丈許,牽彩繩令小兒水嬉,謂之掉梢。有“獨占鰲頭”、“紅孩兒拜觀音”、“指日高升”、“楊妃春睡”諸戲。兩旁槳折十六,前為頭折,順流而折,謂之“打招”。一招水如濺珠,中置戽斗戽水,金鼓振之,與水聲相激。上供太子,不知何神,或曰屈大夫,楚之同姓,故曰太子。小船載乳鴨,往來畫舫間,游人鬻之擲水中。龍舟執戈競斗,謂之“搶標”。又有以土瓶實錢果為標者、以豬胞實錢果使浮水面為標者,舟中人飛身泅水搶之……送圣后奉太子于畫舫中禮拜,祈禱收災降福,舉國若狂。

這里除了賽龍舟奪標的描述,還說到請神、供神的做法,看來這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習俗。賽龍舟還是一種地區組織活動,其地區規模有時大至縣市一級。

(七)姻親交往

近世的所有節慶除了本身的宗旨之外,都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而端午突出的社交功能是姻親的交往,乃至許多地方呼此節為“女兒節”。

在近世端午的民間姻親交往中,一是訂婚的男方絕對要給未來的岳家送節禮;一是媳婦回娘家,帶去酒和肉,同時娘家也給女兒女婿一些禮物。

三、對傳承和發展端午習俗的建議

端午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都有所留存,尤其在比較傳統的農村地區,仍然是一個大家必須過的大節。但是,與傳統相比,這些恢復是分散的、局部的、支離破碎的;與新時代的需要相比,這些恢復是隨意的、盲目的,與國家對文化建設的標準不能銜接。

我們認為端午習俗完全可以借助現代物質條件、城市空間得到恢復,并且獲得新的發展。它的豐富多樣的活動和內涵使它在當前顯得比其他節日習俗更有復興、發展的潛力。關鍵是要注入新的資源,給予新的舞臺。

篇(6)

小學生端午節優秀作文錦集一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為了哀悼屈原先生,便將食物用葉子包住扔進江中,希望魚蝦不去啃食屈原的身體,后來就演變成了包粽子得習俗。去年的端午節,親愛的姥姥教我包粽子!

需要準備的材料有:若干糯米,十幾顆紅棗,葦葉一把,棉線一團,還有一把剪子。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我迫不及待地看著制作過程。首先,姥姥將一片葦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輕輕的將糯米填入圓錐的一半,再放入兩顆紅紅的大棗,就像白色珍珠里面鑲嵌著絢麗多彩的翡翠呢!接著繼續覆蓋糯米,填到快溢出來的樣子,使餡料充滿整個粽子,這樣有利于后面的包裹。最后,按照螺旋的手法,從葦葉的另一端開始對折葉片,卷到最后時,只見姥姥留一點兒小尾巴,用棉線從底部成十字捆綁粽子,捆好不散,就可以上鍋蒸了。

姥姥這番嫻熟的操作,看得我是眼花繚亂,驚羨不已。我有些不甘心,決定自己也包一個胖嘟嘟的粽子。但是我的手有點小,葦葉沒有包得很緊實,剛剛放入鍋中,只聽“嘩啦”一聲,糯米像長了腿一樣,跑的滿鍋都是。我有些失落,姥姥卻對我語重心長地說:“加油寶貝,失敗是成功之母,總結經驗!”于是我鼓起了勇氣,小手緊緊的捆綁住粽子,一次兩次三次,哇!我成功了,屬于我的第一個粽子問世啦!我興奮得手舞足蹈!

大約一個小時,粽子的清香緩緩的從蒸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粽香,口水忍不住地往下流......

我小心翼翼地剝開嫩綠色的粽葉,一股甜膩膩的糯米香撲鼻而來,乳白色的糯米鑲嵌著紅色的寶石,令人陶醉。再沾點白糖,輕輕地咬傷一口,嗯......又香又甜的味道好極了,一直沁入我的心脾!

小學生端午節優秀作文錦集二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相傳,端午節最初是我國老百姓祛病防疫的節日,后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所以這天也成為了中華人民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做香囊等節俗,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做香囊。

那一天一大早,場地就熱鬧非凡,有的人在準備材料,有的人在看說明書,還有的人已經開始做了。我也不例外,首先,我拿起五彩繩、流蘇繩和木珠,再把木珠穿好,接著,用五彩繩把布料主體穿好,但是繩子就是不聽我的話,非不穿進洞里,我嘆了口氣小聲說到:“真倒霉!”突然,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就是將繩子搓捻的更細一些方便穿布料,于是我按著這一個想法去做了,果然成功了!于是我靜下心來,繼續做了下去······終于做好了!我心里十分高興,不禁跳起來大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節日不僅是全家團聚的時刻,通過慶祝節日,更是可以繼承和發揚我們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

小學生端午節優秀作文錦集三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名端陽節,詩人節,女兒節,……這天,因為天降小雨,所以我便在自家過節了。

早上,我早早地起床,趁媽媽還在睡覺的當兒,我躡手躡腳地走進書房,拿出卡紙,做了一張節日賀卡,賀卡上有我畫的媽媽的笑臉,還有我用紙做的小百合花,我還在卡上面寫下了對媽媽的祝福,賀卡做好后,我悄悄地走進媽媽的床邊,把賀卡放到媽媽的枕邊,可是不小心把剪刀弄掉了“咚”的一聲,媽媽被驚醒了,我像受驚的小鹿一樣,慌忙跑到廚房躲了起來,等了一會兒,見媽媽沒出來,我又再次走到媽媽身邊,發現媽媽已經安心地在睡覺了,我也小心翼翼地爬到床上,實然間,媽媽便坐了起來,高興地說到:“寶貝,我們去包粽子吧,今天是端午節哦。”

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為什么要包粽子啊,我們不是買有綠豆糕,咸蛋嗎?況且咱家也沒包粽子的料啊?”媽媽神秘的笑著說:呵呵,我昨天買了回來,叮叮,這不是嗎?于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包粽子,媽媽還給我講,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每個節氣都會有來歷的哦,你知道屈原嗎,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出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小學生端午節優秀作文錦集四

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這就是人人都愛的端午節,我也非常喜歡。

還記得去年的端午,早上陽光柔和,太陽打不起精神,風也不吹,天有些悶熱,他們是躲在家里哭泣么?就連以前天天不亦樂乎的小草,也耷拉著頭了。

這是為什么?

可能是因為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曾在這天為國捐軀,投身汨羅江。雖然他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是給了我們鼓舞,我們要用無比熱鬧的排場來記念他。

我和媽媽來到賽龍舟現場,只聽見轟隆一聲炮響,賽龍舟的隊員們,各個鉚足了力氣向前劃。

不時發出“龍船呢,鼓響呀,劃啦劃一呀嚯 ... ... ”的號子聲,鼓手們奮力打鼓,為自己的隊友加油,鼓聲震耳欲聾,岸上的人喊聲更大,簡直快要把天空給掀翻了。

天色已暗,炮聲、鼓聲、號子聲、人群的呼喊聲也漸淡,沒有專門的領獎臺,甚至這都不能算得上真的比賽,但他們都這樣的熱愛龍舟,都還是開心得不得了,我們也忍不住為他們鼓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 ...

我已經在期待今年的端午節了。

小學生端午節優秀作文錦集五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又要吃香噴噴的粽子了。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還要進行賽龍舟等活動,非常熱鬧。端午節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很有意義。

篇(7)

2021年端午節調休了嗎不調休。因為今年的端午節正值星期一,加上周六、周天一共可以休三天。若是調休也不好調,而且剛過完五一,沒必要調休了。

2021年端午節高速免費嗎2021年端午節高速不免費。

因為關于高速公路免費時間,只有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這四個法定假日,期中不包括端午節。根據《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來看,2021年收費公路免費通行時間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4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

端午節為什么高速不免費據分析,中秋節與國慶節距離較近,元旦與春節臨近,而端午節因為農忙、學生中高考等因素,向來客流量比較低,有關部門最終只選擇另外4個節假日免收通行費。

在相對客流量較少的節日時間段,高速會保持收費。如果客流量太多,高速還收費,會嚴重加劇高速堵車情況。

端午節吃粽子寓意什么1、除瘟驅邪、求吉祥: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靈。

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必須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舉行祭祀活動,以除瘟、驅邪、求吉祥。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2、求子:端午節時,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只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并且九種顏色的絲線扎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3、光宗耀祖:因為“粽”和“宗”音近,所以有“光宗耀祖”的寓意。

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4、功名得中:“粽”和“中”音近,有“功名得中”之意。

因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得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5、紀念屈原: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久而久之,端午節吃粽子便成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

篇(8)

3.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祝您端午節快樂!

4.端午節,我用平安作粽葉,用吉祥作糯米,用愛心作爐灶,用甜美作湯水,用熱情作柴火煮一鍋幸福粽子送給你。收到者請吱嘎一聲!謝謝。

5.端午到,好運隨著你我笑。吃粽子,緬懷屈原吟古詩。賽龍舟,甜蜜幸福一起收。我祝你,每天快樂常歡喜。端午節到了,祝你端午節快樂!

6.端午時節杏兒黃,大街小巷棕子香,我采三支艾子草,在你窗前隨風揚,一支避邪保安康,兩支財源滾滾旺,三支納福迎吉祥,祝端午節快樂!

7.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快樂!

8.蒲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龍舟;齊歡聚,賀佳節;祝你節日快樂!蒲月節,扒龍船,龍鼓響,大江邊,呵呵,你那兒可以看到賽龍舟嗎?祝你端午節快樂!

9.糯米是粘粘的思念,棕葉是清涼的裝束,龍舟是吉祥的快遞,香囊是快樂的包裹,端午炎熱的天氣,已被歡樂屏蔽,你當然樂不思暑。

10.一朵花就是一句祝福,所以春天為你而到來!一朵白云就是一份幸運,所以天空因你而遼闊!愿這世上最好的祝福都包圍你,祝端午節快樂!

11.端午節,送你幾個粽子:祝你心情粽是好,工作粽是順,財運粽是旺,友情粽是愜意,愛情粽是甜蜜,親情粽是濃郁!

12.每一片花瓣,都帶有我真摯的祝福,款款關懷,綿綿祝福,聲聲問候,拜托清風傳送,愿鮮花與綠葉結伴,點綴你絢麗的人生,愿你端午節快樂!

13.古人送壺我送粽,一片真情在其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天涯知己度端午,無限真情在粽中。青青粽葉包真情,愿你擁有好心情,端午節快樂。

14.朋友雖多,我最珍惜你;日子良多,節日最有意義;從冬到春,由春到夏,雖不能經常問候,卻在這傳統的節日發一條信息,真誠祝你,端午節快樂!

15.一笑憂愁跑,二笑煩惱消,三笑心情好,四笑不變老,五笑興致高,六笑幸福繞,七笑歡快到,八笑收進好,九笑步步高,十全十美樂逍遠,端午節歡快!

16.偶粽子可愛,但你比粽子更可愛,我會用全身心的愛來品嘗你,直到牙掉光也不放棄!

17.端午節到了,送你一個艾香粽,芳香四溢;送你一個薄荷香粽,涼爽夏日;送你一個蓮子粽,身體倍棒;送你一個火腿粽,胃口倍好。

18.端午節,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層是祝福,第二層是幸福,對了,第三層當然就是你寫的欠條,快快還錢啊!

19.讓風吹走你的憂郁,讓雨洗掉你的煩惱,讓陽光帶給你暖和,讓月亮帶給你溫馨,讓友情帶給你快樂,讓我給你無窮的問候,祝端午節快樂!

20.端午節到了,送你一個粽子,含量成分:100%純關心:配料:甜蜜+快樂+開心+寬容+忠誠=幸福;保質期:一輩子,保存方法:珍惜。端午節快樂。

21.今天是端午節,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芳香的祝福為葉,以寬厚的包容為米,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環繞糾纏,愿你品嘗出人生的夸姣和!

22.端午節我端著五件禮物送給你:吃粽子,運氣一縱再縱;掛葫蘆,福祿盡收集;系五彩繩,生活五彩繽紛;喝雄黃酒,事業輝煌長久;戴香包,香甜。

23.端午節忌吃過量的粽子。粽子是糯米做的,不易消化,外加餡里放的糖或脂肪過多的話,食用過度將導致腹痛、消化不良等癥狀,最好控制在4個以內。

24.我想對你說,分別得越久越是親昵。想告訴你這個端午節我特別想你端午節短信:有分離就有相聚。

25.今年端午節期間出了個怪事,我當時正好途經,但我不相信我所見到的一切:那只豬居然真地像人一樣拿著手機在看短信!

26.五月五,是端午,端出五好來祝福。好身體五所不能,好事業五尚光榮,好收入五花八門,好朋友五湖四海,好生活五彩繽紛!愿你端午節,全家幸福!

27.作為黑幫大哥,發短信我很慎重,名氣是大家給的,地位是弟兄拼的,要對大家負責!我幾十年如一日提條件醒你:端午節到了該吃粽子了!

28.端午節的粽子里有: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開心的粽子送給你,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29.端午節到了,送你一束快樂艾葉,幫你杜絕所有煩惱憂愁;送你一瓶富貴雄黃酒,助你財源滾滾事業升;送你一個幸福大香粽,愿你生活甜美樂逍遙。祝你端午節快樂!

30.端午節,賽龍舟,弄潮兒競風流,豪氣十足沖牛斗;紅的花,綠的草,南粵地真妖嬈,尋夢才把夢來找;勤奮斗,不放松,心態正求成功,步步為營事業興!

31.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在民俗文化領域,民眾常把龍舟競渡和粽子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端午節短信,為朋友送上祝福吧!

32.歡歡喜喜,迎來端午假期;忙忙碌碌,結束工作事情;嘻嘻哈哈,演繹放松心情;點點滴滴,裝滿快樂心情;真真切切,愿你快樂如意。端午小長假,祝你玩得開心!

33.天我處處給你買禮物,故意討人喜歡玩的沒有合適你的,故意討人喜歡吃的沒有你愛吃的,買開襠褲沒有你的尺寸的,只好提前送你祝福啦:端午節快樂!

34.我覺得對你的思念是一種感受,即便痛苦也會覺得幸福;付出是一種體會,即便失去也會覺得值得;愛情是一段經歷,即便坎坷也會覺得美麗,端午節快樂!

35.聚會太俗,睡覺太懶,端午節到了,一起去盜墓!《盜墓筆記》中,死尸叫小粽子,僵尸叫大粽子,粽葉是裹尸布,你的武器就是馬蓮繩!有膽量就來吧!

36.我端著夏日的清涼,端著錦繡的心情,端著真誠的祝福,在端午節,提為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萬事如意,端午快樂!

37.天蒼蒼,野茫茫,暴富的希望太渺然;水彎彎,路長長,沒錢的日期太漫長;樓高高,人忙忙,今夜相約搶銀行。接頭暗號:端午已至,提錢快樂!

38.眼看端午將來到,心里興奮熱情高。調休兩天不煩惱,工作積極效果好。領導同事都夸獎,滿面春風開顏笑。眼中似見龍舟競,耳中似聞鑼鼓敲。開開心心迎佳節,事事順利無煩惱!

39.艾意濃濃,粽飄香;字字情長,祝福至;端午節日問聲好,小小短信心愿傳;祝你生活都如意,事事順利健康長;天天快樂幸福多,夢想成真好運來;端午快樂!

40.關上煩惱的窗,躺上溫馨的床,讓幸福此刻蔓延;合上壓力的書,踏上快樂的路,讓輕松此刻連線;閉上勞累的眼,放上舒緩的樂,讓美好此刻展現;送上問候的語,看上祝福的話,讓深深的情誼此刻體驗。朋友,祝你健康平安!

41.兩顆紅棗、三片粽葉、四根絲線、纏成五圈是端午;一個節日、兩人祝福、三羊開泰、四季平安、聚成五福過端午!節日快樂!

42.送給你一陣子輕風,攜帶我的問候;送給你一縷月色,映著我的影像;送給你一片白云,浸透我的溫暖;送給你一條短信,連接你我友誼,祝端午節快樂。

43.你是雄鷹,我是小鳥;你是大樹,我是小草;你是我老爸,我是你那位特調皮搗蛋的孩子,今天特意發短信給您過節呢!

44.端午節到了,朋友的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業像龍舟一樣快進,家庭像香包一樣溫馨,個性像粽葉一樣飄逸,氣勢像雄黃一樣勁霸,快樂像糯米一樣粘上就不掉。

45.綠綠粽葉包吉利,歡歡喜喜過端陽;長長絲線綁健康,無病無災身體棒;甜甜粽餡溢飄香,幸福糊口萬年長;端午祝福來送上,愿你平安又愉快!

46.尊敬的領導,收到這條短信,你就是粽經理;閱讀,你就是粽督;保存,你就是粽管;轉發,你就是粽工;刪除,你就是粽裁。粽之,端午快樂!

47.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粽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萬水千山粽是情。端午節,要吃粽,祝你粽橫四海,粽是走運!端午節快樂!

篇(9)

端午節高校學生策劃方案一

活動背景: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之一,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佩香囊等習俗已成為端午節的標志被傳承下來。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這些習俗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該節已于2009年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一、活動主題

弘揚傳統文化,情系源大端午

二、活動目的與意義

為了熱烈慶祝“端午節”的到來,繼承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源大企業將舉辦一次大型的“端午員工活動”

三、主辦單位

溫州源大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

溫州源大創業服務有限公司

溫州瀚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溫州市瀚德職業培訓學校

四、承辦單位

溫州源大企業內訓小組—飛躍隊

五、活動時間、地點、參與人員

活動時間:20__年6月19日(農歷五月初四),下午16:30-17:30 活動地點:源大創業園四樓多功能廳

參與人員:全體員工

六、活動內容

1、 端午節小知識pk

4隊各派4名成員參賽,比賽環節分:固定答題與搶答題,分高者勝

2、 編蛋袋比賽

4隊各派4名成員參賽,兩人拉線,兩人編織,以完成速度評委

1.2.3.4.5.6.7.8分,由評委對蛋袋進行評分,分數分別為1.2.3.4.5.6.7.8分。綜合得分最高者勝。

3、 包粽子比賽

4隊各派4名成員參賽,每隊完成2種粽子的包扎---豌豆,蜜棗。各包2個,優先完成者勝

最后綜合3項比賽得分,分高者勝。1.2.3名在內訓小組里分別加5.3.1分,最后一名的小組得鼓勵獎,謝謝參與!

4、 分發端午節福利品(附件一:福利品方案)

5、 活動結束,領導最后致辭。

七、活動宣傳

為確保活動取得良好成效,活動開展前一周向員工推廣該活動,要求員工提早做好工作安排,確保出席率100%

八、活動預算

1.豌豆,蜜棗若干,咸鴨蛋若干

2.大臉盆4-6個:放糯米(可向員工或者樓下食堂借用)

3.不銹鋼大碗若干:放餡料(可向員工或者樓下食堂借用)

4.彩色棉繩若干:編織用

5.粽葉、棕繩若干

6.以上所有費用控制在300-400元。

九、需協調事項

會場布置:電腦,音響,桌椅,話筒,ppt等 食堂協調:幫忙加工粽子 衛生協調: 主持人,秩序維持人員,攝影,評委

端午節高校學生策劃方案二

一、 活動主題: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等。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國左徒,世稱三閭大夫。他對內主張舉賢任能,改革弊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興邦強國。因遭讒臣嫉謗,被楚懷王蔬遠,后又放逐湘沅,雖輾轉艱辛,仍憂國憂民。聞秦軍攻破郢都,憂憤交加,投汨羅江以殉國難。古往今來,端午節紀念屈原,弘揚民族精神,抒發愛國情懷,已成華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共識,這就賦予端午節愛國主義情結,既“端午情結”。

在端午節人們主要以什么方式慶祝這個節日:

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愿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瘧疾痊愈,于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但是這樣一個重要的節日,目前卻正在衰退之中。到二十世紀50年代以后,中國社會的社會制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意識形態的變化直接沖擊傳統,端午節習俗越來越衰落,目前除個別地區和民族外,大部分地區人們的節日意識在逐漸淡化,端午節俗的一些傳統的項目已經或正在消失。雖然吃粽子的習俗還在保留著,但懸掛菖蒲、艾草、飲雄黃酒、帶五色縷等習俗近乎絕跡;粽子也已不再是節令食品,在大城市隨時都可以買到。另一方面,端午節自古以來一直是民間節日,平民化、生活化是它的顯著特征。也就是說,中國的端午習俗雖然流傳了幾千年,但從來沒有上升到儀式化、禮儀化、典禮化的程度,沒有制度上的保證。民俗的這種隨意性,決定端午節的儀式傳承具有不穩定性,這也影響到它的傳承。端午節的歷史和文化史價值是不言而喻的,這一習俗在中國流傳幾千年,畢竟有它存在的理由,畢竟有民眾的心理、思想在支持這一活動的傳承和發展。巫術避疫驅邪—生活愿望(情趣)體現—文化娛樂(競技)開展,是端午節俗演變的軌跡。

中國端午節習俗歷史悠久,它的傳承涉及到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形成一個端午習俗文化圈。中、日、韓、越南等國端午習俗的相同與相似,是歷史上民俗文化的交流和影響造成的。 我們不只是要探討它的源流,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傳承對各國、各民族民眾的生活所發生的重大的影響。韓國江陵的端午祭,不僅是韓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韓國將來自中國的端午節習俗本土化了,變為韓國民族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受到重視和保護,這種經驗很值得學習和借鑒。 中國各地仍在傳承著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如果將中國端午節的各種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護,將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端午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富有深遠的意義,舉辦端午節活動不僅具有經濟效益,更有社會效益。

二、活動背景:

紀念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傳統節日,目前正在衰退之中,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漸漸淡忘,如果將中國端午節的各種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護,對端午節開展紀念活動,將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三、活動目的與意義:

為了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對大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長敬先等思想教育。這樣的活動使大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更加喜愛祖國傳統節日、并準備過好自己的傳統節日,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活動內容:

活動地點:ⅩXX教室

活動時間:2020年6月25日晚6點

活動負責人:全校班長

活動參加者:全校

五、活動流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抽簽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請問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請問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請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等等。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全校X位外來學生)

(三)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老師或者同學。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四)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讓我來揭曉答案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每一小隊自行準備,形式可以自主創設)

(五)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電影或者短片。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龍舟長12米,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5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 。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電影或者短片。)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請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經費預算

香袋材料工具:100元

其他備用費用:50元

七、活動注意事項及安全

1、小心運用剪刀、針等工具;

2、認真聽主持人安排活動;

3、活動前每位同學對端午節知識要有初步的了解(通過查資料);

4、保持活動地點的干凈整潔,活動結束做相應的打掃。

端午節高校學生策劃方案三

制作方案前呢我們首先要確立一個活動的目標,也就是說我們這次活動要達到什么樣的一個效果,或者制作出那些東西。

1、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了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享受小伙伴們一起過端午節的樂趣。

(2)、老師和學生一起合作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的特色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等。

制定好活動目標以后呢我們就要準備一些為了達成目標的輔助物品了。只有準備的充分,才能有好的效果

2、活動準備

(1)、準備制作端午節特色物品的各式材料:粽葉、糯米、紅棗、等;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彩色線繩。

(2)、端午節相關圖片、短片和故事。

(3)、邀請學生的家人一同參與活動。

制定好了計劃又準備好了相關材料后,就可以開始研究活動的具體過程和細節了。一場好的活動,過程和細節是非常重要的。

3、活動過程

(1)、主持人的開場詞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雖然名字不同,但是在各地的習俗還是差不多的。每到這一天,人們會扒龍船、放紙鳶、掛艾草菖蒲、吃粽子五黃等。

隨著端午節不斷臨近,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懷,今天我們xxx的同學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共度這個美好的傳統節日。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吧!

(2)、手工活動

-家長和學生或者老師和學生一起包粽子。

-家長和學生或者老師和學生一起制作香囊、畫彩蛋、編五彩繩等,制作完成后可以展示出來或者互相贈送。

(3)、節目展示

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節目,合唱或者是集體舞蹈等,能夠給每個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

4.親子活動

(1).《袋鼠》

人數:1名學生+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粽子2個,終點處擺椅子4把

玩法:幼兒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腳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各握一個粽子,教師發令后,家長抱學生向前跑,雙手不能碰學生,繞過椅子,返回,將粽子交給第二對家庭,繼續游戲,最先完成的一組即為獲勝。

(2).《快樂運粽子》

人數:1名學生+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小桶一個,粽子若干

玩法:學生提著小桶,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來,將粽子放回到隊伍前的籃子里,把小桶傳給下一位學生,繼續游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隊運的粽子多為優勝。

(3)、《“嘟嘟嘟”跑得快》

人數:1名學生+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一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8個家庭組合為一組進行接力,游戲中,學生做車頭,一手拿一個粽子做方向盤,家長蹲下做車尾,呼啦圈為兩頭連接,一頭套在孩子的腹部,一頭家長用雙手握住,小車以最快速度前進至對面家庭組合,將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給下一組家庭,最后一組家庭跑完,游戲結束,快的那一班級獲勝。

篇(10)

同心結,是以錦帶結為連環回文式,寓示相愛之意。梁武帝《有所思》詩有“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的句子,宋代詩人林逋有“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二者一表相思,一表離別,都是借“結”表意傳情。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同心結”作為表示男女之間海誓山盟的愛情信物;在洞房的帳鉤上裝飾盤長結,寓示新郎新娘相愛永不分離;而“結發夫妻”的說法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燭之夜,男女雙方各取一撮長發相結,以示愛情永恒的行為。

盤長結,民間也稱做“盤腸結”。古人用“九曲柔腸”和“斷腸”來形容對遠方故人的思念,故有此名。

古詩中有“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離別此”的句子。用“結不解”和“膠投漆”來形容感情的深厚,其中并無絲毫悲涼感傷,卻深含“盤結”的寓意。“盤”和“蟠”同音,表示曲,又通“磐”,表示堅固。“盤長”就是盤回流長之意了。盤長結的基本形式是中心作編織狀,外面近似菱形,抽頭八出,出現八個環節,又稱“八吉”,因此盤長結又被賦予“八吉祥”之意。中國人常用“結”來表達感情,小小的繩結已超越了自身的使用功能,具有表情達意的價值。

中國結的編法,主要是靠一雙巧手,用綰、結、穿、纏、編、抽等多種工藝技法循環有序地變化而來,其最大特點就是每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繩來完成的,而且成品的造型是上下左右都對稱。結藝可分為兩大類:吉祥結和服飾結。吉祥結古時候常用在廟宇的帳幔和僧人的袈裟上,因人們認為它能夠避邪消災、逢兇化吉而命名;服飾結主要用于人們的衣著和裝飾品上,如腰帶、手鏈等。人們根據基本結的性能和意義來命名,并用其他表示吉祥的圖案飾物來一起搭配組合,編織各種各樣的結藝飾品。一般說來,用來結藝的絲繩有100厘米長、4~6毫米粗。在編織中國結時,最主要的材料是線,線的種類很多,過去主要有絲、棉、麻,現代材料種類更多了,包括尼龍、混紡等,不僅色澤更加亮麗,耐用度也大大提高。究竟采用哪一種線,要根據所編織的結的用途而定。

上一篇: 倉儲物流部半年 下一篇: 食堂安全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AV | 一色屋手机视频在线 | 图片专区日韩欧美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网站 |